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定试题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食品感官分析是指通过人的感官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和特征,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味觉B. 视觉C. 嗅觉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一个感官不属于食品感官分析的范围?()A. 触觉B. 听觉C. 味觉D. 视觉答案:B. 听觉3. 食品感官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除了()之外,还有颜色、外观和质地。
A. 味道B. 香气C. 口感D. 产地答案:D. 产地4. 以下哪个条件不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A. 储存温度B. 处理方法C. 加工工艺D. 食品包装答案:D. 食品包装5. 口感是指食品在嘴中接触到人的舌面和口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其中包括以下几个要素:()A. 酸度B. 甜度C. 温度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 同一种食物的味道只会因为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理由:同一种食物的味道不仅会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化,还会受到生长环境、成熟度、储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 视觉是评价食品质量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答案:正确理由:视觉是食品感官评价中最直观、最直接的一种感官,人们在购买食品时往往首先通过外观来判断其质量和新鲜度。
3. 食品的气味主要来自食材本身,与加工工艺关系不大。
()答案:错误理由:食品的气味受到加工工艺的影响很大,例如烤制、煎炒、腌制等会使食材散发出不同的香气。
4. 不同食物的口感差异主要取决于其含水量的不同。
()答案:错误理由:不同食物的口感差异除了含水量的不同外,还受到脂肪含量、纤维素含量、口感成分的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 食品的颜色与其口感无关,不影响人对食物的观感和食欲。
()答案:错误理由:食品的颜色对人的视觉有巨大的影响,不同颜色的食物会引发人不同的观感和食欲。
三、综合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列举出三种影响食品气味的因素,并分别进行说明。
食品感官分析参考题及答案

24.对于品评室的内部环境,一般要求的室内温度范围,以下哪一项最合适?
A、18℃-20℃ B、20℃-22℃ C、25℃-28℃ D、15℃-20℃
答案:B
25.饮用热咖啡时加入少量方糖,可使咖啡浓郁的苦味有所减弱,这是感觉规律中哪种作用的 体现?
A、协同
B、增强 C、抑制 D、对比
4.影响感官判断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答案:(1)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品评环境、样品的制备呈送;(2)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身体状 况。
A、产品之间是否存在差别 B、喜爱哪种产品 C、对产品的喜爱程度如何 D、产品的某项感官特性如何
答案:D
4.食品的外观性状,如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等,需要靠哪一种感官检验来 评价?
A、视觉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答案:A
5.当α值范围为0.01<α≤?时,表明存在的差异显著。
答案:(1)项目目标的确定;(2)实验目标的确定;(3)样品的筛选;(4)实验设计;(5)实验的实施;(6)分析 数据;(7)解释结果。
3.颜色对食品的感官分析评价具有什么作用或影响?
答案:(1)在判断食品的质量上,颜色的影响比其它因素如:形状、质构等更大、更直接;(2)接触食品时环境的颜色能显 著影响对食品的食欲;(3)颜色是否令人愉悦影响到食品是否受人欢迎;(4)视觉个体的特异性也不能忽略(色弱盲、特异 环境造成的生理变化等)。
2.请简述差别检验的定义。
答案:通过对两个样品之间的差异能够正确识别的受试者的比例,基于频率和比率的统计学原理,来推算两种产品是否存在差 异,叫做差别检验。
3.请简述光环效应的定义。
答案:当评价样品一个以上的指标时,这些指标会发生相互影响,叫做光环效应。这种效应的表现是对产品的几个指标和总体接 受性同时打分与对各指标单独打分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食品感官评定》期终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适用专业:一、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20分)1.评价员分为:、、。
2.差别检验法包括为、、、、。
3.对某人的味觉敏感度进行测定时,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道所对应的是、、、四种味感物质。
4.影响阈值(味觉)的因素很多,例如:、、等。
5.分析或描述试验可分为和。
6.分析型感官检验是利用测定。
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由感觉的产生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一般来讲,人的舌头最先感知的是味,而对味感觉最敏感。
()A、甜味咸味B、咸味苦味C、酸味苦味D、苦味甜味2.食品感官分析中的主要感觉,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手感B、嗅觉C、触觉D、听觉3.感官检验宜在饭后( )小时内进行。
A、0.5B、1C、2~3D、84.食品的质量标准通常不包括:( )。
A、感官指标B、品质指标C、理化指标D、微生物指标5.实验人员对食品进行感官检验时可以()A、吃得过饱B、抽烟C、喝凉开水D、吃零食6.盛样品的容器可用以下哪种材质( )A、玻璃制品B、橡胶制品C、纸杯D、塑料制品7.基本味觉种类不包括()。
A、酸B、甜C、苦D、涩8.“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由感觉的( )产生的。
A、对比现象B、疲劳现象C、掩蔽现象D、拮抗现象9.刷过牙后吃苹果就有苦涩味产生是由感觉的()造成的。
A、对比现象B、疲劳现象C、掩蔽现象D、拮抗现象10.靠嗅觉评价的物质必需具有( )A、一定的温度B、挥发性及可溶性C、旋光性和异构性D、脆性和弹性11.下列( )食品是可以直接进行感官检验的。
A、香精B、调味料C、面包D、卤汁12.感官评定实验室最基本的组成为()A、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B、试验区和会议室C、试验区和盥洗室D、样品制备区和会议室1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A、绝对阈B、差别阈C、识别味阈D、察觉味阈14.感官检验要获得理想结果必需具备的三个要素不包括哪项( )。
A、外部环境条件B、品评员C、适宜的器皿D、样品的制备15.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两个是相同的,要求评价员挑选出单个样品的检验方法称为()A、敏感性试验B、配比检验C、三点检验D、“A”-“非A”检验16.当品评员品尝两种以上溶液样品时,两个样品间需要用清水漱口,等待( )分钟后再进行品尝。
感官评定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感官评定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感官评定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感官评定中,通常所说的“五觉”是指以下哪五项?A.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B.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温度觉C.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D.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压力觉答案:A2. 感官评定的常用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描述性分析B. 差异性测试C. 消费者测试D. 实验室分析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感官评定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重复性C. 可逆性D. 准确性答案:C4. 感官评定中,评价员的筛选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嗅觉测试B. 味觉测试C. 视觉测试D. 健康状况检查答案:C5. 描述性分析中,评价员需要描述产品的哪些方面?A. 外观、质地、味道B. 包装、品牌、价格C. 颜色、形状、口感D. 产地、成分、保质期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感官评定的目的是评价产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
答案:外观、风味、质地7. 感官评定中,评价员的培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感官灵敏度训练、描述性分析训练、差异性测试训练8. 消费者测试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答案:问卷调查、小组讨论、面对面访谈9. 感官评定中,产品_______是评价员进行评价的前提。
答案:标准化10. 感官评定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评价员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选择、培训、管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感官评定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感官评定在食品工业中用于评估食品的风味、质地、外观等特性,帮助企业改进产品配方,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12. 解释什么是差异性测试,并举例说明。
答案:差异性测试是一种感官评定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产品之间的差异。
食品感官评定试卷及答案

的解释(5分)2、听觉在食品感官鉴评中的作用(10分)(教材p13)答案要点:听觉是人类认识周围环境的重要感觉。
听觉在食品感官评定中主要用于某些特定食品和食品的某些特性的评析上。
(5分)听觉与食品感官评定有一定的联系。
食品的质感特别是咀嚼食品时发出的声音,在决定食品质量和食品接受性方面起重要作用(3分)鉴评员熟悉声音强度与音质两个概念,强度使用分贝来衡量的,而音质是用声波的频率来衡量(2分)3、答:试述感官评定样品的制备要求及注意事项(15分)(教材p21)答案要点:样品的制备要求:(1)均一性这是感官鉴评试验样品制备中最重要的因素。
是指制备的样品除要有评价的特性外,其它特性完全相同。
样品在其他感官质量上的差别会造成对所要评价特性的影响,甚至会使鉴评结果完全失去意义。
对不希望出现的特性,采用不同方法消除样品间特性上的差别(2.5分)(2)样品量大多数感官鉴评试验每次的可鉴评样品数控制在4—8个,对含酒精饮料和带有强烈刺激(如辣味)感官特性的样品,可鉴评样品数应限制在3—4个。
呈送给每个鉴评员的样品分量应随试验方法和样品种类的不同而分别控制。
(2.5分)(3)样品的温度恒定和适当的样品温度才可能获得稳定的结果,通常是该产品的日常食用的温度。
在试验中,可采用事先制备好样品保存在恒温箱内,然后同一呈送,保证样品温度的恒定和一致。
(2.5分)(4)器皿呈送样品的器皿应为无色、无气味、清洗方便的玻璃或陶瓷比较适宜。
同一试验批次的器皿,外形、颜色和大小应一致。
试验器皿和用具的清洗应选择无为清洗剂洗涤。
器皿和用具的储藏柜应无味。
不相互污染(2.5分)样品制备过程的注意事项:(1)样品的总量要用精确仪器测量、称重或测量体积;(2)样品中添加的每种配料也要用精确仪器测量;(3)制备时注意时间、温度、搅拌速率、制备器具的大小及型号;(4)注意保留时间,即样品制备好后到进行评定时允许的最长和最短时间。
(5分)三、论述题(共计35分)1、试述食品感官评定室的设计及注意事项(15分)(教材p15)答案要点:感官评定室的设计:(1)小间品评室试验区是感官鉴评员进行感官评定的场所,通常由多个隔开的鉴评小间构成。
食品感官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感官评价中,味觉包括哪些基本味道?A. 甜、酸、苦、咸B. 甜、酸、苦、辣C. 甜、酸、苦、咸、鲜D. 甜、酸、苦、咸、辣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感官评价的常用方法?A. 描述性分析B. 差别测试C. 消费者测试D. 化学分析答案:D3. 在食品感官评价中,视觉评价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颜色、形状、大小B. 味道、气味、口感C. 颜色、气味、口感D. 形状、大小、口感答案:A4. 以下哪种感觉不属于食品感官评价的范围?A. 味觉B. 嗅觉C. 触觉D. 视觉答案:C5. 食品感官评价中,哪种感觉与食品的鲜味有关?A. 味觉B. 嗅觉C. 触觉D. 听觉答案:A6. 在进行食品感官评价时,评价员需要避免哪些因素的干扰?A. 环境噪音B. 个人偏好C. 食品包装D. 所有以上答案:D7. 食品感官评价中,以下哪种测试方法可以用于评价食品的新鲜度?A. 描述性分析B. 差别测试C. 消费者测试D. 保质期测试答案:B8. 在食品感官评价中,评价员的筛选标准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年龄、性别、职业B. 味觉敏感度、嗅觉敏感度C. 教育背景、工作经验D. 所有以上答案:B9. 食品感官评价中,评价员的培训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食品科学知识B. 评价方法和技巧C. 统计分析方法D. 所有以上答案:D10. 在进行食品感官评价时,评价员需要控制哪些变量?A. 评价环境B. 评价时间C. 评价顺序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感官评价中,_________是评价员对食品风味的描述性评价。
答案:描述性分析2. 食品感官评价的目的是_________食品的感官特性。
答案:评价3. 在食品感官评价中,评价员需要_________食品的感官特性。
答案:客观4. 食品感官评价中,_________测试是评价员对两个或多个样品进行比较的方法。
食品感官评定2010-A-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感官评价试题( A )卷试题标准答案2009 –2010学年第2学期使用班级食0701-0702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5分)1.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2.阈值:美国检验和材料学会(ASTM)对阈值的定义如下:存在一个浓度范围,低于该值某物质的气味和味道在任何实际情况下都不会察觉到,而高于该值任何具有真正嗅觉和味觉的个体会很容易地察觉到该物质的存在。
3.香气值:嗅感物质浓度与其阈值之比值就是香气值,即香气值(FU)=嗅感物质浓度 / 阈值。
4.3点检验:差别检验的一种,3个样品同时呈送给评价员,2个样品是同一类型,而另一个是不同的类型,每位评价员必须指明哪个样品是不同的或者哪两个样品最相似。
5.线性标度:评价员在一条线段上做标记以表示感官特性的强度或数量。
6.相乘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称为相乘作用。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酸;甜;苦;咸2.2个;1个;2个3.类项标度;线性标度;量值估计标度4.0.1;1/705.20~22℃;50%~55%6.视杆细胞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1.B;2.ACD;3.ABD;4.B;5.B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 √;3×;4×;5√;6×;7 ×;8×;9×;10×;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感官评价在食品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食品工业生产中,改变发生通常有三个重要因素:配料、工艺和包装。
配料的改变,通常用于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开发新产品或者原料供应困难;工艺的改变,试图在感官品质、营养、微生物稳定性等一系列因素方面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或增加生产能力;包装的改变,基于产品的稳定性或其它质量方面。
食品感官评价题库

食品感官评价题库味觉评价1. 请描述以下食物的味道特征:- 苹果- 香蕉- 海鲜- 巧克力- 柠檬2. 针对以下味道,请判断其强度:- 酸- 甜- 苦- 辣- 咸3. 请按照以下味道的喜好程度排序:- 甜- 酸- 苦- 辣- 咸4. 请尝试区分以下两种食物的味道差异:- 苹果和橙子- 牛奶和豆浆- 猪肉和鸡肉- 胡萝卜和黄瓜嗅觉评价1. 请描述以下食物的气味特征:- 咖啡- 爆米花- 柠檬- 大蒜- 红茶2. 请判断以下气味是否愉悦:- 花香- 香草- 木头- 海洋- 酱油3. 请在以下气味中选择您最喜欢的:- 花香- 水果香- 香草香- 肉香- 工业气味4. 请尝试区分以下两种食物的气味差异:- 橙子和柠檬- 咖啡和茶叶- 鱼和虾- 香草和樟脑外观评价1. 请描述以下食物的外观特征:- 西红柿- 西兰花- 草莓- 蘑菇- 香蕉2. 请判断以下外观是否符合食物的新鲜程度:- 肉类颜色- 蔬菜的色泽- 水果的光泽- 米饭的颗粒完整度- 鱼类的透明度3. 请在以下外观特征中选择您最关注的:- 颜色- 大小- 形状- 质地- 光泽度4. 请尝试区分以下两种食物的外观差异:- 香蕉和黄瓜- 番茄和红椒- 虾和螃蟹- 苹果和香蕉口感评价1. 请描述以下食物的口感特征:- 面包- 牛奶- 鸡肉- 蛋糕- 饼干2. 请判断以下口感是否满足您的喜好:- 软- 脆- 嫩- 坚果的质感- 饮料的口感(如冰镇感)3. 请在以下口感特征中选择您最喜欢的:- 柔软- 弹性- 清脆- 多汁- 融化4. 请尝试区分以下两种食物的口感差异:- 面包和蛋糕- 牛奶和豆浆- 牛肉和猪肉- 饺子馅和汤圆馅以上题库仅供参考和使用,您可以根据具体研究或实践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感官评价的结果将有助于提升食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体验,希望以上题库能为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本题总分55分,每小题5分)1、什么是感官评定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内取代感官分析答:是用于揭示、测量、分析和说明食品或材料在为人的视、嗅和触等感觉器官所接受时的特性的一门学科或是用人们的感觉器官(即嗅、味、触、听、视)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
(2分)理化分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分析型感官分析(1分),其原因如下(2分):(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如感官分析方法简单、应用;(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3)用感官可以感知,但其理化性能尚不明了;(4)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
2、感官评定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和要求答:(1)分析型感官评定(分)特点:将人作为测量仪器来测定试样感官质量性质及其差别,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只有具有一定感觉灵敏度的人才能参加此类试验;评价结果不反映评定员主观喜好或接受性。
(2分)(2)偏好型感官评定(分)特点:以物品为工具来测定人对物品的感受官嗜好性,市埸研究时常用;对参加感官评定的人的感觉灵敏度无要求;对试验方案,参加试验者的人群特点有许多要求,如年龄、性别、生活水平、文化素养、地区、生活习惯、嗜好和宗教习俗等。
(2分)3、什么是感觉阈可分为几种类型答:感觉器官所能感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的灵敏程度。
(2分)感觉阈可分为: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
(分)差别阈:是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分)4、什么是味觉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是如何分布的(见下图)答:味觉是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口腔中对人的味觉感受器进行刺激后产生的反应。
(2分)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的分布见下图(3分)5、视觉对感官评定有何影响答:(1)食品处于正常颜色才会使味、嗅觉评定正常,否则灵敏度下降或不能正确感觉(2分)(2)色泽对分析评价食品具有的作用(3分)☆ 便于挑选食品和判断食品质量☆ 影响对该食品的食欲☆ 有助于判断该食品所应具有的特征6、试述产生嗅觉的基本途径和嗅觉的基本特性。
答:产生嗅觉的基本途径(2分):空气中气味物质分子在呼吸作用下进入嗅感区,吸附和溶解在嗅黏膜表面→进而被嗅细胞所感受→嗅细胞将所感受的气味刺激通过传导神经以脉冲信号形式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嗅觉。
嗅觉的基本特性(3分):⑴嗅觉疲劳:嗅觉长期作用于同一气味刺激而产生的适应现象特点:施加刺激到嗅觉疲劳或嗅感消失有一段时间间隔;产生嗅觉疲劳过程中嗅味阈逐渐增加;刺激疲劳发生后嗅觉灵敏度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2020/3/27⑵气味的相互影响两种或两种以上气味混合时可能产生:主要气味特征受压制或消失,无法辨认混合前气味;混合后无味而发生“中和作用”;某种气味被压制而其它气味特征保持不变;原气味特征彻底改变,形成新气味;保留部分原气味特征,同时产生新气味。
7、应怎样选择食品感官评定试验方案答:(1)按国家标准或规定(1分)(2)采用惯用法(1分)(3)试样差别微小选用的方法(分)三角试验:无标样,以新样为单个样品二/三试验:有标样,重复两组,排除猜测因素多个试样:评分法/熟练者;多样比较法/新评价员;排序法/精度较粗糙;成对比较/滞后明显试样(4)试样差别明显选用的方法(分)二点法:二个样品;排序法:多个样品;评分法:多个试样8、分析型评价员应具备哪些条件答:(1)候选条件(3分)对此项工作感兴趣;有较强责任心;具有正常感觉敏锐性;了解感官评定基本知识;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无生理异样。
(2)筛选时的具体条件(2分)确定是否存在感官缺陷;确定感官灵敏度;估价评定员描述和表达感官知觉的潜在能力9、常用哪些方法筛选和培训分析型评价员答:筛选方法(3分)⑴感官缺陷的检查:色盲本检验辩色能力;私语法、钟表法或音叉法检查听力;匹配法检验味觉和嗅觉:气味的匹配试验,滋味的匹配试验。
⑵敏感度的测定:三点检验法检测基本识别能力(被检样品的浓度在阈限水平之上);排序法检测对特性水平的识别能力.⑶描述性评价员的选定:基本味道识别检验;气味描述;风味强度排序检验培训方法(2分)⑴培训时间的安排: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开始密度高(1月1次),以后培训密度降低(半年1 次);每次培训时间1周左右⑵培训的主要内容:评价样品正确方法的培训;识别和觉察基本味道和气味的培训;使用标度的培训;设计和使用描述性语言的培训。
10、食品感官评定时对样品制备有哪些要求及外部影响因素答:样品制备的要求(3分)⑴均一性:制备的样品除所评价特性外,其它特性完全相同实现均一性应做到:精心选择适当制备方法减少出现特性差别的可能性;对不期望出现差别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消除样品间该特性上的差别。
⑵样品量:试验样品量可在相当大范围内变化,通常把样品获得的难易程度及物料安全性作为决定样品量的基础;每次试验样品数控制在4~8个,含酒精饮料和带强刺激感官特性样品的样品数控制在3~4个。
样品制备的外部影响因素(2分)(1)温度:恒定/适宜温度保证稳定结果,选择日常食用温度(2)器皿:清洁、易编号、无色、易洗涤的玻璃或陶瓷容器,容量<50ml(3)样品编号:随机编号(4)样品摆放顺序:在每个位置上出现的几率相同11、差异识别试验常用哪些方法试任选两种方法比较各自的特点。
答:差异识别试验常用方法:两点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三点检验法;“A”或“非A”法;五中取二法检验法;选择检验法;配偶检验法。
(3分)任选两种方法比较各自的特点(2分)二、综合分析题(本题总分45分)1、感觉有哪些基本规律感官评定时应如何应用这些规律(10分)答:(1)适应现象(3分)适应现象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整个过程中,刺激物的性质强度没有改变,但由于连续或重复刺激,而使感受器的敏感性发生了暂时的变化。
除痛觉外,几乎所有感觉(嗅觉、视觉、味觉)都存在适应现象。
一般情况下,强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敏感性降低,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敏感性提高,可利用此特点培训评价员。
(2)对比现象(3分)当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把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称为对比增强现象。
在感觉这两个刺激的过程中,两个刺激量都未发生变化,而感觉上的变化只能归于这两种刺激同时或先后存在时对人心理上产生的影响。
在吃过糖后,再吃山楂感觉特别酸;吃过糖后再吃中药,会觉得药更苦。
进行感官检验时,应尽可能避免对比效应的发生,在品尝评比几种食品时,品尝每种食品前都要彻底嗽口,以避免对比效应带来的影响。
(3)协同效应和拮抗效应(2分)协同效应是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协同效应又称相乘效果。
与协同效应相反的是拮抗效应。
它是指因一种刺激的存在,而使另一种刺激强度减弱的现象,拮抗效应又称相抵效应。
(4)掩蔽现象(2分)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时,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的感觉发生了改变,可利用此性质掩蔽产品的某个不受欢迎的感官性质。
2、味觉是怎样产生的影响味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10分)答:味觉的产生途径(5分)首先是呈味物质溶液刺激口腔内的味感受器;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以脉冲形式传导至大脑的味感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产生味感。
注意:呈味物质只有溶解后才能刺激味觉细胞产生味感,口腔中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是呈味物质天然溶剂。
影响味觉的主要因素(5分)(1)呈味物质的结构呈味物质的结构是影响味感受的内因,一般来说,糖类产生甜味;能解离出H+的物质产生酸味;盐类产生咸味;生物碱产生苦味。
但有例外,如乙酸铅呈甜味,草酸无酸味而呈涩味,有些分子结构上的微小变化会致味感发生很大变化。
(2)呈味物质与味觉细胞接触的部位味觉感受器——舌头上味蕾分布不均匀,因而存在敏感区,利用这一特性,人们经适当训练可大大提高味觉敏感度,某些难以区分的味感(如酸与涩)也可通过呈味特性加以区别。
(3)温度2020/3/27不同呈味物质的味感与温度关系不同,一个食品体系的风味是数种味感的综合结果。
温度对味觉的影响表现在味阈值的变化上,感觉不同味道所需要的最适温度有明显的差别。
四种基本味中,甜味和酸味的最佳感觉温度在35~50℃,咸味最适感觉温度为18~35℃,而苦味则是10℃。
(4)介质介质的粘度会影响可溶性呈味物质向味感受器的扩散,辨别味道的难易程度随呈味物质所处介质粘度而变化;介质的性质会影响呈味物质的可溶性或者是抑制呈味物质有效成分的释放;介质影响还与呈味物质浓度有一定关系。
(5)各种呈味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数天然呈味物质的味道不是单纯的基本味,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味道组合而成,大多数食品也是包含有多种基本味的体系。
因此,不同味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味觉会产生重大影响,如补偿作用和竞争作用。
3、某饮料厂为降低饮料成品的异味,在加工中添加了某种除味剂,为了了解除味效果,运用二-三点检验法进行试验,由40名鉴评员进行检查,其中有20名接受到的对照样品是未经去味的制品,另20名接受到的对照样品是经去味处理的制品,共得到40张有效答案,其中有28张回答正确。
请据此分析该饮料去除异味的效果是否显著在什么水平上有显著差异为什么采用未经去味制品和经去味处理制品各为一半试述此措施必要性。
(10分)答:查表可知:该饮料去除异味的效果显著,在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6分)采用未经去味的制品和经去味处理的制品各为一半的必要性:消除顺序效应(2分)在评定两个感官强度有差异的样品时,品尝顺序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评价员对两弱一强样品组做出正确判断的几率比对两强一弱样品组做出正确判断的几率高,进行二三检验法差别检验,每种方法经13次测试:弱样本为对照样品,正确答案数(两弱一强);混合样本为对照样品,正确答案数;强样本为为对照样品正确答案数。
(2分)4、在火腿肠、片片桔、酸奶、薯片四种产品中任选一种产品确定描述分析性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程序和方法(15分)答:制定主要评价指标(5分)制定评价程序(5分)评价方法(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