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试题-四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最新

四年级数学试题-四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最新
四年级数学试题-四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最新

第8讲找规律(二)

整数a与它本身的乘积,即a×a叫做这个数的平方,记作a2,即a2=a×a;同样,三个a的乘积叫做a的三次方,记作a3,即a3=a×a×a。一般地,n个a相乘,叫做a的n次方,记作a n,即

本讲主要讲a n的个位数的变化规律,以及a n除以某数所得余数的变化规律。

因为积的个位数只与被乘数的个位数和乘数的个位数有关,所以a n 的个位数只与a的个位数有关,而a的个位数只有0,1,2,…,9共十种情况,故我们只需讨论这十种情况。

为了找出一个整数a自乘n次后,乘积的个位数字的变化规律,我们列出下页的表格,看看a,a2,a3,a4,…的个位数字各是什么。

从表看出,a n的个位数字的变化规律可分为三类:

(1)当a的个位数是0,1,5,6时,a n的个位数仍然是0,1,5,6。

(2)当a的个位数是4,9时,随着n的增大,a n的个位数按每两个数为一周期循环出现。其中a的个位数是4时,按4,6的顺序循环出现;a的个位数是9时,按9,1的顺序循环出现。

(3)当a的个位数是2,3,7,8时,随着n的增大,a n的个位数按每四个数为一周期循环出现。其中a的个位数是2时,按2,4,8,6的顺序循环出现;a的个位数是3时,按3,9,7,1的顺序循环出现;当a 的个位数是7时,按7,9,3,1的顺序循环出现;当a的个位数是8时,按8,4,2,6的顺序循环出现。

例1求67999的个位数字。

分析与解:因为67的个位数是7,所以67n的个位数随着n的增大,按7,9,3,1四个数的顺序循环出现。

999÷4=249……3,

所以67999的个位数字与73的个位数字相同,即67999的个位数字是3。

例2求291+3291的个位数字。

分析与解:因为2n的个位数字按2,4,8,6四个数的顺序循环出现,91÷4=22……3,所以,291的个位数字与23的个位数字相同,等于8。

类似地,3n的个位数字按3,9,7,1四个数的顺序循环出现,

291÷4=72……3,

所以3291与33的个位数相同,等于7。

最后得到291+3291的个位数字与8+7的个位数字相同,等于5。

例3求28128-2929的个位数字。

解:由128÷4=32知,28128的个位数与84的个位数相同,等于6。由29÷2=14……1知,2929的个位数与91的个位数相同,等于9。因为6<9,在减法中需向十位借位,所以所求个位数字为16-9=7。

例4 求下列各除法运算所得的余数:

(1)7855÷5;

(2)555÷3。

分析与解:(1)由55÷4=13……3知,7855的个位数与83的个位数相同,等于2,所以7855可分解为10×a+2。因为10×a能被5整除,所以7855除以5的余数是2。

(2)因为a÷3的余数不仅仅与a的个位数有关,所以不能用求555的个位数的方法求解。为了寻找5n÷3的余数的规律,先将5的各次方除以3的余数列表如下:

注意:表中除以3的余数并不需要计算出5n,然后再除以3去求,而是用上次的余数乘以5后,再除以3去求。比如,52除以3的余数是1,53除以3的余数与1×5=5除以3的余数相同。这是因为52=3×8+1,其中3×8能被3整除,而

53=(3×8+1)×5=(3×8)×5+1×5,

(3×8)×5能被3整除,所以53除以3的余数与1×5除以3的余数相同。

由上表看出,5n除以3的余数,随着n的增大,按2,1的顺序循环出现。由55÷2=27……1知,555÷3的余数与51÷3的余数相同,等于2。

例5 某种细菌每小时分裂一次,每次1个细茵分裂成3个细菌。20时后,将这些细菌每7个分为一组,还剩下几个细菌?

分析与解:1时后有1×3=31(个)细菌,2时后有31×3=32(个)细菌……20时后,有320个细菌,所以本题相当于“求320÷7的余数”。

由例4(2)的方法,将3的各次方除以7的余数列表如下:

由上表看出,3n÷7的余数以六个数为周期循环出现。由20÷6=3……2知,320÷7的余数与32÷7的余数相同,等于2。所以最后还剩2个细菌。

最后再说明一点,a n÷b所得余数,随着n的增大,必然会出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因为所得余数必然小于b,所以在b个数以内必会重复出现。

四年级奥数-找规律(教案含答案)

第一讲:规律性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从简单问题入手找规律 2、能够利用数论、几何等专题解周期性问题 3、归纳找规律问题的解题思想 知识点拨 一、知识点说明 同学们在探索某一类事物的性质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经常从观察具体事物入手,通过分析、猜测、验证,找出这类事物的一般属性。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法,或者称之为找规律,很多人也称之为周期问题。 二、考点总结 找规律问题在小升初考试中几乎每年必考,但考题的分值较低,多以填空题型是出现。这是为了考验我们是否能在最短时间里找到数字间的奥秘,即是在考察我们的数感和归纳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和我们日常积累分不开的,正所谓见多识广吧。所以找规律这类题目,需要同学们养成细观察、勤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归纳能力。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提炼思想 找规律是奥数里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很多难题都是靠这种方法解决的,要求我们能够观察数列或数表中每一个数自身的特征(如奇偶性,整除性,是否为质或者合数等等)、相邻数之间的差或商的变化特征(常见的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复合数列等

等),有时候还需要考虑连续多个数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甚至对于某个自然数的余数数列等等,所以同学们要好好的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争取在奥数的学习中能够克服难题,取得进步。 例题精讲 模块一、数论部分 【例 1】下面各列数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数,请将它们找出来: (1)3,5,7,11,15,19,23,…… (2)6,12,3,27,21,10,15,30,…… (3)2,5,10,16,22,28,32,38,24,…… (4)2,3,5,8,12,16,23,30,…… 【解析】这四个与众不同的数依次是:15,10,5,16。因为:(1)除了15其余都是质数;(2)除了10其余都是3的倍数;(3)除了5其余都是偶数;(4)相邻两数 之间的差依次是1,2,3,4,5,6,……,成等差数列。注:本题答案不唯一, 只要学生说明白道理就算正确。 【例 2】在下面的一串数中,从第五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四个数字之和的个位数字,那么在这串数中,能否出现相邻的四个数依次是2,0,0,8 ? 1,9,9,9,8,5,1,3,7,6,7,3,3,9,2,7,1,9,9,6,……【解析】运用奇偶性进行分析,这些数的奇偶性依次是: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四个奇数一个偶数循环 出现,而2,0,0,8均为偶数,必定不会出现在相邻的位置上。 【例 3】数列1,1,2,3,5,8,13,21,34,……一共2005项,其中共有多少个是6的倍数? 这串数从第三个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所以这是一个菲波那契数列,这串数除以6的余数依次是:1,1,2,3,5,2,1,3,4,1,5,0,5,5,4,3,1,4,5,3,2,5,1,0,1,1,2,3,……,注意:计算余数的时候不用把原数计算出来,可以直接用菲波那契数列的规律计算余数,如前两个数是5,2,则下一个数是(5+2)÷6的余数为1 。余数数列从第一个起,每24个循环一次,每一次循环中有两个数是6的倍数,而200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专题练习

找规律专题练习姓名: 1、用火柴棒搭成下面的图形. (1)填表 (2)如果摆6和8个三角形,分别要用多少根火柴棒? (3)摆n个三角形,要用多少根火柴棒?如果用31根火柴棒,能搭成多少个三角形? 2、用小棒搭成下面的图形. 摆一个长方形用4根小棒,增加一个长方形后,共用小棒根数是4+3 增加两个长方形后,共用小棒根数是4+3×() 增加三个长方形后,共用小棒根数是4+() 增加a个长方形后,共用小棒根数是() 如果a=100时,共用小棒多少根? 摆n个长方形共用多少根小棒?用31根小棒可以摆多少个长方形?

3、用火柴棒按下面得方式搭图形: (1)填写下表: (2)第n个图形共有多少根火柴棒? 4、实验学校有一条4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10米栽一棵。 (1)如果只有一端栽树,共需要()棵。 (2)如果两端都不栽树,共需要()棵。 (3)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共需要()棵。 5、实验二小有一条4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 (1)如果只有一端栽树,共需要()棵。 (2)如果两端都不栽树,共需要()棵。 (3)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共需要()棵。

6、从小兰家到少年宫有3条路,从少年宫到文化宫也有3条路,那么从小兰家到文化宫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7、四(1)、四(2)、四(3)、四(4)班四支足球队,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先在下面用线连一连,再回答。 四(1) · ·四(2) 四(3) · ·四(4) 8、 世界杯有32支足球队参加,分成8个小组先打小组赛,小组里面每两支球队要进行一场比赛,你知道世界杯小组赛一共打了多少场比赛吗? 9、找规律 . . . . . . . . 1÷11=0.0 9 2÷11=0.1 8 3÷11=0.2 7 4÷11=0.3 6……. . . 9÷11=0.8 1 5÷11= 6÷11= 7÷11= 8÷11= 15÷11= 26÷11= · · · 小兰家 少年宫 文化宫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练习题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四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1. 按规律接着画。 (1)▲△▲△▲△▲△()()( )…… (2) 2. 3月12日是植树节,四(2)班的学生在一个池塘的一周栽了30棵柳树,五(2)班的学生在每两棵柳树中间栽2 棵桃树,五(2)班同学一共栽桃树多少棵? 3. 李师傅把一根钢筋剪成同样长的40段。一次只能剪下一段,他一共要剪多少次? 4.填一填 (1)伸出你的右手,观察一下共有()个手指,手指与手指之间共有()个间隔。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 把一根钢筋剪成5段,要剪()次;如果剪3次,能剪成()段。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

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3)小明从1楼走到2楼要一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1楼到4楼要用()分钟。 5. 马路的一侧原来种了18棵松树,今年又在两棵松树之间补栽一棵小松树。一共栽了多少棵小松树? 6. 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准备在操场四周插60面红旗,如果在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和一面蓝旗,黄旗和蓝旗各需要多少面?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找规律

1.从5个人中选出3各人参加书法比赛,有多少种选法?(要列算式、列举、和为什么用这个算式的解释) 1、5*4*3=60种 选第一个人的时候有5种选择,选第二个人时4种,第三个人时3种 2.在1个5角、2个2角、3个1角种取6角钱,有几种取法??(要列算式、列举、和为什么用这个算式的解释) 2、包括5角,则取法为1个5角1个1角,有3种 不包括5角,则为2个2角2个1角,3*2*3*2=36种 一共为38种 3.小华小明小刚小强这4个好朋友玩老鹰抓小鸡,1个人当老鹰,其他3人当小鸡,有多少种玩法??(要列算式、列举、和为什么用这个算式的解释) 3、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明白,要是小鸡的顺序也是在考虑范围内的就是4*3*2*1=24种 4 玩具小汽车十万个什么字典玩具熊猫 4、4*3*2=24种 在这4种礼物选3种,有哪几种选择的方法??(要列算式、列举、和为什么用这个算式的解释) 5.汉堡包冰淇淋牛奶汽水 小明要从上面的食品中任选2种,他一共有几种选法??(要列算式、列举、和为什么用这个算式的解释) 5、3*2=6种 5. 3+2+1=6(种) 如1:汉堡包冰淇淋2汉堡包牛奶3汉堡包汽水4冰淇淋牛奶5冰淇淋汽水6牛奶汽水 因为从汉堡包开此每个食品的选2个的选法(个数-1)都比前一个少1,这里有4种就=3+2+1+0,但是那个0可以去掉就=3+2=1 6.在空格中填运算符号和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6 6 6 6=1 6 6 6 6=0 6、(1)(6+6-6)/6=1或者6*6/6/6=1 (2)6+6-6-6=0或者(6-6)*6*6=0或者(6-6)/6/6=6或者(6-6)*6/6=0 6. 6-6+6除6=1 (2)6-6+6-6=0或(6+6)-6-6=0

四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数表专题

数列与数表 一、知识与方法归纳 1、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 (1)通项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 ×公差 (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3)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 ×项数÷2 2、本讲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规律较复杂的数列以及简单的数表 二、经典例题 例1.1,100,2,98,3,96,2 ,94,1,92,2 ,90,3 ,88,2,86,1, 84,…,0。请观察数列的规律并回答一下问题: (1)这个数列中有多少项是2? (2)这个数列所有项的总和是多少? 解: 例2. 1,2,3,4, 4, 5, 6, 7,7, 8,9 ,10,…,97, 98, 99, 100.请观察数列的规律并回答一下问题: (1)这个数列一共有多少个数? (2)50在数列中是第几个数? 解: 体验训练1 1, 2, 2, 4, 3, 6, 1, 8, 2, 10, 3, 12,…,100.观察数列的规律,请问:(1)数列中有多少个2? (2)数列中所有数的总和是多少? 解:

例3.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3,第二个数是4,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的个位数。从这列数中取出连续的50个数,它们的和最大是多少? 解: 例4. 如图所示,将从5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规律填入下面的数阵中,请问: (1)123应该排在第几列?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 (2)第2行、第20列的数是多少? 5 10 15 … 6 11 16 … 7 12 17 … 8 13 18 … 9 14 19 … 解: 体验训练2 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某种规律填入方格表中,请问: (1)66在第几行、第几列? (2)第33行、第4列的数是多少? 解: *例5.如图所示,将自然数有规律地填入方格表中,请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拓展应用题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拓展应用题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拓展应用题(一)求棵数: 有一条长 800 米的公路, 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 20 米 栽一棵杨树, 需多少棵杨树苗? 练习: 1. 在一条长 500 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 每隔 50 米架设 一根, 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多少根? 2、在一条长 50 米的跑道两旁, 从头到尾每隔 5 米插一面彩旗, 一共插多少面彩旗? (二)求间距: 红领巾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 800 米, 在它的一侧从头到 尾等距离地放着41 个垃圾桶, 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多少米? 练习: 1. 在一条绿荫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坚电线杆, 共用电线杆 86 根, 这条绿荫大道全长 1700米。 每两根电线杆相隔多少米? 2. 街心公园一条甬道长 200 米, 在甬道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美人蕉, 共栽种美人蕉 82 棵,每两棵美人蕉相距多少米?(三)求全长: 街心公园一条直甬路的一侧有一端原栽种着一株海棠树, 现每 隔 12 米栽一棵海棠树, 共用树苗 25 棵, 这条甬路长多少米? 练习: 1. 在一条公路上两侧每隔 16 米架设一根电线杆, 共用电线 杆 52 根,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公路的每边相隔 7 米有 1 / 3

一棵槐树, 芳芳乘电车 3 分钟看到公路的一边有槐树 151 棵, 电 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四)封闭一个圆形池塘, 它的周 长是 300 米, 每隔 5 米栽种一棵柳树, 需要树苗多少株? 练习: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 2 米栽一棵杨树, 共栽了 40 棵, 水 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一个圆形养鱼池全长 200 米, 现在水池周围 种上杨树 25 棵, 隔几米种一棵才能都种上? (五)、锯木头例 1、有一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 3 段,每锯开一处,需要 5 分 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练习、 1.有三根木料,打算把每 根锯成 4 段,每锯开一处,需要 3 分钟,全部锯完需多少分钟? 2、一个木工锯一根长 19 米的木条。 他先把一头损坏部分锯下 1 米,然后锯了 8 次,锯成许多 一样长的短木条。 求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3.、一根木材,锯成 4 段用 6 分 钟,另外有同样的一根木材以同样的速度锯, 18 分可锯多少段? (六)、爬楼梯和敲钟例 1: 业务员小李爬一层楼要 18 秒,他爬到 4 楼需要几秒? 练 习、 1.业务员小李要到六楼联系工作,他从 1 楼到 4 楼用了 54 秒,照这样计算,小李走到 6 楼还需要几秒? 2.、挂钟 6 点 钟敲 6 下, 10 秒敲完,那么 9 点钟敲 9 下,几秒敲完? 反馈练习: 1、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在一条长 120 米的小路的一边栽树, 每隔 6 米栽一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练习

找规律 一、填空: 1、从6个学生中选3个人让他们排成一排照相,有()种不同的排法。 2、从7名男生和5名女生中,选出2人,选法共有()种。 3、用1、2、3、 4、5可以组成()个没有重复的三位数。 4、题库种有三种类型的题目,数量分别为30道、40道、45道,每次考试要从 三种类型的题目中各取一道组成一张试卷,该题库共可组成()种不同的试卷。 5、4人站成前后2排,每排2人,有()种排法。 6、有12名同学进行乒乓球的单循环赛,共要进行()场比赛。 7、有23支足球队进行淘汰赛,共要进行()场比赛。 8、在一个圆周上有8个点,以这些点为三角形的顶点,可以画出()个三 角形。 二、混合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 150-(50-30÷5) 450+450÷9×5 〔368-(132+129)〕×34 5×64×25×125 1998+997+5 908-(308-159) 568-138-62 779+198 581-303 三、画图题 1、过点N分别画出底边A、B的高 2、在平行线之间再画1个平行四边形 和已知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

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 有四班,汽车有2班,轮船有3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旗杆上最多挂两面信号旗,现在又红色、蓝色和黄色的信号旗各一面,如果 用挂信号旗表示信号,最多能表示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3、书架的第一层放有4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二层放有3本不同的文艺书,第 三层放有2本不同的体育书。(1)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从书架上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4、某班的8名同学见面,他们之间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要握手一次,他们一共要 握多少次手? 5、要从甲、乙、丙三人中选2名工人分别上白班和晚班,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6、4人排成一排拍照片,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6、有4名学生,分配到3个不同的车间实习,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 7、一列火车从上海到南京,中途要经过6个站,这列火车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 火车票? 8、有3封不同的信,投入4个邮筒,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投法? 9、有4、5、6、7四个数字,要组成不同的四位数,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重 复的四位数? 10、两次掷一枚骰子,两次出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情况有多少种?

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1

找规律1 谈话 : 这个星期天小明想去玩具商店买东西,可去的时候,他想穿一套好看的衣服。在家找了一件上衣和三条裤子,他不知道怎么搭配,想请我们的同学帮一下忙,你们知道小明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吗?衣服选好后,小明来到了一家玩具商店,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片 二、新授 出示课件。 谈话:,从图片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当学生说道帽子和木偶娃娃时,教师板书: 2顶帽子 3个木偶娃娃 师:你们知道小明对售货员阿姨说了什么?可是这里有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帮一下小明的忙。好吗? 三、自主探究,感知规律。 (课件进入下一步)自主探索 谈话:同学们,如果是你们,会选择哪个木偶娃娃呢?又会选择哪一顶帽子呢?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在课件上一一演示出来……这样演示下去,势必出现重复或遗漏的选配方法,教师这时因势利导: 同学们很聪明,各自都说了自己喜欢的选配方法,方法多种多样。但看上去显得很混乱,有重复的选配方法,也许还有遗漏呢。那有没有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找规律。(板书课题) 四、引导探索,获得新知。 1、教学第一种方法: 教师将三个木偶分别拖放在课件演示区。 提问:第一个木偶娃娃可以配几种不同的帽子?(两种) 教师示范用课件将这两种搭配演示出来。 提问:那么第二个、第三个木偶娃娃呢?(都可以配两种帽子) 师:刚才老师先选的什么?(板书:先选木偶)这里一共有几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呢?请同学们数一数(6种)有没有重复的地方?(没有)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没有) 2、教学第二种方法: 教师将两顶帽子分别拖放在课件演示区。 提问:第一顶帽子可以配几种不同的木偶娃娃?(三种) 教师示范用课件将这三种搭配演示出来。 提问:那么第二顶帽子呢?(也可以配三种木偶娃娃) 师:刚才老师先选的什么?(板书:先选帽子)这里一共有几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呢?请同学们数一数(6种)有没有重复的地方?(没有)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没有)同学们,我们用 3、教学第三种方法:画图连线法。 师:如果有的同学对以上两种方法不清楚,那么我们还可以用画图连线的方法。 说明:这里,我们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娃娃。 出示课件,教师先示范连一条线,再请学生仿效,教师辅导。其他学生在课本上操作。

四年级数学试题-四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最新

第8讲找规律(二) 整数a与它本身的乘积,即a×a叫做这个数的平方,记作a2,即a2=a×a;同样,三个a的乘积叫做a的三次方,记作a3,即a3=a×a×a。一般地,n个a相乘,叫做a的n次方,记作a n,即 本讲主要讲a n的个位数的变化规律,以及a n除以某数所得余数的变化规律。 因为积的个位数只与被乘数的个位数和乘数的个位数有关,所以a n 的个位数只与a的个位数有关,而a的个位数只有0,1,2,…,9共十种情况,故我们只需讨论这十种情况。 为了找出一个整数a自乘n次后,乘积的个位数字的变化规律,我们列出下页的表格,看看a,a2,a3,a4,…的个位数字各是什么。 从表看出,a n的个位数字的变化规律可分为三类: (1)当a的个位数是0,1,5,6时,a n的个位数仍然是0,1,5,6。 (2)当a的个位数是4,9时,随着n的增大,a n的个位数按每两个数为一周期循环出现。其中a的个位数是4时,按4,6的顺序循环出现;a的个位数是9时,按9,1的顺序循环出现。 (3)当a的个位数是2,3,7,8时,随着n的增大,a n的个位数按每四个数为一周期循环出现。其中a的个位数是2时,按2,4,8,6的顺序循环出现;a的个位数是3时,按3,9,7,1的顺序循环出现;当a 的个位数是7时,按7,9,3,1的顺序循环出现;当a的个位数是8时,按8,4,2,6的顺序循环出现。

例1求67999的个位数字。 分析与解:因为67的个位数是7,所以67n的个位数随着n的增大,按7,9,3,1四个数的顺序循环出现。 999÷4=249……3, 所以67999的个位数字与73的个位数字相同,即67999的个位数字是3。 例2求291+3291的个位数字。 分析与解:因为2n的个位数字按2,4,8,6四个数的顺序循环出现,91÷4=22……3,所以,291的个位数字与23的个位数字相同,等于8。 类似地,3n的个位数字按3,9,7,1四个数的顺序循环出现, 291÷4=72……3, 所以3291与33的个位数相同,等于7。 最后得到291+3291的个位数字与8+7的个位数字相同,等于5。 例3求28128-2929的个位数字。 解:由128÷4=32知,28128的个位数与84的个位数相同,等于6。由29÷2=14……1知,2929的个位数与91的个位数相同,等于9。因为6<9,在减法中需向十位借位,所以所求个位数字为16-9=7。 例4 求下列各除法运算所得的余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 徐州民主路小学 臧鸣[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3个木偶娃娃、2顶帽子(卡片) 学具:每个小组3个木偶娃娃、2顶帽子(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响当当”木偶剧团来我们学校进行汇报演出了。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精彩的演出吧!(展示课件)木偶娃娃们表演得非常出色,但是还有3个木偶娃娃也想参加演出。他们可以佩带的帽子有两种:小丑帽和礼帽。(出示问题)选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一顶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板书:选配)

二、动手实践,教学新课 1、用卡片代替实物进行选配 (1)你觉得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实践入手。现在,同桌两人一起合作,利用信封中的卡片代替实物,进行选配。选配后,小组里轻声地说一说你们是如何选配的?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注意观察不同的选配方法。 (3)安排不同顺序的小组进行展示。 a:不按顺序选配的小组到前面展示选配过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谈话:你觉得他摆放的怎么样? b: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安排按顺序选配的小组进行展示。(可以先按摆放顺序选木偶,再按顺序配帽子;也可以先按摆放顺序选帽子,再按顺序配木偶)谈话:你觉得他们摆放得怎么样?这样选配有什么好处? c:教师总结:虽然大家的摆法不一样,但我们在选配时只要做到有条理有顺序地进行选配,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得把所有的选配方法找出来。(板书:有条理有顺序) 2、用图形或符号连线的方法进行选配 (1)刚才,我们进行木偶和帽子的选配时,用的是卡片代替的实物。假如没有实物,也没有卡片,我们该怎样进行选配呢?每个同学动手设计一下。

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练习题(附答案)

第1课时找规律(1)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按规律接着画。 (1)▲△▲△▲△▲△()( )( )…… (2) ( )( )( )…… 2. 3月12日是植树节,四(2)班的学生在一个池塘的一周栽了30棵柳树,五(2)班的学生在每两棵柳树中间栽2 棵桃树,五(2)班同学一共栽桃树多少棵? 3. 李师傅把一根钢筋剪成同样长的40段。一次只能剪下一段,他一共要剪多少次?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4.填一填 (1)伸出你的右手,观察一下共有( )个手指,手指与手指之间共有( )个间隔。 (2) 把一根钢筋剪成5段,要剪( )次;如果剪3次,能剪成( )段。 (3)小明从1楼走到2楼要一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1楼到4楼要用( )分钟。 5. 马路的一侧原来种了18棵松树,今年又在两棵松树之间补栽一棵小松树。一共栽了多少棵小松树? 6. 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准备在操场四周插60面红旗,如果在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和一面蓝旗,黄旗和蓝旗各需要多少面?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7. 沿圆形池塘四周栽了80棵桃树,每两棵桃树中间栽了一棵柳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柳树? 8. 四(1)班学生参加广播操比赛,排了4路纵队,队伍长10米,每相邻两排相距1米,四(1)班有学生多少人? 9. 用一根绳子晒10块手帕(每个手帕要夹两个角,两个手帕不能完全重叠),最少需要几个夹子?请你在下面的绳子上画一画。 【数学风尚街区】 12个人围成一圈,按顺序传递着一袋不满90粒的糖果。每个人接到袋子后先拿出一粒自己留下,然后传给下一个人。如果小红恰好取得第一粒和最后一粒糖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积的变化规 律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灵活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经历自主探究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创设问题。 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并进行了计算。 问题一:小明能算出这个算式的正确答案吗? 问题二:那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导入新课。 在乘法里面,两个因数相乘就得到了积,那因数的变化是否也会引起积的变化呢?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例题4的表格。 (1)让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学生完成的表格。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独立观察。 请同学们自己观察表格中的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想一想: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 (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让参与汇报的学生到讲台前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汇报预测: ①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2。 ②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1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 ③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乘4,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4。 ④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乘5,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5。 (4)概括规律。 提问:谁能将刚才四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概括,说一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后得出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验证规律。 引导: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要急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再找一些例子算一算、比一比,看看积的变化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验证规律。 (2)交流验证的情况。 4.解决课堂导入时的问题。 提问: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纠正。 引导学生发现:小明在计算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他算出的积也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一个因数是怎样变化的,再直接填出积。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中各个算式之间因数的联系,再根据每组第1题的积直接

四年级下册《找规律》单元分析

四年级下册《找规律》单元分析 教材解读: 与四年级上册一样,本册教材单独设置找规律的单元,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找出事物里的一些数学规律,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考。本单元内容主要是从全部元素中按要求选取某些元素,发现选取方法的规律,找出有多少种选法,分两部分安排:第一,通过例1认识搭配现象中的规律;第二,通过例2认识简单的排列、组合现象中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几种事物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和排列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要领指导]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集聚众人智慧抽象、概括出相应的规律。同时,教学中要以定性描述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教学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要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探索活动的基本线索,使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按照“选配或排列实物——用符号表示实物进行

有条理的思考——在讨论和反思中发现规律”的顺序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这样教学,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另一方面,用图形表示实物,用字母表示人物,这又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体会符号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学生已知有识基础: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如,简单数列中数的排列规律、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规律等。 [要领指导]这些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学生探索简单搭配和排列现象中的规律提供了知识与方法上的双重支撑。本单元继续安排学生找规律,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对后继学习的作用: 通过对《找规律》单元的学习,学生们从简单常见的数学现象中寻找规律的意识得到加强,探索规律时所用方法也日趋成熟、理智,数学活动的经验得到了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发展了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课时设计: 1.两种事物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1课时 2.几个事物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1课时

四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 4教案 苏教版

找规律 设计理念: 《找规律》是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两种事物进行简单搭配的规律。通过“买一个木偶娃娃配上一顶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经历对两种事物简单搭配的过程,探索并发现规律,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也为今后学习复杂的搭配、排列组合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 规律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有序思考的能力,培养初步 的符号感。 3.使学生在运用规律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经历事物简单搭配的过程,探索并发现简单搭配中的规律,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两人一套学具、记录纸 教学过程: 课前师生对话。老师让学生猜猜今天是我们班谁的生日。(学生猜测,教师可适当提醒。) 猜生日游戏结束后,教师表扬猜对的学生,并表示要送个礼物给过生日的学生以表示祝贺。但不知道该怎么搭配。邀请学生一起和老师来选择!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搭配现象 出示课件中的场景图 询问学生可以怎么选择。 木偶 帽子 一个木偶搭配一个帽子

谈话:单单买木偶或帽子都不好看,所以老师决定买一个木偶再搭配一个帽子,那可以有多少种方法呢? (学生自由说) 二、合作探究,体会有序思考 1.操作。 谈话:我们先一起来动手配配看,怎么样?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3个木偶2顶帽子,4人一小组,两个人搭配,两个人做记录,数一数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作相应指导。 2.交流方法。 谈话:已经完成的小组大声地说出你们的答案是多少! 谈话:谁有勇气上来介绍一下自己小组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上来介绍和演示自己小组的搭配方法和种类。 3.比较方法 根据比较师生共同归纳: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一定要按顺序有序地搭配。 三、创新表示,感受符号思想 1.探索规律 谈话:刚才我们是借用学具摆出了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如果不用学具,你还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也能把所有的搭配方法全部有序地表示出来呢? 想一想,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自备本上画画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关注不同的方法。 谈话:老师看了一下,发现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是多,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自豪地介绍给同学们听。学生演示。 谈话:感谢3位同学的展示,你们发现他们的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吗? 通过交流讨论,师生得共同得出结论:都是用简单的图形、字母或数字等符号来表示具体的事物,用连线来表示搭配的方法。 谈话: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吗? 学生归纳:简洁,不容易弄错等等。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奥数找规律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五讲找规律(一)一、知识要点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2)1,2,4,7,11,(),() (3)2,6,18,54,(),() 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 (2)1,2,5,10,17,(),() (3)2,8,32,128,(),() (4)1,5,25,125,(),() (5)12,1,10,1,8,1,(),() 【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 (2)21,4,18,5,15,6,(),() 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 (2)3,2,9,2,27,2,(),() (3)18,3,15,4,12,5,(),() (4)1,15,3,13,5,11,(),() (5)1,2,5,14,(),() 【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

(3)1,2,5,13,34,( ) (4)1,4,9,16, 25,36,( ) 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 ),( ) (2)2,4,10, 28,82,( ),( ) (3)94,46,22,10,( ),( ) (4)2,3,7, 18,47,( ),( ) 【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 (3) 练习4:找出排列规律,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数。 (1) (3) 【例题5】按规律填数。 (1)187,286,385,( ),( ) (2) (2)9437148428164 (2)489276 8287

四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教案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苏教版 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教学难点:按顺序有条理的搭配,总结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设计理念: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中,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并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老师要在两位女同学中选一位女生代表去参加活动,你知道有几种选法吗?如果要从三位男同学中选一位代表有几中选法?如果要从这五位同学中选出一名男生代表和一名女生代表,有几种选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课题:找规律)学生口答。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自主活动 2、有序探究

3、引导发现规律同学们喜欢木偶娃娃吗?瞧,小明正在商店里买木偶娃娃呢。(出示教材插图)小明要从这三个木偶中选购一个,并且要在这两顶帽子中挑选一顶,搭配起来。你能知道小明可以有几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想办法试一试。各小组可以用自己准备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动手配一配;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小结:小明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可以先选木偶娃娃,因为每个木偶娃娃可以配2种不同的帽子,3个木偶娃娃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也可以先选帽子,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2顶帽子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如果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娃娃,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吗?怎样选配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出示表格:你能用画图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出木偶数帽子数搭配种数3263343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吗? 你能发现木偶数、帽子数和搭配方法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吗?小组合作,动手搭配集体交流:你是怎样选配的?你认为有几种选配方法?学生动手连一连,并说说具体的连线方法。学生交流:有条理地操作或思考。学生动手操作,并交流过程和结果。 学生讨论并交流: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搭配方法的种数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解决导入部分的问题现在你知道如果要从这五位同学中选出一名男生代表和一名女生代表,有几种选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找规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找规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找规律》 兴化市第一实验小学邵春燕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认识规律,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检测题。 一、填空。 1.从1、3、5、7这4个数字中任取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种不同的结果。 2.用7、8、9三个数字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分别是()。 3.小华有4件衬衣、3条裤子和5条裙子。如果穿衬衣和裤子,有()种不同的穿法;如果穿衬衣和裙子,有()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种不同的穿法。 二、递等式计算(每题5分) (37+3×29)÷4 58×(20-78÷13) 25×(22+80÷2) 2

(75+35)÷(33÷3) 540÷(30×15÷50)(600÷10+120)÷60 三、解决问题(第3题10分,其余每题8分) 1、从小宇家到少年宫有3条路,从少年宫到太阳宫也有3条路,那么从小宇家到太阳宫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2、 5位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3

3、(1)如果这3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如果在3人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4、丁丁来到儿童用品商场,看到了一些文具和一些动物玩具。 他想买一种文具再买一种玩具,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 4

四年级奥数第1专题找规律巧填数

奥数第一专题找规律巧填数 专题精析:我们把按某种规律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通过观察已知的项找出所给数列的规律,并依据规律填写所缺的数,就是按规律填数。 基础提炼: 例1: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1,5,11,19,29,(),55; (2)6,1,8,3,10,5,12,7,(),()。 解析:(1)先计算相邻两数的差,5-1=4,11-5=6,19-11=8,29-19=10,由此可以推知这些差依次为4,6,8,10,12,14.这样()里的数应比29多12,比55少14,也就是说应该填41. (2)仅从相邻的两个数难以看出这列数的排列规律,这时不妨隔着一个数来观察,就会发现原来这列数是由两列数复合而成的,第1列数是6,8,10,12,14,每两个数的差是2,;第二列数是1,3,5,7,9,每两个数的差也是2,所以括号里应依次应填14和9. 例2:根据前2个三角形里3个数的关系,在第3个、第4个三角形的空格里应填几?

解析:先看第1个三角形里的3个数,试着判断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可能的关系有6×3→18,18—4→14;6+12→18,6+8→14,接着,再来看第2个三角形里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依然符合5×3→15,15—4→11 ,所以,第3个和第4个三角形可以填出: 模仿训练: 练习1 在下面各数列中填入合适的数 (1)9,11,15,21,29,( ),51 (2)3,4,5,8,7,16,9,32,( ),( ) 练习2:按规律在“?”处填数。 (1) 巩固训练 习题1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数学规律(最新)

有趣的数学规律 做几次简单运算,可以发现一个小小规律。任意写一个三位数,例如135。把它的数字倒过来写,成为531。用其中较大的减去较小的,得到531-135=396。 换几个另外的三位数,也做同样的计算,分别得到876-678=198,995-599=396963-369=594。 以上4个式子里得到的差,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差的中间一位数字都是9。再仔细看看,还发现一个共同点:差的首、尾两位数字的和等于9。这样,通过观察和归纳,就发现了三位数颠倒相减的规律。还可以再随意写很多三位数颠倒相减的例子,来验证上面得到的规律,结果大部分都完全符合,只有两种例外情形。 第一种例外,如594-495=99,差是两位数99,不是三位数 第二种例外,如323-323=0,这时的差是0。 由此可见,刚才初步归纳出来的规律,需要作两点小补充: 第一,如果差的末位数字是9,这个差一定是99; 第二,如果差的末位数字是0,这个差一定是0。 在其他情形下,差都是三位数。 这样一来,规律就完整了。你可以让你的朋友转过身去,在纸上任意写三位数,然后颠倒相减,只要把差的末位数字告诉你,就能猜出差是多少。 例如,朋友说,差的末位数字是8。你一看,末位数字非9非0,那么十位一定是9,百位等于用9减去个位,因而立刻说出,差是198。

朋友说,差的末位数字是5。一看这数字非9非0,你就说,差是495。 朋友说,差的末位数字是9。一看见数字是9,赶快小心点,见了9,答99,这时的差是99。 朋友说,差的末位数字是0。说不定朋友正在暗中发笑,什么末位数字,总共只有一位数字0。你一看,来者是0,小心了,特殊情形,0就是0,这时的差是0。 无论哪种情形,只要掌握规律,总能应答如流,一猜就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