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

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
交通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交通措施来满足交通用户对交通系统的需求,并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目标是解决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和污染等问题。
交通需求管理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通规划:通过制定长远的交通规划,研究和预测交通需求的变化趋势,为交通设施和服务的发展提供指导。
2. 交通控制:通过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措施,调控交通流量,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和安全。
3. 交通优化:通过优化交通网络、路口设计等手段,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4. 交通管制:通过限制和管理交通流量、控制车辆通行时间和路线等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交通安全:通过强化交通规则的宣传和执法,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文明意识和安全行为,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6. 公共交通推广:通过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和服务的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质量和便捷性,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综合运用这些措施,交通需求管理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输能力、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并确保交通安全,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需求管理和系统管理课件

2.考虑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一个规划的决策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需充分考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人们如何参与、互动并沟通,也会 明显影响着规划实施的结果。
3.保证规划前瞻性、综合型、战略性
考虑需要实现的长期结果
在理解基本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模 拟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确定最 佳的应对措施。
2.3交通需求管理规划
2.5交通需求管理与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相关理论
➢ 心理认知理论
在交通需求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公众动机与心理认知对出行行为的影响作用。
目前,多将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分为“硬策略”和“软策略”,即所谓的 “推、拉政策”,前者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采取行政手段、法规、处罚 等措施;后者则主要是从公众宣传教育、个人社会关系网推动、提供信息 服务援助、发展公共交通、经济激励、初期免费体验等方面来引导个体的 出行行为向公共交通转移。
……
社会资源环境
供需失衡
D1
S1'
需求管理 措施 D'2 D1
供需平衡
道路 有限供给
S
' 2
S1'
传统理论方法
新的混合策略
2.5交通需求管理与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相关理论
➢ 时空消耗弹性压缩理论
同一出行若采用不同的交通方式,其时空消耗值不一样 常见交通方式的人均时空消耗比为 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小汽车=1:2.22:0.272:8.192。 应根据出行特性鼓励公众选择时空消耗较小的方式出行,适当 压缩其弹性,防止“弹性”再度持续的膨胀。
体情况
➢ 改善交通的运输性和可达性
鼓励政策
出行改变 预期成果
➢ 缓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问题
➢ 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交通管理与控制》第8章 交通需求管理

精品课件
三、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
减少无效交通需求 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利用效率
均衡城市交通系统负荷 缓解交通拥挤 减少环境污染
概念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 内涵
Demand management, TDM)
交通需求管理一方面通过对道 路设施运行的有效管理,旨在
是通过对交通需求进行管理以 提高现有城市交通系统效率的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全部潜在效 能,另一方面是对道路交通需 求源头的管理,目的在于尽可
各种策略的总称。
精品课件
15
交通需求管理的具体策略
土地使用管理
混合土地使用 避免城市蔓延(成长管理) 行人为主的街道设计
停车场与地铁、 商场、住宅综
合开发
土地开发与交通能力相匹配
客运枢纽、
商场、酒
店综合开 发
精品课件
16
交通需求管理的具体策略
改善公交服务
快速公交服务 对公交进行补贴 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停车换乘设施
精品课件
11
六、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基本思想
通过调整公众出行行为来改变需求模式 高效率的土地利用
高效率的交通工具
精品课件
12
七、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的分类:
长期 策略
应用于平日交通,采用的是可以 长期发生效应的措施,如设立公 交专用道、采取拥挤收费策略等
短期 策略
应用于特殊情况下的交通,如举办 大型活动时,采用措施可以是即时 生效的,并且停用后该策略效果即 消失如特定时段里消减特定出行等
第2节 交通需求管理

必要的交通发生源和吸引源;
(2)协调和处理有限的城市空间与不同道路交通设施之间的矛盾, 实现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形成最大效能的交通设施能力。 (3)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运能优势,引导其 它交通方式的合理使用,形成产生最佳交通结构。 (4)缓解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 使道路实施等到最充分和最有效的利用。
交通需求措 施分类总结
PA R T T H R E E
叁
交通需求管理的实现手段
(1)土地管理手段 利用合理的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进行城市布 局优化和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2)行政手段
利用行政强制手段或交通管理、企业管理手
天
段改变出行时间或道路禁行。
(3)经济手段
包括收费手段减少小汽车出行及财政补贴手 段鼓励公交出行。
好
合理控制道路上私人交通问题,引导使用者韩乔地使用道路交通资源,
PA R T O N E
壹
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理论
基本需求
基本需求的产生主要源于城市和社会政治、 文化、经济以及人的日常生活需要。 基本需求问题及时空分布强度是受城市规模、 形态、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 市土地使用布局等诸多因为制约的。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交 通 需 求 管 理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二 节
社
原
因
增加交通供给无法满足交通需求的无限增 长反而会给增、扩交通污染创造条件;交 通需求的无限增长,汽车滥用有限的道路
资源是交通祸害的真正根源。
交通需求管理(TMD):根据交通出行 产生的内在动力,出行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时空消耗特性,通过各种政策、法 令、现代信息设备,合理开发土地等对 减少出行的发生,降低出行过程中的时 空消耗,建立平衡可达的交通系统。
第3章 交通需求管理

ì º º ó º · ººº ·
3 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措施
3.3 交通需求管理主要措施解析 2)替代出行 替代出行也称电子通勤,是一种允许人们利用通讯系统 在家工作来减少上下班的交通出行量的方法。单位的员工 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家办公,在这种方式下员工通常每 周在家工作几天,其余工作日到单位上班。
3.2 交通行为各阶段的交通需求管理主要措施 (2)出行分布阶段 用交通影响分析技术,控制、调整大型人流、交通集散 地的分布,使之从交通拥挤地区转向不拥挤区;就近就业 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公交为本”的土地发展规划等方法 缩减或均衡出行分布量。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省级精品课程
第三章 交通需求管理
——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汽车与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交通需求管理 1 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理念
2 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 3 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措施
4 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实施
通资源,使道路交通设施得到最充分和最有效的利用。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汽车与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3 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措施
3.1 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策略 1)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策略可以归纳为: (1)通过对交通源的调整来减少交通发生量;
(2)通过对交通方式的引导和私人小汽车的高效 利用来减少汽车交通量;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交通需求管理的方法

交通需求管理的方法交通需求管理是一种针对城市交通需求的控制和调节方法,它主要通过各种政策、规划、技术手段等途径,实现对城市交通需求的调控。
那么,交通需求管理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了解。
一、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对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旨在合理分配城市交通资源,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绿色性。
交通规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交通总体规划:全面规划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城市未来的交通需求。
2、交通分区规划:按照城市交通需求及城市规划的要求,将城市交通分区,制定出各区域的交通规划。
3、交通路网规划:对城市的交通路网进行规划设计,使之更加合理、便捷、高效。
4、公共交通规划:制定公共交通的线路、站点及运营时间等,以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二、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是通过交通信号灯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城市交通的行进速度和放行数量,从而达到调控车流量和提高道路空间利用率的目的。
交通信号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固定时相控制:定时开启和关闭交通信号灯。
2、手动控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控制交通信号灯。
3、集中控制: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交通信号灯,实现高效控制。
三、交通限制措施交通限制措施是指通过一些措施,限制个别车辆的通行,以减少道路交通拥堵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限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限行措施:通过对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实行车辆限行措施,减少车辆通行量。
2、限速措施:通过设置固定的限速标志和交通警示牌,让车辆在交通高峰期里减速,避免交通拥堵。
3、禁止通行措施:针对不符合道路规定的车辆实行禁止通行措施,减少上述类型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干扰。
四、出行疏导出行疏导是以交通流畅为目的,通过一些措施促使市民换乘公共交通或其他交通方式,减少私家车出行量,从而表现出更高的交通效率。
出行疏导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放交通资讯:发放容易理解的交通资讯,以便市民能够更好地选择交通出行方式。
交通需求管理名词解释

交通需求管理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交通需求管理这个事儿!交通需求管理啊,
就好比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在交通这个大舞台上施展着各种魔法呢!比如说,它能通过一些手段来调控人们对交通的需求,让交通变得更
有序、更高效。
你想想看啊,就像咱家里整理东西一样,如果东西乱七八糟堆一堆,找个东西都难死了,可要是好好整理分类一下,是不是一下子就清爽
多啦?交通需求管理也是这样啊!它会想办法让大家出行更合理,避
免那种一窝蜂都涌上马路造成拥堵的情况。
比如说,提倡大家多坐公共交通,这就好比是给交通这个大队伍排
好了队,一列一列的,多整齐呀!还有鼓励大家错峰出行,这不就像
是把大家出门的时间错开,不至于都挤在一个点上,那马路不就没那
么堵啦?再比如设置一些限行措施,哎呀,这就像是给交通流量设了
个关卡,控制一下数量,让道路能喘口气儿。
“嘿,那这样不就限制我们出行自由啦?”可能有人会这么问。
哎呀呀,这可不能这么说呀!这其实是为了让我们以后出行更顺畅呀!就
像治病一样,有时候得吃点苦药,才能把病治好,以后才能健健康康
的嘛!
交通需求管理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东西,它能让我们的城市交通变
得更好,让我们在路上不再那么心烦气躁。
咱都得重视起来,配合起
来,这样我们的出行才能越来越顺心呀!总之,交通需求管理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交通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交通需求管理课件

3. 优化交通流配置:
l 单向交通组织 l 信号科学控制 l 区域许可证 l 小汽车使用制度(拥有与使用)
1.1.3 TDM背景
1 美国的的小汽车泛滥之教训,说明缓解交通拥挤不能光 靠扩建交通设施(供应扩容),还需对无休止的交通需 求进行控制与管理,使交通增长限制在城市路网、社会 经济发展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2. 提出出行需求从低效的私人车辆出行转化为 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的出行措施。
3. 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机构体制和 政策措施,使有限的交通设施得以有效得利用, 使交通时空分布达到优化平衡。
TDM在供求关系平衡上的积极作用如下图1-1:
从前的方法
新方法
环境
财政制约
D
S
D
S
以前,对应需求的增长 扩大供给确保供需平衡
3.50
27000
27000
30
810000
0.2
0.45
100
பைடு நூலகம்
地铁
3.50
36000
36000
35
1262000
——
0.5
100
表2-2 不同交通方式人均时空消耗的计算〔14〕
项目
交通方式
步行 自行车
中巴
大客车 铰接车
小汽车
平均车速
4
14
20
15
15
25
横向净空 0.75
1.5
3.5
3.75
3.75
l 电子化道路价格提供了计算拥挤的方法,保 障了控制区域的各类社会经济活动
1.3.3日本的TDM措施研究
日 本 交 通 工 程 研 究 学 会 “ TDM—— 缓 解 堵 塞 智 慧 袋”,总结了日本多个城市将TDM作为交通规划 与治理的一种新思路取得的经验。包括多项成 功的TDM技术措施和广泛的群体合作。典型的示 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需求管理TDM Transport Demand Management
概念
减少交通总量、促进人们的移动向更可持续的交通模式发展的所有政策和措施。
目标
(1)减少交通对环境或公众健康的负面效果;
(2)减少交通拥挤;
(3)通过价格机制来得到额外的资金来改善公共交通和非机动化运输
TDM的出发点
1减少交通运输总量(amount of transport and traffic)
2增加对私人小汽车的替代性
3降低私人汽车的吸引力
降低小汽车吸引力的方法:通过停车控制设备对停车进行管制。
1中心区停车点数量限制;
2停车区限制
3动态停车引导标志,减少寻找停车交通量。
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
(1) 停车控制与管理;
(2)交通管制(实行单双号行驶计划等);
(3)增加利于行人和公交优先的物理设施;
(4)通过燃料、年度税收调节价格和费率;
(5)通过设限界、发放许可收取拥挤费用;
(6)通过土地利用开发控制对交通用地进行限制
欧洲一体化规划的内容
政府制订政策和决策,让各方利益体参与各级决策;
建立地区联合体:统一规划,指导土地利用;
许多城市着手建立一体化的居住与交通规划.
1在部分地区增大居住密度;
2平衡居住与商业区发展;
3在居民区内不提供停车用地,在步行500米处设停车场;
4增大巴士服务频率,它与短途自行车出行一起降低居民对小汽车的拥有量;
5共有/分享(car-sharing)车辆。
6通过“一张时刻表、一张价格表、一张票”吸引公交乘客
美国TDM的经验
1评价TDM有效性的指标是出行降低量。
2开辟新的公交服务不一定能满足降低就业区的出行需求的要求。
3在公交目前还没有成为交通解的地区(如居住密度稀疏的郊区),提供这类服务及制订支持策略对于吸引驾驶员到TDM计划中来并无太大效果。
4柔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时间与通讯技术本身不是显著减少车辆出行总量的最好方法。
它们是减少高峰期出行量的方法。
5合乘是一个成功TDM计划的最常见手段,它可以减少道路上的交通量。
6停车费用及停车位对于出行决策有重要影响。
7许多TDM计划对非独自驾车出行提供各类补贴。
8出行计划的成功取决于对各类权限的控制。
TDM的发展方向
1大幅度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改善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低收入人口对各类市场的可达性;用ITS及各类集成技术将交通服务带入“信息时代”;
2各级政府对就业区、各类服务地区向劣势人口提供更好的可达性。
我国的借鉴点
关于小汽车发展的政策:区分“拥有”与“使用”
关于公交发展政策:区分密度,重视规划
关于自行车发展政策:研究对道路能力的影响
关于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的协调:从长远规划角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关于环境与土地利用问题:如何定量确定环境价值?
关于能源问题
我们(中国)能承担的交通结构是什么?最核心、最难的交通政策问题!
结论
1简单改善交通流不能解决目前城市交通问题
2必须采用“改善公交、限制个体轿车使用”的组合策略才能真正改善城市交通
3建立一个整体的城市交通政策非常重要
4主要利益体要参与决策
公共交通的要求
1如果公交很便宜、方便、合适,即便是机动车使用者(包括潜在使用者)也愿意采用公交。
2一个综合的、整合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是当务之急;
3高速、大容量的轨道交通走廊将形成公交系统的主体骨架。
4一套包含轨道及其他公共交通系统的交通层次系统应得到开发;
5土地利用措施应该支持公交和促进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6提供多种模式的客运换乘系统,以及相应的喂给线路;
7为了加强客流换乘,须提供合理的票价结构;
市场条件使深圳市的货物运输业保持持续发展,但是:
1铁路的利用要得到充分发挥;
2运营效率也要提高;
3货运车辆对城市的负面影响应减低到最小;
以上这些目标要在不破坏深圳市的竞争力的前提下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