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上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将会:1.了解大堰河的地理位置、水文特点以及重要性;2.掌握清洁大堰河的方法和环保意识;3.培养参与社区环保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大堰河周边的图片和地图;2.大堰河历史和水文特点的相关资料;3.一些环保意识培养的例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在上课之前,让学生看一张大堰河的照片,并问他们是否知道是什么地方。
引入和大堰河相关的话题,如果学生不知道,老师可以讲解一下大堰河的基本情况和它的重要性。
Step 2:讲解大堰河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大堰河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人工引水的渠道。
•水文特点:大堰河水质清澈,水流平稳,不含有害物质。
•重要性:大堰河是开封市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城市绿化的一部分。
Step 3:提高环保意识讲解完大堰河的基本情况后,老师可以介绍一下保护河流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害垃圾对大堰河的损害。
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河流环境非常重要。
Step 4:讲解如何保护大堰河在这一步,老师可以教导学生清洁大堰河的方法。
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大堰河周围垃圾分类、清理的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Step 5:课堂练习为了巩固学生对大堰河保护的理解,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发放一些有关环保的练习,例如可回收物分类、环保小常识等。
Step 6:结束课堂为了结束这堂课,老师可以留下一些作业,鼓励学生在家里和家长一起清理周围的垃圾,培养他们对环保的积极意识。
教学效果评价为了了解本堂课产生的效果,老师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1.考察学生对大堰河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2.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例如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关注课堂内容等);3.结合后续环保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
总结本节课主要以大堰河的保护和环保意识培养为主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堰河的地理位置、水文特点以及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河流环境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习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环保中来。
第三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课件

9、阅读第11节思考:在这一节里写“我”与大堰河后代在感情 上的联系,你能找出表达这些感情的语句吗?试作分析。
“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一句, 表明诗人对大堰河后代悲惨命运的同情,对旧世界的 憎恶; “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一句,表 明诗人与被压迫遭痛苦的阶级弟兄感情深厚。
10、第12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诗 人赞美的仅仅是大堰河吗?
不是。 诗人把对大堰河的爱升华为对广大 劳动人民的爱。
11、阅读13节思考:此节内容是写什么, 有什么作用?
是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作者用呼告手法, 直接抒发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爱戴之情, 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
此节诗的作用:照应开头,总结全诗。
❖ 第二部分(4-8):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 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 深切的眷恋与尊敬。
❖ 第三部分(9-11):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 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四部分(12、13):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歌。 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切的怀念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家的生活形成对比。一方 面突出了“我”的亲疏和 爱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 社会的不公正。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5、第7节,大堰河含着笑做哪些事情?应如 何理解这一情形?
含着笑
洗衣
洗菜 切菜 喂猪 烧肉 纯朴宽厚 勤劳善良的大堰河
命运悲惨,极容易满足。
晒麦
6、第8节,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
儿的深爱?
《大堰河我的保姆》优秀公开课课件

家务繁重,疼爱乳儿 含泪别离,贫富对比 生活勤俭,宽厚善良 她的好梦,美丽心灵
大堰河死后(9---11)
死后凄苦,一生悲凉 殡葬之薄,悲惨写照 家人遭遇,悲剧命运
直接赞美(12---13)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 赞颂、讴歌)
( 眷恋、感激)
( 同情、诅咒)
2
A
听朗读,并概括诗歌叙事情节,品味其情感。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B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朗读指导: 要充满怀念和同情,语调要舒缓。 感情沉痛、悲哀,调语要低沉、有力。 第4—8节:着重写回忆,感情时喜时悲,变化不定,阅读时也要随节奏而变,构成变化多端的旋律。 第9—11节:写大堰河死的凄凉,节奏应放慢。 是献给大堰河的赞美诗,感情炽热, 节奏要加快。 诗人的感情已达高潮,朗读时应热情 奔放,把火山般喷发似的感情传达出来。
叙事
抒情
大堰河 我的保姆
自主探究 第1-3节,思考: 1.这三节主要写了关于大堰河的哪些内容? 2.第三节描绘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介绍了我与大堰河的关系以及大堰河的身份、地位、死后的境况。
意象 雪压草盖的坟墓 檐头枯死的瓦菲 被典押了的园地 长了青苔的石椅
﹜
对大堰河的赞美和对不合理的世界的诅咒
{
善良的品格 悲惨的命运
⑷呼告:在诗歌的结尾,作者用呼告的修辞手法,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对母亲——大堰河的歌颂、怀念以及作者深深的自责感。
纯朴 有一种心灵的表现, 曰:纯朴。 也是一颗心灵的种子。 在孤寂的黑夜里, 希望有人播种下它, 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那份复杂的概念, 似乎变得简单,
1.3《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
大 堰 河 我 的 保 姆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着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麦子,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他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
哪些句子让你最难以忘怀?
• 将最后一节中的“大堰河”换成“妈 妈”,有感情地朗读。
大 堰 河 我 的 保 姆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1933年1月14日,雪朝
——
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 课外练笔:
• 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文体不 限,50-150字即可。
——
大 堰 河 我 的 保 姆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
搭好灶火后 拿起鸡蛋后
勤 苦一 生
抱 抚摸
拍去炭灰后
掐死虱子后
尝过饭熟后
包扎伤手后
放好酱碗后
补好破衣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 抚摸我”一句中,诗人为什么要说 “用你厚大的手掌”?可否改为“你 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
大 堰 河 我 的 保 姆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檐头的写着我不认得的“天伦叙 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钮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优秀9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优秀9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艺术手法,并理解其对诗歌情感表达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品味诗歌中的情感;讲授法与合作探究法相结合,探讨诗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品味诗中真挚的感情,感受母爱的伟大,树立尊重劳动人民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情感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预习回顾1、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现代著名诗人。
艾青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代表作《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黎明的通知》等。
写作背景: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被寄养到大堰河家。
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
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
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1932年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睹雪思人,满怀深情的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者曾回忆说:“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完全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
我觉得只有在大堰河的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很爱她。
”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2、诗歌的内容结构二、细读诗歌,分析诗歌划分层次:(一)第一部分(1——2)我和大堰河的出身阶级不同,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1、抽查朗读2、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身世悲苦)(二)第二部分(3——11)诗人触景生情,追述勤劳善良的大堰河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大堰河——我的保姆》ppt课件

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命中 “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 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亲 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 说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 女深爱着他,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一 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字词正音
大堰河yàn 檐头yán 掐死qiā 匾biǎn 冰屑xiè 团箕jī
瓦菲fēi 火钵bō 凌侮wǔ
灶火zào 碾niǎn 叱骂chì
荆棘jīngjí 忸怩 niǔní 咒语 zhòu
解题
大堰河,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 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 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 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 当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 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贴在灶边的墙上表,现出她对乳儿的爱;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灵魂的高贵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多种色彩,意味深长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是第三人称代词,诗人在作品中多次用“她”称呼大堰河, 刻意拉开了自己与大堰河的距离,用旁观者视角来观察大堰河的生 活状态,便于介绍大堰河低微的出身,描摹其悲惨命运,使读者对 大堰河产生同情。
《 大堰河——我的保姆》ppt课件

1.阅读全诗,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 诗分析。
① 勤劳 ,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 终日操劳; ② 善良、乐观 ,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事,乐天安 命,质朴乐观; ③ 慈爱 ,即使终日劳作,仍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④有博大的爱,她就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她的乳儿”; ⑤ 悲苦 ,贫穷、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去了她的生命。
诗歌创作背景
艾青出生于浙江金华一户地主家庭,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 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 养母即“大堰河”。艾青5岁时才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所以艾青与 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着天然的隔阂,但他的保姆“大堰河”却给予了 他博大而无私的爱,艾青与大堰河以及大堰河的家庭有着天然的亲 密。
引起回忆----介绍我与大堰河的关系 (追怀痛悼)
大
堰
寄养:家务繁重,疼爱乳儿
河
大堰河生前 回家:含泪别离,贫富对比
对动
帮佣:乐观慈爱,宽厚善良 (眷恋感激) 千 妇
千女
我
万的
的 保
大堰河死后 死后:命运凄苦,一生悲凉 身后:家人遭遇,悲剧命运
(同情控诉)
万赞 劳美
姆
直接赞美---- 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 (赞颂讴歌)
艾青自己曾说:“我是在被冷落、被歧视的环境中成长的”,“只 有在大堰河的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 也很爱她”。
诗歌创作背景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参加进步 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 “颠覆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
对旧世界的憎恶。
3、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 法?
1、妙用对比(衬托)2、巧用反复
《大堰河——我的保姆》 课件

2.诗人是如何刻画“大堰河”这一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1)通过对她的动作描写来刻画,包
括她的几乎无休止的劳动,如第四节中的八
娇美·姣美
两词都有美丽、美好的意思。娇美:形容女 子、小孩、花朵等柔嫩、美丽可爱。姣美: 形容相貌美丽。 例句:①晚会现场,身着白衣的谭君子平静 地讲述着父亲的为人,清秀姣美的脸上没有 悲痛欲绝,甚至还带着一丝浅浅的笑容,似 乎正沉浸在与父亲相处的欢乐时光中。 ②花是暗香,不是很刺鼻的香,而且花朵不 是很娇美、很大,但是一片开起来很灿烂。
3.“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 后”一句连用两个“乌黑”,这样写有何作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大堰河家“乌黑”的酱碗,“乌黑” 的桌子,与后文“生我的父母家”的“红漆 雕花的家具”“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
4.大堰河关于她乳儿成婚、媳妇亲切地叫她 “婆婆”的梦为什么不能对人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1 童养媳( xí ) ○ .
⑩保姆 ( mǔ ) . ⑬荆棘 ( jí ) . ⑯衬 衣(chèn) . ⑲酱 碗(jiànɡ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诗人黄仲则幼年丧父,居家贫寒,常年奔波在外,偶 然归家,不过小聚几日.一个风雪之夜,诗人强忍离愁别情,看 了一眼白发散乱,泪眼干枯的老母,冲出家门.愁情如潮,悲痛 难忍,一首催人泪下的七绝《别老母》从心中喷涌而 出.“搴帷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 时有子不如无.”这首诗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在儿子眼里 老母已是风烛残年,气息奄奄,可是为了生活还要别她而去, 无法让年迈老母安享温暖幸福不说,连给老母端汤奉水都 做不到,这怎能不使诗人陷入深深的自责.“此时有子不如 无”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名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 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这动人心魄力的诗 句,不是写出来的,是一个赤子发自肺腑的呼喊.具有感人至 深的力量.
思考探究: 1.诗人是如何刻画“大堰河”这一形象的? 2.你怎么理解第12节里“呈给你黄土下紫色 的灵魂”一句中“紫色的灵魂”的含义? 3.诗中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有什么 表达效果?
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是极佳的刺激 色。在中国传统里,紫色是尊贵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 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在西方,紫色代表高贵,常成为贵 族所爱用的颜色。当然,在基督教中, 紫色代表的意义则是哀 伤。 综合说来,从美术学角度说来,紫色是一种冷色调,引起的人的心 理反映是苦涩的。从诗人画家身份的角度说来,他肯定用不同的色 彩表示不同的意义,即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 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从主人公大堰河角度说来,则有两重 意义。第一,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 慈爱、善良、勤劳,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第二,紫色是伤痕、 凝血、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 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所以说,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 魂。 也可以从高贵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的灵魂,由于承受了太多 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凌侮、太多的折磨,那么,这个人的灵魂 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 表意丰富。意趣横生,别开生面。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生 动形象,幽默诙谐。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 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 奏鲜明,长于抒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7反复: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 力强;承上启下,划分层次。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四 2、比较第一单元几首诗的形式、 题材、所用手法技巧及情感,以表 格形式展示。
注音 大堰河yàn 檐头yán 灶火zào 荆棘jīng jí 虱子shī 掐死qiā 匾biǎn 火钵bō 碾niǎn 忸怩 niǔ ní 冰屑xiè 团箕jī 凌侮wǔ 叱骂chì 咒语 zhòu fēi 瓦菲 芳菲 绯 : f ē i 绯红 绯闻 菲 fěi 菲薄 fěi bó
扉: fēi 蜚: fēi 霏: fēi 扉页 心扉 悱 : fěi 蜚声 蜚短流长 斐 : fěi 雨雪霏霏 缠绵悱恻 斐然
拓展练习: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quá n]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
低徊:1.徘徊,流连。 2.回味;留恋地回顾。 3.形容萦绕回荡。 1. 这首诗颔联“寒衣针线密”一个“密”巧妙化用了唐代诗人孟 郊中的诗句“ , ”。(2分) 2.张维屏曾评价清蒋士铨的诗“言情而出以蕴藉,故无粗率之辞; 用事而巧于剪裁,故无堆垛之迹”。《岁末到家》这首诗也体现 出“巧于剪裁”的特点,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4分) 剪裁:比喻对事物的取舍安排或特指写作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 参考答案1. (2分)《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 (4分)参考答案:诗的前四句,分别以出句写“母”,以对句 写“子”,好像两组母与子交错组合的四个镜头,形成相互映衬 的场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的后四句,前两句写母爱,后两 句写子情。构思巧妙,剪裁得当,细腻传神地叙写了久别回家后 母子相见时的真挚醇浓的亲情,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家庭的和顺。
献给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大堰河和千千万万像大堰河一样的伟大的母亲!
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艾 青,动情地说:
“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 河,埃及有尼罗河„„我可以骄傲 地说:中国有大堰河!”
自主学习(读)
1、了解作者与背景资料
2、听读课文,解决基本字词知识,并整 体感知课文。 3、体味作者表达的感情,找出自己认为 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或最打动自己心灵的 地方。
《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1)搴帷读作qiān wéi.撩起帷幔的意思。 (2)此诗的大概意思就是描述诗人长大成 人,为了生计为了理想和事业,无奈需要离 开母亲去河梁,离别临行前,看到老母亲苍 苍年迈的身躯,不禁潸然泪下,倍感伤怀, 后两句以母亲的视角来表述了在风雪之夜, 孩子不能够和妈妈在一起团聚,是不是有些 令人感叹:养子又有何用,没在身边,还不 如没有!
抱 抚摸
补好破衣后
尝过熟饭后
放好酱碗后
母子情深
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切糖
做梦 赞美乳儿 贴画
叙事 大 堰 河 我 的 保 姆
抒情
引起回忆----介绍我与大堰 (追怀痛悼) 河的关系 家务繁重,疼爱乳儿 大同情诅咒) 后 家人遭遇,悲剧命运 直接赞美---- 呈给大堰河 (赞颂讴歌) 的赞美诗
对动 含泪别离,贫富对比 千妇 千女 生活勤俭,宽厚善良(眷恋感激) 万的 爱儿好梦,美丽心灵 万赞 死后凄苦,一生悲凉 劳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课时
本课学习目标: 1.品析文句,体味诗人的情感; 2.归纳写作手法,概括诗歌主题; 3.提炼话题,积累素材。
叙事 大 堰 河 我 的 保 姆
抒情
诗说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
飞雪飘檐伤往事,怅然一曲长相忆。
归家自感身是客,反认乳母最亲密。
劳作一生不觉苦,哺儿双乳温柔地。
几多深爱言难尽,多少悲酸不堪叙。
祸不单行家零落,福无双至乳母去。
欲哭无泪漫天雪,无限诗情权为祭。
品析文句: 1.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2.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3.第7节中六句“她含着笑,......” 4.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他流泪。
译文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 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 迹还新。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 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赏析 《岁末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 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 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数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寒衣 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见 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 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低徊”,迂 回曲折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 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 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 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8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 更突出。 9 类比:衬托出某一事物的特征或所具有的特性。 10设问:提请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11反问: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和感染力。 12衬托:可以鲜明地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13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14反语: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15引用;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16顶真:表现客观事物间的递相依存的关系。 17仿词:用来造成表达上的新鲜感。 18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得更加 深刻。
展示交流(说)
1、学生思考本文共多少小节?可以 分为几部分? 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延伸:叙事性文章的结构大多如此 ①点题(点明写作对象,写作缘由) ②具体叙写(回忆) ③照应开头,回到现实,升华情感,画龙 点睛
探究总结(议)
1、探究: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 象?诗人对这一形象寄托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大堰河死 殡葬之薄,悲惨写照 (同情诅咒) 后(9-11) 家人遭遇,悲剧命运 直接赞美---- 呈给大堰河 (赞颂讴歌) 的赞美诗(12-13)
对动 大堰河生 含泪别离,贫富对比 妇 千 前(4-8) 千女 生活勤俭,宽厚善良(眷恋感激) 万的 爱儿好梦,美丽心灵 万赞 死后凄苦,一生悲凉 劳美
引起回忆----介绍我与大堰 (追怀痛悼) 河的关系 (1-3) 家务繁重,疼爱乳儿
写作背景
大堰河,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 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 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 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 当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 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 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被寄养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 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 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 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 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1933年 1月,他23岁,在狱中他满怀深情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 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 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