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抗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近况

合集下载

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及抑菌效果研究

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及抑菌效果研究

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及抑菌效果研究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多糖,由壳料中的壳聚糖骨架经过提取和纯化得到。

近年来,壳聚糖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以及其在抑菌方面的作用。

抗氧化性能是评估一种物质对抗自由基损伤能力的重要指标。

自由基在体内产生并能引起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老化等。

过高的自由基水平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寻找天然的抗氧化剂成为了科研和食品工业领域的热点。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被认为具有重要的抗氧化特性。

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壳聚糖中的氨基和羟基官能团具有氧化状马克的活性氧和自由基,有效清除自由基并捕捉活性氧分子。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调节氧化还原平衡、抑制氧化脂质和蛋白质的降解等途径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作为抗氧化剂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在保健品和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抗氧化性能,壳聚糖还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传统的抗菌剂存在着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因此寻找新型的抑菌剂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被广泛研究其抑菌效果。

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病原微生物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壳聚糖的抗菌机制主要包括:破坏细胞壁、干扰细胞膜的透性、干扰细胞代谢及抑制生物膜的形成等。

壳聚糖的阳离子性和高分子量使得其可以与细菌的阴离子表面结合形成很稳定的络合物,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结构,导致细胞溶解和死亡。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透性,抑制其对外界环境的正常吸收和排泄,从而干扰细菌的代谢。

这些抗菌机制使得壳聚糖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尽管壳聚糖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性能和抑菌效果,但是其应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壳聚糖的溶解度较低,难以被人体充分吸收。

此外,壳聚糖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壳聚糖功能活性的开发利用现状

壳聚糖功能活性的开发利用现状

功能性壳聚糖的研究进展李莎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1002班,20102926926)摘要: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从理化性质、制备方法、开发利用等方面对壳聚糖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壳聚糖;理化性质;制备方法;应用。

1.壳聚糖的来源及理化特性1.1壳聚糖的来源壳聚糖是甲壳素[1]经脱乙酰化处理后的产物,即脱乙酰基甲壳素,学名聚氨基葡萄糖,又名可溶性甲壳质,是甲壳素最基本、最重要的衍溶生物。

壳聚糖由于具有无毒副作用、可经微生物降解、良好的生物可容性和成膜性等优良特性,在轻工业、食品、医药卫生、环保、生物工程、农业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随着各国对壳聚糖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加深,壳聚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虾、蟹、蝇蛆和昆虫的外壳贝类、软体动物的外壳和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

地球上每年甲壳素的生物合成量为数十亿吨,其中海洋生物的生成量在lO亿吨以上,可以说是一种用之不竭的生物资源,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如何提取和制备品质优良的壳聚糖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

本文就壳聚糖的一些提取制备方法作一综述。

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变化理象对其生理活性及功能性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壳聚糖分子量与水溶液性质的研究,被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2壳聚糖的物理性质纯甲壳素和纯壳聚糖都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或粉状固体,没有味道、没有臭味、没有毒性,纯壳聚糖略带珍珠光泽[2]。

壳聚糖被称呼为―救多善‖、―基多酸‖等。

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带阳离子的天然活性多糖,被成为人体第六生命要素,在日本被确定为唯一可以宣传疗效的保健食品,可以广泛运用在食品、医药、保健、日化、农业、环保等多个领域。

低分子量壳聚糖

低分子量壳聚糖

低分子量壳聚糖低分子量壳聚糖(Low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 LMWC)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生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特性、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一、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特性低分子量壳聚糖是由壳聚糖经酶或化学方法降解而得到的,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一般在1-10 kDa范围内。

相对于普通的壳聚糖,低分子量壳聚糖具有以下独特的特性:1. 溶解度好:由于分子量较小,低分子量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易于制备各种溶液和制剂。

2. 生物相容性优异:低分子量壳聚糖是从天然壳聚糖中提取得到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3. 生物活性显著:研究表明,低分子量壳聚糖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生物活性。

4. 调节免疫功能:低分子量壳聚糖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产生。

二、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方法目前,低分子量壳聚糖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酶解法、酸解法、还原法和辐照法等。

1. 酶解法:通过壳聚糖酶的作用,将壳聚糖降解成低分子量的产物。

2. 酸解法:利用酸(如盐酸、硫酸等)将壳聚糖进行酸解,得到低分子量壳聚糖。

3. 还原法:壳聚糖经过还原处理,将壳聚糖的N-乙酰胺基团还原为氨基基团,从而使壳聚糖的分子量降低。

4. 辐照法:利用电子束辐照或γ射线辐照壳聚糖,使其分子量降低。

三、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生物活性1. 抗菌活性:低分子量壳聚糖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以通过破坏细菌膜结构、抑制细菌的生物膜形成和干扰细菌DNA复制等机制发挥抗菌作用。

2. 抗氧化活性:低分子量壳聚糖可以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调节抗氧化酶活性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3. 抗肿瘤活性:研究显示,低分子量壳聚糖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4. 促进伤口愈合:低分子量壳聚糖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纤维母细胞增殖、胶原合成、血管新生和上皮细胞迁移等,加速伤口愈合。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

二、壳聚糖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 的研究方法
1、制备工艺
壳聚糖的制备主要通过甲壳素的脱乙酰化获得。常用的脱乙酰化方法包括化 学法和生物法,其中化学法主要包括酸碱催化剂法和无催化剂法,生物法则主要 通过酶解法进行。不同的制备工艺会对壳聚糖的分子量、脱乙酰度等性质产生影 响,从而影响其生物医学应用效果。因此,针对不同应用领域,需要优化制备工 艺,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质的壳聚糖材料。
参考内容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是由甲壳类动物的外壳经过脱乙酰化处理 而得到的一种生物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独特的物理 化学性质,壳聚糖在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演示将围 绕壳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开讨论。
壳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近年来,壳聚糖在药物传递系统、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 的进展。在药物传递系统方面,壳聚糖可以作为药物载体,能够实现药物的定向 传递,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在组织工程方面,壳聚糖可以作为细胞支架材 料,为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提供适宜的微环境。在生物材料方面,壳聚糖可以用于 制造人工器官、人工关节等医疗器械。
3.环境保护
壳聚糖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壳聚糖可以用于重金属离 子的吸附和分离,通过离子交换作用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壳聚 糖还可以用于制备环保材料,如可降解塑料、生物纤维等,以降低环境污染和资 源浪费。
三、壳聚糖的应用优势
壳聚糖具有多种应用优势,这使得它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壳聚 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与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对机体无 明显毒副作用。其次,壳聚糖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可以用于吸附和去除水体中 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此外,壳聚糖还具有抗菌性能,可以有 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对于防治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抑菌特性研究进展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抑菌特性研究进展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抑菌特性研究进展吴小勇 曾庆孝 阮征 张立彦(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州510640) 摘 要: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及其在食品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还对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

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抑菌,防腐保鲜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Xiaoyong Wu,Q ingxiao Z eng,Zhen Ruan,Liyan Zhang(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Food Science,South China Univ.of Tech.,Guangzhou510640)Abstract: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 and its a pplication in food preservation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Moreover,th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and the effect factors of chitosan were com pletely discussed.K ey w ords:Chitin,Chitosan,Antimicrobial activities,Preservation0 简介甲壳素是可以再生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数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有机物,估计每年的生物合成量达100亿吨[1]。

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聚糖,由于存在自由氨基,其溶解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大大改善,表现出比甲壳素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主要有:食品防腐保鲜、酒类除浊和果汁的澄清、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水净化等。

Fereidoon Shahidi 等综述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在这方面的应用[2],宋清华等也有类似的介绍[3]。

壳聚糖抗菌保鲜膜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抗菌保鲜膜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抗菌保鲜膜的研究进展壳聚糖抗菌保鲜膜是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保鲜性能。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保鲜要求的提高,壳聚糖抗菌保鲜膜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壳聚糖的性质、抗菌机制和应用等方面综述壳聚糖抗菌保鲜膜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型糖苷键链接而成的天然聚合物。

它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如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抗菌性和膜形成性等。

这些性质使得壳聚糖成为一种理想的食品包装材料。

同时,壳聚糖还可以通过改性方法调整其性质,以提高其抗菌性能和保鲜性能。

壳聚糖的抗菌机制主要包括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两个方面。

物理作用是指壳聚糖膜通过形成物理屏障来阻止微生物的进入,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化学作用是指壳聚糖膜中的阳离子通过与微生物表面的负离子结合,使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通过释放其分解产物壳寡糖来产生抗菌作用。

壳寡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改性壳聚糖的方法来提高壳聚糖抗菌保鲜膜的性能。

常用的改性方法包括交联改性、共混改性、包覆改性和复合改性等。

这些改性方法可以使壳聚糖与其他物质相结合,形成复合材料,从而提高壳聚糖膜的机械性能和抗菌性能。

另外,研究人员还通过添加纳米材料和功能性物质来改善壳聚糖膜的性能。

例如,添加纳米银颗粒可以显著提高壳聚糖膜的抗菌性能。

壳聚糖抗菌保鲜膜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和生鲜果蔬的保鲜。

由于壳聚糖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可以有效地延缓食品的腐败和变质。

此外,壳聚糖膜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可以保护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延长其保鲜期。

总之,壳聚糖抗菌保鲜膜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

通过改性壳聚糖的方法可以提高其抗菌性能和保鲜性能。

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探索壳聚糖抗菌保鲜膜的制备工艺和机制,并加强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研究,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保鲜性能的需求。

壳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得到的一种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碱性多糖。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尤其是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外壳中,也存在于真菌和藻类细胞壁中。

全世界每年蟹、虾和龙虾等水产品加工后的甲壳废弃物有100 多万t,其中含有10%~30% 甲壳素。

甲壳素溶解性较差,化学性质也不活泼,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一般的有机溶剂,仅能溶于无机浓酸等一些非常规溶剂。

甲壳素经过脱乙酞基后,得到的壳聚糖呈白色至淡黄色,虽然仍不溶于水、碱溶液和有机溶剂中,但可溶于稀酸溶液,包括无机稀酸(盐酸、硝酸等)和有机稀酸(醋酸、乳酸、甲酸、抗坏血酸、苹果酸等)。

在柠檬酸、酒石酸等多价有机酸的水溶液中,壳聚糖只有在加热至高温时才能溶解,而当温度下降后呈凝胶状。

1 壳聚糖的制备壳聚糖来源丰富,提取工艺也较为简单,成本低廉。

其方法是用乳酸菌发酵新鲜虾壳,用发酵过程产生的乳酸脱去虾壳中的矿物质和蛋白质等,发酵产物经过固液分离即得到甲壳素。

此法用葡萄糖作为发酵的限制性底物,当大规模生产甲壳素时,还可以用蔗糖代替葡萄糖,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2 壳聚糖的生物活性2.1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徐介民(2008)在重约50g草鱼的基础日粮中添加壳聚糖(0.25%、0.50%、1.00%),研究其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壳聚糖能促进草鱼生长,与基础日粮组相比,0.25%、0.50% 和1.00% 壳聚糖组草鱼的增重率分别增加56.6%、72.8%和65.5%。

草鱼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也能影响草鱼的投饵系数,与基础日粮组相比,0.25%和0.50%壳聚糖组其投饵系数均下降8.4%,1.00%壳聚糖组其投饵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昆虫体壳甲壳素的含量最高,体壁灰分含量少,较虾、蟹壳易于提取甲壳素及减少甲壳素分子链酸降解,相对容易生产。

翟少伟(2009)研究了昆虫源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适宜的添加水平。

壳聚糖多糖对人体免疫力的调节作用机制研究

壳聚糖多糖对人体免疫力的调节作用机制研究

壳聚糖多糖对人体免疫力的调节作用机制研究免疫力是人体对于病原体侵入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而对于人们来说,保持免疫力的良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当人体的免疫力处于一种健康、平衡、稳定的状态,才能保护身体免受伤害和疾病的侵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等方面的关注不断升温,壳聚糖多糖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多糖质,其对人体免疫力的调节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壳聚糖多糖是一种源自海洋生物和真菌等生物体内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研究表明,壳聚糖多糖不仅具有抗病毒、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而且还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具体来讲,壳聚糖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免疫细胞增生和分化壳聚糖多糖能够通过刺激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T细胞、B细胞等)进行增殖和分化,同时促进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其中,壳聚糖多糖能够刺激单核细胞向成熟的巨噬细胞分化,同时也能够促进T细胞、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使得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数量和质量均得到了提高。

2、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壳聚糖多糖不仅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向受体位置的趋化和粘附,加强免疫反应的强度和范围,从而有效地增强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抵御各种细胞内感染、肿瘤等疾病的侵袭。

3、调节体液免疫功能壳聚糖多糖还能够刺激体液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腺样体细胞等)分泌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从而调节体液免疫反应,促进人体对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清除。

此外,壳聚糖多糖还能够提高血清中抗体的含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4、抑制炎症反应壳聚糖多糖不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人体对于细胞损伤、感染等各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长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08 年第 10 卷第 11 期
59
时最强,0. 625 g/ L时最弱。
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交联,得壳聚糖、季 铵化壳聚糖
测定最小抑制浓度和相对抑制率,观察脱乙酰 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达到
度对壳聚糖抑制植物病原菌(胡萝卜软腐欧文菌、 75 %~86 %,冲洗后抑制率仍能保持在48 %~58 %。
食品营养、环境保护、轻工业等领域。在近年倡导 g/ L和0. 625 g/ L,以相应稀释度的乙酸溶液为对照,
可持续发展农业 和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 形势 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
下,壳聚糖在农药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铜绿假单胞菌、鸡伤寒沙门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壳聚糖在农药领域中的应用
壳聚糖——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主要来源 兰阴性菌的抑菌率只有20 %~30 %[ 2 ] 。
于甲 壳 动物 的表 皮 、昆 虫和 一些 细菌 及 真菌 的细 胞
选择2种不同性质的壳聚糖进行体外抑菌试验[ 3 ] 。
壁,是由2- 氨基- 2- 脱氧 - β- D- 葡糖通过β - 1, 4糖 将白色壳聚糖(不溶于水和碱溶液,可溶于稀酸如
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5 %~ 者为0. 1 g/ L。
95 %)抑菌效果随脱乙酰度的增大而降低,提示乙 1 . 3 壳聚糖对真菌的抑制活性
酰基可能对壳聚糖的抑菌性起重要作用[ 4] 。 廖春燕[ 5 ] 研究了 M 3 0 万,3 万和 1 70 0 的 3 种
Ⅰ组 各种 浓 度对 大肠 埃希 菌 均无 抑菌 作 用, 对其 他
1 . 1 壳聚糖对细菌的抑制活性
供试菌的抑菌效果在浓度20 g/ L时最强,0. 625 g/ L
壳聚糖具有天然广谱抗菌活性[ 1 ] ,对革兰阳性 时最弱;Ⅱ组各种浓度对鸡伤寒沙门菌均无抑菌作
菌和阴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对革兰阳性菌的 用,对其他供试菌抑菌效果在浓度 20 g/ L时最强,
58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08 年第 10 卷第 11 期
·综 述·
壳聚糖抗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近况
郑 磊,崔慧斐
(山东大学药学院 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济南 250012)
摘 要: 查阅 相 关 文献 , 综合 、 分 析和 归 纳 了壳 聚 糖 在 生物 农 药 中的 研 究 现 状。 壳 聚糖 在 抗 细 菌、 抗 病毒 作 用 及 其 机 制等 方 面的 研 究都 有 新的 进 展。 壳 聚糖 作 为生 物 农药 有 良 好的 研 究应 用 价值 和 开发 前 景。
关键词:壳 聚糖;生物 农药
中 图分 类号:TQ45 0.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72- 97 9X( 2 00 8) 1 1- 00 58 - 0 5
Rece nt Res ear ch on Ant i mi cr obi al Act i vi t y of Chi t os an and I t s Mechani s ms
敏感性高于阴性菌。壳聚糖浓度 5 mg/ mL时,对革 0. 625 g/ L时最弱;Ⅲ组各种浓度对鸡伤寒沙门菌均
兰阳性菌的抑菌率达 75 %~100 %,而对大部分革 无抑菌作用,对其他供试菌的抑菌效果在浓度20 g/ L
收稿日期:2007- 06- 24 作者简介:郑磊(1985- ),男,硕士研究生,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 E- ma i l : z he ngl e i 8501@163. c om * 通讯 作 者:崔 慧斐 (1 9 6 8 - ),女 ,博 士, 副教 授,硕 士 生导 师
ZHENG Lei ,CUI Hui - f ei (I nst i t ut e of Bi ochemi cal and Bi ot echnol ogi cal Dr ugs,School of Phar maceut i cal Sci ences, Shandong
Uni ver si t y, Ji nan 250012, Chi na) Abst r act :The current r esearch si t uat i on of chi t osan as bi ol ogi cal pest i ci de ar e i nt roduced by ref erri ng t o t he pert i nent l i t erat ure. The great progress on ant i bact eri al and ant i vi rus effect s of chi t osan and i t s mechani sms i s al so present ed i n t hi s paper, whi ch i ndi cat es chi t osan i s of great val ue and has a spl endi d fut ure as bi ol ogi cal pest i ci de. Key wor ds :chi t os an;bi ol ogi cal pest i ci de
苷键聚合的天然聚阳离子生物多糖。由于其分子结 盐酸、乙酸,溶于酸后变成白色黏稠状)的乙酸溶
构中有游离氨基,溶解性较甲壳素有明显改善。壳 液Ⅰ,褐色壳聚糖(易溶于水,不溶于碱溶液,溶
聚糖安全无毒,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 于酸后仍为黑褐色液体)的乙酸溶液Ⅱ和水溶液Ⅲ
及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可广泛用于医学、 各20 g/ L用无菌蒸馏水分别稀释至10,5,2. 5,1. 25
油 菜 黄单 孢茵 绒毛 草 致病 菌、 丁 香假 单孢 茵 黍致 病
Hu 等 [ 11] 用 三氧 化 硫脲 修饰 壳聚 糖,得到 胍 基化
变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不同脱乙酰度 壳聚糖。选取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比较 pH 5. 4
的壳聚糖在浓度0. 000 5,0. 001,0. 005 g/ L时对病 时的抑菌效果,前者最小抑菌浓度为0. 025 g/ L,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