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现状调查
中小学教师情绪的现状与调节策略

2020年12期New Generation中小学教师情绪的现状与调节策略燕茹(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1100)摘要:中小学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产生了多种情绪,他们的情绪受到社会观念、教育改革、人际交往等因素的影响,这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挑战。
中小学教师需要理解自己的情绪并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预防策略和响应策略来上调情绪或下调情绪,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情绪;调节策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学科围绕着情绪展开了研究。
学者们开始逐渐重视教师的情绪,这使得从教师的外在行为研究转为内部心理研究。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而长期的消极情绪会导致教师的倦怠和疲惫、教学和课堂管理的效率低下。
因此,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情绪至关重要。
一、中小学教师情绪的现状情绪实际上与教学过程的每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学校和教室是复杂的情感场所,教师不断与学生、同事和领导互动。
为了应对这些情感需求,中小学教师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便成功地进行教学并与周围的人顺利互动。
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小学教师的地位有所降低,导致教师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压力倍增,进而产生消极情绪。
如果消极情绪不能够得到解决,就会导致中小学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甚至对教师心理产生影响。
由于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中小学教师需要在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情绪。
教师情绪涉及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中小学教师情绪受到社会观念、教育改革与学校环境影响。
中小学教师情绪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周围人的高期望以及社会的不合理责备造成了教师的不愉快的情绪。
例如,在传统的观念看来,老师被认为是“应该完全致力于这项工作”。
虽然这种言论肯定了教师的努力并尊重教师的专业判断,但教师却感受到了周围人的高期望带来的压力。
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寄予厚望,这导致对教师责任感的强烈要求。
教师对社会和公众的责任感极高,但是社会认可度和对教师专业的尊重下降,不可避免地给教师带来消极情绪。
小学语文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研究小学语文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情绪劳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情绪劳动是指在工作中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表达,以达到特定的工作要求和目标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及其对教师的影响。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在工作中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他们需要在课堂上展现出生动活泼的形象,用亲切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以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这种情绪的表达往往需要教师调动内心的情绪状态,而并非真实的感受。
这种情绪劳动的要求导致了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忍耐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处理各种学生问题和家长关系,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情况以及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等。
教师不仅需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要面对各类学生问题的解决。
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往往需要运用情感劳动技巧,以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合作。
然而,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往中,教师的情绪劳动往往需要超过正常的水平,他们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解决矛盾和问题,这对于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面对工作量的大增和时间压力的挑战。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他们需要不断备课、批改作业以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种工作压力和时间压力容易导致教师的情绪失衡和疲劳,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职业发展。
在面对上述情绪劳动的挑战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意加强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参与课外活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消除负面情绪。
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重视小学语文教师的情绪劳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提供专业的培训和交流平台,对于教师的情绪劳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调研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调研作者:肖春香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年第06期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教师工作压力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常常处于紧张、压力的环境中。
一方面,压力对教师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职业压力也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消极作用。
因而,本研究借助对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调查,以期为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指导。
一、对象与方法1. 选取对象。
随机抽取吉林省大安市直学校及县区乡镇中小学教师33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59份,问卷回收率为78.48%。
2. 使用工具。
采用朱丛书、申继亮、刘加霞2002年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共46题。
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二、总体状况分析1. 教师心理状况总体水平。
对教师的总体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见表。
教师的总体压力均值为3.024,趋于中等水平(按计分方法,3为中度),这充分说明教师承受着中等程度的压力。
在各个维度上,排在前四位分别是考试压力、工作负荷、自我发展、学生行为方面的压力。
表1:教师心理状况总体情况2. 背景变量对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将学校性质、婚姻状况、学历、所教科目、职称作为教师的背景变量,分析不同背景变量的中小学教师在心理状况上的差异。
(1)初高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心理状况上的比较。
行政支持、学生行为、自我发展及考试压力上,初、高中教师感受到的压力显著高于小学教师。
这主要与初高中、小学教师所授的课程有关,初高中相对于小学更难,而且初高中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学生的成绩相对小学来说更为重要,使教师更有压力感,从而容易产生消极、冷漠的行为。
(2)婚姻对教师心理状况的影响。
在自我发展方面,已婚、未婚与离异的教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是不一致的。
(3)学历对教师的心理状况的影响。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精品文档4页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一、调查目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
教师的责任重大,影响更是深远。
那么,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结合课题研究,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是我单位承担的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所长特制定了汪清县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统计表。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全县中小学教师,涉及了中学(初、高中)、城市小学、农村中学(初、高中)、农村小学、职业学校的教师等,其中我对汪清职业高中共39名专任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的是问卷法进行的调查,发放了39份问卷调查统计表,第一部分为根据自己一学年来的实际,对造成压力的原因进行判断。
第二部分为根据自己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感受进行判断。
第三部分为对心理健康的要求和建议。
其中包括了教师的工作态度、情绪、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能全面反映教师的心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教师感到有些压力,多数教师能采取措施缓解和解决问题,一半的教师感觉比较幸福和满意,大部分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和研究的机会以及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很少,基本轮不到。
(二)结果分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1. 竞争带来的压力。
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如教师的职称评定、末位淘汰、新课程改革等,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但也有一些心理本身比较脆弱的教师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危机。
2. 自身的责任感使教师的心理常常超负荷。
作为教师,要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负责,过高的社会责任,无形中会暗示教师成为一个完美的化身,为人师表,就不能轻易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必须对每位同事、学生笑脸相迎;但教师首先也是一个普通人啊!不可能达到所有人的要求。
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与所得待遇没法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产生了孤独、无助、焦虑、自卑乃至绝望的不良心理。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中小学师资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中小学师资问题的研究作者:柴江吕筠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年第02期一、我国西北地区师资现状剖析1.数量问题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0年)和《中国教育年鉴》(1996~2001)的统计资料分析,西北五省区普通中小学师资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如表1所示的2000年师生数量比较,西北五省区普通中学的师生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小学师生比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总体上来说西北地区的师资在数量上有较快的增长。
但部分省区如甘肃省普通中学和小学的师生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师数量的不足。
《中欧甘肃基础项目试点县教育条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东乡、会宁、静宁、秦安、天祝、通渭六县的师生比分别为1∶26.32,1∶25.67,1∶24.12,1∶30.69,1∶12.71,1∶27.41,除天祝县以外,其他的五个被调查县的学校师生比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即1∶21.04。
这说明西北地区的师资数量总体上保持增长的同时,还有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还存在教师数量的不足,师资数量在具体分布与需求上有极大的差异,教师需要补充的数量仍很大。
2.质量问题西北地区中小学和其他地区中小学教师相比,在学历、能力以及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对师资质量问题的分析可以从教师的学历状况来看,以甘肃为例,全省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高中教师,尤其是两个民族自治州的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见表2)。
同时,另一项对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情况的研究显示:所调查的7856名中小学教师中,有2.9%的教师仅仅初中毕业,有23.2%的教师取得高中文凭,有42.6%的教师为中师学历,只有30.1%的教师达到大专/大学学历文凭。
显然,高中或中师毕业的教师的比例仍然很高。
从纵向上分析,这一比例构成不能达到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3.结构问题西北地区尤其是农村和民族地区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其表现如下:(1)学科结构不合理,在西北地区尤其是农村和民族地区的教育中,师资学科结构普遍存在配套不齐、比例失调的问题。
中西部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一
4 0岁以上 教 师与 4 .4 0岁 以 下 教 师 的 比较 ( 4 表 )
岁 以上教 师 6 6人 ,4 0岁 以 下 教 师 18人 。 3 本调 查采 用 sL 9 c 一 0症 状 自评 量 表 , 现 场 答 卷 。
1 ,测 试 结 果 表 明 :有 2 % 的 教 师 存 在 着 心 理 障 碍 或 5
心 理 困 惑 。其 中 敌 对 、躯 体 化 、强 迫 症 状 、 焦 虑 、抑 郁 倾 向 方 面 明 显 高 于 国 内 常 模 , 这 可 能 是 由 以 下 一 些 原 因 所
适感 突 出。
三 、讨论
、
调 查 对 象 与 方 法
此 次 调 查 对 象 为 :河 南 省 南 阳 市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的 学 员 10名 , 甘 肃 省 天 山 市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学 员 10名 ,青 海 省 0 0 西 宁 市 教 育 学 院 在 职 进 修 教 师 10名 , 共 3 0人 。 收 回 有 0 0 效 问 卷 2 4份 , 其 中 , 男 教 师 8 0 7人 ,女 教 师 17人 ;4 l 0
致 :一 是 各 级 教 育 部 门 及 学 校 领 导 对 教 师 的 心 理 状 况 缺 乏
SL 9 C 一 0症 状 自评 量 表 包 括 1 0个 因 子 ,共 9 0道 测 试 题 。 1 0个 因 子 分 别 是 躯 体 化 、强 迫 症 状 、 人 际 关 系 敏 感 、 抑 郁 、焦 虑 、 敌 对 、 恐 怖 、 偏 执 、精 神 病 性 、其 他 ( 映 睡 反
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教师心理状况是影响教师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围绕着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满意度、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
调查背景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教师志愿者完成问卷,调查时间为2021年6月。
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问卷设计包括个人信息、工作压力、职业满意度、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共计25个问题。
调查结果1. 调查人群信息共计收到数据113份,根据回收的问卷信息,我们了解到本次调查教师人员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幼教领域,其中女性教师比例较高,占据71%。
2. 工作压力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们普遍感到工作压力较大,其中75%的教师表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
在压力来源方面,73.4%的教师表示课堂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是主要压力来源,其次是家庭和社会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56.1%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会影响到自身的身体健康。
3. 职业满意度教师职业满意度普遍较高,其中61.9%的教师对教师职业持有相对积极的态度,表示较为满意。
数据显示,教育收益、成就感和工作成就感是影响教师职业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以教育收益最为突出,占比达到56.6%。
4. 健康状况在健康状况方面,教师普遍存在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
其中,小部分教师表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出现过慢性疾病等问题;同时也有很多教师面临着情绪上的压抑和焦虑,如紧张感、失眠等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这些健康问题往往与工作压力和职业满意度息息相关。
5. 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次调查显示,有70.8%的教师曾经感到心理上的疲惫和劳累;同时,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曾经出现过抑郁症状、焦虑和情绪失调等问题。
总结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工作压力、职业满意度、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亟待改进。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教师自身的健康状况,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增强教师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心理状况和工作效率。
乡村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不同背景因素对情绪劳动的影响
年龄因素
年龄越大的教师,由于经验丰 富和职业成熟度较高,能够更 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劳动,表 现出更高的情绪管理能力。
性别因素
女性教师在情绪劳动方面表现 得更为积极,更注重情感表达 和情感沟通;而男性教师则更 倾向于使用理性思维和冷静处
理问题。
教育程度因素
教育程度越高的教师,通常具 有更高的职业素养和自我调节 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
01
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帮助乡村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增强职业竞争力。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02
树立优秀教师榜样,加强师德教育,让乡村小学教师认识到自
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
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03
加大宣传力度,展示乡村小学教师的优秀事迹和奉献精神,增
强社会对乡村小学教师的尊重和认可。
组织支持充足
当乡村小学教师感受到组织给予的支持和 鼓励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和信心投入情绪 劳动,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 质量。
组织支持不足
如果教师感受不到组织的支持和鼓励,他 们可能会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导致情 绪劳动投入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04
应对策略与建议
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
建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发展路径
02
乡村小学教师情绪劳动 现状
情绪劳动的定义与特点
情绪劳动的定义
情绪劳动是指员工在工作中为了达成组织目标而表现出的情 绪行为,包括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
情绪劳动的特点
情绪劳动具有目的性、情境性和规范性,员工需要根据工作 要求和组织规范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行为。
乡村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分析
加强组织支持与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数 0 8 ~ . 9 重测信度系数为 08 6 量表各维度与 总量 . 1 07 , 6 7 .5 ;
表 的相关程 度很高 , 结构效度 系数 06 108 9 差异 均有 其 .1 .1 ,
统 计学意义 ( < .1 , 明各 因素较好地 反映 了问卷所要测 P O )说 0
量 的内容 。本研究 中该量表的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 19 . 6。 7 1 研 究流程 :本研究 以问卷调查作 为主要 的研究 方法 , . 3 并
22 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基本状况 .
校园心理 2 1 年 4 02 月第 l 卷盟 O
J rao Cm u i o nl f a ps f u Le&M n l el , pi2 1, o 1, o2 et ah A r 02 V 1 0 N . aH t l .・89 ・ Nhomakorabea・
调 查研 究 ・
我 国西北地 区中小学教师 情绪工作 的现状调查
对少量被试进行 了访谈 , 一方 面为问卷或量表 的修订做准备 ,
另一方 面验证测查 的结果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研 究分 为预
测 和 正 式施 测 2 阶段 , 个 预测 阶 段 以 兰 州市 某 小 学 的 4 2名教
师为被试 , 主要 修订《 中小学教师情绪工 作量表》 的信 、 度。 效 通过项 目分析 、 信度分析发现 , 该量表大部分条 目都具有 一定
术性工作者 中的高情绪工作者 。教师的情绪工作与工作 紧密 联系 , 教师需要 与学 生 、 家长 、 同事 、 导直接互动 , 领 教师 的职 业要求教 师长期保持稳定 、 饱满 、 积极 的情绪 , 这些积极情 绪 会使 教师思 维活跃 , 高教学 效率 , 会激 发学生 的学 习兴 提 也 趣 , 高教学 质量 ; 消极 情绪 则不仅 使教 师本人 难 以完 成 提 而 教学任务 , 影响 身心健康 , 也会使学 生产生学 习的情 绪障碍 ,
验时 , 大多数都认为应积极主动地调整 自己的心态后 , 再表现
11 研究对 象 : . 研究 采取 整群随机抽样 的方法 , 在甘肃兰州 、 甘肃 天水 和新疆乌 苏的共 9 中小学进行抽样 。共发放 问卷 所 2 0份 , 0 经过严格地分析与筛选 , 得到有效 问卷 12份。样本 8
的鉴别度 ,量表 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也达到了心理测量学上的 要求。研究 的第 2 阶段是正式施测 阶段 , 个 并进行统计分析 。 1 统计学处理 : . 4 采用 S S 3 P S1. 0软件 进行统计分析 , x s 以 +
出现厌学恐学等 1 3 。
本研究的 目的在于 了解我国西北地区中小 学教师情 绪工 作 的特点 和状况 , 为今 后深入 系统 的探索 , 以及有 效干 预等
构 成 情况 : 性 7 男 4名 ( 0 % ) 女 性 18名 (5 . ) 城 市 4. 7 , 0 93 ; %
出学校要求的适宜情绪( 主动深度行为 )有 2 ; 6名教师(43 1. %)
认为会直接表现出感受 的情绪 , 中又有 1 其 0名教师认为可以 适时地表现出 自己的真实情绪 , 或先直接表现体验到的情绪 , 而后再 逐渐调整 心态 , 这说 明 只有 l 6名教 O ( .%) 可能 i 88 会 l i 在工作 中完全无 所顾 忌 , 直接表现感受到的负性情绪 体验 ( 无 情绪工作 )另外 , 8 ( _ 选择 了假装学校需 要的情绪 ; 有 名 44 %) ( 面行 为) 表 。
1 1 (5 .%)农 村 8 0名 5 5 , 1名(4 . ; 45 小学 9 %) 5名( 22 , 5. %) 中
学 8 7名 (78 ; 龄 2 以 下 的 5 名 ( 1 %)教 龄 3年 4 .%)教 年 7 3. , 3
的2 8名 (54 , 1.%)教龄 6年 3 名 (70 , 的 1 1 .%)教龄 1 年~ 1 的 4 0名( 2 %)教龄 2 2. , 0 0年以上的 2 (43 o 6名 1 . % 此外 , 本研究 样 本在性 别 、 学校属 性和城 乡上 的交互 分布情 况 : 小学 男性 2 9名 , 性 6 女 6名 ; 中学男 性 4 5名 , 女性 4 2名 ; 市男性 4 城 1 名, 女性 6 0名 ; 农村男性 3 3名 , 女性 4 名 。 8
新 疆教 育学院(3 0 3 80 4 ) 张 欣
【 摘
要 】 本研究主要 目的是 了解我 国西北地 区中小学 教师 的情绪 工作特点和 现状 , 不同性别 、 分析 教龄 、
城 乡环境等教师 的情绪工作 的特点及差异 , 为提 高教 学质量 、 师资培训等方面开拓新 的视 野。
【 关键词 】 情绪工作 ; 主动深度行 为;被动深度行为 ;表面行为
17 9 9年 , ohc i H c shl d率先在组 织行 为学研究 中提出 了情
性 ,总 问卷 的 Co b c 系数 为 07 7 3个维度 的 C ob c rnah . , 7 rn ah
绪工 作的概念 , 他认 为这 是企业 中的员工通 过“ 管理 自己的 情感来建立一 种公众可见 的表情和身体 展示 , 而获得报酬 从 的一种劳动方式 ”l 18 , ohci l 9 3年 H c shl l 。 d根据情绪工作 的定 义与情绪工作 负担 的程度 , 出了 6种在大 部分工作 中都需 提 要提供情 绪工作 的职业 种类 ,其 中教 师被认为是 专业 性 、 技
进行描述。采用 t 检验 , P 0 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以 <. 0
2 结 果
做好 前期铺 垫 , 为维 护教师 身心健 康 、 提高 教师 素质和教 学 质量提供科学 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
1 对 象 与 方 法
21 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 总体特征 . 对结果归纳发现 ,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遇到负性情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