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必修5检测 4-13宇宙的未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4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测试试题+.doc

《宇宙的未来》测试试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括号内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轱)辘(酤)酒(沽)名钓誉(怙)恶不悛B.(诳)语(逛)街热泪盈(眶)(匡)谬正俗C.(逾)越(伛)偻向(隅)而泣(踽)踽独行D.(熨)帖(愠)怒良(酝)佳酿云气氤(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别出心裁映入眼帘赞叹不已如烟似雾B 明察秋毫幅圆广阔轻而易举瞬息万变C 瞻养父母归根到底晶莹透明模棱两可D 推陈出新疏疏朗朗因地治宜臭名昭著3、下列各句中有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从事的全球变暖研究,起步较晚。
有事还得将相关古生物遗骸千里迢迢送到国外去鉴定,不仅耗时费钱,还得仰人鼻息。
B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你是否慨叹光阴似箭?春华秋实,夏霖冬雪,你是否笃信奋战数月,便能为未来的日子留下雪泥鸿爪?C虎年“两会”上,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D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歪诗,竟成为某些国人的一种奇挂的积习和癖好,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4、下列关于作者的介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B刘易斯•托马斯,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
C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D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记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第十三课 宇宙的未来+第2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第二课时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导学号 26690393( C )A.感恩戴德映入眼帘赞叹不已别出新裁B.明察秋毫副圆广阔轻而易举瞻养父母C.模棱两可归根到底晶莹透明瞬息万变D.万无一失疏疏朗朗因地治宜臭名昭著【解析】A.新—心;B.副圆—幅员,瞻—赡;D.治—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 69590124( C )①文中,作者以三句极为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编辑们的群体形象,此三句看似轻巧,却绝非信手拈来,而是作者渗淡经营....的成果。
②新任会长在成立仪式上表示,成立商会,旨在加强南通同乡与其他旅法华人之间的合作,三人成虎....,为增进中法两国友谊尽绵薄之力。
③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在微博上称,一些经济学者对国际货币体系、汇率制度几乎毫无研究,天天侃侃而谈....,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④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听取真话、实事求是可以兴国安邦。
身为官员,要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要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而非明哲保身....。
⑤国民党中常委江硕平表示,感谢洪秀柱完成现阶段任务,抛砖引玉....,对党贡献很多,当前本党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需共同努力。
⑥只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在加大生态治理、促进包容性发展方面形成合力,就能够克服各种挑战形成的惊涛骇浪,开辟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航程。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⑤【解析】①惨淡经营: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②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使人以假为真。
望文生义。
③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地谈话。
不合句意。
④明哲保身:指聪明有智慧的人,善于趋安避危,保全自身;也指为保全自己的利益所采取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⑤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没有价值的东西(多指意见、文章等)引出好的、珍贵的东西。
用错对象。
⑥同舟共济:比喻齐心合力渡过难关。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导学号 26690395①这篇讲演的主题是宇宙的未来,或者不如说,科学家认为将来是什么样子的。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必修5第13课《宇宙的未来》测评练习

13 宇宙的未来一、基础积累1.下列划线的词语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轱.辘酤.酒沽.名钓誉怙.恶不悛B.诳.语逛.街热泪盈眶.匡.谬正俗C.逾.越伛.偻向隅.而泣踽.踽独行D.熨.帖愠.怒良酝.佳酿云气氤氲.解析诳kuáng、逛guàng、眶kuàng、匡kuāng,A.轱gū、酤gū、沽gū、怙hù,C.逾yú、伛yǔ、隅yú、踽jǔ,D.熨yù、愠yùn、酝yùn、氲yūn。
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暴涨频道大错特错置若妄闻B.尴尬溢出臭名昭著不可思议C.膨胀撼卫感恩戴德迫不及待D.迄今幅射微不足道一筹莫展解析A项,妄—罔;C项,撼—捍;D项,幅—辐。
答案 B3.下面各句中的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________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
(2)余下的会渐渐地在中心附近更近的轨道上稳定下来,并且________会集中在一起,在星系的中心形成一颗巨大的黑洞。
(3)宇宙________是这种样子,是________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
A.以致最终之所以/因为B.以至终于之所以/因为C.以至最终如果/那么D.以致终于即使/也解析以至:连词,(1)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2)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最终:最后,末了;终于: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之所以……是因为”表示因果关系,据语意恰当选择。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A.周谷诚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
2021-2021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

2021-2021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2021-2021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同步练习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得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B.(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C.(五)举折,举架以及它们的作用 D.屋顶及色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五)不是重点,重点除A、B、D之外还有(四)斗拱。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精髓(suǐ) 纯粹(cuì)数落(shǔ)数见不鲜(shù) B.停泊(bó)湖泊(pō) 无垠(yín)鲜为人知(xiān) C.槛外(jiàn)门槛(kǎn)涕泪(dì)一蹴而至(cù) D.叫嚣(xiāo) 犬吠(fèi)颦蹙(cù)轻鸢剪掠(yuān)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数见不鲜:shuò,B鲜:xiǎn,C涕:tì。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体统 B.滑稽 C.荒唐 D.车蓬纯粹辨护胆怯原籍哀声叹气通宵达旦心慌意乱垂头丧气兴高采烈安然无恙循规蹈矩战战兢兢【答案】C【解析】本题以考查同音易错题为主,其实也是对音形义的一种综合考查。
A哀-唉;B辨-辩;D蓬-篷。
4.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驻足(停留)胜景(胜利)B.窥见(从缝隙里看)豁亮(亮) C.鸟瞰(看)惟妙惟肖(相似) D.匝道(周)巧妙绝伦(绝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基本意思的理解。
人教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必修5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

13*宇宙的未来置身小小寰球,仰视浩渺星空,只觉奥妙无穷,玄机无限。
是谁在这暗蓝的天幕上镶嵌了无数的星星?那茫茫的银河何处是边?何处是岸?这深不可测的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归向何处?这些问题让一代代的古人和今人困惑。
直到20世纪现代宇宙学的诞生,人们才有了一个朦胧的答案。
本文是当代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对宇宙的一些看法与预见,他从大爆炸理论的角度阐释了宇宙的特点。
学习本文,一是要了解有关宇宙的知识,二是体会本文风趣幽默的语言。
本文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这篇讲演,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预言,再过渡到对宇宙未来的讨论,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一是收缩以至于坍缩成一个点。
膨胀还是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在课文节选的部分,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
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坍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
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
史蒂芬·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1942年1月生于英国的牛津。
先后在牛津大学物理系和剑桥大学物理系学习,23岁获博士学位。
21岁时,患上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以致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说话。
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
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行销数千万册,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大爆炸理论: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
该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从此之后,大爆炸理论成为众多科学家争论的焦点。
1.2.3.解词义模棱两可: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人教版-语文-高二必修5第13课《宇宙的未来》作者阅读2

斯芬·威廉·霍金生平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50年举家迁往圣奥尔本斯
1959年入英国牛津大学
1962年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
1963年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胀的宇宙。/与珍.王尔德(简·王尔德)结婚
10.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11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句话是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的,但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
7月21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上。
2006年10月19日,64岁的斯蒂芬·霍金正在与第二任妻子伊莱恩办理离婚手续,他们已经共同生活了11年。
2006年,霍金第三次来中国,他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学体育馆主持一个题为「宇宙的起源」的演讲;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
2006年10月19日,64岁的斯蒂芬·霍金正在与第二任妻子伊莱恩办理离婚手续,他们已经共同生活了11年。
2009年4月6日,霍金因病取消外访,同月20日因病送院治理,情况欠佳
斯蒂芬·威廉·霍金名言
1.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2.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1975—1976年间获得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6项大奖1977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引力物理学教授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同步基础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宇宙的将来【基础训练·夯实学问】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尴尬.(gà)混.沌(hún)同仇敌忾.(kài)悬崖勒.马(lè)B.估.算(gū)懊丧..(jǔ)模棱.两可(líng)诘.责问难(jié)C.褴.褛(lán)膨.胀(péng)不行逾.越(yú)臭名昭.著(zhāo)D.三昧.(wèi)槛.车(lán)迄.今为止(qì)泛滥.成灾(l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别出心裁映入眼帘称赞不已如烟似雾B.明察秋毫幅圆广袤轻而易举瞬息万变C.瞻养父母归根究竟晶莹透亮微波辐射D.推陈出新疏疏朗朗因地治宜无声无息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一些领导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形式,进入了低品位油井的勘探乃至开采领域,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
B.一旦若干年后当人们重新想起他提出的这个有着前瞻性的建议的时候,错误早已成为事实,孰对孰错已经失去了意义。
C.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获奖演讲《讲故事的人》引起了较大争议。
目前争辩的全部根源,在于莫言“职业作家”与“诺贝尔伦理背负者”之间的角色错位。
D.故宫在卖萌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几年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基本上是这套卖萌思路延长的作品。
当下流行的弹幕“助攻”是意外之喜,也在肯定程度上提升了这种亲民的气质。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________要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足教化的本质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干脆体现。
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若将人才、资金都________在本土,就必定要被边缘化;反之,如只将人才、资金流出不流进,也必定要贫困化。
③从一些网站的留言中,我们看到,公众对学术腐败深恶痛绝,人们殷切期盼着早日________学术腐败的“毒瘤”。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 课下能力提升十三宇宙的未来

课下能力提升(十三)宇宙的未来(时间:40分钟分值:42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的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________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
(2)余下的会渐渐地在中心附近更远的轨道上稳定下来,并且________会集中在一起,在星系中心形成一颗巨大的黑洞。
(3)宇宙________是这种样子,是________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
A.以致最终之所以/因为B.以至终于之所以/因为C.以至最终如果/那么D.以致终于即使/也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节选自《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杜欣欣、吴忠超译。
B.微波背景在所有方向上能够相等到100 000分之99 999。
(十万分之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C.在一个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可能花1090年的时间蒸发掉并完全消失,也就是“1”后面跟90个“0”。
D.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它可被重述如下:宇宙之所以是这种样子,是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叹为观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古希腊的德勒菲的著名巫师以模棱两可....而臭名昭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存在一个时间尺度,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近两倍左右。
B.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崩溃.(kuì)坍.缩(tān)混.沌(hún) 臭名昭.著(zhāo)B.倚.重(yǐ) 咒.语(zòu)隘.道(ài) 模棱.两可(lénɡ)C.螺旋.(xuán) 拯.救(zhěnɡ)恍.惚(huǎnɡ) 不可逾.越(yú)D.沮.丧(jǔ) 耶稣.(sū)诘.问(jí) 头昏脑涨.(zhànɡ)【解析】A项,“混”读hùn;B项,“咒”读zhòu;D项,“诘”读jié。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暴涨频道大错特错置若妄闻B.尴尬溢出臭名昭著不可思议C.膨胀撼卫感恩戴德迫不及待D.迄今幅射微不足道一筹莫展【解析】A项,妄—罔;C项,撼—捍;D项,幅—辐。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洗礼,中国经济总量从占全球2%增长到10%,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令许多西方国家刮目相看,国人为此也沾沾自喜....。
B.某省因出台在高考中为见义勇为者加分的政策,于是就有了许多人为此申报多年前的案例,因不被认可,有的便上诉到公安机关,其滑稽程度可见一斑....。
C.网球名将李娜“为钱坚持比赛”的言论一出,便饱受社会各方的指责,但她却不以为然....,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认真地打好每一场比赛。
D.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解析】A项,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情感色彩不对。
B项,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符合语境。
C 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不合语境。
D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褒贬不当。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阅览室中的书籍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不高,二是管理力度不够。
B.《中国质量报》曾报道,食品专家基本可以断定“一滴香”是通过合成反应及化学品直接调和的方法,营养作用十分有限,长期食用会损伤肝脏。
C.“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D.节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资纠纷进入高发期,为了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九部委联合发力,要求确保农民工工资节前按时足额支付。
【解析】A项,句式杂糅,要么是“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发现两个问题”,要么是“这一现象反映了两个问题”。
B项,成分残缺,在“调和的方法”之后加上“生产出来的”。
D项,“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多重否定不当,应改为“避免‘流血讨薪’的惨剧再次发生”。
【答案】 C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
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③引力波是听不到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解析】本题考查嵌入排序式题的表达连贯。
“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一句,既承接第一空中听到的声音,又是第二空的结果,只有②是说明“听到的声音”;第二空可以填③④两句,但第③句与“而是引力波”矛盾,只能填④。
后两空主要是确定第③句的位置,如果填在前面,就与前一句矛盾,而第四空前“正常情况下”可以与“当黑洞靠近时”区别开来,所以③填在最后一空中。
【答案】 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6~9题。
永远膨胀下去的宇宙的未来相当乏味。
但是一点也不能肯定宇宙是否会永远膨胀。
我们只有大约为使宇宙坍缩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确定证据。
然而,可能还有其他种类的暗物质,还未被我们探测到,它会使宇宙的平均密度达到或超过临界值。
这种附加的暗物质必须位于星系或星系团之外。
否则的话,我们就应觉察到了它对星系旋转或星系团中星系运动的效应。
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只相信我们已有确定证据的物质呢?其理由在于,哪怕宇宙现在只具有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都需要不可思议地仔细选取初始的密度和膨胀率。
如果在大爆炸后一秒钟宇宙的密度大了一万亿分之一,宇宙就会在十年后坍缩。
另一方面,如果那时宇宙的密度小于同一个量,宇宙在大约十年后就变成基本上空无一物。
宇宙的初始密度为什么被这么仔细地选取呢?也许存在某种原因,使得宇宙必须刚好具有临界密度。
看来可能存在两种解释。
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它可被重述如下:宇宙之所以是这种样子,是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
其思想是,可能存在许多具有不同密度的不同宇宙。
只有那些非常接近临界密度的能存活得足够久并包含足够形成恒星和行星的物质。
只有在那些宇宙中才有智慧生物去诘问这样的问题:密度为什么这么接近于临界密度?如果这就是宇宙现在密度的解释,则没有理由去相信宇宙包含有比我们已探测到的更多物质。
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对于星系和恒星的形成已经足够。
然而,许多人不喜欢人择原理,因为它似乎太倚重于我们自身的存在。
这样就有人对为何密度应这么接近于临界值寻求另外可能的解释。
这种探索导致极早期宇宙的暴涨理论。
其思想是宇宙的尺度曾经不断地加倍过,正如在遭受极端通货膨胀的国家每隔几个月价格就加倍一样。
然而,宇宙的暴涨更迅猛更极端得多:在一个微小的暴涨中尺度的至少一千亿亿亿倍的增加,会使宇宙这么接近于准确的临界密度,以至于现在仍然非常接近于临界密度。
这样,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宇宙就应包含足够的暗物质,使得密度达到临界值。
这意味着,宇宙最终可能会坍缩,但是这个时间不会比迄今已经膨胀过的一百五十亿年左右长太多。
6.对宇宙“临界密度”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宇宙密度的临界值很重要,大于它或者小于它最终都会导致宇宙膨胀而产生大爆炸。
B.为何宇宙必须刚好具有临界密度,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都是两种可能的解释。
C.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超过临界密度那么宇宙就会坍缩。
D.如果宇宙的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它就不会坍缩而会永远膨胀下去。
【解析】“最终都会导致宇宙膨胀而产生大爆炸”错,根据文意,小于这个临界值会膨胀,大于这个临界值会坍缩。
【答案】 A7.对“人择理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择原理的提出是人们通过对宇宙的观测从而得出的理论。
B.人择理论者认为只有那些有智慧生物的宇宙,因为密度接近于临界密度,所以才得以“存活”。
C.人择原理实际上就是对宇宙密度的人为确定,因此宇宙密度也可以任意改变。
D.人择原理实际上就是从现行的宇宙状况出发去认识宇宙的临界密度,其思想即“存在就是合理的”。
【解析】人择原理就是人们的主观认识。
A项错在“通过对宇宙的观测”;B项错在“那些有智慧生物的宇宙”,没有智慧生物的宇宙也会“存活”;C项不是人为确定和改变宇宙密度。
【答案】 D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暴涨理论反对人择理论那种对人们自身存在的过分倚重,而对宇宙的临界密度寻求另外可能的解释。
B.根据暴涨理论,宇宙的密度就是在一次次迅猛、极端的暴涨中接近于准确的临界密度。
C.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在星系和星系团之外可能存在着其他种类的暗物质。
D.现在的宇宙“安然无恙”既没膨胀也没坍缩,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解析】由最后一句话可以得出,宇宙这一百五十亿年来都是处于膨胀状态。
【答案】 D9.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论正确的一项是()A.不能肯定宇宙是否会永远膨胀,也不能肯定宇宙最终会坍缩。
B.根据人择原理,宇宙当中有许多的暗物质,只是人们还没有探测到或者没有去定义它们。
C.暴涨可以使宇宙的密度突然达到临界状态,也可以突然大于临界状态,这就意味着宇宙最终可能会坍缩。
D.可以预言,再过一百五十亿年宇宙的某一次暴涨将使宇宙坍缩。
【解析】A项,由“我们只有大约为使宇宙坍缩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确定证据。
”“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呢?”还有最末一句话“这意味着,宇宙最终可能会坍缩,但是这个时间不会比迄今已经膨胀过的一百五十亿年左右长太多。
”由此判定“也不能肯定宇宙最终会坍缩”错;B项,由人择原理认为“如果这就是宇宙现在密度的解释,则没有理由去相信宇宙包含有比我们已探测到的更多物质。
”可以推知人择原理者不相信“宇宙当中有许多的暗物质”;D项,“一百五十亿年后”说法太绝对,不准确。
文中说,“不会比迄今已经膨胀过的一百五十亿年左右长太多”。
【答案】 C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科学界最伟大的革命,往往由现实和预期之间最细微的差异所引发。
16世纪,哥白尼提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他的立论基础在当时许多人看来,不过是天体运动中一些深奥难懂的细枝末节。
今天,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已经随着11年前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而拉开序幕。
超新星亮度上的细微差异,曾让天文学家得出结论:构成宇宙的所有物质成分当中,有70%是完全未知的。
也就是说,空间中充斥着一种不同于其他任何物质的成分——它们始终推动着宇宙膨胀,而不像其他物质那样阻碍膨胀。
这种成分被称为暗能量(dark enerɡy)。
10多年过去了,一些宇宙学家依然对暗能量的存在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开始重新思考那些最初令他们推导出暗能量的基本假设。
其中一个假设正是早期科学革命的产物——哥白尼原理。
这个原理认为,地球所处的位置既不是宇宙中心,也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如果我们抛弃这一基本原理,一套能够解释这些观测现象而又不需要借助暗能量的宇宙图景,就会令人惊讶地显现出来。
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这样一个观念:我们这颗行星不过是一粒宇宙微尘,在一个毫不起眼的星系边缘附近,围绕着一颗普普通通的恒星旋转。
在我们这个宇宙当中,类似的星系至少有数十亿,分布之广甚至超过我们的宇宙视界(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远边界)——这使我们相信,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没有任何独一无二之处。
不过,有什么证据能够支持如此谦卑的宇宙观?我们又如何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处在一个特殊位置上呢?天文学家通常会跳过这些问题,假定我们的微不足道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进一步探讨。
我们或许真的处在宇宙中一个特殊的位置——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这正是世界各地一些物理学家小组最近正在认真思考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