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透常见并发症处理及预防

合集下载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
其他单一G-菌腹膜炎治疗流程
透出液培养结果为单一G-菌
其他单一G-菌
嗜麦芽菌
症状无改善: 重新培养并评估病情
无导管相关感染: 抗感染疗程 21d
伴导管相关感染: 拔管 至少3周后再重新
PD
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5d症状仍 无改善: 拔管
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
腹水浑浊
鉴别诊断
♣腹痛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 消化道溃疡/穿孔 肠梗阻 肾绞痛 其他可能引起腹痛 的疾病
♣ 腹水浑浊 化学性腹膜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性腹膜炎 血性腹水 腹腔内恶性肿瘤 乳糜性腹水
血性腹水
诊断思路
考虑腹膜炎,需做以下检查
透出液常规、涂 片革兰染色和细 菌培养
检查出口和隧道有无感染, 鼻腔涂片 如同时存在,进行出口处
涂片和细菌培养
询问有无引起感 染的诱因:腹泻、 操作等
观察一次操作
主要内容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拔管与重置
腹透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感染并发症的预防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头孢菌素类 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拉定 头孢拉定 头孢吡肟 头孢唑肟

腹透透析并发症的防治 ppt课件

腹透透析并发症的防治  ppt课件



ppt课件
15
(6)出现气短怎么办

如果你体内液体负荷过多,就会使得你的心脏和肺脏超 负荷运作,从而引发气短。和腹膜透析中心联系以重新 评估你的干体重。 如果你腹腔内正在留置

4.25%腹膜透析液,也
可能发生呼吸困难。
ppt课件
16
(7)发现血压太高怎么办

血压高原因: 水潴留; 未按时服药。


如透出液为深粉红色或红色,应立即报告透析
中心,及时处理。
ppt课件
13
(4)感到腹痛怎么办

在透析过程中,一般不会有腹痛,腹痛可能是腹 腔感染的征象。和腹膜透析中心联系,以便医务 人员识别或排除感染。 当灌液或排液时,如果出现疼痛或痉挛,这可能 是导管的尖端刺激腹腔内的周围组织所致;可通 过改变一下你的体位,或通过减慢灌液或排液的 速度,可以缓解疼痛。 腹泻或便秘也可能导致腹部不适, 但持续的腹痛是需要注意的。
(16)出现腿部抽筋怎么办

肾脏衰竭或透析不充分都会引起腿部抽筋。尿毒症时由 于血液中毒素水平过高,会引起外周神经病。外周神经 病是外周神经的炎症和退变,常常发生在下肢。你的腿 部会感到刺痛、发麻和疼痛,双足“发热”。请医生开 药,缓解你的症状。
ppt课件
27
抗生 素
ppt课件
8
要点

重要的是每一次换液都应注意预防
腹膜炎的发生 留意下列症状: – 透出液混浊
– 发热 – 持续性腹痛
ppt课件
9
如有疑问 立即 打电话给医院
ppt课件
10
引起腹膜炎的原因



1)触摸了无菌连接管道 2)出口感染 3)没有戴口罩 4)洗手不彻底 5)透析液袋子或管路上有小孔 6)便秘或腹泻 7)全身感染波及腹腔 8)加药时没有注意无菌操作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详细描述
出口处感染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需要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和口服抗生素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出口处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不必要损伤和定期更换透析管 道。
CHAPTER 03
非感染性并发症
腹痛
总结词
腹痛是腹膜透析中常见的非感染 性并发症,可能由于腹膜刺激、 导管位置不当或肠粘连等原因引
起。
详细描述
出血。
营养不良
透析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流失, 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心血管疾病
长期腹膜透析可能导致水盐代 谢紊乱,引发心血管疾病。
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
严格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在执行透析操 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
风险。
定期检查与监测
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和 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控制水盐摄入
选择合适的透析液
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透析 液,避免因透析液问题引起的
并发症。
THANKS
[ 感谢观看 ]
合理控制患者水盐摄入 ,预防心血管疾病。
营养支持
针对患者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CHAPTER 02
感染性并发症
腹膜炎
总结词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痛、 发热和透析液浑浊。
详细描述
腹膜炎可导致腹膜功能下降,影响透析效果,严重时甚至需要终止腹膜透析。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出口处护理和定期更换透析管道。
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02
详细描述
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
果,甚至威胁生命。
03
处理方法

腹膜透析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腹膜透析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一)植管及早期导管相关并发症1.切口感染:切口感染这一并发症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就有可能影响植管的质量。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假单胞菌属。

防预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彻底止血;缝合紧密不留死腔;术后及时换药更换辅料。

2.腹腔脏器损伤及穿孔:该并发症极少见。

植管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大肠、小肠、肠系膜动脉、腹主动脉、膀胱及其他腹腔脏器。

多见于穿刺植管(盲管),少见于解剖法植管。

预防性措施包括:术中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任何粗暴的动作;术前应嘱患者排空膀胱并证实膀胱是否充盈;采用穿刺植管时,切记先向腹腔内灌注一定量的腹膜透析液,有条件的应尽量避免穿刺植管。

3.血性引流液:此并发症少见,主要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

一般出血部位为腹前壁,如腹膜外或腹直肌内血管的损伤导致腹膜外仍有持续渗血,通过未缝扎紧的荷包口流向腹壁;如切除大网膜后,未予以充分肯定的缝扎或缝扎不紧,结扎线脱落亦可导致腹腔内出血。

血性引流液的处理方法:采用为加温的腹膜透析液反复冲洗腹腔,可达到使腹腔内的血管收缩,同时可减少出血部位的出血;避免使用抗凝药物;在向腹腔内灌注腹透液后,用腹带加压包扎腹膜;经过上述处理后,仍为血性引流液,则应打开伤口找出出血部位加以止血。

此外,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内可以出现血性引流液,当月经干净以后引流液变清,其原因为月经血流经输卵管伞端排入腹腔所致。

4.腹痛:腹痛可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腹痛。

植管后出现切口周围疼痛,可用镇定剂控制,其意义不大。

有3%~4%的患者可出项会阴部及肛周部位的疼痛,尤其在灌入腹膜透析液和引流腹膜透析液即将结束时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植管时导管腹内末端刺激该部位的腹膜所致,一般于植管后1~2周自动消失。

处理的方法:将灌入液体和引流液体的速度减慢,可减少这种疼痛;如果疼痛严重并持续时间较长应将导管腹内段向外拔出1cm左右,这种疼痛即可缓解或消失。

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引起弥漫性腹痛,因此最好将透析液的温度控制在37℃左右。

腹膜透析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腹膜透析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腹膜透析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腹膜透析导管堵塞1、原因1.血块、纤维蛋白凝块、脂肪球阻塞。

2.大网膜包裹,腹膜粘连。

3.受压扭曲。

2、临床表现腹膜透析液单项或双向引流障碍。

3、预防与处理1.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2.如有血性腹水,可在腹膜透析液或腹膜透析导管内加入含肝素盐水,避免血凝块阻塞。

3.避免腹膜透析导管移位。

二、出血1、原因1.凝血功能障碍。

2.使用抗凝剂。

3.术中损伤腹壁动脉及其分支。

4.腹腔有粘连时放入腹膜透析导管,损伤血管。

1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2 5.女性月经期血液渗透至腹腔。

2、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有关,可出现腹壁血肿或血性透出液。

3、预防与处理1.术前评估凝血状态和预防凝血。

2.术前停用抗凝药物。

3.手术中避免损伤腹壁血管。

4.如有血性透出夜用0.5~1L生理盐水或腹膜透析液冲洗伤口。

5.伤口或出口处出血压迫止血。

6.大出血需外科手术处理。

7.如与经期有关,无需特殊处理,会自行好转。

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原因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接触污染、胃肠道炎症、导管相关感染及医源性操作等原因造成致病原侵入腹腔引起腹腔内急性感染性炎症。

2、临床表现透析液浑浊、弥漫性腹痛、腹膜刺激征等。

3、预防与处理(1)提高机体免疫力,鼓励患者锻炼身体,预防感冒,除去忧郁的心理因素。

2.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换液、换药,换液换药前必须洗手。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3.注意导管出口处护理,观察导管出口处及隧道有无红肿、压痛,及时进行分泌物细菌涂片培养。

4.对发热患者均应检查导管出口及隧道有无感染迹象。

5.注意个人卫生,勤更衣,洗澡时要防止导管口进水。

6.保持大便通畅,不吃生冷及不洁食物,预防肠道感染。

3。

腹透常见并发症处理及预防

腹透常见并发症处理及预防

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腹膜透析并发症可分为相关感染并发症及非感染并发症。

一、腹膜透析相关的非感染并发症主要分五类:第一类:腹膜透析功能障碍,如导管移位、导管堵塞等。

原因有导管移位或扭曲,被纤维蛋白、血块或脂肪球堵塞,便秘、肠腔或腹腔气体过多,透析后肠粘连、大网膜包裹等。

处理: 可采用变换体位或取半卧位式,按摩腹部。

②适当增加活动。

③及时排空膀胱。

④服用导泻剂或灌肠,促进肠蠕动。

⑤0.9%生理盐水50-60mL快速、加压推入腹膜透析导管;如怀疑纤维素或血块堵塞导管,使用尿激酶封管。

⑥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内镜复位或手术重置导管。

第二类:腹腔内压力增高所导致的疝、渗漏等。

与腹壁薄弱、腹腔压力升高、营养状况差、切口愈合不良等有关。

处理:一般需外科手术修补。

如严重影响腹膜透析可改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第三类:糖、脂代谢异常等。

腹透液中的葡萄糖在透析过程中被吸收,患者易出现高血糖,体重增加。

糖代谢异常的情况下可以继发高脂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脂类代谢紊乱。

处理:加强活动,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在保证溶质和液体清除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低的透析剂量和低葡萄糖浓度的透析液。

第四类:腹膜功能衰竭。

原因与非生理性腹膜透析液、反复发生腹膜炎、腹膜纤维化的有关。

预防:尽可能使用低葡萄糖浓度的透析液,规范操作减少腹透炎的发生。

第五类:营养不良、心血管并发症、钙磷代谢紊乱等并发症。

预防:腹透时注意容量平衡;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纠正高脂血症等。

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包括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

当患者出现✍腹痛、腹水浑浊,伴或不伴发热;✍透出液中白细胞计数>100×106/L,中性粒细胞比值>50%;✍透出液中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生长;3项中的2项或以上者则可诊断腹膜炎。

出现腹膜炎应及时就医,积极抗感染治疗。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护理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护理

• (2)治疗:
• ①一般治疗:主要包括加强局部护理和使用抗生 素乳膏。感染严重者可将纱布用盐水浸湿,缠绕 在导管周围15min,每天1—2次。
• ②经验性治疗:应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 生素,如果患者既往有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出口 感染史,所用抗生素的抗菌谱也要覆盖这种细菌。
• ③后续治疗:获得出口处分泌物培养及药敏结果 后调整抗生素的使用。通常治疗时间至少需要2周, 铜绿假单胞菌需要3周。
术后早期并发症
• (一)出血
• 1.常见原因
项目 与手术操作相关
妇科因素
病因
术中操作出血进入腹腔所致,或导管损伤周 围脏器 月经、排卵、卵巢囊肿破裂
腹腔内脏器病变
出血、凝血功能异 常 感染
1.肾脏:肾囊肿破裂 2.肝脏:肝破裂、肝脏肿瘤、肝囊肿破裂 3.脾脏:脾破裂、脾梗死 4.胃肠道病变 如血小板数量、功能异常
• 六、胸腔积液
• 1.原因
• (1)膈肌缺损(先天性或获得性):腹透液直接 进入胸腔。
• (2)腹腔内压力增加:腹透液在压力的情况下进 入胸腔。
• 2.诊断
• (1)临床表现
• ①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无症状,多于常规检查是 发现,而严重者会出现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症 状。
• ②使用高渗透析液时,腹透超滤量明显增加,腹 内压明显升高,胸腔积液量进一步增多,使上述 症状加重。
• (四)疝

项目
引起疝的原因
原因
腹股沟疝、脐疝
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腹壁薄弱
切口疝 腹透相关因素
手术时选用腹正中切口 腹直肌前鞘缝合松弛 营养较差,切口愈合不良 腹膜透析时腹内压升高 大容量透析液以及高渗透析液的使用
• 2.诊断

家庭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家庭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家庭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摘要: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方法。

尽管腹透技术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不少并发症,特别是家庭腹膜透析时因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一方面缺乏足够的腹透知识,另一方面缺少无菌技术知识,因而家庭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通过对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出院的40例家庭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

现就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做一介绍。

关键词:腹膜透析并发症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22-02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5~80岁,均采取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

2 结果腹膜炎8例,出口处感染3例,营养不良4例,心理障碍2例,心力衰竭3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 腹膜炎。

调查发现本组腹膜炎的产生是由于患者的无菌概念缺乏、操作不当所致。

临床表现为透出液混浊、腹痛、畏寒、发热、恶心、呕吐。

立刻指导患者正确留取腹透液进行病原学检查并予以指导用药,示教腹透液内应用抗生素的步骤。

腹膜炎控制后,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回顾腹膜炎发生前的操作步骤,找出腹膜炎发生的原因[1],并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住院时的培训内容,强化操作时的无菌意识,特别告诫患者操作时不要走捷径。

经过教育和再培训患者无菌知识加强,操作规范,避免和减少了腹膜炎的发生或再次发生。

2.2 出口处感染。

是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卫生习惯不良所致,也有部分患者为导管未能完善固定,裤带损伤,操作不慎所致。

表现为患者出现畏寒发热,出口处局部有疼痛,发红,导管周围有分泌物。

立刻予每天换药加用抗生素治疗,并告知患者透析管出口处护理的知识:即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每天清洁导管出口处,更换敷料,并严格无菌操作,必须完善固定好透析导管,防止过度牵拉,以预防可能出现的皮肤损伤。

洗澡时采用淋浴方式,尽可能使透析袋和透析管保持干燥,淋浴完毕后出口处应重新换药,采用无菌纱布覆盖,通过上面的护理使出口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腹膜透析并发症可分为相关感染并发症及非感染并发症。

一、腹膜透析相关的非感染并发症主要分五类:
第一类:腹膜透析功能障碍,如导管移位、导管堵塞等。

原因有导管移位或扭曲,被纤维蛋白、血块或脂肪球堵塞,便秘、肠腔或腹腔气体过多,透析后肠粘连、大网膜包裹等。

处理: 可采用变换体位或取半卧位式,按摩腹部。

②适当增加活动。

③及时排空膀胱。

④服用导泻剂或灌肠,促进肠蠕动。

⑤0.9%生理盐水50-60mL快速、加压推入腹膜透析导管;如怀疑纤维素或血块堵塞导管,使用尿激酶封管。

⑥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内镜复位或手术重置导管。

第二类:腹腔内压力增高所导致的疝、渗漏等。

与腹壁薄弱、腹腔压力升高、营养状况差、切口愈合不良等有关。

处理:一般需外科手术修补。

如严重影响腹膜透析可改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第三类:糖、脂代谢异常等。

腹透液中的葡萄糖在透析过程中被吸收,患者易出现高血糖,体重增加。

糖代谢异常的情况下可以继发高脂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脂类代谢紊乱。

处理:加强活动,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在保证溶质和液体清除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低的透析剂量和低葡萄糖浓度的透析液。

第四类:腹膜功能衰竭。

原因与非生理性腹膜透析液、反复发生腹膜炎、腹膜纤维化的有关。

预防:尽可能使用低葡萄糖浓度的透析液,规范操作减少腹透炎的发生。

第五类:营养不良、心血管并发症、钙磷代谢紊乱等并发症。

预防:腹透时注意容量平衡;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纠正高脂血症等。

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包括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

当患者出现①腹痛、腹水浑浊,伴或不伴发热;②透出液中白细胞计数>100×106/L,中性粒细胞比值>50%;③透出液中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生长;3项中的2项或以上者则可诊断腹膜炎。

出现腹膜炎应及时就医,积极抗感染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