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卢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河南省卢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河南省卢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选出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 . 音乐会的节目个个精彩,一曲终了,常常是全场寂静无声,既而,观众们又报以热烈的掌声。
B . 五月停课复习已经开始,学校要求,无论前期复习的效果怎样,全体学生都应先制定出详细的复习计划,进而落实到每天的复习中。
C . 2014年6月8日下午5时,随着高考的尘埃落定,昔日辛勤耕耘的学子们终于可以轻松地开始一个不寻常的假期了。
D . 庄严又令人激动不已的“成人礼”结束了,曲终人散,偌大的体育馆又归于往日的寂静。
2. (2分)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 . “生态健康国际论坛”是由国际生态健康联合会每两年组织一次的学术会议,主要探讨全球气候、生态变化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等人类健康。
C . 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D . 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3. (2分) (2017高一下·武汉期中) 下列关于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古人对人称字,对己称名,特别是有时称呼自己时用“仆”、“鄙人”、“不肖”等贬低自己身份的说法。
B . 生活雅语有:对方到场说“光临”,未及迎接说“失迎”,自己接受说“笑纳”,祝人健康说“保重”。
C . 柳宗元《捕蛇者说》里将“民风”称作“人风”,是由于禁忌唐太宗李世民中的“民”字。
D . “朕”是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有的自称,之前是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如屈原追忆自己的父亲时称“朕皇考”。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考试)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虚词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就产生、流传的。
B . 唐代文人自感文章枯索,转向民间学习,甚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C .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上。
D . 对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荃》里说得很好。
2. (2分) (2018高一上·湖州月考) 下列四个选项中,划线字词类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不霁何虹B . 辇来于秦C . 顺流而东D . 义不赂秦3. (2分)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信义安所见乎A . 为降虏于蛮夷B . 求人可使报秦者C . 自古及今,未之尝闻D . 帘卷西风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B . 金马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 . 过去五年间,重庆构建了“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实施“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健康状态。
D . 人们关注和观赏竞技赛事,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文化需求,其走势必定是向上的,即便受赛事评价的影响而有所下落,也只是暂时的。
5.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
B . 这些方格绿网在切割直线道路后,增强了空间的进深感,与中国传统园林的障景法殊途同归。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面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凝(níng)重怀疑(yí)规模(mó)模样(mó)B . 瞩(zhǔ)目叮嘱(zhǔ)婆娑(shā)袈裟(shā)C . 明媚(mèi)倒霉(méi)嬉笑(xī)喜悦(xǐ)D . 凋(diāo)谢绸(chóu)缎撰(zhuàn)写编纂(zuàn)2. (2分)(2017·天津)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 . 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 . 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 . 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3. (2分) (2015高二上·深圳期中) 下面语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在个体习惯了盲从的时代,媒体人也容易陷入盲从的漩涡。
“中国好声音”风生水起,但并不见得媒体都必须围绕着这档节目转。
B . 从电影院出来,有人说:“她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慈禧太后,栩栩如生,演得真绝了。
”C . 近日,科学家们挖掘出了一些有着7500万年历史的恐龙化石,并发现这些恐龙化石来自体型较小的食草恐龙棱齿恐龙,他们无不触目惊心。
D . 老师经常教导大家:不去培养自己的兴趣,不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到头来身无长物,很难有所建树。
4. (2分) (2016高一下·南阳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思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孝”的内涵丰富多样。
首先,“孝”强调对父母的敬爱与顺从。
子女应尊重父母的意愿,关心父母的生活,尽自己所能满足父母的需求。
其次,“孝”注重赡养父母。
子女要在物质上给予父母保障,确保他们生活无忧。
最后,“孝”倡导传承家族文化。
子女通过继承家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将家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孝”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在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另一方面,“孝”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培养人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孝”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庭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弘扬“孝”的思想,有助于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价值观,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
B.“孝”只强调对父母的顺从,不注重其他方面。
C.“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对个人成长也有重要意义。
D.在当今社会,“孝”思想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孝”的内涵、价值以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B.文章在论述“孝”的内涵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C.文章在论述“孝”思想的价值时,从家庭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D.文章在论述“孝”思想的现实意义时,结合了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2023-2024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
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律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
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古典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人通过精心选择字词,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使诗词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的美丽。
古典诗词的思想之深,在于其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感和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杜甫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公平的向往。
古典诗词的情感之丰富,在于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李煜通过对愁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古典诗词只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所有修辞手法。
C. 古典诗词的思想深刻,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D. 古典诗词的情感丰富,只能表达诗人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引起读者共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然后从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情感之丰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B. 文章在论述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时,列举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坍缩(tān)搪塞(táng)逡巡(qūn)咄咄逼人(duō)B. 罪愆(yǎn)怆然(chuàng)赍发(jī)恓恓惶惶(xī)C. 恓惶(xī)潦倒(liáo)央浼(měi)瘦削不堪(xiāo)D. 迤逦(yǐ)踌躇(chú)肄业(sì)扪参历井(mén)答案:A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了。
”B. 近日,某市公安机关在打击“两抢一盗”的专项行动中,首当其冲,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
C. 这家商店的商品货真价实,服务周到,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D. 这位年轻的作家虽然没获鲁迅文学奖,但他的作品确实脍炙人口,深受读者喜爱。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B.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C. 我们要重视古典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所产生的精神影响,并努力引导他们阅读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
D.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古人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看来,愚于外,而智于中,表面糊涂的人,未必没有大智慧。
B.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C. 到底是去黄山旅游,还是去九寨沟旅游?我们一家人还没有商量好。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剥削xuē提防dī叱咤风云chì zhàB . 拗口ào勾当gōu供不应求gōng yìngC . 商贾gǔ逮捕dǎi敷衍塞责yǎn sèD . 呆板dāi讣告fù佶屈聱牙jié áo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 置身于人才挤挤的理科实验班,面对着更加残酷的竞争,但求能宁静地面对上苍,相信生活终会为自己尽现衷情。
B . 只因有了54位自称“天才”的家伙的相聚,就有了狂风、闪电、雷雨——这些青春之歌中的旋律,却是我们身体中无法抹灭的年轮。
C . 原来生活的列车有时会出轨,于是我们也会变得面目全非。
生命本就没有恒常,谁会知道下一秒下一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会有怎样的苦痛?D . 我进北大——就像在做一个美丽羞涩的梦,可是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沧茫而模糊。
3. (2分) (2018高一上·乾安月考)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采之欲遗谁(赠送)相去复几许(距离)少无适俗韵(韵律)羁鸟恋旧林(束缚)B . 契阔谈䜩(通宴)悠悠我心(悠闲)方宅十余亩(方圆,周围)榆柳荫后檐(遮蔽)C . 老大徒伤悲(徒然,白白地)焜黄华叶衰(衰败)暧暧远人村(模糊,昏暗)还顾望旧乡(回头看)D . 山不厌高(嫌)绕树三匝(周,圈)4. (2分) (2019高三上·西城月考)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 . 吾尝跂而望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C . 其间旦暮闻何物然则何时而乐耶D . 生乎吾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5.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虢叔死焉君何患焉B . 若属皆且为所虏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 . 因击沛公于坐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D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今人有大功而击之6. (2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愿大王少假借之B .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C . 秦王目眩良久D .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7.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 徐孺下陈蕃之榻屈贾谊于长沙B . 梁以此奇藉砭人肌骨C . 此天之亡我目吴会于云间D . 无不膝行而前百忧感其心8. (2分)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例:固一世之雄也A . 积土成山B .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C . 人非生而知之者D . 不拘于时9.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苹果”现任CEO蒂姆·库克,在最近几周开始对“苹果”的运营方式进行大幅度调整,这显示着“苹果”将会改头换面,与乔布斯时代的风格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卢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1. (9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鸿门宴》中关于派兵把守的原因,沛公是这样向项伯解释的:________,。
③《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说秦伯时,曾以一个假设句说明放过郑国是大有益处的,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④《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想要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广开言路,设定了三等赏赐,“________,________”可以受上等赏赐。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2. (11分) (2018高三上·嘉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奇零草》自序张煌言①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
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
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
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
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
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
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
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
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
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
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
迨辛卯昌国③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
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
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
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以代年谱。
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
不过如全鼎一脔耳。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騷,后世至今,名为诗史。
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④。
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
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
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①张煌言(1620~1664),浙江鄞县人。
抗清将领,后被清兵捕获,拒降而死。
②舞象:古代一种武舞,后世以舞象代指成童,成童即十五岁以上。
③昌国:今浙江舟山。
④义熙:晋安帝年号。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入典制诰典:掌管B . 余谬膺节钺膺:心胸C . 虑河清之难伺伺:等待、期待D . 陶靖节躬丁晋乱丁:遭逢(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于其身也,则耻师也B . 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 .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 . 然犹时时窃为之吾属今为之虏矣(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叙述了作者在明朝覆亡前后诗歌创作、诗稿存失的情况,以及《奇零草》艰难成集的过程。
全文一唱三叹,富于情感。
B . 文章第三段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从丁亥到辛卯年间诗稿屡遭劫难的情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叹惋、绝望之情。
C . 作者笔下的杜甫、陶潜等历史人物,都经历了急剧动荡的年代,遭受过厄运的打击,他们的志向和情操使作者深受感动。
D . 作者靠“索”“忆”只得了所有诗作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要编成诗集,这是因为作者是想借“声诗”以代年谱,以诗集的完成作为自己生平的总结。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
②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
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3. (16分) (2019高二下·广州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承规,字大方,楚州山阳人。
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
会土民啸聚为寇,承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
真宗即位,为胜州刺史,俄兼勾当群牧司。
大中祥符初,议封泰山,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御使。
会修玉清昭应宫,以承规为副使。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拜宣政使、应州观察使。
五年,以疾求致仕。
修宫使丁谓言:“承规领宫职,藉其督辖,望勿许所请,第优赐告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班在客省使上。
”仍改新州观察使,上作歌以赐。
承规以廉使月禀归于有司,手诏褒美,复定殿使奉以给之。
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
疾甚,请解务还私第,听之。
七月卒,年六十四。
废朝,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谥曰忠肃。
承规事三朝,以精力闻,乐较簿领,孜孜无倦。
自掌内藏仅三十年,检察精密,动著条式。
又制定权衡法,语在《律历志》。
性沈毅徇公,深所倚信,尤好伺察,人多畏之。
上崇瑞命,修祠祀,饰宫观,承规悉预闻。
作玉清昭应宫,尤为精丽。
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
二圣殿塑配飨功臣,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
承规颇好儒学,喜聚书,间接文士质访故实,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或密为延荐。
自寝疾惟以公家之务为念,遗奏求免赠赙诏葬,上甚嗟惜之,遣内臣与鸿胪典丧,亲为祭文。
玉清昭应宫成,加赠侍中,遣内侍邓守恩就墓告祭。
(选自《宋史》卷四六六,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B .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C .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D .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封泰山是指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表明自己受命于天。
B . 月禀即“月廪”,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廪”三个义是米仓,引申为俸禄。
C . 废朝意思是“停止上朝”,名臣功臣死后,朝廷会停止上朝,以此表示哀悼。
D . 配飨即陪祭,指古代帝王为了嘉奖功臣,特允许功臣进入太庙参与祭祀大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刘承规兼具多种才能,能文能武。
他曾平定匪寇祸乱,又善掌管宫内事务,还喜好儒学,热衷藏书,礼遇各方名士,或暗中荐人入朝为官。
B . 刘承规管理卓有成效,升迁不断。
他掌管宫内库房,精细严密,所用方法都成了条例程式;他在建隆年间被补授高位,太宗时曾越级升官。
C . 刘承规深悉皇帝喜好,倍受荣庞。
他顺应皇帝的迷信心理,修建的玉清昭应宫精致华丽;他生前得皇帝赠计赐宅,死后皇帝还为他写祭文。
D . 刘承规工作勤勉努力,为官清正。
他先后侍奉三朝,精力充沛,孜孜不倦;他在病重期间写下遗奏,要求朝廷免赠助葬财物,不下诏治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本名承珪,以久疾赢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
②屋室有不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4. (5分)(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①平。
泰阶,星名。
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请简要分析颈联的表现手法。
(2)全诗以“泪”始,以“笑”结,试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四、其他 (共1题;共1分)5. (1分)汉字笔画的三种组合位置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 (2019高三上·静海月考) 《红楼梦》第63回中,大观园里群芳夜宴,湘云抽到一支花签,题着“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因而笑言,将“夜深”二字改“石凉”两个字倒好,黛玉为什么要这样说?从中可以看出湘云怎样的形象特点?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7. (2分)(2017·日照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晨,我漫步在幽辟的小路上,只见两旁梧桐树枝桠斜出,一树树的花朵,像是① 。
一阵风吹过,飘浮在湿润空气中的梧桐花香便四处弥散,沁人心脾。
置身花香之中,一种乡愁油然而生。
老家院子里有一棵梧桐树,像一位安详慈爱的老母亲。
每年呢喃的紫燕从南方将春天衔来,别的树都(竞/竞)相开花发芽,(焕发/散发)出勃勃生机。
可是,梧桐树却不动声色,单等杏花、桃花、梨花相继凋谢了,它才发出嫩芽,绽放出一树浓郁的紫,②,引来无数蜜蜂和蝴蝶流连嘻戏其间,给花艳景明的季节凭添了些许风韵。
当落霞在天空渐渐(消逝/消失),一树繁花在微风中摇曳,暗香伴着袅袅的炊烟浮动在小小的庭院里。
(1)文中划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幽辟沁人心脾B . 呢喃油然而生C . 凋谢流连嘻戏D . 凭添安详慈爱(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竟散发消逝B . 竟焕发消失C . 竞散发消失D . 竞焕发消逝(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①小金钟挂在树枝上②散发出阵阵香气B . ①小金钟挂在树枝上②阵阵香气散发开来C . ①挂在树枝上的小金钟②散发出阵阵香气D . ①挂在树枝上的小金钟②阵阵香气散发开来8. (6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今夏人们对于《延禧攻略》的持续关注,再次将国人对清宫剧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可否认,在纷繁庞杂的电视剧剧本当中,以大清宫廷为背景、帝王及其后宫女性为人物设定的清宫争斗剧,一直在电视荧屏、视频网站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