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9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大全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
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9、巨人的花园(1)第一自然段:按四季的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特点。
仿照句式,说一说村里的孩子在这座漂亮的花园里,一年四季都玩些啥。
可以写下来。
通过这个练习,不仅掌握句子写法,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巨人的花园是孩子们的乐园。
(2)通过想象,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10、幸福是什么(1)复述故事。
(2)扩写练习:在这分手后的十年中,三个青年各经历了什么事,选择其中的一位所做的一件事写一写。
11、去年的树(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抓住对话,想象人物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12、小木偶的故事(1)通过研读课文,能提出有价值的的问题,并能通过合作学习来解答问题。
(2)续写故事:小木偶有了人类的所有表情后,又碰到了很多事情,他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语文园地三(1)积累词语。
(2)了解童话的特点。
(3)讲童话,写童话,演童话。
(4)读背儿童诗:《雨中的树林》要的材料。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方法(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
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
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
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
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
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11.去年的树
1.作者:日本作家新美南吉 2.主要内容:小鸟和树是一对好朋友,鸟儿到南方之前答应好朋友树还 要回来唱歌给树听。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树不见了。 它四处寻访,问了树根、大门、小姑娘,知道树变成了柴火。于是,鸟 儿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故事情深意浓,带 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3.这篇故事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是一篇拟人体 童话。 4.这篇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友谊,遵守诺言。 5.鸟儿睁大眼睛对着灯火看了一会。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就飞走了。 (1)第一个“看”: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好朋友。它是透 过灯火在看朋友树,仿佛在想:“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 你唱歌了。” (2)第二个“看”: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舍不得自己的朋友: “朋友,我唱的歌你听到了吗?我要走了,再见,朋友。” 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体现出了朋 友间的深厚情谊。
1.作者:王尔德,英国作家。 2.这篇课文讲的是巨人外出旅行回家,看到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把孩子们 赶出了花园,并在花园周围砌上围墙。从此,巨人的花园里一直都是寒冷的冬天。 后来他在一个小男孩的帮助下,明白了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于是他拆除围墙, 并把花园送给孩子们,并和孩子们成了朋友。这篇童话故事告诉人们,孩子是未 来,是春天,是快乐的源泉,快乐要与人分享。 3.本文显著特点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巨人回来前后花 园情景的对比;拆围墙前后巨人态度的对比。 (1)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2)巨人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 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 增添了春意。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3)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 出去!”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发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巨人对孩子们三次呵斥)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2019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齐读课文→潮去时。空间顺序:由远及近。
(2)按文章的描写顺序,可以将课文分成几段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可以分为四段。
1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总写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 第二段(第 2 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色。 第三段(第 3、4 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第 5 自然段):写潮退去时的景象。 2.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感情。老师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明确: 本文通过对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来时、去时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了奇特的自然景观,赞美了 “天下奇观”的壮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明确:“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2)“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者指看到的景象,后者是看的意思 指名逐段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让学生评价,并指出错误。老师强调易读错的字音。
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养成自
主学习的习惯。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梳理文章结构。
3
讨论明确:人群非常喧闹,像锅里的开水一样,这就叫——人声鼎沸。 [板书 :人声鼎沸] ④过了一会儿又怎样? 明确:听到响声越来越大,看到一条白线板书:一条白线] ⑤思考:白线指什么?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白线指潮水,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说明潮离我们越来越近。 (5)江潮逼近,这时人群又怎样了? 明确:人群沸腾起来。 [板书:人群沸腾] 老师总结:第 3 自然段主要讲了大潮在远处的情景,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把江潮发出的声音、 形状和人们的情绪变化写得清清楚楚。 [板书:声、形、情] 下面我们就按学习这 1 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 4 自然段。学生默读思考。 (6)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人们看到了什么?明确:看到了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 面。 ①两丈多高的水墙写出了什么? 明确:写出了浪潮潮头的高。 ②为什么先看到的是一条白线,现在是两丈多高的水墙? 明确:因为距离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 (7)“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是怎样的景象?从课文中找个词来形容。 明确:浩浩荡荡。 ①“浩浩荡荡”写出了什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明确:写出了江潮气势之大。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 ②这里实际上是指什么浩浩荡荡? (潮水 ) ③浪潮越来越近,此时的声音是—— [板书:山崩地裂] 师:同学们, 当我们读到这儿的时候, 一定如闻其声, 如见其形, 如临其境。 齐读这 1 自然段, 要读出大潮越来越近的那种气势。 (齐读 ) 老师总结:第 4 自然段写江潮在近处时变化的情景。 (8)小结第 3、 4 自然段。 这两段写潮来时的情景,先写潮在远处的情景,再写潮在近处的情景,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 序来写的。 2.潮去时的景象。 (1)潮来时的景象是壮观的,那么潮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找出潮去时总的特点。 明确:恢复了平静。 [板书:平静]
【部编版】2019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背诵闯关表及必背内容汇总

必背课文内容第一单元1、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米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二单元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部编版2019年秋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

9.古诗三首教学目的: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教具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时间: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1.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2.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3.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2.学习会写字“暮、吟”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3.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第三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吟(yín)瑟(sè)逊(xùn)输(shū)均(jūn)柄(bǐng)萎(wěi)宅(zhái)慎(shèn)掘(jué)倾(qīng)抛(pāo)(2)难写的字吟:右部是“今”,不是“令”。
庐:不要把“户”写成“尸”。
隙:右部上面不是“小”。
固:不要忘记写最后一笔横。
宅:第四笔是撇。
良:不要忘记写第六笔撇。
穴:下部是“八”,不要写成“入”。
(3)多音字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曲{qū(弯曲)qǔ(歌曲)扒{bā(扒土)pá(扒手)2.词(1)必须掌握的词操场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嫩茎叶柄瞧不起牢固引人注意住宅临时随遇而安选择住址优良巢穴大厅卧室专家九寸卫生钳子较大(2)近义词均匀~平均空隙~间隙痕迹~印迹逐渐~渐渐牢固~坚固休想~别想出名~有名隐蔽~隐藏可惜~惋惜慎重~谨慎柔弱~脆弱研究~钻研搜索~搜寻倾斜~歪斜平坦~平缓简朴~朴素疲劳~疲倦宽敞~宽阔(3)反义词舒服→难受逐渐→陡然弯曲→笔直仔细→马虎牢固→薄弱隐蔽→暴露慎重→轻率温和→暴躁柔弱→刚强倾斜→笔直平坦→崎岖光滑→粗糙简朴→奢华清洁→肮脏干燥→湿润简单→复杂(4)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弯弯曲曲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大大方方②含有“引”字的词语:引人注意类似的词语:引人入胜引以为戒引人瞩目③量词:一阵风六根细丝一根茎一条隧道一丛草一座门④动词:漾起波纹搜索巢穴修理平整⑤修饰词:嫩红的叶子嫩绿的叶子温和的阳光舒服的住宅倾斜的隧道⑥与“看”有关的词语:望眼欲穿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极目远眺察言观色洞若观火目不斜视词语解释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考查形式有:(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根据意思写词语。
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粒粒珍珠,弯弯的月亮像一张精巧的弓。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作业设计

狗窝鸟窝鸟巢猪圈猪棚马厩马棚鱼塘
B.思考并说一说它们的用法相同吗。
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如:“马圈”“马棚”。一个词还有另一种说法。我们写作时要注意。
(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A.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B.理解加上“逐渐”“最多”的不同含义。
“那倾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到的,“安静”是作者用到的,“弹琴”是作者用到的。
(板书设计:细致连续眼睛看耳朵听心想)
片段一:灰鹤在沼泽地上开舞会,它们围成一圈,起初用两条长腿蹦高,后来越跳越上劲:索性大跳特跳起来了。那奇形怪状的花步子,真能把人笑死!转圈呀,蹿跳呀,打矮步呀——活像踩着高跷跳俄罗斯舞!
这都是作者认真观察才写出来的。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首先,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准确必须进行认真观察;接着,要想写出事物的变化,还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后知道了观察时要动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舌头长和用心想等。
2.词句段运用
(1)把下面的字组词,体会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语表达更加准确、具体,还学习了一些谚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
内容
完成填空
语文园地细致连续眼睛看耳朵听心想
有些词语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
表示节气的谚语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如在“交流平台”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完成填空,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课堂笔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课堂笔记2019年9月10日上午语文课堂听了老师讲解日积月累的含义,我们都明白了它的重要性。
日积月累,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耐心、更有毅力,还可以让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叫做《勇敢的小乌龟》。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我们还做了一些游戏,这些游戏旨在帮助我们加强记忆和集中注意力。
通过这些游戏,我们学会了如何在游戏中学习。
总结:日积月累,是我们学习路上的重要法则。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每天积少成多,便能取得好成绩。
2019年9月11日上午语文课堂今天的课堂上,老师教给我们一种很有趣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小目标法”。
小目标法是指用一个小目标来激励自己,让自己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告诉我们,小目标要既有挑战性,又要合理可行。
比如,一个小目标可以是我要在一周内背熟十个英语单词,或是我要在下课铃响前完成一道数学作业。
我们还一起做了小目标游戏,在游戏中我们分成了小组,制定了自己的小目标,然后努力去完成它们。
最终,每个小组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标,这让我们非常兴奋和自豪。
总结:小目标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能够激励自己,让我们有目标地学习。
只要设定好合理的小目标,我们就会更有动力去完成它们。
2019年9月12日上午语文课堂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做了一次“毫不拖延”游戏。
该游戏的规则是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堂上的所有任务,并且不能拖延。
这个游戏有多种任务,比如朗读、默写、做练习和完成小作文等。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都非常投入,尽力去完成每项任务,并且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拖延。
最后,我们成功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任务。
这让我们非常高兴和自豪。
总结:毫不拖延,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项任务,不拖延、不懒惰,就能够取得好成绩。
2019年9月13日上午语文课堂今天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带我们回顾了这一周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