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库危险度评价法分析

合集下载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一、报告背景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化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化工厂的特殊性,其运营中存在着较高的风险。

本报告旨在对化工厂进行风险评价,为其提供相关的风险管理建议。

二、风险评价方法1.物料储存和处理风险:包括可燃物料、有毒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

2.设备故障风险:包括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的设备故障可能给厂区带来的安全隐患。

3.作业过程风险:包括操作人员因操作失误、疲劳等原因引发事故的潜在风险。

4.环境影响风险:包括化学废水、废气的排放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潜在风险。

5.天气灾害风险:包括火灾、风暴等自然灾害对化工厂的潜在影响。

四、风险评估结果1.物料储存和处理风险:概率评分:高影响评分:中2.设备故障风险:概率评分:低影响评分:高3.作业过程风险:概率评分:中影响评分:低4.环境影响风险:概率评分:中影响评分:高5.天气灾害风险:概率评分:低影响评分:极高五、综合风险评价1.物料储存和处理风险:中2.设备故障风险:中3.作业过程风险:低4.环境影响风险:高5.天气灾害风险:极高六、风险管理建议根据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分析和综合考虑,提出以下管理建议:1.加强物料储存和处理风险管理,确保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2.注重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3.增加操作人员培训和巡查频率,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4.严格控制化学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

5.定期检查和维护厂区周边的防火设施,加强天气灾害的应急预案,提高防灾能力。

七、结论本次风险评价对化工厂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通过加强对物料储存和处理、设备故障、作业过程、环境影响和天气灾害等方面的管理,可以降低化工厂的风险程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危险度评价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及标准要求

危险度评价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及标准要求

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制定规范、程序、准则对毒 理学研究的设计和执行施加重要的影响。针对不 同类别的化学物质提出了相应的毒性鉴定要求和
试验程序,规定了从事毒理学鉴定的合格实验室
条件和工作准则[如良好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以保证毒理学实验
数据的质量。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在危险度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 行利弊权衡,作出决策并制订标准和措施的过程 称为危险度管理。
近些年来,危险度评价的方法发展得很快, 不断完善。由于该方法具有可定量、有预测性等 优点,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美国EPA先后颁 布了有关致癌物、致突变物、发育毒物和生殖毒 物等一系列危险度评价指南。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性评 价方法及标准要求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概述
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多 样的化学物质,既有天然生成的,也有人工合 成的。据估计,目前常用的7万多种化学物质 中约有10%左右为致突变物。国际癌症研究机 构(IARC)颁布的文集中确定约有102种(至2007 年)化学毒物或生产过程对人类有致癌性。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人们发现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效应表现为 “零”阈值,即在零以上的任何剂量都可以产生 效应。对于这样的物质找不到安全限值,不能 用原有的化学物质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具有致癌潜力的化学毒物越来越多,而且 其中有一些是难以完全消除或经权衡利弊后尚 需应用的。发展了危险度评价的方法,提出了 “可接受危险度”的概念。
危险度评价已成为许多国家对各类化学毒物 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一、基本概念: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编制说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2009年10月1 任务来源 (2)2编制过程 (2)2.1组织项目调研,找出问题所在 (2)2.2查阅国内外资料,确定研究路线 (4)2.3符合应用实际,制定编制原则 (5)2.4参照国标要求,设计框架结构 (5)2.5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标准 (6)3 章、节主要内容 (6)3.1范围 (6)3.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3术语和定义 (7)3.4目的和基本程序 (7)3.5定量风险评价项目管理 (7)3.6资料数据收集 (7)3.7危险辨识和评价单元选择 (7)3.8泄漏场景及频率 (7)3.9源项和气云扩散 (7)3.10暴露影响 (7)3.11风险计算 (7)3.12风险评价 (7)3.13附录 (7)4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和预期的经济效益 (8)5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及水平对比 (8)6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8)7贯彻实施标准的措施和建议 (9)8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9)1 任务来源定量风险评价是一种技术复杂的安全评价方法,不仅要对事故的原因、场景等进行定性分析,还要对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后果进行定量计算,并将量化的风险指标与可接受标准进行对比,提出降低或减缓风险的措施,整个评价过程需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目前,美国、英国、荷兰已制定出具体的适合自己国情的定量风险评价导则并广泛应用,而国内化工企业还没有适合的风险标准和定量风险评价导则,在数据采集、危险识别、单元选择、事故模式和风险度量等方面没有规范法。

为了完善定量风险评价体系,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的主要元素,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制定《石油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估导则》。

2009年2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下达2009年安全生产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09〕34号),本标准予以立项。

风险辨识评估LEC方法

风险辨识评估LEC方法

D = L× E × C
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 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 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 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风险体积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C 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事度故计算产风生险等的级后。 果
事故后果
RE
根据风险等级评估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应的管理方案。
02
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受数据来源 和可靠性的影响:LEC 方法的 评估结果是基于客观数据和经 验进行计算的,如果数据来源 不准确或可靠性较低,那么评 估结果的可靠性也会受到影响 。
03
无法评估复杂系统的安全性: LEC 方法主要适用于简单的系 统,对于复杂的系统,如涉及 多个子系统和多个因素的系统 ,LEC 方法可能无法全面评估 其安全性。
环境影响评估
对化工厂周边环境的 影响进行评估,如化 学品泄漏、大气污染 等。
案例一:某化工厂的风险评估
某涤纶化纤厂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件清洗工序,为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 的危险度,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组件清洗所使用的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 热至沸点时,其蒸气爆炸极限范围为0.9~9.2%,属一级可燃蒸气。而组件清 洗时,需将三甘醇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气容易扩散的空间,如室内通风 设备不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 则有:D=LEC =3×6×15 =270 评价结论:D值270分处于160~320之间,危险等级属“较大风险”的范畴。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方法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方法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化工厂也随之快速增长。

但是,化工厂生产的化学物质存在着很高的风险,一旦事故发生,将会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稳定,对化工厂的危险程度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本文将介绍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方法的评价指标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危险品种类、储存形式、环境因素和人员因素。

危险品种类危险品种类是化工厂危险程度评价的重要指标。

根据危险品种类不同,危险程度也有所差异。

目前,危险品种类主要分为爆炸品、易燃液体、气体、腐蚀品等。

储存形式储存形式是指危险品的储存方式和条件,也是化工厂危险程度评价的重要指标。

不同的储存形式对危险程度的评价也有很大的影响。

常见的储存形式主要分为液化气体、固体、液体等。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化工厂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工业环境,包括气象、地理位置、环保设施等。

环境因素对于危险程度的评价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人员因素是指化工厂员工的职业素质、安全意识、培训水平等方面因素。

好的职业素质、安全意识、培训水平能够有效提高化工厂危险程度的评价。

评价方法化工厂危险程度评价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化工厂危险程度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数学、神经网络分析和贝叶斯网络等。

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多指标、多层次的决策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AHP方法通过对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量化分析,然后将多个指标合成为统一的评价结果。

AHP 方法是化工厂危险程度评价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模糊数学模糊数学是一种将非精确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信息以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数学分支,可以通过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来进行化工厂危险程度的评价。

神经网络分析神经网络分析是一种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从而达到计算化工厂危险程度的效果。

危险度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度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度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度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风险对象和评价标准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1. 事件树分析:将可能发生的事件以及其可能的后果逐级分析,最终得出风险的等级。

该方法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故障路径和控制措施的失效路径。

2. 风险矩阵:将事件的概率和严重程度综合考虑,构建一个由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维
度组成的矩阵,并将风险等级分成几个等级,用颜色表示风险的等级。

3. 层面分析法:将风险评价分为一系列相关的层面来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将风险分
为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组织层面,然后在每个层面上进行评价和分级。

4. 定性风险评价:根据风险对象的特征和相关经验,通过专家讨论和经验判断来评估
风险,并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5. 分层次安全评估(Hazard Identification & Risk Assessment, HIRA):首先识别可
能的危险源、事故机理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然后评估事故的频率和影响程度,最终得
出事故的风险等级。

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实际应用时需要考虑具体的风险对象和评价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进行评估。

此外,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可能有特定的安全评价方法,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危险度确定步骤及数学模型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危险度确定步骤及数学模型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危险度确定步骤及数学模型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是一种评估和确定某一特定活动或物质危险的量的评价方法。

以下是危险度分析评价法中危险度确定的一些步骤:
1.单元项目的危险度取值:首先要考虑的是单元项目中存在的危险物质及其
性质。

这些危险物质可能是爆炸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易燃性物质、可燃气体等。

对于这些物质,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危险程度,例如其燃烧、爆炸、毒性等方面的特性。

2.物质项目的危险度:在确定了单元项目中的危险物质后,需要对这些物质
进行危险度的评估。

这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数据库、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或是利用物质的化学结构进行计算等方式来进行。

3.单元容量的危险度:单元的容量也是评估危险度的重要因素。

这涉及到在
单元内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总量。

对于某些可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单元,还需要考虑其反应速度以及是否有自加速等效应。

4.温度和压力的危险度:温度和压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例如,对于加热
炉或热交换器等设备,其工作时的温度和压力都可能增加其危险程度。

5.环境因素的危险度:环境因素如气象条件(风、雨、雪等)、地形条件
(山地、河流等)、地质条件(地震、滑坡等)等也可能影响危险度评估结果。

在综合了上述因素后,可以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或算法,计算出该单元的危险度。

这种危险度是一个相对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单元的危险程度。

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说明,实际的危险度确定可能需要更详细和复杂的分析和研究。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危险度确定的信息,建议您查阅专业书籍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法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法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方法一、方法简介“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法”(以下简称“分级法”)是1990年代由我国原化工部青岛劳动保护研究所开发的。

该方法吸收了国外相关评价方法的长处,结合我国化工企业特点,提出了以单元评价为基础,综合评定整个企业危险等级的方法。

分级法以物量指数(表示加工物质的火灾爆炸性、毒性及其数量和状态)为基础,以物量指数与工艺系数(表示工艺和操作过程的危险性,取值大于1)、设备系数(表示设备本身及其运行条件的危险性,取值大于1)、厂房系数(表示厂房结构及间距的安全条件,取值大于1)、安全设施系数(表示保护系统的完备和有效程度,取值小于1)、环境系数(表示事故对企业周边的影响,取值大于1)的乘积为工厂固有危险指数,再以工厂固有危险指数值所对应1~5个等级确定工厂固有危险等级。

工厂固有危险指数大或工厂固有危险等级数值小,均表示企业危险程度高。

在得到化工厂固有危险等级后,进一步利用工厂安全管理检查表,求取工厂安全管理等级。

最后综合固有危险等级和安全管理等级,得到化工厂的实际危险等级。

综上所述,该方法是以化工生产、贮存过程中的物质、物量指数为基础,用工艺、设备、厂房、安全设施、环境等状态为固有危险因素,再用工厂安全管理系统的系数修正后,得出工厂的实际危险等级。

该法操作程序简单、评价重点突出,适用于对我国化工类企业进行安全评价。

二、分级法评价程序分级法的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三、各项系数选取原则(一)确定物质指数将工厂按工艺过程或装置布置分成若干单元,先查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火灾、爆炸性指数(F)、毒性指数(P),然后求出物质指数M:M = F+P物质的火灾、爆炸性指数按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表确定(见表1)。

(二)确定物质毒性指数(P)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中分为4级;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和轻度危害,其值分别为30,16,8,3。

物质的毒性指数,可根据表2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库危险度评价法分析
危险度评价,,是借鉴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的定量评价表,结合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2001年修改版)、《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2000)等有关标准、规范,编制了“危险度评价取值表”,见表3.4—4。

表3.4一4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分值项目10分(A) 5分(B) 2分(C) O分(D)物质(系指原材料中间体或产品中危险程度最人的物质)1.甲类可燃气体;2.甲A 及液态烃类;3.甲类固体;4.极度危害介质1.乙类可燃气体;2.甲。

、乙A及液态烃类;3.乙类固体;4.高度危害介质1.乙B、丙A、内B类可燃液体:2.丙类固体;3.中、轻度危害介质不属A—C项物质容量气体1000立方米以上;液体100立方米以上;(1)有触媒的反应,应去掉触层所占空间:(2)气液混合反应应按照其反应的形态选择上述规定。

气体500一1000立方米;液体50—100立方米气体100-500立方米;液体10-50市方米气体<100 立方米;液体<10立方米温度1000℃以L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队L (1)1000℃以上使用,但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2)在250-1000℃使用,其操作温度存燃点以下:(1)在25肚1000℃使用,但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2)在低十250℃使用,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在低于250℃使用,操作温度在燃点之下压力100MP。

f1000公斤/平方厘米以上20一100MP。

(200-1000公斤/平方厘米)l一20MP。

(10-200公斤/平方厘米)1MP。

(10公斤/平方厘米)以下操作(1)临界放热和特别剧烈的放热反应操作;(2)在爆炸极限范围
内或其附近的操作(1)中等放热反应(如烷基化、酯化、加成、氧化、聚合、缩合等反应)操作;(2)系统进入空气中的不纯物质,_ⅡJ‘能发生危险的操作;(3)使用粉状或雾状物质,有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可能;
(4)单批式操作(1)轻微放热反应(如加氢、水解、异构化、磺化、中和等反应)操作;(2)精制操作中伴有的化学反应;(3)单批式,但开始用机械等于段进行程序操作;(4)有一定危险的操作危险的操作规定单元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其危险度分别按A=10分;B=5分;C=2分;定单元危险度。

详见表5.4—2。

武汉天赐公共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压力和操作5个项目共同确定。

D=0分赋值计分,由累计分值确中国船舶重t集团公司第七一二所安全预评价报告表5.4—2危险度分级总分值≥16分1 1~15分≤10分等级I II III危险程度高度危险中度危险低度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