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参考文本
危险度评价法

(9)设备表; (10)配管、仪表系统图; (11)安全设备的种类及设置地点; (12)安全教育训练计划; (13)人员配置; (14)操作要点; (15)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 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检查)
(1)厂址选择检查 (2)工厂内部布置检查 (3)对建筑物的检查 (4)选择工艺设备检查 (5)原材料、中间体、产品事项检查。 (6)工艺过程及管理检查 (7)输送贮存系统检查 (8)消防设施检查
第三阶段定量评价 危险度的定量评价,是将装置分为几个单元,对各单元 的物料、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5项进行评定,每一项分 为A,B,C,D4种类别,分别表示10分、5分、2分和0分,最 后按照这些项的分数之和来评定该单元的危险度等级。
16分以上为1级,属高度危险; 11~15分为2级,需联同周围情况与其他设备联系起来进 行评价;
危险度评价法
危险度评价法
日本劳动省六阶段评价法
第一阶段资料准备 (1)建厂条件如地理环境、气象及周
边关系图; (2)装置平面图; (3)构筑物平面、断面、立面图; (4)仪表室和配电室平面、断面、立
面图; (5)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 物理化学性质及对人的影响; (6)反应过程; (7)制造工程概要; (8)流程图;
1~10分为3级,属低危险度。
第四阶段安全措施 评出危险性等级之后,就要在设备、组织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 施: 第五阶段根据过去的事故情况进行再评价 第四阶段以后,再根据设计内容参照过去同类设备和装置的事故情 报进行再评价,如果有应改进之处再参照前四阶段重复进行讨论。对于 危险度为Ⅱ和Ⅲ的装置,在上述评价完成后,即可进行装置和工厂的建 设。 第六阶段 用故障树、事件树进行再评价
安全评价方法范文(二篇)

安全评价方法范文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前面已详细介绍,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目的不同,选取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有所不同。
有些在评价时可能从传统的管理和经验出发,总结提出安全检查表方法;有些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提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有些是根据生产特点和场所的情况,提出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往往可以反映其特点。
无论哪种安全评价方法,往往只适用于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安全评价中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均有一些综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美国杜邦公司采用的(“安全检查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事件树”)“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以及我国光气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危险指数评价—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等方法。
以下详细介绍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是—种最早的综合型的安全评价模式。
在这一综合的评价模式中,应用了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定量危险性评价、按事故信息评价和系统安全评价(故障树、故障树分析)等评价方法。
评价分为六个阶段,采取逐步深入,定性和定量结合,层层筛选的方式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用措施修改设计消除危险,评价程序如下。
1)第一阶段资料准备首先要准备下述资料。
(1)建厂条件如地理环境、气象及周边关系图;(2)装置平面图;(3)构筑物平面、断面、立面图;(4)仪表室和配电室平面、断面、立面图;(5)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物理化学性质及对人的影响;(6)反应过程;(7)制造工种概要;(8)流程图;(9)设备表;(10)配管、仪表系统图;(11)安全设备的种类及设置地点;(12)安全教育训练计划;(13)人员配置;(14)操作要点;(15)其他有关资料。
2)第二阶段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检查)主要对厂址选择、工艺流程布置、设备选择、建构物、原材料、中间体、产品、输送储存系统、消防设施等方面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
安全评价方法范文(2篇)

安全评价方法范文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前面已详细介绍,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目的不同,选取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有所不同。
有些在评价时可能从传统的管理和经验出发,总结提出安全检查表方法;有些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提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有些是根据生产特点和场所的情况,提出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往往可以反映其特点。
无论哪种安全评价方法,往往只适用于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安全评价中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均有一些综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美国杜邦公司采用的(“安全检查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事件树”)“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以及我国光气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危险指数评价—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等方法。
以下详细介绍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是—种最早的综合型的安全评价模式。
在这一综合的评价模式中,应用了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定量危险性评价、按事故信息评价和系统安全评价(故障树、故障树分析)等评价方法。
评价分为六个阶段,采取逐步深入,定性和定量结合,层层筛选的方式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用措施修改设计消除危险,评价程序如下。
1)第一阶段资料准备首先要准备下述资料。
(1)建厂条件如地理环境、气象及周边关系图;(2)装置平面图;(3)构筑物平面、断面、立面图;(4)仪表室和配电室平面、断面、立面图;(5)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物理化学性质及对人的影响;(6)反应过程;(7)制造工种概要;(8)流程图;(9)设备表;(10)配管、仪表系统图;(11)安全设备的种类及设置地点;(12)安全教育训练计划;(13)人员配置;(14)操作要点;(15)其他有关资料。
2)第二阶段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检查)主要对厂址选择、工艺流程布置、设备选择、建构物、原材料、中间体、产品、输送储存系统、消防设施等方面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
日本事件风险案例分析终稿

一、可以以各国财政预算缴纳一定比例的形式,建立永久性的全球 巨灾基金,使受害国在发生灾害后更好地提供迅速可靠的援助。 二、创立全球巨灾商业保险联合体,这样可以整合各国商业保险的 资源和资金实力。 三、加大巨灾风险信贷、债券、期权等多钟金融工具的使用。比如 巨灾债券就是一种场外交易的债权衍生物,是保险公司或者再保 险公司通过直接发行公司债券,利用债券市场来分散风险的风险 证券化形式,以实现保值增值。因此,巨灾融资渠道的拓宽不仅 使投资主体从政府援助、保险市场扩展到了资本市场,也有效实 现了风险的转移与分散。 四、建立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体系,成立巨灾保险风险准备金等形式, 保证巨灾风险基金的后续资金投入。风险储备金可包括各参与国 的保费,多方捐赠信托基金用于运营支出之外的部分,储备金的 利息收入,储备金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获得的资本利得等等。
谢谢观看!
三、事件风险损失的原因分析
• 关于地震:专家解释说,日本这次强震是由太平 洋板块在日本海沟俯冲入日本下方,并向西侵入 欧亚板块造成 ,即为大自然灾害。 • 关于海啸:专家认为,海啸规模如此之大原因有 二,一是地震本身规模大且震源浅,二是震源所 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放大了海啸能量。 • 关于核电站:由于如此强的地震、海啸,整个核 电站的管道、设备、阀门、电器盘柜都受到了不 同程度的损伤,使得几乎所有的机组的冷却功能 都受到了损坏,甚至完全失效 。堆芯失去了冷却 功能,堆芯热量载不出来就造成严重的事故。
•
四、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与核试验 的风险比较什么是核试验?
什么是核试验?
为了军事研究和科学研 究目的在预定条件下进行 的核爆炸装置或核武器爆 炸试验。
按试验时的环境条件不同,核试验的方式有: 大气层核试验、高空核试验、地下核试验和水下 核试验。核试验方式的选择与试验目的有关。 核试验其主要目的是:鉴定核装置的威力及其 他性能,验证理论计算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为 改进核武器设计或定型生产提供依据;在核爆炸 环境下研究核爆炸现象学和各种杀伤破坏因素的 变化规律,研究核爆炸的和平利用等。它是一项 规模很大、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配合和耗费 大量人力、物力的科学试验 。
日本环境影响评价法(平成九法第八十一号)

日本環境影響評價法(平成九年法律第八十一號)日本環境影響評價法(平成九年法律第八十一號)(1997年)目錄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第三條)第二章 製作計畫書前的手續第一節 關於第二種事業之判定(第四條)第二節 製作執行手冊等(第五條-第十條)第三節 實施環境影響評定等第三章 計畫書(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四章 評價書第一節 製作評價書等(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四條)第二節 製作補正評價書等(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第五章 修正對象事業的內容等(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六章 評價書的公告及參觀後的手續(第三十一條-第三十八條)第七章 環境影響評定其他手續的特例等第一節 關於訂定都市計劃之對象事業等的特例(第三十九條-第四十六條)第二節 有關港灣計劃,環境影響評定其他的手續(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八章 各種細項(第四十九條-第六十一條)附項第一章 總則(目的)第一條 此法是對土地之變更、新設建築物等事業進行動作之事業者,對試作其事業之實施時,鑒於進行事前的環境影響評定,對於環境保全上極為重要,在對於環境影響評定使國家的責任義務更加明確的同時,對於唯恐有顯著規模較大的環境影響之事業,要訂定較適當且可順利進行環境影響評定的手續及其他事項。
因其手續所進行環境評定的結果為有關其事業環境保全的措施,決定關於其他事業的內容將其反映,取得其措施,確保關照有關其事業之環境保全,以現在及將來確保投資在國民的健康之文化生活為目的。
(定義)第二條 在此法所謂的「環境影響評定」,係對於因為事業[稱為為了特定目的進行一連串土地形狀的變更(包含與此合併進行疏通)同時建築物的新設以及擴改建。
以下相同。
]的實施而波及影響環境(包含相關事業實施後的土地或建築物進行預定之事業活動,包含有其他人的活動涉及相關事業為目的時,伴隨這些相互所產生的影響。
以下簡稱為「環境影響」。
),進行有關環境構成要素的每一個項目的調查、預測及評定之同時,在進行這些的過程中,檢討有關其事業的環境保全措施,講授這個措施時,對環境影響做綜合評價。
日本危险度评价法

5⑤⑤使用粉状或雾状物能够发生粉尘爆炸的操作;
6⑥⑥具有与①~⑤相同程度危险之操作
1①①Qr/CpρV值在4℃~400℃之操作;
2②②运转条件从通常的条件25%变化到①的状态下操作;
3③③虽为单批式,但已开始用机械进行程序操作;
4④④粘制操作中伴随有化学反应;
不属于A~C的物质
所谓物质,系指原材料、中间体或生成物中危险程度最大的物质,如果使用的物质在爆炸下限不满10%的微量时,可以不考虑
2.单元容量(气体、液体)
气体1000m3以上
液体100 m3以上
500~1000 m3
50~100 m3
100~500m3
10~50 m3
<100m3
<50m3
对于充填了触媒的反应装置,计算容量时要去掉触媒层所占空间体积。
5⑤⑤具有与①~④相同程度的危险性
1①①Qr/CpρV不到4℃/min;
2②②运转条件从通常的条件25%变化到①的状态下操作;
3③③反应器中有70%以上水的情况;
4④④精制操作中不伴有化学反应或贮存;
5⑤⑤①~④之外,不属于A、B、C的操作
注:Qr/CpρV温度上升速度,℃/min;
Qr反应的发热速度,4.18kJ/min;
2②②(令)附表中氧化性物质的氯酸盐、过氯酸盐、无机过氧化物;
3③③上表中易燃物质中,闪点不满零下30℃者;
4④④上表中的可燃气体;
5⑤⑤具有①~④同样危险性的物质
1①①(令)附表中易着火物质中的赛璐珞类、电石、磷化钙、镁粉、铝粉;
2②②上表中易燃物质中闪点在-30℃~30℃者;
3③③具有和①~②同样危险程度的物质
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3894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示范文本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976年,日本劳动省提出了“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化工产品的制造和贮存。
在化工厂进行新建、扩建时,按下述六步骤进行:1.有关资料的整理和讨论。
为了进行事先评价,应将有关资料整理并加以讨论。
资料包括建厂条件、物质理化特性、工程系统图、各种设备、操作要领、人员配备、安全教育计划等。
2.定性评价。
对有关设计和运转的各个项目进行定性评价。
前者有29项,后者有34项。
3.定量评价。
把装置分成几个工序,再把工序中各单元的危险度定量,以其中最大的危险度作为本工序的危险度。
单元的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五个项目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10点,5点,2点,0点计分,然后按点数之和分成三级。
4.安全措施。
根据工序评价出的危险度等级,在设备上和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设备方面的措施有11种安全装置和防灾装置,管理措施有人员安排、教育训练、维护检修等。
5.由事故案例进行再评价。
按照第四步讨论了安全措施之后,再参照同类装置以往的事故案例评价其安全性,必要的话,反过来再讨论安全措施。
属于第B、皿级危险度的装置,到此步便认为是评价完毕。
6.用事故树(FTA)进行再评价。
属于第1级危险度的情况,希望进一步用FTA再评价。
通过安全性的再评价,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后,再开始建设。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日本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

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前面已详细介绍,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目的不同,选取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有所不同。
有些在评价时可能从传统的管理和经验出发,总结提出安全检查表方法;有些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提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有些是根据生产特点和场所的情况,提出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往往可以反映其特点。
无论哪种安全评价方法,往往只适用于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安全评价中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均有一些综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美国杜邦公司采用的(“安全检查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事件树”)“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以及我国光气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危险指数评价—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等方法。
以下详细介绍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是—种最早的综合型的安全评价模式。
在这一综合的评价模式中,应用了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定量危险性评价、按事故信息评价和系统安全评价(故障树、故障树分析)等评价方法。
评价分为六个阶段,采取逐步深入,定性和定量结合,层层筛选的方式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用措施修改设计消除危险,评价程序如下。
1)第一阶段资料准备首先要准备下述资料。
(1)建厂条件如地理环境、气象及周边关系图;(2)装置平面图;(3)构筑物平面、断面、立面图;(4)仪表室和配电室平面、断面、立面图;(5)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物理化学性质及对人的影响;(6)反应过程;(7)制造工程概要;(8)流程图;(9)设备表;(10)配管、仪表系统图;(11)安全设备的种类及设置地点;(12)安全教育训练计划;(13)人员配置;(14)操作要点;(15)其他有关资料。
2)第二阶段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检查)主要对厂址选择、工艺流程布置、设备选择、建构物、原材料、中间体、产品、输送储存系统、消防设施等方面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参
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976年,日本劳动省提出了“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方
法”。
日本劳动省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化工产品的制造
和贮存。
在化工厂进行新建、扩建时,按下述六步骤进
行:
1.有关资料的整理和讨论。
为了进行事先评价,应将
有关资料整理并加以讨论。
资料包括建厂条件、物质理化
特性、工程系统图、各种设备、操作要领、人员配备、安
全教育计划等。
2.定性评价。
对有关设计和运转的各个项目进行定性
评价。
前者有29项,后者有34项。
3.定量评价。
把装置分成几个工序,再把工序中各单元的危险度定量,以其中最大的危险度作为本工序的危险度。
单元的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五个项目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10点,5点,2点,0点计分,然后按点数之和分成三级。
4.安全措施。
根据工序评价出的危险度等级,在设备上和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设备方面的措施有11种安全装置和防灾装置,管理措施有人员安排、教育训练、维护检修等。
5.由事故案例进行再评价。
按照第四步讨论了安全措施之后,再参照同类装置以往的事故案例评价其安全性,必要的话,反过来再讨论安全措施。
属于第B、皿级危险度的装置,到此步便认为是评价完毕。
6.用事故树(FTA)进行再评价。
属于第1级危险度的情况,希望进一步用FTA再评价。
通过安全性的再评价,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后,再开始建设。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