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培训执业药师之常见病辨证论治11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常见病证分析

第十一章常见病证分析
(四)病位:肺和肾涉及肝脾。 (五)病势:实喘易治;虚喘难治。严重阶段可
见肺肾俱虚,孤阳欲脱,影响到心。 (六)预后:病程的长短、病邪性质、病位深浅
有关。
归纳起来,喘证的病因总不离外邪、饮食、 情 志、劳欲等。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 严重阶 段心阳亦受累。外邪、痰浊、肝郁气逆,使邪壅 肺气,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致喘。 所以实喘主 要与肺气不利有关,故曰实喘在肺。 肾为气之 根,司气之摄,若肾元不固, 摄纳失常则气不 归元逆于肺而喘,所以虚喘责在肺肾。
痰热郁肺证
症状:主症+痰热郁肺证(发热,痰黄
稠,烦热口干,面赤,尿赤,便 结)
舌脉: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平喘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方解——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鱼腥草 、公英、双花、连翘—清泄肺热
杏仁、贝母、半夏、苏子、知母、射干、栝楼 皮、地龙—化痰利气
加减——①痰多粘稠—加栝楼、海蛤粉;②喘 不得卧,痰涌便秘—加大黄、葶苈子;③痰黄 有腥味—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蒲公英、冬瓜 子;④身热甚—加石膏、知母、金银花
利咽化痰
暑湿伤表证
症状:共证+发热,汗少,头身困重,流浊 涕,咳吐粘痰,渴不多饮,小便短赤。
舌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方解 香薷 祛暑发汗解表; 扁豆 花、厚朴 和中化湿;金银花、连翘、 鲜荷叶、鲜芦根 清暑解热
气虚感冒
症状:共证+恶寒重,发热轻,气短乏力, 经常感冒反复不愈。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
调护
避风寒 清淡饮食 多饮水(饮白开水1500
3000ml.qd)
预防
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5 稀释,熏2小时)

常见病辨证论治举例

常见病辨证论治举例

常见病辨证论治举例痔疮一、内痔1、肠风下血型症状: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

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方药:凉血地黄汤(细生地、当归尾、地榆、槐角、黄连、天花粉、升麻、枳壳、黄芩、荆芥、侧柏炭、生甘草)加减中成药:槐角丸2、湿热下注型症状: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方药:脏连丸中成药:地榆槐角丸、外用化痔栓3、气滞血瘀型症状: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

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治法:理气袪风活血方药:止痛如神汤中成药:马应龙麝香痔疮膏4、脾虚气陷型症状:肛门松弛,痔核脱出须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面白少华,少气懒言,纳少便溏。

舌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中益气升陷方药:补中益气汤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小建中胶囊、十全大补丸、黄芪建中丸二、外痔1、气滞血瘀型症状: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

舌暗红,苔淡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便方药:桃仁承气沁汤(桃仁、大黄、当归、赤芍、丹皮、芒硝)加减中成药:消痔软膏2、湿热下注型症状: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咳嗽,行走,坐位均可使疼痛加剧,便干或溏,溲赤。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方药:止痛如神汤中成药: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常见病辨证论治

常见病辨证论治

补益肺气
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舌淡苔薄,脉微。 益气养心
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舌淡苔薄,脉弱。
健脾益气
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舌淡苔薄,脉弱。
益气补肾
心悸怔忡,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或结代
养血宁心
纳差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补脾养血
胁痛,肢体麻木,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气淋
实证表现为小便涩滞,淋漓不宣,少腹满痛,苔薄白,脉沉弦 虚证表现为少腹坠胀,尿有余沥,舌质淡,脉虚细无力。
利气疏导 补中益气
血淋
实证表现为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虚证表现为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显著,舌淡红,脉细数。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实证表现为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舌质红,苔黄腻,脉虚 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二、咳嗽★★★
分型 风寒犯肺 风热犯肺 燥邪伤肺 痰湿阻肺 痰热郁肺 肝火犯肺 肺肾阴虚
辨证要点
治法
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舌苔薄 疏散风寒,宣肺解表
白,脉浮紧。
咳嗽气粗,咳痰黏,痰色白或黄,舌边尖红,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舌红少津, 辛凉清润
脾胃系统的疾病:伤食、胃痞、胃痛、泄泻、便秘
方药 朱砂安神丸
龙胆泻肝汤 黄连温胆汤
六味地黄丸 归脾汤 安神定志丸
五、胃痛★★★
分型 胃寒 食滞胃痛 肝气犯胃 血瘀胃痛 肝胃郁热 脾胃虚寒 胃阴亏虚
辨证要点
治法
胃痛暴作,得温痛减,苔薄白,脉弦紧。
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病辩证论治)模拟试卷4(题后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病辩证论治)模拟试卷4(题后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病辩证论治)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B1型题 2. X型题 3. B1型题A.健脾养心B.益气养阴C.滋阴养血D.疏肝解郁E.清心泻火1.不寐心火炽盛证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2.不寐肝气郁结证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3.不寐阴血亏虚证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4.不寐心脾两虚证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重点考查不寐的辨证论治。

不寐之心火炽盛证当清心泻火,方剂应用朱砂安神丸,中成药选用朱砂安神丸。

不寐之肝气郁结证当疏肝解郁,方剂应用柴胡疏肝散,中成药选用解郁安神颗粒、逍遥丸。

不寐之阴血亏虚证当滋阴养血,方剂应用天王补心丹,中成药选用天王补心丸、养血安神丸。

不寐之心脾两虚证当健脾养心,方剂应用归脾汤,中成药选用归脾丸或柏子养心丸。

知识模块:常见病辩证论治A.消食导滞,和胃止痛B.疏肝泄热,和胃止痛C.温中健脾,和胃止痛D.疏肝理气,和胃止痛E.温中散寒,和胃止痛5.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宜选用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6.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嗳气后疼痛减轻,宜选用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7.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宜选用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8.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宜选用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A.香砂养胃丸B.加味左金丸C.保和丸D.沉香舒气丸E.附子理中丸9.胃痛肝胃不和证选用的中成药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10.胃痛寒凝气滞证选用的中成药是( )。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11.胃痛脾胃虚寒证选用的中成药是( )。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病辩证论治)模拟试卷6(题后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病辩证论治)模拟试卷6(题后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病辩证论治)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B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X型题A.杞菊地黄丸B.革?分清丸C.复方金钱草颗粒D.金匮肾气丸E.代抵当丸1.热淋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2.石淋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3.劳淋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A.健脾养心,补益气血B.健脾养心,理气化痰C.行气开郁,化痰散结D.疏肝解郁,理气畅中E.清肝化痰,疏肝解郁4.郁证中,肝气郁结证的常用治法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5.郁证中,痰气郁结证的常用治法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6.郁证中,心脾两虚证的常用治法是( )。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A.薯蓣丸B.四神丸C.河车大造丸D.八珍颗粒E.玉屏风颗粒7.虚劳,血虚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8.虚劳,气虚选用的中成药是( )。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常见病辩证论治9.虚劳,阴阳两虚选用的中成药是( )。

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重点考查虚劳的辨证论治。

虚劳之气虚治法为益气补虚。

方剂应用为四君子汤加减,中成药应用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参芪片。

虚劳之血虚证治法为补血养肝,方剂应用为四物汤加减,中成药应用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十全大补膏(丸)。

虚劳之阴虚证治法为养阴生津,方剂应用为沙参麦冬汤,中成药应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河车大造丸。

虚劳之阳虚证治法为补阳温中,方剂应用为理中汤加减,中成药应用济生肾气丸、四神丸。

虚劳之阴阳两虚证治法为阴阳双补,方剂应用为桂附地黄丸加减,中成药应用桂附地黄丸、薯蓣丸。

知识模块:常见病辩证论治A.防风汤B.乌头汤C.薏苡仁汤D.桃红饮合独活寄生汤E.温经汤10.治疗旭痹的方剂是( )。

天星培训执业药师之常见病辨证论治07

天星培训执业药师之常见病辨证论治07

•十、眩晕 •1.肝火上扰• [症状]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木通、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生地黄)加减。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牛黄降压片、脑立清丸、天麻钩藤颗粒、全天麻胶囊中的一种。

天星医考•2.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 [方药]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神、炒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人参归脾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眩晕宁片、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中的一种。

天星医考•眩晕兼见面红目赤,耳鸣,口苦尿黄,胁肋胀痛,脉弦数,证属•A. 气血亏虚•B. 肝火上扰•C. 痰浊上蒙•D. 瘀血阻窍•E. 肝肾阴虚•参考答案:B天星医考•十一、淋证 • 1.热淋• [症状]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寒热,口苦,呕恶,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

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 [方药]八正散(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山栀子、灯心草)加减。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萆薢分清丸、复方金钱草冲剂、热淋清颗粒、石淋通片、三金片中的一种。

天星医考•热淋的首选方是•A. 五苓散•B. 杏苏散•C. 桂枝汤•D. 八正散•E. 无比山药丸•参考答案:D天星医考•2.石淋• [症状]尿中有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数。

•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 [方药]石韦散(石韦、滑石、车前子、冬葵子、瞿麦)加减。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排石颗粒、石淋通片、复方金钱草冲剂中的一种。

天星培训执业药师之常见病辨证论治10

天星培训执业药师之常见病辨证论治10

•十六、中暑•1.阳暑• [症状]头晕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全身疲软,汗多,发热,面红。

舌红,苔黄,脉浮数。

• [治法]清凉解暑,益气生津。

• [方药]轻则用绿豆熬汤,或地骨皮熬汤,或服用金银花露、西瓜汁;重则用清暑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加减。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保济丸、清暑解毒颗粒、清暑益气丸、暑热感冒颗粒中的一种。

天星医考• 2.阴暑• [症状]精神衰惫,肢体困倦,头昏嗜睡,胸闷不畅,多汗肢冷,微有畏寒,恶心呕吐,渴不欲饮。

舌淡,苔薄腻,脉濡细。

• [治法]发表解暑,除湿和中。

• [方药]藿香正气散(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甘草)加减。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藿香正气水(颗粒、片、软胶囊、胶囊、浓缩丸、滴丸)、十滴水、六合定中丸、甘露消毒丸、玉枢散中的一种。

天星医考•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全身疲软,汗多,发热,面红,舌红苔黄,脉浮数。

证属•A.阳暑•B.盗汗•C.自汗•D.眩晕•E.阴暑•参考答案:A天星医考•十七、疮疖• 1.热毒蕴结• [症状]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

或发生在面部的严重的颜面痤疮,亦属此类。

时伴有发热,口渴,溲赤,便秘。

苔黄,脉数。

• [治法]清热解毒。

• [方药]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加减。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连翘败毒丸、当归苦参丸、金花消疮丸中的一种。

天星医考•热毒蕴结型疖宜选用的内服方是•A.防风通圣散•B.清暑汤•C.五味消毒饮•D.五神汤•E.仙方活命饮•参考答案:C天星医考• 2.暑热浸淫• [症状]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及产妇多见,可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

苔薄腻,脉滑数。

• [治法]消暑化湿解毒。

• [方药]内服用清暑汤(连翘、天花粉、赤芍、金银花、甘草、滑石、车前、泽泻)加减。

执业药师综合辅导: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5)

执业药师综合辅导: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5)

神经系统类疾病:头痛、眩晕、不寐、郁证九、头痛★★1.风寒头痛[辨证要点]头痛起病较急,连及项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散风寒。

2.风热头痛[辨证要点]头痛而胀,发热,面红目赤。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3.风湿头痛[辨证要点]头痛如裹,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祛风胜湿。

4.肝阳头痛[辨证要点]头昏胀痛,心烦易怒,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

5.肾虚头痛[辨证要点]头痛且空,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6.气血虚头痛[辨证要点]头痛隐隐,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舌薄白,脉细弱.[治法]气血双补。

7.痰浊头痛[辨证要点]头痛昏蒙,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8.瘀血头痛[辨证要点]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十、眩晕★★1.风阳上扰[辨证要点]眩晕,遇烦劳郁怒而加重,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2.肝火上扰[辨证要点]头晕且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3.痰浊上蒙[辨证要点]眩晕,头重昏蒙,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痰祛湿,健脾和胃。

4.气血亏虚[辨证要点]眩晕,动则加剧,唇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5.肝肾阴虚[辨证要点]眩晕日久不愈,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弱尺甚。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乳癖
•1.肝郁痰凝
• [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块,或月经前增大,乳房胀痛或溢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

舌苔薄黄,脉弦滑。

•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消坚。

• [方药]消核片(陈皮、白芍、川芎、枳实、荔枝核、橘核、丹参、全瓜蒌、甘草),小金丹(木鳖子、制草乌、枫香脂、制乳香、制没药、五灵脂、当归、地龙、麝香、香墨)、散结灵(乳香、没药、五灵脂、地龙、木鳖子、当归、石菖蒲、草乌、枫香脂、香墨)等。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乳块消、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单用,或与丹栀逍遥丸合用。

天星医考
•2.冲任失调
• [症状]乳房肿块,结节感明显,乳房胀痛,
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面色少华,腰膝酸软,精神倦怠,心烦易怒,月经紊乱。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 [治法]温阳化痰,兼以疏肝解郁。

• [方药]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加减。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乳癖消片(胶囊、颗粒)与丹栀逍遥丸合用。

天星医考
•乳房包块,胀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腰膝酸软,月经紊乱,精神倦怠,脉细弱,证属•A. 气滞血瘀
•B. 脾气虚
•C. 肝郁痰凝
•D. 冲任失调
•E. 肺气虚
•参考答案:D
天星医考
•十九、瘾疹 
• 1.风热犯表
• [症状]发病急骤,风团色红,灼热,遇
热则剧,得冷则减,伴有发热,咽喉肿痛。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 [治法]辛凉透表,祛风清热。

• [方药]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甘草、桔梗、芦根)加减。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桑菊感冒片、
银翘解毒片中的一种。

 
天星医考
•2.风寒束表
• [症状]风团色淡微红,以露出部位如头面、手足为重,遇风、冷后皮疹加重,得温则缓,冬重夏轻。

舌淡胖,苔白,脉浮紧或迟缓。

• [治法]祛风散寒,调和营卫。

• [方药]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羌活、独活、枳壳、桔梗、茯苓、川芎、甘草)加减。

•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中的一种。

天星医考
•风寒束表瘾疹的主要症状有•A. 遇冷皮疹加重
•B. 冬重夏轻
•C. 得温则缓
•D. 脉浮紧
•E. 舌红少苔
•参考答案:A,B,C,D
天星医考
•3.血虚风燥
• [症状]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不愈,且多于午后或夜间发作,或疲劳时加重。

舌红少津或舌质淡,脉沉细。

• [治法]滋阴养血,疏散风邪。

• [方药]当归饮子(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首乌、荆芥、蒺藜、黄芪、生甘草)加减。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湿毒清胶囊、当归苦参丸中的一种。

天星医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