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6 回忆我的母亲 主课件配套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品

6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1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
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朱德,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三、抄写词语,注音和解释:迁徙.()溺.()死和睦.()衙()门妯娌..()节衣缩食宽厚仁慈四、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了解课文都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并找出表现这些优秀品质的事例的语句。
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掌握文中词语的意义。
五、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5分钟)六、朗读分析课文:教师范读第一段,这段情真意切,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
要求学生仔细聆听,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提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指定几名学生朗读2——15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
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思考他们有什么作用。
“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精品教学课件

课 堂 小 结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锺太夫人 不仅活在朱德的回忆里,也活在我们的心中。为了表达对母亲 的怀念,朱德决定七七四十九天不刮胡子,并提笔写下祭文 《母亲的回忆》。历经四十年的军旅生涯,他最终完成了自己 的承诺!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
• 党中央的挽联: • 八路公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1923年抵达德国哥廷根,次年进入大学学习,并领导哥廷 根中国留学生会;1925年由德国赴苏联学习。
品语言
• ① 经历遭遇;
如何 • ② 情感体验;
与读 者产
生共 • ③ 思想观念;
鸣
• ④ 愿望意志;
与作者的共鸣
通过以上角度,找出与文本与作者 间的共鸣。
写作目的,愿望意志
拓 展 延 伸
课文读到这里,我们为锺太夫人的画 像也画完了。请同学们写出你笔下的家 人,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 毛泽东的挽联: •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课后作业
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 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 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 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小 结 与 思 考
绘细节
阅读第九段前后相关段落,回答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回忆我的母亲》⼀⽂回忆了母亲勤劳的⼀⽣,赞颂了她勤劳俭朴、聪明能⼲、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要⽤尽忠于民族与⼈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六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标 1.知识⽬标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物性格的⼿法,学习本⽂以时间为顺序以⼈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法。
2.能⼒⽬标 引导学⽣在朗读中感悟理解⽂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饱含真情的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领悟作者以朴实⽆华的语⾔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的亲情观。
⼆、教学重点、难点 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
三、教学时数: ⼀学时 四、教学过程 (⼀)事例导⼊调动情感 1.看幻灯⽚讲故事: 从前,有⼀个年轻⼈爱上⼀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来见我。
”年轻⼈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
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的⼼教给⼉⼦,年轻⼈⾼兴的捧着母亲的⼼去见⾃⼰的情⼈。
可是,路上⼀不⼩⼼摔了⼀跤。
这时,那颗还滴着鲜⾎的母亲的⼼连忙问:“孩⼦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
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点:⼼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2.学⽣交流课⼀下,搜集有关作者及本⽂写作背景的材料。
(幻灯⽚:作者像)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幻灯⽚显⽰⽣字词扫清⽂字障碍 2.听录⾳配乐范读。
思考:作者着重回忆了母亲哪⼏⽅⾯的内容?培养学⽣“听”的能⼒,并在此过程中理解课⽂内容。
3.快速浏览获取信息。
⽤⾃⼰喜欢的⽅式或默读或跳读,⽤笔标出关键词语。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3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3篇【导语】《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
篇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
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重点)3.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回忆录。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
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
钟太夫人以85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二、自主学习1.走近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佃农(diàn)祖籍(jí)溺死(nì)私塾(shú)衙门(yá)劳碌(lù)妯娌(zhóu)和睦(mù)差役(chāiyì)横蛮(hèngmán)不辍劳作(chuò)3.理解词义。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贪财好利,没有好心肠。
不仁,不同情别人。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6《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案】

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朴素平实的的语言。
3.学习朱德同志母亲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感受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
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
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
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2.文体知识。
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3.给加点的字注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勉强.(qiǎn g)迁徙.(xǐ) 慰勉..(wèi miǎn) 溺.死(nì)衙.门(yá) 私塾.(shú) 调.料(tiáo)血溅.(jiàn) 瞒着(mán)4.记住重点词语的含义。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宽厚仁慈:(待人)宽容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三、学习课文1.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情很多,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1)学生读书、思考,完成表格。
时间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母亲的个性品质作者小时候(能记忆时起)1885~1900年前后1905年1908年1919年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抗战以后1944年(2)提问明确。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PPT说课教学

第三部分 14-17
第一层(14-15):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 和深刻的影响。
第二层(16-17):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 亲的深恩的决心。
线索:“勤劳”总领全 文,是全文叙事的线索。
预习思考
多音字
( j# )人才济济
济
( j$ )周济
(qi3n)勉强 g
强 (qi2n)强调 g
“看也不看”表明饭食质量差, “吃起来有滋味”更体现了母亲的 聪明能干。
“母亲那种勤劳俭 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 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 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 象。”这句话在文中有 什么作用?
这句话总结了前文 所记叙的内容,导出 了后文的主线,即母 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及 其在生活中的不断发 展、提高。
第8段中对1900年旱灾时的场 面描写反映了什么?
2.文如其人,朱总司令朴实、谦逊、忠厚诚恳,写 出的文章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 没有运用很多的修辞手法。有的同学因此认为本文 不是一篇好文章,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看法。
痛悼母亲,引出回忆 整日劳碌
勤劳的母亲
聪明能干 任劳任怨
回忆我 回忆母亲 的母亲 的一生
革命的 母亲
坚强刚毅 送子读书 给“我”慰勉 期望成功 支持革命
6 回忆我的母亲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 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 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1955年 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其主 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精品教案(第1课时)

《回忆我的母亲》精品教案第一部分教案设计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文章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本文最大特点就是选材精当,事例典型。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
另外,八年级学生一般喜欢词语华丽、情节曲折的文章,理解不了语言质朴、平实文章的长处。
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
此文既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典范,也是一篇德育好教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方法。
2. 领会本文简明、质朴而深沉的写作特色。
-3. 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朱德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深情的语言特点。
难点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选材、组材的方法。
教学突破本文难度不大,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可以先由学生在阅读中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设想: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不需要作过多分析。
主要通过学生各种方式的朗读来感受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并推而广之热爱广大劳动人民的情感。
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归纳母亲的品质,感受课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朱德的资料,并阅读《朱母钟太夫人传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回忆我的母亲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文体知识: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 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 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 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作者简介:
朱德
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 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 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 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7月6日在北京 逝世,终年90岁。 其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品析人物
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朱德回忆了有关母亲的哪些事情?表 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品析人物
母亲经历的事情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退佃、搬家和天灾 没有灰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母亲的思想品质
பைடு நூலகம்勤劳俭朴、聪明能干 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爱憎分明 朴素的阶级意识
有远见 摆脱贫困 和压迫的愿望
深明大义
品析人物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思想品质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勤劳一生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热爱劳动、勤劳一生
合作探究
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推荐阅读
同学们,善待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当我们的母 亲变得老态龙钟的时候,都请加倍善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无论世 事如何改变,她永远是最爱你的那个人!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回忆我的母亲主课件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2、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揣摩质朴、真挚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2、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深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法学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法、朗读揣摩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有哪几个故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哭竹生笋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卧冰求鲤你怎样看待中国古代的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
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
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和枷锁。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板书课题回忆我的母亲朱德二、走近作者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朱德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领导下,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
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三、写作背景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
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
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相关知识这篇文章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
但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回忆。
于是1984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
沿用至今。
四、检查预习请注音佃农(diàn)祖籍(jí)仪陇(lǒng)溺死(nì)劳碌(lù)私塾(shú)衙门(yá)横蛮(hèngmán)不辍劳作(chuò)饱尝(cháng)妯娌(zhóuli)和睦(mù)差役(chāiyì)五、朗读感知,理清结构本文可分为几部分?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六、精读探究第一部分归纳明确:(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待写文章的缘由。
(2)“我爱我母亲”——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明确了全文叙事线索。
提问:值得“我”回忆的事很多,根据“预习提示”介绍,回忆录既可以全面系统地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只写人物事迹片段。
本文写的“很多事”写的是片段,还是一生?贯穿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是什么?明确:勤劳。
本文叙事的线索是什么?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明文章中心并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请在各段落中试着找出中心句,并用铅笔先标注出。
第二段:我家是佃农。
家庭第三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环境第四段:母亲是个好劳动。
劳动第五段: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
能手第六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七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八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爱憎分明)小结: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
分析写作手法:在写法上运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请画出有关议论的句子。
例,如第8段,在叙述乙未年退佃搬家的悲惨遭遇这件事之后,就写了下面的议论:“母亲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这议论起到了赞扬母亲的坚韧顽强性格和爱憎分明情感的作用。
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后支持儿子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
课文分析了作者回忆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为什么选材尽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
这正是本文在选材方面的高明之处。
通过对这些琐事的回忆,表现了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美德?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爱憎分明等美德表现了母亲作为劳动妇女这方面的优秀品质。
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和支持的呢?研讨第9段注意写作方法:前后呼应的写法提问:(1)这段主要写什么?明确:送子读书。
提问:(2)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明确:支撑门户、被逼。
这种前面文字与后面文字内容相联系、相照应的写法就是前呼后应。
其好处是交待了因果关系,使文章严密。
第二课时研讨第10—13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
(提示:概括大意时注意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
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12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第13段,到老不曾脱离劳动,热爱生产。
综上分析,母亲另一方面的美德是什么?是她深明大义,坚持劳动,理解儿子,支持革命。
研讨分析第三层(第14、15段)1.归纳层次大意。
明确:感谢母亲对“我”的教育与深刻影响。
提问:作者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写的?作者感谢母亲是从两个方面写的: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这是母亲留给儿子最宝贵的财富,作者也深深懂得这“财富”的价值及其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从而对母亲发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在结构形式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分列为两段。
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此处承接上文的事实发议论,不仅高度评价了母亲对作者的教育与影响,而且抒发了作者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分析研讨并背诵第三部分(第16、17段)1.找出回忆结束,回到现实的句子。
明确:第16段的第一句。
朱德同志将“用什么方法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七、总结全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报答母亲的决心。
学完这篇回忆录,我们应该向朱德同志学习什么崇高品质?明确:爱母亲,并把这种爱扩大到爱广大劳动人民,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崇高思想品质。
要求学习本文文风纯朴、语言平实的优点和选材精当,叙事、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以时间为序(纬)、以“勤劳一生”为线(经)进行布局谋篇的巧妙的组材方法。
八、快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选择自己喜欢读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勾画关键性词语。
交流收获。
交流句式:“初读课文,我读出了一位母亲,她表现在”。
因势利导理篇章结构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
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
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九、赏读课文感悟升华文章的感情基调“爱”是基本感情,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与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有何作用?①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②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①痛悼母亲的离去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总结文章中心思想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报答母亲的决心。
听录音配乐范读思考:作者着重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内容?回勤劳俭朴忆聪明能干怀我宽厚仁慈念的母亲一生坚强不屈崇母教“我”与困难作斗争敬亲教育影响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十、拓展延伸培养亲情悼念朱德母亲的挽联党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恩、刘少奇、陈云诸人的挽联是: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饮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谢觉哉的挽联是:红星入怀,盖世勋名光子舍;白云在望,漫天晴澹陨慈辉。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师寄语:谁都有自己的母亲。
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
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
十一、布置作业1、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自选题:2、亲自实践:感受母爱,回报母爱。
A: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
B:亲手为母亲做一个礼物。
C:为母亲做一次家务,体会母亲的辛劳。
D:为母亲洗一次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板书设计回勤劳俭朴忆聪明能干怀我宽厚仁慈念的母亲一生坚强不屈崇母教“我”与困难作斗争敬亲教育影响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