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笔记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

语音1.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音节;语音里最小的单位: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

2.声调符号: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3.构成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质)。

4.人类的发音器官:肺(动力部分-音长、音强);声带(声源部分-音高);声腔(喉、咽、口、鼻腔)。

5.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特征。

6.普通话元音: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7.辅音的发音方法:塞音,擦音,鼻音,边音,颤音。

普通话里有22个辅音。

8.声母21个(ng不行)。

9.韵母:单韵母(9)、复韵母(13)、鼻音韵母(16)。

10.韵母:韵头,韵腹,韵尾。

11.韵母(韵头的性质):开口呼;齐齿呼[i];合口呼[u];撮口呼[y]。

12.声调又叫字调,声调的性质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13.上声:音高最低,音长最长。

14.变调:上声+上声→阳平+上声;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15.“一”的变调:①在阴平、阳平、上声之前读去声;②在去声之前读阳平。

“不”的变调:去声前变为阳平。

16.音位是语言里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17.受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叫做条件变体;不受环境制约可以自由替换而又不影响意义的,叫做“自由变体”。

18.根据音质区分出来的音位叫音质音位;根据音高、音强、音长区分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或超音质音位。

声调可以叫做调位。

文字1.汉字是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字母主要是语言中的音位。

2.汉字是表意文字。

3.汉字(从结构上说):独体字;合体字。

4.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叫做部件,部件大于笔画小于合体字。

不能再分的部件就是基础部件(成字,不成字)。

5.笔画是汉字书写的最小单位,分为单笔画和复合笔画。

6.汉字的基本笔画可总括为:横(包括提)、竖、撇、点(包括捺)、折(复合笔画统称折)。

7.笔画与笔画的组合方式:相接,相离,相交。

8.组成一个汉字所使用的结构单位,称为这个汉字的字符,合体字的字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偏旁。

9.字符可以分为三大类:形旁、声旁、记号。

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第一章语音考试内容: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3)音节结构表4)拼合规律表5)变调的规则4条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二、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语调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轻声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二)语音的单位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üng中的“ng”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

如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ü , xiü ,guài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ün , gýng ,guün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例:判断音位个数hán 和 lán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hán 和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三)记音符号1.汉语拼音方案作用:1)给汉字注音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2.国际音标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1/30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二、知识点:1、口语特点: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2、书面语特点:用词精审,结构严谨,逻辑性强;3、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文言(周秦时期)4、语言分为文言(周秦时期)和白话(分为古白话(包括唐宋语录、宋代平话、元明清戏曲小说,这些称为近代汉语)和当代白话(即现代汉语))5、现代汉语的含义: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B、另一种包含普通话和各种方言。

6、语言有官话区(又称北方方言,包括长江以北,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湖北大部分,湖南的西北地区,南京、镇江一带)和非官话(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区两类7、客家多聚集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

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9、(汉英相比)汉语的特点:A、属声调语言;B、缺少严格的词形变化;C、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三、简答题:1、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何区别。

答:A、古代有入声。

B、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动词、代词和量词仍以单音词为主。

C、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如长修饰语、多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2、如何正确认识规范化问题?答:A、语言是发展的,原来认为是不规范的说法,若干年以后可能成为合法的。

如五十年代的《语法修辞讲话》认为“劳动改造”不能简化成“劳改”,当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后来人们承认了这种简称,是语言发展的结果。

B、要区分对错问题与规范问题。

如使用方言这种修辞手法。

C、不能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2/30第三章文字一、名词解释: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3、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即六书。

4、独体字:只有一个单个形体的汉字叫独体字。

现代汉语上册重点笔记

现代汉语上册重点笔记

现代汉语上册重点笔记-名词是指事物的名称,可以表示实物、抽象概念、个体、群体等。

-名词具有单复数形式,复数形式的构成方式有规律可循。

-名词还可以通过添加量词、形容词、定语等来进行修饰和描述。

-在句子中,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等成分。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变化的词语。

-动词具有时态、语态、语气等特点。

-动词的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动词还能通过添加副词、状语、宾语等来修饰和补充其意义。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的词语。

-形容词一般在句子中作定语、表语等成分。

-形容词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三种形式。

-代词是替代名词或代替名词性词组的词语。

-代词具有人称、数、格等特点。

-代词根据其功能和意义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反身代词等。

-数词是表示数量的词语。

-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

-数词可以用来计数、序数、比较大小等。

-同义词是指在意义上相近或相同的词语。

-同义词可以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同义词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使用。

-反义词是指在意义上相对、相反的词语。

-反义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丰富多样,增强表达的效果。

-反义词之间的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差异和矛盾。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语构成的词语。

-合成词的意义是由其中词语的含义组合而成的。

-合成词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加新词的创造。

4.现代词汇的使用-现代词汇的使用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形象。

-在使用现代词汇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判断。

1.语境对理解语言的重要性-语境是指语言表达的具体环境和背景。

-语境包括言外之意、言外之音和言外之影。

-在理解语言时,需要通过语境进行辅助理解,准确把握语言的意义。

2.语境对语言的影响-语境的不同可能导致同一词语的不同理解。

-语境可以丰富语言的意义,增加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语境对词语、句子的选择和语气、语调的把握都有一定影响。

3.语境对交际的作用-语境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实现交际的目的。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狭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汉语从结构上说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3.汉族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春秋时称为“雅言”汉代时“通语”,明代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国语”,新中国称“普通话”。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5.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6.现代汉语的特点有:㈠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

②元音占优势。

③有声调。

㈡词汇方面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②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③双音节词占优势。

㈢语法方面①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②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③词的多功能性。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第二章语音1.语音有三种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的物理属性1.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振动次数的多少,叫频率。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声体震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强。

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振动时间越持久,声音就越长。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三方面的原因①发音体不同。

②发音方法不同。

③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3.语音单位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

气流在口腔或者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㈡音节是语音结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㈢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中元音牵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现代汉语》读书笔记(精选五篇)

《现代汉语》读书笔记(精选五篇)

《现代汉语》读书笔记(精选五篇)第一篇:《现代汉语》读书笔记《现代汉语》读书笔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作者简介内容梗概表达特点印象深刻部分作者传达的讯息对本书的评价与观感读后感收获第二篇:现代汉语读书笔记现代汉语读书笔记第一章引论第一节汉语和现代汉语一、现代汉语的性质(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1.语言的属性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劳动创造了语言。

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

从外部功能而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从内容结构上来看,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

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

2.现代汉语的含义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名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地位 1.汉语的地位汉语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也是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在世界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1973,联合国大会把汉语列为联合国的6种法定工作语言之一(其他5种分别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汉语的历史一般可以分成四个时期:1.上古汉语2.中古汉语3.近代汉语 4.现代汉语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

现代汉语是系带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宋元以后有两种明显的其实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发生。

书面语方面,白话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口语方面,“官话”逐渐渗入各个方言区。

我国早在先秦就产生了“雅言”,汉代又有“通语”,到了唐宋时代,形成了“白话”,白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书面形式的来源。

现代汉语笔记完整

现代汉语笔记完整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概说一、语法的概念:是语言中用词造句的结构规则。

(1)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现象(事实)——客观存在。

(2)语法学——带有主观性。

eg:语法存在分歧。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打扫卫生(动宾结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使用)》1984年初发表二、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笔记P2)——VS印欧语系(1)根本特点: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eg:重叠式——干干净净句子成分:①主谓②定中③状中④中补⑤动宾⑥独立成分语法(句法)关系指①—⑤eg:我放风筝☆动词充当谓语、主语、宾语、<补语>。

eg:跑步是很好的运动。

他在跑步。

他急得<直跳>。

我要跑步。

买三碗/饭买<三次>☆词类和句子并不是一一对应的(2)语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的地得eg:卖菜的(“的”字短语)(3)句子和短语(词组)的构成原则具有一致性。

(4)有丰富的量词(据说有一千多个)和语气词。

三、学习语法的好处与意义四、语法单位现代汉语语法单位有五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

语素——→词——→短语(词和词的的组合)—→句群(段落)—→篇章备用、静态—→句子(有句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第二节词类一、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指的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语法的功能)二、词类划分的依据(一、二为辅助区分方法,三为主要区分方法)(一)抽象的类属义(最直观)副词——忽然很忽然(×)忽然事件(×)形容词——突然很突然(√)突然事件(√)安静(性质形容词)笔直(状态形容词)(二)形态变化(三)语法功能带来的语法区别特征语法关系:主谓(天很蓝)动宾(吃一碗)定中(美丽的祖国这个人)状中(飞快地跑)中补(吃一次饭)☆区分实词与虚词的方法:能否单独(独立)充当某种句子成分。

能,意义实在——实词不能,意义空灵——虚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区别词(非谓语形容词),拟声词,叹词。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现代汉语复习笔记⽬录第⼀章绪论 (1)第⼆章语⾳ (4)第三章⽂字 (8)第四章词汇 (10)第⼀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概念: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为标准⾳,以北⽅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学语⾔:⼜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中经过⾼度加⼯并符合规范化的语⾔。

3.语⾔:是以语⾳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种⾳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共同语与民族共同语:共同语是⼀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的语⾔。

民族共同语是在⼀种⽅⾔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的语⾔。

5.基础⽅⾔:(1)含义: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2)以何种⽅⾔为基础⽅⾔:取决于这种⽅⾔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区的政治、经济、⽂化、⼈⼝等。

6.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1)⼝语:⼈们⼝头上应⽤的语⾔,具有⼝语的风格。

(2)书⾯语:⽤⽂字写下来的语⾔,是以⼝语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与⼝语不同的风格。

7.现代汉语规范化:(1)什么是语⾔规范化?语⾔规范化就是明确某⼀语⾔的共同语及其内部⼀致的标准。

(2)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致的标准,并⽤这种标准消除语⾳、词汇和语法等⽅⾯存在的⼀些分歧。

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字的形、⾳、义各个⽅⾯也要制定标准进⾏规范。

(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①语⾳⽅⾯:以北京话为标准;②词汇⽅⾯:以北⽅话词汇为基础;③语法⽅⾯: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为标准⾳并不代表北京话任何⼀个语⾳成分都是标准的;以北⽅话词汇为基础,是说北⽅话词汇有很⼤的普遍性,但并不是说北⽅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是说现代著名作家的优秀⽩话⽂著作为典范,但应指出的是以这种著作的⼀般⽤例⽽不是特殊⽤例作为语法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迹。 楷书。楷书是从隶书发展演变而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 用至今,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楷书字形方正,书写简便。 草书、行书。这两种字体一直是辅助性字体。草书包括章草、今草和狂 草。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近楷而不拘,近草而不 纵,各自独立,简便实用。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现行汉字经常运用的是楷书和行书。从形成手段看又分印刷体和手写体 两种。 (一)楷书和行书 (二)印刷体和手写体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偏旁。笔画是构成汉字的 最小单位,独体字合体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偏旁又叫部件,是高一级 的构字单位,合体字由偏旁组成。(一)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的点和 线。笔画包括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单一笔画有五种即横、竖、撇、 点、折;常见的复合笔画有撇类、点类、提类、折类、钩类、弯类六类 二十五种。 (二)偏旁。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按能否成字,偏旁可以分 为成字偏旁和不成字偏旁;按能否再切分成小的偏旁,可分为单一偏旁 和复合偏旁。 二、笔顺 笔顺是指笔画的书写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 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 两边。 三、造字法 汉字的造字法指汉字的构造方式,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造字法。 (一)象形。象形就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古象形字有的象事物的 整体轮廓,有的象事物的特征部分,有的除具体的事物外还有必要的附 带部分。象形字表示语言中的词,用字形来记录词的声音和意义。象形 字在汉字中占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好多会意字和形声 字是由象形字组成的。掌握了象形字,就基本上掌握了汉字的基本构 件。但象形这种造字法局限性很大。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事物、 概念无形可象,所以单靠这种造字法不能满足语言的需要。 (二)指事。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
现代汉语笔记
黄伯荣、廖序东版
本教案共分六章: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语音(重点,难点);第三章 章 词汇(重点); 第五章 语法(重点,难点);第六章 修辞。
文字;第四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性质:结构上——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功能上——交际工 具和思维工具;无阶级性。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共同语和方言 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共同语的形成基础和条件。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 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 (一)方言的成因 (二)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三)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划分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法句法结 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现代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节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 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 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 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 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 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 会咨询、服务工作。” 二、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 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三、大力推广普通话 四、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此属教材以外的补 充内容)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从2001年1月1日正式 实施。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四)音位(放到本章第七节去讲) 三、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一)汉语拼音方案,注意拼写规则中Y、W的使用原则、省写的规则。 (二)国际音标 第二节 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 普通话有二十一个辅音声母。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或发音方 法决定的。 (一)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叫做发音部位。按发音部 位普通话的声母可以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 后音、舌面音、舌根音七类。 (二)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 方法和状况,包括三个方面;1、阻碍方式。据此可以分为塞音、擦 音、塞擦音、鼻音、边音。2、声带是否颤动。据此可以分为清音和浊 音。3、气流的强弱。据此可以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把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对二十一个声母的发音进行逐个描 写。 二、声母辨正 该部分主要是为方言区人纠正方音学好普通话声母而设置,讲课时可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 第三节 韵 母 一、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有三十九个韵母。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 类。按照传统的分析方法,韵母又可以分为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 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一)单韵母。由单元音构成,普通话共有十个单元音韵母,分为舌面 元音和舌尖元音及卷舌音。1、舌面元音,共有七个:a[A]、o[o]、 e[γ]、e[ε]、i[i]、u[u]、ü[y]。2、舌尖元音,有两 个:-i[ ]、-i[ ]。3、卷舌元音,只有一个er[ ]。(二)复韵 母。共有十三个,其中包括九个二合元音、四个三合元音。 (三)鼻韵母。共有十六个。 二、押韵和十三辙、十八韵 三、韵母辨正 该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做适当的调整。 第四节 声 调 一、调值和调类 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即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通常采
词的造字法。指事字可分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指事字,一种是象形 字加提示符号指事字。指事这种造字法也有它的局限性,指事字比象形 字少得多。 (三)会意。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把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 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做会意。会意字有异体会意、同体会意两种。 会意字是合体字。现行的会意字大多是从古代的会意字演变来的。 (四)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的方法 叫形声。形声字有表音成分,同语言的声音有一定的联系比没有声音成 分的象形、会意、指事字有一定的优越性。同一个形旁加上不同的声 旁,可以造出意义有关而读音不同的一批字,同一个声旁,也可以加上 不同的形旁,组成读音有关而意义不同的一批形声字,所以这种造字方 法具有很强的能产性。现行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组 合时主要有六种类型:A、左形右声B、右形左声C、上形下声D、下形上 声E、外形内声F、内形外声。另外有些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 比较特殊。 总之汉字的构造是由表义朝着表音的方向发展的。形声字是其重要标 志。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汉字改革问题 文字改革包括文字体制的改变和文字内部的整理、简化两方面的内容。 新时期汉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 准,研究汉字信息处理问题,促进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汉字的整理 汉字整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简化笔画,一是精简字数。 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1964年公布《简化字总表》; 2、1955年公布了《异体字整理表》; 3、1965年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4、1988年公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5、1977年《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 三、汉字的标准化 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定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总量。 定形,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 定音,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 定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 第五节 正确使用汉字
用五度制标写法来描写普通话的调值。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 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二、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调值依次是 55、35、214、51。 三、古今调类比较 普通话调类系统是从古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古四声为平、上、去、入, 又按照声母的清浊各分为阴、阳两类。古今调类关系反映在教材81页 《古今调类比较表》中。各方言的调类尽管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但其间 存在着一定的对应规律。 四、声调辨正 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一)上声的变调 (二)去声的变调 (三)“一”“不”的变调 (四)“七”“八”的变调 (五)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二、轻声 (一)什么叫轻声 (二)轻声词 (三)轻声的作用 三、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二)儿化的发音 (三)儿化的作用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七节 音 位 一、音位简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辨义 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音位可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包括调位、时位和重位。 (二)音位变体 1、什么是音位变体。 2、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3、音位变体可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三)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1、辨义功能 2、互补分布 3、音感差异 二、普通话音位 (一)普通话元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十个元音音位。十个元音音位的主要音位变体和每个音位变 体所出现的条件。 (二)普通话辅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二十二个辅音音位,其中包括声母所使用的二十一个辅音和 只在韵尾位置上出现的/ /音位。每个辅音音位的音位变体及其所出现 的条件(略)。 (三)普通话声调音位
第五节 音 节 一、音节的结构 普通话音节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声调。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一个音节最多可由四个音素组成;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每个音节总要有元音,元音音素最多可以有 三个,分别充当韵头、韵腹、韵尾。在一个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声母, 可以没有韵头、韵尾,但是不能没有韵腹。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在 一个音节中辅音只在音节开头或末尾的位置上出现,在韵尾位置上出现 的辅音只限于n和ng,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4、汉语音节不能没有 声调,不能没有韵腹。 二、拼音 (一)拼音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拼音的方法 (三)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 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简表(略)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一)Y、W的使用 (二)隔音符号的用法 (三)省写 (四)标调法 (五)音节连写 第六节 音 变 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有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 一、变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