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2010年7月28日上午10时15分,在南京市栖霞区已停产的原南京第四塑料厂厂区,发生丙烯管道泄漏

爆炸,并引发大火。另有100多人需要住院治疗。截至昨日15时40分,火势已得到控制。

事故发生后,江苏省、南京市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市委书记朱善璐、市长季建业赶往现场指挥救援。公安、武警、消防、环保、120急救中心等部门迅速赶到现场救援。.

现场:市民以为是地震;火苗窜起10米高

事故原因:

28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率卫生、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取有

关部门事故情况汇报,对救治处置工作提出要求。29日上午,孙华山等与江苏省、南京市有关负责同志又一起到事故现场察看处置情况,了解事故原因,并在事故处理现场指挥部会商有关情况,对下一步救援善后工作作出安排。

事故原因现已初步查明,施工人员在原南京塑料四厂厂区场地平整施工中,挖掘机械违规碰裂地下丙烯管线,造成丙烯泄漏,

今年以来数起重大泄露导致的爆炸事件接连发生,“泄露”成为关键词,成为行业企业唯恐避之不及的祸根。南京爆炸事故再次引人反思,小隐患带来大灾难,业内人士告诫:别让泄露成为重灾区。

3月8日上午8时20分左右,位于兴国镇的瑞新化工厂发生氨气爆炸泄露事故,造成车间内数名技术人员和操作工被困,同时威胁到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4月20日“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件过去3个月以后,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装置终于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消息称此次原油泄漏事件可能导致墨西哥湾沿岸社区在未来三年时间里损失227亿美元。

7月16日晚18时50分左右,大连市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泄油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直接经济损失大致在1个亿。

对于接连发生的泄露爆炸事件,究其原因,竟多是操作不当。墨西哥港漏油事件竟祸起“气泡”。这不禁让人想到著名的“墨菲定理”: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在高危行业中,一个“螺丝钉”的失误就可能是伤财甚至是致命的。对此,中国化工网分析师高国云建议,高危行业运行中应将监督防范放在首位,亡羊补牢为时晚矣,爆炸事件的发生不仅是一个打击,也是促使行业监督体系完善的始点。而泄露更不能抓大放小,小隐患带来大灾难,麻痹不得。

西南干旱反思:再论关注地下蓄水空间

据国家防总3月29日公布的数字,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已达1.16亿亩。防旱形势异常严峻。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干旱从2000年开始逐渐增多,符合赵振国研究员提出的由“南涝北旱”的暖周期向“南旱北涝”的冷周期的转变。

表1 近年我国重大旱灾

时间涉及省市旱情

2009年我国多省遭遇严重干旱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冬小麦告急,大小牲畜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态也在告急。

2008年云南连续近三个月干旱据统计,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现已达1500多万亩。仅昆明山区就有近1.9万公顷农作物受旱,13多万人饮水困难。

2007年 22个省发生旱情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897万人、752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中央财政先后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2.23亿元。

2006年重庆发生百年一遇旱灾全市伏旱日数普遍在53天以上,12区县超过58天。直接经济损失71.55亿元,农作物受旱面积1979.34万亩,815万人饮水困难。

2005年华南南部现严重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年来少见严重初春旱

2004年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

2003年江南和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伏秋冬连旱,旱情严重

2000年多省干旱面积大,达4054万公顷,受灾面积6.09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建国以来可能是最为严重的干旱。

6年前,我们在2004年3月30日提出,充分利用地下蓄水空间:

地下水污染和枯竭一方面说明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表明有巨量地下蓄水空间未被利用。2000年以来,我多次呼吁:利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地下水位,扩大地表蓄水面积,退田还湖,退田还林,已是刻不容缓的应急对策。这是多数专家的共识,至今收效甚微,关键在于经济政策不到位:抽取地下水受经济利益驱使,明令禁止也无济于事;补充地下水是一种公益事业,国家不出资鼓励,个人无力解决。

由于人口逐年增多,扩大地表蓄水面积的可用空间有限;而地下水位的不断降低,为蓄存地下水开拓了巨量的可用空间。地表水可明确所有权;地下水流动去向不明,所有权难以界定,只能由国家统管。国家在丰水年通过回灌井提高地下水位,以备枯水年急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抽取地下水均需按用水量交纳回灌费,这相对地下水位降低所造成的水井报废而言,既经济又安全。各地根据地形地貌和地下蓄水构造特征,建立蓄水塘和回灌井,在丰水期将水贮存在地下,以备枯水期使用。水存于地下,不易蒸发,比地表蓄水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地下水的维护、生产和开发,将形成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淡水产业,可将在洪水期白白排入大海的淡水充分应用起来,暂存于地下,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合理高度之内。

自然蓄积地下水的速度太慢,人工蓄积地下水的事业大有前途。它不仅可以避免地下水位降低产生的各种灾害,而且可以扩大大陆的蓄水空间,形成可靠稳定的淡水资源。如此利国利民的绿色产业,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

我在2004年4月2日指出,河道蓄水要始于旱季之前。我们曾指出,抗旱打井,抗涝排洪,这是人类传统的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其结果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日渐枯竭,全球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地方政府如果不在蓄水防旱上有所作为,长期的旱灾威胁就不可避免。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今天,有些地方却要发展“井旁经济”,科盲带给经济发展的是巨大的破坏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