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_资源综合利用_环境保护(共2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7篇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7篇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7篇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教学目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

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也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措施:1.注重实验预习,培养自学习惯,督促学生实验预习是搞好分组实验的保证。

我们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抓好实验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

2.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教师少,学生多,时间紧。

学生在操作中易犯一些常识性甚至危险的错误,教师要在学生动手之前,对重要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演示,对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强调,同时要求学生之间自查互检、相互交流和配合。

这样不仅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协作精神。

3.写好实验报告,培养科学品质。

实验报告是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途径。

在实验中常有些同学忙于操作,没认真观察和分析现象,或“只观不察”缺乏记录,结果导致对实验过程印象模糊,写实验报告只好搬书照抄或凭空臆造,使实验的实践价值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在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在实验后也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整理记录,完成实验思考题,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促进感性认识的飞跃。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序言1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2课时离子反应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3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硫酸、硝酸和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1:自主知识建构4课时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1~4章综合运用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3课时元素周期律3课时化学键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2: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综合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模块2(1~4章)联系模块1(1~4章)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4课程安排如下:序言:2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1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课时化学平衡5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3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课时)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课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废弃物资源化
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废塑料再生、废纸再利用等。
工业余热利用
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和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污水处理与回用
通过污水处理技术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减少对新鲜水 资源的需求。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提高资源 的利用率和环保效果。
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良好的环境基础 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福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01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效益、
社会公正和生态平衡的有机统一。
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
02
可持续发展实践包括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推广清洁能源,
化学在资源综合利用中还能够提供高 效、环保的工艺和技术,提高资源的 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废弃物中的有害物 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将废弃物中的有 用成分提取出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 学法和生物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根据 不同废弃物的性质和组成,选择最适 合的处理方式。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
工业废水处理
采用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等方法 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
物等有害物质。
大气污染治理
利用化学吸收、催化转化等技术降 低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空 气污染。
土壤修复
通过化学改良剂、植物提取物等方 法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提高土壤质 量。

【化学】人教版必修2同步精练精析:4.2资源综合利用_环境保护(人教版必修2)

【化学】人教版必修2同步精练精析:4.2资源综合利用_环境保护(人教版必修2)

[精练精析]4.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人教版必修2)【典例导悟】【典例1】煤的气化所得气体可用于城市家用燃气。

下列选项中的气体均属于家用燃气有效成分的是A CO、H2、N2B CO、CH4、H2C CO、CH4、CO2D CH4、H2、O2【规范解答】选B。

CO和H2为煤气的主要成分;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选B。

【互动探究】(1)煤气化的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2)家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冬天温度很低时,会出现气流不畅的情况?提示:(1)煤气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低级的烷烃,当冬天温度很低时,其中的丁烷等会变成液体,而使气流不畅。

【规律方法】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裂解均为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煤的气化和液化的目的是把煤变成清洁能源,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石油的分馏目的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石油的裂化与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工基本原料。

【变式训练】1.(2010·徐州高一检测)下列转化不属于煤或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是()A.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B.在一定条件下将煤与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C.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D.将石油裂解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解析】选C。

A项煤的干馏和B项煤的液化属于煤的综合利用,而将煤变成煤饼作燃料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不属于综合利用,D项石油裂解属石油的综合利用,故选C。

2.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实验后水溶液的pH>7,溶液Y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上层X是粗苯等C.气体Z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D.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解析】选D。

煤的干馏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物有粗氨水(使水溶液pH>7),粗苯(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上层,煤焦油(包括苯、酚类、沥青等物质)为液体Y,焦炉气(包括H2、CH4、CO、C2H4)易燃,能还原CuO,故选D。

必修高中化学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 _

必修高中化学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 _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二课时[复习]煤的干馏及石油的炼制原理[图片导学][板书]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讲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和人类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

对环境情况的监测、三废治理、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消费工艺等,都是当今化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板书]1、环境问题:化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交流1]自己掌握的有关环境监测的一些内容。

[讲解]要理解环境污染情况,消除和控制污染以及研究污染物的形态、含量等进展分析鉴定,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化学工作者正承担着繁重的环境监测工作。

[交流2]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有那些?[讲解]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工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携带的颗粒物;工业消费中的废水〔废液〕往往含有复杂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土壤水源污染,需经过多步处理才能到达排放标准。

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兼有减少环境污染及资源回收两个重要目的。

化学在治理三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板书]2、大气污染物、工业消费中的废水、废渣等固体废弃物。

[考虑与交流]1.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元凶,工业上常利用一些廉价易得的化学物质反响加以控制、消除或者者回收利用。

请举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原理和类型。

[学生汇报]利用化学方法可以控制硫和氮氧化物,进而控制酸雨等危害。

例如,针对我国以煤炭为主、酸雨类型属于硫酸型的特点,主要采取燃料预脱硫、炉内脱硫和烟囱排气除硫等措施,用CaCO3、CaO、Ca(OH)2、NH3水等吸收脱硫。

CaO(s)+SO2(g)CaSO3(s)2CaSO3(s)+O2(g)2CaSO4(s)SO2+2NH3+H2O===(NH4)2SO3[板书]3、酸雨控制:生石灰脱硫[考虑与交流]2.含有大量氮、磷的污水排向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出现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水华等严重污染问题。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_环境保护第2课时(36张)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_环境保护第2课时(36张)

绿色化学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 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 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期望产物的总质量 原子利用率= 生成物的总质量 ×100%
思考与交流(P96) 第一种工艺的原子利用率为:
44g (44g+111g+36g )×100%=23%
第二种工艺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1)第一种工艺的原子利用率低,且生成 用途极小的氯化钙。第二种工艺的原子利 用率达到理想目的,符合最理想的“原子 经济”的原则。 (2)化合型反应原子利用率最高,其他类 型的反应原子利用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2) 为 除 去 燃 料 中 的 硫 , 可采用如图脱硫工艺。 你能写出主要的化学方 程式吗?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 Na2SO3+H2O+SO2==2NaHSO3
2NaHSO3 △== Na2SO3+H2O+SO2↑
(2) SO2+CaO==CaSO3 2CaSO3+O2==2CaSO4 CaSO4是石膏的主要成分
思考与交流 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 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 潮等水体污染问题。你认为在农村 和城市造成的这种水体污染各有什 么特点,并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污 染及治理情况。
日本水俣病事件:
从1949年起,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司 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由于制造过程要使用含汞( Hg)的催化剂,大量的汞便随着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被排 放到了水俣湾。1954年,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 怪病,叫"水俣病",患病的是猫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 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经过近十年的分析,科学家才确认: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 汞是"水俣病"的起因。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后在体内被转化 成甲基汞(CH3HCl),这种物质通过鱼虾进入人体和动物 体内后,会侵害脑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脑萎缩、小 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多种危害,毒性极大。在日本,食用 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优秀8篇)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优秀8篇)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优秀8篇)高一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理念下,以深化课改理论及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完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全面实施深化课程改革。

备课组成员互相交流教学信息、研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研目标:1、加强研究《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20__年会考新方式》,认真学习《化学新课改标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有机高效地整合教材教学内容,以适应深化课改下的新高考、会考形式要求,积极完成和努力优化今年6月化学会考基本目标,同时为高二理科生更好学习化学做好基础教学。

2、积极参与“建构主义学习及教学理论”的备课组课题研究,鼓励组成员的个性教学方法及艺术,共同学习和提高。

3、鼓励备课组各成员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案例、课例、实验论文,争取本学期每人都有论文获奖或发表。

4、做好教学“六认真”和常规建设,力争合格率、优秀率、各项检测、竞赛的成绩名列前茅。

5、积极开展组内相互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加强对平时教学工作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三、具体做法:(一学期至少4次)1、每单元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周一周前会议后地点:高一集体办公室(综合楼中间楼梯三楼)主持人:__主讲人安排顺序:周晓亚→方婧→王良芝→李露露→柯丽丽记录人:__(或其他老师)内容:1、共同探讨新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2、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适时更改,探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有效策略;3、每单元由一位老师负责备课,并提前一周与其他老师交流上课资料,由各老师自行修改整理上课;4、注重化学新课程有效探究点和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探讨,并做好下一单元的备课疑难问题的分析,对实验改进或准备的探讨分析;共享好的教学资源;5、组织化学周段统考,专题统一考试及命题等。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共2课时)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共2课时)
• 然而好景不长,从40年代初开始,只要是 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 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 浑浊不清。
光化学烟雾
• 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 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 柑橘减产。
• 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 15亿美元。
绿色化学
•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 产对环境的污染,实施清洁生产。
• 1、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生产出优质产品 • 2、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能物尽其用,原料
尽可能100%成为产品。 • 3、生产整个过程不污染环境,尽可能使用
过的产品可回收利用。
图4-11绿色化学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 P102
根据村民的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以来, 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各种癌症患者有232人,平 均年龄51岁,最小的才7岁,已经死亡172人, 其中肺癌、肝癌和肠癌的患病比例最高。两个村 的总人口大约是1.3万,癌症发病率达到了178/ 万,是全国癌症平均发病率7/万的25倍多。
“癌症村”
• 近5年, 51名癌症患者都来自同一个乡镇相邻
1984年12月印度博帕尔毒气泄露,造成2000人 死亡,受害人数达10余万人,一些人双目失明,终身
残废
赤潮
1986年4月,乌克兰基辅北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 反应堆爆炸,放射性物质大量外泻,造成31人死亡,237人
受放射性伤害.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城市上空 2个月后,又有8O00多人陆续丧生。
2、白色污染的危害;
3、白色污染的治理: A、废弃塑料的再利用(如直接作为材
料、制作单体和燃料油、制作气体等); B、制造易降解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水!
屡次经受干旱考 验的摩洛哥山羊学会 了在没有草吃的时候 爬上树吃树叶。
1998摩洛哥干旱羊上树
3、土壤污染 来自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废水、化肥、 农药残留(Cl,P,S)、放射物质残留
重金属污染: 如 汞、镉、铅、铬、砷 猫自杀事件——水俣病(汞污染) 骨骼畸形变脆——骨痛病(镉污染) 智力发展隐性杀手——铅污染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世 界 环 境 日
多正成 人成自 的 为己把 共 世的保 识 界神护 。 上圣生 请 越使态 看 来命环 越,境 看 ---
太阳能汽车
绿色化学
• • • • • •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二:5R原则 Reduction——“减量” Reuse——“重复使用” Recycling——“回收” Regeneration——“再生” Rejection ——“拒用”
环境污染的类别:
1、大气污染:来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 生活废气(硫与氮的氧化物,碳氧化物,氮 氢化物,卤素化合物,放射性)
人类保护伞的洞——臭氧层被破坏 空中死神——酸雨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光化学烟雾 无形杀手——居室污染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原理
2CO 2NO 2CO2 N2
C7 H16 11O2 8H2O 7CO2
绿色化学理念(防治优于治理)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 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 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学科观点看:是化学基础内容的更新。(改变 反应历程)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 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 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 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B、化工原料:合成氨、生产甲醇、合成 两碳或多碳有机物
天然气灶
液化天然气公交车
4. 石油的组成及其综合利用
• (1)石油的组成:
气态:石油气
• 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液态:汽油、煤油
(2)石油的成分:
固态:沥青
• 含烃的混合物 • 按元素来看:碳、氢含量为97%--98% • 按物质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 混合物
2.白色污染的危害; 3.白色污染的治理: (1)废弃塑料的再利用(如直接作为材 料、制作单体和燃料油、制作气体等); (2)制造易降解材料; (3)超市塑料袋有偿使用。
你认为应该限制生产、使用聚苯乙烯 塑料快餐盒,还是回收利用?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的气化 C. 石油的裂解 (B )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
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 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 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赤潮是由于海水中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或
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实际上,赤潮并不一定都是 红色的,它可因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呈现出 不同颜色。
第四章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形成:古代动植物经过上一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不可再生资源 信息:《海洋石油》根据石油专家以往的推算 ,地 球上石油只能使用 40— 50年 ,煤炭还有不到100 年
结论:实现煤炭、石油的综合利用,提高他 们的利用率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环境 污染
煤、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人类 使用的主要能源,也是三种重要的 化石燃料 优点: 提供能量、化工原料
催化剂 [CH -CH ] nCH2=CH2 2 2 n
聚乙烯 ——加成聚合反应(即加聚反应)
方法:将双键改为单键,将原来连在不饱和碳原 子上的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写在链节的上方或 下方。
加成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CH2 =CH2 + CH2 =CH2 + CH2 =CH2 + ……
[ CH2—CH2 ]n
高温
CO(g)+H2(g)
煤的液化
在一定条件下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 直接液化 间接液化
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先转化为CO和H2,再在催 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催化剂
CO+2H2
CH3OH
3.天然气的组成及其综合利用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很丰富,但分布很不均 匀,为了改善我国东部的能源结构,制定了什 么计划?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综合利用: A、燃料:清洁能源
煤的干馏 煤的气化 煤的液化
获得洁净的燃料和 多种化工原料——
物尽其用,保护环境
将煤隔绝空气加高温使之分解的过程, 叫做煤的干馏。 煤干馏的产物有哪些?
焦炉煤气、煤焦油、焦炭
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和用途
煤的气化
• 在一定条件下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 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 主要反应是:
C(s)+H2O(g)
催化剂 催化剂
2CO O2 2CO2
催化剂
2、水污染:来自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无 机物, 重金属盐类,营养物有机物, 洗 涤剂, 石油)
·水体富营养化(N、P、K、S的化合物) ·(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化肥、合成洗涤剂、 工业废水引起藻类、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 赤潮、水华)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由于水的富营养 化引起藻类 (如蓝藻 、绿藻、硅藻等)的迅猛生长, 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
B. 石油的分馏 D.煤的干馏
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被污染的小河
乱扔导致的污染
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生态环境破坏
环境问题的含义
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工作者当前的任务: (1)对环境情况的检测
废气(化学燃料燃烧及工厂废气) (2)三废的治理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 废渣(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
4、噪声污染
5、辐射污染
6、食品污染:

2月02日:国际湿地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4月22日:地球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05日: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绿色化学应用于科学研究
安全的生产工艺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无毒无害原料 可再生资源
原子经济性反应 高选择性反应
环境友好产品 (安全、能降 解、可再利用)
应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
1 2
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毒无害的溶剂
3 4 5 6 7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获得有用物质 自然资源 化学变化 获得能量 人 人
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 自然
(3)寻找源头治理环境的生产工艺 要较好地完成这些任务,都离不开化学知识。
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已十分严重,目前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 物达3亿吨~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 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 响应。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 理从源头减少和消除污染。

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缺点: 不可再生、环境污染 废气、废水、废渣
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 煤的组成 煤 的 组 成
无机物(少量) 无机盐等 污 染 环 境
有机物
H、O、N、S 等元素 —少量 C 元素—大量
COx、NOx、 SO2 烟尘
2.煤的综合利用
煤直接作燃料——利用率低并污染环境
煤 的 综 合 利 用
(聚乙烯)
nCH2=CH2
(单体)
催化剂
[ CH2—CH2 ]n
(链节)
nCH2=CHCH3
丙烯
催化剂
[ CH2—CH ]n
聚丙烯
(n 为聚合度)
CH3
聚氯乙烯塑料
聚乙烯塑料
聚丙烯塑料
聚苯乙烯塑料


纤 维
白色污染
1.由于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一些塑 料制品带来的环境污染就是“白色污染”。
石油的分馏:将化合物按沸点不 同经分馏塔分离
注: 石油的分馏 (3)石油的综合利用 是物理变化, 裂化、裂解、 催化重整是 化学变化。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将大分子的 重油断裂再分解为小分子的轻油
石油的催化重整:将石油中链状 烃重新调整结构转化为环状烃
P97
裂化 、裂解反应式举例:
5. 化石燃料的产品——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