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应用

合集下载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降低, IgA型MM患者只有58%出现IgA含量增高, IgG和 IgM 含量减低的占75%~100%; 100%IgM型MM患者的IgM 含量都增高, 其它2种免疫球蛋白降低的占61%~75%; 71%~100%的轻链型MM患者IgA.IgG、IgM含量都部分降低。 在对MM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检测中, IgG型和IgM型阳性 率最高, IgA型次之, 而轻链型由于其免疫球蛋白含量 增高不明显, 导致阳性率不高。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不 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存在, 但当某种类型免疫球 蛋白含量极度增高的同时, 其它类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极 度减低, 应高度怀疑MM。
(一)测定方法
1.总IgE的测定方法
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乳胶颗 粒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在临床上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总 IgE较为常见。
2.特异性IgE的检测方法
主要有免疫斑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商品化的 试剂盒提供了多种特异性的变应原, 包括食物、吸 入物以及药物过敏原, 利用这些特异性变应原就可 以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
Κ型或λ型游离轻链同时增高, 可能原因有感染, 肾 功能受损或结缔组织类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浆 细胞单克隆恶性增生性疾病, 其特征为由晚期B细胞 分化的肿瘤性浆细胞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重链, 并伴有溶骨性病变和/或骨质疏松。
血常规
大多数MM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含量和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计数会有一定范围的 降低,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也有 小部分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症状, 贫血程度会 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加重。白细胞计数多正常, 但 也可增高或降低。血小板计数早期正常或增高, 病 情进展时可减少。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浊度产生与测量原理
浊度产生
浊度测量
当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时,形 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会在反应体系 中产生浊度,浊度的高低与复合物的 数量成正比。
通过测量反应体系的浊度变化,可以 间接推断出抗原或抗体的含量。常用 的浊度测量方法包括透射比浊法和散 射比浊法。其中,透射比浊法是通过 测量光线通过反应体系后的透射光强 度来计算浊度;散射比浊法则是通过 测量光线在反应体系中散射的光强度 来计算浊度。
作用机制
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不同作用。例如,IgG是血清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 ;IgA主要分布于粘膜表面,参与粘膜免疫;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早期体液免疫应答中产生的主 要抗体;IgD的生物学功能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B细胞活化有关;IgE则与过敏反应相关。
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免疫球蛋白,通过检测可以评估 疫苗接种的效果。
健康状况评估
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通过检测可以评估个 体的健康状况。
个性化健康管理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结果,可以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建议,如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
THANKS
感谢观看
Chapter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1
02
03
感染性疾病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 ,可以辅助诊断各种感染 性疾病,如病毒、细菌和 寄生虫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的异常表达与 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 统性红斑狼疮等。
肿瘤
某些肿瘤会导致免疫球蛋 白水平异常,通过检测可 以辅助肿瘤的诊断和预后 评估。
试剂选择与配制
选择高质量的免疫比浊法检测试 剂盒,确保试剂的稳定性和准确

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

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

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主要有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免疫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分析等。

1、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定量测定血液中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它利用电场将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按照电荷大小分离成多个带,然后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染色和检测,可以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类型,如IgM、IgG、IgA等。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通过将待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特定抗体结合,再使用酶标记进行检测,从而能判断出检测结果。

3、荧光免疫分析: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抗体和待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然后通过荧光测定来检测和定量特定免疫球蛋白。

荧光免疫分析灵敏度高,可以检测极低浓度的免疫球蛋白。

4、免疫组织化学: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内抗原的生物学技术,通过将抗体与显色剂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和分布。

5、放射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利用放射原理,将放射性同位素和抗原抗体反应相结合进行测量。

若进行免疫球蛋白测定后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综合诊断治疗。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补体总量测定:用于评估患者补体的整体水平,包括C3和C4等成分。

补体总量的减少可能提示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2.单项补体成分测定:通过测定补体成分C3、C4、C1q等单项指标的
浓度,可以评估补体特定组分的异常与否。

例如,C3浓度降低可能与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相关。

3.补体功能测定:评估补体系统的功能状态,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异常。

常见的补体功能测定方法包括溶血试验、免疫球蛋白沉淀试验等。

1.诊断和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和
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的
补体成分和功能常常出现异常。

2.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常常伴随着免疫系统的变化,包括补体的异常。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可以帮助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和疗效,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3.评估免疫功能的改变:一些疾病或治疗方法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的改变,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术后等。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可以评
估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评估预后和疾病进展:一些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与补体的变化相关。

通过定期监测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和疾病进
展情况。

总之,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是一种简单且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一些疾病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通过充分理解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改善患者的诊疗效果。

检验科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与解读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内一种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和功能,可以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估。

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解读是检验科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常见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以及它们的解读。

一、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1. 免疫电泳法免疫电泳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将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分离成不同的带状图谱,可以准确测定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通过比较样品与对照品的电泳图谱,可以确定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2.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一种敏感而准确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标记荧光物质的抗体与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强弱,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3. 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将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与酶标记的抗体结合,然后用底物检测酶的活性,可以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4. 免疫化学发光法免疫化学发光法是一种敏感而快速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标记化学发光物质的抗体与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然后通过化学发光反应产生荧光信号,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解读1. 总蛋白测定在免疫球蛋白检测中,首先需要进行总蛋白测定。

总蛋白测定可以确定样品中总的蛋白质含量,为后续的免疫球蛋白测定提供基础。

正常情况下,总蛋白的含量应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2. IgG、IgM、IgA的检测免疫球蛋白主要分为IgG、IgM和IgA三种类型。

通过检测这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可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

例如,IgG主要参与体液免疫,IgM主要参与早期免疫应答,IgA主要参与黏膜免疫。

根据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

3. 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特异性抗体是针对某种特定抗原而产生的抗体。

通过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含量,可以判断人体对某种抗原的免疫应答情况。

免疫学实验 免疫比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免疫学实验 免疫比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3 免疫胶乳比浊法
原理
选择一种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 粒,吸附抗体后,当遇到相应抗原时,则 发生凝集,单个胶乳颗粒在入射光波长之 内,光线可透过,当两个胶乳凝集时,则 使透过光减少。这种减少的程度与胶乳凝 集成正比,与抗原量成正比。
(a)带抗体的胶乳在波长之内可透过光线; (b)结合后,则形成光线衰减
2. 海德堡(heidelberger)曲线理 论
2 抗体的质量
(1)特异性高 (2)效价高 (3)亲和力高 (4)抗血清来源
3 抗原抗体反应的溶液
• pH 6.5~8.5
• 电解质 离子强度、种类(磷酸盐缓冲液)
4 增浊剂的使用
• PEG、tween-20等非离子型亲水 剂
• 作用:消除蛋白质分子周围的电子 云和水化层,促进抗原、抗体分子 靠近,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
(二)类型
1. 透射免疫比浊法 2. 散射免疫比浊法 3. 免疫胶乳比浊法
1 透射免疫比浊法
原理:
抗原抗体在一定缓冲液中形成免疫复合物 (IC),当光线透过反应溶液时,由于溶液内复 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减 少,免疫复合物量越多,透射光越少,即光线 吸收越多,可用吸光度表示。吸光度和复合物 的量成正比,当抗体量固定时,与待检抗原量 成正比。用抗原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可测出 待检抗原含量。

样本管吸光度
• 浓度=————————×校准液浓度(g/L)

校管吸光度
• 结果及讨论
– 检测报告 – 检测意义
实验二、免疫浊度测定 ——免疫球蛋白检测
实验步骤见说明书 IgG9.77g/L IgA1.72g/L IgM1.37g/L
沉淀反应
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血液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

血液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

血液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血液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是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检测技术,通过此项检验可以诊断各种免疫性疾病,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本文将介绍血液免疫学检验的常用方法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I. 血清学检验方法血清学检验方法是血液免疫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的血清成分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1. 免疫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是一类抗体蛋白,通过测定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

2. 微量血浆蛋白电泳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对血浆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和定量,并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这项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3. 补体测定补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定补体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常用的补体测定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CH50)、C3和C4测定等。

II. 免细胞免疫学方法免细胞免疫学方法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与血清学检验方法不同,免细胞免疫学方法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1.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类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以通过染色荧光标记等技术手段对不同种类的淋巴细胞进行定量分析。

这项技术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2. 细胞毒性测定细胞毒性测定是一种评估免疫细胞活性的方法,通过检测细胞对其他细胞的杀伤能力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常用的细胞毒性测定方法有细胞介导免疫细胞毒性试验(CTL)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NK细胞测定)等。

III. 分子免疫学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免疫学方法逐渐在血液免疫学检验中得到应用。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免疫系统中的分子水平,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球蛋白E测定与应用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球蛋白E测定与应用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球蛋白E测定与应用免疫球蛋白E(IgE)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组织和液体中,对特定抗原发生超敏反应。

在临床分析中,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免疫球蛋白E测定与应用的相关内容。

一、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方法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荧光免疫测定法(FIA)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IgE水平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二、免疫球蛋白E的应用范围1.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过敏性疾病是指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过敏反应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变应性哮喘等。

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过敏原以及评估过敏的程度,从而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案。

2.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某些寄生虫感染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其中包括免疫球蛋白E的大量产生。

通过测定IgE水平,可以辅助寄生虫感染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3. 其他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免疫球蛋白E在其他一些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通过测定IgE 水平,可以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三、免疫球蛋白E测定的临床意义1. 疾病诊断的辅助手段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协助医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度。

特别是在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疾病中,免疫球蛋白E 测定的结果往往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2. 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估免疫球蛋白E测定结果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根据IgE水平的高低,可以评估过敏的程度、寄生虫感染的疗效等,为治疗的调整和疗效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3. 过敏源的筛查和避免免疫球蛋白E测定结果可以帮助确定过敏原,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过敏原避免和预防措施。

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减少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四、免疫球蛋白E测定的注意事项1. 样本的采集和保存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需要采集血清样本,因此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避免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胶乳比浊法 操作简便,快速、可自动化、敏 感度0.1mg/L,但胶乳试剂制备 较难,目前试剂盒品种较少、未 广泛应用 用于血清IgG、A、M、D定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 方法简便,商品化试剂盒、敏感 度0.1mg/L,重复性好、变异系 数小,定量每次带标准检测,可 定量血浆Ig以外如体液中Ig 可用于尿、脑脊液、胸腹水Ig定 量及血清IgE定量
火箭电泳 敏感度较高,0.3mg/L,操作简 便省时,结果重复性好 可进行血清IgG、A、M定量
免疫比浊法 简便、快速,可自动化,敏感度 高,0.1mg/L,准确性好,批内 变异系数2%~4% 可进行血清IgG、A、M、D定量
放射免疫测定 主要用于微量分析,敏感度 10µg/L,试剂保存期短,放射性 核素污染 用于血清IgE定量
4.血清总IgE
寄生虫感染时IgE升高,特异性 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患者血清中 IgE含量升高与发病及缓解呈平 行关系。IgE骨髓瘤。SLE,类 风湿关节炎患者IgE含量升高。
(二)尿微量Ig定量临床意义 1、肾功能状态鉴定 2、SLE患者肾损伤程度判断 3、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程度判断
(三)脑脊液微量Ig定量的临床 意义 CSF中IgG增高见于: ①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合成增加 ②血中IgG增高 ③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三 、免疫球蛋白定量临床意义
(一)血清Ig定量临床意义 1.低Ig血症 (1)先天性低Ig血症 (2)获得性低Ig血症
2.高Ig血症
(1)非特异型多克隆免疫球蛋 白增高症 (2)特异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增殖症
3.IgD 在疾病中的意义尚不明确。妊娠 末期及吸烟者IgD含量升高。IgD 型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gD水平比 正常人高10000倍,是惟一明确 可作为确诊的证据。
四、M蛋白的检测
M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 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 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 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Ig), 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 症和恶性淋巴瘤。
(一)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M区带的出现 区带的出现 (二)免疫球蛋白定量 某一类免疫球蛋白的显著增高 (三)轻链片段定量测定 单向免疫扩散法或ELISA 单向免疫扩散法或 (四)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 (五)本周蛋白测定
二、 免疫球蛋白定量方法学评价 及应用
依据存在于血清和其他体液内的各类 Ig含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 定。
单相琼脂扩散实验 敏感度不高,30mg/L,检测时 间长,批内变异系数大,准确性 受诸多因素影响,抗血清用量大, 有商品化的检测板供应,操作简 便,不需特殊设备 可进行血清IgG、A、M定量
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应用
谷俊莹
一、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方法
(一)单向琼脂扩散法 1.原理 2.操作方法 3.影响因素 抗血清,温度,标准曲 线,异常沉淀线
(二)免疫比浊法 透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 1.原理 2.操作方法 3.影响因素 抗血清,缓冲液, 待测血清
(三)ELISA法 (四)放射Biblioteka 疫法 (五)免疫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