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要求:拼音、声调全对才能得分)。

(8分) 确凿( ) 蹒( )跚秕( )谷臃( )肿lú( )走震sǒng( ) 积zǎn( ) 戏xuè(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3分)A、人迹罕至(稀少) 人声鼎沸(水开)B、拗过去(用力弯曲) 雷霆万钧(暴雷)C、无处觅食(寻找) 絮说(絮叨)D、虎视眈眈(眼睛注视) 震悚(害怕)3、读语段,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3分)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A、撑放系拉B、支撒绑拿C、支撒系牵D、顶放连牵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雪地贺卡》中“我”第二次不回复贺卡是不忍心破坏小李屹童年的梦,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美女蛇的故事是说明百草园中也有丑恶的事物。

C、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善良纯朴的农妇形象,抒发了自己对她的怀念。

D、《拣麦穗》开头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是为了下文写“我”的梦交代背景的。

5、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途中有无数的驿站。

所有的台和站,只是供中途小憩,只是供转车再出发。

A、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B、人生途中可稍作休息,但不能长期滞留。

C、人生旅途可以有多种路径到达目的地。

D、人生的目标常常可以发生方向性的逆转。

6、据英国媒体报道,近30名加拿大政府官员、3月l0号在该国渔业部长的带领下,在议会餐厅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海豹肉大餐。

组织这次“海豹宴”的自由党参议员帕耶特说:“捕杀海豹为北极地区的居民提供了收入来源。

”加拿大自由党领袖叶礼庭边嚼着海豹肉边说:“口感很不错。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A.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下得娇柔而缠绵,多情而纤细,持久而含蓄。

B.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鸟儿也回来了。

C.他说话这样的不客气,真是咄咄逼人....。

D.森林里到处都是呼朋引伴....的游人。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发髻.(jī) 对峙.(zhì) 莅.临(lì) 咄咄..逼人(duō)B.嘹.亮(liáo) 化妆.(zhuāng) 粗犷.(kuàng) 淅淅沥沥.(lì)C.棱.镜(léng) 应.聘(yīng) 屋檐.(yán) 水何澹澹.(dàn)D.镶.嵌(xiāng) 静谧.(mì) 菜畦.(qí) 水涨.船高(zhǎ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A.朗润凄冷水墨画秋风箫瑟B.健壮高邈水银柱繁花嫩叶C.竦峙骄媚绿茵茵干净利落D.蓑笠喉咙摇蓝曲毫不掩饰4.为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被称为“诗圣”。

D.《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选自《全元散曲》。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通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老年人其实需要更多的关爱。

(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王大爷是个跳绳高手,每分钟能跳大约160个左右。

(语意重复,应去掉“大约”或“左右”)C.赵丽宏的《童年河》这本书字数不多,然而细节密密麻麻,就像绣花一样,既美丽又妥帖。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检测12.对上面面这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参考答案:1.朗润酝酿抖擞抖擞安适澄清端庄咄咄逼人淅淅沥沥吝啬花枝招展【详解】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朗润”“酝酿”“抖擞”“澄清”“淅沥”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D【详解】A:“苍海”——“沧海”,“沧”是暗绿色,“苍”指的是深青色或深绿色,如苍翠;“花枝召展”——“花枝招展”;B:“摇蓝”——“摇篮”,“篮”和一般和竹子有关,所以用竹字头;“水何淡淡”——“水何澹澹”;C:“天崖”——“天涯”,“涯”的本义指水边,泛指边际,而“崖”与山有关,如山崖、悬崖;“红波涌起”——“洪波涌起”,“洪波”是“大波浪”和水有关;故选D。

3.D【详解】A.《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是曹操,他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选项“三国时期”的表述不正确;B.《次北固山下》标题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选项“‘次’是‘第二次’的意思”的表述不正确;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标题中的“龙标”是地名,诗句中的“龙标”指王昌龄,选项“都是指唐朝的县名”的表述不正确;故选D。

4.婉烘祥5. B A 6.C【解析】4.本题考查重点字形。

1)婉转,意思是说话含蓄、曲折而温和。

注意偏旁。

2)烘托:衬托、渲染。

注意偏旁。

3)祥和:吉祥,和谐,美好。

“祥”不要写成“详”。

5.本题考查多音字辨析。

1)应和:yìng hè,意思是应声唱和。

故选B。

2)黄晕:huáng yùn,意思是昏黄不明亮。

故选A。

6.C: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故选C。

7.随君直到夜郎西百草丰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水何澹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详解】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倔强(juè jiàng)C. 蹒跚(pán shān)D. 踉跄(liàng qiàng)2. “朝花夕拾”是哪位作家的散文集?A. 鲁迅B. 郭沫若C. 老舍D. 茅盾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他因为学习好,所以品德也好。

C.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品德不好。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4. “春眠不觉晓”出自哪位诗人的《春晓》?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河潺潺地流着。

B. 月亮挂在天空,像一个大圆盘。

C. 春风又绿江南岸。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7. “独在异乡为异客”出自_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________的诗句。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________的《望岳》。

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________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12. “他”在文章中经历了哪些事情?13.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或思想?四、作文题(30分)14.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注】本测试题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调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注释)(共20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朗润(rùn)稀疏(shū)水涨船高(zhàng)B. 抖擞(sǒu)黄晕(yùn)捉迷藏(cáng)C. 应和(hé)蓑衣(suō)戴着笠(lì)D. 撑伞(zhǎng)酝酿(niàng)欣欣然(xīn)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山东省第一届应往届毕业生综合类大型人才招聘会”在省城济(Jǐ)南的历山剧院召开。

B. 云南昆明滇池的蓝藻(zǎo)大量繁殖,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C. 在这个新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一个小水窖,里面贮(chǔ)满了清水。

D. 在面临投资者质疑时,公司要勇于担当,站出来澄(chéng)清事实。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花苞(bāo)绿茵茵(yīn)B. 粗犷(kuàng)斗笠(lì)C. 睫毛(jié)静谧(mì)D. 高邈(miǎo)莅临(lì)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 王湾,唐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 《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A. 竦峙(shǒng)萧瑟(sè)B. 天涯(yá)枯藤(téng)C. 沧海(cāng)碣石(jié)D. 澹澹(dàn)咏志(yǒng)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精品文档.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要求:拼音、声调全对才能得分〕.〔8分〕确凿〔〕蹒〔〕跚枇〔〕谷臃〔〕肿1仃〔〕走震5〔^9〔〕积z①〔〕戏xu6〔〕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人迹罕至〔稀少〕人声鼎沸〔水开〕8.拗过去〔用力弯曲〕雷建万钧〔暴雷〕.无处觅食〔寻找〕絮说〔絮叨〕D.虎视眈眈〔眼睛注视〕震悚〔害怕〕3.读语段,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 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扫开一块雪,露由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 下面些枇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A.撑放系拉B.支撒绑拿.支撒系牵D.顶放连牵2021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法家原创1 / 7.精品文档.4.以下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雪地贺卡?中“我〞第二次不回复贺卡是不忍心破坏小李屹童年的梦,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美女蛇的故事是说明百草园中也有丑恶的事物..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 »中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善良纯朴的农妇形象,抒发了自己对她的思念.D.?拣麦穗?开头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是为了下写“我〞的梦交代背景的.5. 〔2021•江苏无锡〕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途中有无数的驿站. 所有的台和站,只是供中途小憩,只是供转车再生发.A.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过程.B.人生途中可稍作休息,但不能长期滞留..人生旅途可以有多种路径到达目的地.D.人生的目标常常可以发生方向性的逆转.6. 〔2021•江苏无锡〕据英国媒体报道,近30名加拿大政府官员.3月10号在该国渔业部长的带着下, 在议会餐厅享受了一顿丰富的海豹肉大餐.组织这次“海豹宴〞的自由党参议员帕耶特说:“捕杀海豹为北极地区的居民提供了收入.〞加拿大自由党领袖叶礼庭边嚼着海豹肉边说:2021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法家原创2 / 7.精品文档.口感很不错为此,东海中学初三〔3〕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正方提由的观点是:捕杀海豹解决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开展.反方的观点是:捕杀海豹是对其他生命虐杀的残忍行为,是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请你根据反方观点写一段辩论词, 字数不少于80字.〔6分〕二 .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7-12 题.〔19分〕不必说⑴ 的菜畦,⑵的石井栏,⑶的皂荚树,⑷的桑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⑸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⑹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就有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有时会遇见螟蚣,还有斑螫,倘假设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由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开展过程AB采摘蘑菇品尝蘑菇人物内心变化紧张喜欢D满足骄傲14.选第②段描写“狗尿苔〞的样子,有什么作用?〔32021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法家原创3 / 7.精品文档.分〕15.选第③段“简直不可思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16.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终于成熟了.17.选第⑨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8.选第〔11〕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19.选第⑨段和第〔13〕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4分〕2021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法家原创4 / 7.精品文档.三 .写作(50分)20.(2021•浙江金华)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1)题目:灯(2)生活的长河,流过岁月的原野,春阳温暖,夏风清凉,秋色绚丽,冬雨凄冷.蓦然回首,总会发现,有过许多的人和事,成就了两岸迷人的风景.体验感动、欣喜、自豪……固然美好;品味愧疚、遗憾、愤怒……也不失纯真.请你以“那一天,我了〞为题,写一篇作.要求:(1)选做其中一题(如选第二题,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生真情实感.(3)中不得由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除诗歌外,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第一单元一、1.z a p n bi y mg 掳悚谑攒2.B3.4.B5. D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含义的正确理解.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抓关键词.本句中,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月台〞和“驿站〞的含义,特别要注意句中的“供转车再生发〞6.略点拨:此题考查的是为反方的论点补写由有力的2021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法家原创5 / 7.精品文档.论据,属于议论的范畴.因而,答案必须围绕“捕杀海豹是对其他生命虐杀的残忍行为,是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一观点.二、〔一〕7.⑴碧绿⑵光滑⑶高大⑷、紫红⑸肥胖⑹轻捷8.〔粗糙一光滑〕矮小一一〔高大〕瘦小一一〔肥胖〕笨重一一〔轻捷〕9.引生下趣味10.11. A12.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由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得忽然,用“飞〞字那么无法表达这种效果.〔二〕13. A.发现蘑菇B.看守蘑菇.惊奇欣喜D.小心翼翼14.与蘑菇形成比照,表现作者对蘑菇的喜爱之情.〔以“狗尿苔〞的丑陋,反衬蘑菇的可爱,突生我们对蘑菇的喜爱之情.〕15.蘑菇无人种植,生长环境贫瘠却富有生命力的生长.16.突生我们对蘑菇成熟的期盼和蘑菇成熟后的欣喜之情.17.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生母亲的慈祥.18.内容上:突生母亲的话给我们带的巨大影响〔或母亲的教育方法在我们身上起了作用〕,使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变得更乖巧;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2021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法家原创6 / 7.精品文档.19.第⑨段:指蘑菇;第〔13〕段指我们身上具有的正直、善良、坦诚、踏实的品质〔坦诚做人,踏实做事〕C三、20.略2021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法家原创7 / 7。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一、基础·运用( 10分 )1.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6分)一面镜,照见岁月桃面,映出时光丹唇。

一季季的花,宛若信使,传递消息和情思。

各种花香的气息,把冬 yùn 酿成春。

小寒赏梅,出门见山茶,窗台开水仙,静谧.养心;大寒深山有瑞香,厅前兰花友,煎山矾三钱,茶饮暖心;立春一簇迎春黄,看似【甲】 (平凡无奇信手拈来),却是恰好的一路春光,转眼就是樱桃红,望去一树粉紫;①雨水湿菜花,换上棉布裙,深巷杏花闹,看村外李花笑枝头;②惊蛰一声,众花_ 【乙】(争先恐后精神抖擞),桃花开成诗,棣棠忘忧,铺上宣纸,画蔷薇半窗花成海;③春分时节,于一枝海棠上,捉住“小蕾深藏数点红”,篱落边梨花白,木兰本素艳,风吹腻粉开;清明春深处,桐花落,麦花写信,柳花读;①待到谷雨,牡丹花前绘满月,茶蘑一开,楝[liàn]花簌.簌落清香,何尝不是一个女子对岁月最深情的落款?(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酝 mì sùB. 孕mì sùC. 酝 bì shùD. 孕bìshù(2)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文段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甲】信手拈来【乙】精神抖擞B.【甲】平凡无奇【乙】精神抖擞C.【甲】信手拈来【乙】争先恐后D.【甲】平凡无奇【乙】争先恐后(3)对文段中标序号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第①句中“看村外李花笑枝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李花人格化,“笑”生动地写出了李花在枝头绽放的美好样子。

B.第②句中“画蔷薇半窗花成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凸显窗外大片蔷薇盛开的样子。

C.第③句中“小蕾深藏数点红”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名人诗句,呈现出春分时节枝头海棠含苞的景象。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A. 朱自清B. 老舍C. 鲁迅D. 巴金3.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A. 碧绿B. 鸟语C. 花香D. 温暖4. 《古诗两首》中,哪一首诗是李白的?A. 《望庐山瀑布》B. 《夜宿山寺》C. A和B都对D. A和B都错5.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动作的?A. 跑步B. 红色C. 书本D. 桌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2. 《古诗两首》中,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3. “温暖”这个词语是表示温度的。

()4. “鸟语”这个词语是表示动作的。

()5.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2. “______”这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

3. 《古诗两首》中,其中一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

4. “______”这个词语是表示动作的。

5. 《春》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______的景色。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春》这篇文章的主题。

2. 请简述《古诗两首》中,两首诗的主题。

3. 请解释“形声字”是什么意思。

4. 请解释“鸟语”这个词语的意思。

5. 请解释“温暖”这个词语的意思。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碧绿”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2. 请用“跑步”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3. 请用“红色”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4. 请用“书本”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5. 请用“桌子”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春》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春天的景色。

2. 请分析《古诗两首》中,两首诗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写一篇描写春天的短文,不少于1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全卷共80分)班级姓名座号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地汉字。

(10分)(1)、在他们身后刮来lǐn liè的寒风。

(2)、现在只有三个疲惫、léi ruò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

(3)、他们的燃料已经gào qìng。

(4)、我不如缩在自己的qū qiào里,闭上眼睛。

(5)、yīn mái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

(6)、从他yǔwúlún cì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

(7)、他们yàng yàng bù lè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8)、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juǎn tǔchóng lái。

(9)、其他队员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yǎng jīng xùruì。

(10)、她以这次太空飞行作为激励我们向未来冲击的教例,zī zī bù juàn地讲述给我们。

A、陈奂生一路游街看店,遇上百货公司,就弯进去侦查..有没有他想买的帽子。

B、他们在城市社会的最边缘最底层,以最低的收入干最脏最苦最累的活,而且最沉默最隐.忍.。

C、法律人齐聚首,不单是向这位精神导师致敬..,也是坚守理想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D、想想自己少年时的淘气捣蛋,又何尝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4、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4分)20XX年9月25日上午,(A)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按计划完成试验试航和建造工作,(B)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

(C)航母入列,能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D)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

5、请仿照例句,以“友谊”为话题造句。

(4分)例句: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力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

二、阅读(54分)(一)(13分)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①者,谒者②操.以入。

中射之士③问曰:“可食乎?”曰:“可。

”因夺而食之。

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

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

”王乃不杀。

(《战国策》)【注释】①王:楚王。

②谒者:指接待宾客的近侍。

③中射之士:即中射士。

王宫的卫士。

6、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操:明:7、对画线句“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问过传达的人,他告诉我药是可以吃的,所以我才吃了这药B、我问过传达的人,他告诉我可以吃药,所以我才吃了这药C、我问过献药的人,他告诉我药是可以吃的,所以我才吃了这药D、我问过献药的人,他告诉我可以吃药,所以我才吃了这药8、谒者曰,“可食”谒者的意思是,而中射之士的理解是。

(4分)9、本文中的中射之士是个怎样的人?(4分)(二)悠长的铃声毕淑敏(21分))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

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

”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

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

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

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

”我撒腿就跑。

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

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

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

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

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

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

”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筋里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

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

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

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

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

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

“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

”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

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

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

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10、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4分)11、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

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情节,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两处来。

(4分)伏笔①伏笔②12、小说对老师傅的描写十分出色。

请对下面老师傅的神态描写作简要的赏析。

(4分)……他又踌躇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13、你喜欢打铃的老师傅吗?为什么?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你从中获得的感受。

(6分)(三)、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1—3题。

(20分)(A)从繁华的城市重返宁静的田园,会感觉到自己的庭园分外可爱,虽然有人嫌它像老鼠窝,但对我而言,它是世界上最舒适的场所。

我时常独自从前门的阶梯下来,沿着小径往前走,到尽头时一拐弯,就是我平常散步的马路了。

小屋的四周有最宜人的景色,尤其每年的6月,郁金香与风信子全都展开了笑靥,我们就像住在花海中的小岛上一样。

在我走往小凉亭的马路两旁,满是移植自德国或日本的菖薄花。

6 月真是个奇妙的月份,连树木都舒展了四肢,伸出的技桠似乎想向我们倾吐什么。

我有时会觉得,树木真的在对我说:“你们人类何时才能学会这样站着不动呢?”有时则说:“看看那不安分的海伦,在花草丛中不停地穿梭,就像一只风中的蝴蝶。

”那横生的小枝桠,无异是对我指指点点的小手指。

我常常想:“为什么人不像树木一样,固定站在某一个地点上呢?树木虽然不会移动,不是照样生长得很好吗?甚至比人类活得更快乐更长久呢!”(B)夏天的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在花园里度过的,姥姥也常常和我在一起,我们躺在干草上,仰望天空,她长时间地给我讲着什么……太阳西沉,天空中红河泄火,桔红橙黄之色染在鹅绒缎的绿草坪上,渐渐的,一切都黑暗了下来,一切都好像膨胀了,扩大了。

温暖的昏暗中,吸饱了阳光的树叶低垂了下来,青草也垂下了头,香甜的气息弥漫了开来。

夜幕合上了,一种仿佛是慈母体贴似的东西注入了我的胸怀,让我忘掉了一切……仰望深深的天空,时间久了,你自己就好像也升了上去,天地入融合,慢慢地你就沉入了梦中。

一觉醒来,光明和鸟鸣一起到来。

空气在流动,露水湿了衣衫,草坪上升起一层薄雾似的水汽。

天越来越蓝,云雀飞向高高的天空,一种喜悦从心底里流淌出来,使你渴望立刻就跳起来,赶紧去干点什么,去关照一下周围的花草树木!这是我一生中对自然和人生感悟最多的一段安静时光,正是在这个难忘的夏天,我内心形成而且巩固了对自己力量的自信。

14、写出两段文字的出处和作者。

(8分)A段出自《》,作者是。

B段出自《》,作者是。

15、两段文字中都描绘了“我”面对自然的感受。

结合文段中的描写,联系人物的经历,你体会到“我”怎样的心境?(6分)16、两段文字中的“我”分别面对怎样的人生困境?他们战胜困境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