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临床分析
绝经后取环致子宫穿孔盆壁出血1例临床分析

2 。 血红 蛋 白 107.0 g/i ,丙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19 U/I ,碱 性 磷 均耐 药 _2]。
酸 酶 1 73 U/L(正 常 参 考 值 34~ 104 U/L),7-谷 氨 酰 转 肽 酶 2 讨 论
190 u/1 (正 常参 考值 9~ 64 U/L),乙 型肝 炎 病 毒 e抗 体 、核 心
病 房 ,先 后 用美 罗培 南 、哌 拉 西 林 /舒 巴 坦 钠 进 行 抗 感 染 治 疗 , [1] 叶 应 妩 ,王 毓 三 ,申 子 瑜 .全 国 临 床 检 验 操 作 规 程 [M].3
又 抽 取 2次 血 培 养 检 查 ,均 无 细 菌 生 长 。患 者 体 温 血 象 逐 渐 恢
显 ,不 易 控 制 ,随 时 有 破 裂 死 亡 可 能 ,无 绝 对 禁 忌 证 ,于 第 3天 负 担 ,使 患 者 早 日康 复 。
晚 即做 右 股 动 脉 切 开 降 主 动 脉 假 性 动 脉 瘤 腔 内修 复术 ,术 后 送 参 考 文 献
入 外 科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SICU)治 疗 ,术 后 第 2天 即转 回血 管 科
时 ,分 别 转 种 血 琼 脂 平 板 、麦 康 凯 平 板 ,经 过 35 ℃ 培 养 24 h
Clinical Isolates Distinct from Those of Animal Originl,J].
后 ,在 血 琼 脂 平 板 呈 灰 白色 菌落 ,圆 形 、无 溶 血 、湿 润 、光 滑 。麦
糖 、血脂 均正 常 。恶 性 肿 瘤 相 关 因子 82.0 U/mI (正 常 参 考 值 物 中 毒 、伤 寒 和 副 伤 寒 。 败血 症 多 发 生 于儿 童及 免疫 力低 下 的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临床分析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引起子宫穿孔的原因和及防治策略。
方法选取本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取的34名因行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
结果在本次34例子宫穿孔主要由于人工流产、上环、取环导致了子宫穿孔,其中有21例是因为施行人工流产所致,占总共的61.76%(21/34);因上环放环导致穿孔的有7例,占20.59%(7/34);因取环导致穿孔的有6例,占17.65%(6/34)。
最终有23例通过手术治疗,另外11例为保守治疗。
结论子宫穿孔对女性的身体会造成重大的伤害,导致子宫穿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往往是由于手术者操作不规范,比如检查子宫位置、大小错误,或者在手术过程中一些操作不符合规范,操作粗暴所致。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也多式多样,影响其临床表现的因素为穿孔大小、部位、是否伴有血管、内脏损伤等等。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子宫穿孔;人工流产;上环取环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14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12-01在实施计划生育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手术者操作的原因导致发生子宫穿孔,比如说器材消毒不够而导致了宫内感染、器材太过坚硬而造成划伤等等,所以说子宫穿孔也是计划生育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由于计划生育手术而导致的子宫穿孔现象也不断的在增多,发生了子宫穿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治,轻者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育能力,重者威胁到女性的生命健康。
现将本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取的34名因行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从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进行15166例人工流产手术,其中有21例发生了子宫穿孔,发生率为0.138%;上节育环手术5149例,因上环导致穿孔的有7例,发生率为0.136%;取节育环手术3139例,因取环导致穿孔的有6例,发生率为0.191%。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影像学检查报告解读

IUD 钙化 骨骼 结石
二、解读报告技巧
(2)动、静脉:CDFI,血流参数等
血流情况 血流参数
• 丰富、少量;环状、半 环状
• PS、ED、PI、RI、S/D
二、解读报告技巧
(3)结论中常用定性描述: 囊性、实性、囊实混合回声
囊性
实性
囊实混合性
二、解读报告技巧
(二)正确理解报告结论中规范术语
“符合……”
谢谢大家 !
二、解读报告技巧
(六)需与临床结合
(1)分析检查描述和结论提示的准确性;描 述与提示的前后一致性。密切与临床结合。
由于影像学检查的特殊性,多单独操作,自行检 查;出具检查报告时,不能集思广议,可能会出现漏 诊、误诊等现象,与临床间缺少交流。
二、解读报告技巧
(2)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诊断经验, 对人体解剖及正确术语掌握不规范,缺乏对图像的识别 和分析,易导致漏诊、误诊。
四、常见团块位于附睾部位。
四、常见并发症超声表现
④鞘膜腔内的血肿
暗区包绕睾丸附睾,白膜下、脏层 鞘膜下暗区作为鞘膜腔内暗区的一 部分。
四、常见并发症超声表现
⑤阴囊壁血肿
暗区位于皮肤、肉膜层内,故暗 区不局限,边界不清,暗区可以 跨双侧阴囊。
位于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精索 内筋膜层内,暗区局限于精索内、 外筋膜间,故血肿局限,边界清 晰,位于阴囊一侧
3、双向血流频谱,提示重度盆腔静脉淤血。
四、常见并发症超声表现
管腔内可见中等回声, 可见充盈缺损,未见明 显血流信号。
提示:盆腔静脉扩张迂 曲伴血栓形成
四、常见并发症超声表现
PCS的静脉迂曲扩张,血流信 号呈“湖泊”状。
四、常见并发症超声表现
节育手术子宫穿孔27例临床分析

3子宫穿孔部位与子 宫位 置的关 系 :
2 例 中前位子 宫穿孔 1 例 , 7 5 后位 子宫穿 孔 8 , 平位子 宫穿孔 例 水 4例 , 中前壁 穿孔 6例 , 壁穿孔 9 , 其 后 例 底部 穿孔 6例 , 角部 穿孔 4 例 。
4处理情况及转归
2 例患者 临床 症状较 重 , 7 穿孔 较大 , 开腹手术 治疗 。行单 纯子 均 宫修补术 1 例 , 2 子宫切 除术 l , 例 子宫 修补肠修 补 7 , 例 子宫修 补部份 肠 管切 除 3 , 例 子宫修 补加 附件 切除 1 。无 l 例 例死 亡 , 部治 愈 出 全 院 , 院最 1提高早孕诊断率 , 防止 吸空 , 本组 8 例哺乳期 闭经误 诊为早孕而 吸空致 子宫穿孔是 一个值得重视 的教训 , 妊娠的诊断依 据要充足 , 对 特 别是 对哺乳 期的妇 女更应 慎重 , 经虽是生 育年龄妇 女怀疑 妊娠最早 停 最 重要的症状 , 但停经不一定 就是妊娠 , 闭经为多种生理 及病理情况所 共有, 只能作为 妊娠的 主要症 状之一 。据上海 国际和 平妇幼保健 院的 资料 分析 , 关于 早期妊 娠方面 的症状 与体征 的分析 。停 经 4 ~ 0 l 6 天 者, 正确 诊断率仅 为 7 - % , 2 8 因此 早期妊 娠的诊断不 能单凭停经 作为 唯 一的依 据 , 除要作 妇科双 合诊 检查 外 , 必要时 作妊娠 试验 , B”超 “ 检 查等辅助 诊断 , 对于症状 、体征 , 助检查 不符者 , 辅 不可勉 强作 出诊 断 而仓 促进 行手 术 , 防止吸 空 , 少子 宫穿孔 的发 生 。 减 () 2重视 易发子宫穿 孔的因素 , 术前要 详细 了解病 史和认真细 致地 做好 妇科检查 , 对有剖宫产 史或哺乳期受孕而 行人工流产时 , 术前先按 摩 刺激子宫 , 其收缩变硬 , 中扩 宫后宫旁注射催 产素 1 单位 , 使 术 0 以利 手 术 , 少损 伤 , 减 并应 由技 术熟 练的 人进 行操作 。 () 3严格 执行手 术操 作常规 : 术操作 必须严格 执行操 作规程 , 手 不 可 轻视 小手 术 , 同时 要加 强责 任心 , 作要 稳 、准 、轻 柔 , 操 务求 做到 每次 手术操作均随 时警惕有损伤 可能 , 保持 精神思想的 高度集 中 , 严防 子宫穿孔的发生 。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6例临床分析

致 穿孔 7例 , 占4 3 . 7 5 %, 取 环致 穿孔 3例 , 占1 8 7 5 %, 上环 致 穿孔 2例 , 占1 2 . 5 %, 葡 萄胎 二 次 清 官 穿孔 2例 , 占1 2 . 5 %, 引 产及 顺 产后 人 流 合并 感 染后 行 清 官 术 致 穿 孔 各 1例 . 占1 2 . 5 %。结 论 对 计 划 生 育 专 业手 术 者 加 强 培训 , 提 高他 们 的 技 术 水 平 , 提 高 早 孕 的诊 断 率 。 关键 词 : 计划生育手术: 子 宫 穿 孔
医学信息 2 0 1 3 年 4月第 2 6卷第 4期( 下半月) Me d i c a l I n f o r m  ̄i o n . A p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4
计划 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 1 6 例 临床分析
李 文 芳
( 武 汉 市黄 陂 区妇 幼 保健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3 0 0 )
本组病例因为及时得到正确诊断 , 采取 治疗措施得 当, 患者均得以痊愈 出 院, 无l 例死亡。
3讨 论 ຫໍສະໝຸດ l 6例中哺乳期人工流产致穿孔 7 例, 占4 3 %( 其 中 4例有剖宫产史 ) , 取环致 穿孔 3 例, 占1 8 . 7 5 %, 上环致穿孔 2 例, 占1 2 . 5 %, 葡萄胎二次清宫穿孔 2 例, 占1 2 . 5 %, 引产及顺产后人流合并感染后行清官术致穿孔各 1 例, 占1 2 . 5 %。 1 . 3 发生 的原因 均为手术器 械损伤 , 其 中吸管穿孔 5 例, 刮匙穿孔 4 例, 卵圆 钳穿孔 4例 , 探针穿孔 2 例, 环钩穿 L l 例。 1 . 4 诊断 ①手术者在宫腔操作 时, 突然感到失去宫壁阻力 、 无底感 , 或术中感 觉宫底越来越深, 所用器械进入官腔深度超过术前估计的深度 , 探查官腔深度 与子宫大小不符。②受术者有突然下腹痛或牵拉痛, 患者有出现血压下降、 大 汗淋漓等休克症状 。③吸 出、 钳出或钩出大网膜 、 肠 管等内容物 , 如损伤 膀胱 有尿液排出。④ 彩超下可见穿孔处宫肌层下缺损 、 或出血带样回声 、 节育环异 位至宫壁或腹腔。⑤剖宫产术直视下证实有过穿孔 。 1 . 5 处理 剖腹探查 l 0 例, 手术探查指征 : ①放环器 、 取环钩 、 吸管及卵圆钳等 器械作官腔操作 术后 出现腹痛 、 腹膜炎 、 下腹包块 等。②吸刮或钳夹出异常组 织。 ③大量血性腹水征象 。 本组 1 0例均作子宫修补术 , 其中有 5 例合并肠 、 系 膜、 网膜损伤 . 分别作肠吻合术 2 例, 大 网膜部分切 除术 2 例, 肠系膜切 除术 1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56例临床分析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5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引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预防及处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妇女1022例的临床资料,对输卵管结扎、放置人工节育环、终止妊娠引产三种手术[1]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三种手术共引起并发症5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8%,其中输卵管结扎术278例,造成并发症14例,放置人工节育环466例,造成并发症25例,终止妊娠流产术278例,造成并发症17例。
三种手术造成并发症56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4例,占42.9%;损伤9例,占16.1%;神经官能症5例,占8.9%;内分泌紊乱13例,占23.2%;其它并发症5例,占8.9%。
结论: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进行规范操作,能有效减少和预防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计划生育;输卵管结扎;人工节育环;流产术;并发症;预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有效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计划生育手术主要有三种输卵管结扎术、放置人工节育环、终止妊娠流产术,为观察引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预防及处理措施,本此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妇女1022例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妇女1022例的临床资料,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8.5岁,其中输卵管结扎术278例,放置人工节育环466例,终止妊娠流产术278例。
1.2手术方法1.2.1 输卵管结扎术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以结扎输卵管而达到永久避孕的手术方式,目前我国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输卵管压挫结扎法、切开系膜输卵管部分切除结扎法及输卵管伞部切除法[2],输卵管结扎的手术途径分别有经腹部、后穹窿、阴道前及腹股沟部。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临床观察论文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手术过程中发生子宫穿孔的原因、找出治疗方法及其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9月~7月间收治的18例计划生育手术造成子宫穿孔的病历资料。
结果:18例病例中,有8例是由人工流产吸刮术引起,5例是由取出或放置宫内节育环引起的,2例是因宫内节育器致慢性穿孔,由中期引产和诊刮术导致的分别有2例和1例。
结论:在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不仅要提高责任心和规范操作,还要注意患者病史和详细的身体状况,以减少穿孔的发生,术后还要注意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子宫穿孔【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91-02在实施人工流产、引产清宫、放环、取环等计划生育手术的宫腔内操作时,因可能出现操作方法不规范、不合理等情况,往往会引起子宫穿孔等手术并发症。
有时,甚至可能进一步引发病菌感染、严重失血甚至腹腔器官受损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子宫穿孔的发生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极易造成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鉴于此,现将我院对2010年9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18例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患者的治疗及临床分析情况进行报告。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0年9月~2011年7月期间共出现18起由计划生育手术导致子宫穿孔的病例。
18例病例中,有8例是由人工流产吸刮术引起,5例是由放取宫内节育环引起的,2例是因宫内节育器致慢性穿孔,由中期引产后清宫和诊刮术导致的分别有2例和1例。
18例患者年龄在21~43岁,平均(27.3±5.9)岁;未婚7例,已婚11例。
发生子宫穿孔到确诊的时间:在手术操作时就发现并及时确诊8例,在手术操作结束后24小时内确诊7例,在手术操作结束后48小时确诊2例,在手术操作结束后72小时确诊1例。
最高孕产次g6p2,最低孕产次为g1p0。
1.2 诊断依据:在实施宫腔内手术操作的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脱空感,出现宫壁阻力消失、无底感,出现手术器械进入宫腔内的深度明显超过了宫腔的正常深度。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3例临床分析

【 关键词 】 计 划生育手术 ; 子 宫穿孔 ; 原因和 处理 ; 防治措施
子 宫 穿 孑 是计 划 生 育 手 术 较 为 严 重 的 并 发 症 , 常 见 于 人 L 最 工 流 产 、 环 、 环 、 产后 清宫 等宫 腔 内操 作 不 当所 致 , 时 可 放 取 引 有 发 生 失 血 、 染 、 器 损 伤 等 严 重 后 果 , 不 及 时 诊 治 可 危 及 生 感 脏 若 命 。 现将 笔 者 所 在 站 19 9 7年 1月 ~ 0 9年 1 间 收 治 的 因 各 20 2月 种计 划 生育 手 术 引 起 的 1 子 宫 穿 孑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分 析 , 讨 3例 L 探
【 收稿 日期】 2 1 一O —1 01 1 2
( 文编 辑 : 春 梅 ) 本 陈
计 划 生 育手 术 致 子 宫 穿孔 1 临 床 分 析 3例
张 宇辉 安 化 县 计 划 生 育服 务 站 ( 南 湖
【 摘要】 目的
安化 4 3 0 穿孔的常见原 因、 处理方法及预防措 施。方法 回顾性 分析 1 3例计划 生育手术
致 子 宫 穿 孔 5例 , 生 率 0 09 ; 工 流 产 及 清 宫 9 5 发 .0 % 人 3 2例 , 发 生 子 宫 穿 孔 8例 , 生 率 为 00 6 , 制 在 文 献 报 道 的 较 低 范 发 .8% 控
期 子 宫 因 手术 致 子 宫 穿 孑 0 ~8 % 。本 组 病 例 , 乳 期 有 L % 6 0 哺
24 既往有子宫创伤史 , . 曾有 多 次 人 工 流 产 史 、 剖宫 产 史 , 宫 子 肌层 由 于损 伤 变 薄 , 宫 ( 宫 ) 子 宫 壁 有 瘢 痕 , 宫 肌 层 刮 剖 后 子 有 缺 损 , 作 稍 有 不 当 , 正 常 子 宫 易 发 生 损 伤 。 瘢 痕 及 炎 症 子 操 较 宫, 手术 时 稍 用 力 过 度 即 容 易 从 子 宫 的 薄 弱 处 穿 出 。本 组 病 例 有 8例 人 工 流 产 史 , 剖 宫 产 史 。 4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临床分析■黄亦萍(广东河源市源城区新江医院 517000)【摘要】子宫穿孔是计划生育手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是由于手术时使用质硬的金属器械在宫内进行操作不当所致,有时可发生失血、感染、脏器损伤等严重后果,若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1]。
现将我院因各种计划生育手术引起的20例子宫穿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子宫穿孔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
【关键词】子宫穿孔;放节育环【中图分类号】R71314 【文献标示码】A1 资料与方法111 研究对象 在我院诊治的因施行人工流产、放、取节育环手术所致子宫穿孔20例病历资料。
年龄最小20岁,最大42岁;初产妇5例,经产妇15例。
孕周最小6周,最大16周。
112 临床表现 与内出血量多少及穿孔的性质关系密切,其中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腹压痛、反跳动。
有剖腹探查指征,术中见内出血最少200毫升,最多为1000毫升以上,3例出现失血性休克,尤其是合并肠穿孔肠内容物流人腹腔者临床表现更为明显。
113 诊断依据 (1)手术者在宫腔内进行操作时,突然感到失去宫壁阻力,无底感,探查宫腔深度与子宫大小不相符;(2)多数受术者有突然下腹疼痛或牵拉痛,个别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出汗、面色苍白等休克症状,出血较多者出现血性腹水征;(3)吸出、钳夹或取出异常组织如大网膜、肠管内容物;(4)剖腹探查后证实穿孔。
114 处理方法 凡是吸刮头及探针穿孔未损伤内脏者均按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测血压、脉搏,重视腹部体征,观察半小时,患者一般情况尚好,无内出血表现,立即请上级医师亲自操作将宫腔内容物清理干净,定时肌注缩宫索,预防感染,用止血药,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一周后无异常出院。
如果穿孔小(探针),宫腔空虚,即行上述药物治疗。
凡是有副损伤、内出血、血压下降,均做剖腹探查,行修补术,如有多脏器损伤,面积大,即请外科医生协助治疗,术后消炎,严密观察。
2 结果211 病人分布情况 20例病人中,乡级卫生院、计划生育指导站转入12例,本院发生8例;21~30岁10例,31~40岁8例,40岁以上2例;孕1胎11例,2胎7例,3胎2例;13例为哺乳期,7例为非哺乳期。
212 子宫位置与子宫穿孔部位关系 经剖腹探查及阴道探查宫腔证实,本组中子宫前位及前倾前屈8例,其中穿孔部位在右角前壁2例,右角后壁2例,左角前壁l例,左角后壁2例,宫底中央l例;后位子宫9例,其中穿孔在右角前壁4例,右角后壁2例,左角后部2例,子宫峡部左侧壁1例;平位子宫3例,其中穿孔在左角后壁1例,右角后壁2例。
213 子宫穿孔与脏器损伤的关系 子宫穿孔是否合并有脏器损伤与引起穿孔时使用的器械关系密切。
本组20例中,合并有邻近脏器损伤6例,其中肠管损伤4例(由吸管损伤3例、卵圆钳损伤1例),肠系膜损伤1例(由取环钩所致),阔韧带损伤形成血肿1例。
6例中有明显腹腔内出血者4例。
由吸管损伤3例均合并有肠损伤(其中l例回盲部肠壁缺损4~5cm),取环钩损伤例术中见肠系膜撕裂出血。
由此可见,腹腔脏器损伤发生率由吸管、取环钩、卵圆钳所致者明显高于放环器和刮匙,探针穿孔均未损伤邻近脏器。
214 治疗与转归 病人均住院治疗,探针穿孔者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适当应用子宫收缩剂、抗生素,住院1~5d痊愈出院;6例复杂性损伤病人,4例行剖腹探查,根据损伤情况分别做子宫修补、肠吻合和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给予止血、抗感染、子宫收缩剂等;2例保守治疗;住院时间4~15d,全部治愈,无后遗症。
3 讨论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手术的经验积累,技术操作的熟练和手术器械的改进,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由于手术人员的素质以及手术技术的参差不齐,子宫穿孔仍然是计划生育手术中最常见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见的原因常常是由于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术前未查清子宫的位置、大小、软硬度及病例的特殊情况未能充分了解和正确估计,操作粗暴而造成子宫穿孔。
术中应纠正子宫位置:早孕子宫峡部变软,如子宫倾屈过大,术中容易发生峡部穿孔,术前应查清及纠正子宫位置,术者左手持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向外牵拉,可减少或纠正子宫的倾屈度及偏向,前屈明显的子宫可用宫颈钳夹住后唇向外牵拉加以纠正[2],以便手术顺利进行。
对哺乳期妇女诊断早孕尤其谨慎,不能单凭临床作出诊断,应结合妊娠试验及B超综合考虑,对哺乳期子宫进行宫腔手术时应加倍小心,操作要轻缓,吸宫应采用低负压,哺乳期放环时机:如宫腔小于515c m,应采用其他避孕方法,待月经复潮后再放环[3]。
放节育环的手术操作,看起来简单易行,如不谨慎细致,会造成不良后果,而子宫位置是与穿孔有关联的重要因素,当疑有节育环嵌入肌层时,不宜强取,应通过B超、宫腔镜等检查,确诊后再根据嵌入程度进行处理,以免子宫受到更严重的创伤[4]。
本组有1例为放环15年,因绝经2年而取环,经3人进行宫腔操作,反复多次,盲目强取,虽然环已被拉丝取出,但致一侧阔韧带形成儿头大的血肿并出现休克征象,经剖腹证实左侧子宫峡部有穿孔,即行血肿清除,子宫修补,住院10天治愈出院,因此,对于绝经后取环困难者应引起注意。
因此,为减少或避免子宫穿孔的发生,卫生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对子宫过度前屈、侧屈、后屈者,在术前纠正子宫位置,手术时应小心、轻缓、吸宫负压不要太大;对于畸形子宫、疤痕子宫、哺乳期子宫诊断早孕一定要慎重,应常规作妊娠试验,结合B超检查综合考虑,最好在B超引导下进行操作;对宫颈扩张困难者,可在阴道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600g,以软化宫颈使宫口易于扩张;对哺乳期妇女终止妊娠以药流为佳,如患者一定要行人流,术前妇检可按摩子宫使之收缩变硬,然后扩宫,在刮宫前肌注催产素,再放人吸管或钳刮。
(下转3页)119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体会■田 斌 吴 博 吴光明(贵州毕节地区医院神经外科 5517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术前症状明显缓解。
结论: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应尽早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病程超过3周的硬膜下血肿。
临床上较常见。
现将我院从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67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7例,男59例,女8例。
年龄60~86岁,平均71岁,有明确外伤史48例,未能确定有外伤史19例,病程3周至8月。
112 临床表现:均有头痛头晕病史,伴有恶心、呕吐17例,伴有进行性痴呆、嗜睡13例,单侧肢体无力,步态不稳22例,小便失禁9例。
113 放射学检查:67例均作头部CT或MR I检查,其中单侧血肿55例,双侧血肿12例,血肿呈低密度或等密度62例,混杂密度5例,血肿范围较大,大多数分布于额顶枕叶,血肿量在60m l———150m l,平均量90m l,脑中线都有不同程度偏移。
114 治疗及结果:本组病例入院后均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其中62例低密度及等密度患者直接在血肿最厚处作“(”型头皮切口,牵开后钻孔一个,咬骨钳扩大骨孔一侧,以利于置管冲洗,将血肿腔各向冲洗,直至冲洗液变清,将硬膜下腔注满生理盐水,引流管另切口引出,闭式引流,颅骨钻孔处置明胶一块,缝合切口,另5例中有2例经钻孔引流成功,3例行骨瓣开颅,切除部分血肿包膜壁层,彻底清除血凝块及陈旧血后放置引流管关颅。
引流48———72小时,引流液变清或无液体流出后,复查头部CT,拔管。
全组67例,术后均痊愈,术前神经系统症缓解,生活能自理,未见复发。
2 讨论。
211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病程在3周以上,部分有明显外伤史,其形成机制,目前主要认为与老年性脑萎缩有关,脑组织体积减少,颅腔内相对空间增加,使脑皮质引流至静脉窦的桥静脉受到牵拉及凝血机制障碍,使得患者在受到轻微外伤后即可造成少量出血,形成硬膜下血肿,血肿包膜内毛细血管壁发言不完善,通透性增加,易不断渗血,血小板释放ADP,52羟色鞍导致系统失衡,造成血液不凝,血肿不断扩大[1],当血肿量达到一定数量时,脑内相对容积不能代偿时,便产生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如头痛、头昏、呕吐、复视、进行性痴呆、嗜睡、对侧肢体偏瘫,小便失禁等临床表现。
故有对以上症状之老年性患者,在仔细询问病史的情况下,应尽早作头部CT或MR I检查,一旦确诊,尽快手术治疗。
212 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有双孔钻颅血肿引流术,该方法在血肿两端各钻一颅孔,冲洗时从一孔注水,经另一孔引出,然后缝合高位切口,低位切口作闭式引流。
该方法手术时间较长。
另有间断锥颅细孔排液法,但有引流不够充分,不冲洗,时间较长等缺点,现少用。
还有就是开颅血肿清除,虽可一次性清除血肿,但多由于脑组织受压时间较长,脑膨隆多迟缓,颅内压骤减,易引发气颅,导致皮层静脉撕裂,引发继发血肿。
[2]仅对于钻孔引流无法治疗之患者,故较少用。
目前,大都应用单孔钻颅血肿腔冲洗外引流术,该方法优点为手术时间短,对病人损伤较小,麻醉简单,仅需局麻,必要时加强化,避免了全身麻醉给病人带来的诸多并发症及复苏困难而带来的危险性。
213 针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结合本组67例患者的治疗体会如下:21311 应尽早明确诊断,一旦头部CT或MR I诊断明确,应尽快手术,如合并有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瞳孔改变者,应急诊手术。
21312 如血肿完全液化者应首选单孔钻颅中洗引流术,将血肿中心点置最高处,砖颅孔一个,扩大颅孔一侧,放出陈旧血液,如压力较高时,应以脑棉轻压,缓慢放出,置管冲洗时一定要各方向多次冲洗,直到冲洗液完全清亮为止。
缝合头皮前一定要将颅内空气完全排除并注满生理盐水。
颅骨砖孔处以一明胶海绵填塞防止头皮血液倒流入颅。
对未完全液化的血肿,如置管冲洗不能将血凝块吸出应改骨瓣开颅,彻底清除血凝块,并摘除部分血肿包膜,术后均应闭式引流。
21313 术后应选择头低脚高位约15度,给予足够的补液量,不用脱水剂。
使脑组织尽快膨胀,以闭合硬膜硬膜下腔是预防复合的关键。
并对生命体征、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进行监测,适量应用抗生素,预防消化道出血。
21314 拔管前一定进行头颅CT复查,因本组病人有7例引流管内已无液体流出,但复查CT后有4例出现脑组织膨胀较差,还有部分液体未引出,故延迟拔管,加强补液体后,病情恢复。
有3例出现气颅,但量不多,病人无自主症状,经抽吸拔管后恢复。
本组病例无一例复发。
参考文献:[1]李志文,何永生1黄光富等1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硬膜下血肿7例,中华创伤杂志120011171307[1]胡飞,王建一,硬性硬膜下血肿砖孔引流术后再发血肿1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16:352(上接173页)参考文献:[1]庞云霞,马秀芳,刘志华.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0例分析[J].农垦医学,2001,23(5):308-309.[2]施燕,刘文新.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病例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3):175-176.[3]胡静菊.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4):44-45.[]陈佩珍子宫穿孔的B超诊断及临床意义[]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6()3334.J.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