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施肥的措施

合集下载

冬瓜平衡施肥有妙招

冬瓜平衡施肥有妙招

冬瓜平衡施肥有妙招
冬瓜适宜在富含有机质的偏沙质土壤生长,耐肥不耐瘠薄,对氮、磷、钾、钙等养分要求全面。

应重施基肥,并合理追肥。

幼苗期对养分的吸收量少,抽墓期较多,而开花结果期,尤其是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吸收量最多,后期又逐渐减少。

增收氮肥,主茎较长,增施磷钾肥,可延缓早熟品种的衰老,并能降低雌花节位,提高单瓜重量。

基肥。

冬瓜应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精制商品有机肥300-500公斤;如果采用自制有机肥,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并加大用量,每亩施3000-5000公斤。

施有机肥同时还应施磷肥和钾肥,每亩施磷酸二镂、氯化钾各20公斤,磷肥应同有机肥混匀后一同施下,可采取沟施或穴施。

追肥。

定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每亩追施8公斤硫酸钺或3公斤尿素。

坐瓜后,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同时在冬瓜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壮瓜蒂灵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定向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生长周期不落花、不落瓜、无裂瓜、无畸形瓜。

以后再每亩追施磷酸二锈10公斤1〜2次。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近几年来,国家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十分重视,20xx年、20xx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搞好沃土工程建立,推广测土施肥,增加投入,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指导和效劳。

要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立,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

增加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

1什么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科技手段,先测土了解土壤供肥性能,然后综合作物需肥规律,在有机肥为根底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配成肥料直接应用于农作物的施肥技术。

该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特点,结合肥料效应,有针对性、科学合理地确定氮磷钾化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并加工成各种作物的专用配方肥,供应给农户,并指导农民使用。

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地解决作物施肥与土壤供肥、作物需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短缺营养元素,做到科学合理用肥,土壤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作物需要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就补充多少。

使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农作物的需求。

到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化肥使用效益的目的。

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作物一般增产8~15,肥料利用率提高5~10,还可节约投肥10左右,每667㎡节本增收达60~100元。

同时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在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环保建立,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2为什么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2.1按照“一大学说、三大规律”的科学施肥原理,需要我们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2.2国内复杂的土壤类型,多变的土壤养分,需要我们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2.3化肥使用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需要我们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尽快扭转这种不利的施肥格局和错误施肥观念。

保持土壤肥力的方法

保持土壤肥力的方法

保持土壤肥力的方法1.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是保持土壤肥力的关键。

根据土壤质地、作物品种及生长阶段等因素,合理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的配比和施肥量。

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分保持能力和土壤肥力,化肥能直接为作物提供营养,两者结合施用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绿肥栽培:绿肥是指在主要作物种植前或作物间种植绿色植物,如豆科植物和禾本科作物等。

绿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绿肥还能提供氮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

3.留茬留蔓:在作物收获后,保持一定的茬口和蔓口,不进行深耕翻作。

这样能减少土壤的侵蚀,保持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防止养分流失。

4.轮作休闲:合理进行轮作休闲可以有效减少土壤的病虫害发生,同时为土壤提供充足的时间自然恢复。

在休闲期间,可种植一些健康品种的作物,如草本花卉或者其他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更好地保护土壤质量和增强土壤的肥力。

5.防止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比如合理的排水系统、建设固沙坝等,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6.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废弃物:将农作物的秸秆和废弃物留在田地上进行回收利用,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

8.合理使用农药和农膜:合理使用农药和农膜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和损害,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和肥力。

9.种植作物多样化:多样化的农作物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土壤养分的平衡,提高土壤肥力。

10.合理耕作:合理的耕作措施包括适时的耕种、松土和覆盖等。

适时的耕种可以减少土壤中杂草的生长,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的适宜。

松土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和通气性。

覆盖作物残蔓或者秸秆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并且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和农业生产者要重视土壤肥力的保护与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肥力保持措施。

合理施肥与养分平衡

合理施肥与养分平衡

合理施肥与养分平衡
合理施肥与养分平衡
合理施肥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农业增产措施。

多年来的施肥实践表明,为了搞好农业生产,应该牢记并掌握以下6句要诀。

它们对大田作物、蔬菜和果树施肥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施肥原则要坚决贯彻
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的施肥原则是我国肥料技术政策
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重要措施。

这是因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肥料。

可以说,有机肥料的许多优点是化肥所没有的,而化肥的优点正是有机肥料的缺点。

只有两者配合施用才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肥效。

两个养分平衡要切实做到
两个养分平衡是指氮、磷、钾养分之间的平衡和大量元素养分与中、微量元素养分之间的平衔。

只有在养分平衡供应的前提下,才能大幅度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增进肥效。

因而,它是合理施肥的一项重要内容。

过去在单产水高时,土壤中缺什么养分就补充含什么养分的肥料,这叫做矫正施肥。

然而,如今在要求高产的情况下,平衡施肥就显得更加重要,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合理施肥。

平衡施肥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待土壤中养分含量有了很大的增加.那时候就可以适当地减少施肥量,而进入维持性施肥阶段了。

这是合理施肥发展的3个阶段。

应该指出,养分平衡是
相对的,而养分不平衡则是绝对的。

基于这一概念,才能不断地发现施肥中出现的新问题,并给予解决,使作物产量得以逐步提高。

果树平衡施肥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果树平衡施肥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果树平衡施肥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平衡施肥通常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土壤测试:建园前,需对0-40厘米深土层的理化性状进行测试。

主要包括土壤酸碱度(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当地普遍缺乏的矿质元素的含量的测定,根据测试结果,把土壤pH值调整到最适范围,把0-40厘米深土层的磷、钾和微量元素含量调整到适宦水平。

(2)配方施肥:根据果树种类、树龄和产量,进行综合分析,按比例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速效化肥为辅。

保水保肥差的瘠薄土壤,要特别重视有机肥的投入。

(3)叶片测试:一般2-3年进行一次。

7-8月卜、中旬,采取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经洗刷、烘干,测试叶片中氮、磷、钾、钙、镁、铁、锰、硼、锌和铜的含量。

根据叶片营养适宜水平(标准值)及各营养元素的比例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原施肥方案是否合理,并做出相应调整。

平衡施肥技术概述

平衡施肥技术概述

平衡施肥技术概述一、平衡施肥技术的概念平衡施肥,就是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从技术方法上命名的,这种命名方法通俗易懂、一目了然,而国际上通称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施肥方式方法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

其内容包括〃测土配方〃与〃施肥〃两个程序。

〃测土配方〃是根据植物种类、产量水平、需要吸收各种养分数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和肥料利用率来确定肥料的种类与用量,做到产前定肥定量;〃施肥〃是测土配方的实施、是目标产量实现的保证,施肥要根据〃配方〃确定的肥料品种、数量和土壤、植物的特性,合理地安排基肥和追肥的比例、追肥的次数和每次追肥的用量以及施肥时期、施肥部位、施用方法等。

同时要特别注意平衡施肥必须坚持〃有机肥为基础〃、〃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以增强后劲,保证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

二、平衡施肥的基本原理配方施肥科学合理。

就是因为它能够充分发挥其增产、增质、培肥地力的作用。

如果施肥配方不合理,不仅经济效益低下,还会对土壤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配方施肥必须有理论指导,某些学说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实践中客观存在的规律,至今仍然是指导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养分归还学说也叫养分补偿学说,是19世纪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

主要论点是: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带走养分,使土壤中的养分越来越少。

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向土壤施加养分。

2.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律是指作物产量的高低受作物最敏感缺乏养分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产量随这种养分的增减而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最小养分律的涵义,人们常以木制水桶加以图解,贮水桶是由多个木板组成,每一个木板代表着作物生长发育所需一种养分,当一个木板(养分)比较低时,那么其贮水量(产量)也只有贮到最低木板的刻度。

3.报酬递减律报酬递减律最早是作为经济法则提出来的。

平衡施肥原则

平衡施肥原则

平衡施肥原则
平衡施肥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并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满足作物
对养分的需求,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和环境污
染。

3.深施覆土: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应该将肥料深施并在施后
覆土,以减少养分的流失。

4.集中施用:对于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应该采取集中施用的方式,
以提高其利用率。

5.肥水结合:施肥与灌溉相结合,能够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6.根据土壤条件施肥:不同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养分含量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土壤条件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7.根据作物需求施肥: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吸收能力不同,因
此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8.合理确定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根据土壤
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确定氮、磷、钾及微量
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

9.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平衡施肥技术是综合
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在以有机肥料为基础的条件下,使肥
料与土壤特性、气候条件、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目的。

施肥管理的主要措施

施肥管理的主要措施

施肥管理的主要措施引言施肥是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措施。

适当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和改善作物的品质。

本文将介绍施肥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合理施肥的原则、施肥时机的选择、施肥量的计算以及不同作物的施肥需求等。

合理施肥的原则合理施肥是指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科学安排施肥量和施肥时期,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合理施肥的原则如下:1.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施肥:在施肥前应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养分水平,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2.不同作物施肥量的差异: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和生长期,合理调整施肥量。

一般来说,果树、蔬菜等重果蔬作物需要较高的氮、磷、钾肥。

而谷物作物、油料作物等对氮肥需求较高。

3.分施多次: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求,将施肥分为若干次进行,使养分供应更平衡,减少营养不良和养分浪费。

4.结合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养分供应的效果。

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化肥则能提供快速有效的养分。

结合使用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

施肥时机的选择施肥时机的选择是施肥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合理选择施肥时机可以确保植物在关键生长阶段有足够的养分供应,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施肥时机:1.基肥:基肥是在播种前或种植前施加的肥料,目的是为播种或种植后的作物提供足够的养分。

通常在土壤耕作后施肥,利用犁、耙等工具将肥料覆盖在播种或埋根的行间,然后与土壤混合。

2.追肥:追肥是在作物生长期中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的施肥。

一般来说,追肥分为初期追肥、中期追肥和后期追肥。

初期追肥是在作物萌发、幼苗期进行的,主要是补充种子中的养分和增加幼苗的生长。

中期追肥是在作物的快速生长期进行的,主要是为作物提供氮肥和磷肥等养分,保证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后期追肥是在作物成熟期前的生育期进行的,目的是促进作物的果实发育和蓄积养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施肥的措施
烤烟施肥以农家肥和饼肥为主,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齐全,烟叶质量较好。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颗粒间维持团粒的离子紊乱,破坏团粒结构,导致土壤板结,土质过分粘重。

种烟最好的土壤是沙壤土或是壤沙土,再次之为沙土,粘土种植效果不良。

可以利用年末灌田的方式,低温结冰,水的反膨胀疏松土壤。

对烤烟而言,每生产1000千克烤烟叶,需氮22千克、五氧化二磷11.6千克、氧化钾48千克,氮、磷、钾比例约为1:0.5:2。

不同类型的烟草需要氮、磷、钾比例也不同,白肋烟吸收磷比例稍低、钾和钙的比例稍大,晒烟吸收磷较多。

烟草不同品种基因型间存在营养效率差异,耐肥品种养分利用率低于敏感品种:对N素吸收的反应,中烟100、豫烟10号、云烟87、K326比NC89、豫烟5号、红花大金元敏感性差一些。

调查当地情况,土壤质地,天气影响吸收效果,根据烟草品种以及通常产量合理安排施肥。

不考虑烟草品种以及生育期来施肥,会降低烟叶的利用价值。

烤烟苗床阶段在十字期以前需肥较小,十字期以后需肥量逐渐增加,以移栽前15天内需肥量最多。

这一时期吸收的氮量占苗床阶段烟草吸氮总量的68.4%、五氧化二磷为72.7%、氧化钾为76.7%。

大田阶段,在移栽后30天内吸收养分较少,此时吸收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6.6%、5.0%和5.6%。

大量吸肥的时期是在移栽后的45天到75天,吸收高峰是在团棵、现蕾期,这一时期吸收氮为烟草吸氮总量的44.1%、五氧化二磷为50.7%、氧化钾为59.2%。

此后各种养分吸收量逐渐下降,打顶以后由于发生次生根,对养分吸收又有回升,为吸收总量的14.5%。

但此时土壤含氮素过多,容易造成徒长,形成黑暴烟,不易烘烤。

适宜烟草生产的土壤酸碱性为微酸性至中性,即pH5.0~7.0。

化学肥料有些呈酸性,有些呈碱性,不合理规划导致土壤酸碱度偏离最合适值。

研究表明,土壤酸化对土壤中氮、磷、钾、铝、硼、铁和锰等矿质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离子含量和活性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强酸性(pH值<4.5)环境使根系的生长受阻,进而影响到烟叶的品质,但也抑制了某些烟草根茎部病害,如根黑腐病的发生。

pH值在5.5—6.5之间发病和未发病的烟田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30.77%和29.2%)。

根据不同pH对烟草收成的影响,找出最佳值,调节土壤pH。

调查当地土壤营养元素情况,根据缺少的元素施肥。

观念的落后,导致农民施肥存在平衡问题。

一是由于氮是形成烟叶产量的主要因子,烟叶生产偏重施氮。

二是国内钾肥资源缺乏,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土壤矿化钾的能力有限,北方干旱,钾的移动性差。

现在全国烟区缺钾面积进一步扩大,过去一些不缺钾的北方省份近几年来也发生缺钾现象。

三是由于烟草种植者对磷的作用认识不足,轻视磷的使用。

我国烟草良好株型为桶型或腰鼓型,但河南部分烟草呈伞形,叶片巨大,便是留叶数太少,施加氮肥过多的情况。

氮素不足,烟叶产量低,烤后叶片小、淡、薄,糖高碱低,少香无味;氮素过多,烟叶产量高,烤后叶片大、深、厚,油分不足,糖低碱高,吃味辛辣,刺激性大。

磷不足,烟株发育迟缓,叶片变窄上竖,下部叶出现褐色斑点;吸收N、K迟缓,成熟延迟,叶色深绿,缺乏柔韧性;磷过多,叶片增厚,组织粗糙,易破损;可导致Cu、Fe、Zn缺乏。

钾不足,烟株生长缓慢;当烟叶钾含量<1 %时即出现缺钾症状。

干旱会使症状加剧;过量施氮,特别是铵态氮,加重缺钾症状。

钾过量,对烟株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主要是增加施肥成本。

微量元素对烟草品质的影响不可忽视。

微量元素需求量很小,但微量就有很大的效果,过量会损害烟草,产生各种各样的品质问题。

清楚烟草需求微量元素的特点,谨慎施肥,也可以适量追肥。

避免连作,改为烟粮套种、轮作的方式。

由于缺乏良好的培肥地力措施,加之轮作条件差,
烟田常年连作,土壤主要营养元素都不同程度出现下降趋势。

据山东烟区调查,常年连作的烟田,有机质含量一般在0.13%~1%之间,超过1%的烟田只占有相当少的比例;速效磷含量在1×10-6~9×10-6之间,5×10-6左右的烟田占多数;速效钾含量虽多在90×10-6~150×10-6之间,但因其利用率不高,烟叶含钾量较低。

有资料表明我国烤烟肥料利用率较低,南方一些省份肥料利用率仅20%左右。

一个地方的水肥条件与另一个地方明显不同,施肥方针也应明显不同。

应追究肥料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就像是南方烟区比北方烟区的烟草钾含量高,主要是由于南方降水量大,让肥料移动性好。

追究土地元素含量成效反而不大。

像硝酸铵虽然氮含量高,但容易引发事故,硫酸钾施钾肥容易导致硫过量,影响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