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语文句型知识点总结

语文句型知识点总结

语文句型知识点总结一、句子成分的种类和基本语序1、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和补语。

2、主语一般位于句子最前面,谓语位于主语之后,其他成分则根据需要逐渐向句子的末尾排列。

因此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状”。

3、汉语句子的语序比较灵活,根据不同的语境和需要可以变换语序,但一般不会改变“主谓宾”这个基本语序。

二、句子的简单句和复合句结构1、简单句是由一个独立的谓语所构成的句子,不包含其他的谓语,例如:“小明去学校了。

”2、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谓语所构成的句子,其中至少有一个动词不是共用的,例如:“小明去学校了,而且还去了图书馆。

”三、句子的类型1、陈述句:用来陈述事实或者描述事物的句子,例如:“他们都很高兴。

”2、疑问句:用来提出疑问或者征询对方意见的句子,例如:“你喜欢吃苹果吗?”3、祈使句:用来表达命令、请求或者劝诫的句子,例如:“请你把作业写完。

”4、感叹句:用来表达感叹或者赞叹的句子,例如:“太美了!”5、条件句:用来表示假设条件或者条件关系的句子,例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去不了野餐了。

”四、句子的修饰成分1、状语:用来修饰谓语的成分,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目的等,例如:“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2、定语:用来修饰名词的成分,表示名词的特征或者属性,例如:“那个高大的建筑物是学校的图书馆。

”3、补语:用来补充谓语的成分,表示主语的状态或者性质,例如:“他很高兴。

”4、宾补:用来补充宾语的成分,表示宾语的状态或者性质,例如:“我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

”五、句子的连接成分1、并列连接:表示两个或多个相同地位的分句或者成分之间的并列关系,例如:“他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

”2、递进连接:表示两个分句或者成分之间的递进关系,例如:“她长大了,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3、选择连接:表示两个分句或者成分之间的选择关系,例如:“你是想喝茶还是喝咖啡?”4、转折连接:表示两个分句或者成分之间的转折关系,例如:“她起初很高兴,但接下来就不开心了。

英语句子成分知识点普及精讲.doc

英语句子成分知识点普及精讲.doc

英语句子成分知识点普及精讲句子成分:英语句子成分分为七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宾语补足语。

1、主语是句子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回答是“谁”或者“什么”。

通常用名词或代词担任。

如:I’m Miss Green.(我是格林小姐)2、谓语动词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回答“做(什么)”。

主要由动词担任。

如:Jack cleans the room every day. (杰克每天打扫房间)3、表语在系动词之后,说明主语的身份或特征,回答是“什么”或者“怎么样”。

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形容词担任。

如:My name is Ping ping .(我的名字叫萍萍)4、宾语表示及物动词的对象或结果,回答做的是“什么”。

通常由名词或代词担任。

如:He can spell the word.(他能拼这个词)有些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一个指物,一个指人。

指物的叫直接宾语,指人的叫间接宾语。

间接宾语一般放在直接宾语的前面。

如:He wrote me a letter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有时可把介词to 或for 加在间接宾语前构成短语,放在直接宾语后面,来强调间接宾语。

如:He wrote a letter to me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5、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通常由形容词、代词、数词等担任。

如:Shanghai is a big city .(上海是个大城市)6、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通常由副词担任。

如:He works hard .(他工作努力)7、宾语补足语用来说明宾语怎么样或干什么,通常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

如:They usually keep their classroom clean.(他们通常让教室保持清洁)He often helps me do mylessons.(他常常帮我做功课)The teacher wanted me to learn French all by myself.(老师要我自学法语)☆同位语通常紧跟在名词、代词后面,进一步说明它的情况。

英语句子成分知识点

英语句子成分知识点

英语句子成分知识点一、句子成分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1. 主语(Subject)-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一般由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不定式或从句等充当。

- 例如:- Tom likes reading.(“Tom”是名词作主语,表示动作“likes”的执行者)- She is a good student.(“She”是代词作主语)- Three is a lucky number.(“Three”是数词作主语)- Reading books is my hobby.(“Reading books”是动名词短语作主语)- To see is to believe.(“To see”是不定式作主语)- What he said made me angry.(“What he said”是从句作主语)2. 谓语(Predicate)- 谓语说明主语所做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和状态。

由动词充当,在不同的时态和语态下有不同的形式。

- 例如:- He runs every day.(“runs”是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形式,作谓语,表示主语“He”的动作)- They were watching TV at that time.(“were watching”是动词的过去进行时形式,作谓语)-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boy.(“was broken”是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形式,作谓语)3. 宾语(Object)- 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一般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不定式或从句等充当。

- 例如:- I love apples.(“apples”是名词作宾语,是动作“love”的对象)- She gave him a book.(“him”是代词作间接宾语,“a book”是名词作直接宾语)- He wants to drink some water.(“to drink some water”是不定式短语作宾语)- They are talking abou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how to solve the problem”是从句作介词“about”的宾语)4. 表语(Predicative)- 表语是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性质、特征和状态的,常位于系动词(be, become, get, look, seem等)之后。

汉语句子成分

汉语句子成分

汉语句子成分汉语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构成的。

了解汉语句子成分对于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方面展开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汉语句子成分的知识。

主语是句子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句子中的主体或者行为的发出者。

主语一般位于句子的最前面,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等。

例如,“小明”、“他”、“三个人”、“读书”等都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

谓语是句子表达主语所做的动作或者所处的状态的部分。

谓语通常位于主语之后,由动词或者动词短语构成。

例如,“跑步”、“在学习”、“很快乐”等都可以作为句子的谓语。

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行为的对象,它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等。

例如,“吃饭”、“看书”、“一本小说”等都可以作为句子的宾语。

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者代词的成分,通常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前。

定语可以是形容词、数词、代词、动词短语等。

例如,“漂亮的花”、“两个学生”、“在教室里学习的同学”等都可以作为句子的定语。

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整个句子的成分,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目的、方式、程度等。

状语通常位于句子中的其他成分之后。

例如,“昨天”、“在家里”、“因为下雨”、“为了学习”、“快速地跑”等都可以作为句子的状语。

除了以上几种成分外,汉语句子中还有补语、插入语、独立成分等。

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者宾语的成分,通常位于主语或者宾语之后。

插入语是用来插入句子的成分,用来表示说话者的感叹、疑问、命令等语气。

独立成分是句子中的独立成分,不属于句子的其他成分,通常位于句子的两端。

通过对汉语句子成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掌握句子成分对于提高汉语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汉语句子成分的知识,提高汉语语言能力。

英语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总结

英语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总结

英语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总结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英语句子成分(一)句子成分的定义: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有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主要成分有主语和谓语;次要成分有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足语和同位语。

(二)主语:主语是一个句子所叙述的主体,一般位于句首。

但在there be结构、疑问句(当主语不疑问词时)和倒装句中,主语位于谓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后面。

主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化的形容词和主语从句等表示。

例如:During the 1990s, American country music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名词)We often speak English in class.(代词)One-third of the students in this class are girls.(数词)To swim in the river is a great pleasure.(不定式)Smoking does harm to the health.(动名词)The rich should help the poor.(名词化的形容词)When we are going to have an English test has not been decided.(主语从句)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it作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为后面的不定式)(三)谓语:谓语说明主语所做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和状态。

动词在句中作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

谓语的构成如下:1、简单谓语:由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

如:He practices running every morning.2、复合谓语:(1)由情态动词或其他助动词加动词原形构成。

高中句子成分.结构分析 句子的结构成分

高中句子成分.结构分析 句子的结构成分

句子成分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语言单位叫做句子。

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单词或词组等)叫做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和同位语等,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其他为次要成分。

知识点1主语主语(subject) 是一个句子的主题( theme) ,是句子所述说的主体。

它的位置一般在一句之首。

可用作主语的有单词、短语、从句乃至句子。

1.名词作主语。

如A tree has fallen across the road.Little streams feed big rivers.2.代词用作主语。

如You’re not far wrong.He told a joke but it fell flat.3.数词用作主语。

如Three is enough.Four minus three is one.4.名词化的形容词用作主语。

The old need help.5.不定式用作主语。

如To find your way can be a problem.It would be nice to see him again.6.动名词用作主语。

如Smoking is bad for you.Watching a film is pleasure, making one is hard work.7.名词化的过去分词用作主语。

如The disabled are to receive more money.The deceased died of old age.介词短语用作主语。

如To Beijing is not very far. 到北京不很远。

From Yenan to Nanniwan was a three-hour ride on horseback.从延安到南泥湾要三个小时。

从句用作主语。

如: Whenever you are ready will be fine.Whether we go or not depends on your father.10. 句子用作主语。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句子成分是指句子中的各个部分,用于表示不同的语法功能。

常见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宾语补足语等。

1.主语:句子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所指称的人或事物的名称。

一般位于句子的谓语之前。

例如:-李明学习很努力。

(主语:李明)-这本书很有趣。

(主语:这本书)2.谓语:句子中表示主语动作、状态或存在情况的部分。

一般是动词或动词词组。

例如:-他跑步去了操场。

(谓语:跑步去了)-她是一位医生。

(谓语:是)3.宾语:句子中表示谓语动作所作用的对象或承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一般位于及物动词之后。

例如:-我吃了一个苹果。

(宾语:一个苹果)-她买了一本书。

(宾语:一本书)4.表语:句子中表示主语状态、性质或特征的部分。

一般位于系动词之后。

例如:-我很高兴。

(表语:高兴)-这本书看起来很有趣。

(表语:有趣)5.定语: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用来描述或限定名词的内容。

例如:-那个高个子男孩是我弟弟。

(定语:那个高个子)-我喜欢的那本书很有趣。

(定语:我喜欢的)6.状语:句子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整个句子的成分,表示程度、时间、地点、原因等意义。

例如:-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状语:昨天)-她慢慢地走进了房间。

(状语:慢慢地)7.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

例如:-我们选他为队长。

(补语:队长)-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重要。

(补语:重要)8.宾语补足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常常表示宾语的状态、特征等,多由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等充当。

例如:-我认为她很漂亮。

(宾语补足语:漂亮)-她被评为最佳运动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18、复指成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例如:(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

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特殊句式在句子成份的定义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是相同的,只不过古汉语有特殊句式,它改变了成份的位置: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1.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2)“......,......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3)“......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5)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2.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3)用“见”、“于”,“见......于......。

”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2(4)用“为”,“为......所.....。

”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5)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3.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等。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

”(《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3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5)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