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件检验标准
冲压件检验标准

冲压件检验标准冲压件是机械制造中常见的一种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对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冲压件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材料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
外观质量是冲压件的首要检验指标之一,包括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表面涂装、标识等方面。
在检验外观质量时,应注意观察冲压件表面是否有裂纹、气泡、划痕等缺陷,以及表面涂装是否均匀、标识是否清晰完整。
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检验时需严格把关。
其次是尺寸偏差的检验标准。
冲压件的尺寸偏差是指冲压件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
在检验时,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规定,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冲压件的尺寸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
尺寸偏差过大会直接影响到冲压件的装配和使用,甚至会导致产品的失效,因此在检验时需格外重视。
其次是材料成分的检验标准。
冲压件的材料成分直接关系到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在检验时,应对冲压件的材料成分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对材料进行金相组织分析,以确保其组织结构均匀,无夹杂和缺陷。
材料成分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冲压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在检验时需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定。
最后是力学性能的检验标准。
冲压件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指标。
在检验时,应根据相关标准规定,采用合适的试验设备对冲压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力学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冲压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因此在检验时需特别重视。
综上所述,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材料成分、力学性能等多个方面,对冲压件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定,加强对冲压件的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冲压件检验标准

冲压件检验标准冲压件是机械制造中常见的一种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对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冲压件的检验标准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冲压件的外观质量是最直观的检验指标之一。
外观质量包括冲压件的表面光洁度、无损伤、无变形等方面。
在检验时,应该通过肉眼或辅助工具对冲压件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同时,可以采用比对样件、使用光源照射等方式来确保外观质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其次,冲压件的尺寸精度也是需要严格检验的重要指标。
尺寸精度直接关系到冲压件的装配和使用。
在检验过程中,应该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等,对冲压件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并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以确保尺寸精度符合要求。
另外,冲压件的材料成分和力学性能也是需要重点检验的内容之一。
材料成分的检验可以通过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手段进行,以确保冲压件所使用的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而力学性能的检验则需要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方式来进行,以确保冲压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此外,冲压件的表面涂装和防腐蚀性能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表面涂装应该均匀、牢固,不应有脱落、起泡等现象。
而防腐蚀性能则需要通过盐雾试验、湿热循环试验等方式来进行检验,以确保冲压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表面状态。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冲压件,如汽车车身件、航空航天零部件等,还需要根据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特殊的检验,以确保冲压件的质量符合特定的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质量、尺寸精度、材料成分、力学性能、表面涂装和防腐蚀性能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才能保证冲压件的质量稳定、可靠,从而确保整个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希望各行业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更加严格、科学的冲压件检验标准,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五金冲压件检验标准

五金冲压件检验标准五金冲压件是制造业中常见的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五金冲压件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五金冲压件的检验标准,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正确进行检验工作。
一、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是五金冲压件检验的第一道工序,主要包括表面平整度、表面无损伤、表面无氧化等方面。
在外观检验中,应该使用肉眼和辅助工具进行检查,确保五金冲压件的外观符合要求。
二、尺寸检验。
尺寸检验是五金冲压件检验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尺寸精度、尺寸偏差、尺寸一致性等方面。
在尺寸检验中,应该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等,确保五金冲压件的尺寸符合要求。
三、材料检验。
材料检验是五金冲压件检验的基础,主要包括材料成分、材料硬度、材料强度等方面。
在材料检验中,应该使用化学分析仪、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确保五金冲压件的材料符合要求。
四、功能性能检验。
功能性能检验是五金冲压件检验的关键,主要包括耐磨性、耐腐蚀性、承载能力等方面。
在功能性能检验中,应该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磨损试验机、盐雾试验箱、拉力试验机等,确保五金冲压件的功能性能符合要求。
五、包装检验。
包装检验是五金冲压件检验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包括包装完整性、包装标识、包装数量等方面。
在包装检验中,应该对五金冲压件的包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包装符合运输和储存的要求。
综上所述,五金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尺寸、材料、功能性能和包装等多个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确保五金冲压件的质量稳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本文介绍的检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五金冲压件的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冲压件判定标准

表面张力、强度
触觉
用单个手指对零件中间部位轻施压,零件无变形
表面质量
目视、触觉
油石
无目视可见的皱纹、波浪、坑包,无手感明显的变形、麻点或麻点群(有异议处使用细油石证明)
棱线
目视、触觉
油石
棱线必须清晰、左右对称、过度均匀,无棱线滑移,无多棱线
压伤、
目视、触觉
无明显压伤,或有轻微痕迹无手感;
+0.1mm
孔位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2mm
定位面
平度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3mm
间隙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3mm
装配孔
孔径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1mm
孔位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3mm
装配面
平度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5mm
间隙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5mm
工艺、减重孔
孔径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1mm
孔位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1mm
焊接搭接面
平度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5mm
间隙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5mm
一般型面
平度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5mm
间隙
测量
游标卡尺/间隙尺
±0.5mm
2、冲压件上检具检测判定标准:
编制:审核:批准:
拉毛、划痕
用手指甲从划痕侧面划动
拉毛深度≤料厚的10%,手感无明显阻挡、滞留
冲压件检验通用标准

冲压件检验通用标准1.钢板厚度要求,根据图纸材料栏,允差不得超过0.1MM, 并逐步完善材料牌号2.喷塑件应注意初检颜色和光面或砂面程度,再检验喷塑质量,是否有堆塑,颗粒物,漏喷,过薄过厚现象;电镀件注意镀锌件的颜色是镀白还是镀彩,镀铬的光亮程度,以封样样品或色样作为标准。
缺陷判定应区别ABC面3. 检查沉孔个数和大小是否符合图纸,必要时用沉头螺钉比较是否符合装配要求4. 孔位检查: 用1:1图纸进行对比检查, 有技改的图纸注意检查是否技改到位,检查是否缺孔,多孔。
A3图幅的1:1图纸有失真,首次校对时应采用A4图纸,以后校对采用上次封样样品。
5. 孔径检查5.1对于生产量大的冲压件,应注意检查孔径大小,因为冲针可能磨损造成直径变小。
5.2对于轴承孔,应检验喷塑后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抽样用轴承座带轴承进行试套。
5.3对于螺丝孔,去除喷塑层后,M3的螺孔底孔,用2.5冲针可以轻松通过,用2.6冲孔较紧。
M4的螺孔底孔,用3.3冲针可以轻松通过,用3.4冲孔较紧。
螺纹底孔过紧造成攻丝困难,过松造成易滑丝!6.成形和冲压定位精度6.1接收板和灯架零件,要求对中性精度高,否则造成对管偏心,影响机器性能,两边对应尺寸相差不能超过0.1MM。
接收板小孔和长磁头大孔是两道冲出,应分别检验对中性6.2灯架是易变形零件,要求进出货放置整齐,避免变形,冲孔定位不得超出0.05MM,变形量不得超出0.2MM6.3 折弯直角度应不得超过3度。
6. 4以下是冲压件的工艺,质检人员应能判定哪道工艺出现问题左右板的工艺:落料—冲孔接收板的工艺:落料—冲小孔—成形—冲长磁头大孔灯架的工艺:落料—冲孔—成形后横档的工艺:落料—冲孔—成形手柄的工艺:落料—冲孔—去毛刺--成形备注:有些冲压件是落料和冲孔合为一道落料,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7. 厂商标记: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物料,一般有厂家区别记号,质检物料部门应能识别。
这类物料要求分开放置,左右板配套使用。
五金冲压件检验标准

五金冲压件检验标准一、目的本标准规定了五金冲压件的检验项目、方法和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检验项目及标准1. 尺寸检验(1)检查五金冲压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使用卡尺、千分尺、塞尺等测量工具对五金冲压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3)检查五金冲压件的公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外观检验(1)检查五金冲压件的表面是否有划痕、压印、变形等缺陷。
(2)观察五金冲压件的颜色、光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五金冲压件的边缘是否光滑、整齐,无毛刺、飞边等缺陷。
3. 材质检验(1)检查五金冲压件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通过化验、光谱分析等方法对五金冲压件的材质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4. 强度检验(1)测试五金冲压件的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方法对五金冲压件的强度进行检验,确保其能够承受预定的载荷和压力。
5. 功能性检验(1)检查五金冲压件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对五金冲压件进行装配和调试,检查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6. 可靠性检验(1)测试五金冲压件的可靠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通过在正常条件下进行长时间工作测试,观察五金冲压件是否存在失效或性能下降现象。
7. 安全性检验(1)检查五金冲压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对五金冲压件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如防爆、防腐蚀等测试。
8. 包装检验(1)检查五金冲压件的包装是否符合保护产品完整性及安全性的要求。
(2)观察包装材料、标识、防潮、防震等措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冲压件检验标准

孔位边沿损伤,在后续装配过程中可遮盖。
√
孔位边沿损伤,在后续装配过程中不可遮盖。
√
8
变形
产品边口及表面、孔边不能有冲压变形现象;产品边口及表面有轻微变形,组装后可遮盖,不影响产品外观。
目视
表面有及边口有明显变形。
√
孔位冲压变形,组装后可遮盖,影响产品外观。
√
9
尺寸
产品重要配合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卡尺
√
冲压件检验标准
文件名称
冲压件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页码
2 of 3
版本
A / 0
序号
检验
项目
接收标准
检验工具及
方法
缺陷描述
缺陷等级
致命(CR)
严重(MA)
轻微(MI)
3
披锋
产品边沿、孔位,不能有锋利的尖角和披锋现象。
目视
卡尺
产品断切面及边、孔,有明显披锋或组装后可遮盖。
√
产品断切面披锋高≤0.1mm,不伤手,不影响产品外观。
1、GB / T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及抽样表。
2、GB / T 13914-2002冲压件尺寸公差。
3、GB/T 13916-2002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4、GB/T 14662-2006冲模技术条件。
5、GB 7000.1-2007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序号
检验
项目
√
产品断切面披锋高≤0.1mm,且有尖角、伤手。。
√
产品断切面披锋高≤0.1mm,不伤手,但影响产品外观。
√
产品断切面披锋高≤0.1mm,组装时影响产品装配,但可以组装。
√
冲压件表面检验标准

冲压件表面检验标准1、)外板件外露型面:1.1表面光顺、平滑,流线无波纹,无硬点,无凹凸,无成形滑移线,无划伤。
1.2棱线清晰连续,圆角均匀。
1.3材料表面无锈蚀、麻点,成形变薄量不大于料厚的10%。
1.4切割边、孔边毛刺高度不大于料厚的20%2、)外板件被遮盖面:2.1表面无明显凸凹,允许有轻微碰伤和划伤。
2.2允许存在轻微的成形滑移线。
2.3切割边、孔边、翻边毛刺高度不大于料厚的30%,孔边不允许有较大变形。
2.4翻边、弯边允许存在料厚20%的变薄量。
3、)内板件外露型面(指未被内饰板遮盖并外露可视的型面)3.1表面光顺、平滑,无褶皱,无因异物所造成的凹凸,无严重划伤。
3.2棱线清晰连续,圆角均匀。
3.3材料表面无锈蚀、麻点。
3.4表面允许有轻微波纹,但不影响整车外观。
3.5毛刺高度不大于料厚的35%4、)内板件被遮盖面4.1型面光顺,棱线清晰,圆角均匀。
4.2非装配型面允许有不大于料厚10%的划伤,允许有轻微皱纹,但不允许有褶皱、死皱。
4.3切割边、孔边、翻边毛刺高度不大于料厚的35%,孔边不允许有较大变形。
4.4材料成型变薄量不大于料厚的15%。
5、)结构件(料厚在1.0mm以上内板件、加强件、加强梁等)装配面5.1型面平整,圆角清晰,局部允许有不影响焊接的轻微波纹。
5.2螺母孔周边不允许变形。
5.3切边、弯边、翻边、孔周边不允许有较大变形,毛刺高度不大于料厚的35%5.4材料成型变薄量不大于料厚的20%。
6、)结构件(料厚在1.0mm以上内板件、加强件、加强梁等)非装配型面6.1局部型面允许有不大于料厚20%的拉痕、拉伤等成型痕迹。
6.2局部型面允许有较轻波纹和皱纹,但不允许有褶皱、死皱6.3材料成型变薄量不大于料厚的20%6.4切边、弯边、翻边、孔周边毛刺高度不大于料厚的40%,孔边不允许有较大变形。
7、质量问题描述及处理方法:1、)毛刺(用角磨机打磨修边有毛刺处)2、)拉毛(用抛光机打磨拉毛处,如拉毛严重,可先用角磨机打磨)3、)高点(较高的高点线用锤击修整,再用专用工具刮平,最后用抛光机抛光;小高点用专用工具刮平,再用抛光机抛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陷扌田述
缺陷等级
致命 (CR)
严重
(MA)
轻微 (MI)
1
起皱
产品表面不能有明显的起皱现象。
目视
A面,不能有起皱现象。
V
A面有起皱,但不明显,经 后续加工可遮盖。
V
A面有起皱,但较明显,经 后续加工不可遮盖。
V
B、C面,表面有起皱,但 经后续加工可消除。
V
B、C面,表面有起皱,但 经后续加工不可消除。
1、GB/T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及抽样表。
2、GB/T 13914-2002冲压件尺寸公差。
3、GB/T 13916-2002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4、GB/T 14662-2006冲模技术条件。
5、GB 7000.1-2007灯具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序 号
检验 项目
接收标准
目视 卡尺
表面有明显的拉伤、压伤痕。
V
表面拉痕的长10mm<长w
20mm宽w0.1mm,深w0.05mmo
V
表面拉痕的长10mm<长w
20mm宽〉0.1mm,深w0.05mmo
V
表面拉痕的长10mm<长w
20mm宽〉0.1mm, 0.05mm深w
0.1mmo
V
表面拉痕,在后续加工过程 中可消除。
V
表面拉痕,在后续加工过程 中不能完全消除,或不可消除。
V
2
破裂
产品经冲压加工后,不能有破裂 现象。
目视
产品表面及边沿在经冲压 后有破裂现象。
V
孔位边沿有破裂(除装饰孔 以外的组装孔),组装后能遮盖。
V
孔位边沿有破裂(除装饰孔 以外的组装孔),组装后不能遮 盖,但不影响产品结构和外观。
V
孔位边沿有破裂(除装饰孔 以外的组装孔),组装后不能遮 盖,但影响产品结构和外观。
V
文件名称冲压件检验标准文件编号页码3of3版本A/ 0
序 号
检验 项目
接收标准
检验工
具及 方法
缺陷描述
缺陷等级
致命 (CR)
严重
(MA)
轻微
(Ml)
7
损伤Hale Waihona Puke 表面及孔边不能有任何损伤。
目视 卡尺
表面有损伤现象。
V
表面损伤面积5mm2且较 轻,可修复。
V
表面损伤面积5mm2且较 重,不可修复。
V
表面损伤面积〉5mm2。
V
孔位尺寸偏斜,组装后不影 响整体外观和结构。
V
孔位尺寸偏斜,组装后影响 整体外观和结构。
V
备注
本检验标准未尽项目,需检验时可参照行业标准、国标或工程技术文件要求。当检验标准的检验项 目在技术要求中未作规定时,可不作检验要求。
V
装饰孔或散热孔披锋(内 部),影响产品组装(易伤手)。
V
4
缺料
产品表面及边、角不能有任何缺 料现象。
目视
产品表面及能触及的边角, 有缺料现象。
V
5
冲压痕
表面及孔位边沿,不能有明显的 冲压痕。
目视
表面有明显的冲压模痕及 废料痕或模具拉痕。
V
表面冲压痕,在后续加工中 不能消除。
V
6
拉痕
表面不能有明显的拉、压痕现象。
V
产品断切面披锋高w
0.1mm,且有尖角、伤手。。
V
产品断切面披锋咼w0.1mm, 不伤手,但影响产品外观。
V
产品断切面披锋高w
0.1mm,组装时影响产品装配, 但可以组装。
V
产品断切面披锋高w
0.1mm,组装时影响产品装配, 但不可以组装。
V
产品冲孔位披锋,不影响产 品装配及外观。
V
产品冲孔位披锋,影响产品 装配及外观。
V
孔位边沿损伤,在后续装配 过程中可遮盖。
V
孔位边沿损伤,在后续装配 过程中不可遮盖。
V
8
变形
产品边口及表面、孔边不能有冲 压变形现象;产品边口及表面有轻微 变形,组装后可遮盖,不影响产品外 观。
目视
表面有及边口有明显变形。
V
孔位冲压变形,组装后可遮 盖,影响产品外观。
V
9
尺寸
产品重要配合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V
文件名称冲压件检验标准文件编号页码2of3版本A/ 0
序 号
检验 项目
接收标准
检验工
具及 方法
缺陷描述
缺陷等级
致命 (CR)
严重
(MA)
轻微
(Ml)
3
披锋
产品边沿、孔位,不能有锋利的 尖角和披锋现象。
目视 卡尺
产品断切面及边、孔,有明 显披锋或组装后可遮盖。
V
产品断切面披锋咼w0.1mm, 不伤手,不影响产品外观。
文件名称
冲压件检验标准
生效日期
页码
1of3
使用状态
文件编号
版本
A/ 0
审核
拟定
目的
确保本公司冲压件品质符合客户要求。
范围
适应于(五金、不锈钢)冲压件进料入库检验。
抽样标准
MIL-STD-105E单次H级正常检验;CR=0;MA=1.0;Ml=2.5。
产品表
面分区
A面:在安装状态下,距离离使用者最近、且第一眼便能看见的产品表面;
卡尺
目视
产品配合尺寸,超过其最大 公差值>0.1mm,但不影响装配 或后续作业。
V
产品配合尺寸,超过其最大 公差值〉0.1mm,影响装配或后 续作业。
V
孔位尺寸,经实测值大于最大公 差值,不影响产品外观、结构。
V
孔位尺寸,经实测值大于最大 公差值,影响产品外观、结构。
V
产品尺寸小于设计或孔位 尺寸小于设计尺寸,影响产品组 装或不能组装。
B面:在安装状态下,使用者变动方位或调节相关部件后就可看见,但距离离使用者比较远的产品表面;C面:在安装状态下,使用者必须大幅度地移头部,或者拆动可换性配件才能看到的产品表面;
D面:在安装状态下,顾客根本看不见的产品表面。
检验环境
在正常光源条件下,距离30cm远检验,以及适宜的角度检验产品。
参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