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不同群体交流内容差异的调查

合集下载

大学生性格差异访谈报告

大学生性格差异访谈报告

大学生性格差异访谈报告一、引言大学生性格差异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大学这个多元化的环境中,不同性格的学生在学习、社交、情感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和差异。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性格差异,本文进行了一次访谈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为大学教育和学生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的差异1. 在社交方面,内向的大学生更喜欢单独活动,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工作。

他们通常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静下心来学习。

而外向的大学生则更擅长与人交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团队合作,更容易结交新朋友。

2. 在情感表达方面,内向的大学生相对较为内敛,不太善于直接表达情感,更多地通过书写、绘画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

而外向的大学生情感外露,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更加注重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 在学习习惯方面,内向的大学生通常喜欢独自学习,他们更倾向于阅读和深入思考。

他们注重自我管理,能够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

而外向的大学生喜欢集体学习,通过与同学一起讨论学习内容来巩固知识。

三、乐观性格与悲观性格的差异1.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乐观的大学生更倾向于积极应对,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并取得成功,他们常常寻找机会学习和成长。

而悲观的大学生则容易被困难击垮,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自我怀疑,容易放弃。

2. 在与他人相处方面,乐观的大学生更加善于与人建立积极的关系,他们开朗、友好、乐于助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喜欢和赞赏。

悲观的大学生则相对较为封闭,容易疏远他人,夸大问题和自己的不足之处。

3. 在生活态度上,乐观的大学生通常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乐观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而悲观的大学生则常常陷入消极的情绪中,对生活持有怀疑和厌烦的态度。

四、结果分析与启示1. 大学生性格差异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他们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倾向。

在教育和管理大学生时,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提供适合他们的环境和方式。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 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世界大学城概要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 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世界大学城概要

4.宽诚待人体现大学生的良好品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学生们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不允许别人轻易地冒犯自己,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也要学会忍耐。有些学生在日常生 活中一点亏也不吃,一触即跳,点火就着,本来要维护自己 的自尊,但往往会事得其反。 大学生个性的多样化,感觉的“过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一些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沟通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 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 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只 要胸怀宽广,发火的人一定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 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涵养“肚量”的表现,是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 多的朋友。
人际交往技巧
(1 )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 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 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 人的印象。 (2)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 激发交往动机。 (3)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 是愉快的。 (4)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 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 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5)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 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6)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 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7)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 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 乐意交往的魅力。
具体说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交往障 碍有以下几类:
(一)嫉妒心理——人际关系的毒瘤 (二)孤独心理——人际关系的暗礁 (三)自卑心理——人际关系的隐形屏障 (四)羞怯——人际关系的关卡 (五)报复心理——人际关系的一大障碍 (六)异性交往困惑——人际关系的又一障碍 (七)自负 (八)敌视

大学生交友观调查

大学生交友观调查

引言概述:大学生交友观是指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对于交朋友行为的态度和观念。

作为处于人生转折点的大学生,他们从高中走向大学,经历了独立生活和更广阔的社交圈子。

因此,他们对于交友的观念和偏好也可能有所不同。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交友观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大学生交友观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大点一:大学生对于朋友的定义和期望小点一:大学生对朋友的定义小点二:大学生对朋友的期望小点三:大学生对于友谊的重视程度2.大点二:大学生交友方式与途径小点一:线下交友方式(社团活动、班级同学、兴趣爱好等)小点二:线上交友方式(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小点三:大学生交友意愿和选择的因素3.大点三:大学生交友观的影响因素小点一: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小点二:社交圈子和同学关系的影响小点三:社会网络和媒体的影响4.大点四:大学生交友观的现状和问题小点一:人际关系的浅化和虚拟化趋势小点二:交友圈子的局限性和同质化倾向小点三:交友观念的多元化和冲突5.大点五:大学生交友观的发展趋势和建议小点一:培养积极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能力小点二:加强社团和社区建设,促进各类社交活动小点三:倡导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交友观念总结:通过对大学生交友观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在交友观念和方式上存在着一些共性和差异。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生交友观的培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大学生交友观的现状和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发展健康的交友观念,建议他们培养积极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能力,并提倡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交友观念,以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融入。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通用8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通用8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通用8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通用8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及意义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记得一位叫做戴尔,卡耐基曾的名人说:一个人的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

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们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

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

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

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因此,我们小组开展了此次调查,目的在于大致地了解我校蔡家关校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情况,并针对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借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优雅、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寝室文化,并帮助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调查内容1、人际交往的概念及分类2、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艺术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2、网络调查法3、文献法四、调查对象1、南通大学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以及已从事工作的校友。

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调查报告对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开展相关的调查,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调查报告,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摘要:大学生网络交往是大学生一种重要交往方式,已经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许多角度的研究。

本文就以往研究中对网络交主、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目的和特点、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的研究作一简要的总结,以揭示其对大学生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交往;大学生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即网络交往。

网络交往由于其快速、便捷、廉价等优点,迅速成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

根据XX年4月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的青少年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约有%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

而大学生占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

信息时代要求大学生具备辨别分析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要具备收集信息、发布信息的网络能力。

适当的、合理的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但是由于不当的网络交往,许多大学生因此而引起了人际交往问题、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其自身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心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的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与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一、网络交往及其特点网络交往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其所提供的社会互动服务功能而产生的。

对其,不同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界定。

一般认为网络交往就是人们基于网络通信技术条件下,通过数字化信息进行各种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物质的交流活动。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水平看,网络交往主要有E-mail、BBS、聊天室、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等形式,可以满足人们信息沟通、情感满足、电子商务和休闲娱乐等需要。

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网络人际交往CMC(eommunicationmediated computCr)是通过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同传统的人际交往F2F(face to face)相比较,网络人际交往有着不同于现实人际交往的独特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

人际关系调查报告8篇

人际关系调查报告8篇

人际关系调查报告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际关系调查报告8篇调查报告可以用于评估项目的成果、产品的市场反馈,或者解决组织内部的问题,调查报告会根据具体需求,附带附录或补充材料,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人际关系调查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间人际冲突的原因、类型及对策研究-最新作文

大学生间人际冲突的原因、类型及对策研究在高等学校里,大学生,以社会群体的形式存在,而非独立的个体存在,那么他们就要受到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影响,相互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互动、碰撞甚至冲击,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学生之间就难以避免地会发生冲突。

一、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原因当今的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心理调节能力差、沟通能力欠缺,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过分讲求实用主义。

对此,大学生们也对自己认识得很清楚,据调查有超过四成的大学生认为现代大学生的学习风气不好,文化素养、个人修养较低,包括知识水平也很有限。

(一)情绪不稳定大学生20岁左右的年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精力旺盛、情绪复杂多变且易于冲动的特点。

他们有时会高兴激动,有时会悲伤抑郁,心境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待任何事物都特别易于激动。

大学生们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旦受到挫折与打击,爆发冲突则在所难免。

(二)认知错误、认识错误1.对自我认知不足。

自我认知是自我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决定并且支配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相对于在中学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使得他们非常在意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

这就导致他们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甚至自私自利。

同时,如果他们的想法与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又特别容易自暴自弃,萎靡消极。

这都会引发冲突。

2.对交往本身认识不足。

人际交往过程本身是交往双方以情感为纽带,以交往为手段,彼此满足需要的一个过程[1]。

交往的双方必须互相尊重,真诚相待,才能保证人际关系的健康、协调发展。

如果在交往的过程中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只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而忽略对方的情感和要求,那么人际关系就一定不能和谐发展,甚至会障碍重重,冲突频发,违背交往的初衷[2]。

(三)交流能力的缺乏交流能力的缺乏是导致大学生人际冲突的重要原因。

比如,有的大学生真心诚意地想帮助别人,但是却不知道怎么付诸行动,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有的大学生想交朋友,但是却总是找不到知趣相投的好朋友;有的大学生想在与人交往中表现自己的长处、能力,但是却总是不能正确地选择时机、场合;明明想要与人和谐相处,但是却总是不能控制好自己冲动的情绪。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们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群体、重新整合各种关系,处理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便成为大学生们新的生活内容。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

从进入大学校门的那天起,大学生就会遇到个方便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舍友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

面对着如此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

为此,笔者通过对我校和南京师范大学两所高校的大学生朋友进行了问卷调查。

希望借此能清楚地了解大学生朋友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便引起大学生朋友的重视,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帮助。

一、引言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他人的交往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就成为世人皆要碰到的,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

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生活基础。

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究竟如何,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治安0704区队第四调查小组展开了一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基本情况(一)调查时间:20xx年6月(二)调查地点: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图书馆(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仙林大学城内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师范大学所有在校大学生为总体。

(四)抽样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不分性别,每人一份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59份,有效回收率为98%。

其中男生37人,女生22人。

以下是被我们调查的大学生所在年级的分布图。

大学生社会实践鉴定总结(2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鉴定总结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锻炼能力,拓宽眼界,提高综合素质。

在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我参与了一次社区义工活动,并在其中担任了角色,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在实践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和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参与的社区义工活动主要包括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文娱活动。

通过与老人们的交流和接触,我深刻领悟到了老人对关怀和陪伴的渴望。

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积极学习如何与老人交流,如何给予他们关爱和陪伴。

我在活动中负责组织老人们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健身操等,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增加他们的社交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意识到了社区的重要性和对老人们的责任,也培养了我与人沟通和组织能力。

在活动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我在与老人交流中的困难。

由于老人的年龄和经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与我们年轻人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发现自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并学会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他们交流。

此外,我还发现了自己在组织活动中的不足。

有时候我会因为思考不全面而导致某些问题的发生,比如没有考虑到老人们的身体状况而选择了过于剧烈的运动项目,导致老人们不适。

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自己在组织和策划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

首先是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通过与社区老人的接触,我了解到了他们在生活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缺乏陪伴、医疗保障不足等。

这让我认识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支持的重要性,也促使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改变。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在这次实践中,我负责组织活动并与老人进行交流,这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这些能力将在我的未来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大学生消费调查项目与内容

高校生消费调查项目与内容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和社会的进步,高校生人数不息增加,他们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气。

高校生作为新一代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行为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深度了解高校生消费的实际状况,开展高校生消费调查项目与内容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生消费调查项目1. 问卷设计为了了解高校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一个合理的问卷设计分外重要。

问卷可以包含以下内容:(1)一般状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专业等基本信息,这些可以作为分类分析的重要指标。

(2)收入状况:了解高校生收入来源,比如家庭补助、兼职收入等,从而分析高校生的消费能力。

(3)消费习惯:了解高校生的平时消费项目及消费频率,比如吃饭、购物、娱乐等。

(4)消费观念:通过问题了解高校生对消费的态度,比如消费目标、消费动机以及采购决策的依据等。

(5)借贷状况:了解高校生是否存在借贷消费的现象,以及是否存在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等问题。

2. 调查方法高校生消费调查可以接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线上调查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问卷链接,吸引大量高校生参与;线下调查可以在学校内进行实地走访,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

这两种方式互相补充,能够有效提高调查的遮盖面和精确度。

3. 调查样本思量到高校生群体的广泛性,调查样本的选择要有代表性。

可以依据随机抽样原则,从各个学院、各个班级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同时,应该尽可能多地涵盖各个经济水平的高校生,以便更好地分析消费状况的差异性。

4.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可以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计数、分类和交叉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高校生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状况。

二、高校生消费调查内容1. 高校生消费行为了解高校生的消费行为是了解其消费特点的基础。

主要包括高校生的消费项目、消费频率、消费金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与不同群体交流内容差异的调查
摘要:采用《大学生与不同群体交流内容的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1、大学生最愿意与恋人、母、同性密友这3个群体,尤其是恋人,交流生活、兴趣、学习、未来、时事热点、情感的内容;与父、异性密友的交流意愿次之,而与普通同学交流意愿最低。

2、在对选择做出解释时,最受重视的原因是“有相似的经历更能理解我的想法”,其次是“我习惯于找她或他倾诉”,再次是“总是跟她或他交流最多”。

关键词:
1前言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是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

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对人类交流方面的许多问题都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但是,大学生与不同群体交流内容的差异并没有得到重视,而本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并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2方法
2.1被试
随机抽取60名大学生,27名男生,33名女生。

2.2工具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与不同群体交流内容的调查问卷》。

该问卷从生活、兴趣、学习、未来、时事热点、情感这6种交流内容出发,考察被试对7个不同的群体:父、母、同性密友、异性密友、普通同性同学、普通异性同学、恋人的选择;并且对被试选择的原因进行分析。

2.3程序
主试通过邮件的形式向被试发送试卷,并要求其立刻完成并回复给主试。

总共收到发回的问卷70份,其中,废卷为10份,有效率为86%。

2.4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采用SPSS15.0和EXCEL2003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分析。

3结果
3.1大学生与不同群体交流内容差异
本研究要求被试针对不同的交流内容,对交流对象进行打分,7分为最愿意的交流对象,6分、5分、4分、3分、2分、1分代表的愿意程度依次递减,分数可以重复。

结果见表1。

表格1大学生与不同群体交流内容差异的调查结果
生活264(4) 298(2) 283(3) 247(5) 138(6) 126(7) 336(1)
兴趣209(5) 224(4) 311(2)263(3) 186(6) 175(7) 328(1)
学习221(5) 249(3) 283(2) 246(4) 159(6) 165(7) 330(1)
未来263(4) 284(3) 293(2)228(5) 159(6) 153(7) 320(1)
时事热点
191(6) 197(5) 318(2)262(3) 206(4) 181(7) 326(1)
情感193(5)238(3)308(2)241(4)173(6) 162(7) 338(1)
总计1341(5) 1490(3)1796(2)1487(4)1021(6) 962(7) 1978(1)
注1表中前面的数据是该选项的总分,括号内数据是位次。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最愿意与恋人、母、同性密友交流生活、学习、未来、情感方面的内容;与密友交流兴趣和时事热点方面的内容。

总的来说,大学生最愿意与恋人、母、同性密友这3个群体,尤其是恋人,交流生活、兴趣、学习、未来、时事热点、情感的内容;与父、异性密友的交流意愿次之,而与普通同学交流意愿最低。

3.2选择原因及其性别差异
本研究在每次被试根据不同交流内容对群体进行评分后,列出9种原因,要求被试进行选择,可以多选,结果见表2。

表格2原因调查结果
生活男(%)14.8137.0425.93 3.7025.9325.9340.7444.4437.04女(%)27.2733.3336.36 3.0318.1842.4224.2457.5854.55 X219.27** 5.40** 8.07** 52.27** 19.27** 5.40* 8.07** 0.07 0.27
兴趣男(%)11.1144.4422.227.4114.8140.7429.6333.3329.63女(%)15.1563.6430.30 6.0633.3342.4236.3648.4842.42 X232.27** 0.60 13.07** 45.07** 15.00** 1.67 6.67 ** 1.67 4.27*
学习男(%)29.6329.6337.04 3.7018.5225.9314.8129.6340.74女(%)39.3945.4560.619.0921.2148.4824.2421.2121.21 X2 5.40* 3.27 0.00 45.07** 21.60** 3.27 21.60** 15.00** 9.60**
未来男(%)29.6340.7444.4411.1125.9314.8118.5222.2237.04女(%)60.6142.4248.4821.2139.3933.3324.2421.2121.21 X20.27 1.67 0.27 26.67** 6.67** 15.00** 19.27** 19.27** 11.27**
时事热点男(%)25.9344.4414.810.007.4133.3333.3344.4433.33女(%)33.3336.3612.120.0033.3333.3318.1860.6154.55 X2
9.60** 2.40 32.27** 0.00 19.27** 6.67 15.00** 0.27 0.60
情感男(%)25.9344.4414.810.007.4133.3333.3344.4433.33女(%)45.4557.5854.55 3.0330.3054.559.0927.2736.36 X2 1.67 0.07 1.07 52.27** 11.27** 0.07 35.27** 19.27** 6.67**
总计
(%)31.39(6)43.61(1)35.28(5) 6.11(9)25.00(7)
36.94
(2)
23.89(8)
35.83
(4)
36.67
(3)
注2*代表P<0.05,**代表P<0.01,括号内数据是位次。

从表2可以看出,在交流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时,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可以给出更客观的观点”“会给出较多可行的建议方便问题解决”“习惯于找她或他倾诉”的群体;而男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有相似的经历更能理解我的想法”“有权威,他们对此的看法我不得违逆”“支持、鼓励我的想法,不会反对我”“我想让他或她多了解我一点”的群体。

在交流兴趣方面的内容时,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因为“可以给出更客观的观点”“会给出较多可行的建议,方便问题解决”“支持、鼓励我的想法,不会反对我”“我想让他或她多了解我一点”“总是跟她或他交流最多”,而选择某群体;男大学生更倾向于因为“有权威,他们对此的看法我不得违逆”,而选择某群体。

在交流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时,女大学生重视“可以给出更客观的观点”“有权威,他们对此的看法我不得违逆”“支持、鼓励我的想法,不会反对我”“我想让他或她多了解我一点”;男大学生重视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会获得乐趣”“总是跟她或他交流最多”。

在交流与未来有关的内容时,女大学生更喜欢“有权威,他们对此的看法我不得违逆”“支持、鼓励我的想法,不会反对我”“我习惯于找她或他倾诉”“我想让他或她多了解我一点”的群体;而男大学生更喜欢“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会获得乐趣”“总是跟她或他交流最多的群体”。

在交流时事热点时,女大学生更喜欢“可以给出更客观的观点”“支持、鼓励我的想法,不会反对我”的群体;而男大学生更喜欢“会给出较多可行的建议,方便问题解决”“我想让他或她多了解我一点”的群体;没有人重视“有权威,他们对此的看法我不得违逆”这一原因。

在交流情感时,女大学生喜欢“有权威,他们对此的看法我不得违逆”“支持、鼓励我的想法,不会反对我”“总是跟她或他交流最多”的群体;而男大学生不重视“有权威,他们对此的看法我不得违逆”,而喜欢“我想让他或她多了解我一点”“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会获得乐趣”的群体。

在总体上,最受重视的原因是“有相似的经历更能理解我的想法”,其次是“我习惯于找她或他倾诉”,再次是“总是跟她或他交流最多”。

4讨论
在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
在对“有权威,他们对此的看法我不得违逆”这一选项进行选择的时候,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不重视,据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交流对象的选择比较独立自主,不愿意受束缚和限制。

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时代个性。

5结论
大学生最愿意与恋人、母、同性密友这3个群体,尤其是恋人,交流生活、兴趣、学习、未来、时事热点、情感的内容;与父、异性密友的交流意愿次之,而与普通同学交流意愿最低。

在对选择做出解释时,最受重视的原因是“有相似的经历更能理解我的想法”,其次是“我习惯于找她或他倾诉”,再次是“总是跟她或他交流最多”。

6参考文献
<1> 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xxklw/1293.html
<2>王美萍,社会变迁背景下大学生婚恋的特点及其性别差异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09 年第13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