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应用于肾病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黄芪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G及血清蛋白的影响

黄芪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G及血清蛋白的影响徐培菊;杨锡强;李永柏;李强
【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0(015)005
【摘要】@@ 采用黄芪(AM)协同治疗肾病综合征(NS)患儿,国内报道甚少.我们对进入第二阶段的NS患儿使用黄芪辅佐治疗,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按1981年全国儿科肾脏病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对确诊并正规治疗的出院儿80例,随机分为黄芪液口服组(1组)及对照组(2组),其原发病缓解情况基本相同,各项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见表1.
【总页数】2页(P278-279)
【作者】徐培菊;杨锡强;李永柏;李强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 400014;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心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9
【相关文献】
1.黄芪颗粒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性激素的影响 [J], 叶红;钟伟恩;揭东英
2.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及RAAS的影响观察 [J], 张益谋
3.黄芪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性激素的影响 [J], 叶红;钟伟恩;揭东英
4.防己黄芪汤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对患儿肾功能、凝血系统的影响 [J], 王
晶; 方柯南; 孙洁
5.加味防己黄芪汤联合激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对患儿肾功能与血凝状态的影响[J], 朱荣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2-12-08T01:20:17.792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9期作者:苏嘉恋[导读] 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使用价值苏嘉恋福建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使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肝衰竭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另选取5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设定为对照组。
两组均进行血清免疫蛋白检验,并对其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IgA(免疫球蛋白A)、IgG(免疫球蛋白G)、IgM(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肝衰竭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根据指标的变化有效判断患者的病症,为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关键词】肝衰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肝衰竭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严重损害的疾病,会导致肝脏的解毒、合成、代谢、以及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腹水、黄疸、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一组临床综合征[1]。
其一旦发生,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
因此,患者需早诊断、早治疗,以免耽误疾病的治疗进程。
本文研究了对肝衰竭患者采用血清免疫蛋白检验进行诊断的使用价值,具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我院于2019.12-2020.12月1年内收治的52例肝衰竭患者设定为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54.97±9.45岁),另选取5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设定为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55.46±9.52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在两组晨起空腹状态下采取静脉血5ml,使用生化抗凝管保存,在离心分离血清后,通过免疫比浊法以及IMMAGE800特定蛋白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对免疫球蛋白进行检验。
血清补体C1q、抗C1q抗体、抗SSB抗体等血清指标检测在狼疮肾炎诊疗中的价值

血清补体C1q、抗C1q抗体、抗SSB抗体等血清指标检测在狼疮肾炎诊疗中的价值血清补体C1q、抗C1q抗体、抗SSB抗体等血清指标检测在狼疮肾炎诊疗中的价值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的重要器官损害,也是其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预测指标之一。
准确和早期地诊断狼疮肾炎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血清中的一些指标检测逐渐成为狼疮肾炎的诊断和治疗监测的重要辅助手段,其中包括血清补体C1q、抗C1q抗体、抗SSB抗体等指标。
血清补体C1q是一种常规检测狼疮肾炎的指标。
C1q是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分,参与了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和炎症的调控。
在狼疮肾炎患者中,由于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血清C1q水平常常降低。
临床研究证实,血清C1q水平与狼疮肾炎的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因此,检测血清补体C1q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肾脏损害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抗C1q抗体是狼疮肾炎的特异性抗体,其检测对于狼疮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表明,抗C1q抗体阳性率与狼疮肾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抗C1q抗体可以促进狼疮肾炎的炎症反应,引发肾小球的病理变化,从而加重肾脏损害。
因此,检测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可以作为评估狼疮肾炎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
抗SSB抗体是狼疮肾炎的一个常见自身抗体,在疾病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抗SSB抗体的阳性率在狼疮肾炎患者中较高,其存在与狼疮肾炎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密切相关。
抗SSB抗体阳性的患者常伴有皮肤损害、关节炎、肾炎等症状。
此外,抗SSB抗体可能参与了肾脏损害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抗SSB抗体与狼疮肾炎的肾小球病理类型和肾脏炎症反应呈正相关。
因此,检测抗SSB抗体可以辅助医生做出狼疮肾炎的诊断,并提供治疗策略的参考。
血清补体C1q、抗C1q抗体、抗SSB抗体等指标的检测在狼疮肾炎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肾脏损害程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补体总量测定:用于评估患者补体的整体水平,包括C3和C4等成分。
补体总量的减少可能提示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2.单项补体成分测定:通过测定补体成分C3、C4、C1q等单项指标的
浓度,可以评估补体特定组分的异常与否。
例如,C3浓度降低可能与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相关。
3.补体功能测定:评估补体系统的功能状态,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异常。
常见的补体功能测定方法包括溶血试验、免疫球蛋白沉淀试验等。
1.诊断和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和
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的
补体成分和功能常常出现异常。
2.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常常伴随着免疫系统的变化,包括补体的异常。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可以帮助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和疗效,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3.评估免疫功能的改变:一些疾病或治疗方法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的改变,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术后等。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可以评
估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评估预后和疾病进展:一些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与补体的变化相关。
通过定期监测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和疾病进
展情况。
总之,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是一种简单且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一些疾病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通过充分理解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改善患者的诊疗效果。
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意义

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意义。
方法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2月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治的52名肾病患者,分为甲组(17名)、乙组(17名)、丙组(18名),同时选取18名健康者为参照组。
甲组为急性肾炎患者,乙组为慢性肾炎患者,丙组为肾病综合征患者。
均予以血清满意球蛋白及补体检测。
将四组患者的检验结果予以对比,并分析。
结果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3.1±0.8)g/L、IgM(10.5±3.7)g/L、IgG(1.9±0.6)g/L;乙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2.0±0.4)g/L、IgM(9.0±3.2)g/L、IgG(1.6±0.3)g/L;丙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1.6±0.2)g/L、IgM(4.5±1.3)g/L、IgG(1.6±0.3)g/L;参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14.2±3.0)g/L、IgM(1.6±0.7)g/L、IgG(2.7±1.1)g/L。
检验结果显示,甲组、乙组、丙组的IgA、IgM、IgG指标相比较无差异(P>0.05);参照组IgA、IgG高于甲组、乙组、丙组,IgM指标显著低于甲组、乙组、丙组。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血清免疫求蛋白及补体检测结果可分辨肾病类型,对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
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肾病;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主要用于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中,在肾病患者中研究较少[1]。
本文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治的53名患者予以检测,分析临床结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2月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治的53名肾病患者,分为甲组(17名)、乙组(17名)、丙组(18名),同时选取18名健康者为参照组。
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意义

低; UR组 与其 他 各 组 比较 , M 水 平 明 显 降 低 。 I g 2 2 各 组血 清补 体 c 、 榆 测 结 果 见 表 2 . 。c 。UR 组 与 其 他 各 组 比较 , 。 平 差 异 显 著 。 C 水
* 基金 项 目 : 京 军 区 医学 科 技 创 新 经 费 资 助项 目 ( 8 南 0 MA0 6 。 7 )
Sg i cn eo in f a c fi i mmu o l b l sa d c mp e n si i n y ds a e n go u i n o lme t k d e ie s s n n GUO n la . J a —i n ZH ANG a g g n LIY n i g n — e , a —
wa gh r t a ha n ot rg o s; 3) s hi e h n t ti he r up ( C i R ou s lw e ha h ti h rgr nU gr p wa o rt n t a n ot e oup ( % 0. sP 05) Con lso . cu in Se u e e so gG , gA ,gM , r m lv r fI l I C;a nd C^c n no l e us d t if e i t dn y d s a e a s r e p ult a ton y b e o d fer nta e ki e ie s s, lo a e h l f O
IG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降 低 , g 由高 到 低 依 次 为 : 照 组 、 N、 N、 对 A C N 、 S UR; 2 AN 患 者 血 清 中 I A 明 显 高 于 其 他 肾 病 组 。 正 常 () g 肾小 球 滤 过膜 对 血 浆 蛋 白有 选 择 性 滤 过作 用 , 有 效 阻 止 大 部 能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肾 病 综 合 征 患 者 血 清 免 疫 球 蛋 白及 补 体 的 检 测 结 果 分 析
周 旭 科 ( 长 沙 市康 乃 馨 老 年 病 医院 湖 南 长 沙
4 1 0 0 0 0 )
【 摘要】 目的: 分析 肾病综 合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 白及补体 的检测 价值 。方法: 选取我 院2 0 1 3年 1 0月 一 2 0 1 4午 l 0月 期间牧治的4 5例 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 , 并随机选
指 导意义。 本 研 究 结 果 强示 , 观察组患者 的 I g 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 0 5) , I g M及l g E水
肾病综合 征 ( N S ) 在 临床 【 : 比较常 『 见, 是 ・ 种 由多种病 因所引起 的肾脏疾 病 , 本病 的典 型临床表现为水肿 、 大地蛋白尿 、 高脂 血症 及低蛋 白血症 目前 , 肾病综 合征 的发 病机 制尚不明确 , 町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发 生紊 乱有 关一 t。实验室 检查对 于肾病 综合 征的诊断与鉴) J I J  ̄ i L . 有熏要意 义。本 文对我 院收治 的 4 5例 肾病综合症 患者 进行 了血清 免疫球 蛋白及补体检测 , 以探究其诊断价值 , 促进临床广泛应用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 般资料 选取我院 2 0 1 3 年l 0 一 2 0 1 4年 I O J = = 1 期 间收治 的 4 5例 肾病综合 征患 者, 均 满足 N S的相荧 诊断标准 , 其中男性 2 7例 , 女性 l 8例 , 年龄 l 8 — 6 2岁 , 平均年 龄( 4 0 . 1 ± 7 . 4 ) 岁。随机选择同期进行体检 的 4 5例健康人群作 为对 照组 , 其中男性 2 5 例, 女性 2 均年龄( 3 9 . 9± 6 . 8 ) 岁。对照组患者无感染性 疾病 、 心、 脑、 肾等严重 器 质性疾病 、 也无关 炎 、 风 湿病等可能对榆测结果产生影 响的疾病 。观察组 与对照组
IgA肾病补体C3、IgG、IgM肾脏沉积及其病理相关性的研究

IgA肾病补体C3、IgG、IgM肾脏沉积及其病理相关性的研究鲁芳草;袁红伶【期刊名称】《临床肾脏病杂志》【年(卷),期】2022(22)8【摘要】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补体C3、IgG、IgM肾脏沉积对肾脏病理损伤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行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患者119例,根据Lee分级将患者分为LeeⅠ+Ⅱ级组、LeeⅢ级组、LeeⅣ+Ⅴ级组,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及病理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gAN患者病理Lee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应用Lee分级及牛津病理分型方法对肾小球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沉积作评价,探讨其对肾脏病理的损伤作用。
结果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红蛋白、白蛋白下降,血肌酐、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以及补体C3沉积是影响IgAN患者肾活检Lee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2)IgA、IgM、IgG以及补体C3病理沉积强度与它们的血清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3)牛津分型M1组、S1组补体C3(2+)~(3+)沉积率高于M0、S1组(P<0.05);(4)牛津分型E1组IgG沉积阳性率高于E0组(P<0.05)。
结论 (1)IgAN患者肾组织补体C3高度沉积可能促进系膜细胞增生和肾小球节段性硬化或粘连;(2)IgAN患者肾组织IgG的病理沉积可能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有关;(3)IgAN患者肾脏组织IgM的沉积可能是非特异性的。
【总页数】8页(P645-652)【作者】鲁芳草;袁红伶【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相关文献】1.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血清IgG、IgA、IgM、补体C3测定及与血浆清蛋白和尿蛋白关系2.血清IgA、IgG、IgM、补体C3及补体C4联合检测在诊断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分析3.伴补体C3沉积IgA肾病儿童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4.血清IgA、IgA/C3比值对儿童原发性IgA肾病的诊断价值和肾脏病理的相关性分析5.补体C3系膜区沉积强度与IgA肾病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应用于肾病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17-06-23T10:24:27.9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作者:王一鸣
[导读]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有大量的蛋白尿出现和水肿情况等,在目前的临床医学中,尚未明确具体的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应用于肾病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共9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2016年8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9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对象,称为对照组,对所有实验者予以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比较2组实验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结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的IgG、IgA数据均明显更低,且IgM数据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补体检测
结果中C3数据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的C4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应用于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有效指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应大力推广在临床检验中应用。
关键词: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肾病综合征;诊断;临床价值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有大量的蛋白尿出现和水肿情况等,在目前的临床医学中,尚未明确具体的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但是有临床研究者表示,该病的发生与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有密切的相关性[1-2]。
本文主要为了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应用于肾病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特选择了部分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共9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2016年8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9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对象,称为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有90例,男性患者有46例,女性患者有44例,年龄范围在3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5±4.44)岁;
对照组:体检者有90例,男性体检者有47例,女性体检者有43例,年龄范围在3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1±4.41)岁;本次所有实验对象均明白研究目的,自愿参与到研究之中,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2组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进行组间对比。
1.2方
3讨论综合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综合症,主要以肾小球病变为主要的特征。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最高含量的免疫球蛋白是IgG,但是由于疾病的发生,会造成蛋白丢失,进而通过肾脏的滤过膜,让患者机体不能在肾组织存在链球菌。
由此可得,IgG的含量会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急剧减少;IgA在免疫中起到了巨大的临床价值,肾病综合征患者的IgA升高与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有关[4-5]。
补体是球蛋白,具有酶活性,主要在机体中参与免疫反应,会与免疫复合物发生沉积,并激活补体,但是不管是通过哪一种途径进行补体激活,都会激活机体C3,因此,C3 会耗费较大,而若是患者持续性的C3水平降低,则有可能表明患者处于活动病变期。
根据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IgG、IgA和IgM分别为(5.31±2.52)g/L、(1.85±0.82)g/L、(2.06±0.32)g/L,且研究组患者的C3为(0.81±0.42)g/L,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C4(0.35±0.03)g/L与对照组之间数据没有差异,p>0.05;这也由此说明了,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在诊断和治疗肾病综合征中有积极的指导价值,能对患者的疾病病情进行预示,其实施优势性明显。
综上所述,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应用于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有效指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应大力推广在临床检验中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慧,于小汇,高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6):44-45.
[2]朱勤.参芪地黄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2):296-299.
[3]甘钦,黄欣,王涛.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患者的降蛋白用药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4):2300-2302.
[4]张静春.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0):157-158.
[5]王春花.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5,30(12):141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