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疼我的两个人老了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2020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2020年春季高考上海语文一积累应用1. ⑴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蒹葭》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⑶《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比拟手法描绘潼关的险峻地势,极富动感。

2.⑴学生想写一幅书法作品送给老师挂在书房,下面合适的一项是()缺选择项⑵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藏龙卧虎国色天香。

来势汹汹,沸反盈天二阅读(一)小说家的情感流溢3.这种情形,就像机敏的蚂蚁,伴之探测器,找到它合适的食物与加点词对应正确的是()作者情感材料答案:B4.第⑤段□处填入的句子语序正确的是()答案:A5.如果要为第⑦段“有的作者把自己隐藏在材料背后,让材料说话”这一说法提供支持,以下最有效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故事离奇,也不避讳对社会的批判B.《水浒传》成功运用白话,形式上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C.《三国演义》对刘备和诸葛亮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D.《红楼梦》冷静客观地塑造人物,人物形象真切生动答案:D6. 具体说明“他的能力越强,权力越小”。

答案:小说家的写作能力,如透过材料呈现世界、内心的能力越强,他以意图支配情感、材料及给读者强加影响的权限就越小。

评分细则:能力1分,权限1分,两者的关系大小比较1分。

7.文章是如何对小说创作“常常不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溢”展开论述的?答案:先明确情感在小说写作中组织材料的关键作用,基于隐含前提“小说反映世界”(1分);而世界的复杂性常超出既有逻辑框架,所以小说材料的组合并不完全符合逻辑(1分)。

情感流溢应适度节制,不能过于直接强烈(1分);另外,情感流溢受意图制约,不过创作目的不能干扰情感和材料,而应与其融为一体(1分)。

这样,文章从材料选择和创作目的两个方面论述了“小说写作并不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溢”这一观点。

(1分)[5分,1点1分,给满为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踩星星的孩子大冬瓜最终掉落下来,稳稳当当落在背篓里。

小女孩嬉嬉的小着,自觉得做了件最了不起的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5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5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课文题解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但小说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这是因为于勒的命运构成了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引子,菲利普夫妇性格的刻画正是在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中完成的,这个标题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被金钱腐蚀的丑恶灵魂。

另一方面,这个题目采用了叙述者的口吻,重点在“我的叔叔”四个字上,表明虽然父母不把于勒当亲兄弟看待,但“我”认为于勒还是“我的叔叔”,作者用这个题目道出了一个孩子的不满。

内容简介年轻时于勒大肆挥霍,人财两空,被看成是流氓,落得扫地除门的地步。

既至美洲,赚了小钱,两年后又发了大财,成为大家的“福星”。

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二姐也因此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兴,出国到哲尔赛岛的旅行,他们在船上却见到一个酷似于勒的穷苦的卖牡蛎的人,菲利普先生在船长那里得到了信息及验证.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成为泡影,眼下二女儿的婚事也岌岌可危。

最后全家不动声色地改乘圣玛洛船回来,以免再次碰上于勒回来吃他们。

最后再也没见过他。

创作背景《我的叔叔于勒》最初发表于1883年8月7日《高卢人日报》,随后被收入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19世纪80年代,正是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的时期。

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出现了延续二十年的农业危机,工业技术发展缓慢,工业危机也时起时伏。

财政寡头为了转嫁危机,一方面向国外大量投资,加紧侵略殖民地;另一方面,在国内加紧盘剥劳动人民,使小资产阶级大量贫困破产,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同时,在文化思想上更加紧用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蚀毒害广大群众。

这篇小说所报写的小资产阶级日益贫闲的境遇和他们海外发财的幻想以及拜金主义的人和人的关系都清晰地反映着时代的面目。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8)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8)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8)试题数:4,总分:01.(问答题,0分)阅读。

幽默感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

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也有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

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

幽默的语言可能会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

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

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

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必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门口。

”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到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幽默地说他的头发时,当场变了脸。

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的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因秃头而自卑。

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所以,越是开放而文明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越富有幽默感。

看来,成为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

山东济宁市2023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济宁市2023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济宁市2023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3.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宇宙大爆炸的火球有些像核爆炸的火球,但核爆炸的火球热量在一小时、一天或一周内就会消散开来。

相比之下,大爆炸的热量就无处消散了,只能在宇宙中徘徊。

事实上,宇宙里也只有大爆炸的产物。

时至今日,大爆炸遗留的热量仍充满宇宙,围绕着我们。

在过去约140亿年的膨胀中,温度已然冷却下来,大爆炸再也无法发出可见光,只能释放出一种不可见的光,即微波辐射。

微波对你而言一定不陌生,它被应用于加热食品、手机通信、传播电视节目等领域。

如果你用过老式电视,当你切换频道时,中间会有画面停顿现象或者雪花出现在屏幕上,约1%的画面停顿和雪花可能来自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

这些微波在被你家电视天线捕获之前,已经在宇宙中飘荡了约140亿年,上次它们接触到的其他事物是宇宙开端的那个火球。

事实让人震惊,宇宙中99.9%的“光”,也就是光子都来源于大爆炸,仅0.1%的光子源于恒星以及星系。

这就是宇宙最为惊人的特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如果你有双能看见微波的眼睛,那么你眼前的世界,包括空空如也的空间都会发出白亮的光。

你就像住在一个大灯泡里。

科学家直到1965年才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且完全出于意外。

但是,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都会发出微波,我们难以分辨哪些是大爆炸发出的。

这正是1964年新泽西州霍姆德尔的两位科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碰上的难题。

这两个人被巨型喇叭状的微波探测器吸引到贝尔实验室工作。

部编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作业(1)

部编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作业(1)

第二单元(编写:卢春林审核:张金英)5 搭石一、看拼音,写词语。

fǎng wèn xùn qī tuō xié gé bì()()()()lǎn duò wěn dìng píng héng xié tiáo()()()()二、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小溪”可以用AA式的词语来形容,“人影”可以用AA式的词语来形容,“明月”AA式的词语来形容。

2.“嗒嗒”是象声词,这样的词语我还积累了、,“深浅”是由反义词构成的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积累了、。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仿写句子)我们在公共场所不能,也不能。

2.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仿写句子)一张张邮票,联结着,也联结着。

3.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四、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让对方先走”让我们感受到山里人有精神,“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让我们感受到。

2.“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让我们体会到山里人的美德。

3. “它们”是指,“美好的情感”是指。

4. 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的?五、课外阅读。

生命的礼物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捐献法规。

当我死亡时,我作出了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的选择。

我端(详祥)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既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看拼音,写汉字。

jǔ sàng dǐ yùyōu lǜshēn yín bié chū xīn cái xiōng yǒng péng pài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伏.案(fú)手榴弹.(tán) 粉身粹骨B.悬(xuán)崖蟠.(pān)桃全神贯注C.叉.(chǎ)腿绷.(bēng)着脸忘忽所以D.苍穹.(qióng)花蕾.(léi)无微不致3.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下课了,有的同学还意犹未尽地课上没弄懂的问题,还有的同学热心地在为不懂的同学题目。

李小刚则在一旁继续解题,好朋友过来约他起到操场上玩,他却了好朋友的邀请。

A.讨论讲解婉言谢绝B.议论解答拒绝C.讲解议论婉言谢绝D.讨论解答谢绝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奋不顾.身——左顾.右盼B.技高一筹.——筹.谋划策C.过.故人庄——三军过.后竟开颜D.千钧.一发——雷霆万钧.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为了防止流感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D.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②她志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

A.神态语言外貌B.语言心理外貌C.语言心理神态D.神态外貌语言7.班级开展“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题演讲活动,小军准备与同学们分享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事迹,下面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A.烈火英雄邱少云B.勇救落水儿童的罗盛教C.舍身堵抢眼的黄继光D.把敌人带进埋伏圈的王二小8.判断,下面的内容的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X”。

四川省巴中学市平昌县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巴中学市平昌县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巴中学市平昌县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春节刚过,武大的樱花就开放了,花期仅一个多月,市民们趋之若鹜....。

即使是下雨天,校园内也是人山人海。

B.星期六上午,春光明媚,同学们相约来到西山公园,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共享天伦之乐....。

C.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做事失去理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D.我们在学习中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妖娆格物至知羁拌恃才放旷B.威摄歇斯底里狼藉重蹈覆辙C.陨落鸦雀无声绮丽吹毛求疵D.烦躁断章取意鄙夷家喻户晓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B.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家质的重要标准。

C.我们如果把中国自己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当今世界上就很难有发言权。

D.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开华为一门艺术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4.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松驰诀别五体头地再接再厉B.端祥荒僻一泻千里脑羞成怒C.辐射渊博焕然一新兴高采烈D.胁助纯粹瓜熟蒂落按步就班5.默写古诗文名句。

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行路难》中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以诗解文”是古典章回小说的一大特点。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班级:姓名:等级: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大海是那么神秘莫测,刚刚还是风平浪静,猛然间fēng bào ()来临,狂风怒吼,波涛hōng míng (),海面上变得xiōng yǒng péng pài (),让人xīn jīng ròu tiào ()。

哥哥说:“今天的天气真的太zāo gāo ()。

"二、选择。

1、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选一选。

(填序号)(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___ ()(2)“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3)“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4)“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___ ______()A、语意的跳跃B、心理活动时断时续C、数字延续的省略D、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这两批货物同时打折出售,严重折本,再这样折腾下去,他可受不了了。

B、他是个性格倔强的人,不能勉强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否则会激起他强烈的反抗。

C、这艘轮船在风雨中迷失了方向,海水已经淹没了甲板,这艘轮船即将沉没,突然一个巨浪袭来,瞬间将它吞没。

D、我们在向别人做出承诺时应当考虑具体情况,而不能不辨是非对错,一概答应下来。

3、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生动的人物事迹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B、我们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C、《桥》多处描写雨水、洪水和桥的变化,就是借助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环境的危险,烘托出老支书临危不乱、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

D、通过关注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好胆小、懦弱和对丈夫的畏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最疼我的两个人老了阅读答案
①身为资深“城市候鸟”,我跟我的同乡会为费尽周折抢到的一张返乡票开心好一阵子。

距离回家的日子越近,我就越容易失眠,辗转反侧,像是害上了相思病。

成年后,以为再也不会像年少时异地求学那么没出息念家,可是我错了,想家是多年前种在心里的毒,发作说来就来。

②我在深圳定居的同学说,城市需要发展,满眼皆是机会,却无处有资格成为谁的故乡。

城市之内无故乡。

我南部小镇的那个故乡,日夜都在超速汰旧换新,纵使有一天风景全殊,但是“故乡”这个名词一定还会是我的命门。

它所能唤起的温暖记忆,皆是因由那往日的所在,潜流着我少年的时光之水,以及我现在仍住那儿的父母。

③看新闻上说“春运”提前60天售票,父母估摸我的归期,打电话问我是否抢到票了,得到肯定答复,那端传来“那就好”的长叹。

我知道,他们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父母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晚19点半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必看,并牢记北京、天津、武汉这三座城市的明日天气——因为那是我们兄弟仨各自定居的城市。

天凉了,提醒我们添衣;下雨了,提醒我们带伞;感冒季,提醒我们开窗通风多喝水……事无巨细到快让人腻烦。

“晓得了!”我偶尔也会冲着电话那端发脾气,挂掉电话。

事后每有后悔,不该如此无礼。

但是当天气转凉,父母照旧电话提醒我。

不管我多么冒犯父母,父母永远不会记恨我。

④自我18岁进城闯荡,每年回家过年,父亲都会很早赶到县
城的小站等我。

一年一次相聚,我目睹了父亲的头发由乌黑利落到双鬓染上风霜。

父亲几乎总是先我一步在人堆里找到我,那时他朝我挥手微笑,笑起来如春风牡丹一样暖人;而现在,他一笑,脸上瞬间荡起万水千山。

心里真不是滋味。

父亲走在前面,我放慢步子跟着他。

他发福了,没走多久就气喘吁吁,一点儿都没有年轻时的样子。

想起早年间跟父亲走夜路,月光澹荡无边,清风掠林拂来,一路上掀起漫漶的山水排场,我几乎是连走带跑才能赶上。

“不行啊,小子,加把劲!”父亲时不时激我,我气喘吁吁冲到前面,父亲三两步就超过了我,那时矫健高大的父亲在我眼中不知有多棒。

⑤每一次归来,我发现,父母正在以我成长的速度老去。

他们越来越容易忘事,拿在手中的东西,一转身,就记不得放哪儿了,急得团团转。

晚上陪他们聊天,聊着聊着,我就困了,可他们一点睡意都没有。

我回房睡下了,他们的房间还亮着。

等我第二日醒来,又听见熟悉的母亲切菜剁砧板的“梆梆”声。

我问她怎么起这么早,她说上年纪了总睡不着。

我鼻尖一阵阵发酸。

父亲早出门遛弯了。

吃饭时,母亲还是习惯把好菜留给我和父亲,还是喜欢给我夹菜,为这事我说过她多次。

“我的筷子是干净的!”母亲无辜得像个被误解的孩子。

⑥世界上最疼我的两个人老了。

我多么希望回到那个年代,父亲壮如虎,母亲爱打扮,他们无需处处照顾孩子的心情,儿女惹毛他们了,当即“开练”,甚至扇你一巴掌,你吧嗒掉眼泪,他们自顾自地提高嗓门对你嚷嚷他们的担忧……那时候他们多鲜亮,简直是我心中的神,因为他们“无所不能”。

⑦对父母,我一路从崇拜、佩服渐变为疏离、怜悯——别说你没有,其实我们都一样。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10期)
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因为长期生活在远离故乡的城市,因此每到接近返乡的日子就会产生浓烈的思乡之情,因此作者痛恨自己很没出息。

B.第二段说“城市之内无故乡”是因为对来自外乡的城市人来说,城市有很多发展机会,但是却没有他们熟悉的故乡记忆。

C.文章第四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方式,表现了父亲今昔的变化,蕴藏着作者对父亲日渐衰老的伤感情绪。

D.文章多处用到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父母的生活,直接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儿子对晚年父母的关心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E.篇末的一句“别说你没有,其实我们都一样”,点出了异乡游子思乡与思亲情绪的普遍性,唤起了更多读者的人生共鸣。

13.请谈谈第②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4.请根据文本,概括分析“我发现,父母正在以我成长的速度老去”这句话的涵义。

(6分)
参考答案
12。

(5分)A D 解析:A“痛恨”于文无据,作者并非要批评自己因思乡而表现出的软弱,说“没出息”是为了表现思乡之情的浓烈;D应是正面描写,“故乡的深深眷恋”并未直接体现。

13。

(4分)【要点】说明了故乡让人们怀念的原因是因为曾经
在那里度过的生活记忆与生活在那里的生活中重要的亲人(2分)引出下文对父母今昔对比的叙述,表现对父母的真切的爱(2分)(从结构与内容两个角度分析。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4。

(6分)【要点】①父亲没有了年轻时的矫健高大,已经渐渐跟不上我的走路速度(2分)②父母经常健忘,母亲的睡眠越来越少,还保持着当年对自己与父亲的关爱,却没意识到已时过境迁(2分)③在父母越来越失去鲜亮的色彩,不再是作者心中的“神”的同时,作者开始关心照顾起父母,表现出一个成熟孝顺的儿子的姿态。

(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