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C反应蛋白_CRP_检测于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研究_柳瑞春
C反应蛋白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时临床价值

C反应蛋白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时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鉴别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患儿315例,病毒感染患儿185例)及15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血常规和crp的含量。
结果细菌感染组crp为(40.1±3.2)mg/l,wbc为(16.1±0.6)×109/l;病毒感染组crp为(4.5±1.1)mg/l,wbc为(5.6±0.3)×109/l;健康对照组crp为(3.6±1.3)mg/l,wbc:为(6.6±0.4)×109/l。
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rp的检测有助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质;儿童;诊断;鉴别【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115-01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病原体是细菌和病毒。
早期正确鉴别二者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目前尚无完善的、实用的、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实现对细菌和病毒的快速分离和鉴定。
在大多数情况下临床上常规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是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及分类计数、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测定。
为探讨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收集一家市区医院和一家县医院共500例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和15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于2010年1月至2010年2月间的二家医院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符合1988年国家卫生部药政局诊断标准[1]患儿500例,其中男258例,女242例。
细菌感染组(经痰培养、咽拭子培养或血培养证实)315例,病毒感染组(经相关血清学抗体检测证实)185例。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球分析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球分析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柳红花【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年(卷),期】2012(000)008【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CRP)检测和血球分析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2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54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集指端微量血用免疫比浊方法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同时做血常规检查,将C-反应蛋白结果与WBC计数比较。
结果 C-反应蛋白与WBC计数均阳性者为59例(10.8%),C-反应蛋白与血球分析均阴性者为373例(68.2%),C-反应蛋白阴性与WBC计数阳性者为45例(8.2%),C-反应蛋白阳性与血球分析阴性者为70例(12.8%)。
C-反应蛋白与WBC计数一致者432例(79%),C-反应蛋白与WBC计数不一致者115例(21%)。
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球分析同时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判断及观察抗生素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总页数】1页(P3117-3117)【作者】柳红花【作者单位】龙井市人民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相关文献】1.血球分析仪在儿科呼吸道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J], 景翠;景宝玉2.超敏C反应蛋白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应用 [J], 陈雪梅3.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球分析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J], 宋宪辉4.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5.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张汝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作者:刘春江胡细荣车启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421例上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仪测定crp和血象,crp≥10 mg/l给予抗生素治疗,crp10 mg/l 59例,占28.3%。
crp与wbc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体温的变化无关。
观察组应用抗生素3 d后退热率为90.2%,对照组为51.6%,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测定c-反应蛋白用于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及判定抗生素疗效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c-反应蛋白;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07-01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相血清反应蛋白。
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损伤或手术后,其浓度显著增高,而病毒感染时不增高,所以可用来作为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
我们测定了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外周血c-反应蛋白,旨在探讨c-反应蛋白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儿,其中年龄在0—14岁的儿童患者1.2方法:所有患儿在住院24 h内采血送检,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方法为快速免疫透射比浊法,操作程序严格按说明书由专人操作。
正常参考值小于8 mg/L。
所有患儿均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根据患儿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室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 2 检验。
2 结果2.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crp的变化 210例患儿中crp10 mg/l 59例,占28.3%。
2.2 crp、wbc升高者应用抗生素疗效比较 59例crp≥10 mg/l患儿应用抗生素3 d后热退例数53例(90.2%);对照组59例wbc>10×10 9/l患儿应用抗生素3 d后热退例数30例(51.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C反应蛋白水平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r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C反应蛋白水平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r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
值
吕凤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7(046)024
【摘要】本次研究旨在分析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并抽选了我院收治的180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及60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3页(P3040-3042)
【作者】吕凤
【作者单位】266000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联合检测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及醛固酮水平在诊治慢性心衰中的价值 [J], 王烈;方中;吴芬
2.C-反应蛋白水平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的临床价值 [J], 韦凯鲁
3.C-反应蛋白水平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不同病原菌鉴别诊治的临床价值 [J], 姚毅;邓春晖;张本金
4.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等指标在急性肾衰竭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孙玉真
5.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J], 王国美;肖碧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RP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CRP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别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健康儿童的血清CRP含量,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异常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CRP检测可作为鉴别呼吸道感染病原类型的重要辅助指标,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标签:C反应蛋白呼吸道感染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病原体主要是细菌和病毒,因此,正确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对临床意义重大。
为研究细菌和病毒感染时血清CRP的变化特点,探讨CRP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本文对189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和135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儿分别进行了血清CRP检测,并与13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清CRP进行对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共324例,男176例,女148例,年龄5个月~9岁,中位年龄5.3岁。
其中确诊为细菌感染者189例;确诊为病毒感染者135例。
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3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儀器与试剂CRP检测使用OL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正常参考范围0~6mg/L。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异常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表1各组血清CRP异常异常情况比较(%)组别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健康体检组n189135130CRP异常率(%)182(96.30)4(2.96)0 3讨论在临床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对于病原菌的明确诊断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不能进行病毒分离、降钙素原的测定,细菌培养时间长、阳性率低等,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虽然是目前为止最简单快速廉价的辅助诊断方法,但在临床观察治疗中,发现部分细菌感染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指标变化不显著,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
C反应蛋白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C反应蛋白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呼吸道感染患儿148例,其中病毒感染患儿(病毒组)63例,细菌感染患儿(细菌组)85例。
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WBC和CRP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细菌组患儿的WBC和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病毒组患儿(P<0.05)。
病毒组患儿同对照组患儿在WBC和CRP水平和异常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C反应蛋白水平对小儿细菌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标签:小儿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1]。
目前,临床上多是运用白细胞计数(血常规)检测来对患儿进行辅助诊断。
这一方法常对细菌性感染病症存在一定的漏诊问题[2]。
故选择一项能够确切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检测指标非常重要。
本文选择2013年06月~2013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48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病情分为病毒感染组(63例)、细菌感染组(85例)和健康对照组(80例),分别对其进行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研究C反应蛋白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0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148例。
患儿的年龄为9个月~8岁,平均年龄5.2±1.9岁;女性患儿60例,男性患儿88例。
根据患儿的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分组,即病毒性感染患儿63例,细菌性感染患儿85例。
另选择同期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
三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参考文献:[1]孙运春,彭桂香,严勇.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3,06(07):86-87[2]曾显坤.C-反应蛋白与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3,12(02):19-20[3]张迪,刘大问,吴彬彬,杨瑞宁,王红,江淑芳. C反应蛋白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J].东南国防医药,2011,10(04):361-362[4]史新辉,包凌娟,谭琳琳,王芳.C反应蛋白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时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11(06):596-597[5]柳瑞春.临床应用C反应蛋白(CRP)检测于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05(110:33-34。
临床应用C反应蛋白(CRP)检测于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研究

临床应用C反应蛋白(CRP)检测于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研究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本文对1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组)及84例体检幼儿(对照组)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
结果:(1)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CRP水平(阳性率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0)(P<0.01);(2)病毒感染组(阳性率58.33%)与细菌感染组(阳性率100.00%)、对照组(阳性率0)相比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C反应蛋白在细菌、病毒感染时血清中含量不同,有助于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以及判断是何种感染,C反应蛋白(CRP)的反应迅速,检测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C反应蛋白(CRP);小儿呼吸道感染;细菌;病毒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其生命。
其发病率为0.2%~1.0%,病死率为15.0%~50.0%[1]。
小儿呼吸道感染途径较多,病情一般较重,有的病例无明显特异体征及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实验室诊断的经典检查是血、脑脊液、痰等标本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涂片镜检,但时间长,费时费力,费用高,阳性率又不高,有时标本的采集给患儿造成一定的痛苦[2]。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3月1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及84例非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及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褚福棠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3],选取2011月11月-2012年3月儿科门诊就诊的1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组),其中临床诊断病毒感染患者为24例即病毒组,临床诊断细菌感染患者100例即细菌组。
发病至就诊时间12~24 h,无并发症。
其中男71例,女53例,年龄0~8岁,平均(5.87±1.98)岁;84例体检幼儿(对照组),男51例,女33例,年龄0~8岁,平均(5.86±1.99)岁。
CRP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诊疗的临床意义

CRP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诊疗的临床意义呼吸道疾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支气管炎等。
在临床诊疗中,及时准确地对呼吸道疾病进行诊断非常重要,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早期炎症指标,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从各种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CRP检测对这些疾病的诊疗意义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呼吸道疾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
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炎症症状,如咳嗽、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
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对于这些疾病,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十分关键,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二、CRP检测在呼吸道疾病诊疗中的意义1.辅助诊断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个早期炎症指标。
当儿童出现呼吸道炎症时,机体对炎症刺激产生CRP,其水平明显升高。
因此CRP检测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CRP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患儿是否存在炎症反应,进而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2.指导治疗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CRP检测结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患儿的CRP水平明显升高时,说明机体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此时需要积极控制炎症的进展。
对于轻度的呼吸道感染或炎症,可以通过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如增加水分摄入、多休息等。
而对于重度的呼吸道感染或炎症,可能需要给予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治疗。
通过CRP检测,可以更加科学地指导医生进行治疗,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治疗,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3.评估疗效呼吸道疾病治疗过程中,CRP检测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治疗开始后,持续监测患儿的CRP水平,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如果治疗有效,CRP水平将逐渐下降,说明炎症反应得到控制;反之,如果CRP水平持续升高,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医学研究》第11卷 第11期(总第199期)2013年4月 临床与实践 Linchuangyushijian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及胆管炎发生率对比 %组别结石复发率胆管炎发生率试验组(n=31) 4.1 5.3对照组(n=31)18.622.4字2值4.79 6.13P 值0.0380.0413 讨论 为了探讨皮下盲袢型肝胆管空肠吻合术与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术后结石的复发及胆管炎的发生情况,笔者剔除拔出T 管之前胆道镜不能完全取尽结石、手术后仍存在结石残留及以前进行过胆肠吻合手术的患者,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均衡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组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结石复发率及胆管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具有下列特点:(1)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造成肝门部的胆汁酸浓度较高,色素结石的形成受到抑制,降低了结石的复发[2]。
该术式术后整形之后的胆管与胆囊之间形成了一个顺畅的吻合,且胆囊的浓缩功能得到了保留。
正常情况下胆囊能使胆汁酸的浓度增加5~20倍,并产生许多“微胶粒”。
研究还发现,浓度高的胆汁酸可以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3]。
(2)Oddi 氏括约肌的功能仍然存在从而使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术后保留了Oddi 式括约肌的功能,预防了肠液返流入胆管。
胆管内的棕色结石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4]。
一方面,细菌在胆管内粘附,其成分主要为多糖蛋白质复合体,这些物质在胆道的阻塞及胆管结石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多数细菌能够产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而胆道的阻塞及感染,能使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增加。
β-葡萄糖醛酸苷酶能催化结合胆红素裂解为非结合胆红素,并与钙结合产生胆红素钙沉淀[5]。
总之,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在肝胆管和胆囊之间建立了顺畅通道且保留了Oddi 括约肌的功能,避免了胆肠逆流的产生,起到了胆囊吸收、浓缩及排空胆汁的作用。
所以在临床上对于Oddi 括约肌及胆囊功能存在的肝胆管结石患者要选择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
参考文献[1]康建省,乔占英,侯森林.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切除及胆道重建术[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0,3(4):328-331.[2]田志刚,徐智,王立新.皮下通道型肝胆管狭窄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评价[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7):1182-1184.[3]鲁俊,刘衍民,文辉清.改良法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J].广东医学,2009,30(8):1135-1136.[4]吕立志,张小进,江艺.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后胆汁成分变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41(3):261-263.[5]文辉清,刘衍民,陈光春,等.鞘管在T 管瘘管胆道硬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161-2162.(收稿日期:2012-09-21) (编辑:程旭然)①重庆市垫江县妇幼保健院 重庆 408300临床应用C反应蛋白(CRP)检测于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研究柳瑞春①【摘要】 目的:探讨C 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本文对1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组)及84例体检幼儿(对照组)进行血清C 反应蛋白(CRP)检测,C 反应蛋白(CRP)的检测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
结果:(1)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CRP 水平(阳性率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0)(P <0.01);(2)病毒感染组(阳性率58.33%)与细菌感染组(阳性率100.00%)、对照组(阳性率0)相比血清C 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 <0.01)。
结论:C 反应蛋白在细菌、病毒感染时血清中含量不同,有助于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以及判断是何种感染,C 反应蛋白(CRP)的反应迅速,检测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C 反应蛋白(CRP); 小儿呼吸道感染; 细菌; 病毒 中图分类号 R725.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1-0033-02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其生命。
其发病率为0.2%~1.0%,病死率为15.0%~50.0%[1]。
小儿呼吸道感染途径较多,病情一般较重,有的病例无明显特异体征及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实验室诊断的经典检查是血、脑脊液、痰等标本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涂片镜检,但时间长,费时费力,费用高,阳性率又不高,有时标本的采集给患儿造成一定的痛苦[2]。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3月1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及84例非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检测血清C 反应蛋白(CRP)水平,DOI:10.14033/ki.cfmr.2013.11.098临床与实践 Linchuangyushijian 《中外医学研究》第11卷 第11期(总第199期)2013年4月比较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及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褚福棠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3],选取2011月11月-2012年3月儿科门诊就诊的1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组),其中临床诊断病毒感染患者为24例即病毒组,临床诊断细菌感染患者100例即细菌组。
发病至就诊时间12~24 h,无并发症。
其中男71例,女53例,年龄0~8岁,平均(5.87±1.98)岁;84例体检幼儿(对照组),男51例,女33例,年龄0~8岁,平均(5.86±1.99)岁。
两组儿童年龄、性别、发病前病程、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两组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均采空腹静脉血,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例组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91.94%,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70.55,P<0.01)。
见表1。
细菌组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100.00%,病毒组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94.62,P<0.01)。
见表2。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CRP阳性情况比较 例组别CRP阳性阴性病例组(n=124)11410对照组(n=84)084表2 细菌组、病毒组血清CRP阳性情况比较 例组别CRP阳性阴性细菌组(n=100)1000病毒组(n=24)14103 讨论 血清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经过近年来临床使用显示在感染应急反应时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会急剧升高[4],而健康人血清中浓度很低,均值为0.60 mg/L。
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和妊娠等因素的影响,与体温关系不密切[5]。
本次调查中,病例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91.94%,而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0,可以得到此次检测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阳性率较高,如进行长期临床试验研究有可能成为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金标准。
从卫生经济学效果分析,由于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从卫生成本效果分析、卫生成本效益分析、卫生成本效用分析三种方式来看均优于其他小儿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检测指标(如血沉等)。
小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建立完全,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感染,尤以冬、春季小儿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严重威胁其生命。
而小儿呼吸道感染无特异性表现也给医务工作者诊断、治疗带来很多不便。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小儿呼吸道感染检测诊断灵敏化及常规化已成为研究热门。
有数据显示,在呼吸道感染开始后6~12 h血清C反应蛋白就可以检测到,其峰值可达到正常值的100~1000倍[6],由此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对于确诊小儿呼吸道感染起到决定性作用。
细菌和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正确鉴别两者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7]。
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细菌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100.00%,病毒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58.33%,对于鉴别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性感染有一定检出率。
从基础医学理论分析,C反应蛋白属一种能与肺炎双球菌反应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其他免疫调控的作用,故对细菌性感染灵敏度较高;从参阅临床试验数据来看,细菌性感染时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而非细菌性感染时或病毒感染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上升不明显, 99%正常人血清CRP<10 mg/L,一旦细胞感染组织坏死时,CRP浓度随即升高。
细菌性感染后6~12 h血清或全血浓度就会出现高峰[8]。
国外医学已将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CRP)作为临床上的常规检测,已成为预测急性疾病严重性的金标准[9]。
对于国内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否能引用这条金标准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通过本次调查显示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具有灵敏、特异、操作简单、方便、快速、患者易接受等优点。
相信,随着该技术在我国推广和应用,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可靠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1]宁克勤,谢妮,艾辉,等.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0(6):491-492.[2]海燕,王根芬.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1,23(8):395-396.[3]胡亚美,江载芳.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32-1175.[4]武建国.实用临床免疫学检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2-145.[5]王亚娟,胡翼云,杨永弘.C反应蛋白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3):185-186.[6]李兵飞,康剑,郑瑞庆,等.外周血C反应蛋白测定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3):261-262. [7] Meloni G F.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for diagnosis of salmonellagastroenteritis[J].Pediatric Infect Dis,1999,18(5):471-473.[8]宁振英,苏咏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3):76-77.[9] Werner J,Hartwig W,Uhl W,et eful markers for predictingseverityand monitoring progress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J].Pancre-atology,2003,3(1):115-127.(收稿日期:2012-12-18) (编辑:何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