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价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食品感官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食品不属于粮食类?A. 米饭B. 面条C. 香蕉D. 面包答案:C2. 食品中的味觉包括以下几种基本味道,除了酸味、甜味、苦味和咸味之外,还有哪一种味道?A. 鲜味B. 辣味C. 清淡味D. 麻辣味答案:A3. 食品的气味通常由哪些成分产生?A. 糖份B. 蛋白质D. 汽水答案:B4. 食品的颜色对人们对其口感的认知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哪种颜色的食物通常会让人感觉味道更好?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黑色答案:A5. 对于不同食物的口感,以下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 苹果的口感脆生B. 牛奶的口感滑润C. 鸡肉的口感嫩滑D. 坚果的口感蓬松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口腔中的味觉感受只由味蕾负责。

2. 所有人对于食物的口感偏好都是一样的。

答案:错3. 被盲人所采用的感官判断方法中,嗅觉是最重要的。

答案:对4. 食物的外观可以影响人们对其口感的期望和满意度。

答案:对5. 听觉对于食品的感官评价没有影响。

答案:错三、问答题(共40分)1. 请简要描述人类感官对于食品品质的影响。

答案:人类感官对于食品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味觉、嗅觉、视觉等感官可以影响人们对食物的口感、气味和外观的感知。

不同的味道、香味和颜色可以产生不同的食欲和满足感,因此食品的味道、气味和外观设计对于食品的品质至关重要。

2. 解释一下食物的口感对于食品的认知和接受度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食物的口感对于食品的认知和接受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口感包括食物的质地、口腔感受、咀嚼性等,可以直接影响人们对食物的喜好和口感的满意程度。

例如,食物的嫩滑口感会让人觉得食物更加美味,而脆生的口感则会给人带来口感的刺激和享受。

因此,食品厂商在研发新产品时需要考虑食物的口感,以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认知和接受度。

四、综合题(共20分)请你根据自己对食品感官知识的了解,选取一种食品进行感官评价,并分析其口感、味道、气味和外观对于食品的影响。

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感官评价
将人的感觉器官作为分析仪器来测定食品的感官品质。感官评定员需经过筛选/培训,测定样品的制备及评定环境需标准化
差别检验:确定两个样品之间是否有可觉察的差别。如:检验两个乳糖含量不同牛奶样品,人们是否能觉察这种差别。
3、三点检验、二-三点检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工作表(主控表)、评分表、结果统计及分析方法等(参照书)。
三点检验:三点检验法是同时提供三个样品,其中二个是相同的,要求评价员区别出有差别的一个样品的检验方法。
二-三点检验:二-三点检验同时提供三个样品,其中一个标明“对照”,要求评价员从其他两个样品中选出与“对照”相同的一个样品的检验方法。
第四章 情感检验
1、标度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
标度:将人的感觉、态度或喜好等用特定的数字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
类型:名义标度、序级标度、等距标度、比率标度
2、类项标度的基本原理与主要形式 :
6、评价员考核的内容:
?正确性:考察每个候选评价员是否能够正确地评价样品,如正确区别、分类、排序和评分;?稳定性:考察每个候选评价员对同一组样品先后评价的再现度;
?一致性:考察各候选评价员之间是否掌握统一标准做出一致的评价。
7、感官评价实验室的功能分区:
检验区、集体工作区、准备区 和办公、辅助区域
8、感官评价实验室设计的原则:
酸:最佳35~50℃,17~42℃阈值变化不大;
甜:最佳35~50℃,17~37℃阈值 ↓,越过37℃阈值 ↑;
苦:最佳10℃,17~42℃阈值 ↑;
咸:最佳18~35℃,17~42℃阈值 ↑;
10、嗅觉的特点:
?极高的敏感性;
?容易疲劳;
?嗅觉会相互作用。
11、生理状态对味觉的影响:
?疾病的影响:身体患病或异常时,会导致失味、味觉迟钝或变味。从某种意义讲:味觉的敏感性取决于身体的需求状况;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食品感官分析是指通过人的感官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和特征,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味觉B. 视觉C. 嗅觉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一个感官不属于食品感官分析的范围?()A. 触觉B. 听觉C. 味觉D. 视觉答案:B. 听觉3. 食品感官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除了()之外,还有颜色、外观和质地。

A. 味道B. 香气C. 口感D. 产地答案:D. 产地4. 以下哪个条件不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A. 储存温度B. 处理方法C. 加工工艺D. 食品包装答案:D. 食品包装5. 口感是指食品在嘴中接触到人的舌面和口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其中包括以下几个要素:()A. 酸度B. 甜度C. 温度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 同一种食物的味道只会因为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理由:同一种食物的味道不仅会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化,还会受到生长环境、成熟度、储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 视觉是评价食品质量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答案:正确理由:视觉是食品感官评价中最直观、最直接的一种感官,人们在购买食品时往往首先通过外观来判断其质量和新鲜度。

3. 食品的气味主要来自食材本身,与加工工艺关系不大。

()答案:错误理由:食品的气味受到加工工艺的影响很大,例如烤制、煎炒、腌制等会使食材散发出不同的香气。

4. 不同食物的口感差异主要取决于其含水量的不同。

()答案:错误理由:不同食物的口感差异除了含水量的不同外,还受到脂肪含量、纤维素含量、口感成分的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 食品的颜色与其口感无关,不影响人对食物的观感和食欲。

()答案:错误理由:食品的颜色对人的视觉有巨大的影响,不同颜色的食物会引发人不同的观感和食欲。

三、综合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列举出三种影响食品气味的因素,并分别进行说明。

食品感官评定复习资料

食品感官评定复习资料

食品感官评定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2.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五种感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测量、分析、判断。

3.感觉阈值包括绝对阈和差别阈。

4.外部环境条件、参与试验的鉴评员、样品制备是食品感官评定的三大条件。

5.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由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6.样品制备要求:均一性、样品量、样品的温度、器皿。

7.感官评价组织类型:生产厂家组织、实验室组织、协作会议组织、地方性及全国性产品评优组织。

8.参加鉴定人员的感官灵敏性和稳定性严重影响最终结果的趋向性和有效性。

9.差别试验方法包括成对比较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三点检验法、“A”—“非A”检验法、五中取二检验法。

10.食品常用物性检验仪器有质构仪、搅拌型测试仪(布拉本德粉质仪和淀粉粉力测试仪)、电子鼻、电子舌、感官机器人(食品味觉机器人和葡萄酒品评机器人)。

11.市场调查的对象包括所有的消费者,调查人数每次不少于400人,最好在1500~3000人,调查常采用排序试验、分类试验、成对比较试验等方法。

12.新产品的开发经过九个阶段:设想、研制、鉴评、消费者抽样检查、货架寿命研究、包装、生产、试销、商品化。

13.新产品开发的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鉴评小组,即实验室鉴评小组和消费者型。

14.感官分析评价员的类型有专家型、消费者型、无经验型、有经验型、训练型。

二、选择1.影响感觉的因素: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作用、阻碍作用(给出一个例子,让你判断属于哪种现象,见课本P6)。

2.各种试验方法的模式和呈送顺序:(给你一个模式,让你选择属于哪种方法)(1)定向成对比较法:361 981 呈送方式:AB BA231 242(2)差别成对比较法:361 981 相同不同;呈送方式:AA BB BA AB231 242 相同不同(3)二—三点检验法:981(Ra)365 472 固定参照模式:RaBA RaAB256(Rb)713 508平衡参照模式:RaBA RaAB RbBA RbAB 3.排序检验法样品数一般小于6个,但样品数大于20个且不是比较样品间差别大小时也可选用此法。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复习题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复习题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复习题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复习题一、选择题1. 食品感官检验是通过什么方式对食品进行评估?A. 使用仪器设备B. 通过人的感官C. 进行化学分析D. 完全依赖生产商提供的信息2. 食品感官检验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食品的营养成分B. 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C. 评估食品的感官特性D. 检查食品的外观3. 下列哪种感官不属于食品感官检验中常用的感官?A. 视觉B. 嗅觉C. 味觉D. 触觉4. 食品感官检验中,对于食品的颜色评估,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食品的颜色只能通过仪器测定B. 食品的颜色可以直接观察C. 食品的颜色只能通过嗅觉感知D. 食品的颜色无法评估5. 下列哪个感官对于食品的质地评估非常重要?A. 视觉B. 嗅觉C. 口感D. 听觉二、判断题1. 食品感官检验只能通过仪器设备进行评估。

( )2. 嗅觉是食品感官检验中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 )3. 食品的颜色评估可以直接通过观察进行。

( )4. 食品的质地评估只能通过嗅觉感知。

( )5. 听觉在食品感官检验中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食品感官检验的步骤。

食品感官检验的步骤包括样品准备、感官评估、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首先,需要对食品样品进行准备,包括清洗、切割、烹饪等。

然后,通过人的感官对食品进行评估,包括视觉、嗅觉、味觉和口感等方面。

评估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 食品感官检验中,为什么嗅觉是一个重要的感官?嗅觉是食品感官检验中的一个重要感官,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食品的气味和香味。

食物的气味往往与其口感和味道密切相关。

通过嗅觉,我们可以判断食品是否新鲜、是否存在异味或变质。

嗅觉还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不同食材的特点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香气。

因此,嗅觉在食品感官检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请简要说明食品的颜色评估在感官检验中的重要性。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题(附答案)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题(附答案)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题(附答案)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2.鉴评员:参与感官分析的人员。

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

3.鉴评小组:参与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

4.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情愿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5.可接受性:依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情愿消费某产品的状况。

6.厌恶:一种令人厌烦的感觉。

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7.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宠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8.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9.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短暂的变更。

10.感觉疲惫: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11.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2.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3.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变更。

14.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须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这时不须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15.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1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17.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8.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9.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0.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1.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22.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23.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困难结合。

24.异样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食品感官评价期末复习

食品感官评价期末复习

食品感官评价期末复习1.名词解释20分2.判断10分3.填空20分4.简答30分5.综合20分1.什么是食品感官评价?食品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或组织)、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而感受到的食品及其材料的特性所引起的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2.食品感官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221.1-1988),感官分析(感官评价;感官检验;感官检查)指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3.现代感官评定分为分析性感官评定和嗜好型感官评定两种4.分析型感官评定:以人的感官来测定物品的特性。

以人的感觉器官作为分析仪器来测定食品的感官品质。

感官评定员需经过筛选/培训,测定样品的制备及评定环境需标准化。

5.嗜好型感官评定:以物品来获知人的特性。

考察消费者对食品的喜好。

未经培训的消费者,评定时的环境条件设有特殊要求。

6.感官评价方法分为:差别检验,描述分析和情感检验。

7.感官评价与理化分析之间的联系?理化分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分析型感官评定,原因如下: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如感官评定方法简单、应用;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3.用感官可以感知,但其理化性能尚不明了;4.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5.食品感官测试仪器设备尚处于发展阶段,价格昂贵,仅限于有限指标的测试,很难获得感官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

8.感官评价为了达到机器一样的结果,应注意哪些问题?1.实验要重复几次进行2.每次实验使用多个品评员3.对参评人员要进行筛选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9.感官评价在食品中应用有哪几种?1.分级2.品质保障3.确定感官品质与化学/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4.产品开发5.市场开拓10.感官评价团队里指导员应具备哪些条件或特点或品质?1.曾参加过感官评定工作,有相关的工作经验;2.熟悉感官评定工作的有关标准与规定;3.熟悉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和有关的数据分析,了解各试验方法的特点;4.熟悉感官评定的产品(基本生产工艺、基本技术参数、质量指标等);5.熟悉评价员的筛选、管理和培训手段;6.表达能力强;11.感官评价员类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1)消费者型:未经过评价训练的消费者。

食品感官评定复习资料

食品感官评定复习资料

食品感官评定名词解释:1. 感觉阈值:是指从刚能引起感觉至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2. 掩蔽现象: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时,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的感觉发生改变的现象。

3.均一性:制备的样品除所要评价的特性外,其它特性应完全相同。

4.成对比较检验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定整个样品或者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一种评价方法。

5.描述性分析:是根据感官器官所能感知到的食品各项感官特征,用专业术语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是感官科学家常用的工具。

6.闪烁效应:当用一系列明暗交替的光线刺球时,就会产生闪烁感觉,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闪烁感觉消失,由连续的光感所代替。

7.滞留度:是指样品已经被吞下(或吐出)后,继续感觉到的特性特征。

填空题:(分析型感官检验、嗜好型感官检验)1.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分为3类:差别检验法、类别检验法和描述检验法。

2.实验室的微气候指实验区工作环境内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换气速度和空气纯净度。

3.外部环境条件、参与试验的评价员、样品制备是食品感官评价试验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理想结果的三个必备要素。

4.当先后两种刺激先后存在时,一种刺激对造成另一种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称为变调现象。

5.分型新感官实验把人的感觉作为测定仪器,测定食品的特性和差别的方法。

6.定量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评分尺度;二是所有评价员需经过完整的训练,以便在整个试验中对所有样品均以相似的方式使用评分尺度。

7.二----三点检验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如果参评人员是受过培训的,他们对参照样品很熟悉的情况下,使用(固定参照模式);当参评人员对两种样品不熟悉,而他们又没有接受过培训时,使用(平衡参照模式)。

8.样品量对感官评价实验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感官评价人员在一次实验所能评价的(样品个数)及实验中提供给每个评价人员供分析用的(样品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感官评价期末复习1. 名词解释20 分2. 判断10 分3. 填空20 分4. 简答30 分5. 综合20 分1. 什么是食品感官评价?食品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或组织)、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而感受到的食品及其材料的特性所引起的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2. 食品感官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221.1-1988),感官分析(感官评价;感官检验;感官检查)指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3. 现代感官评定分为分析性感官评定和嗜好型感官评定两种4. 分析型感官评定:以人的感官来测定物品的特性。

以人的感觉器官作为分析仪器来测定食品的感官品质。

感官评定员需经过筛选/培训,测定样品的制备及评定环境需标准化。

5•嗜好型感官评定:以物品来获知人的特性。

考察消费者对食品的喜好。

未经培训的消费者,评定时的环境条件设有特殊要求6. 感官评价方法分为:差别检验,描述分析和情感检验。

7. 感官评价与理化分析之间的联系?理化分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分析型感官评定,原因如下:1. 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如感官评定方法简单、应用;2. 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3. 用感官可以感知,但其理化性能尚不明了;4. 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5. 食品感官测试仪器设备尚处于发展阶段,价格昂贵,仅限于有限指标的测试,很难获得感官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

8. 感官评价为了达到机器一样的结果,应注意哪些问题?1. 实验要重复几次进行2. 每次实验使用多个品评员3. 对参评人员要进行筛选4. 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9. 感官评价在食品中应用有哪几种?1. 分级2. 品质保障3. 确定感官品质与化学/ 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4. 产品开发5. 市场开拓10. 感官评价团队里指导员应具备哪些条件或特点或品质?1. 曾参加过感官评定工作,有相关的工作经验;2. 熟悉感官评定工作的有关标准与规定;3. 熟悉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和有关的数据分析,了解各试验方法的特点;4. 熟悉感官评定的产品(基本生产工艺、基本技术参数、质量指标等);5. 熟悉评价员的筛选、管理和培训手段;6. 表达能力强;11. 感官评价员类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1)消费者型:未经过评价训练的消费者。

(2)实验分析型:具有一定经验,甚至经过一定评价训练的人员。

1) 无经验型:未经过筛选和训练;2) 经验型:经过筛选并具有一定差别分辨能力的感官评价人员。

3) 训练型:从经验型评价员中进一步筛选和训练后的感官评价试验人员。

4) 专家型:专门从事产品质量评估和控制的人员。

感官评定分为分析型和偏好型两类,相应所要求的评价员也不同。

1. 偏好型评价员:偏好试验主要用于检验样品的主观接受性,因此要使试验的结果有代表性,选评定员时应注意评定员应无感官缺陷,并注意人群的差异。

2. 分析型评价员:按其能力分为三级;初级评价员、优选评价员、专家评价员。

对评价员要求1) 兴趣:认识意识,理解重要性,具有浓厚的兴趣。

2) 健康:身体健康,五官感觉正常,无过敏症。

年龄一般20~50 岁,性别不限。

3) 语言表达能力:对自己的感觉和产品特性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4) 准时出席:保证测试的实践和实验的完整性。

5) 态度客观:自我意识太强、个人好恶和偏见明显者不适合参加感官评价试验。

6) 没有不良嗜好:烟、酒、浓茶(咖啡)依赖,强烈喜好化妆品等人员不适合。

12. 感官评价员的筛选应从哪几方面考虑?1. 确定是否存在感官缺陷2. 确定感官的灵敏度3. 估价评定员描述和表达感官知觉的潜在能力13. 培训的考核是考什么?在培训的基础上进行考核以确定优选评价员的资格。

考核主要是检验候选评价员操作的正确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正确性,即考察每个评价员是否能正常的评价样品,例如正确区别、正确分类、正确排序、正确评分等。

稳定性,即考察每个评价对同一组样品先后评价的再现程度。

一致性,即考察各评价员之间是否掌握同一标准作出一致评价。

14. 培训的目的?1. 提高和稳定感官评价人员的感官灵敏度2. 降低感官评价人员之间及感官评价结果之间的偏差3. 降低外界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15. 感官评价实验室分为哪几种?各自定义?分析研究型实验室企业和研究机构用于对食品原料、产品等感官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并指导产品配方、工艺的确定或改进等。

教学研究型实验室高等院校或教育培训机构,用于食品专业学生及感官评价从业人员的培训,兼具分析研究型实验室的部分功能。

16. 感官评价实验区的功能区设置?(1). 试样准备室:不同种类的样品要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如烘烤、加热、冷却、冷冻、分割、分装、称量、编号等均在试样准备室进行。

(2). 评价实验室:评价人员进行评价试验的场所,送样人员送上样品后,评价人员按要求进行评价和记录、打分。

(3). 讨论室:一些专门的感官评价实验室没有评价工作人员进行讨论或训练的场所,在消费者型评价时也可用到这种圆桌式的讨论室。

(4)仪器室:理化与人工智能感官分析类仪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5)其他:如数据处理室、休息接待室、贮藏室、会议室、更衣室等17. 样品准备时,怎样达到一致性?均一性是指制备的样品除所要评价的特性外,其他特性完全相同。

为实现均一性,应该1,精心选择适当的制备方法以减少出现特性差别的可能性2,对不期望出现差别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消除样品间该特性上的差别18. 样品摆放顺序是怎样的?呈送给评价员的样品应该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机率相同,一般可采用圆形摆放。

19. 为什么要用中性载体?这个载体标准是?不能用直接评价的样品,需要用中性载体进行稀释。

载体及其用量的选择必须避免样品所测特性的改变,即不能产生拮抗或协同效应。

常用的中性载体有:水、牛奶、米饭、馒头、饼干、蔬菜等。

20. 什么叫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分析或描述型检验?差别检验: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

标度和类别检验:用于估计差别的顺序或大小,或者样品应归属的类别或等级。

分析或描述型检验:用于识别存在于某样品中的特殊感官指标。

该检验也可以是定量的。

21. 差别检验中二三点试验法?定义:先提供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

要求鉴评员在熟悉对照样品后,从后者提供的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样品的方法称为二- 三点检验法,也称一—二点检验法。

22. 什么叫排序检验法及应用范围?定义:比较数个样品,按指定特性由强度或嗜好程度排出一系列样品的方法。

该法只排出样品的次序,不评价样品间差异的大小。

应用范围:a. 筛选样品以便安排更精确的评价;(在对要品作更精细的感官分析之前,可首先采用这种方法。

)b. 选择产品;(适用于确定由于不同原料、加工、处理、包装和贮藏等各环节而造成的产品感官特性差异。

)c. 消费者接受检查及确定偏爱的顺序;(消费者的可接受性调查)d. 选择与培训评价员23. 嗜好的定义:是指人的某种特殊的偏爱。

强调了一种个人态度与行为的程度。

24. 食品的感官嗜好的定义和特点:是指人对食品的个别或全部感官属性形成的强烈的倾向性态度或行为。

特点是:(1)个体性:食品感官嗜好反应了个人对食品风味的倾向性态度和行为。

(2)群体性:由于传统,习惯,地狱,文化等因素的作用,总会造成一些群体对某一类(种)食品或某一种风味(包括色,嗅,形等)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嗜好。

(3)外显性:视频感官嗜好必然会表现在日常的饮食行为中,而不会仅仅隐含在动机中。

(4)相对稳定性:个体的食品感官嗜好形成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总是存在并延续的,甚至伴随一生。

(5)可测性:这种对食品及其风味的倾向性态度和行为是可以通过实验或调查进行测量和统计的25. 情感检验及其主要目的?在食品感官评价中,情感检验主要用于比较不同的样品间感官质量的差异性以及消费者对样品的喜好程度的差异。

情感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估计目前和潜在的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某种产品的创意或产品某种性质的喜爱或接受程度。

是测试食品产品的市场接受性,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其结果对产品研发,产品调整与改进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6. 两种方法:(1)消费者嗜好性评价试验:是指提供样品让消费者进行评判的方法。

(2)消费者嗜好性调查:是指不提供样品,消费者根据对某种(类)视频样品风味(包括色,嗅,味,形等特性)的记忆,理解或希望做出判断的方法。

27. 情感检验试验对象的要求与特点,和试验场所,以及不同场所或方法的优缺点?来个各行各业,各年龄层,不同性别。

特定产品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品评员。

未经过品评训练的人员。

熟悉的食品都较容易接受,而对陌生的就很容易排拒。

通常很没有耐心。

直觉判断和回答的速度都很快。

更多的消费者往往会打中间程度的分数。

试验场所:(1)实验室(2)公共场所(3)家庭实验室试验:优点:(1)产品的准备和呈送可以严格控制(2)容易通知雇员来参加试验(3)颜色和其他视觉因素可以被屏蔽掉,以便使参评人员集中精力对风味或质地进行评价缺点:(1)由于参评人员对产品的熟悉,会对结果有所影响;(2)非正常意义上的食用(比如,只是少量食用而不是食用整个产品)会影响对产品品质的评价;(3)在准备和使用中产品的耐受性可能和家庭使用的产品有所不同公共场所试验:优点:(1)参评人员在试验组织者的控制下品评产品,因此对试验中发生的问题会及时解决,得到反应的真实性很高;(2)产品由真正的消费者品评,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很高;(3)问卷的回收率高(同将样品带回家的试验相比);(4)可以由一个消费者品尝多个产品,试验开支会降低。

缺点:(1)从产品的准备,每人消费量和食用时间等条件来说,产品进行试验的环境是人工的,而不是食用该产品的自然条件,如家里,聚会或饭店等地;(2)能被问到的问题总是有限的,总有一些问题问不到,这就是限制信息量的获得。

家庭试验:优点(1)产品在自然条件下使用;(2)有关产品喜好程度的信息是反复体会,品尝的结果,而不是公共场所试验那样仅凭第一感觉就得出的结果;(3)可以充分实施统计取样计划;(4)因为完成问卷的时间可以更长,因此有机会充分考虑产品的各项性质,包装,价格等,得到的信息量会更大。

缺点:(1)家庭试验耗时,一般1~4 周才能完成;(2)使用的品评人员范围较小,不像公共场所那样广泛;(3)试验完成情况不好,有的家庭干脆是忘记试验的事,有的在最后阶段想起来,于是匆匆完成问卷;(4)最多只能进行3 个样品的比较,如果数目再多,对产品的使用条件就将是不自然的,这就违反了选择家庭作为试验地点的初衷;因此,有多个样品的试验,比如产品优化试验,就不能进行家庭试验;(5)产品的准备可能没有按照标准进行,会对试验结果产生潜在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