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伯牙绝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伯牙绝弦》PPT课件-翻译(完美版)

《伯牙绝弦》PPT课件-翻译(完美版)
• 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 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 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弦挑断,把琴摔碎, 终生不再弹琴。
反复朗读,思考问题
•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 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 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板 书:
高山
泰山
流水 (鼓琴)
江河 (听)
伯牙
知音
子期
绝弦
描写友谊的名言佳句:
人 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 知
——《论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足 矣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别董大》
世 当 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赠汪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 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 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翻译课文
•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 课文。大家两人一组互相 翻译给对方听。
• 绝:断绝。 • 鼓:弹。 •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 峨峨:高。 • 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 洋洋:广大。
•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 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 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 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 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 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 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 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 流水》。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件(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件(5)

发掘文化内涵
通过理解故事中琴的象征意 义,探索竹书起源、逦迤江 南等文化内涵。
发扬美德精神
借鉴伯牙和子期之间恒久不 变的友谊和协作精神,给予 学生船艇合作、平等相待、 和谐生活的启示。
2 形式和内涵的辩证关系
故事告诉我们,琴弦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存在,而在于它上面所表达的内涵。我们要学 会认真品味文化,而非只顾追寻外表形式。
3 追求完美和超越
伯牙和子期的音乐总是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通过学习他们的精神追求,我们能够在 自己的领域中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实现超越。
《伯牙绝弦》的文学特点
抒情特点
文学作品中素有“抒情”的特点, 通过弹琴、作诗等表达情感。
文化传承特色
通过文化符号与古典习惯惯例、 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传承民 族文化。
音乐韵律特征
把古代音乐文化及音乐的韵律 特征融入小说中,增强了小说 的感染力。
课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1
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琴中有人”、“鸣琴舞剑”等充满
《伯牙绝弦》课件
欢迎来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课件。在这份课件中,我们将 带您探索这个古老但不失卓越的故事,了解伯牙活跃在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 的重要地位,以及这个故事对我们现在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伯牙绝弦的故事梗概
故事中,伯牙和子期同为音乐家,相识后成为好友。子期的父亲却认为伯牙 是个穷光蛋,极力反对他们的交往。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他们决定联袂演 奏。汉武帝听闻他们的名声,特意前来聆听。在表演结束时,伯牙突然折断 琴弦,表达了与好友分别的心情,爱与友谊不用琴弦来维系。
诗意的句子描绘了琴弦的动人
情景。
2
运用对比手法
故事中伯牙和子期的音乐相互
映衬,突出主题,更具感染力。

伯牙绝弦ppt课件

伯牙绝弦ppt课件

伯牙绝弦的历史背景
01
02
03
历史渊源
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音乐 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深 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历史地位
伯牙绝弦被誉为中国古代 音乐的瑰宝之一,对中国 古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历史影响
伯牙绝弦这首古琴曲成为 了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 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伯牙绝弦的文化背景
伯牙绝弦的国际影响
跨文化传播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伯牙绝弦的故事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所 了解和接受,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音乐文化的国际交流
在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中,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友谊与合作的象征, 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伯牙绝弦的故事已被列入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其国际价值和影响力。
05
伯牙绝弦的思考与探讨
伯牙绝弦的艺术价值
详细描述
2. 意境深邃:伯牙绝弦通过音乐 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展现 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结词:伯牙绝弦是中国传统音 乐艺术的瑰宝,其艺术价值体现 在旋律优美、意境深邃、表演精 湛等方面。
1. 旋律优美:伯牙绝弦的旋律流 畅、婉转、和谐,具有很高的艺 术感染力,能够引起听众的强烈 共鸣。
详细描述
2. 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伯牙绝弦是中国 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通过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 ,可以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伯牙绝弦的文化价值
• 总结词:伯牙绝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伯牙绝弦的文化价值
详细描述
1.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伯牙绝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可以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

伯牙绝弦课件ppt课件

伯牙绝弦课件ppt课件
详细描述:钟子期与伯牙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追 求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
03
伯牙绝弦的艺术价值
音乐艺术的表现
古琴艺术的传承
伯牙绝弦是古代中国古琴艺术的 珍贵遗产,其音乐表现力丰富, 旋律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伯牙绝弦将音乐与文学巧妙地融 合在一起,以音乐传递情感,以 文学表达意蕴,具有很高的艺术
音乐教育
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还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素 养和审美能力。
05
总结与思考
对伯牙绝弦故事的理解与感悟
1 2 3
故事背景
通过对伯牙绝弦故事的背景介绍,让听众了解故 事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
故事情节
详细描述故事情节,包括伯牙与钟子期的相识、 相知和最后的绝弦,让听众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 艺术魅力。
详细描述:伯牙为钟子期演奏了《高山流水》,运用琴音表达了自己 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对知己的感激之情。
总结词:琴瑟和鸣
详细描述:伯牙的琴声与钟子
钟子期对伯牙的理解与赞美
总结词:知音难觅 总结词:惺惺相惜
详细描述:钟子期充分理解伯牙的音乐才华和情感表达 ,对伯牙的演奏给予高度评价。
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 代社会相结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传承的重要性
01
强调传承的重要性,让听众了解传承是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通过传承才能更好地发扬和保护传统文化。
传承的方法与途径
02
介绍传承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伯牙绝弦》PPT课件5 (共17张PPT)

《伯牙绝弦》PPT课件5 (共17张PPT)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 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伯牙绝弦课件PPT

伯牙绝弦课件PPT
语言积累
清风(徐徐) 明月(皎皎) 波涛(滚滚) 流水(淙淙) 炊烟(袅袅) 白云(悠悠) 春雨(潇潇) 秋雾(蒙蒙) 红日(圆圆) 白雪(皑皑)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讲:蕲春县枫树林小学 黄秀梅
制作:邱庆刚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 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 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鼓琴
志在大江
钟子期曰 善哉,滚滚兮若波涛
伯牙鼓琴
加纯文字
志在大江 志在小溪 志在春花 志在秋月 志在红日
志在白雪
钟子期曰
善哉,滚滚兮若波涛 善哉,淙淙兮若流水 善哉,萋萋兮若芳草 善哉,皎皎兮若玉盘 善哉,圆圆兮若火球 善哉,皑皑兮若瑞玉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觅知音难上难。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 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 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课件PPT

伯牙绝弦课件PPT

25.伯牙绝弦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 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善:擅长,善于。
善:好,表赞叹。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志在沙漠,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大漠!”
志在杨柳,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杨柳!”
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明月!”
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兮若 !”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积累与应用
皎皎明月 习习凉风 袅袅轻烟 茫茫大漠 皑皑白雪 漫漫长路 悠悠岁月 滔滔江水 潺潺细流 灼灼桃花 莽莽青山 浩浩长风 铮铮铁骨 灿灿星辰 腾腾杀气 秋水盈盈 晴空朗朗 春雨绵绵 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果实累累 波光粼粼 千里迢迢 芳草萋萋 彩蝶翩翩 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
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伯牙绝弦
作词:阿璞、阿信 作曲:王力宏 演唱:王力宏
春秋时期 远近知名伯牙琴艺 沉鱼也出水 马儿仰秣聆听 聆听 寂寞 的声音 举世知名 不如 一个知音
直到子期 闻琴解开伯牙心境 高山流水 风景似有灵犀
高山青 流水静 如镜 无言却胜过有言的天地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 以同怀视之。
——鲁迅赠瞿秋白
为听琴忘了吃草料。《琴操》、《乐府题
解》则记有伯牙向连成先生学琴的故事。

《伯牙绝弦》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伯牙绝弦》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
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
5
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先说 说下列三组词语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开始吧。
伯牙善①鼓琴,钟子期善①听。伯牙鼓琴,志在高 山,钟子期曰:“善②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 流水,钟子期曰:“善②哉,洋洋兮若江河!”伯 牙所念③ ,钟子期必得之④ 。子期死,伯牙谓⑤ 世再无知音,乃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xián)
伯牙绝弦
-
1
请同学们自由的来读课文,借助 拼音把字音读准,再读一读注释,把 课文读通读顺。
-
2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3
zāi 善哉
xī 峨峨兮
-
4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
①善 ②善
③念 ④必得之
-
⑤谓 ⑥乃
6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 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 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 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 身/不复鼓。
-
7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课文翻译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于倾听。 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 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 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 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弹得 真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流 过我的心中)!” 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 说出他心里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 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 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弦挑断,把琴摔碎, 终生不再弹琴。
字词解释
• • • • • • • • • •
绝:断绝。 善:擅长,长于。 鼓:弹。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乃:就。 复:再,又。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 谓:认为。
• • • • •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洋洋:广大。 峨峨:高。 善哉:语气词,表示“好啊”。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伯 牙 绝 弦
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导语设计
《伯牙绝弦》讲的是“知音难求” 的故事,俞伯牙、钟子期是一对千古 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鼓琴,子 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 由来。后来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 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 人像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终生不再弹琴了。
拓展阅读
《伯 牙 学 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 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 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 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 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 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 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 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 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 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 “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 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 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 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 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 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 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 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 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 流水》。
课堂讨论
•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2,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 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 友情。
教师总结
• 由此,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 或乐曲高妙。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 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朋友,这也是“知音” 一词的由来。 •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 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 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 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 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 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 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作者简介
俞伯牙
名瑞, 字伯牙,春秋时 期 楚国郢 (yǐng)都人, 晋国的上大夫, 著名琴师,被人 尊为“琴仙”。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 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hù)巴鼓 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 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 动美妙。 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 欢音乐,他的老师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 成连。
朗读感悟
请同学们仔细朗读课文,注意 课文下方的翻译,并找出通假字。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 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 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朗读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 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 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 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 生活和艺术体背诵默写课文。用自己的话 翻译原文。 2、抄写字词解释,熟悉字词用法,抄写课文 及翻译。 3、课后练习题:读一读,说出下列句子的意 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