模块1认识计算机综合检测(附答案)

模块1认识计算机综合检测(附答案)
模块1认识计算机综合检测(附答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检测试题

模块1 认识计算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47小题,共47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B )。

A.1943

B.1946

C.1956

D.1960

2、计算机软件系统由( C )组成。

A.数据库软件和工具软件

B.编辑软件和应用软件

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D.程序、相应数据和文档

3、Windows7是计算机系统中的( B )。

A.主要硬件

B.系统软件

C.工具软件

D.应用软件

4、计算机硬件的五大主要部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 B )、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

A.键盘

B.存储器

C. CPU

D.显示器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计算机病毒只在可执行文件中传染

B.只要删除所有感染了病毒的文件就可以彻底消除病毒

C.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读/写移动存储器或Internet网络进行传播

D.计算机杀病毒软件可以查出和清除任意已知的和未知的计算机病毒

6、度量处理器CPU时钟频率的单位是( B )。

A.MIPS

B.Hz

C.MB

D.Mbps

7、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C )。

A.硬盘的容量和内存的容量

B.显示器的分辨率、打印机的性能等配置

C.计算机所配备的语言、操作系统、外部设备

D.字长、运算速度、内/外存容量和CPU的时钟频率

8、将二进制数“11010101001”转换为十进制数为( D )。

A.1001

B.1025

C.1757

D.1705

9、组成计算机指令的两部分是( B )。

A.数据和字符

B.操作码和地址码

C.运算符和运算数

D.运算符和运算结果

10、ANIAC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 )。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

11、利用计算机系统时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操作的过程一般被称为

( D )。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测试

C.计算机辅助教学D.计算机辅助制造

12、大写字母“A”的ASCII码为41H,则大写字母“N”的ASCII码是( B )。

A.55H B.4EH C.4FH D.54H

13、下列软件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 )。

A.CorelDraw软件B.Oracle数据库

C.Novell软件D.Kill3000软件

14、在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中,介于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的是

( B )。

A.FLASH B.CACHE C.ROM D.RAM

15、计算机术语中,常用到“I/O”,下列属于“I”的设备是( D )。

A.显示器B.打印机C.绘图仪D.扫描仪

16、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计算机病毒一般只会感染操作系统,不会感染其他文件

B.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多款杀毒软件是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最好办法

C.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D.文件型病毒的主要危害是造成计算机系统的启动失败

17、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B)来划分的。

A、内存容量

B、电子器件

C、程序设计语言

D、操作系统

18、下列各进制数中表示值最大的是(D)。

A、十进制数10

B、八进制数10

C、二进制数10

D、十六进制数10

19、两个二进制数1110010和1001111相加的结果是(A)。

A、11000001

B、1001011

C、1100011

D、以上都不对

20、以下字符的ASCII码值最大的是(D)。

A、5

B、6

C、A

D、a

21、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的核心设计思想是(C)。

A、存储程序原理

B、计算机中的数据以二进制表示

C、计算机硬件由五大部件组成

D、程序设计

22、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D)。

A、数据处理

B、过程控制

C、计算机辅助设计

D、人工智能

23、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制建筑工程图纸属于(C)。

A、数据处理

B、过程控制

C、计算机辅助设计

D、科学计算

24、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规定一个Byte由(A)个bit表示。

A、8

B、16

C、2

D、10

25、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

A、内存储器

B、输入输出设备

C、CPU

D、硬盘

26、下列存储器存取速度最快的是(B)。

A、CD-ROM

B、内存

C、软盘

D、光盘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计算机掉电后,所有存储器的内容都会丢失

B、从存储器的某个单元读取内容后,该单元的内容消失

C、存储器的某个单元存入新信息后,原来保存的信息自动消失

D、CPU访问外存的速度一定比访问内存的速度快

28、以下哪一种设备不能用于长期保存计算机数据(A)。

A、随机存储器

B、CD-ROM

C、硬盘

D、U盘

29、下列设备中不能用作输出设备的是(B)。

A、显示器

B、键盘

C、调制解调器

D、打印机

30、某飞机场的机场定票系统程序属于(C)。

A、系统软件

B、工具软件

C、应用软件

D、字处理软件

31、计算机中可以直接执行的是(D)。

A、高级语言

B、人类语言

C、汇编语言

D、机器语言

32、在微机中,bit的中文定义是( A )

A.二进制位B.双字C.字节D.字

33、在微机中,作为一个整体存储,传送和处理的数据信息单位是( C )

A.二进制位B.机器字C.字节D.英文字母

34、( D )是存储器的基本单位

A.KB(kilo byte B.字(word)

C.字符(Character)D.字节(byte)

35、在计算机中指令主要存放在( D )中

A.存储器B.硬盘C.中央处理器D.缓存器36、内存中每个基本单位都被赋予一个唯一的序号,为( A )

A.地址B.字节C.编号D.代码

37、“16位微型计算机”中的16指的是( B )

A.微机型号B.机器字长C.内存容量D.存储单位

38、下列语言中( B )是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性能,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唯一语言。

A.汇编语言B.机器语言C.C语言D.BASIC语言

39、关于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C )

A.具有记忆与逻辑判断功能B.处理速度快

C.运行需人工干预不能自动连续D.运算精度高

40、一般情况下,对3.5英寸高密度软盘格式化的容量约为( D )

A.1.2M B.3.5M C.720K D.1.44M

41、( D )是大写字母锁定键

A.shift B.Alt C.Ctrl D.Cops Lock

42、虽然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 B )原理至今仍然是计算机内在的基本工作原理。

A.二进制B.存储程序C.开关原理D.布尔代数

43、一般用高级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称为( D )

A.编译程序B.编辑程序C.连接程序D.源程序

44、把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到软盘上,称为( C )。

A.输出B.读盘C.写盘D.输入

45、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都是保存在计算机的( A )中

A.内存B.硬盘C.ROM D.软盘

46、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的部件,通常称为( A )

A.运算器B.控制器C.显示器D.存储器

47、计算机内可以被硬件直接处理的数据是(A)

A、二进制数

B、八进制数(转二)

C、字符

D、汉字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10小题,共15分。下列各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错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1、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通常由( ACD)组成

A. 数据总线

B. 输入总线

C. 地址总线

D. 控制总线。

2、下列设备中只能作为输入设备的是( ABD )

A.图形扫描仪B.MOUSE C.显示器D.键盘

3、从1946年至今,制造计算机所用的电子元件有( ABCD )

A.电子管B.晶体管C.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

4、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 AB )几部分

A.硬件系统B.软件系统C.信息系统

D.系统软件E.实时系统

5、关于计算机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AC)

A、第一代、第二代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时代

B、第一代、第二代分别是晶体管、电子管时代

C、第三代、第四代分别是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D、第三代是集成电路时代,没有第四代

6、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ABCD)

A、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精度高

B、存储容量大

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D、通用性强

7、计算机中字符a的ASCII码值是01100001-B,那么字符c的ASCII码值是(BCD)。

A、01100010-B

B、01100011-B

C、143-O

D、63-H

8、以下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

A、计算机只能直接执行机器语言程序

B、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语言

C、高级语言是高级计算机才能执行的语言

D、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汇编语言程序

9、计算机病毒主要有(BCD )

A、系统型病毒

B、文件型病毒

C、引导型病毒

D、混合型病毒

10下列是杀毒软件的是(BC )

A、UNIX

B、诺顿

C、金山毒霸

D、Office

三、判断题(每题1分,15小题,共15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1、在计算机中的五大部件中,负责控制和协调其它部件工作的是运算器。( B )

A.正确B.错误

2、程序一定要装到主存储器中才能运行( A )

A.正确B.错误

3、要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只要采用高速CPU,而主存储器没有速度要求( B )

A.正确B.错误

4、键盘和鼠标器是计算机的标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B )

A.正确B.错误

5、内存储器是通过总线与CPU相连( A )

A.正确B.错误

6、计算机通常直接运行磁盘上的程序( B )

A.正确B.错误

7、以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A )

A.正确B.错误

8、计算机之所以能按人们的意图自动地进行操作,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存储程序控制的原理( A )

A.正确B.错误

9、计算机中的一切信息都是用二进制数据形式来表示的( A )

A.正确B.错误

10、计算机的发展是朝多极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A )

A.正确B.错误

11、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仅仅是为了计算简单。(B)

A.正确B.错误

12、在计算机中bit的含义是字节。(B)

A.正确B.错误

13、点距是彩色显示器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点距越小,可以达到的分辨率就越低。( B )

A.正确B.错误

14、操作系统的设计漏洞是导致计算机频繁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A )

A.正确B.错误

15、当处于大写锁定状态下时,SHIFT键会将大写转换成小写。( A )

A.正确B.错误

四、填空题(每题1分,23小题,共23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计算机的存储器的容量是以KB为单位的,这里1KB表示 1024 。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 CAI 。

3、(1573)

8=( 891 )

10

4、世界上首先实现存储程序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简称( EDSCA )。

5、八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最多( 256 )种状态。

6、将八进制数572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101111010 )。

7、( RAM )中保存数据,一旦断电,其中数据全部丢失。

8、主频是指计算机时钟信号的频率,通常以( MHz )为单位。

9、显示器的(分辨率)超高,显示的图像超清晰。

10、基本ASCⅡ码包含( 128 )个不同的字符。

11、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这种计算机属于(微型机)。

12、一个比特(bit)由(八)个二进制组成。

13、从计算机特点的角度看,计算机是一种自动的(执行)处理机。

14、世界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就其工作原理而论,一般都基于(存储程序)原理。

15、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处理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16、计算机中表示存储存储大小的最基本的容量单位称为(字节)。

17、在内存中,有一小部分用于永久存放特殊的专用数据,对它们只能取不能存,这部分内存称为( ROM )。

18、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系统中的Cache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

19、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硬盘)

20高速缓冲存储器的作用是:为了解决CPU和(内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21、MIPS是表示计算机(传输速率)性能的单位。

22、在计算机中,在同一时间中同时处理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

23、一个全角字符如“A”、“2”等占( 2 )个字节。

模块1 综合检测答题卡姓名:班级: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分*47=47分)

二、多项选择题(1.5分*10=15分)

三、判断题(1分*15=15分)

四、填空题(1分*23=23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试题 模块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D.世袭制 解析:B 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 2.“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 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c.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强化君主个人独裁 解析:A 从“君臣集议……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独裁,而是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人意见,故A项正确。

3.比较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以分权实现集权 c.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权力分到兵部 解析:B 甲图反映的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乙图反映的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下,丞相权力很大,威胁皇权;而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均为丞相,三省之间相互制约,相权一分为三,从而保障了皇权的独尊,故B项正确。 4.《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 A.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c.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解析:A 材料“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表明科举制使士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人性得不到应有的伸张,故A项正确。 5.中英《南京条约》第十一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说明( )

必修一 模块综合检测(C)

实用文档 必修一 模块综合检测(C) 一、选择题 1、设函数f (x )定义在实数集上,f (2-x )=f (x ),且当x ≥1时,f (x )=ln x ,则有( ) A .f (13)

A.f(-1)>f(2) B.f(-1)

7、定义运算:a*b =如1*2=1,则函数f(x)的值域为( ) A.R B.(0,+∞) C.(0,1] D.[1,+∞) 8、若2lg(x-2y)=lg x+lg y,则log 2x y等于( ) A.2 B.2或0 C.0 D.-2或0 9、设函数,g(x)=log2x,则函数h(x)=f(x)-g(x)的零点个数是( ) A.4 B.3 C.2 D.1 10、设全集U是实数集R,M={x|x2>4},N={x| 2 x-1≥1},则上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实用文档

苏教版数学高一-数学苏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B

模块综合检测(B) (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集合A ={0,2,a },B ={1,a 2},若A ∪B ={0,1,2,4,16},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2.设函数f (x )=????? 1-2x 2 (x ≤1)x 2+3x -2 (x >1),则f (1f (3))的值为________. 3.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g (x )=f (2x )x -1 的定义域是________. 4.三个数a =0.32,b =log 20.3,c =20.3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5.若函数f (x )唯一的一个零点同时在区间(0,16)、(0,8)、(0,4)、(0,2)内,那么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函数f (x )在区间(0,1)内有零点; ②函数f (x )在区间(0,1)或(1,2)内有零点; ③函数f (x )在区间[2,16)内无零点; ④函数f (x )在区间(1,16)内无零点. 6.已知00且a ≠1); ③y =x 2 009+x 2 008 x +1 ; ④y =x (1a -x -1+12 )(a >0且a ≠1). 其中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0.设函数的集合P ={f (x )=log 2(x +a )+b |a =-12,0,12 ,1;b =-1,0,1},平面上点的集合Q ={(x ,y )|x =-12,0,12 ,1;y =-1,0,1},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P 中函数f (x )的图象恰好.. 经过Q 中两个点的函数的个数是________. 11.计算:0.25×(-12 )-4+lg 8+3lg 5=________. 12.若规定??????a b c d =|ad -bc |,则不等式log 2???? ??1 11 x <0的解集是________. 13.已知关于x 的函数y =log a (2-ax )在[0,1]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1-2-x ,则不等式f (x )<-12 的解集是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古庄店乡第一中心小学史心愿 教学题目: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并能够准确说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的名称。 2、学会如何正确的开机、关机的方法。 3、认识Windows的基本界面,知道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索-成功-激情的学习循序中,自主探索能力与协作学习方法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如何上好计算机课。 2、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 3、培训学生了解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并养成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2、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3、对Windows的桌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难点:1、准备说出计算机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台式计算机 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教学地点:本校三楼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提前二分钟组织学生进入微机室并坐到各自的计算机面前。 2、上课铃响前,在投影仪上演示(或展示)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动画等,以此方法来激发同学们对电脑的学习兴趣。 二、激趣导入: 上课。同学好!欢迎大家来上计算机课!今天的计算机课由我和大家来一块学习。计算机呢,俗称电脑,它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现今,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交通、通信、银行、医疗等许多方面。计算机已经成为了高科技的代名词,可以说,作为现代青年,你不会电脑,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社会接班人,一个现代的文盲,那么作为咱们刚刚接触电脑的同学来说,教不会你们用电脑,那我就是个不合格的老师。好了,现在开始咱们的课。(板书:一、计算机的应用) 我说了计算机的这么多用途,你们可不可以也来说一说,计算机还有哪些应用?和你周围的同学一起展开讨论。(大约1分钟,指生回答)既然计算机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赶紧来学习一下吧!(板书:第2课认识计算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模块检测3:模块综合试卷(一) (步步高)

模块综合试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对速度的定义式v =Δx Δt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大 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 和时间t 都无关 C .速度定义式只适用于匀速运动 D .速度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答案』 B 2.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假设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甲经3 s 停止,共前进了36 m ,乙经1.5 s 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A .9 m B .18 m C .36 m D .27 m 『答案』 B 『解析』 甲车的平均速度v 1=x 1t 1=v 0+02=36 3 m /s =12 m/s ,则初速度v 0=2 4 m/s.乙车的 平均速度v 2=v 0+0 2=12 m/s ,则通过的位移x 2=v 2t 2=12×1.5 m =18 m .故选B. 3.(2018·新乡市模拟)某同学在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小白色重物从墙前的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落下,拍摄到重物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1所示.由于重物的运动,导致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 6.0 cm ,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2.0×10- 2 s ,g 取10 m/s 2,忽略空气阻力,则( ) 图1 A .重物下落到A 位置时的速度约为60 m/s B .重物下落到A 位置时的速度约为12 m/s C .重物下落到A 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0.6 s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一)

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一)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答案】A 2.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这些战争 A.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 B.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 D.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活动,这些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也导致为了取得战争胜利而开展的社会变革。故答案为A项。材料所述属于春秋时期的诸侯

争霸,排除B项;战争推动民族融合,但汉族当时尚未形成,C项说法错误,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尚未彻底瓦解,排除D项。 【答案】A 3.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解析】根据“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可知,汉元帝、哀帝、平帝时期,宦官、外戚把持国政,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下降,故B正确;汉朝中外朝制度是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宦官、外戚把持国政,无法体现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排除C;封建制度的腐朽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排除D。 【答案】B 4.北宋进入《宋史》的官员46%来自寒族。南宋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148年为56.3%,1256年为57.9%。这表明 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B.科举制日臻完善 C.宋代官僚体制日益完善 D.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 【解析】材料显示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的比例逐渐增多,体现出宋代官僚组成成分比较完备。C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科举制度影响,不是经济重心问题,A错误;科举考试制度完备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只是说明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并不是说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D错误。 【答案】C

高三生物必修一模块检测 (1)

高三生物必修一模块检测1 一、选择题 1.有人分析可溶的有机小分子样品,发现它们含有C、H、O、N等元素,这些样品很可能是 A.脂肪酸B.氨基酸C.葡萄糖D.核酸 2.吞噬细胞能够吞噬衰老的细胞以及侵入人体的病原菌,对这一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B.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识别功能 C.不消耗ATP,吞噬的动力来源于膜的流动性 D.不消耗ATP,吞噬过程的实质是病原菌的入侵 3.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下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 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4.右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 ) 5.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6.同为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两者R基团组成的不同B.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C.酪氨酸的氨基多D.精氨酸的羧基多 7.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细胞核是( ) 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8.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 ) 9.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 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10.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同步模块综合检测题及答案解析B

模块综合检测(B) (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集合A ={0,2,a },B ={1,a 2},若A ∪B ={0,1,2,4,16},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2.设函数f (x )=????? 1-2x 2 (x ≤1)x 2+3x -2 (x >1),则f (1f (3))的值为________. 3.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g (x )=f (2x )x -1 的定义域是________. 4.三个数a =0.32,b =log 20.3,c =20.3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5.若函数f (x )唯一的一个零点同时在区间(0,16)、(0,8)、(0,4)、(0,2)内,那么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函数f (x )在区间(0,1)内有零点; ②函数f (x )在区间(0,1)或(1,2)内有零点; ③函数f (x )在区间[2,16)内无零点; ④函数f (x )在区间(1,16)内无零点. 6.已知00且a ≠1); ③y =x 2 009+x 2 008 x +1 ; ④y =x (1a -x -1+12 )(a >0且a ≠1). 其中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0.设函数的集合P ={f (x )=log 2(x +a )+b |a =-12,0,12 ,1;b =-1,0,1},平面上点的集合Q ={(x ,y )|x =-12,0,12 ,1;y =-1,0,1},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P 中函数f (x )的图象恰好.. 经过Q 中两个点的函数的个数是________. 11.计算:0.25×(-12 )-4+lg 8+3lg 5=________. 12.若规定??????a b c d =|ad -bc |,则不等式log 2???? ??1 11 x <0的解集是________. 13.已知关于x 的函数y =log a (2-ax )在[0,1]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1-2-x ,则不等式f (x )<-12 的解集是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 15.(14分)已知函数f (x )A ,函数g (x )=223 m x x ---1的 值域为集合B ,且A ∪B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模块质量检测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模块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解析: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水会加速藻类植物的生长,形成水华,污染环境。 答案:C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可在普通漏斗中完成 B.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盐酸冲洗 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固体时一定要先给试管预热再集中加热液体部位 D.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后,将溶液保存在容量瓶中并贴上标签 解析:萃取操作应在分液漏斗中完成,A错误;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硼酸溶液,B错误;给试管预热可以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炸裂,C正确;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浓度溶液,而不能用来保存溶液,D错误。 答案:C 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 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 A 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 A

物理必修一 模块综合检测(一)

模块综合检测(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帆船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前进时,船员感觉岸上的树木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A.树木 B.河岸 C.帆船 D.天空 解析:帆船前进时,船员感觉岸上的树木向后运动,说明船员选择的参考系是其所在的帆船.而相对于河岸和天空,树木均是静止的.选项C正确. 答案:C 2.单脚站立可以锻炼平衡能力,对在练此动作的人进行受力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支持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人身上 C.重力的受力物体是人 D.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析: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其反作用力是人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人,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并非相互作用力.选项C正确. 答案:C 3.冰壶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被运动员掷出的冰壶在冰面上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推力 解析:被运动员掷出的冰壶在冰面上滑行过程中受重力和支持力,冰壶最终会停止,是因为它还受到滑动摩擦力,由于冰壶已被掷出,不再受到推力,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4.打印机是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设备,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1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第1张纸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μ2mg C.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0 D.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应要求μ1>μ2 解析:第1张纸上表面受到搓纸轮施加的静摩擦力F f,方向向右,第1张纸下表面受到第2张纸施加的滑动摩擦力F f',方向向左,则F f'=μ2(mg+F),F为搓纸轮对第1张纸的压力;F f=F f'<μ1F,正常情况下,F>mg,故必有μ1>μ2;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及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都是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大小均为F f'.选项D正确.

认识计算机教案1

认识计算机第1课时 教学目的:(1)回顾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任务驱动学习。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老师展示教学课件,展现第四代计算机精彩图片,并小结计算机的发展史。 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2.新课讲授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 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师生互评。 体验学习:学生接触实物部件,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老师板书:参见教法建议中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 师生探讨:老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老师进行总结。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称为拜特;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Byte=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信息;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讨论本节的“讨论学习”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师生互评,老师小结。 3.课堂小结

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模块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轨道运行的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4 000~5 000个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 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以重复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 300千米高空飞行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据估计,其费用可能降到目前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现在,美、英、德、法、日等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空天飞机。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包括风洞试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按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6万米高空时,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霍托尔”的研究费用预计达50亿美元。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航天飞机“不尽如人意”表现的一项是() A.航天飞机需要大型的设施,而且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为其服务。 B.航天飞机的发射准备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 C.航天飞机的速度远远低于研制中的空天飞机的速度。 D.航天飞机需要抛掉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从而导致其发射成本和费用高昂。思路解析:C项,原文没有提及航天飞机的速度。 答案:C 2.下列对空天飞机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天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不消耗氧化剂,所以可以轻装上阵。 B.空天飞机可以在普通机场上起降,这就降低了其发射成本。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小学三年级)阿依肯·阿吾旦别克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 伊宁县阿乌利亚乡镇泰学校阿依肯·阿吾旦别克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2、计算机硬件: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 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3、计算机软件: 仅有硬件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计算机软件有很多种。如同学们玩的游戏软件,帮助我们学习的教学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高科技的知识产品,受法律保护,我们不能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作品。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三、巩固: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计算机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四、作业; 完成练习题 1-4 。

高一数学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附详细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x|x<6,且x∈N*},集合A={1,3},B={3,5},则?U(A∪B)等于() A.{1,4} B.{1,5} C.{2,4} D.{2,5} U={1,2,3,4,5},A∪B={1,3,5},故?U(A∪B)={2,4}. 2.函数y=-1+lo x(x≥4)的值域是() A.(-∞,-2] B.(-∞,0] C.[-2,+∞) D.[2,+∞) 函数y=-1+lo x在[4,+∞)上单调递减, ∴y≤-1+lo4=-2, ∴所求函数的值域为(-∞,-2]. 3.函数y=- - 的定义域为() A.(-∞,0] B.[1,+∞) C.[0,1) D.[0,1)∪(1,+∞) - - 解得x≥0,且x≠1.故函数定义域为[0,1)∪(1,+∞). 4.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内是增函数的是() A.y=x2-2x B.y= C.y=logπx D.y=- A,函数y=x2-2x在区间(0,1)内递减,在(1,+∞)内递增,故A不正确,B,D在(0,+∞)内为减函数;对于C,因为π>1,所以y=logπx在(0,+∞)内为增函数. 5.函数f(x)=e 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 B. C. D. f-2<0,f(1)=e-1>0,

∴f·f(1)<0,∴函数f(x)=e 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6.设a=70.3,b=0.37,c=log70.3,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1,00 C.f(x1)+f(x2)<0 D.f(x1)+f(x2)>0 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 ∴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又当x<0时,y=f(x)是减函数, ∴当x>0时,y=f(x)是增函数. ∴当|x1|<|x2|时,f(|x1|)0,且a≠1).若f(1)g(2)<0,则f(x)与g(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f(1)=a>0,f(1)g(2)<0,∴g(2)<0,∴0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试题

经济生活模拟训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0年10月2日,小张排队买到一张价格180元的世博会指定日普通票。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解析:选B。解答此题要注意关键词“在这次购买活动中”。在购买世博会门票过程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货币执行的职能是流通手段。 2.马克思提出:“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也能够由符号来代替。”这一论断主要说明了() A.纸币是没有价值观念的货币 B.纸币能充当衡量商品价值尺度的职能 C.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 D.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解析:选C。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本题主要强调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故选C。 3.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把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刺激居民消费 B.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C.减少货币供应量,减缓通货压力 D.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紧缩 解析:选C。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前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把货币政策转为稳健,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使需求减少,从而促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达到减缓通货压力的目的。故C项符合题意。 4.下列关于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B。如果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则会下跌,外汇汇率也就随之下跌;如果人民币币值下跌,外币币值则会上升,外汇汇率也就随之上升。也就是说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成反相关关系,B正确。 5. 石头花享有“有生命的石头”的美称。陈设案头,令人叹为观止。石头花属于稀有花卉,培育要求比较高,一棵价值上百美元。石头花的价格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 ①培育石头花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②石头花在市场上的供应量比较少 ③对人们来说,石头花比其他花更有用 ④石头花的欣赏价值高于其他花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D.②③ 解析:选C。石头花的价格,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石头花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其价格高,说明生产石头花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另外石头花的价格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①②正确,选C。 6.以下是某市房价走势表:(单位:元/平方米) 注:2010年前三季度,该市共有19宗土地以招标方式出让,平均每块土地有3.6家企业竞争;2009年下半年平均每块土地竞标企业为6家。 上述材料中该市房价走势表明() ①房价决定地价②生产决定消费③价值决定价格④供求影响价格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地价是房价的成本之一,故地价是影响房价的因素之一,反映价值决定价

【三维设计】高中数学 教师用书 模块综合检测 苏教版必修1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若幂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点(9,1 3),则f (25)的值是________. 解析:设f (x )=x α,将(9,13)代入得9α =13, 即32α=3-1 ,∴2α=-1,∴α=-12, ∴f (x )=x -12.∴f (25)=25-12=1 5. 答案:1 5 2.(2011·新课标高考改编)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________. ①y =x 3 ②y =|x |+1 ③y =-x 2 +1 ④y =2 -|x | 解析:y =x 3 为奇函数,y =-x 2 +1在(0,+∞)上为减函数,y =2-|x | 在(0,+∞)上为 减函数.故只有②符合条件 答案:② 3.若集合A ={x |log 12x ≤1 2},则?R A =________. 解析:由log 12x ≤12得x ≥(12)1 2=2 2. ∴A =[ 22,+∞).∴?R A =(-∞,22 ). 答案:(-∞, 2 2 ) 4.试比较1.70.2 、log 2.1 0.9与0.82.1 的大小关系,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 解析:log 2.10.9<0,1.70.2 >0,0.82.1 >0. ∵1.70.2 >1.70 =1,0.82.1 <0.80 =1, ∴log 2.10.9<0.82.1 <1.70.2 . 答案:log 2.10.9<0.82.1 <1.70.2 5.设集合M ={x |x -m ≤0},N ={y |y ≥-1},若M ∩N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卷

模块综合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已知全集U={1,2,3,4},A={1,2},B={2,3},则?U(A∪B)=( ) A.{3} B.{4} C.{3,4} D.{1,3,4} 解析:因为A={1,2},B={2,3}, 所以A∪B={1,2,3}. 所以?U(A∪B)={4}. 答案:B 2.当a>1时,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与y=log a x 的图象是( ) 答案:A

3.已知集合A={x|y=x+1},B={y|y=x2+1},则A∩B=( ) A.?B.[-1,1] C.[-1,+∞) D.[1,+∞) 解析:A={x|y=x+1}={x|x≥-1},B={y|y=x2+1}={y|y≥1}. 所以A∩B=[1,+∞). 答案:D 4.设f(x)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若x1<0,x1+x2>0,则( ) A.f(-x1)>f(-x2) B.f(-x1)=f(-x2) C.f(-x1)<f(-x2) D.f(-x1)与f(-x2)大小不确定 解析:由x1<0,x1+x2>0得x2>-x1>0, 又f(x)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 所以f(-x2)=f(x2)<f(-x1). 答案:A 5.已知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2,3),则y=f(x+5)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3,8) B.(-7,-2) C.(-2,3) D.(0,5) 解析:因为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2,3),则f(x+5)的单调递

高中数学必修一模块检测

模块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果A ={x |x >-1},那么 ( ). A .0?A B .{0}∈A C .?∈A D .{0}?A 解析 A 、B 、C 中符合“∈”“?”用错. 答案 D 2.已知函数f (x )=1 1-x 的定义域为M ,g (x )=ln(1+x )的定义域为N ,则M ∩N = ( ). A .{x |x >-1} B .{x |x <1} C .{x |-10得x <1,∴M ={x |x <1}.∵1+x >0,∴x >-1.∴N ={x |x >-1}.∴M ∩N ={x |-12n B .(12)m <(12)n C .log 2m >log 2n D . 解析 ∵y =2x 是增函数0(1 2)n ;y =log 2x 在(0,+∞)上是增函数, ∴log 2m

么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函数f (x )在区间(0,1)内有零点 B .函数f (x )在区间(0,1)或(1,2)内有零点 C .函数f (x )在区间[2,16)内无零点 D .函数f (x )在区间(1,16)内无零点 解析 零点在(0,2)内,则不在[2,16)内. 答案 C 5.已知函数f (x )=??? 2x +1 x <1 x 2+ax x ≥1若f (f (0))=4a ,则实数a 等于 ( ). A.12 B.45 C .2 D .9 解析 ∵f (0)=20+1=2.∴f (f (0))=f (2)=22+2a =4a , ∴2a =4,∴a =2. 答案 C 6.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在[0,+∞)上递增,f (1 3)=0,则满足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B .(0,1 2)∪(2,+∞) C .(0,18)∪(1 2,2) D .(0,12) 答案 B 7.函数y = x +4 3-2x 的定义域是 ( ). A .(-∞,3 2] B .(-∞,3 2) C .[3 2,+∞) D .(3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