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写读后感[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

• 1.大量引述原文。
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 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 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 2.脱离原文空写“感”。
“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 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 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 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 “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 “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 1.理解原文抓要领。 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
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 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
(一)就你读过的某篇文章或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 拟。不少于 600 字。
• 提示:
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 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 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校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 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第三单元写作 学写读后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 1.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 2.认真理解原文,找准“感点”,写出的读后感有自己的真
实感受。 • 3.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从有益的书籍中获得启迪。
什么是读后感?
• 读后感: 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自己写下的感想、启 发。
1.拟题。 读《……》有感; 读《……》后想到的; 读《……》的感想; 读《……》后的感想; 《……》读后感; 有感于《……》。
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

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1. 引言1.1 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想。
阅读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阅读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背景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加我们的文化知识,促进文化交流。
阅读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阅读,多读好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成为更全面、更有思想、更有担当的人。
1.2 书籍对人的影响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它们不仅传承着历史的沧桑,记录着人类的思想与表达,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书籍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人类内心的丰富世界。
通过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而从书籍中获取的信息与知识,更可以启迪我们的思维,激励我们积极进取,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我。
古往今来,许多伟人都受书籍的影响而变得卓越,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书籍是我们心灵的良师益友,它们可以引导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情感认知。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们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塑造我们的人格品质,激发我们的潜能与创造力。
让我们珍惜书籍带给我们的一切,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正文2.1 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拓展视野,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每本书都是一扇窗,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情感、观点和态度。
在理解和感悟书籍内容时,我们需要细心品味,深入思考。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定义和写作要求。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3. 指导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结构和技巧。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读后感的定义和作用2. 读后感的结构和要素3. 写作读后感的技巧和方法4. 优秀读后感案例分析5. 写作实践和修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结构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读后感的定义、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读后感文章,让学生了解优秀的读后感是如何写的。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读后感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读后感的结构和要素,分析优秀读后感文章。
3. 讲解写作读后感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5. 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写作实践:评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路清晰度、条理性和表达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分享心得和互相学习的程度。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读后感写作指导书籍或教材,供学生参考。
2. 案例文章:收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文章,用于分析和示范。
3. 写作纸张和文具: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写作纸张和文具。
4. 投影仪和屏幕:用于展示案例文章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读后感的定义和作用,讲解读后感的结构和要素。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4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写读后感》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2.培养学生发表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准备:书本《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学写读后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和学生讨论一下读后感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2.导入课文《学写读后感》,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一下问题:(1)作者通过阅读什么书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2)作者对《红与黑》这本书的评价有哪些?2.讲解课文,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三、讨论写读后感的要求和技巧(10分钟)1.让学生讨论一下写读后感的主要要求和技巧,并记录在黑板上。
四、写读后感(20分钟)1.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独立阅读。
2.让学生按照课文的要求和技巧,写一篇自己的读后感。
五、分享读后感(10分钟)1.让学生互相交换读后感,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六、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以及写读后感的收获和困惑。
课后作业:写一篇自己对一本喜欢的书的读后感,并交给老师检查。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精选4篇(二)教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学目标】1. 了解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求;2. 学习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方法;3. 能够运用说明文的顺序写作法撰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1. 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求;2. 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引入(10分钟)1. 复习学生对于说明文的了解,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说明文是用来做什么的?说明文的特点是什么?2. 阐释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提醒学生注意说明文的写作规范和技巧。
写作 学写读后感[2]
![写作 学写读后感[2]](https://img.taocdn.com/s3/m/354766540b4c2e3f572763be.png)
身体健康, 如果你受苦了,感谢生活,那是它给你的一份感觉;如果你受苦了,感谢上帝,说明你还活着。人们的灾祸往往成为他们的学问。
让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我们既然有生命,我们就应当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幸福。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在经过岁月的磨砺之后,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一对闪闪发光的翅膀,在自己的岁月里化茧成蝶。 信念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着狼。 别人都在假装正经的时候,我只好假装不正经。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 林斯 生命之长短殊不重要,只要你活得快乐,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事,便已足够。
写作:学写读后感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 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 灵, 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 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 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 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 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2、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但比较平常、 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 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 考与表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 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 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丰润镇中高瑞英
二、写作指导
(一)认知读后感 (见课本P66) 1.读后感,是指读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
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 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2.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感”是重点。“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 是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二)为什么还要学写读后感?(平时写读后感存在哪些
问题?)
1、一篇读后感不厌其烦地反复使用,没有真情实感。
我在一次课上布置作文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平时写作文时,学生们 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愁眉紧锁,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咬笔沉思……那天 布置完写读后感,多数学生不假思索,奋笔疾书,下笔如有神助。我百 思不得其解,下课后,一位学生给我揭开了谜底。原来同学们从小学就 开始写读后感,只要老师布置写读后感,就把脑子里的这篇读后感复制、 粘贴过来就ok了。同一篇读后感,从小写到大,从冬写到了夏,从寒假 写到暑假,果真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啊!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怎么 会有真情实感呢? 2、大量引述原文。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

b.熟练运用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
c.将阅读感悟转化为文字表达,注意作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d.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举例:
-难点1:针对正确把握作品主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提炼作品主题。
-难点2:针对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教师可以提供思维导图或问题清单,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难点3:针对阅读感悟转化为文字表达,教师可提供写作框架和提示,帮助学生组织思路,使作文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
-难点4:针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教师可挑选优秀范文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习并模仿其中的表达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法、写作指导等,帮助学生逐一突破,确保学生理解透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
b.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
c.熟悉并运用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
d.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的读后感。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对读后感结构的掌握,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范文了解引言、正文、结尾的写作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针对性讲解和强调。
2.教学难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读后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写作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读后感写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初二作文)学写读后感八年级作文

学写读后感八年级作文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收获记录下来,这就是心得式的读书笔记,也就是我们在作文中常常说的读后感。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学写读后感八年级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写读后感八年级作文1今天,我读了一本著名的小说,叫老人与海,它的是作家海明威。
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原本还有一个叫曼诺林的小男孩跟着他一起捕鱼,可小男孩在圣地亚哥第四十天都没有捕到鱼时,被父母亲送到了一条幸运的船上,但在第八十五天,老渔夫在离陆地很远的海域捕到了一只比船还要大的鱼,老渔夫和鱼僵持了两天,才凭借他那坚强的毅力杀死了大鱼。
但大鱼在和老人战斗中留下了伤口,鲜血在海上划出了一条猩红的踪迹。
无数饥饿的鲨鱼顺着这条道路不断袭击,疯狂的鲨鱼不断涌来,老人和鲨鱼进行殊死搏斗,来到了海湾,但大鱼已经被鲨鱼咬得只剩下一副骨架。
曼诺林来看老人,他认为老人并没有被现实击倒。
晚上老人梦见了狮子那不屈不挠的面孔。
我认为圣地亚哥是一个坚强的人,不畏困难折服,他并不把钱才看得很重,是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当一些渔夫以捕杀鲨鱼为生来赚钱时,他却认为万物皆有生存之道,他更看重友谊,认为友谊可以使世界更加美好。
小男孩诺曼林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老人教他捕鱼后,他就非常喜欢老人,天天想为老人做点事。
海明威想通过这篇文章赞颂那些经历困难时拥有坚强不催的意志的人,遭到打击毫不气馁的人。
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也要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做一只不倒翁。
学写读后感八年级作文2善念是一粒种子,善心是一朵花,善行是一枚果实。
尽管物竞天择仍需心存善念,请投向自然界以悲悯的目光。
——题记翻开斑羚飞渡,领头羊胸口那抹鲜红灿烂的血花越来越鲜艳,伤心崖上那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出现在我的面前;那如折断翅膀的鸟儿般坠落深谷的老斑羚,那如凤凰涅槃般消失在伤心崖的镰刀头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的眼前消失……我不禁潸然泪下,我想问一问猎人:面对这群无辜的生命,你于心何忍啊动物们也有它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们也有深爱的伙伴,也有感人至深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