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A、G、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合集下载

哮喘患儿血清β-防御素-2和免疫球蛋白A、G、M水平及临床意义

哮喘患儿血清β-防御素-2和免疫球蛋白A、G、M水平及临床意义

哮喘患儿血清β-防御素-2和免疫球蛋白A、G、M水平及临床意义张涛;廖嘉仪;胡雁聪【摘要】目的探讨β-防御素-2(Human β-defensins 2,hBD-2)在哮喘患儿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50例5~14岁哮喘急性发作患儿、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hBD-2和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浓度测定,并分析hBD-2与IgA、IgG、Ig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hBD-2浓度,哮喘组为(50.9±16.5)μg/ml,肺炎组为(125.4±19.3)μg/ml,健康对照组为(49.9±15.6)μg/ml,肺炎组高于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p=0.039),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81).②血清IgA浓度,哮喘组为(1.4±0.7) g/L,肺炎组为(1.4±0.1)g/L,健康对照组为(1.6±0.8)g/L,哮喘组、肺炎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24),哮喘组与肺炎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90).③血清IgG浓度,哮喘组为(12±4) g/L,肺炎组为(12±9) g/L,健康对照组为(14±5) g/L,哮喘组、肺炎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22),哮喘组与肺炎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86).④血清IgM浓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清hBD-2与IgA、IgG、IgM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09,p=0.18;r=0.15,p=0.14;r=0.02,p=0.73).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hBD-2表达水平没有升高,提示机体防御功能存在障碍,这可能是哮喘患儿呼吸道容易发生微生物感染导致急性发作的原因之一.对哮喘患儿同时检测 hBD-2、IgA、IgG和IgM能进一步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3(013)002【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哮喘;β-防御素-2;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儿童【作者】张涛;廖嘉仪;胡雁聪【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广东广州,510115;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广东广州,510115;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广东广州,510115【正文语种】中文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

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意义

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意义

低; UR组 与其 他 各 组 比较 , M 水 平 明 显 降 低 。 I g 2 2 各 组血 清补 体 c 、 榆 测 结 果 见 表 2 . 。c 。UR 组 与 其 他 各 组 比较 , 。 平 差 异 显 著 。 C 水
* 基金 项 目 : 京 军 区 医学 科 技 创 新 经 费 资 助项 目 ( 8 南 0 MA0 6 。 7 )
Sg i cn eo in f a c fi i mmu o l b l sa d c mp e n si i n y ds a e n go u i n o lme t k d e ie s s n n GUO n la . J a —i n ZH ANG a g g n LIY n i g n — e , a —
wa gh r t a ha n ot rg o s; 3) s hi e h n t ti he r up ( C i R ou s lw e ha h ti h rgr nU gr p wa o rt n t a n ot e oup ( % 0. sP 05) Con lso . cu in Se u e e so gG , gA ,gM , r m lv r fI l I C;a nd C^c n no l e us d t if e i t dn y d s a e a s r e p ult a ton y b e o d fer nta e ki e ie s s, lo a e h l f O
IG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降 低 , g 由高 到 低 依 次 为 : 照 组 、 N、 N、 对 A C N 、 S UR; 2 AN 患 者 血 清 中 I A 明 显 高 于 其 他 肾 病 组 。 正 常 () g 肾小 球 滤 过膜 对 血 浆 蛋 白有 选 择 性 滤 过作 用 , 有 效 阻 止 大 部 能

(整理)血液学检查项目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

(整理)血液学检查项目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

血液学检查项目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1.全血细胞分析(24项)(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区间:成人4-10×10^9/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白血病等。

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区间:男4-5.5×10^12/L,女3.5-5×10^12/L,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3)血红蛋白含量(HGB):参考区间:男120-160g/L,女110-150 g/L。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休克、严重呕吐及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山居住者。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失血、造血机能障碍。

(4)红细胞比积(HCT):参考区间:男40-50;女37-47。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大量脱水或血浆丢失及真兴红细胞增多症。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区间:80-98fl。

临床意义:根据贫血体积大小判断贫血类型。

体积增大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体积减小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区间:26-32pg。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 g/L。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8)白细胞分类(DC): ①中性粒细胞50%-70%②嗜酸性粒细胞0.5%-5%③嗜碱性粒细胞0%-1%④淋巴细胞20%-40%⑤单核细胞3.5%-7.9%。

临床意义:①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铅及汞中毒。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辐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重度感染、再障、粒细胞缺乏等;②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手术后、烧伤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③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④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各免疫指标意义

各免疫指标意义

各免疫指标测定的意义1、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是肉鸡重要的免疫器官,其脏器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

胸腺和法氏囊是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T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素,主要参与细胞免疫;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具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但B淋巴细胞比例较大,因此与体液免疫关系更为密切。

其重量和其功能以及其中的免疫细胞数量有关,器官指数的高低决定了其中淋巴细胞增殖的程度,可粗略估计免疫功能的强弱,是一个粗浅和滞后的指标。

2、血液指标的测定2.1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 IgM , IgA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一般存在于血液等多种体液中及某些细胞的表面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是检查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

通常检测IgG,IgM,IgA,这三类Ig就可以代表血清Ig的水平。

禽类有3种免疫球蛋白,即IgG, IgM, IgA;IgG:是单体免疫球蛋白,是再次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重要Ig,其血清中的浓度约为5-7mg/ml,远高于其它免疫球蛋白,且维持时间长,是机体杭感染的主要力量。

它还参与抗肿瘤、抗寄生虫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过程。

血清IgG是B淋巴细胞产生,血清含量最高,直接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的主要免疫分子。

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重要Ig,其含量仅次于IgG,是由浆细胞完整分泌,一般仅存在于血液内,起抗原受体作用。

IgA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Ig,能抵抗微生物入侵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乳腺和眼睛,能凝集颗粒性抗原和中和病毒。

血清Ig含量升高,说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增强。

2.2血清补体C3、C4补体(complement, C)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补体是血浆蛋白的组成成分。

补体系统的各成分,以无活性的前体存在于血浆中。

需要时,再在激活物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等的作用下,依次被激活,最终发挥溶解、破坏细菌、病毒等致病物的作用。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验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验

〖临床意义〗 1. IgE增高:见于IgE型多发性骨
髓瘤、特应性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 性鼻炎、寄生虫感染、热带嗜酸细胞增 多症、SLE、RA及某些霉菌病等。
2. IgE减低:一般无意义。可见于 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及 细胞毒药物治疗后。
〖注意事项〗 年龄、性别均可影响总IgE水平。一
〖参考值〗 依年龄、性别、地区等因素有 差异。
IgG: 6.94-16.18g/ L IgA: 0.68- 3.78g/ L IgM: 0.60- 2.63g/ L 〖临床意义〗 1. Ig 含量减低:一种或多种Ig 水 平减少,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见于各种先 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常与免 疫抑制剂应用、射线、蛋白质丢失、营养 不良等有关。也可见于细胞毒药物治疗后。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应用的实验室检查项 目,在临床应用前并未给予充分的评价。 Jaeshke等认为,判断一项诊断试验是否 有用的最终标准是:试验是否增加了有用 的诊断信息。Burke认为,如果一项试验主 要用于筛检,其敏感性一定要高,但易出 现假阳性。任何新的检验只有在充分评价 其可靠性、准确性后才能用于临床实践。 而现实是,由于制造商的热情提供试剂、 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的欣然接受含量因检测方法不同而有差别,各地 区参考值也不相同,在判断结果时应综 合考虑。如有“M 蛋白”,可进一步作 血清或尿液免疫电泳,检测轻链和重链。
二. 血清总IgE测定 IgE为血清中含量极少的一种免疫球蛋白,
与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有关。目前检测 方法有多种,包括 ELISA、间接血凝试验 (indirect hemoagglutination assay IHA )、 RIA、电化学发光法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IFA 等。 〖参考值〗 0.1-150IU/ml

体液免疫功能的检测

体液免疫功能的检测

体液免疫功能的检测临床上一个反复发作的化脓感染,常使医生想到患者是否有免疫缺陷病,一般原发免疫缺陷发病年龄很小,而继发免疫缺陷病人多在30岁以上。

绝大多数免疫缺陷病人多表现为体液和细胞免疫同时受损,所以应全面检查这两方面的功能。

遗憾的是,目前应用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其结果常难以得出明确结论。

一、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检测1.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测定是检查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

由于目前还没有发现由IgD和IgE缺陷所致疾病,所以通常检测Ig G、IgM、IgA,这三类Ig就可以代表血清Ig的水平(表20-2)。

检测发现三类Ig水平均明显低下,就可考虑体液免疫缺陷。

但在分析儿童Ig水平时,应注意Ig的水平随年龄而变化。

体液免疫功能缺陷首先考虑患者血清Ig 水平,如果所有类别Ig水平均降低,即称为一般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如果免疫球蛋白水平极度低下,或IgG、IgM、IgA,三类Ig总量低于2mg/ml则称为严重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无丙种球蛋白血症(agammaglobulinemia)。

如果只一种或两种Ig水平降低,则称为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dysgammaglobulinemia)。

一般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多见于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见于原发免疫缺陷病。

但是常有约50%IgA缺陷病人无临床症状,伴有反复感染的IgA缺陷病人常同时有IgG的缺陷。

常规的定量检测血中Ig的方法是单向免疫扩散和免疫比浊法。

表20-2 人类血清免疫球蛋白正常量类别变化较大时期(mg/ml)达到成人水平与均值IgG 1 ~5岁8.0 ~10.04 ~8岁 8.0 ~10.09 ~13岁 10 ~11.0 8岁以后12.0±2.6mg/ml (150±321IU/ml)IgA 1 ~2岁0.54 ~8岁 1~1.59 ~13岁 1.5~2.0 12岁以后2.0±0.5mg/ml (140±36IU)/ml)IgM 1 ~4岁1.04 ~8岁 1.09 ~13岁 1.0 男性1岁女性2岁1.1±0.3mg/ml (130±40IU)/ml)注:IU=国际单位2.分泌型IgA(SIgA)的测定 SIgA是粘膜抗感染的重要因素,但是粘膜抗感染还包括少量渗出的IgM和IgG,还有细胞免疫的作用。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学检查指标是指用于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发现疾病及监测疾病进展情况的一些生化、生理、免疫学、显微学等检验项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白细胞计数可以用来评估炎症、感染和免疫系统功能;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用来评估贫血状况,监测肾功能和血液循环情况;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凝血功能及炎症等疾病情况。

2.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外观、比重、pH值、蛋白质、糖、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

尿常规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肾脏功能、尿路感染和炎症等疾病情况。

3.血糖测定:血糖测定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监测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耐受性。

血糖测定也可以用于怀疑低血糖的患者或者监测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4.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肝功能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肝脏的炎症、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药物毒性等情况。

5.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

肾功能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及泌尿系统的疾病情况。

6.血脂测定:血脂测定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

血脂测定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等情况。

7.血压测定:血压是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等。

8.癌症标志物测定:癌症标志物是一些在特定类型的癌症患者体内产生的物质,如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癌胚抗原(AFP)等。

癌症标志物的测定可以用来筛查和诊断癌症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

9.免疫学指标测定:免疫学指标测定包括白细胞亚群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测定、类风湿因子测定等。

免疫球蛋白A检测三

免疫球蛋白A检测三
间质性肺炎、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症、疱疹样皮炎、寄生虫感染等
⑵降低 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
缺乏症 恶性肿瘤 长期用免疫抑制剂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五、血清M蛋白检测
M蛋白(M )或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它是一种单克隆B细胞增殖产生的、具有 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率的、免疫球蛋白 分子及其分子片段
引起补体活化的连锁反应,在绵羊红细胞上形 成多分子的聚合物,影响其膜表面的结构与 功能
➢最终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溶血程 度与补体量呈正相关
➢一般以50%溶血作为检测终点(50), 较为灵敏、准确
➢[参考值]试管法为 50~100
➢[ 临 床 意 义 ] 主 要 反 映 补 体 传 统 途(C1~C9)活化的活性程度。
被动免疫使新生儿获得免疫抗体。
[参考值]7.0~16.6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孕期22 ~28周间胎儿血浓度 与母体血浓度相等,出生后母体逐渐减少, 随后逐渐增加,到16岁前达成人水平
2 病理性变化 ⑴ 增高 是再次免疫应答的标志。常见于各种
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淋巴瘤、感染以及自 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 关节炎等
四、免疫球蛋白E检测 免疫球蛋白E为血清中最少的一种,
约占血清总的0.002% 它是一种亲细胞性抗体 与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及皮肤过
敏等有关 参考值]法为0.1~0.9
[临床意义] ⒈生理性变化 婴儿脐血水平很低,12岁时达
成人水平 ⒉病理性变化 ⑴增高:见于型、重链病、肝脏病、结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各种过敏性疾病 如异位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
[临床意义]
①升高: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 且有、表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免疫球蛋白A、G、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6~16g/L
【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含量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儿童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量逐渐升高。

增高:见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恶性淋巴瘤、牛皮癣、麻风病、疟疾、肾炎。

减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蛋白丢失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参考值】~L
【临床意义】
增高:肝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肺结核、急性肾炎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缺陷病、后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病。

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参考值】~L
【临床意义】
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梅毒、黑热病、疟疾、丝虫病、支原体肺炎、风疹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IgA、IgG 型的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先天愚型、蛋白丢失性胃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尿毒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