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家禽生产学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307017040学时/学分:64/4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本课程与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学、畜牧场环境卫生与经营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关系密切。

这些课程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是基础理论与生产的结合。

本课程主要是阐述现代家禽生产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从事家禽生产及技术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是“立足生产、重视实践、体现现代”,实用性强、技术性强及综合性强。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了解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2.掌握家禽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3.熟悉家禽的品种4.掌握家禽的繁殖5.熟悉人工孵化6.了解禽类的饲养环境7.熟悉家禽的常用饲料8.掌握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9.掌握产蛋鸡的饲养管理10.掌握肉用仔鸡生产11.熟悉种鸡的饲养管理12.熟悉蛋鸭的饲养管理13.熟悉肉鸭饲养管理14.了解鹅的饲养管理15.了解人工强制换羽16.掌握免疫接种与疾病防治17.了解特种禽类生产二、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专业4年制,动物科学专业5年制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教学部分1.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1)了解发展养禽业的重要性(2)理解现代养禽的概念及其特点(3)了解近几年我国养禽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2. 家禽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1)了解外貌特征(2)理解内部构造与机能(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泌尿系统、内分泌器官、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器)(3)掌握家禽的生物学特性3.家禽的品种(1)了解家禽的起源与品种形成(2)理解家禽的品种分类(3)掌握家禽的主要品种及其特征4.家禽的繁殖(1)了解母禽生殖生理(2)了解公禽生殖生理(3)理解禽类的受精与持续受精原理(4)理解家禽的自然交配繁殖(5)掌握禽类的人工授精方法5.人工孵化(1)了解孵化场的建筑要求及设备(2)掌握种蛋的管理方法(3)了解禽类胚胎发育(4)理解孵化的条件及原理(5)了解机器孵化法(6)理解孵化效果的检查和分析(7)了解孵化技术新进展(8)掌握初生雏禽的雌雄鉴别方法6.禽类的饲养环境(1)理解温热环境定义(2)理解光照定义及其重要性(3)理解通风换气的重要性7.家禽的常用饲料(1)了解家禽的营养需要(2)理解家禽的饲料及其应用(3)掌握配合饲粮的方法8. 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1)理解培育雏鸡和育成鸡的任务(2)掌握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3)掌握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方法9.产蛋鸡的饲养管理(1)理解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的定义及其在生产中的实践意义(2)理解产蛋鸡的环境控制(参考第六章)(3)理解蛋鸡的光照管理方案(参考第六章)(4)掌握产蛋鸡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合(参考第七章)(5)掌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6)掌握产蛋期的日常管理10.肉用仔鸡生产(1)了解现代肉鸡生产体系(2)掌握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方法(3)了解优质黄羽肉鸡的生产11.种鸡的饲养管理(1)掌握蛋用种鸡的饲养管理(2)掌握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12.蛋鸭的饲养管理(1)了解雏鸭的培育方法(2)理解育成鸭的饲养方法(3)掌握产蛋鸭和种鸭的饲养管理13.肉鸭饲养管理(1)理解并熟悉雏鸭的饲养管理(2)了解填鸭饲养管理要点及填饲技术(3)掌握肉用麻鸭的饲养管理(4)理解并熟悉种鸭的饲养管理14. 鹅的饲养管理(1)了解育雏的过程(2)了解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3)掌握种鹅的饲养管理(4)了解养鹅技术改革的方向(5)了解肥肝生产和禽肉加工15.人工强制换羽(1)了解强制换羽的意义及应用(2)了解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3)了解强制换羽的生物学效果分析16.免疫接种与疾病防治(1)掌握疫苗接种方法(2)掌握鸡常见几种疾病防治17.特种禽类生产(1)了解七彩山鸡及其生物学特性(2)了解肉鸽及其生物学特性(3)了解鸵鸟及其生物学特性(二)实验教学部分实验一观察家禽的生理构造(1)掌握剖检家禽时的正确宰杀方法(2)观察并熟悉家禽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准确位置及详细构造实验二家禽的人工授精(1)掌握家禽的采精和输精过程和方法(2)理解家禽精液的常规检查重要性及其操作方法(3)理解精液的稀释和低温保存实验三孵化器的构造和管理(1)了解孵化器的构造和使用按实物依此识别孵化器的各部构造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禽生产学》课程标准

《禽生产学》课程标准

《禽生产学》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名称:禽生产学课程类别:必修适用对象:《动物科学》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学分: 4(理论与实验)+1(教学实习)参考学时: 64+20一、课程定位和性质1、课程地位《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研究家禽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的理论和生产过程的科学。

它随着养禽业的发展而发展,养禽业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正是《禽生产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通过《禽生产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养禽业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了解优良家禽品种及育种技术,掌握从孵化到育雏期、育成期、成年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及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特点和饲料配合等各个环节的先进技术,为将来从事畜牧兽医相关专业职业教育和家禽生产研究奠定基础。

2、先修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生化学》、《畜禽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育学》、《动物微生物学》等。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禽生产学》的课程设计遵循的理念是基于“以实际生产流程为导向”,根据未来职业的工作需要,以真实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知识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之中,并按养禽生产过程和认知规律合理构建学习情景。

2、项目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是以家禽生产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本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

鸡生蛋、蛋孵鸡、雏鸡长大后再生蛋,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产出大量的商品蛋、商品肉鸡或种鸡,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课程按这一生产流程的各环节设计教学模块,分为概述、品种繁育、孵化、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和综合实践7个教学模块。

3、课程内容选择标准由教师和实践专家共同在岗位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排序。

本课程根据家禽生产环节来设计学习情景,结合生产实际又不脱离教材。

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全过程指导,内容新颖,操作规范,实用性强。

《家禽生产学》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及开设依据(一)课程信息(二)课程开设依据本课程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年编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开设,并参考全国主要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同类教学大纲制定。

二、课程目标(说明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一)具体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应:①理解并掌握家禽生产的基本概念、生产技术原理,了解家禽生产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展望。

②熟悉掌握家禽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孵化、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生产技术。

③具备在生产、科研实践中分析与解决家禽生产相关一般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并具备从事家禽相关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组织畜牧场常规生产管理工作的能力。

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家禽生产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并适应现代家禽生产的发展态势。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三、课程教学内容对毕业要求及指标点的支撑理论教学安排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方式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

平时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调研报告等;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

(二)成绩评定1.总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2.平时成绩评定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与提问情况,来评价学生相关的能力;(2)作业完成情况: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作业的设计。

让学生简述对知识的认识,考核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将定义转化为自己的理解;(3)阶段性测验:学生在平时测试、测验中掌握课程的情况;(4)课程论文: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研究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5)课堂考勤(不超过总评成绩的10%)。

3.期末成绩评定期末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等;方式为闭卷考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具体方法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家禽生产学是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家禽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家禽养殖的各个环节,了解家禽生产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二、课程目标1、掌握家禽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的品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方面。

2、熟悉家禽生产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了解家禽生产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3、了解家禽生产的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家禽生产的环保和安全管理工作。

4、能够进行家禽生产的设计和规划,具备家禽生产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三、课程内容1、家禽的品种、生物学特征、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家禽饲料营养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的营养需求、饲料配方、饲料加工等方面的内容。

3、家禽疫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4、家禽生产的最新技术和设备,包括智能化养殖、环保技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

5、家禽生产的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生产的环保管理、安全管理、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6、家禽生产的设计和规划,包括家禽场的规划设计、家禽品种的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四、课程形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

2、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

3、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个方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课程特色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以下特色:1、实践教学:本课程设置了许多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等,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家禽养殖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2、案例教学: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家禽养殖的生产和管理技能。

《禽生产学》课程标准

《禽生产学》课程标准

《禽生产学》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名称:禽生产学课程类别:必修适用对象:《动物科学》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学分: 4(理论与实验)+1(教学实习)参考学时: 64+20一、课程定位和性质1、课程地位《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研究家禽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的理论和生产过程的科学。

它随着养禽业的发展而发展,养禽业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正是《禽生产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通过《禽生产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养禽业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了解优良家禽品种及育种技术,掌握从孵化到育雏期、育成期、成年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及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特点和饲料配合等各个环节的先进技术,为将来从事畜牧兽医相关专业职业教育和家禽生产研究奠定基础。

2、先修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生化学》、《畜禽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育学》、《动物微生物学》等。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禽生产学》的课程设计遵循的理念是基于“以实际生产流程为导向”,根据未来职业的工作需要,以真实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知识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之中,并按养禽生产过程和认知规律合理构建学习情景。

2、项目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是以家禽生产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本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

鸡生蛋、蛋孵鸡、雏鸡长大后再生蛋,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产出大量的商品蛋、商品肉鸡或种鸡,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课程按这一生产流程的各环节设计教学模块,分为概述、品种繁育、孵化、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和综合实践7个教学模块。

3、课程内容选择标准由教师和实践专家共同在岗位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排序。

本课程根据家禽生产环节来设计学习情景,结合生产实际又不脱离教材。

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全过程指导,内容新颖,操作规范,实用性强。

《家禽生产学》课程实习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课程实习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课程实习教学大纲周数:1 学分:1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实习周的学习,巩固、掌握家禽生产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所学知识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在熟知家禽生产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机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到达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目的;通过实习周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家禽生产中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日常管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三、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实习,让学生了解家禽生产中的常见设备、禽场布局、建筑规格及要求。

1.通过实习,让学生掌握家禽生产中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操作技能,熟悉生产中的各种设备及管理使用方法。

2.通过实习,让学生掌握家禽生产中基本的日常管理技术及管理要点,熟悉最新的管理技术及最新开展动态。

3.要求学生了解生产中的家禽的疾病流行情况、特点,及基本的防治方法。

1 .学生到家禽养殖场,实地操作。

2.教师进行有关技术的操作,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学生亲自操作,教师现场指导。

3.学生交差换岗实习,保证所有学生真正的进行技术操作。

五、实习内容与进度安排注:表内时间按天计六、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为考查。

实习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记录,其中实验操作能力占50%、实验报告(包括书写的规范性、完整性、正确性、创新性等)占40%、出勤率占10%。

七、实习参考资料.《家禽生产学实验指导》,刘保国编著,1.《家禽生产学》,杨宁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7月八、说明1.先修课程为家禽生产学、动物饲养学、动物育种学、2.本大纲根据《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求而制定。

3.实习时间,动物科学专业四年制:开设学期为第6学期,周次为第18周,五年制:开设学期为第8学期,周次为第18周。

《禽生产学》教学大纲共8页word资料

《禽生产学》教学大纲共8页word资料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Reproduction in Poultry一、课程概况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四年制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性质:动物科学专业课课程开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总学时:57学时(其中讲课45,实验12学时)课程实习1周课程学分:2课程分类:必修课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教研室本课程要求在修完家畜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基础上开设本课。

二、课程内容介绍《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干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家禽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孵化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家禽生产学》主要内容包括家禽生物学、家禽育种及繁育技术、家禽的孵化、家禽的管理、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家禽的无公害化生产、禽产品的加工。

本课程共分十章,重点内容是蛋鸡生产管理、繁育及孵化技术。

三、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 ( 3 学时 )本章重点:现代家禽业系统工程的生产特点,世界和我国养禽业生产动态及和产水平,现代养禽必备条件,我国养禽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及最新研究进展。

1.现代家禽业2.国内外养禽业概况第二章家禽生物学(6学时)本章重点:家禽品种的分类方法,外貌部位的名称,外貌特征和性别、年龄的关系,家禽的新陈代谢、休温调节、繁殖特点、骨骼肌肉、呼吸、消化、生殖系统等,蛋的构造,产蛋机理及产蛋规律等。

第一节家禽品种的分类第二节家禽外貌第三节家禽生理解剖特点第四节蛋的品质构造第三章家禽育种及繁育技术(8学时)本章重点:家禽的主要性状及其它遗传,鸡、鸭、鹅的品种,多性状选择法,禽类的生殖生理,选配分类,配种方法与注意事项,常规繁育技术和现代繁育技术等。

第一节家禽的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特点第二节家禽品种第三节家禽的选择与淘汰第四节家禽配种第五节现代家禽的繁育技术第六节家禽育种的工作技术第七节家禽的繁育技术第四章家禽的孵化(8学时)本章重点:各种家禽的孵化期,胚胎发育及其所需条件,影响孵化率的因素,种蛋选择、保存、运输与消毒,孵化器,孵化过程等。

家禽生产学教学大纲文档

家禽生产学教学大纲文档

家禽⽣产学教学⼤纲⽂档《家禽⽣产学》教学⼤纲青海⼤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年⼀⽉课程编号:061020303课程名称:家禽⽣产学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总学时32 讲课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动物营养学》、《家畜育种学》、《家畜繁殖学》适⽤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开课年级及学期:三年级第⼆学期开课院(系)及教研室: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动物⽣产教研室教学⽅式及媒体要求:讲授、多媒体考核⽅式:考试⼀、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与任务《家禽⽣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是⼀门重要的应⽤科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门必修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家禽⽣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家禽⽣产中的⼏项重要基本技能,培养学⽣按照家禽⽣产规律,在基层从事家禽养殖技术⼯作或研究⼯作,并有⼀定组织管理、⽣产经营、技术推⼴的本领。

《家禽⽣产学》教学⽬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系统了解家禽⽣产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就是了解不同家禽的品种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家禽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使动物科学专业的学⽣了解正常情况下家禽的⽣理特征、⽣活习性、营养需要、繁殖规律、孵化技术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养什么家禽,如何配合饲料,如何培育改良家禽品种和利⽤杂种优势,如何培育幼雏,如何提⾼家禽⽣产性能等问题。

提⾼学⽣的理论基础和应⽤能⼒,培养学⽣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以指导家禽⽣产。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家禽⽣产学》是研究家禽⽣产的基本理论、基础概念、基本实践的⼀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家禽⽣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使动物科学系的学⽣在学习中能够根据家禽的⽣理特性、习性,营养、繁殖规律,采⽤科学的孵化⽅法、育雏技术和饲养管理⽅法,将动物科学的全部知识进⾏综合运⽤,扩⼤视野,从科学饲养家禽、管理家禽⼊⼿,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家禽⽣产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门专业课,涉及的知识⾯⼴,对学⽣来说有⼀定的难度,因此,考虑本课程的讲授主要以家畜⽣产中经常遇到的⽣产问题作为讲授重点,辅之以通过讲述家禽营养原理、家禽遗传育种及繁殖等⽅⾯的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307017040学时/学分:64/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本课程与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学、畜牧场环境卫生与经营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关系密切。

这些课程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是基础理论与生产的结合。

本课程主要是阐述现代家禽生产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从事家禽生产及技术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是“立足生产、重视实践、体现现代”,实用性强、技术性强及综合性强。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了解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
2.掌握家禽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
3.熟悉家禽的品种
4.掌握家禽的繁殖
5.熟悉人工孵化
6.了解禽类的饲养环境
7.熟悉家禽的常用饲料
8.掌握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9.掌握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10.掌握肉用仔鸡生产
11.熟悉种鸡的饲养管理
12.熟悉蛋鸭的饲养管理
13.熟悉肉鸭饲养管理
14.了解鹅的饲养管理
15.了解人工强制换羽
16.掌握免疫接种与疾病防治
17.了解特种禽类生产
二、适用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4年制,动物科学专业5年制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部分
1.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
(1)了解发展养禽业的重要性
(2)理解现代养禽的概念及其特点
(3)了解近几年我国养禽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2. 家禽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
(1)了解外貌特征
(2)理解内部构造与机能(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泌尿系统、内分泌器官、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器)
(3)掌握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3.家禽的品种
(1)了解家禽的起源与品种形成
(2)理解家禽的品种分类
(3)掌握家禽的主要品种及其特征
4.家禽的繁殖
(1)了解母禽生殖生理
(2)了解公禽生殖生理
(3)理解禽类的受精与持续受精原理
(4)理解家禽的自然交配繁殖
(5)掌握禽类的人工授精方法
5.人工孵化
(1)了解孵化场的建筑要求及设备
(2)掌握种蛋的管理方法
(3)了解禽类胚胎发育
(4)理解孵化的条件及原理
(5)了解机器孵化法
(6)理解孵化效果的检查和分析
(7)了解孵化技术新进展
(8)掌握初生雏禽的雌雄鉴别方法
6.禽类的饲养环境
(1)理解温热环境定义
(2)理解光照定义及其重要性
(3)理解通风换气的重要性
7.家禽的常用饲料
(1)了解家禽的营养需要
(2)理解家禽的饲料及其应用
(3)掌握配合饲粮的方法
8. 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1)理解培育雏鸡和育成鸡的任务
(2)掌握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3)掌握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9.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1)理解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的定义及其在生产中的实践意义(2)理解产蛋鸡的环境控制(参考第六章)
(3)理解蛋鸡的光照管理方案(参考第六章)
(4)掌握产蛋鸡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合(参考第七章)
(5)掌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
(6)掌握产蛋期的日常管理
10.肉用仔鸡生产
(1)了解现代肉鸡生产体系
(2)掌握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3)了解优质黄羽肉鸡的生产
11.种鸡的饲养管理
(1)掌握蛋用种鸡的饲养管理
(2)掌握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
12.蛋鸭的饲养管理
(1)了解雏鸭的培育方法
(2)理解育成鸭的饲养方法
(3)掌握产蛋鸭和种鸭的饲养管理
13.肉鸭饲养管理
(1)理解并熟悉雏鸭的饲养管理
(2)了解填鸭饲养管理要点及填饲技术
(3)掌握肉用麻鸭的饲养管理
(4)理解并熟悉种鸭的饲养管理
14. 鹅的饲养管理
(1)了解育雏的过程
(2)了解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3)掌握种鹅的饲养管理
(4)了解养鹅技术改革的方向
(5)了解肥肝生产和禽肉加工
15.人工强制换羽
(1)了解强制换羽的意义及应用
(2)了解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
(3)了解强制换羽的生物学效果分析
16.免疫接种与疾病防治
(1)掌握疫苗接种方法
(2)掌握鸡常见几种疾病防治
17.特种禽类生产
(1)了解七彩山鸡及其生物学特性
(2)了解肉鸽及其生物学特性
(3)了解鸵鸟及其生物学特性
(二)实验教学部分
实验一观察家禽的生理构造
(1)掌握剖检家禽时的正确宰杀方法
(2)观察并熟悉家禽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准确位置及详细构造
实验二家禽的人工授精
(1)掌握家禽的采精和输精过程和方法
(2)理解家禽精液的常规检查重要性及其操作方法
(3)理解精液的稀释和低温保存
实验三孵化器的构造和管理
(1)了解孵化器的构造和使用按实物依此识别孵化器的各部构造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实验室实验部分:熟悉控温仪的工作原理,熟悉控温仪的工作方法。

(2)掌握孵化器的操作规程
实验四胚胎发育的观察
(1)放映幻灯,观看鸡早期胚胎发育和逐日发育情形。

(2)观察活胚
实验五孵化的生物学检查
(1)了解照蛋的过程
(2)熟悉蛋重变化的测定过程
(3)掌握死胚剖检方法
(4)观察啄壳、出壳和初生雏的情况
实验六雏鸡的分级、剪冠、去爪、断喙
(1)了解初生雏鸡的分级方法
(2)掌握剪冠方法
(3)掌握去爪方法
(4)掌握断喙方法
实验七雏禽的雌雄鉴别技术
(1)掌握伴性遗传鉴别法
(2)掌握翻肛鉴别法
实验八家禽的品种识别
(1)熟悉鸡的类、型、品种和品变种。

(2)掌握家禽品种特征的鉴定
实验九育雏器的构造、使用和育雏技术
(1)观察伞形育雏器、雏鸡用食槽、饮水器、温度计、湿度计、消毒药品的尺寸大小及结构,熟悉其使用方法。

(2)掌握育雏前的准备
(3)掌握育雏日常管理
(4)掌握育雏各周管理
(5)理解雏鸡转群的清洁卫生工作
实验十肉鸭的填饲技术、活拔毛技术及羽毛分类
(1)了解填饲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配制填鸭的饲料
(3)掌握填饲操作技术
(4)掌握人工活拔毛技术
(5)了解羽毛的分类标准
实验十一疫苗的接种技术
(1)掌握饮水免疫法
(2)掌握滴鼻和滴眼免疫方法
(3)掌握肌肉注射方法
(4)掌握翼膜刺种和皮下刺种免疫方法
实验十二家禽的生产性能鉴定
(1)了解蛋鸡的生产性能鉴定
(2)了解肉鸡的生产性能鉴定
实验十三孵化综合实验(课外实验)
(1)了解孵化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观察不同日龄胚胎的发育特征
(3)了解孵化的生物学检查方法
(4)掌握雏鸡的分级、剪冠、去爪和断喙方法
(5)掌握雏鸡的性别鉴定方法
实验十四成年蛋鸡实验(课外实验)
(1)掌握保定家禽
(2)理解禽体外貌部位的识别
(3)了解禽体各部位羽毛的观察和认识
(4)了解家禽性别与龄期的鉴定
(5)理解家禽产蛋性能的外貌和生理特征鉴定
(6)观察家禽的屠宰、泌尿生殖器官和消化器官
四、教学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设置与学时分配表
五、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课程考试。

课程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80%)。

六、建议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1.建议教材
《家禽生产学》,杨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12年7月第二版。

2.教学参考书
《现代养鸡生产》,杨山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1版。

《现代养鸡》,杨宁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养鸭全书》《养鹅全书》,曾凡同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
3.推荐网站
(1)中国家禽网 /
(2)家禽养殖网/
(3)富农家禽养殖网/
七、说明
1.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饲料饲养学、饲料添加剂学、动物育种学、家畜环境与卫生学。

2.该课程讲授基本理论为主,并结合实验操作,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且能学以致用。

3.该课程每章讲授后布置一定的思考题和论述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