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Integrity 13
Positive Attitude
Commit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novative
Loyal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的特性 ●易燃性(红磷、硫磺、萘、安全火柴; 2,4,6-三硝基甲苯[含水>30%)、 硝化棉(25%<含水<28%)] 着火点比较低,一般都在300℃以下,在常温下只要有能量很小的 着火源与之作用即能燃烧。 ●可分散性与可氧化性(硅粉、锰粉、钛粉等) 与酸、氧化剂接触,尤其是强氧化剂,能够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 。 ●热分解性(多聚甲醛、2-硝基联苯等) ●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硫磺、三硫化四磷等) 很多易燃固体本身具有毒害性,或燃烧后能产生有毒的物质。
Integrity 3
Positive Attitude
Commit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novative
Loyal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 又分为若干项, 又分为若干项,即: 第一类:爆炸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毒害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 第八类: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第一节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特性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助燃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的均属于危险化学品。

1,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出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是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为5项,其中有三项包含危险化学品.第一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第三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第四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主要特性:爆炸性强。

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出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的压力面引起爆炸。

敏感度高。

各种爆炸化学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本身的爆炸性,而爆炸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敏感度。

敏感度越高的物质越容易爆炸.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一般存储在加压容器中。

在钢瓶中处于气体状态的气体称为压缩气体,处于液体状态的气体称为液体气体。

分为三项:第一项:易燃气体.极易燃燃。

也有一定的毒性.如氨气、一氧化碳、氢气等。

第二项:不然气体。

本身不燃烧,但是有的有助燃作用。

一般无毒,但是容易使人产生窒息。

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第三项:有毒气体。

毒性很强,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如氯气、氨气、光气、硫化氢等。

主要特性:易燃烧爆炸。

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有些气体的爆炸范围比较大,如氢气、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

2%、12.5%—-74%。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受撞击或剧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易扩散.压力气体和液化气体非常容易扩散。

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中的气体扩散后,往往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4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4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第一节 爆炸品一、爆炸品的定义二、爆炸品的特性三、爆炸品的分项四、爆炸品储存和运输第二节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定义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特性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分项四、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储存和运输第三节 易燃液体一、易燃液体的定义二、易燃液体的特性三、易燃液体的分项四、易燃液体储存和运输第四节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一、定义二、特性三、储存和运输第五节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一、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定义二、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特性三、分项四、储存和运输第六节 有毒品一、有毒品的定义二、有毒品的主要特性:三、有毒品的分项四、有毒品储存和运输第七节 放射性物品一、放射性物品的定义二、放射性物品的特性:三、放射性物品的分项第八节 腐蚀品一、腐蚀品的定义二、腐蚀品的特性三、腐蚀品的分项四、腐蚀品储存和运输第九节 危险化学品标志第十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二、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定义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均属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分类 :根据“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可分为八类:第1类 爆炸品;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 易燃液体;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 有毒品;第7类 放射性物品;第8类 腐蚀品;第一节 爆炸品一、爆炸品的定义爆炸是在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可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三种形式。

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PPT课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PPT课件
*
*
危险化学品标志
1、爆炸品
*
*
危险化学品标志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2.1易燃气体
2.2不燃气体
2.3有毒气体
*
*
危险化学品标志
3、易燃液体
3.1低闪点液体 3.2中闪点液体 3.3高闪点液体
*
*
危险化学品标志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4.1易燃固体
4.2自燃物品
4.3遇湿易燃物品
*
*
3、易燃液体
本类物品指闭杯闪点≤61℃的易燃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品在浑浊下容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分为3项。 1)低闪点液体(闪点<-18℃)如乙醚 2)中闪点液体( -18℃≤闪点<23℃) 3)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丁醇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本类物品指进入肌体后,积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有毒品包括氰化钠、氧化钾、砷酸盐、酚类、氯化钡、硫酸二甲酯及列入危险货物品名的农药等,均属此类。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有毒品和二级有毒品。
*
*
一、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1、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和分类原 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其特性 3、危险化学品的编号 4、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5、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包装安全要求及废弃物处理
*
*
1、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和分类原
什么是化学品? ——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或人造的。如:氯气、水、糖、苯等。 全世界化学品的年产量已超过4亿吨,已为人所知的化学品达500-700万种,在市场出售流通的已超过10万种,而且每年还有100多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中,危险化学品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技能,是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

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处理、运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中可能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造成损害或危害的化学物质。

2.分类:按照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志》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可分为爆炸品、氧化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剧烈反应物、有毒物品、腐蚀品和放射性物质等九类。

二、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和包装为了确保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需要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上标注有关信息,这被称为危险化学品的标识。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主要包括危险性描述、品名、生产厂家和批号等。

在包装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采用封闭、密封、隔离等措施,以确保危险化学品不泄漏、不挥发、不燃烧。

同时,包装应符合国家质量规定,批准的包装箱上应有合格证明。

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1.储存: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室内,储存室内应装有专用的储存箱或柜,并应按照危险等级分类和分区存放。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室应避免静电、潮气、阳光直射、火源等威胁,并应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和防火措施。

2.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按照相关的安全规定进行。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设有防翻、防漏、防冲击等安全装置。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高温、冷冻等情况并防爆防火,固定运输工具时不能带电、带油、带磁。

四、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理1.使用:危险化学品使用时,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使用前必须详细了解和掌握安全规定,并应穿好相应的防护用具,保持储存、运输标识等,防止误用和交叉污染。

若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出现泄漏、溢出、着火等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处理:危险化学品的处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处理和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溢出等事故处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2、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发生爆炸的物品。

()3、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 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4、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高于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高于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

()5、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6、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7、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8、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毒性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9、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腐蚀性物品指通过物理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

()10、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

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环。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理论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概念及定义危险化学品:指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和放射性的化学物品危险化学品分类■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1类爆炸品■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类易燃液体■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类有毒品■7类放射性物品■8类腐蚀品燃烧有关名词概念■可燃物:凡能与氧和其它氧化剂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统称为可燃物,也统称还原剂。

花炮药剂中常用的可燃物有硫磺、木炭、铝粉、铝镁合金粉等。

■氧化剂: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是氧化剂。

它一般都含有氧元素,能在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作用下,释放出“有效氧”并与可燃物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氧化剂也称为助燃剂。

■还原剂:■火源:也称即激发冲能,凡是能引起可燃物产生燃烧的激发能量。

激发冲能有(热能、光能、机械能(摩擦、撞击)、电能、化学能和其它能,这些都能形成着火源。

■自燃点:使可燃物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就是该物质的自燃点。

■加热自燃点:由于外来的热源使可燃物加热到自燃点,不与明火接触就能燃烧,这种现象就叫加热自燃点。

■爆发点:在一定条件下,以恒定的介质温度使烟火药间接加热,从烟火药开始受热而爆炸的时间称为烟火药在此温度下的爆发延滞期,此时介质温度称为烟火药的爆发点。

■闪点:液体在空气中或在液面附近产生蒸汽,其浓度足够被点燃时的最低温度称该液体的闪点. ■点燃:不论是固体或液体可燃物,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可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开始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可继续燃烧,我们将此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自然点:即自然温度。

指物质没有火焰、电火花火等火源作用下,在空气和氧气中被加热而引起燃烧爆炸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自燃点。

爆炸及其特性一、爆炸的概念爆炸是指一种极为迅速的化学或物理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系统的内在势能转变为机械功及光和热的辐射等.爆炸做功的基本原因,在于系统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的躲然膨胀。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16
爆炸可分为:
核爆炸
物理爆炸
化学 爆炸
核爆炸: 核反应; 物理爆炸:物理原因,蒸气锅炉因水快速汽化,装有压
缩气体的钢瓶受热; 化学爆炸: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特点:反应速度极
快、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气体
17
二、爆炸品特性
(一) 爆炸性强 (二) 敏感度高
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 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不同的炸药所需的 起爆能不同,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 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简称感度)起爆能与 敏感度成反比,起爆能越小,敏感度越高;
25
四、爆炸品贮存和运输
1. 爆炸品仓库必须选择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带,与周围的 居民住宅及工厂企业等建筑物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库 房应为单层建筑,周围须装设避雷针。库房要阴凉通风,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一般库温控制在15~ 30℃为宜,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5% ~75%,易吸湿的黑 火药、硝铵炸药、导火索等相对湿度不得超过65%。库房 内部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开关应设在库房外面。物资 储存期限应掌握先进先出原则,防止变质失效。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
标志的图形共21种,19个名称, 其图形分别标示了9类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
10
11
2.3 危险化学品标志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16种和副标志11种 (GB13690-1992)
主标志由表示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 色和危险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图形没有 危险品类别号。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 燃烧爆炸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 沿低处扩散相当远,遇明火会回燃。
灭火剂:水、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干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2、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发生爆炸的物品。

()3、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 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4、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高于 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高于 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

()5、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6、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7、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8、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毒性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9、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腐蚀性物品指通过物理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

()10、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

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环。

()11、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易燃气体是指在101.3KPa 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12、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自燃液体指即使数量小也能在空气接触后 5min 之内引燃的液体。

()13、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自燃固体指达到一定量后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 之内引燃的固体。

()14、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氧化性液体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

()15、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氧化性固体指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体。

()16、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有机过氧化物是热不稳定物质或混合物,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

另外,它们可能易于爆炸分解;迅速燃烧;对撞击或摩擦敏感;与其他物质发生危险反应。

()17、爆炸物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当它受到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能发生化学反应。

()18、自燃物品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易爆性、积热分解自燃性。

()二、选择题(四选一)1、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称之为。

(A)爆炸物(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易燃液体(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2、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和包含一种或多种发火物质(或混合物)的烟火物品虽不放出气体,但也纳入范畴。

(A)易燃液体(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爆炸物(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3、易燃气体指在℃和 101.3kPa 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A)30 (B)25 (C)20 (D)154、不属于压力下气体。

(A)压缩气体(B)氧化性气体(C)溶解气体(D)液化气体5、即使没有氧(空气)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称为。

(A)易燃液体(C)爆炸物(B)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D)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6、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

(A)黄磷(B)金属钠(C)高锰酸钾(D)氯酸铵7、属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是。

(A)黄磷(B)金属钠(C)三氯化钛(D)氯酸铵8、属于氧化性物质的是。

(A)黄磷(B)金属钠(C)三氯化钛(D)氯酸铵9、属于有机过氧化物的是。

(A)黄磷(B)金属钠(C)三氯化钛(D)过氧化甲乙酮10、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出现摩擦、撞击等,是因为它具有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D)自燃性11、由于易燃固体的热解温度较低,在储存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散潮,是因它具有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D)自燃性12、许多易燃固体严禁与酸、氧化剂接触。

是因为它具有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D)自燃性13、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遇空气自燃性(B)遇湿易燃易爆性(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D)积热分解自燃性14、有些自燃物品起火时不能用水或泡沫扑救。

是因为它具有的危险特性。

(A)遇空气自燃性(B)遇湿易燃易爆性(C)积热自燃性(D)以上都不对15、硝化纤维及其制品,当堆积在一起或仓库通分不好时,会发生自燃。

是因为它具有的危险特性。

(A)遇空气自燃性(B)遇湿易燃易爆性(C)积热自燃性(D)以上都不对16、关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危险特性,下列哪一项不正确的是。

(A)遇水易燃易爆性(B)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C)自燃危险性(D)积热自燃性17、关于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B)分解爆炸性(C)伤害性(D)易燃性18、易燃气体是指在 20℃和 101.3kPa 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 %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

(A)5 (B)10 (C)13 (D)1519、是指在其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质。

(A)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B)氧化性液体(C)氧化性固体(D)有机过氧化物20、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A)硝化甘油(B)菜油(C)液氨(D)汽油21、不属于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的是。

(A)自燃性(B)热膨胀性(C)燃点低,易点燃(D)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22、爆炸品主要危险特性不包含。

(A)爆炸性(B)敏感性(C)殉爆(D)蒸发性23、关于易燃气体的易燃易爆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

(B)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C)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

(D)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比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24、下列不具有腐蚀性毒害性的气体是。

(A)氢气(B)氧气(C)氨气(D)硫化氢25、下列不具有窒息性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压缩空气(D)氦气26、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

(A)高度的易燃易爆性(B)蒸发性(C)热膨胀性(D)流动性27、对易燃液体流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粘度越小,其流动性就越强。

(B)液体的粘度越大,其流动性就越强。

(C)粘度大的液体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其流动性。

(D)粘度小的液体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其流动性。

28、对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液体的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挥发出易燃蒸气。

(B)易燃液体挥发性越强,爆炸的危险就越大。

(C)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一般都较小。

(D)多数易燃液体在灌注、输送、流动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

29、易燃液体主要危险特性不包含。

(A)易燃性(B)蒸发性(C)热膨胀性(D)窒息性30、下列不具有窒息性的气体是。

(A)氮气(B)氦气(C)氩气(D)氧气31、一些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A)氦、氩(B)钠、钾(C)氢、硫(D)乙烷、乙炔32、对易燃液体毒害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碳氢化合物比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的毒性大。

(B)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比饱和的碳氢化合物的毒性大。

(C)不易蒸发的石油产品比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的毒性大。

(D)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大多不具有毒害性。

33、对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固体受热时容易溶解蒸发或气化。

(B)绝大多数易燃固体遇无机酸性腐蚀品、氧化剂等能够立即引起燃烧或爆炸。

(C)易燃固体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易燃固体的自燃点一般都高于易燃液体和气体的自燃点。

34、对遇湿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粉、铝镁粉等,在潮湿空气中不能自燃,但与水接触,特别是在高温下反应剧烈,能放出氢气和热量。

(B)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使水分解,夺取水中的氧与之化合,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

(C)遇湿易燃物品遇氧化剂、酸性溶剂时,反应更剧烈,更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D)氢化钾遇水能生成易燃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而具有自燃性。

35、对氧化性物质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氧化剂除具有强氧化性外,本身还是可燃的,遇火会引起燃烧。

(B)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或过氧化基所组成的化合物,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

(C)氧化性物质与强酸混合接触后会生成游离的酸或酸酐,呈现极强的氧化性,当与有机物接触时,能发生爆炸或燃烧。

(D)氧化性物质相互之间接触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36、对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过氧化物具有分解爆炸性。

(B) 有机过氧化物具有易燃性。

(C)有机过氧化物具有伤害性。

(D)有机过氧化物危险性的大小与分解温度无关。

37、对毒性物质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锑、汞、铅等金属的氧化物大都具有氧化性。

(B)萘酚、酚钠等化合物,遇高热、明火、撞击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C)无机毒害品具有可燃性,遇明火、热源与氧化剂会着火爆炸,同时放出有毒气体。

(D)大多数毒性物质遇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或烟雾。

38、下列属于易燃固体的是。

(A)纸张(B)氢化钾(C)金属钠(D)黄磷39、下列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的是。

(A)纸张(B)氢化钾(C)金属钠(D)黄磷40、下列属于氧化性物质的是。

(A)氯酸铵(B)过氧化苯甲酰(C)氢化钾(D)三氯化钛41、下列属于有机过氧化物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