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学案

合集下载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一.学习目标: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主要问题: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同时能够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体会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能够灵活的选择和应用解题方法来处理牛顿运动定律相关问题。

三.课前检测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四.课堂练习习题1.(多选)如图所示,表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关系,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作用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以判定( )A.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B.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不会停止C.小球始终向前运动D.小球在4秒末速度为0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试利用两图线求(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2)物块在3~6s的加速度大小;(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一物体以初速度20m/s自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滑动,2.5秒后速度为零,(1)求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g=10m/s2)(2)若它又滑下,最终到达斜面底端,又要用去多长时间?4.质量为m=4 kg的小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0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滑动,如图8所示。

已知斜面的倾角α=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斜面足够长,力F作用5s后立即撤去,求:(1)力F作用时合力和加速度为多少?(2)前5 s内物块的位移大小及物块在5 s末的速率;8(3)撤去外力后向上滑行多长时间?(4)撤去外力F后4 s末物块的速度。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力传感器研究小球与竖直挡板间的作用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斜面倾角为45°,光滑小球的质量m=3 kg,力传感器固定在竖直挡板上。

用牛顿运动定律应用 学案

用牛顿运动定律应用 学案

用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2、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二、知识梳理:1、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类基本问题①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②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要求的速度和位移。

(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如物体的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力。

(3)加速度a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2、解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力示意图;或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4)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

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技巧(1)巧用隔离法当问题涉及几个物体时,我们常常将这几个物体“隔离”开来,对它们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其运动状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参见下一节相关内容)列式求解。

特别是问题涉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隔离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2)巧用整体法将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去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称为整体法。

整体法能减少和避开非待求量,简化解题过程。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相辅相成的。

(3)巧建坐标系通常我们建立坐标系是以加速度的方向作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时为减少力的分解,也可巧妙地建立坐标轴,而将加速度分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求解。

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4.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方法。

(科学思维)2.理解加速度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桥梁。

(物理观念)3.掌握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科学思维)一、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情境探究]玩滑梯是小孩非常喜欢的活动,如果滑梯的倾角为θ,一个小孩从静止开始下滑,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梯长度为L,怎样求小孩滑到底端的速度大小和需要的时间?解题步骤:流程:例1: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投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其他冰壶碰撞的情况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

按比赛规则,投掷冰壶运动员的队友,可以用毛刷在冰壶滑行前方来回摩擦冰面,减小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以调节冰壶的运动。

求:运动员以3.4 m/s 的速度投掷冰壶,若冰壶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2,冰壶能在冰面上滑行多远?g取10 m/s 2。

拓展:若运动员仍以3.4 m/s的速度将冰壶投出,其队友在冰壶自由滑行10m后开始在其滑行前方摩擦冰面,冰壶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变为原来的90%,冰壶多滑行了多少距离?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放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是10 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100 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 2 ),求:5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和5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如图所示为一运动员沿平滑山坡由上而下滑雪时的照片。

(1)知道在下滑过程中的运动时间;(2)知道在下滑过程中的运动位移。

结合上述情况讨论:如何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情况确定其受力情况?解题步骤:流程:思考: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中,不管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还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物理量是哪一个?为什么?例2、一位滑雪者,人与装备的总质量为75kg,以2m/s 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直线滑下,山坡倾角为30°,在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为60 m。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1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13)

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标引领]一、牛顿第二定律的作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二、两类基本问题一个运动的物体,当所受外力突然变化时,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何变化? 答案:当物体所受外力突然变化时,加速度一定变化,速度一定变化。

但由于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存在多种可能,因此速度可能增大、减小或改变方向等。

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受力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力。

1.判断(1)根据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

( √)(2)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它的受力决定的。

( √)(3)物体在恒力F(F≠0)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该段时间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 √)2.为什么加速度可以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答案:因为在牛顿第二定律中有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而在运动学公式中有加速度与运动参量的关系,所以加速度作为“桥梁”,把物体的受力与运动联系起来。

3.如图所示,运动小车中悬线下的小球向左偏离,偏角恒为θ。

(1)小球受几个力作用?合力方向向哪?答案:两个力;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2)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向哪?小车可能做什么运动?答案:小球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若小车向左运动,则做向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做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探究点一已知受力确定运动情况(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怎样确定物体的加速度?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

(2)已知物体的加速度,怎样确定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答案:由速度公式求某时刻的速度;由位移公式求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3)加速度在知物体受力求物体运动方面起了一个怎样的作用?答案:起了一个桥梁作用。

教科版必修一 3.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教科版必修一 3.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明确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两类基本问题解题思路。

明白加速度是桥梁难点:多过程问题处理三,新课学习1,复习引导(知识点回顾)运动学匀变速公式两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三个常用推论:平均速度a ;速度位移关系b ;位移差公式c (条件:)2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1)惯性: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

b:是描述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c:不受力等效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2)力是;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1)大小:(2)方向:牛顿第三定律:公式(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及与平衡力的异同?)2新课学习1,第一类问题: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来确定问题的受力情况和质量(v,x→a→F)教材例题1,一个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已知向上的拉力F 为640N,物体在最初的2s内的位移为6m,问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分析总结解题步骤第二类问题: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F→a→V,X)教材例题2质量为4KG的物体,以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则水平拉力F1为多大?若F1突然变成F2=6N,并持续作用2S,问:在这2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大?g取10m/s2分析总结解题步骤思考一下,在第二问下5S内物体的位移为多少?(有几种算法)分析多过程问题时:联系点:连接点上相等注意:不同过程F与a相对应,所以没个过程都要重新受力分析。

课堂练习:1、一辆以15m/s的速度行驶的无轨电车,在关闭电动机后,经过10s停下来。

电车的质量是4.0×103kg,求电车所受阻力。

蓝皮例题3如图所示,ACD是一滑雪场示意图,其中AC是长为L=8.0m,倾角θ=37°的斜面CD段是与斜面平滑连接的水平面.人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又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人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不计空气阻力(g=10m/s2,sin37°=0.6,cos37°=0.8),求:(1)人从斜面顶端A滑至底端C用的时间;(2)人在离C点多远处停下.四,课堂小结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问题: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来确定问题的受力情况和质量(v,x→a→F)解题步骤:第二类问题: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F→a→V,X)解题步骤:多过程问题:解题时分过程讨论。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

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标要求: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主要问题;2、掌握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物理问题中重视对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形成正确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3、体会应用所学物理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模型,再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学会应用模型建构的思维解决客观问题;4、能够应用所学基本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解决多过程问题和连接体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难点:应用所学基本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解决多过程问题和连接体问题学习过程:一、知识储备1、运动学公式:(1)速度时间关系:;(2)位移时间关系:;(3)速度位移关系:;2、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二定律:;(3)牛顿第三定律:;二、两类基本问题:1、两类基本问题小练例1:一斜面长4.5m,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求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

(g=10m/s2,sin37°=0.6,cos37°=0.8)例2:一斜面长4.5m,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6m/s。

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g=10m/s2,sin37°=0.6,cos37°=0.8)2、解题思路(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3)解题关键两类分析:一个桥梁:3、随堂练习(1)(多选)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5kg,在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2s内匀加速前进了4m,在这个过程中(g取10m/s2)()A.小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8B.摩擦力的大小是10NC.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1m/s2D.小车的加速的大小是2m/s2(2)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对物体施加大小为10N,与水平面夹角为37°斜向上的拉力。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1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11)

第5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情境导学]一个小孩从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滑梯下滑,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梯长度为L ,怎样求小孩滑到底端的速度大小和需要的时间?提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 由v 2=2aL 可得v =2g (sin θ-μcos θ)L由L =12at 2可得t =2L g (sin θ-μcos θ)。

[知识梳理]1.牛顿第二定律的作用: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2.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物体的加速科学思维 (1)通过阅读课本,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2)通过阅读课本,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3)通过计算,掌握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度,结合受力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力。

[初试小题] 1.判断正误。

(1)根据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

(√) (2)根据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断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方向。

(×) (3)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它的受力决定的。

(√) (4)只要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就能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2.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 通过的位移是x 。

如果水平恒力变为2F ,物体仍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2t 通过的位移是( )A .xB .2xC .4xD .8x解析:选D 当水平恒力为F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a x =12at 2=Ft 22m。

当水平恒力为2F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 =ma ′, x ′=12a ′(2t )2=4Ft 2m 。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学案.docx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学案.docx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学案【题型一: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如图所示,质量7» = lkg的小球套在细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心30。

角,球与杆Z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6 ,球在竖宜向上的拉力F=20N作用下沿杆向上滑动.(g = 10m/s2).(1)在方框中inti出小球的受力图.(2)求球对杆的压力大小和方向.(3)小球的加速度多大?小球的受力图【题型二:由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方向平行于斜面、大小为F=120N的拉力作用下,从固定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拉力作用t尸2s后撤去。

已知斜面打水平面的夹角0 =37°,如图所示。

斜面足够长,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J =0.25,収重力加速度g収10m/s2o 求:(1)在拉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人小幼(2)撤去拉力后,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时间t2(3)H静止开始到上滑至速度为零时,物体通过的总位移人小x总变式训练:一质量m=l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受到F=32N的水平推力作川从静止开始沿斜而向上运动。

物体与斜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0.5o推力F作用2sJTi撤去推力。

求物体再运动2s后距出发点的距离。

设斜面足够长,g=10m/s2小试牛刀:一•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当拉力F=42 N吋,物体向上的加速度a =4.0 m/s2,不计空气阳•力,gKX 10nVs2.WlJ:⑴物体的质量m为多大?⑵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2 s内的位移和2 s末的速度分别为多少?【题型三:由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倾角9=37。

,质量M=5 kg 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

质量m = 2kg 的木块置于斜面 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 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 持静止。

求:(1)物体到达底端时速度大小;(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3)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如图4一6—2所示为何雯娜在蹦床比赛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M=0.5kg 木块以v 0=10m/s 的初速度滑上斜面。

1)若斜面光滑,物体能上滑多远?
2)若斜面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能上滑多远?
g=10m/s 2
例题: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M=0.5kg 木块由静止沿斜面下滑,1)若斜面光滑,4s 后物体下滑多远?
2)若斜面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为0.2,下滑4s 时,木块速度多大?g=10m/s 2
(g 取10m/s 2)
练习4: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10N 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已知F 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0,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物体在4s 末的速度和4s
内发生的位移。

3、一个木箱沿着一个粗糙的斜面匀加速下滑,初速度是零,经过5.0 s 的时间, 滑下的路程是10m, 斜面的夹角是300,求木箱和粗糙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g 取10 m/s 2)
例题: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M=0.5kg 木块由静止沿斜面下滑,4s 后物体下滑16m.g=10m/s 2
求:斜面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例题: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M=0.5kg 木块以v 0=20m/s 的初速度滑上斜面,2.5s 后速度减为0.
求: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g=10m/s 2
学案三:超重失重
A.以竖直向上加速的电梯里;
B.以竖直向下减速的电梯里;
C.以
竖直向下加速的电梯里;
D.以竖直向上减速的电梯里;
2
2/m s 22/m s 22/m s 2
2/m s 例1:求下面描述的情况中,对m=60kg 的人来
说,电梯受到人的压力是多大?(g = )
【例】底座A 上装有一根直立长杆,其总质量为M ,杆上套有质量为m 的圆环B ,它与杆间有摩擦,当圆环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运动时,圆环的加速度大小为a ,底座A 不动,求圆环在上升的过程中,水平面对底座的支持力分别是多大?
【例】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已知斜面体的质量为M=10Kg ,一质量为m=1.0Kg 的木块正沿斜面体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木块滑行路程s=1.0m 时,其速度v=1.4m/s ,而斜面体保持静止。

求:
⑴求地面对斜面体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⑵地面对斜面体支持力的大小。

例2:一个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kg 的重物,在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为2m/s 2的电梯中,他最多能举起多少千克的重物。

(g = 10m/s 2)(设同一个人所能提供的最大举力一定)
10m/s 2
案四:竖直上抛及往复运动
例2、在楼房的阳台外以初速度20m/s 竖直上抛一物体,求抛出5秒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

(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m/s 2
练习:以20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篮球,设空气阻力恒为2N ,石块质量为1kg 。

g 取10m/s 2 ,
求: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回到抛点的速度是多少?
•例1:在某一高处,竖直上抛一物体,初速度为30m/s ,求(g 取10m/s 2)
1)物体在1s 末、2s 末、4s 末、5s 末、6s 末的
速度及距抛点的高度。

2)物体在8s 末(未落到地面)的速度及距抛
点的高度。

讨论结果代表的物理意义
例题:一个小球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端受到一个冲击后,以初速度20m/s 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求:(g 取10m/s 2)
1)减速到零所用时间及向上的位移
2)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么?下滑的加速度多大?3)从滑上斜面起计时,5s 时小球的速度及位置?
例题:一个木块在倾角为37°的斜面底端受到一个冲击后,以初速度38m/s 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木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求:1)减速到零所用时间及向上的位移
2)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么?下滑的加速度多大?3)从滑上斜面起计时,7s 时小球的速度及位置?g 取10m/s 2
学案
五:做直线运动的条件
2)求:车向右匀加速行驶,a=g 时,绳的拉力?
例:车厢内用轻绳悬挂一小球,小球质量为M 1)车匀速运动时,悬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多大?
例:卫星沿着与水平方向成θ=30°的直线,向上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求出卫星的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方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卫星质量是m ):
1)卫星匀速运动时。

2)以加速度a=g,
练习:小车上固定一个支架,斜杆与竖直杆夹角θ=45°,斜杆底端固定一个小球,质量为m.小车水平向右运动。

求:1)车匀速时,杆对球的支持力
2)车加速,3)车加速,,杆对球的支持力4)车加速运动,支持力又多大?
练习: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与水平成θ角,人站在扶梯上,随扶梯向上运动,人的质量为M 。

求:
1)匀速运动时,扶梯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2)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时,扶梯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v 例:车厢内用轻绳悬挂一小球,小球质量为M 3)车向右匀减速运动,a=g 时,悬绳与竖直方
向夹角多大?拉力多大?3)以加速度a=g,减速向上运动时。

练习、如图电梯与水平成30°如图所示电梯和地面成30°角,当电梯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人重力的6/5倍。

假设人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

求:(1)电梯的加速度;
(2)人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学案六:整体法和隔离法及相互作用力的判断
2)若桌面与物体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木块间相互作用力是多少?
A B
【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A 、B 两个木块,其质量为
m A 和m B ,在已知的水平向右的推力F 作用下,向右运动。

1)若桌面光滑,求木块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 B
θ
2)若斜面与物体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木块间相互作用力是多少?
【例2】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A 、B 两个木块,其质
量为m A 和m B ,在已知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 作用下,向上运动。

1)若斜面光滑,求木块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例3】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着质量为M 的滑块,用细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 的物体相连,由静止释放后,滑块向右加速运动。

试求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和细绳中的张力。

m
例题:A 、B 两个物块用轻杆固定,置于光滑斜面上。

M A =2M B ,现由静止释放后,A 、B 下滑。

斜面倾角为θ,求:
B
m
【例4】水平桌面上放着质量为M 的滑块,用细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 的物体相连,滑块向右加速运动。

已知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求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和细绳中的张力。

例题:A 、B 两个物块用轻杆固定,置于斜面上。

M A =2M B ,μA =2μB ,现有静止释放后,AB 下滑。

斜面倾角为θ,且tan θ> μA .求:B 受到杆上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若μA =μB ,杆的弹力又多大?
学案七:整体法隔离法及临界现象
例题:光滑水平面上叠放两个长方体物块,两物块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M=6kg,m=4kg,1)水平拉力F=10N 时,共同运动的加速度多大?m 受的静摩擦力多大?
2)m 物块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多大?此时F 大小是多少?
例题:光滑水平面上叠放两个长方体物块,两物块间动摩擦因数为μ=0.4,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M=6kg,m=2kg,为使m 物块能保持相对M 静止共同运动,F
例题:光滑水平面上叠放两个长方体物块,两物块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M=6kg,m=4kg,为使m 物块能保持相对M 静止共同运动,
F
若斜面与物块间μ=0.1,为使它们共同运动,F 力的大小范围是什么?
例题:质量M=10kg 的斜面小车,表面光滑,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斜面倾角θ=30°。

将m=2kg 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为使物块相对小车静止,需要用水平向右的推力F ,使它们共同运动。

求:推力多大?
例题:两个斜面体A 、B 靠在一起,接触面光滑,倾角θ=45°,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两物体质量均为10kg 。

现用一个水平推力,使AB 共同运动。

求:F 力的最大值是多少?
例题: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物块,中间固定连接一个弹簧,竖直叠放一起,处于静止状态。

物体质量m=10kg ,弹簧劲度系数k=100N/m.某时刻起施加竖直向上的恒定拉力F=240N ,在下面物块恰要离开地面时,上面物块的加速度多大?
此时弹簧伸长多长?
若水平面与A 、B 结果又如何?
例题: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物块,中间固定连接一个弹簧,靠在斜面上的固定挡板上静止。

物体质量m=10kg ,弹簧劲度系数
k=100N/m.某时刻起施加沿着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240N ,在下面物块恰要离开挡板=
例题:天花板上固定连接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固定小物体,人用手拿着木板托住小物体,使它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处于原长。

若物体质量m=1kg ,弹簧劲度系数k=100N/m.某时刻起,手托着木板和物块一起向下做加速度为0.2m/s 2
匀加速运动,直到物块恰要离开木板时,物体运动时间是多少?
已知θ=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