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33张PPT)

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由评论历史人物 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 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 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 样理解?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 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 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 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 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对中 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 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诗的 主旨所在。
1、写景叙事之作,描 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 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 战斗气概。
2、上片写景,下片议论 2、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3、写的是北国的雪景, 壮阔而美好,并有诗 人想象。
3、写的是南国雪景,虽 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 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作业:
写 出 两 句 写 雪 的 古 诗 句。
评古代帝王
成吉思汗 (褒扬、批评、自信)
数 风流人物 看 今朝
赞今朝英雄
结构展示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上阕:描写北国风光 热爱祖国河山
下阕: 评论历史人物 赞颂当今英雄
冰封 雪飘 (总写)
长城 惟 大河 顿(分写) 山 舞 原 驰(实写)
豪 迈
须 红装素裹 (虚写)
秦皇 汉武 略输 唐宗 宋祖 稍逊
板书
冰:封(静态)冰雪弥漫的严冬景象
雪:飘(动态)壮阔雄奇的银装世界
实景 望:登高望远(统领下文,展开画卷)
上阕
长城、黄河——静态(互文、夸张)大雪纷飞,
茫茫无际 雄伟壮丽
群山、高原——动态(拟人)
群山绵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学课件(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学课件(全册)

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
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
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
教育部组织编写 九年级 | 上册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
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 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
教育部组织编写 九年级 | 上册
诵读
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
这一观点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教育部组织编写 九年级 | 上册
诵读
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
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
“江山如此多娇……折腰。”
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育部组织编写 九年级 | 上册
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教育部组织编写 九年级 | 上册
听读
听读要求:
听范读,正
读音,感受气 势。
教育部组织编写 九年级 | 上册
初读
正字音:
沁(qìn) 折(zhé)腰
今朝(zhāo)
数( shǔ )风流人物 成吉思汗(hán)
教育部组织编写 九年级 | 上册
诵读
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 物来写的?
义精神。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
教育部组织编写 九年级 | 上册
作业
背诵全诗,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教育部组织编写 九年级 | 上册
第一单元 · 第二课
我爱这土地
教育部组织编写 九年级 | 上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3 《诗词三首》(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3 《诗词三首》(共42张PPT)

•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 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 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 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 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 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2019/7/17
1329138109@
18
课堂练习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 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 实现的豪迈气概。
2019/7/17
19
课堂练习
名句积累
5.收集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酬乐答天谢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被。抛弃的人 怀怀旧念空老吟朋闻友笛赋,到乡翻似烂反柯而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枯朽的树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增长、振作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歌Biblioteka 我在巴山楚水这凄凉的地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精品课件(187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精品课件(187张PPT)
“金樽”“玉盘”“斗十千”“直万钱”写出了 什么?这两句话描绘了什么场景?
“金樽”“玉盘”写出了器皿贵重 ; “斗十千”“直万钱”写酒馔(酒席)佳美,极言宴 饮的丰富、奢华。
精读细研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诗歌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 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 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可见“巧铸灵 运”之妙。
两大典故: 商朝末年的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伊尹受命于商汤
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 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
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 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仍抱有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整体感知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酒杯里盛着价格的清醇美酒,玉盘里装潢价值万钱的佳肴。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知识备查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 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 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 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来塑造形象。
强调情感因素,个性色彩鲜明。
知识备查 方法指导
诗歌赏析三部曲
代表作:《将进酒》《望庐山瀑布》《蜀道难》等。 著有《李太白全集》。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38张PPT)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38张PPT)
人以强烈的美感,也使得说理的文字具有了情感的力量,生动又形 象,在扩大感染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文中用“以 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比喻“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 喜怒哀乐”,这样写大大增强了材料的形象性,既奇特又鲜明。
课文全篇探究
再如文中“假如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 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把有爱的小屋比作金色 池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的美好,非常有感染力和 说服力。如“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 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 运用排比,使得语言更有力度、更有气势。
必考字词梳理
近词
俯拾即是
比比皆是
触目皆是

词 同 这三个词语都用来形容多。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 到处都是, 形 眼睛所看到的地方,


到处都是。形容多 容很多。既用 而易得。只用于物, 于人, 也用于
到处都是。形容多 而易见。多用于物,
不用于人。
物。
少用于人。
① 从学校教育到文化景观,三苏元素在眉山俯拾即是。
脉 空间,即建设“精神的三间小屋”。

第二部分(⑦—⑱ ):分析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如何
修建“三间小屋”。
第三部分(⑲—⑳):指出每个人都应把精神的三间小屋 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 建成精神大厦。
课文整体感知
1.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篇课文阐述了什么是人们精神的三间小屋,即:我们的
17.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彰,显著。意思要记清,中考高频成语。
18.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 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字形易错,右边是“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PPT课件
13.诗 词 三首
水 调 歌 头 · 明 月 几 时 有
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难
( 其 一 )
李白名句
李白名句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 楼饯别校书叔云》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 入京》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 孟浩然之广陵》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 布》
5、背诵这首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谢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被抛弃的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老朋友 反而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枯朽的树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增长、振作
他们是雄关漫道最多情的侠客,
他们是凄凄长夜最孤独的行者,
一朝风雨散去,
揉不碎的是他们赤诚的情怀, 吟不尽的是他们低回的想望, 脚步虽已远去, 但背影却依旧温暖。
谢谢 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大典故:商朝末年的吕尚(即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 曾在渭水之滨磻(pán)溪垂钓;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 乘舟过日月旁边。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 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 的事业。)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第1-12课)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第1-12课)
1 沁园春·雪
一、新课引入
关于“雪”的诗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王安石《梅花》 ——柳宗元《江雪》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
三、归纳小结
主题思想
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 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 基础;议论、抒情又深பைடு நூலகம்了写景。
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
昂,充满了热爱祖国山河、以天下为 己任的豪情壮志。
四、强化训练
1.下阕为何要评说古代帝王?
引出末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古到
颂今(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点明了主题。 2.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 来带领。“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了历史上 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
我们—起去感受诗人那颗激情澎湃的灵魂。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
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 河》,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
了长诗《向太阳》《火把》《黎明的
通知》等。解放后又写了《在浪尖上》 《光的赞歌》。他的作品还有《北方》 《归来的歌》等。
二、新课讲解
上阙,作者以“望”字统领全词,描写了哪些景物?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课件(共5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课件(共50张PPT)
11.醉翁亭记
欧阳修
导入新课: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 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 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 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 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 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 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 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 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 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例:
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 /
高洁,水落 /而石出者,山间 /之四时。 临溪/ 而渔,溪深 /而鱼肥 射者 /中,弈者 /胜,觥筹 /交错。
课文全解
环滁(chú)皆山也。 【译文】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省东部。 环,环绕。]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 中啊。 [意:情趣。在乎:在于。]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 在喝酒上。 [得:领会。寓:寄托。]
【评析:以上是第一部分,写亭的环境与命 名的缘由。表达醉翁寄情于山水的乐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mín),晦 (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文】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 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若夫:句首发语词,往往用于一段之首,用 来表示提起另一件事,可译为“你看(那)”。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晦明变化:朝则 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上册
沁园春

毛泽东
毛泽东诗词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
户侯。
——《沁园春·长沙》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教学目标:
•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
重音。
•2.结合朗读,体会本词的壮美意境和 诗人豪迈情怀。
4、做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学了读了这首词后,是否 有了一名新时代中国人的觉悟!
⑴拥有民族自豪感和坚定的信念; ⑵继承和发扬先辈们那种革命精 神和豪情壮志; ⑶肩负起民族崛起的重任。
——
配 乐 朗 诵 以以 行书 动声 证明 言志
出辈才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 下册
3、作者词的上片写景表现了什么? 下片却写了 多位帝王其目的是什么?
诗人在上片写景表现了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之情;下片写历代帝王中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并一一点评,用他们的功过不足,想说现在是一 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新的 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 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 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的 体现。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思考交流: 1.在诗中,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
应该都紧扣作者“爱土地”而写,它们分别有 什么特殊含义?(请关注修饰语)
2.还有哪些词句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土地 的爱?
(组内交流后再展示)
品读类文我能行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思考: 1.哪句诗最触动你?为什么? 2.既是“类文”,有何相同点?
我来赏析:我最喜欢 从中感受到了作者 法,写出了的
一句,作者写出了 内容
的感情(运用

,表现了作者的
Hale Waihona Puke 心情)。2、让我们整理所体会的情感,带着这些情 感再读课文。
上片:英雄豪迈、气势磅礴
下片:惋惜批判、信念坚定
——
悟 读 传思 精主 神旨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
赏 读 析品 手情 法感
1、读了这首诗,你一定有自己最喜欢的 句子,请你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好吗?
例句1: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中以“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 “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 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感情。
“为国写诗”我能行
请写“三行情书”,抒写你对祖国的热爱。 (以抗日战争或当下为背景皆可)
谈收获
建议从语文技能及思想熏陶等方面谈收获。
作业
积累抒发爱国之情的诗歌,有感情的朗读 或背诵。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 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 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 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 “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 愁四韵》《春天,遂想起》。
稍逊xùn风骚sāo 还看今朝zhāo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顿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重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读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历史不是用来忘记的
读诗我能行(1)
温馨提示—— 1.注意重音,例: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通常重读表达了情感的词) 2.注意感情基调:深沉悲怆
读诗我能行(2)
展示并评价 1.邀你来展示。 2. 听你来评价,评价要求: 不好之处给锦囊(要具体到词句) 表现优秀请点赞(要具体到词句)
品诗我能行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这首诗写于1938年,1938年是怎样的一年?
1938年,逃亡了七年的东北人,凝望故乡的方向, 唯有泪千行。 1938年,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应该不会忘记,敌 人的炮火曾无情的把它灼伤。
1938年,南京!南京!还能听见30万个冤魂声 声呜咽…… 1938年,日军的铁蹄踏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 上……
教案下载:/jiaoan/
写 作 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 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 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 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 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 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词里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 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 信心。这首词,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 礴,旷达豪迈;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万 古,风流豪壮。
•3.在朗读中,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 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 抱负,身为年轻一代继承发扬这种情 怀、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
听 读 明正 节字 奏音
第一PPT模板网
正音正字
沁qìn
莽莽mǎng mǎng
分fèn外妖娆ráo 数shǔ风流人物
折zhé腰
成吉思汗há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