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中海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2领读,教生字“险”。
3解题:请小朋友查字典,说说它的意思。
脱险是什么意思?(脱离危险)4看到这一课题,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文章会写什么内容?再往下想,从“脱险”我们又会联想到哪些问题呢?5大伙儿可明白,在通常情形下,小稻秧会碰到什么危险呢?过渡:那么,这篇课文里的小稻秧到底碰到了什么样的危险呢?又是如何样脱险的呢?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及不明白得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生字词。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明白得词语。
2 检查自学情形。
(1)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明白得词语意思。
(3)齐读生字词。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章脉络1请你们把课文速读一遍回答刚才的问题。
2如此看来,文章能够分为三段:小稻秧遇险——脱险——脱险以后3大伙儿把课文默读一下,说说课文该如何分。
4重点要写什么?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分析字型,找出易写的字和难写的字。
2教师讲解范写生字。
上下结构,上面是“九”,写在横中线以上,第二笔是“横折弯钩”,下面的“横”要写在横在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是“撇点、点”。
提醒学生注意下面不要写成“木”。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18 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2明白得课文内容,明白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爱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3学习用“猛烈”和“纷纷”造句。
教学重点: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用“猛烈”和“纷纷”造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请大伙儿反复读课文,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体会它们的意思。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花溪区第一实验学校苗耀月20XX年11月教学反思《小稻秧脱险记》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十八课,这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性童话故事。
篇幅短小,故事性强,语言生动有趣,这些童话都是学生喜欢读的,感兴趣的。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为“遇险”和“脱险”两部分。
通过故事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喷雾器和除草剂可以消灭杂草,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志趣。
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这篇文章通过表演形式让学生理解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竞比兴趣。
由于本堂公开课为“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研讨课本课,要求执教教师上第一课时,但生字读写的教学任务放到第二课时,因此,我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并以“指导朗读、分角色比读、情景表演读”等形式以读促悟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说话练习中理解词义并完成造句;知道喷雾器和除草剂可以消灭杂草;懂得用科学去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我计划是让学生比赛分角色朗读、续编故事、课本剧表演和手机分享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
是第一课时的深度训练比拼和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下面我就谈谈我教这节课的优点:这节课我注重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开放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我还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理解词语,这些都是读通课文的基础完成的。
如“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是本课需要理解的重点词语,这些词语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在教学时,我没有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词语的意思,也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典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表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他们都通过生动的表演,轻松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这些词语。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当中。
课文有趣,学生很是喜欢。
通过读——演——评等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理解了课文内容。
我在课堂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方式,也取得了必然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腕创设情境,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引发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
学生在体验、演出中不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干活艘到小稻秧的无可奈何和杂草的霸道,更表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对于中低年级来讲,想一想、演一演、读一读、评一评等环节正是他们表达情感,增进语言内化,感悟文本内涵的良好手腕。
我都给学生创设了很好的表达情感的空间。
让学生分角色演出,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加倍渗透,同时,对文本的内容还进行了新的创造、拓展和延伸。
让学生想象杂草被除草剂打倒的情景和小稻秧有朝气蓬勃时的表现,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育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当中。
课文有趣,学生很是喜欢。
通过读——演——评等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理解了课文内容。
我在课堂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方式,也取得了必然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腕创设情境,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引发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
学生在体验、演出中不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干活艘到小稻秧的无可奈何和杂草的霸道,更表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对于中低年级来讲,想一想、演一演、读一读、评一评等环节正是他们表达情感,增进语言内化,感悟文本内涵的良好手腕。
我都给学生创设了很好的表达情感的空间。
让学生分角色演出,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加倍渗透,同时,对文本的内容还进行了新的创造、拓展和延伸。
让学生想象杂草被除草剂打倒的情景和小稻秧有朝气蓬勃时的表现,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育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当中。
三年级语文上册 18.小稻秧脱险记教案 苏教版

18.小稻秧脱险记教学 要求 1.认识生字,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提高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4.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合作精神。
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能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教学 课时三课时。
1小稻秧脱险记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2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❶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①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段导读:杂草围攻小稻秧。
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句导读:“搬到大田来”指稻秧刚被插在稻田里,还很小,因此显得很弱小。
]3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②杂草的蛮不讲理表现在哪里?]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❷,当场就病倒了。
[③小稻秧的处境怎样?]段导读:小稻秧被气得病倒了。
4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小稻秧遇险了。
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
[④“毛毛雨”指的是什么?]5一棵杂草警觉❸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⑤“警觉”这个词用得好在哪里?]6这时, 1知识点详解 ☜2❶气势汹汹:形容态度或声势十分凶猛。
①“一群”“团团围住”说明杂草很多、很密,长势很旺。
从“气势汹汹”“嚷”“快把营养交出来”可以看出杂草的蛮不讲理、气焰嚣张。
3②从“一拥而上”“拼命”“抢”都能看出杂草的蛮不讲理。
❷蜡黄:形容脸色像蜂蜡一样淡黄。
4 ③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寡不敌众,危在旦夕。
5④“毛毛雨”指的是人们为了除去杂草而喷洒的除草剂。
❸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6⑤好。
“警觉”一词说明杂草不仅狠毒、蛮不讲理,还非常敏感、狡猾。
❹大,这里读dài。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句导读:喷雾器和杂草的对话,表达了喷雾器对杂草的痛恨,从“洪亮”“收拾”这两个词可以体会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稻秧的生长过程,了解农业劳动的艰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与学生谈论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和农民叔叔们的辛苦工作。
2.呈现课文标题《小稻秧脱险记》,提问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Step 2:预习导读(10分钟)1.利用图片和故事梗概预习故事内容。
2.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在水田里的小稻秧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用简短语言描述稻秧的特点。
Step 3:阅读解析(2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帮助学生分析小稻秧遇到的困难,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困难的方法。
Step 4:学习讨论(15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稻秧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Step 5:活动设计(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由选择一种农作物来观察和记录生长的各个阶段。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地观察,帮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类整理。
3.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分类整理,并与大家共同讨论。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1.学生回顾课文故事,总结小稻秧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五、课堂作业:1.作业一:设计一张宣传海报,介绍农民叔叔们的辛勤劳动和农业的重要性。
2.作业二:观察和记录家中种植的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写出观察报告。
六、板书设计:小稻秧脱险记1.了解小稻秧的生长过程,了解农业劳动的艰辛。
2.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分类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稻秧脱险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稻秧脱险记》是⼀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很适合⼉童阅读和欣赏。
整篇课⽂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动的语⾔、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的语⾔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稻秧脱险记》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稻秧脱险记》原⽂ ⼀天,⽔稻⽥⾥发⽣了激烈的争吵。
⼀群杂草把⼩稻秧团团围住,⽓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我刚搬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这群杂草不由分说,⼀拥⽽上,拼命地跟⼩稻秧抢营养。
⼩稻秧⽓得脸⾊蜡黄,当场就病倒了。
突然,⼀阵⽑⽑⾬从天上飘下来。
⼀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不对呀,⼤晴天怎么会下⾬呢?”这时,⼀个洪亮的声⾳响起来:“这不是⾬,⽽是除草剂,是专门⽤来收拾你们的!”杂草问:“你是谁?”“我是喷雾器⼤夫。
”喷雾器⼀边喷洒着除草剂,⼀边⼤声地说,“平时你们欺负⼩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 稻⽥⾥的⽑⽑⾬下个不停。
杂草有⽓⽆⼒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来啦。
”不⼀会⼉,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阵微风吹过,⼩稻秧⾼兴得跳起舞来。
他们吸⾜了营养,⼜向上挺了挺⾝⼦。
【篇⼆】⼩学三年级语⽂《⼩稻秧脱险记》教案 教学⽬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在朗读感悟中理解重点词句。
2、能⽤⾃⼰的话复述课⽂⼤意,并能进⾏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3、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培养学⽣从⼩学科学,长⼤⽤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 ⼀、复习导⼊ 1、这篇课⽂主要讲了哪两⼤部分内容? (这篇课⽂主要讲了⼩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板书:遇险、脱险)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稻秧遇到的危险是:它刚搬到⼤⽥来不久,⼀群杂草就来抢营养。
⼩稻秧⽓得脸⾊蜡黄,当场就病倒了。
三年级上册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

18、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杂草:蛮不讲理
小稻秧:纷纷倒下
脱险:喷雾器:喷洒除草剂
杂草:当场病倒
小稻秧:跳起舞来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2017年 月 日
课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
集备人
使用人
教 材 解 读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威胁,以及喷洒除草剂能保护小稻秧。通过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预习生成
二、交流展示
1、揭示课题:小稻秧脱险记,理解脱险的意思。
2、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读课文
1、边读课文边想,小稻秧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它是怎样脱险的?
2、出示词语:纷纷 激烈 气势汹汹 不由分说 欺负 蛮不讲礼 一拥而上,读词语,理解词语。
利用情境表演来理解词句意思,在情境中进行人物品质的解读——小稻秧的“蛮不讲理”而“反问:杂草也要生存呀?它也需要营养呀?补问:营养是谁的?”则是对“蛮不讲理”的深度叩问。展示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柔弱胆小的小稻秧,据理力争的小稻秧。将全体同学变为演员,在演的过程中感悟到读书的方法——读到后面想到前面的内容——“激烈”。“你体会到小稻秧的心情是——会想什么?你的心情是——会想什么?你真想——(安慰、帮助等)?”则引导学生关心人物的命运,学会关怀,同时为下面“脱险”的学习作情感上的铺垫。
理解来自学生的思考,当学生的思维之门打开但难以朝哪个方向迈进时,教师的解说便是一种责任,有时教师为学生开条路,有时指明方向让学生自己去开路。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具备一定的字词认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想象力丰富。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小稻秧脱险记》这篇课文具有较强的兴趣。然而,部分学生对农业知识了解较少,可能对文章中涉及的农业背景知识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补充相关知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理解: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本课生字词,如“稻秧”、“脱险”等,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及其用法。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旨。
2.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短文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了解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情感升华:教师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小稻秧勇敢、善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情感。
3.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完成创意写作,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
1.课文阅读与熟记:要求学生课后熟读《小稻秧脱险记》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知道小稻秧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后来又是怎样脱险的。
2明确除草剂、喷雾剂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3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故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所面临的这班学生,聪明活泼,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厚,他们爱提问题,爱动脑,爱思考。所以备课时候一定要把这一课设计的问题要考虑前面。当然,由于我们这里受地域气候影响,大多数学生对小稻秧比较陌生。这就要教师提前让学生了解大米的由来。这般学生表演欲望强烈,所以文中的好多词,句,段我都设计成表演的形式去完成。
1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2生回顾总结填空
通过总结全文,让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总结中心思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设计
1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理解、总结概括、以及表演。2学生评价老师的范读。3生生评价朗读课文能力、回答问题的完整规范。
八、板书设计
小稻秧脱险记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遇险”、“脱险”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2)写水稻田的杂草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小稻秧遇险了。第二部分(3-5)写喷雾器大夫及时赶到帮助小稻秧收拾杂草。最后,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小稻秧脱险了。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
这学期,我执教了这一课,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的感受颇深,我摈弃了烦琐分析的套路,在“强化诵读,注重感悟”方面做了一些大胆探索。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现将教学实践反思如下:
18.想想,这时高兴的小稻秧会说些什么呢?谢谢喷雾器大夫的救命之恩,我一定好好成长的。
师评:你说得真好,你说得真精彩。
19他应该真正感谢的是谁呢?(是除草剂。是科学家。)为什么?是科学家研发创造了这些农业化学用品。
1朗读思考
2学生说不理解的词
3生听后评价
4生表演第一段内容。
5生回答。
6生思考回答
7生有感情的表演读。
5师:那我们一齐带着“奇怪”的语气来读读杂草说的话。
6.那怎样读好喷雾器大夫的话呢?
7师:你真是位勇敢的喷雾器大夫,请问你是用什么来收拾杂草的呢?(板书:除草剂)
喷雾器大夫是充满正义感的,所以读得时候要声音响亮,让我们用响亮的声音来齐读喷雾器大夫所说的两句话。
8.齐读喷雾器大夫的话。
9.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现在我们一起来表演读第3自然段,女生读杂草的话,男生读喷雾器大夫的话,旁白部分大家一起读(课件展示第3自然段)
13.齐读这两句话
师述:声音很低,听到了喘气声,总算完了,看来我们的除草剂还挺管用的。
请全体同学起立,现在老师来读这句话,同学们来表演,
14.请大家坐好,看哪个同学腰挺得直。“纷纷”是什么意思?明白吗?(一个接一个)
什么时候用出现“纷纷”的场面,请谁用“纷纷”来说一句话?(考试结束时,同学们交考卷。上课举手发言时。搞捐款活动时。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本文教案的设计以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为突破口,创设生动形象情景让学生在“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领悟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来体悟、理解词语。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来诱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中领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积极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10师述:被喷雾器大夫收拾的杂草会怎样呢?请你们发挥想象来说说。(看课件)
(有的已经倒到田地上去死了,有的还有一些力气,在风中摇摆,看来你的抵抗能力很强,请喷雾器大夫再喷洒写除草剂)
11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有气无力)
12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课件展示)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在不理解的词语上做记号。
2学生说不理解的词。师相机出示好词
3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别着急,老师呀也很想读一读这连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好吗?(师范读1、2段)
4表演理解。
5小稻秧遇到了这些忙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了)
6他们得了什么病?(出示营养不良症)
二、自主学习,尊重个性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上,我在教《小稻秧脱险记》时,我充当喷雾器大夫,对准学生(小稻秧)尽情地喷洒化学除草剂,喷洒后学生表演“纷纷倒下”的动作、表情不到位,我幽默地启发:“是不是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老师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们又做了喷洒的动作。在老师创设喷洒情境的激发下,学生如临其境,有了真切体验,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纷纷倒下了。这样,对于重点词的理解学生在演练中自然领悟,从而避免了单纯灌输式的词句理解。可以演,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喷雾剂大夫和除草剂的作用。在交流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学生蕴藏的智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和闪光。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真情流露”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感受科学的伟大力量。这样的学习是轻松快乐的学习,是学生用自己的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所以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还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除
杂草草喷雾器
剂
热爱科学
九、实践反思
《小稻秧脱险记》这篇充满童趣的科普童话,以它生动的语言,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同样也吸引着我。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有趣的情节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
请全体同学起立,现在老师来读这句话,同学们来表演,“纷纷”这个词,记住是一个接一个。
15.师读,学生表演。
16师述:通过刚才的表演,这些词都懂了,现在来读,你们会读得更好
17.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光了,小稻秧们高兴吗?(高兴)
看!多神气!多高兴。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高兴)让我们一齐带着高兴地心情读第5自然段。(课件展示)
1生默读并交流对话。
2指名说怎样读好杂草的话。
3体会警觉意思并表演。
4感悟收拾的不同意思。
5一齐带着“奇怪”的语气来读读杂草说的话。
6感受
7生回答
8.齐读喷雾器大夫的话。
9表演读第三自然段
10看图发挥想象说说
11生说出有气无力
12尝试表演有气无力的样子
13集体表演这两句话。
14理解纷纷的的意思
15学生表演
7理解了这些词语,我相信你们能更好读第一二自然段。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吧。
四、精读3、4、5自然段
过渡:小稻秧此时真是太危险了。突然,小稻秧的救星喷雾器大夫来了。他是怎样帮助小稻秧脱离危险的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1.大家默读第三小节,要求读好后,与同桌交流一下,该怎样读好它们的对话。注意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看谁读得最认真,最喜欢思考问题。
2.师述:同学们肯定有许多学习体会,谁来说说该怎样读好杂草的话?想好的同学可以举手。
3.“警觉”是什么意思?
4收拾是什么意思收拾就是把杂草毒死(对付的意思)大家再听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整理的意思。
师这就告诉我们,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同学们理解得这么好,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
四、总结全文
1从表面来看,是除草剂消灭了杂草,保护了庄稼,其实战胜杂草的是科学的力量。所以我们每位同学从小都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通过科学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大家说是不是?
2课文学完啦,我们就把课文全面的回顾一下
出示中心思想让生概括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______童话故事,课文通过______手法形象的写出了______对______的危害,以及______对______的保护作用,教育我们从小应该______。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1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表演理解词意从而理解文意
2明确除草剂、喷雾剂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教学难点:表演故事情境,从而体会“人物”性格。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闲暇时光,你们最喜欢到哪里去转转?(郊外的田野上)。田野里不但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更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一定会收获多多。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稻田里,去欣赏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大家愿意吗?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小稻秧脱险记》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
姓名:
赵阳芳
工作单位:
陕西省商南县城关第五小学
学科年级:
三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遇险”、“脱险”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2)写水稻田的杂草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小稻秧遇险了。第二部分(3-5)写喷雾器大夫及时赶到帮助小稻秧收拾杂草。最后,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小稻秧脱险了。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全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