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2-微球蛋白测定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最新: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最新: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32-微球蛋白(β2-miCrogIObU1in邛2-M③是由血小板、淋巴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1.8kD,存在于除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以外的所有有核细胞,尤其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存在丰富,在其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合成B2-MG的能力也非常强,其作为H1A的轻链以非共价键与重链结合。
由于B2-MG分子量小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过的β2-MG在近端肾小管几乎全被重吸收,吸收率达99.92%,被重吸收的β2-MG在肾小管完全降解。
血呢-MG检测的临床意义1.肾功能是影响血B2-MG浓度的最主要因素,可用血β2-MG估测肾功能。
2.血呢-MG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敏指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病变如累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均可致血β2-MG升高;3.血02-MG是反映高血压和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4.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β2-MG升高与淀粉样变、淀粉骨关节病及腕综合征的发生相关;5.血呢-MG有助于动态观察、诊断早期肾移植排斥反应。
6.血02-MG是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主要标志物。
7.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者血β2-MG浓度明显增加,其B2-MG血清水平可用于评价骨髓瘤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8.人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乙肝或丙肝病毒及H1V感染时血02-MG亦可增9.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血02-MG增高,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1E)活动期。
5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β2-MG升高,并且和关节受累数目呈正相关目前认为测定血呢-MG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程度,并可作为观察药物疗效的指标。
尿B2-MG检测的临床意义1.检测尿β2-MG是诊断近曲小管损害敏感而特异的方法。
当近曲小管轻度受损时,尿β2-MG明显增加,且与肾小管重吸收率呈正相关。
2.尿蛋白/尿B2-MG比值有助于鉴别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
单纯肾小球病变尿蛋白/尿呢-MG比值大于300,单纯肾小管病变比值小于10,而混合性病变其比值介于两者之间。
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陈秀玲;钱竞秋
【期刊名称】《南通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0(010)002
【摘要】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50例正常人和10例糖尿病、58例肝病、48例肿瘤病、35例结缔组织病、22例妊娠高血压病人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
27例脑外伤、15例脑膜感染病人脑脊液β_2-MG含量。
正常人血清β_2-MG均值为2.15±0.4μg/ml。
结果表明以上患者血清和脑脊液β_2-MG 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正常人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开展血清、脑脊液β_2-MG测定对以上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可提供可靠的、敏感的依据。
【总页数】3页(P113-114,128)
【作者】陈秀玲;钱竞秋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2
【相关文献】
1.血清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检测对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损害的临床意义[J], 卢光全;白淑霞;秦霞;李儒贵
2.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J], 李瑾;胡梅霞
3.α-1-微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前体与叉头框蛋白M1的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及
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J], 郭伟; 原丽; 王宇; 王杰; 梅相煌; 李文媛
4.β2微球蛋白联合尿系列蛋白检测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J], 何健祥; 林雅媛; 刘光明; 李健茹
5.β2-微球蛋白联合尿系列蛋白检测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肾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J], 叶丽红;陈潇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β2微球蛋白临床意义

β2—微球蛋白(β2-MG)临床意义临床上检测血或尿中的β 2-MG 浓度为临床肾功能测定、肾移植成活、糖尿病肾病、重金属镉、汞中毒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较早、可靠和灵敏的指标。
脑脊液中β 2-MG 的检测对脑膜白血病的诊断有特别的意义。
血β 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1 、肾功能是影响血β 2-MG 浓度的最主要因素,用血β 2-MG 估测肾功能。
( 1 )血β 2-MG 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敏指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病变如累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均可致血β 2-MG 升高。
( 2 )血β 2-MG 是反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 3 )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血β 2-MG 升高与淀粉样变、淀粉骨关节病及腕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 4 )血β 2-MG 有助于动态观察、诊断早期肾移植排斥反应。
2 、恶性肿瘤时的血β 2-MG 。
( 1 )血β 2-MG 是以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主要标志物,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血β 2-MG 浓度明显增加。
( 2 )可用于评价骨髓瘤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3 、病毒感染,如人巨细胞病毒、 EB 病毒、乙肝或丙肝病毒及 HIV 感染时,血β 2-MG 可增高。
4 、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血β 2-MG 增高,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活动期。
5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β 2-MG 升高,并且和关节受累数目呈正相关。
目前认为测定血β 2-MG 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程度,并可作为观察药物疗效的指标。
尿β 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尿β 2-MG 浓度主要与肾小管功能有关。
1 、检测尿β 2-MG 是诊断近曲小管损害敏感而特异的方法。
当近曲小管轻度受损时,尿β 2-MG 明显增加,且与肾小管重吸收率呈正相关。
2 、尿蛋白 / 尿β 2-MG 比值有助于鉴别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
单纯肾小球病变时,尿蛋白 / 尿β 2-MG 比值大于 300 ;单纯肾小管病变时,比值小于 10 ;混合性病变时,其比值介于两者之间。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病情的关系

A s at O jc v :T e r iete e t nh f eu 2MGlvl i ii ly e ai t wt hoi hp — bt c r bet e odt m n l i si o rm B 一 ewt c n a t snpt ns i crnc e a i e h rao p s e h l c p i e h ti B Meh d :At a o ai t wt ie n ii ly e o crn e at eedv e t t e r p svr , is . to s tl f 0pt n i dfr tl c p s f hoi hptiBw r i ddi o h ego s(ee t o 3 es h e cn at c is i n r u e
./ , 0 0 ]. o cui g L P< .5 C nls n:S rm 1- vlspsie le i es ei e e f eat . o e 2MGl e i oivl r a dwt t e rydg eo p ti u 3 e t y e t hh v t r h is
慢 性 乙型肝 炎 患者 p 一 2 微球 蛋 白水 平与病 情 的关 系
李文兵 周 克 王晓峰 王钧 镕
温州 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 ( 江 瑞安 ,35 0 ) 浙 2 20
摘
要
目的 :探 讨慢性 乙型肝 炎 ( H C B) 患者血清微球 蛋 白 (3- 2MG) 水平 与临床 类型的 关 系。方 法:检 测
K yW od crnchpti B 3 - e rs hoi e at ;1 MG;cnc i ien is 2 l i s nf ae i a g i l
β2微球蛋白临床意义

β2—微球蛋白(β2-MG)临床意义临床上检测血或尿中的β 2-MG 浓度为临床肾功能测定、肾移植成活、糖尿病肾病、重金属镉、汞中毒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较早、可靠和灵敏的指标。
脑脊液中β 2-MG 的检测对脑膜白血病的诊断有特别的意义。
血β 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1 、肾功能是影响血β 2-MG 浓度的最主要因素,用血β 2-MG 估测肾功能。
( 1 )血β 2-MG 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敏指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病变如累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均可致血β 2-MG 升高。
( 2 )血β 2-MG 是反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 3 )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血β 2-MG 升高与淀粉样变、淀粉骨关节病及腕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 4 )血β 2-MG 有助于动态观察、诊断早期肾移植排斥反应。
2 、恶性肿瘤时的血β 2-MG 。
( 1 )血β 2-MG 是以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主要标志物,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血β 2-MG 浓度明显增加。
( 2 )可用于评价骨髓瘤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3 、病毒感染,如人巨细胞病毒、 EB 病毒、乙肝或丙肝病毒及 HIV 感染时,血β 2-MG 可增高。
4 、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血β 2-MG 增高,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活动期。
5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β 2-MG 升高,并且和关节受累数目呈正相关。
目前认为测定血β 2-MG 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程度,并可作为观察药物疗效的指标。
尿β 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尿β 2-MG 浓度主要与肾小管功能有关。
1 、检测尿β 2-MG 是诊断近曲小管损害敏感而特异的方法。
当近曲小管轻度受损时,尿β 2-MG 明显增加,且与肾小管重吸收率呈正相关。
2 、尿蛋白 / 尿β 2-MG 比值有助于鉴别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
单纯肾小球病变时,尿蛋白 / 尿β 2-MG 比值大于 300 ;单纯肾小管病变时,比值小于 10 ;混合性病变时,其比值介于两者之间。
β2微球蛋白临床应用及临床意义

β2微球蛋白临床应用及临床意义β2微球蛋白的临床应用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低分子量(11.8kDa)蛋白。
本蛋白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的轻链或β-链,由含有链内二硫键的单个多肽链构成。
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或β-2微球蛋白排泄的变化,可能因产量增多、肾小球滤过率(GFR)或肾小管重吸收变化引起。
由于淋巴系统是β-2微球蛋白的主要合成部位,淋巴细胞增殖加快的所有情况均伴有其血清浓度升高,例如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其它恶性非何杰金淋巴瘤。
在与免疫系统活化有关的所有疾病中,β-2微球蛋白的产量也会增加,例如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HIV、CMV、EBV)、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移植排斥。
在健康人中,在自然的细胞再生过程中,β-2微球蛋白以相对恒定的速度合成,并被释放到体液内,它可以自由的被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重吸收。
GFR降低会延长β-2微球蛋白的半衰期,血清浓度按指数规律升高。
在肾小管损伤的病例(例如由细菌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和镉肾病)中,β-2微球蛋白的排泄会增加。
β-2微球蛋白经常被用于检查肾小管功能,特别是在肾移植患者中,在这些患者中,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会表现为肾小管病引起的血清β-2 微球蛋白升高。
(在急慢性肾盂肾炎时,因肾脏受损,故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而膀胱炎患者则β2微球蛋白正常;肾移植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提示机体发生排斥反应,因β2微球蛋白合成加速,虽肾清除增多,而血β2微球蛋白仍增高。
一般在移植后2~3天血β2微球蛋白上升至高峰,随后逐渐下降。
肾移植后连续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可作为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的敏感指标。
如肾移植虽有少尿,但血β2微球蛋白下降者提示预后良好。
排异时血β2微球蛋白增高先于肌酐,测定β2微球蛋白,有助于诊断尚处于亚临床期肾发生的排斥反应。
β2微球蛋白检测被认为是衡量糖尿病患者轻度肾功能减退和疗效观察的一项简便、精确而又敏感的方法。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β2微球蛋白是一种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它在免疫系统的调节和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已经成为了许多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指标。
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可以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用于筛查和监测肿瘤的疗效。
研究发现,许多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胃肠道肿瘤等,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因此,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可以作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
此外,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还可以用于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风湿性疾病中,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可以作为评估疾病活动性和预测疾病进展的指标。
在感染性疾病中,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可以作为感染的早期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作为肿瘤、风湿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的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 1 -。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血清β2微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清蛋白,对于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在临床上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
血清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由B细胞产生,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它在人体的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在临床上,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首先,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因此可作为肿瘤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此外,血清β2微球蛋白也与感染性疾病、慢性炎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除了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外,血清β2微球蛋白在预后评估和治疗监测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些研究表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疾病的预后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疾病预后的指标之一。
在治疗监测中,监测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的有效性,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总的来说,血清β2微球蛋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指标,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监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清β2微球蛋白作为一种蛋白质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血清β2微球蛋白在临床上的意义不可忽视,其测定可以为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血清β2微球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来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yw r s 1 一 c go ui;ie i ae dan s ; et n e o d : 2mir l l l r s s; i oi t a 3 o b n v de g sr met
中图 分类 号 :R 7 . 5 51 文 献 标 识码 :A
C ii la piain o 2mirgo ui d tr n t n i ainswi ie i ae l c p l t fp - co lb l eemiai n p t t t l rds ss na c o n o e h v e
正 常人 B— z MG的合 成速 度 非常 稳 定 ,约 为每 公 斤 体重01 01 ̄ .8 . 3( .1 01 )mgh /,血清 B一 浓 度 也相 2 MG
维普资讯
世界感染杂志
20 0 7年 第 7卷 第 6期
Wol u a o Ifc o V lm , mb r , e 0 7 r J r l fnet n ou e Nu e 6 D c 0 d on i 7 2
・0 55・
文章 编 号 : 16 . 12 ( 07 600 .4 5 232 2 0 )0 .5 50
L e, H N h nqn (i rdsae eat eto hn hi u l el l i l e t F dn U W iZ A G Z a —ig Lv i ssdp r n fS a g a bi hat ci c ne ua e e m p c h nac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综
述 术
p一 球 蛋 白测 定在 肝 病 中 的临床 应 用 2 微
陆 伟 , 张 占 9 即
摘要:对 p一 微球蛋 白 ( 2 1- 3 MG)测定在肝病病情及疗效判断中的应用进行 了综述 。肝病 时血清 p— MG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 ,其升高程度 与肝 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程度显著正相 关。血清 1- 水平升高 3 MG 2 与慢性 乙型肝 炎干扰素. Ⅱ治疗有效和拉米夫定 治疗病毒突破 有关。 关键词:p一 2 微球蛋 白;肝病;诊 断; 治疗
dsae s s n c nl hg e h n ta i e l y idvd a .T e ee aoy d ge e m D一 s i ss i i i a t ih r ta t n h at n iiu l h lv tr e re sr 2 e g f i y h h s u MG i
p一 2微球 蛋 白 ( 2 p一 MG) 由瑞 典 学者B g e 等 于 egd 16 年 首 次在 肾小 管病 变病 人 的尿 液 中分 离 ,是 一 98 种未 糖基 化 的单 链 多肽 ,由 19 1 个氨 基 酸残 基 组成 , 分子 量为 1. 1 KD。 目前 已知 ,1- 8 3 MG作 为完 整HL 2 A
u ie st, h n h i 0 5 nv ri S a g 1 0 y a 2
A s a t T ecii l p l a o f1 一 co l ui p一 )dt miaini jd igteins t u bt c: h l c pi t no 2mi go l r n aa ci 3 r b n(2 MG ee n t u gn l ess ts r o n h l a
分子 的一部 分 ,产生 于所 有有 核细 胞 。随H A分子 L
高 刚 。
目前 B。 z微球 蛋 白已广泛应 用 于临床 , 很少有 但 文献对 其 实用价 值作 系统 评述 。多数研 究认 为 ,肝 病 时血清 1- 3 MG水平 高于 正常参 考值 , 2 其升 高程度 由高 到低 依次 为肝细胞 癌 、肝硬化 、慢 性肝 炎、急 性肝 炎 。本文 就 国 内外 已发表 文献 ,对 1- 3 MG在肝 2 病 中的应用 价值 作简 要综述 。 1 血 清 1- 在肝病 病情 判断 中的应 用 3 MG 2 11 急性 肝炎 . 张 占卿等 调查 了 10 急性病 毒 2例
p一 srl e otetea et a efc o t frnⅡ t ametad t i lgcl rat o g f 2 MG i ea d t h hrpui l f t fi e eo 一 r t n n evr o ia bekh u h o t c e n r e h o r
的不 断 降解 ,1- 3 MG从 细 胞膜 分 离 , 以游 离 形 式广 2 泛存在 于细 胞外 液 ,包括 血 液 、尿 液 、脑 脊液 、胸 腹腔积 液 、关节 腔液 、唾 液 、 胃液 、精 液 ,最 终 由 肾小 球滤 过进 入 原尿 ,其 中9 %被近 曲小管 吸 收并 9
降解 。
adteae t a ef t fl e i ae eerve e . esrm v l fp一 ai t wi vr n hrpu cl f c vrds ssw r e i d T eu l e o 2 i e o i e w h e MG i pt ns t l e n e hi
p stvey c r ltd v d nt t h xtn fs e t nd p og e so e lv rdie s s T e e e to f o ii l orea e e i e l wih t e e e to ev r y a r r s ft i e s a e . y i h h lvai 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