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合集下载

水泥助磨剂作用机理及正确使用

 水泥助磨剂作用机理及正确使用

水泥助磨剂作用机理及正确使用一、助磨剂概述助磨剂是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向磨机系统添加的化学药剂的总称。

其主要是提高粉磨效率,加快矿石颗粒的破碎速度,并由于药剂的分散作用,而改变物料的流变力学特征,有的还可以对钢球和衬板起缓蚀作用,最终达到降低能耗、钢耗的作用。

二、助磨剂作用机理1.粉体流变学说助磨剂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吸附于物料表面,使物料颗粒间的磨擦力和粘附力减小,颗粒表面的电荷得到中和,使其在磨内的流动性趋好,粉磨效率提高。

2.降低硬度学说助磨剂在颗粒上的吸附降低了颗粒的表面能或引起表面层晶格的错位迁移,产生点和线的缺陷,从而降低颗粒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阻止新裂纹的闭合,促进裂纹的扩展。

三、助磨剂分类1.固体助磨剂硬脂酸盐类、胶体二氧化硅、炭黑、氧化镁粉胶体石墨、天然石膏等。

2.液体助磨剂三乙醇胺、聚丙烯酸脂、甘醇、聚羧酸盐、甲醇、以及其它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等。

3.气体助磨剂丙酮、甲烷、水蒸气和四氯化碳等。

四、如何正确选用助磨剂(一)助磨剂的选型本着适应就是最好的原则,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和工艺状况,合理选择助磨剂①在水泥销售旺季选用提产型的助磨剂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②在生产任务不紧张的时期,选用增强型的助磨剂节约熟料。

③综合上述两种需求,选用提产增强型的助磨剂既提高了磨机产量降低了电耗,又节约了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④根据生产的水泥品种,选用适用于各水泥品种的助磨剂。

⑤对开路磨和闭路磨来说,选用的助磨剂也是不同的。

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助磨剂,最好是具备混凝土检测功能的助磨剂生产企业。

(二)、助磨剂生产的原料选购原则应避免出现以下现象①首先产品中不应加入盐、碱等对水泥性能有害成分;其次部分固体助磨剂中含有铬物质,铬是一种很强烈的致癌物质,要严格控制;还有要严格控制产品中氯离子的含量,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本保障。

②所选生产原料必须是质量稳定,对人体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这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性的前提;即使从降低生产成本考虑,采用部分化工厂的下脚料和工业、农副业废料,也必须验证产品质量绝对安全。

水泥助磨剂对水泥工艺的助磨与增强作用

水泥助磨剂对水泥工艺的助磨与增强作用

水泥助磨剂对水泥工艺的助磨与增强作用水泥助磨剂是一种常用的水泥工艺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改善水泥的品质和耐久性,并提高水泥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就水泥助磨剂的助磨与增强作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水泥助磨剂的助磨作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磨矿操作,将生产的熟料从大块磨碎成粉状物料,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生产工艺。

然而,水泥原料磨矿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能耗大、效率低、噪音高、易损件损坏等,这不仅使水泥生产成本增加,还影响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水泥工业逐渐引入水泥助磨剂。

水泥助磨剂是一种高效的助磨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在水泥磨矿过程中降低摩擦力、减少磨损、降低能耗、提高磨矿效率。

水泥助磨剂因其独特的助磨机理,已经成为水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之一。

水泥助磨剂主要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类型,其中有机水泥助磨剂是通过改变水泥分子结构实现助磨的,具有独特的化学机理,能够在水泥粉体表面形成薄膜,在摩擦过程中减少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粉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单元能耗。

而无机水泥助磨剂主要是通过协同作用来减少摩擦力、降低能耗、提高水泥强度等,目前已经成为水泥助磨剂的主流。

二、水泥助磨剂的增强作用水泥助磨剂除了在磨矿过程中起到助磨的作用以外,还能在水泥硬化过程中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具体表现为:1. 提高水泥强度水泥助磨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可以有效地提高水泥强度、降低水泥能耗。

其中,无机水泥助磨剂可以通过改变水泥颗粒的形态和结构,使其产生更紧密的物理结构,从而获得更高的强度。

2. 加快水泥硬化速度水泥助磨剂可以有效地缩短水泥硬化时间,提高水泥硬化速度。

这主要是因为水泥助磨剂可以增强水泥粘性和流动性,促进水泥颗粒在反应物之间的混合和催化反应的进行,从而加速水泥的硬化过程。

3. 提高水泥的耐久性水泥助磨剂可以有效地提升水泥的耐久性,主要是通过改善水泥的结构、增强水泥粘结力和抗压强度、降低水泥的孔隙率等方式来实现的。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水泥与混凝土化学题目论述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及分类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工程班级研1208班学生赵德利学号2012220304二〇一三年一月八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工程学生赵德利学号2012220304论文题目论述水泥助磨剂的工作机理及分类一、选题背景与意义(请分别从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两方面阐述,宋体五号,1.25倍行距)1.2.二、研究内容与目标(设计内容研究、预期研究结果等,宋体五号,1.25倍行距)三、研究方法与手段(设计思路(方法、手段),宋体五号,1.25倍行距)- 1 -济南大学四、参考文献(中文宋体五号,英文Times New Roman体五号,1.25倍行距,所列参考文献为开题报告中所引文献)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按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规定,按正文中引用的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20篇,其中包含不少于5篇的外文期刊。

注:[M]表示参考的是书籍;[J]表示参考的是学术期刊的论文;如果参考会议论文集中的论文用[C]。

示例如下:[1] 谢宋和, 甘勇. 单片机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9.5:20-25(参考书或专著格式为: 著者. 书名[M]. 版本(第1版不注).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时间:引文所在页码)[2] 潘新民, 王燕芳.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 第2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4:305-350[3] Newman W M, Sbroull R F. Principles of Interactive Computer Graphics[M]. New York: McGrawHill, 1979.10:10-25[4]卜小明, 龙全求. 一种薄板弯曲问题的四边形位移单元[J]. 力学学报, 1991,23(1):53-60(参考期刊杂志格式为: 作者. 论文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 卷号(期号): 页码)[5] Mastri A R. Neuropathy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J]. Ann Intern Med, 1980, 92(2):316-318[6] 范立南, 韩晓微, 王忠石等. 基于多结构元的噪声污染灰度图像边缘检测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49(3):45-49阅后删除。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is audio format.关于助磨剂的作用机理,作者提出了薄膜假说,认为助磨剂在被磨细的细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单子吸附薄膜,从而减少了细颗粒问的聚结以及细颗粒与研磨体和村板间的黏糊,提高了粉磨效率。

按照这一假说,既可解释助磨荆的助磨作用,又可指导助磨剂的选择。

助磨剂是一种能提高粉磨效率的外加剂,对于它的作用机理,有列宾捷尔(Rehbinder)的微裂纹假说,认为助磨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降低了粉磨阻力和阻止了聚集作用。

其他学者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假说,但至今尚有争议,因而指导助磨剂的选择和生产实践主要还是依靠经验方法。

我们认为.用作助磨剂的表面活性分子,在被磨细的细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单分子吸附薄膜,从而减少了细颗粒问的聚结以及细颗粒与研磨体和衬板间的黏糊,提高了粉磨效率。

“薄膜假说”可解释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并可指导助磨剂的选择。

众所周知,助磨剂的作用随其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直至一个最大值,超过此值,助磨作用保持不变,这一最大值,按照薄膜假说,就是助磨分子在所有颗粒表面形成单分子吸附的最低需用量。

助磨剂掺量超过此值,只增加薄膜的厚度(多分子吸附),不再提高分散作用,如表1所示。

这一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掺量是很接近的。

按照薄膜假说,随着水泥比表面积的增加,形成单分子吸附薄膜的助磨剂量增加,即水泥磨得愈细,助磨剂所需掺量愈大。

按西德Schneider资料,当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由2400—3000em2/g提高到40130—5500cm2/g时,助磨剂的掺人量由0.01%~0.03%提高到0.04%一0.01%。

对于同类性质助磨剂,分子量和密度愈小,则形成相同单分子吸附薄膜所需要的量就愈60少,或者说在相同掺量时,其助磨作用就愈强。

这就是说,按照薄膜假说,可以用分子量与密度之积的螂数来衡量同类性质助磨剂助磨作用的大小,如表2所示,这两个参数为助磨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助磨剂在水泥中的流动性、颗粒分散性以及水泥砂浆的性质,并讨论了助磨剂的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助磨剂能提高水泥流动性、提高水泥细度、增加细粉量、不改变勃氏比表面积;其作用机制为:降低粉碎阻力,防止团聚和糊磨,提高流动性,提高物料和球体的工作频率和效率,提高粉磨效果。

关键词:助磨剂;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引言水泥作为一种最常用的建材,也是能耗最大的建材,助磨剂可以减少水泥细度,增加水泥强度,节省电力,在水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助磨剂的研磨机制,至今仍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学者们众说纷纭,有的甚至互相抵触;对于助磨剂的助磨作用,不同的学者对其助磨作用的表达方式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助磨作用后,粉体的勃氏比表面增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是细度。

杨瑞海等以三醇胺系为助磨剂,考察了其对矿渣的粉碎效果,以及助磨剂对水泥渣凝固时间的影响。

曹虎等在添加硫氰酸钠、醇酯类、醇胺类助磨剂的基础上,发现在复合助磨剂中添加硫氰酸钠可以使水泥的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目前,大部分的助磨剂都是以改善硅酸盐水泥研磨性能为主的复合醇胺型助磨剂,但是复配醇胺类助磨剂的成本太高,对生产不利,且其适应性也日益恶化。

为此,作者选用了醇胺及其改性物,将有机小分子和无机盐与助磨剂相结合,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助磨剂。

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助磨剂的试验资料,讨论了助磨剂的性能和作用机制。

一、实验环节(一)主要原料试验用水泥熟料、二水石膏、矿渣、助磨剂等,二水石膏的SO3含量分别为35.48%和17.86%;试验中使用了含有羟基的表面活性剂和含有羧基的表面活性剂。

(二)实验依据与方法采用颚式破碎机粉碎的水泥、石膏、干燥的矿渣进行研磨,研磨至勃氏比表面积300-350㎡/kg;加入研磨之前,将助磨剂按一定的比例加入。

研磨装置采用500毫米*500毫米的试验磨,加入和不加入的研磨时间是一样的。

通过0.8 mm的筛粉研磨,进行粉末性质试验及水泥性能试验。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周强端2016)助磨剂是一类化学外加剂,在水泥的粉磨过程中掺入少量或微量的这种物质即可提高粉磨效率。

助磨剂的作用就是消除或降低阻碍粉磨工作正常进行出现的现象:水泥细颗粒粘附在研磨介质、部件所形成的包裹层及覆盖层。

水泥颗粒聚积为大颗粒,这种现象属于宏观方面的。

微观方面的现象即颗粒受外力作用产生的裂缝重新愈合等。

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有以下几点:① 粉磨产生的水泥细颗粒吸附一层空气薄膜,每个单独的颗粒都是这样的。

这层薄膜可能有阻止这些颗粒结合的倾向,当这层薄膜被破坏之后,这些颗粒通过吸附而结合聚积。

②固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价键可能是不完全饱和的,因而在固体表面上形成不均匀场而形成表面能力。

③静电:磨机内的细微颗粒在粉磨力周期性作用下,产生游离电荷或自由价键,使颗粒带有正负电荷。

④在磨机操作过程中,物料及其温度、研磨介质及部件表面的粗糙程度会使包层、聚积的形成加剧。

一般情况下,随物料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脱水石膏引起包层的形成;表面粗糙的易吸附;水泥细微颗粒的水化反应形成包层等。

⑤粉磨极限时,物料达到质量均匀状态,难以进一步粉磨细;粉磨达到一定程度,如很强的过粉磨情况出现,颗粒的二次结合引起的颗粒团聚、聚集。

⑥机械外力冲击:压迫对颗粒层进行夯实。

研磨体相互之间及其对衬板之间的重建、压迫中,颗粒粘附在研磨体、衬板上不能及时脱离离开时,物料颗粒被撞击挤压在一起,被压实在研磨体和衬板的表面上。

粉磨过程中出现的包层、聚集现象降低粉磨效率,致使产量下降,电耗上升,甚至水泥的性能受到影响,为此人们根据产生现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化学物质,在粉磨的过程中适量加入来起到助磨剂作用,改善粉磨。

助磨剂能够改善粉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的?1、助磨剂的作用机理的若干观点关于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国外做过长时间的研究,形成多种观点的学说,今年国内在研究实践助磨剂的工作中,也提出几种观点。

国内外的各种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从不同角度解释加入助磨剂后产生的粉磨现象,由此得到有益的结论。

了解助磨剂

了解助磨剂

了解助磨剂粉体的制备,尤其是超细粉体的制备,在现代材料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紧要的作用。

而材料的碎裂对能源的消耗特别大。

据统计,在现代工业中,约80%的能源被用于材料的碎裂和粉磨。

实践证明:在对材料进行粉碎和碎裂时,采纳适当的助磨剂可以提高研磨产量、降低能耗。

1.助磨剂的概念和分类助磨剂是在磨碎过程中向磨机系统添加的化学药剂的总称。

其作用重要是提高磨矿效率、加快矿石颗粒的碎裂速度,并由于药剂的分散作用,而更改矿浆的流变学特征,有的还可以对钢球和衬板起缓蚀作用,最后达到降低能耗、钢耗和进行选择性磨碎的目的。

可以用作助磨剂的物质很多,按物质状态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助磨剂。

▼常用助磨剂的种类及应用2.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助磨剂的作用原理重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吸附降低硬度”学说,认为助磨剂分子在颗粒上的吸附降低了颗粒的表面能或者引起近表面层晶格的位错迁移,产生点或线的缺陷,从而降低颗粒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阻拦新生裂纹的闭合,促进裂纹的扩展。

二是“矿浆流变学调整”学说,认为助磨剂通过调整矿浆的流变学性质和矿粒的表面电性等,降低矿浆的黏度,促进颗粒的分散,从而提高矿浆的可流动性,阻拦矿粒在研磨介质及磨机衬板上的粘附以及颗粒之间的团聚。

实际上,影响磨矿产量或产品细度的因素是很多而杂的,包括设备类型、物料强度和硬度性质、表面性质、给料粒度、矿浆黏度或浓度、颗粒的团聚和分散状态等。

因此,从整个细磨或超细磨工艺来看,上述两种助磨剂作用原理是统一的、同时存在的。

从颗粒断裂的过程来看,助磨剂分子在新生表面的吸附可以减小裂纹扩展所需的外应力,促进裂纹的扩展,因而可以提高粉碎效率或降低粉碎能耗。

从粉碎工艺考虑,助磨剂能够降低矿浆粘度,并提高矿浆流动性;从化学结构来说,助磨剂应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能够调整矿浆的粘度,具有较强的抗Ca2+、Mg2+本领,受pH值的影响较小等特性。

3.助磨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助磨剂的作用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助磨剂的用量、用法、矿浆浓度、pH值、被磨物料粒度及其分布、粉碎机械种类及粉碎方式等。

水泥助磨剂的应用与效果

水泥助磨剂的应用与效果

水泥助磨剂的应用与效果添加助磨剂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物料的易磨性,减轻颗粒之间的粘聚结团作用,消除微细颗粒糊球糊衬板现象,提高磨机内物料的流动性,从而实现球磨机节能高产的目标,水泥助磨剂为水泥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

标签:水泥助磨剂;应用;节能减排前言:水泥助磨剂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粉磨过程中改变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黏附性降低,流动性增加,防止二次颗粒的形成。

助磨剂被磨内物料吸附后,降低了颗粒的表面自由能,避免了裂纹愈合,有利于裂纹的扩展,提高了物料的易磨性。

一、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1、水泥助磨剂的作用在水泥粉磨过程中掺入极少量的助磨剂,在不改变粉磨设备情况下,一方面,粉磨相同的时间,能优化水泥的颗粒粒径的分布状况,使水泥颗粒分布更加的合理,提高水泥胶砂的早后期强度,同时提高球磨机的产量,有效降低球磨机的过粉磨现象,另一方面,在达到规定的粉磨颗粒分布要求的情况下,粉磨的时间减少,产量增加明显。

此外掺加助磨剂还能提高粉体的流动性能,有利于水泥的运输以及储存;提高磨机内物料分散性,有效避免水泥超细颗粒的静电吸附作用和包球现象以及降低糊磨粘球现象的发生。

2、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机构对水泥助磨剂的粉磨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探索,但是研究机理一直处于缓慢阶段,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甚至有些结论还相互矛盾。

综合水泥助磨剂的一些研究理论,被认可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马杜里的颗粒分散理论Mardulier的颗粒分散理论,也就是所谓的粉体流变学说,认为在水泥粉磨过程中物料微细颗粒聚集的根源,是由于粉磨截断的结果,在颗粒产生断裂面时,在断裂面的两侧形成电性相反的电荷,对于水泥熟料而言,所涉及的Si-O与Ca-O单键键能分别约为460KJ/mol和113KJ/mol,从单键键能可知,后者键能较小,因此颗粒的断裂首先发生在Ca2+和O2-的活性点位置上,电子云密度由于离子键的断裂而产生变化,断裂面的两侧出现一系列交错分布的Ca2+和O2-的活性点,若没有外来离子或分子来饱和裸露的离子键,断裂面的两侧会立即复合,出现包球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当早,存高远
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由于助磨剂的作用很复杂,又受磨矿过程中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其作用机理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统一的观点,仍处在多种假设之中。

这些假说的提出者,各自提出自己的论据证明自己的假设,目前这些假设尚不能达到统一,但他们均能对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主要有Rehbinder 的吸附降低表面能假说、Westwood 等的吸附对近表面位错迁移、R.Klimpel 的以降低矿浆粘度为主导的流变学理论及吴明珠的综合假说。

笔者倾向于吴明珠提出的综合假说,认为助磨剂在助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主要以两大学派为主导,即吸附降低硬度学说及以降低矿浆粘度为主导的流变学理论。

这两个理论虽各有其局限性, 但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磨矿阶段。

由于影响粉碎效率的因素是很复杂的,除应力施加的方式外,还有物料的强度性质、表面性质、矿浆的粘度、颗粒的絮凝和分散状态等。

因此,可以将上述两种理论看成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某一种作用机理是主要的,另一种居次要地位,但从整个粉碎工艺过程来看,这两种作用机理是同时存在的,助磨剂的作用无疑是这些作用效果的叠加。

粗磨时,吸附降低硬度学说起主导作用,宜用降低硬度型药剂;细磨时,流变学理论占主导地位,宜用降低粘度型药剂。

较理想的助磨剂应是既能降低硬度,又兼有分散作用的药剂。

试验证明,将降低硬度的药剂与分散剂配合使用,如使用得当,会得到好的助磨效果。

因此,助磨剂在助磨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有:①影响物料的强度(硬度)。

Rehbinder 认为,一切固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超显微裂缝所组成的缺陷网包割着的独特的胶体结构。

这些独特的超显微裂缝的平均间距为
0.01~0.1μm。

当固体受力发生形变时,新表面即以它们为基础逐渐发展形成,在缺陷最多的地方发生破坏。

倘若卸载,在分子力的作用下,已经扩展的微裂缝又会重新愈合。

当加入助磨剂,由于两亲结构特征,表面活性剂渗透到微裂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