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张文黄巍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2年第04期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笔者以郑州市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发展历程郑州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休闲农业,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起步期(1999—2010年)。

1999年,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为拓宽樱桃销路举办了第一届“樱桃节”,休闲农业的序幕从此拉开,起步期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以农家乐为主,大部分由农民自发,休闲农业的布局无序、同质化严重。

二是蓬勃发展期(2011—2018年)。

2011年底,郑州市成立休闲农业管理办公室,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休闲农业的建设类型更加丰富、建设秩序更加规范、经营主体更加有实力、休闲功能更加多元。

三是短暂低谷期(2019—2021年)。

2018年底,为加强耕地保护,农业农村部联合自然资源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违规“大棚房”清理整治专项行动,郑州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出现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经营范围收缩的局面,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让郑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雪上加霜,休闲农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短暂低谷期。

二、主要举措(一)扶持重点项目,促进提质增效为提振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信心,2012—2015年,郑州市财政共列出5 412.5万元的休闲农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完善基础设施。

(二)成立休闲农业协会,建设交流平台郑州市于2012年组织成立郑州市休闲观光农业协会,为全市休闲农业企业之间交流经验、推广宣传、传播信息提供平台。

(三)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促进产业升级从2013年起,郑州市休闲农业主管部门连续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活动,按照企业申报、现场验收、专家核议、网上公示等环节开展星级评定工作。

三、存在问题(一)顶层规划缺失2012年,郑州市休闲农业主管部门编制了《郑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最终未能通过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所规划的内容也未能融入郑州市总体规划中。

郑州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

郑州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

( )优 势 一
1 旅 游 资 源 丰 富 ,品 味 较 高 。 河 南 的 自然 人 文 资 源 都 是 很 丰 富 . 的 , 全 国 重 要 的 旅 游 资 源 富 区之 一 ,郑 州 是 河 南 的 省 会 城 市 ,环 境 是
而且发展态势 良好 。2 0 0 5年 6月 l 1日上 午 ,郑卅I 市惠济 区旅游局为 首批的 l 家 以周末垂钓 、休闲 、娱 乐为主题的 “ 家乐”统一挂牌 , l 农 到 2 0 年 ,已迅速 发展为 2 0多家 ,这些 “ 09 0 农家乐”极大的方便 了郑 卅l 民周末休 闲旅 游。 市
础 ,大力 发展高新 技术 产业和环保产业。次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倡导绿色生产方 式, 构建 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 建设节约型社
会 ,引导武 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
( 二)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能源结构
武汉步人重化工业 阶段会对环境产 生巨大压力 , 产业结构调整十 分 紧迫 。武汉要充分发挥 区位条件独特 、科教商 贸优势 突出、工业基 础雄厚等 比较优 势,提升 自主创 新能力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在产业 内部 , 加大对污染 密集产业技术改造 , 进环保 产业发展等来 促 优化第二产业 ;加速第 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环境管理。 能源结构方面 , 优化 能源结构 、 减轻环境污染 , 加快开发新能源。
占绝 对 位 置 的 能 源 结 构 。
(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武汉 应吸取 国内外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经验 ,不能走 “ 先污染 ,
后治理 ” 老路 , 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 由粗放型 向
集约型转变 。加快 经济增 长方式转变必须做到 :依靠武汉科教优势 , 加 强技术进 步和技术创 新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 同 时,有 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 ,可 以以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武汉经济技 术开 发区、阳逻技术开 发区为载体 , 以一批科技实力较强的企业为基

郑州市休闲农业调研报告

郑州市休闲农业调研报告

郑州市休闲农业调研报告简介休闲农业是指农村地区通过开展特色农业、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休闲运动、健康养生等一系列与农业相关的服务和活动,以提高农民收入,在满足城乡居民休闲需求,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因为休闲农业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的发展,还能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和休闲娱乐空间,所以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主要围绕郑州市的休闲农业进行调研,对郑州市的休闲农业现状、发展模式、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郑州市休闲农业现状1.1 发展历程休闲农业在郑州市的开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候的休闲农业主要是由一些人自己组织,如家庭参观、农村采摘等,旅游企业很少参与进来。

19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郑州农村旅游开始起步。

从2000年开始,郑州市区开始有人感性地发现农村旅游的好处,并意识到休闲农业是农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开始涉及休闲农业。

1.2 产业现状郑州市在休闲农业的发展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不仅在全国休闲农业产业排名中名列前茅,而且还涌现了一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的企业和项目。

此外,郑州市的休闲农业项目主题也更加多样化,如一些农产品加工、品尝、主题摄影、亲子游乐和自然探索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项目。

二、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2.1 生态休闲农业郑州市的部分场所已经有了“原田主题乐园”、“草原主题乐园”等等。

这类主题乐园的核心是以农业为基础,融合了娱乐、观光等多种因素,主题感较强。

其核心就是在保持生态环境整体风貌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打造生态旅游景区,让游客在品尝农家美食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农村的原汁原味。

2.2 农家乐休闲农业郑州市大量的农家乐项目,几乎成为了休闲农业的代名词。

关于农家乐的定义,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基于农业、依靠自然、融入文化,为客人提供夏令营、庆典、健身、娱乐等多项服务的经营管理形式。

它的特点是有农业经营,有农家风情,与乡村和农业紧密结合,同时又能够让客人在线下享受阳光、雨露、风景、风土人情的休闲和娱乐。

郑州市观光农业园的发展为例分析游客行为

郑州市观光农业园的发展为例分析游客行为

郑州市观光农业园的发展为例分析游客行为1、郑州市观光农业园的发展现状郑州市观光农业园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受国外及国内经济发达省份观光农业园发展的启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特别是二七区侯寨乡率先举办樱桃节,建立樱桃采摘园以来,城郊各区、县、市借助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开发,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使观光农业园有了很快的发展,开发和形成了诸如植物生态园、农家休闲*园、休闲垂钓园、特种养殖观赏园等观光农业项目和景点,并且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观光旅游。

郑州观光农业园虽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因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设施和服务落后、项目单一雷同、缺乏特*、观光农业园“农味儿”不足等问题,直接导致观光农业园的游客满意度偏低。

2、观光农业园游客选择行为的影晌因素分析2.1理论基础计划行为理论即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是近年来市场营销学中新出现的对消费者理*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的重要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以下3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人们会实施某种行为,即:相信这种行为的实施会产生有价值的结果;相信他人也肯定这种行为及其带来的价值;相信他们拥有必需的资源、能力和机会以确保行为的顺利实施。

TPB理论共包含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消费者的消费意向,这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如何采取消费行为。

第二个层次是影响消费者意向的因素,包括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他人对消费行为的认同,这相当于他人对消费者提出的消费“规则”(norm);消费者对自身控制消费行为程度的判断。

第三个层次是对以上态度、“规则”、判断等方面发生影响的因素分析。

2.2影响因素分析Aien和Driver于1992年运用TPB理论进行消费者休闲活动选择的研究,这为观光农业园消费者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笔者借鉴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框架,将第三个层次的3个影响因素根据观光农业园旅游的特点分别进行解释划分,寻找郑州观光农业园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出现在 欧洲 , 并在 2 0世 纪 8 O年 代 逐 渐 受 到 人 们



( 一 )自然 环境优 越
自然 环 境 是 休 闲农 业 发 展 的基 础 条 件 。 自 然环境 由休 闲 农 业 所 在 地 的 地 质 地 貌 、 气 象 气 候、 水文、 土壤 、 植被等 因素构成 , 自然 环 境 本 身 就是休 闲农 业 资源 不 可 分割 的一 部 分 , 直接 关 系 到休 闲农 业 的 品 质 。特 定 气 候 与 水 土 条 件 而形
开发 效果 。
的关注 , 休 闲农业也成为城市郊区农业 和旅游结
合 的一 种 新 型 产 业 。从 休 闲农 业 发 展 的 背 景 和 特点看 , 休 闲农 业 是 利用 城 市 周 边地 区 的 乡村 自
然景 观和农 业 生产 生 活 方 式 , 提 供 给旅 游 者 休 闲
作为 河南 省省 会 的郑 州 市 , 位 于河 南 省 中部 偏北 , 属 于北 温带 大 陆性 气 候 , 气候温暖 , 四季 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胁 。郑 州 市休 闲农 业 的发 展 应 以农 业 经 营为 基 础 , 以生 态环 境 保 护 为前 提 , 以 市场 需 求为 导 向, 充分 利 用郑 州市 的优 势资 源 , 处理好 与周 边地 区的休 闲农 业和 郑 州市其他 类 型旅 游产 品的 关 系, 从 而促 进郑 州市休 闲农 业的健 康发 展 。
第3 1 卷
第 2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Ma n a g e me n t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城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城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城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文号:郑政〔2007〕36号发布日期:2007-12-27执行日期:2007-12-27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观光休闲农业是都市农业和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强力推进郑州市城区观光休闲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农业观光休闲需求,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观光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利用或依托农业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水产业等丰富的农业产业、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和农耕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农村民间民俗文化和地形地貌特点而开展的一项集生产开发、生态保护、科学普及、技术展示、休闲体验、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的边缘性产业。

观光休闲农业是把农村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

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但能有效地拓展农业的生态、科普、社会、文化、旅游等功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特别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

《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郑发(2007)8号)文件,也把观光休闲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城市对农业文化功能和生活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大。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市各类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和景点共接待游客约106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约1.62亿元,观光休闲农业越来越成为市民周末假期的好去处。

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为我市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浅谈郑州都市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郑州都市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郑州都市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文阐述了观光农业的概念,分析了郑州市都市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要强化观光农业发展的管理规划;保障政策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观光农业宣传力度。

标签:郑州市;都市观光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对策一、观光农业的概念1、都市观光农业的定义都市观光农业是以城市为核心市场,将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等融为一体,规划开发出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供游客领略自然意趣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艺的农业形态。

它以农业开发为内容,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经济效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2、都市观光农业的特征都市观光农业是广义农业的组成部分,除具有农业和旅游双重基本属性之外,还具有城市性、生态性和区位性等基本特征。

都市观光农业依托的资源是现代化农业,发生的区域是城市中心区或者郊区,主要客源是市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都市观光农业生存保障和发展壮大的前提;同时,都市观光农业发展区域还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3、都市观光农业的主要功能生产功能:都市观光农业具有传统农业生产功能,但同时现代科技的应用和集约化生产,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生态功能: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生态恶化问题,以农业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大大缓解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压力。

生活功能:走出城市,回到自然田野,参加农趣劳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身心,也传授了现代农业知识。

4、都市观光农业的发展前景在近郊周边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前景广阔,具备良好的先决条件:一是交通便利,易于吸引市民旅游、观光和休闲;二是城郊农民商品意识较强,思想开放,观光农业易受农民支持响应;三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市民日益渴望回归自然,体会田园风光,使观光农业具有可靠的客源保证,这种定位于双休日的短程旅游项目,因其时间短、花费少、经常性、重游率高等特点,市场前景较好。

郑州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郑州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农业2016年第5期(上)河南省农业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 主办2014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动全省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说明,确定郑州、开封、洛阳、许昌、新乡和焦作6市为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试点单位。

同时,《意见》提出郑州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先行先试,先行发展,在中原城市群中建设 1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

一、郑州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都市生态农业在河南省赢得了快速发展契机。

为服务城市居民生活,提高农户收入水平,繁荣地方农业经济,优化生态环境,郑州市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都市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2年3月,郑州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方案》,决定在未来5年建成10个2 000hm 2以上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30个200hm 2以上的主导产业聚集区和60个33.33hm 2以上的特色产业园,即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136工程”。

目前所有项目已启动建设,形成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模效应,预计2016年所有示范区建设完成。

自郑州市进行都市生态农业建设以来,整个市区开始着手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持续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6万hm 2,实现全市一半以上的耕地质量提升。

同时,积极建设沿黄都市生态农业公园,立足黄河滩沿线的资源优势,依托现有示范区,建设集一、二、三产业相融合、产供销一条龙、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公园,打造黄河生态农业景观带。

另外,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高效生态栽培技术,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郑州市区新菜田开发和设施农业建设工作不断扩大,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8.13万hm 2,其中常年菜田面积2.13万hm 2,设施农业面积1.2万hm 2。

随着郑州市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统农业的体验式消费、观光和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加,都为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26卷第12期(总第379期)乡村旅游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观光休闲农业规模从小到大,现已成为都市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光休闲农业是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农业为依托,将农业与旅游休闲、观光活动等有机融合而产生出来新型经营方式,是对农业的一种新认识,具有生态功能、旅游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

观光休闲农业己经成为郑州都市区农业发展的主题。

1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开始起步,,并且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产品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郑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一大批集生产性、观赏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大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1年8月,郑州市各类观光休闲农业景点和项目已发展到400多个,年均接待游客量大约2000多万人次,共实现综合收入近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富景生态园区、郑州丰乐农庄、郑州四季同达农业园、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河南金鹭驼鸟园等单位被命名为“全国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点”。

就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型、农业节会型、畜牧养殖型、园区农业型、民俗文化型等类型。

比较典型的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养花、赏花成为人们推崇的一种生活方式,对这类产品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位于郑州市北郊的陈寨花卉市场和圃田荷花园就成为当地居民游玩、赏花、购花的必去之地;农业节会型典型的如郑州市侯寨樱桃节和中牟西瓜节。

侯寨乡每年都举办郑州市侯寨樱桃节,通过举办活动,接待观光游客达到180~200万人次,实现葡萄和樱桃年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中牟每年都举办中牟西瓜节,同时开展瓜乡风情游等丰富多彩的农事活动,不但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同时促进了西瓜的销售。

在金鹭鸵鸟园,游客不但可观看鸵鸟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可以欣赏表演,品尝鸵鸟肉;位于惠济区的丰乐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依托自然生态,形成了多功能观光农业园区等。

从地理布局来看,郑州观光休闲农业主要分布在近郊区,大多距离市中心10km 以内,有公交车可以直达,交通便利。

并且郑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具有独特的空间分布模式,形成了三个区域:近郊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圈、中远郊区休闲农业圈和黄河游览区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带。

2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基础设施不完善观光休闲农业具有多种功能,如:观光、购物、文化传承、农作等,游客在是否选择休闲旅游农业进行消费时,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会考虑旅游内容之外,还会考虑诸如旅游道路交通是否方便、食宿和卫生状况是否良好等因素,但是现在相当一部分的观光休闲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配套设施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游客的卫生、安全等方面没有充足的保障,再加上没有综合性的观光休闲农业场所,导致出现了观光休闲农业市场范围狭小、目标客户开发不到位、客源不足等问题。

因此,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对于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和集中管理非常不利,同时也不利于外部性收益的实现。

2.2竞争同质化目前,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缺乏创意与特色,很多项目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市场调查,仅仅是凭着村民或者投资者的主观直觉进行开发建设,导致经营模式、服务项目等方面雷同,最普遍的是挖鱼塘、栽花木、开饭店,缺少历史文化教育、民族风情、农耕文化等特色主题,导致景点产品附加值低,跟不上社会发展,经济效益差。

2.3营销宣传力度不够在现在信息化时代,要求生产经营者应该紧跟市场需求来改进生产项目,同时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生产经营者同时也要注重市场宣传营销等环节。

一部分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的经营者在开发建设时投入巨大,但是在做项目宣传、市场推广时比[收稿日期]2015-11-24[作者简介]张庆淑(1983—),女,河南新乡人,讲师。

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张庆淑(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1464)[摘要]观光休闲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了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引导、发展行业协会、企业自身更新观念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观光休闲农业;问题;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乡村旅游张庆淑: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较谨慎,项目建成后公众认知度不高,没有游客良好的口碑传播,很容易陷入经营困境,严重影响了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

2.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

而目前多数的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者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管理随意、混乱,管理水平较低。

观光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也以农民子弟居多,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培训,服务观念落后,从业素质和服务技能水平较低,制约了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

比如:农家饭,大多时候都是由主妇掌勺,服务员也大多是农村子女,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较低,无法满足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需要。

3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3.1政府应优化观光休闲农业产业环境3.1.1坚持政府引导为主。

政府应支持和引导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方面的发展,为其发展铺平道路。

政府应着重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1)拓宽观光休闲农业的融资渠道。

近年来,虽然郑州市投入到农业中的资金逐年增加,但是目前投入到观光休闲农业的资金较少。

因此,政府应转变观念,加大对观光休闲农业的投入,同时,政府应做好以下工作:①为了解决金融市场对观光休闲农业贷款支持力度比较小的问题,应在政策性银行的预算中建立针对观光休闲农业的准备金;②政府应该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到观光休闲农业领域,为此,可以以政府担保和金融优惠政策作为条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一些发展前景良好且绿色环保的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给予低息贷款;③政府可以在税收上面给予优惠,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2)制定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

对观光休闲农业的科学、规范、合理布局是加快其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制定有关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

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应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确定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可以从特色精品型、生态环保型、休闲观赏型等方面来选定;同时在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制定农民保障措施。

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场所,在发展过程中切实维护好农民权益,使农民的收入不仅局限于租金,同时还包括薪金、股金、保障金等多种形式,通过不同的收入形式,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在市场投资者参与农村资产的投资时,应该界定产权比例,从而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农民和投资者按照各自权益进行分配。

3.1.2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游客满意度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但普遍对旅游业的公共服务水平评价偏低,主要表现在对交通、推荐度、娱乐和旅游行业管理等的满意度下降。

这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郑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且大多位于近郊区,因此,郑州各级政府应该满足游客需求,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力度,为观光休闲农业市场的供需起到桥梁作用。

(1)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一方面是为了宣传推介农业经营者的各项目,普及推广农业知识;另一方面连接消费者,使其及时准确地获得休闲农业的真实信息。

这就应该抓好信息硬件建设,做好互联网的入户和终端接收工作。

(2)建立人才资源库。

人才是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郑州市高校和人才集中,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为校企合作搭建桥梁。

3.2发展行业协会,规范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观光休闲农业的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从而促进观光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如意大利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浙江省的“观光休闲农业协会”、2009年成立的“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等都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郑州观光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因此,成立有关观光休闲农业的协会,首先应该制定观光休闲农业的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制度,从经营规模、从业资格、经营服务设施、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标准,对其经营进行规范。

同时,还应该围绕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定等建章立制,从而提升观光休闲农业的服务和产品质量。

同时,有研究表明,观光休闲农业通过规模化和集约化运营,能够真正使农民成为受益主体,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组建农民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通过将散户农民组织起来,能够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规范运营标准,同时可以有效地克服行业季节性明显、服务项目不丰富和风险承受能力低等不足。

而郑州市行业协会对鼓励规模化集约经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协会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园区,协会可以鼓励其组建特色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观光休闲农业规范健康发展。

3.3企业要更新观念,促进行业发展3.3.1更新体验观念。

郑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大多仅限于采摘等浅层次的体验项目,缺乏深层体验的理念和实践。

因此,企业要更新体验观念,提升体验层次,并做好软、硬件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硬件主要体现在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上。

一般来讲,体验活动程序越是复杂,体验内容越是丰富,对顾客的吸引力就越大。

因此,郑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以休闲度假为特色,体验项目上以娱乐、休闲为主,做到互动性、创新性和知识性三结合。

第二,软件主要体现在规范化的管理和现场的互动交流方面。

为此,应该强化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的内涵,做好农村传统风情演绎和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突出旅游本土化的特色;规范旅游服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端正服务态度,使农户意识到合法和依法经营的重要性,改(下转P179)区域经济(上接P89)善观光休闲农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观光休闲农业的信息收集与发布,向广大游客提供便捷、真实的旅游信息。

3.3.2完善、优化产业链条。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而言,观光休闲农业具有集约性、科技性、文化性等特点,产业链条更加完整。

但是,郑州市观光休闲农业规划不到位,其形式简单,功能低少,另一方面,郑州市观光休闲农业没有构建起核心产品的产业链条,大部分的观光项目都停留在景观的观赏、农家生活的体验、农产品的种植和采摘等上面,没有延伸到农产品的深加工并由此产生的价值链条上面。

因此,为了促使观光休闲农业范围经济效益的实现,应该完善和优化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链条上的各行业、数量和质量结构,从而保证产业链条上的所有环节都能保质保量地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1]汪俊枝.基于都市区背景下的郑州都市农业发展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05).[2]刘永胜,于展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市农业产销体系建设[J].世界农业,2015(02).[3]吴德慧,郑州都市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特区经济,2012(01).[4]胡俊辉,刘丹凤,韩雪.都市区背景下城郊农业发展模式探究[J].对外经贸,2014(04).4.2政府层面:加大对企业品牌创建的制度供给政府是区域品牌经济形成的最主要的推动者,好的制度环境是区域品牌经济形成和持续竞争力提升的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