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大众体育健身的普及与提 高 , 以及发展体 育健身消费市场提供 参 洁 度 等 项 目有 关 ,因此 被 命 名 为 ” 境 因 素 ” 因子 。R 环 4主要 与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1研 究 对 象
本 研 究 以南 京 、 无锡 、苏 州 、徐 州 、盐城 、扬 州 6 城 市 商 身 内 容 、健 身 器材 性能 方 面 有 关 .因 此被 命 名 为 产 品 因 素 所
俱乐部内部弃置、人员拥挤盅、浴童}涪盅 I
西子共愚性 >石 o >石 o
>石 o
曩汁贯默率 2. 21 ” 3.7 5 6 1
..5 5 8 7
休 闲消遣发展 的多样化趋 向, 为体育产业 的发展提供 了市场化 的 刚性需求。体育健身市场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 .正 以其独特的魅
>. o ‘
5掬 3 5 .. 781 ( ‘ 诣 l
6j0 S 6
在 现 代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场 的 主 体 是 消 费 者 , 费 者 的 需 市 消 求 是 市 场 的原 生 性 需 求 。 健 身 俱 乐 部 要 在 激 烈 的市 场 竞 争 中 立
因子R 的高载荷指标主要与俱乐部的 广告宣传 、 1 媒体宣传.
力 吸 引着 越 来 越 多 的投 资者 参 与 其 中 . 成 为城 市 居 民 健 身 消 费 并
的 新热 点 。
R 4 R 6
R 7
曩 务人员的晨务态盘、 毫 时 信 置 叠供 俱乐霉挡次、触 、晶牌技应 健鼻内謇、健鼻量树性晚
童囊的远 、交 的 近 逼 便 性
>正 o >. o ‘ >. o 6
业 性健身俱乐部 的 5 1 2 名健身消费者为研究对 象。参与调查 的女 因子 。R 主 要 与 ” 离 的远 近 、交 通 的便 利性 ”方 面 有关 .因此 7 距

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

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

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花销的研究1 我国体育花销的现状解析1.1 体育劳务花销与实物花销的解析体育劳务花销处于初始阶段1998年4月,经过社会学检查形式在北京、上海、四川、贵州、陕西、重庆6省市选择了不同样年龄、不同样性别、不同样职业和不同样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3200人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回收有效问卷2650份,回收率为80.3%。

检查显示:已参加各种体育健身娱乐花销的占今年龄组中被检查人数百分比为:20岁以下的人46.4%,20~29岁的占41.4%,30~39岁的占53.6%,40~49岁的占44.3%,50岁以上的只占29.5%。

居民在对亲身参加的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和花销参加体育健身选择的体育项目存在较大的差异。

花销健身选择的项目20岁以下年龄组首选游泳、足球;其他各年龄组首选的是健身(含健身、健美、体育舞蹈等),依次才是游泳、保龄球、乒乓球和网球等。

居民参加体育花销的承受力较集中在月均30元左右(或30元以下),其中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分别占今年龄被检查人数的70.9%和81.8%。

20~29岁、30~39岁、40~49岁的3个年龄组里,分别占今年龄组人数的55%~63%。

月均花销100元左右,除了50岁以上年龄组外,均为20%~30%。

月均花销200元以上的所占比率最低,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都为零,只有30~39岁的白领层中能保持14.8%的比率。

检查显示,不同样年龄组喜欢观看体育竞赛的占总人数的85%,有51.8%的居民认为观看的最正确方式是直接进入竞赛现场。

观看国内体育竞赛(含甲级球类竞赛)可接受的门票价格平均每场20元左右的无年龄组差异,均在70%以上。

平均每场50元左右的,各年龄组出现差异,50岁以上年龄组只占12.5%,其他年龄组也只有20%左右。

低价门票仍是广大花销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取向。

这与目前花销者的花销水平相关。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花销者对体育赏析劳务产品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中等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中等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中等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本文通过问卷的分层抽样调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荆州市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做了调查。

本文从现有的城市体育消费市场着手,从需求约束角度分析荆州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认识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刺激现有的消费水平,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

一、前言体育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行业,是阳光的、青春的、活力的行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体育产业每年的产值超过4000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成为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荆州市接受调查的200位市民。

以他们为研究样本,从而推断出总体的消费情况。

(二)文献资料法。

通过参阅微观经济学、消费经济学、消费行为学、消费心理学、消费社会学、市场营销学、体育统计学、体育产业等方面的著作,以及近年来国内休闲体育方面的研究文献及书籍,为本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问卷调查法。

针对荆州地区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180份,回收率90%。

问卷采用特尔菲法检验问卷效度,评价各题目的难度和鉴别力,经多次反复的修改与调整,最终设计出正式问卷,较客观的反映居民休闲体育消费需求状况。

(四)数据统计法。

用数据统计软件,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

用客观的数据反应当前体育消费市场的情况。

三、现阶段城市体育消费状况(一)健身俱乐部消费。

体育健身俱乐部是社会公众进行体育消费的组织场所,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超过4000家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它已然成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消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居民健身的场所不仅仅局限于各大广场、街道。

(二)体育场馆消费。

由于体育项目具有多样性。

故而一些特定的项目需要在场馆中进行。

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溜冰等等。

因此一些针对不同体育爱好的场馆在城市中建立起来。

当然进入这样的场馆需要一定的费用。

在全国各省市,由于消费水平不同收取的费用也不同。

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体育 消费是指人们在体 育活动方面 的个人消费 支出。
它是指人们 为了身心健康 、 陶冶情操 、 取得美的享受积极 、
健康地欢度 闲暇时间 ,丰富生活内容和提高 生活质量 ,增 进德 智体全 面发展 而从事 的各种 各样与体 育有 关的个 人 消费行为。体育消费依据体育消费者通过支付货币而取得 的体育消费品的不同功用 , 可分为三类 : 实物型体育消费 、 观赏型体 育消费和参 与型体 育消费 。
收入。
2 加大政府投资调控 力度 。社会服务系统的建立主要 . 依靠政府 的政策导 向和 资金投 向。体 育场 所数量起 到决定
3 社会可供 资源 因素 。社 会所能提 供的体 育消费资 性作 用,增加 和扩大可供居 民体 育消费的场所 ,增 加劳务 源包括多方面 ,如场地器材 、体育消费 品的市场营销 、政 消费 的量和质 ,具有 同等重要 的意义 。只 有在 满足人们不 府对体育消费市场的管理与指导 ,以及体育产品 的开发与 同需 求时,体育需 求的结构 才会趋于合理 ,各类体 育消费 利用等都隶属于社会可供体育资源 ,这些资源反过来影响 需 求 将 达 到 协 调 。 政 府 政 策 对 增 加 体 育商 品 的供 给 量 、形 社 区居民的体 育消费行为 ,甚至有时能完全改变社区居民 成消费者对体育商 品的消费偏好有重要作用。政府应放宽 的体 育消 费价值观 ,潜移默 化地 引导社 区居民加以购买体 政 策 , 大 宏 观 调 控 力 度 ,以使 厂 商 有 更 广 阔 的 发展 空 间 , 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材价格相对低廉 ,因此随着体育人 口的增 加,必将带来实 物型体育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 2 观赏型体 育 消费。观 赏型体 育消 费一般就 是指人 .

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研究

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研究
参与型体育消费
指居民参加健身俱乐部、体育培训课程等体育活动支出。
体育消费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收入水平越高,体育消费能力越强。
性别和年龄
性别和年龄是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居民在体育消费方面存在差异。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对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教育和职业
05
结论与展望
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体育市场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体育服务业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研究结论
体育消费观念逐渐转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居民对体育消费的认知逐渐发生转变,开始重视体育消费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体育消费需求稳步增长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进,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居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逐渐增加,涵盖了更多的体育项目和活动。
教育和职业对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不同教育和职业背景的居民在体育消费方面存在差异。
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03
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分析
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总体情况
体育消费金额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金额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中,体育消费的增幅更为显著。
体育消费时间
居民的体育消费时间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
二三线城市
不同收入水平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比较
高收入群体更注重健康和健身,对体育消费的投入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在私人健身教练、高端体育用品等方面。
高收入群体
中低收入群体在体育消费方面相对较低,但是随着健身意识的提高和数字化体育服务的普及,这一群体的体育消费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基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东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实证研究

基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东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实证研究

基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东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实证研究摘要本论文运用用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东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对东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东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体育产业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为了全面了解东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与东阳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的关系,本文作了调查研究。

研究的目的是为东阳市体育产业开发和体育市场的发展,优化东阳市的经济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1研究方法1.1问卷调查法发放含有20项问题的问卷500份进行调查,回收450份,回收率90%。

对部分城镇居民和体育干部及部分接受问卷的专家进行了专访。

1.2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所有问题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2.1东阳市城镇居民体育人口基本情况:体育人口是决定一个地区体育锻炼、体育消费的重要指标,是反映本地区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重要指标。

1998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公布了我国体育人口为35.6%,并将体育人口定义为: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体质具有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负荷强度者。

在调查中发现,450人中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有167人,占37.1%;每次锻炼时间达30分钟以上者的有172人,占38.2%;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强度在中等负荷的有188人,占41.7%;同时满足3项要求的人共有159人,占35.3%。

依此推算东阳市城镇居民体育人口基本与全国持平,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体育人口与经济收入不相符。

2.2东阳市城市居民体育人口学历、职业和年龄分布情况:在调查中发现,体育人口中学历排序为:专科、本科、中专、高中、初中、小学、研究生。

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中,按职业参加体育锻炼者的排序为:学生、知识分子、职员、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人员。

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作者:陈永军段鹏高秋平来源:《体育学刊》2010年第02期摘要:运用问卷调查、计量分析等方法研究城市居民各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及与决定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结果显示:除体育消费活动的主观影响因素外,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年龄结构是影响各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客观因素。

关键词:体育经济学;体育消费行为;城市居民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33-05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消费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在生活压力剧增的社会生活中,体育消费不仅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还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

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认清其决定因素,对于促进我国体育消费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以浙江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

本研究在科学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首先依据杭、宁、台三城市行政区域划分标准,确定调查对象的行政区域;其次,从选取的行政区域列表中随机抽取10个城市社区;最后,以附近地大学生为调查员,在社区进行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380份,收回364份,占95.78%,其中有效问卷350份,有效率为97.22%。

有效问卷中男性190份,女性160份。

年龄段25岁以下42人,25-34岁181人,35-44岁85人,45岁以上42人。

年收入2万以下45人,2万以上5万以下222人,5万以上8万以下60人,8万以上23人。

先对城市居民各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以揭示各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及与各种决定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1、各类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本课题研究中体育实物消费主要包括运动服装(如衣、裤、鞋、帽等)、小型健身器材(如拉力器、哑铃等)、体育运动器材(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体育保健品、运动饮料、体育邮票等实物消费支出;由于运动服、鞋、帽等具有生活、体育运动两方面的用途,故体育实物消费是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体育信息消费主要包括订购体育报刊杂志、书籍等以获取体育信息、体育知识和购买体育比赛门票,观看体育比赛、表演、展览以及购买体育音像制品等所进行的体育消费,对比体育实物消费,城市居民在这方面消费明显不足。

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作者:王飞加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7期[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对6城市20家商业性俱乐部健身消费者进行调研,研究表明:影响城市居民健身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宣传、价格、环境、服务、品牌、产品和地址因素。

性别差异使其在健身消费行为对“价格因素”、“品牌因素”、“产品因素”、“地址因素”这四个维度上存在高度显著差异。

[关键词] 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性别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消费开始出现向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消遣发展的多样化趋向,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化的刚性需求。

体育健身市场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并成为城市居民健身消费的新热点。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主体是消费者,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的原生性需求。

健身俱乐部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掌握健身人群消费行为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通过调查研究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性别差异性,为大众体育健身的普及与提高,以及发展体育健身消费市场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南京、无锡、苏州、徐州、盐城、扬州6所城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521名健身消费者为研究对象。

参与调查的女性有235人,男性有286人。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与论文30余篇。

(2)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的健身俱乐部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的范围涉及我国东部6所城市20家健身俱乐部。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7年7月~9月,问卷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

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

问卷填写采用即发即收式,全部收回,最终有效问卷521份,有效率94.72%(3)数理统计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大庆师范学院 体育系,黑龙江 大庆 163712)
300071;

要:运用问卷调查、计量分析等方法研究城市居民各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及与决
定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除体育消费活动的主观影响因素外,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年龄结构是影响各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客观因素。
本研究在科学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进行问卷 调查,首先依据杭、宁、台三城市行政区域划分标准, 确定调查对象的行政区域;其次,从选取的行政区域 列表中随机抽取 10 个城市社区;最后,以附近地大学 生为调查员,在社区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 380 份,收回 364 份,占 95.78%,其中有效问卷 350 份,
婚姻状况
3.03±0.95
受教育程度
3.09±0.89
重要性 2 4 1 7 6 5 3 10 9 8
表 1 显示,城市居民体育实物消费的主观影响因 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兴趣爱好、锻炼身体、丰富 业余生活、人际关系交流、培养特长、受朋友影响和 邀约、追求时尚;其客观影响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 为:体育消费品质量、闲暇时间、体育消费品价格、 可支配收入、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 别。表 2 显示,城市居民体育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重 要程度排序为:兴趣爱好、消费品质量和效果、年龄 结构、获得此类消费品的便利性、婚姻状况、消费品 价格、性别、闲暇时间、可支配收入、受教育程度。 表 3 显示,城市居民体育参与型消费的主观影响因素 重要程度的排序为:兴趣爱好、锻炼身体、丰富业余 生活、人际交流、培养特长、朋友影响和邀约、追求 时尚;其客观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排序为:消费品质 量和效果、体育消费场所设施、此消费品便利性、可 支配收入、消费品价格、闲暇时间、年龄结构、受教 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别。
与型消费影响因素时,客观解释变量有可支配收入、 体育消费品质量、年龄结构、消费场所设施、闲暇时 间、消费品价格和消费品获得的便利性、性别、婚姻 状况及受教育程度;主观解释变量有培养兴趣爱好、 锻炼身体、培养特长、人际关系的需要、丰富业余生 活、受朋友影响和邀约及追求时尚。值得注意的是, 在体育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选择上,相对于以前学者 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增加了居民性别、婚姻状况、年 龄及受教育程度对各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的分析。
在分析城市居民体育实物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时, 在李法伟[3]、许云霞[4]、梁松等[5]研究的基础上,本研 究分别选择以下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客观因素有可支 配收入、体育消费品价格、体育消费品质量、闲暇时 间、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主观 因素有体育消费的兴趣爱好、锻炼身体的动机、培养 特长、人际关系的需要、丰富业余生活、受朋友影响 和邀约、追求时尚。在分析城市居民体育信息消费行 为决定因素时,选择以下解释变量:兴趣爱好、消费 品价格、消费品质量、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消费 品获得的便利性、受教育程度、性别、婚姻状况及年 龄(由于体育信息消费比重最小,故将分析重点放在体 育实物消费与体育参与型消费上)。在分析居民体育参
表 2 城市居民体育信息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x ±s)
分值
重要性
因素
分值
4.35±0.77
1
获得消费品便利性
3.69±0.75
3.46±0.83
6
受教育程度
3.32±0.94
3.82±0.66
2
性别
3.41±0.79
3.33±0.82
9
婚姻状况
3.48±0.92
3.37±0.85
8
年龄结构
3.72±0.85
CHEN Yong-jun1,DUAN Peng2,GAO Qiu-ping3
(1.School of Phisical Education,Taizhou Institute,Linhai 317000,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关 键 词:体育经济学;体育消费行为;城市居民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33-05
Empirical study of the deciding factors of 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rs of urban residents
2 各类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计量分析
对于每类体育消费行为,可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方 法来研究各因素的不同影响。 2.1 城市居民体育实物消费支出决定因素计量分析
在建立计量模型的过程中,将居民的年体育实物 消费支出(EX1)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居民的年可支配收 入(INCOME)、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年龄结 构作为解释变量。为将定性解释变量引入模型,定义 如下虚拟变量:
第 17 卷第 2 期 2010 年 2 月
体育学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17 No.2 Feb.2010
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陈永军 1,段鹏 2,高秋平 37
(1.台州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61±0.95
4
闲暇时间
3.47±0.83
3.82±0.73
3
性别
2.82±0.97
3.28±0.90
6
婚姻状况
2.83±1.09
3.04±0.97
7
年龄结构
3.28±0.98
受教育程度
2.98±0.95
重要性 4 3 1 2 8 7 5 6
因素 兴趣爱好 消费品价格 消费品质量 可支配收入 闲暇时间
3.Department of Phisical Education,Daqing Normal Institute,Daqing 163712,China)
Abstract: Basing their research subject on urban residents in Zhejiang, by using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deciding factors of various 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rs of urban residents as well as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deciding factors, and revealed that besides subjective affecting factors of sports consumption activities, the disposable income, gender,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age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are all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various 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rs. Key words: sport economics;sport consumer behaier;urban residents
4.29±0.75
2
可支配收入
3.40±0.84
3.38±1.02
5
体育消费品质量
4.01±0.68
3.51±0.92
4
年龄结构
3.66±0.81
3
闲暇时间
3.12±0.82
6
消费品价格
3.15±0.85 3.27±0.85 3.35±0.85
2.96±0.98
7
消费品便利性
3.62±0.72
性别
2.89±0.98
⎧1,该居民在35 ~ 45岁年龄段 DY3 = ⎩⎨0,该居民在其他年龄段
引入模型的变量确定后,需要确定计量模型的形
式。鉴于截面数据模型容易产生异方差问题,故对 EX1
和 INCOME 取自然对数(取自然对数的目的主要是消
34
体育学刊
第 17 卷
体育保健品、运动饮料、体育邮票等实物消费支出; 由于运动服、鞋、帽等具有生活、体育运动两方面的 用途,故体育实物消费是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 体育信息消费主要包括订购体育报刊杂志、书籍等以 获取体育信息、体育知识和购买体育比赛门票,观看 体育比赛、表演、展览以及购买体育音像制品等所进 行的体育消费,对比体育实物消费,城市居民在这方 面消费明显不足。体育参与型消费主要指人们购买的 各种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参与型体育消费,如为参加各 种体育活动、体育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等所支付 的费用。相对而言,目前城市居民这类体育消费活动 发展较快[2]。
主观因素 兴趣爱好 锻炼身体 培养特长 人际关系 丰富业余生活 朋友影响和邀约 追求时尚
表 1 城市居民体育实物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x ±s)
分值
重要性
客观因素
分值
4.32±0.77
1
可支配收入
3.40±0.90
4.29±0.73
2
体育消费品价格
3.43±0.81
3.42±0.96
5
体育消费品质量
4.04±0.76
有效率为 97.22%。有效问卷中男性 190 份,女性 160 份。年龄段 25 岁以下 42 人,25~34 岁 181 人,35~44 岁 85 人,45 岁以上 42 人。年收入 2 万以下 45 人,2 万以上 5 万以下 222 人,5 万以上 8 万以下 60 人,8 万以上 23 人。先对城市居民各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决定 因素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 模型,以揭示各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及与各种 决定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