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干扰作用原理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RNA干扰技术及其应用

RNA干扰技术及其应用

RNA干扰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简称RNAi)逐渐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关注和使用的分子生物学工具。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利用RNA分子的特殊功能特点来靶向抑制或沉默特定基因,从而实现对基因表达、信号传递、病理发生等生物学过程的研究和调控。

RNAi的基本原理RNAi是一种高度特异的基因沉默机制,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小分子RNA识别和结合靶标mRNA,通过介导降解或抑制靶标mRNA的翻译,从而靶向性地沉默特定基因。

RNAi是从生物体内自然存在的基因表达沉默机制中发现的,主要通过使用双链RNA (dsRNA)来激活RNAi途径,这其中包括三个主要的步骤:转录、切割和选通。

RNAi的应用RNAi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基础研究到生物技术工业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的应用。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RNAi在基础研究、药物研发、新药开发等领域的应用:1. 基础研究:RNAi的应用在基础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通过使用RNAi技术来破解基因调控网络、探索基因功能等。

例如,利用RNAi技术可以抑制细胞特定的基因表达,从而研究其对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影响。

2. 药物研发:RNAi技术可以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靶向性地抑制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实现疾病的治疗。

例如,RNAi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3. 新药开发:RNAi技术在新药开发方面也有非常巨大的应用潜力。

例如,利用RNAi技术可以研究药物的靶标和作用机制、药物毒性的评估和筛选等。

此外,RNAi技术在病毒、传染病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若在这方面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人类健康和医学界的发展将意义重大。

结语综合来看,RNAi技术在基础研究、新药研发和治疗等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就其本身而言,目前RNAi技术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RNAi是否会影响基因表达谱的全局性、RNAi技术的非特异性效应等等,这些问题也是RNAi技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RNA干扰技术是一种基因沉默技术,利用特定的RNA分子靶向破坏特定基因的mRNA分子,从而沉默该基因的表达。

一般来说,RNA干扰技术分为两种:siRNA和shRNA。

一、siRNA的原理与应用siRNA(小干扰RNA)是由外源体切割的21-25个核苷酸的双链RNA,它们与RISC(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结合后,在靶基因的mRNA上形成RNA/RISC复合体,从而沉默靶基因的表达。

siRNA是一种非常特定的干扰技术,可以实现精确地调节基因表达。

siRNA技术在研究基因功能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研究发现某些癌症患者的基因中存在高度具有变异性的序列,而它们的表达与癌症的发展有关。

因此,通过siRNA技术靶向破坏这些序列,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另外,在昆虫和植物领域,RNAi技术还可以用来控制害虫和杂草,从而达到环保和粮食安全的目的。

siRNA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shRNA的原理与应用shRNA(短发夹RNA)是一种由人工构建的RNA,其结构为一个小的RNA环,环内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序列,可以与相应的RISC相结合,从而靶向破坏mRNA分子,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与siRNA相比,shRNA的优点是能够更长时间地沉默基因表达。

在实际应用中,shRNA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在复杂生命现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如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等。

另外,shRNA技术还能够实现不同发展阶段组织特异性的沉默基因表达,这为研究发育遗传学以及疾病治疗等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总结RNA干扰技术是一种利用RNA靶向破坏基因表达的技术,其应用领域涵盖了基因功能研究、药物开发、害虫、杂草的控制等众多方面。

siRNA和shRNA是RNA干扰技术的重要手段,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RNA干扰技术将会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知识:RNA干扰技术在植物和动物基因沉默上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知识:RNA干扰技术在植物和动物基因沉默上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知识:RNA干扰技术在植物和动物基因沉默上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利用RNA干扰技术对植物和动物的基因进行沉默。

RNA干扰技术是一种利用RNA分子对靶基因进行沉默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

在植物和动物中,RNA干扰技术也已成为一种常用的基因沉默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RNA干扰技术在植物和动物基因沉默上的应用。

一、RNA干扰技术的基本原理RNA干扰技术是一种靶向性比较高的基因沉默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RNA分子特异性的控制靶基因的表达。

RNA干扰分为两种机制,其中一种是通过小RNAs引起沉默,另一种则是通过siRNA引起沉默。

在植物和动物中,RNA干扰技术主要通过siRNA引起基因沉默。

siRNA是一种21-25个核苷酸的短RNA分子。

siRNA能够与比较特异的靶基因的mRNA互相匹配,并形成RNA酶复合体。

该复合体能够切割靶基因的mRNA,从而导致靶基因的表达下降或者消失,这就是RNA干扰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RNA干扰技术在植物基因沉默中的应用在植物中,RNA干扰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基因沉默方法。

利用RNA干扰技术可以沉默某些不需要或者不希望表达的基因,也可以帮助解析基因调控网络。

在植物中,RNA干扰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利用植物自身的RNA干扰系统,另一种则是人工引入RNA干扰载体。

1.利用植物自身的RNA干扰系统植物本身就具有自身的RNA干扰机制。

植物中RNA干扰的效率一般比较低,但是其操作便捷,可以直接在目标植物中进行操作。

治理植物病害和提高植物营养品质的方面,RNA干扰在植物的生命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2.人工引入RNA干扰载体利用人工合成的RNA干扰载体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植物转化技术把RNA载体导入植物体内,该载体会在植物体内引发RNA干扰反应,从而沉默目标基因。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科学家可以在RNA干扰载体中加入目标基因的核酸序列,这样当RNA干扰载体与细胞核染色体以及相关蛋白结合后,RNA将能够特异性地与靶标基因的mRNA相结合,导致该基因的沉默。

试述rna干扰的原理和应用.

试述rna干扰的原理和应用.

试述RNA干扰的原理和应用原理介绍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简称RNAi)是一种基因沉默的现象,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的方式调控基因表达。

它在生物体内通过小分子RNA(siRNA和miRNA)介导的机制实现,可以靶向特定基因的mRNA并导致其降解或抑制转录,从而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

RNA干扰的主要原理是,由于siRNA或miRNA的序列与目标mRNA的序列互补配对,形成二重链结构,通过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的介导,将目标mRNA特异性地降解。

RNA干扰可以发生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内,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RNA干扰的应用RNA干扰在基因研究和生命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应用为例进行介绍:1. 基因功能分析RNA干扰技术可以通过特异性地沉默特定基因的表达,来研究目标基因在细胞、组织或整个生物体中的功能。

通过沉默目标基因后的观察,可以推断该基因对特定生理过程或病理过程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基因功能的机制。

2. 新药研发RNA干扰技术可以用于筛选化合物或药物的靶点,从而加速新药的研发过程。

通过靶向关键基因的RNA干扰,可以模拟药物对这些基因的影响,从而评估化合物或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药物研发的耗时和成本,提高药物筛选的效率。

3. 疾病治疗RNA干扰技术在疾病治疗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例如,通过沉默特定基因,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实现肿瘤的治疗。

此外,RNA干扰还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传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和治疗。

4. 遗传改良RNA干扰可以通过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来改良农作物的性状和品质。

通过设计特异性的siRNA或miRNA,可以有效地抑制农作物中不良性状的表达,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抗病性和抗逆性。

RNA干扰的前景和挑战RNA干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主要的挑战包括:1.递送技术:RNA干扰技术需要将siRNA或miRNA送达到目标细胞或组织内,而递送技术仍然是一个难题。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一、引言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简称RNAi)是一种通过介导特定mRNA序列的降解或抑制来抑制基因表达的技术。

它是由Craig C. Mello和Andrew Z. Fire于1998年首次发现,并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革命性技术。

本文将详细探讨RNA干扰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二、RNA干扰技术的原理RNA干扰技术的原理基于细胞内存在的天然机制,即小干扰RNA(s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

其主要步骤如下:2.1 siRNA的合成与结构1.siRNA由双链RNA分子构成,长度一般为20-25个核苷酸。

2.siRNA通常包括两个链,即导引链(guide strand)和通道链(passengerstrand)。

3.导引链会与mRNA特定序列互补结合,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ISC)。

2.2 RISC的形成与功能1.RISC是一种复合物,包含siRNA和RISC核心蛋白。

2.导引链与RISC结合后,RISC会切割与导引链互补的mRNA分子。

3.切割后的mRNA会被降解,从而阻止其翻译成蛋白质。

4.通过这种方式,RNA干扰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

2.3 RNA干扰的产生与传播1.RNA干扰可以通过细胞内自身产生,称为内源性RNA干扰,也可以通过外源性途径引入。

2.内源性RNA干扰是由细胞内一系列酶切割RNA产生的,其中包括Dicer和Argonaute等关键酶。

3.外源性RNA干扰则是人工合成的siRNA或shRNA(short hairpin RNA)通过转染等方法引入细胞内。

三、RNA干扰技术的应用RNA干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在基础研究、药物研发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3.1 基础研究中的应用1.基因功能研究:通过沉默特定基因,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该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

2.疾病机制研究:通过RNA干扰技术,可以模拟疾病发生过程,并研究其分子机制。

rnai 原理

rnai 原理

rnai 原理RNAi,全称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是一种特殊的基因调控机制。

它可以通过RNA分子的有选择降解和基因表达抑制来控制基因的表达。

其发现者安德鲁·泽尔和克雷格·门特奖于2006年因该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RNA干扰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发生在细胞核内。

基因的信息以DNA分子的形式保存在核内。

生物体想要制造蛋白质,需要先将所需信息转录成RNA分子,才能进行翻译成蛋白质。

RNA干扰的起点就是在这个转录环节。

特定的RNA片段会被刚转录出来的RNA识别并结合,形成双链RNA结构。

第二步,双链RNA结构在细胞细胞质中被分解成21-23个核苷酸长度的siRNA,即小干扰RNA。

这个过程由另一种RNA分子——核酸酶III(dicer)负责。

dicer把长长的双链RNA分开后,选择其中一个链作为siRNA,并将另一条链进行降解。

siRNA会带着他的伙伴RNAi识别同样的靶标。

第三步,siRNA结合到一种称作RISC(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的大分子复合物中。

RISC可以定位并结合到mRNA上。

mRNA可被认为是DNA的镜像,它们存在于细胞质内,包括了某一个基因的所有表达信息。

RISC准确定位到目标mRNA,siRNA导致RISC裁剪mRNA上的一个区域,不允许mRNA继续转录成蛋白质,这样该基因的表达就被抑制了。

RNA干扰机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治疗疾病。

在实验上,科学家可以靶向性抑制某一基因并观察细胞或生物体的表现变化,从而了解这个基因在细胞生理中的作用。

而在治疗方面,RNA干扰可以用于抑制病毒或针对某些遗传疾病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总的来说,RNA干扰的原理是通过特定的RNA分子进行基因表达的控制。

其基本机制包括:形成双链RNA结构、siRNA生成、siRNA结合到RISC、RISC裁剪mRNA。

这一机制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治疗疾病。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RNA干扰( RNAinterference , RNAi )是通过小干扰RNA ( small interference RNA, siRNA ) 造成目的mRNA特异性降解, 从而使基因转录后沉默的一种现象。

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是生物体进化过程中抵御外来基因侵害的一种机制, 为稳定基因组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RNAi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代替基因剔除的遗传工具,正在功能基因组学领域掀起一场真正的革命, 并将加快这个领域的研究步伐。

1 RNAi现象的发现及发展1995年, Guo等用反义RNA阻断秀丽新小杆线虫的part 1基因的实验中发现, 正义和反义RNA都阻断了该基因的表达,这与传统上对反义RNA技术的解释相反。

1998年2月卡耐基研究院的F i re 等将双链RNA ( double stranded RNA, ds RNA)转入细胞内,发现靶基因的mRNA发生了降解,证实高度纯化的ds RNA 可以高效特异的阻断相应的基因表达,而且效率比单链RNA至少高2个数量级,首次揭示了Guo等遇到的现象,即为RNAi。

随后研究发现, RNAi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是一种古老的重要保护机制, RNAi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大大加速了基因组学的研究进程,现已成为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

在短短几年中,对RNAi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许多令人振奋的报道相继出现, 2001年首次报道了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中成功应用RNAi技术抑制基因表达, 开创了RNAi技术应用于高等生物基因功能研究的先河; 2002年, K ay研究小组首次报道了应用RNAi 技术在哺乳动物整体水平进行基因表达沉默的实验研究;2004年哺乳动物全基因组范围RNAi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报道了用酶法构建全基因组siRNA文库新技术和应用基因组siRNA文库,从全基因组水平对高等动物基因功能进行高通量RNAi研究。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RNA干扰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分子遗传学工具。

本文将介绍RNA干扰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

一、RNA干扰技术的原理RNA干扰技术,简称RNAi,是一种通过干扰RNA的表达来实现基因沉默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外源性小分子RNA(小干扰RNA或siRNA)或内源性长链RNA(shRNA)与mRNA上的同源序列结合,进而导致mRNA降解和基因表达下调的现象。

小干扰RNA是由RNA聚合酶(Dicer)介导的,将200-300bp的dsRNA催化成长度约20-25nt的siRNA,其中有一条链降解,而剩下的20-25nt sticks以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ISC)的形式存在,ISC是一个降解mRNA的多蛋白复合物,其中包括Argonaute蛋白家族成员。

ISC与序列同源的靶标mRNA配对后,siRNA被Argonaute催化分解,形成siRNA的互补成对条形物易位,导致基因沉默。

shRNA是由RNA聚合酶合成的,通常是一个长度为70-80nt的长链RNA,其拼接在酶切位点knockdown-specific-gene时,RNA聚合酶Drosha剪切出32nt左右的miRNA,然后进一步经过RNA聚合酶Dicer降解成为小siRNA。

shRNA的效果比小干扰RNA更长,并且可克服RNA干扰技术中遗传障碍的问题。

二、RNA干扰技术的分类1. siRNA干扰技术siRNA干扰技术是最常见的一种RNA干扰技术。

在siRNA的作用下,相应基因的mRNA被剪切并降解,导致基因表达下调。

由于siRN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

2. shRNA干扰技术相对于siRNA干扰技术,shRNA干扰技术具有更长的RNA链。

它由RNA聚合酶合成,并在某些特定位置拆分成更短的miRNA片段,进一步降解为siRN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NA干扰作用原理及其应用
【摘要】 RNA干扰是基因转录后沉默的一种方式,是生物界古老而且进化的高度保守的现象之一。

RNAi是通过siRNA介导的特异性高效抑制基因表达途径,由siRNA介导识别并靶向切割同源性靶mRNA。

RNAi具有生物催化反应特征,反应中需要多种蛋白因子以及ATP 参与。

RNAi在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药物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关键词】 RNA干扰 siRNA dsRNA 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Argonaute RNA聚合酶III启动子
【Abstract】 RNA interference(RNAi) in diverse organisms reveals the same highly conserved mechanism with an ancient origin.RNAi is the mode of sequence-specific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in animals and plants initiated by homologous double-stranded RNA(dsRNA).The discovery of RNAi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will help us apply it to study the gene function and exploit the gene drug.
【Key words】 RNA interference(RNAi)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 double-stranded RNA(dsRNA) 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 Argonaute pol III
1 背景
20 多年前,在对矮牵牛(petunias)进行的研究中有个发现:Rich Jorgensen和同事将一个能产生色素的基因置于一个强启动子后,导入矮牵牛中,试图加深花朵的紫颜色,结果没看到期待的深紫
色花朵,多数花成了花斑的甚至白的。

因为导入的基因和其相似的内源基因同时都被抑制,Jorgensen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协同抑制(cosuppression)。

在真菌中也有类似的现象,1996年就在脉孢菌属(Neurospora)发现这种现象。

当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基因表答的阻抑作用(quelling)[1]。

通过对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发现相应基因的转录并不受影响,将这种现象称为基因转录后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

转录后的基因沉默可能是进化过程中一种抵御转座子和RNA病毒的防御机制,可能在植物和动物分化之前就已经出现。

1998年华盛顿卡耐基研究院的Andrew Fire 和马萨诸塞大学癌症中心的Craig Mello 首次将双链dsRNA (double-stranded RNA)注入线虫,结果诱发了比正义链和反义链的单独注射都要强的基因沉默。

将这种由dsRNA(double-stranded RNA)引发的特定基因表达受抑制现象称为RNA干扰作用(RNA interference RNAi)[2]。

2 RNAi的分子机制
dsRNA(double-stranded RNA)可以介导基因沉默作用,以dsRNA 为基点研究基因沉默的分子机制成为热点。

dsRNA指的是大于30个碱基对的RNA分子。

哺乳动物细胞有至少2条路径竞争双链RNA(dsRNA),其一是特异性路径:特殊dsRNA的序列用于RNAi,起始阶段dsRNA被切成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或short interfering RNAs)。

siRNA是RNA干扰作用赖以发生的重要中间效应分子,能提供一定的信息,允许一个特定的mRNA被降解。

siRNA正义链与反义链各有21
个碱基,其中19个碱基配对,再每条链的3’端都有2个不配对的碱基(图1)。

图1 siRNA
另一条是非特异性路径:只要有长的dsRNA的存在它可以降解所有的RNA,抑制所有蛋白质的合成。

长的dsRNA激活蛋白激酶PKR,激活的PKR通过一系列的磷酸化关闭翻译起始因子,导致翻译抑制。

也可以通过激活2’-5’AS 合成一个分子激活RNase L,导致非特异的RNA降解[3]。

关于特异性的RNA作用机制模型,包括起始阶段和效应阶段[4]。

起始阶段dsRNA在Dicer酶(RNaseIII家族中特异识别双链RNA的一员,属内切核酸酶)的作用下加工裂解21-23核甘酸长的小分子干扰RNA片断(siRNA)[5]。

Dicer含有解旋酶活性以及dsRNA结合域和PAZ结构。

在RNAi 的效应阶段,siRNA双链结构解旋并形成有活性的蛋白/RNA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or RISC),在siRNA 解双链即RISC激活过程需一个ATP[5]。

由RISC中siRNA反义链与mRNA互补区域结合,随后切割mRNA从而达到在RNA水平干扰基因表达。

RISC由多种蛋白成分组成,包括核酸酶,解旋酶和同源RNA链搜索活性等。

最新研究表明,Argonaute蛋白为RISC的特有成分,被比喻成“切薄片的机器”。

Argonaute有一个月牙型的底座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N-端(amino-terminal)、中部(middle)和PIWI区域(PIW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