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先进事迹
焦裕禄事迹: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完整版)

焦裕禄事迹: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焦裕禄事迹: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焦裕禄: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除三害斗争开始以后,焦裕禄同志发现抗灾斗争发展不平衡,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认识也不尽一致。
焦裕禄同志认为,要从根本上制服三害,必须进一步发动群众,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抓典型、树样板,打一场除三害的人民战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焦裕禄同志亲自到最困难的队去蹲点调查,访贫问苦。
在城关公社胡集大队和林业技术人员一道,研究泡桐的生产特点,并亲自带头植桐,全县人民雷厉风行,营造了浩瀚的桐林。
为美化兰考大地,尽快改变灾区面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然后,他深入全县农村调查,发现和培养了双杨树、赵垛楼、秦寨、韩村、坝子五个先进典型。
韩村的精神:城关公社韩村生产队社员,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组织起来割草三十余万斤,除安排好社员生活外,还置买了农具,巩固了集体经济。
焦裕禄同志说:韩村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精神,就是活生生的南泥湾精神,这是贫下中农的风格!这就是革命。
秦寨的决心:固阳公社秦寨大队社员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蚕吃桑叶的方法,深翻压碱,改良土壤。
焦裕禄同志说:秦寨是个好地方,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
眼下困难多,不要怕,在困难面前要挺起腰杆,才是真正的英雄哩!决心要比困难大,什么东西都怕决心。
困难面前我们要找出路。
赵垛楼的干劲:张君墓公社赵垛楼大队社员,在大雨成灾,一片汪洋的情况下,挖河排涝,一季翻身,把余粮卖给国家。
焦裕禄同志说:赵垛楼大队战胜自然灾害,支援国家,支援灾区,这是崇高阶级感情,高度的爱国热情,伟大的共产主义风格。
双杨树的道路:红庙公社双杨树大队的社员说:穷,咱穷到一块;富,咱富到一块。
他们兑钱、兑鸡旦,买种/子,买牲口,巩固集体经济。
焦裕禄发现这个典型后,给县委写报告说:双杨树社员坚持的道路,就是社会主义道路。
坝子的风格:红庙公社坝子生产队的社员,抗灾夺得丰收后,压低口粮标准,卖粮食支援灾区。
焦裕禄同志亲自给县委起草报告,通报全县表扬他们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
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5篇

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5篇大家要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
关于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该怎么写的呢?下面给大家带来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希望大家喜欢!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篇142岁的焦裕禄带着未能“锁住风沙,制伏洪水”的遗憾,倒在兰考大地上。
45年沧海桑田,兰考和祖国大地一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变的,是焦裕禄用自己的行动塑造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光辉形象和忠诚、爱民、科学、制造、实干、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在兰考工作的时间里,焦裕禄想的是一心为公,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他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鼓舞大家像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即使在病中,他还把《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放在身边。
焦裕禄奋斗一生,身无长物,两袖清风,没有给子孙留下遗产。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人为本,这是焦裕禄精神的核心,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名人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中贯穿着一个最基本的主题,这就是他始终把人民作为目的,而把自己当作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
焦裕禄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为兰考人民脱贫致富、彻底改变落后面貌而艰苦奋斗,他呕心沥血地工作,目的就是让兰考的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他总是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他以对群众无私的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焦裕禄牢记党的宗旨,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也只有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他才能说出“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
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
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的豪言。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是焦裕禄常挂在嘴边的话,在焦裕禄那里,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还是一种人生态度。
焦裕禄在大连工作的事迹

焦裕禄在大连工作的事迹
焦裕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杰出的人民公仆,他一生致力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在多个地方担任过重要职务,其中包括在大连市的工作。
焦裕禄在大连期间,积极推动了大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他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关注农村发展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大连市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焦裕禄还注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他坚决反对腐败现象,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和形象。
他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焦裕禄在大连市的工作期间,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他以身作则,勤勉工作,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和干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代表之一。
总之,焦裕禄在大连市的工作经历展示了他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私奉献。
他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焦裕禄事迹简介先进事迹

焦裕禄事迹简介先进事迹焦裕禄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自己;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焦裕禄事迹简介先进事迹五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事迹篇1以前在对焦裕禄同志事迹的认识上比较模糊,只知道个大概,具体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这次通过实地参观,可以说,近距离地观察了解了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
通过参观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
结合参观学习情况,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有4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为人民念念不忘?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至今为人民所称颂?现在重温他的事迹后仍然感受到巨大的鼓舞?关键就在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真正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天,通过学习,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要学习焦裕禄精神,我觉得,关键是要学习以下几点:第一,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
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
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仔细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深怀爱民之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办利民之事,深化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进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更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仔细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952年焦裕禄事迹

1952年焦裕禄事迹焦裕禄(1922年-1964年),原籍山西霍州市,生于陕西省延川县。
他是我国著名的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农业技术专家。
1952年,焦裕禄被派往陕北地区开展工作,他在这里为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焦裕禄事迹的核心是他对农村的深入调查研究和对农民的关心与帮助。
他在陕北地区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通过亲自走访、与农民交流,了解到他们生活困难、缺乏科学技术支持的现状。
他看到了贫困农民的苦难和困境,决心要帮助他们改变现状。
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焦裕禄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农业的措施和政策。
他推广了新的农业技术,引进了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和育种技术,解决了陕北地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他还组织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引导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焦裕禄在陕北地区的工作成果显著。
他带领农民成功地实施了水利工程,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
他积极推广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他还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和副业,增加收入来源。
他的工作不仅带动了陕北地区农业的发展,也为全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焦裕禄的工作不仅仅是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他关注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他积极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他倡导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他还组织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焦裕禄的事迹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至今仍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铭记。
他的工作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和践行的榜样。
他的事迹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天的工作中,要像焦裕禄一样,关心人民、关心农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焦裕禄在1952年的事迹是他在陕北地区为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农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农民生产生活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农业的措施和政策。
关于焦裕禄的素材积累

关于焦裕禄的素材积累一、焦裕禄的基本信息焦裕禄,男,1930年1月15日生于河南省焦作市,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
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的杰出代表。
焦裕禄长期在贫困农村地区工作,以其深入基层、扎实干实事的作风,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英雄人物。
以下是关于焦裕禄的一些素材积累,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二、焦裕禄的事迹1.坚持党性原则焦裕禄是一名党的优秀党员,他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
他在基层工作中,抓住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了一系列的难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焦裕禄始终关注贫困群众的生活,他坚信“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就是我们共产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掌握贫困村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脱贫方案,并亲自动员带领群众投身扶贫事业。
3.倡导农村合作经济焦裕禄提出了“先富带后富,全面发展经济”的思想,倡导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
他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鼓励农民合作种植、合作养殖等方式,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严格反腐倡廉焦裕禄以身作则,坚决执行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
他深入基层,发现了一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问题,他坚决查处,不留情面。
焦裕禄的廉洁作风树立了一个标杆,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焦裕禄的精神影响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广大干部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焦裕禄精神也逐渐成为一种追求和向往。
他的坚持、勇气、实干、诚信、奉献等品质,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干部群众,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焦裕禄的评价焦裕禄被誉为“百姓好干部”,他的事迹和精神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称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模范”。
焦裕禄的先进事迹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他也成为了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楷模。
焦裕禄的事迹简短五篇

焦裕禄的事迹简短五篇焦裕禄带领群众为了防风固沙栽种的泡桐树,已培植成了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截至20xx年,兰考泡桐产业年产值已达60多亿元,全县泡桐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焦裕禄的事迹简短五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的事迹篇1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20xx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xx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任职兰考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
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20xx年3月,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利用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制作乐器、家具等,也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
主要成就成就综述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焦裕禄先进事迹4篇

焦裕禄先进事迹4篇焦裕禄先进优秀事迹11963年5月18日,当天深夜,焦裕禄刚看完文件,准备睡觉。
这时忽然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他披上雨衣就出去了。
爱人和孩子在火车站找到了他,问:“你一个人出来,怎么不吱一声?”焦裕禄说:“我出来看一下县城里的水能不能排出去,城关镇有些群众的住房不牢固,我去转了一圈看看。
”第二天天不亮,焦裕禄马上开县委常委会,安排全县干部群众排水。
会后,焦裕禄脱去鞋袜,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带领3位同志赶往水灾最严重的社队。
热心助人1963年12月11日,焦裕禄来到社员张传德家,看到张的爱人抱着一岁的男孩,不停地流泪,忙上前询问,问明孩子得了好几种病,在当地看了一个多月不见好转。
他赶紧到大队给县医院院长高芳轩打了电话,要他们好好给孩子治疗。
他还不放心,又写了一封信,让张传德带上到县医院去。
孩子住院期间,焦裕禄曾3次电话询问病情。
经过25天的治疗,小孩吃得白胖,病全好了。
这个原名叫张徐州的小孩,在焦裕禄逝世后,为表示继承焦裕禄遗志,改名叫张继焦。
艰苦奋斗1964年2月7日,国家给兰考拨来一批救济棉花。
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禄的棉袄很破,决定照顾他3斤棉花,让他换件新棉袄。
同志们怕焦裕禄不要,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他家里。
焦裕禄知道这件事后,又让家属把棉花票退了回去。
他对救灾办公室的同志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我们不能要。
虽说我的棉衣破点,但还能穿,比起没有棉衣穿的群众强多了。
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实际上,焦裕禄的许多衣物都该换了。
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被里烂了就翻过来用,衣服、鞋袜补了又补。
爱人徐俊雅总想给他换件新的,而他却常常对家属说:“现在兰考遭灾,群众生活很苦。
跟群众相比,咱穿的就不错了。
比我要饭时披麻包片,住房檐下避雪那会儿强多啦!”有一次,焦裕禄的一件已缝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又破了,焦裕禄又让爱人徐俊雅缝补。
徐俊雅一看实在是破得不能再补了,就不愿意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焦裕禄先进事迹: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是怀着一颗爱民仁后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不顾自己已经羸弱的身躯,顶风冒雨,深夜看望受伤的老人,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
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改革开放让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在没有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景象,生存问题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代表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能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否拥有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水可载舟,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爱护,帮助我们的人民,这样才是我们的立国之基,立党之本,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用心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兰考的新篇章,为了锁住兰考肆虐的风沙,他带着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也没有退宿,为解决夏季的水患,又是他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清,在大家垂头丧气时,又是他振聋发聩,激起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工作方法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还是推诿扯皮,知难而退?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国为民,问计群众,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把生命交给了热土,他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留下什么警示明言,甚至没有像样的政绩工程,但他有一颗火热质朴的心,他心里想的是人民,他是人民的好儿子!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孔繁森
孔繁森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西藏的人民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在孔繁森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人民群众深切地怀念着他,而他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将留在我们的心中。
他可以称为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典范,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
放弃了舒适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西藏的孔繁森,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了西藏的建设中去。
想想看,我们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呢?孔繁森深切的明白西藏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人民更是迫切的需要我们的援助。
从孔繁森的身上,我体会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以大局为重,国家与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品质。
我也要向他学习,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个人的利益先放在一边,先帮集体解决困难,再去解决自己的困难。
我们还应该该学习他艰苦奋斗的精神。
孔繁森在工作中开拓进取,不管身处何处,担任何职,他对自己的标准都没有降低过。
他在担任阿里委书记后不畏艰苦,亲自去实地考察,为建设阿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地区的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善。
新一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长辈们艰苦的奋斗时代,一直是在党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的。
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力量,我认为只要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难关,长大后就能够为国家献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