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升高二暑假测试卷

高一升高二暑假测试卷
高一升高二暑假测试卷

暑假测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m m P 34,-,()0≠m ,则ααcos sin 2+的值是( )

A .1或-1

B .

52或52- C .1或52- D .-1或5

2

2.从某鱼池中捕得120条鱼,做了记号之后,再放回池中,经过适当的时间后,再从池中捕

得100条鱼,计算其中有记号的鱼为10条,试估计鱼池中共有鱼的条数为( )

A. 1000

B. 1200

C. 130

D.1300 (张)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各棱长相等,侧掕垂直于底面,点D 是侧面11BB C C 的中心,则AD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角的大小是 ( )

30 B .45 C .60 D .90

3. 若|2|= ,2||= 且(-)⊥ ,则与的夹角是 ( )

(A )

6π (B )4π (C )3π

(D )π12

5 4.要得到函数y=sin(2x-

)的图象,只要将函数y=sin2x 的图象( ) A.向左平行移动3π个单位 B.向左平行移动6π

个单位

C.向右平行移动3π个单位

D.向右平行移动6

π

个单位

5.在两个袋内,分别装着写有0,1,2,3,4,5六个数字的6张卡片,今从每个袋中各任

取一张卡片,则两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 )

A.

31 B.61 C.91 D.12

1 (张)已知直线m 、n 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m ∥α,n ∥α,则m ∥n; ②若m ∥α,n ⊥α,则n ⊥m;③若m ⊥α,m ∥β,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

2 D .3

若热茶杯数y 与气温x 近似地满足线性关系,则其关系式最接近的是( ) A.y=x+6 B.y=-x+42 C.y=-2x+60 D.y=-3x+78

(张)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π+

B. 4π+

C. 23π+

D. 43

π+

7.若变量x 、y 满足??

?

??≥≥≤+≤+0,0502402y x y x y x ,则y x z 23+=的最大值为( )

.A 90 .B 80 .C 70 .D 40

8. 三个数20.60.6,ln0.6,2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a c b << B.a b c << C.b a c << D .b c a << 9.满足A =60°,c =1,a=3的△ABC 的个数记为m ,则m

a 的值为( ) A .3 B .3 C .1 D .不确定

10.在数列{}n a 中,n a =3n-19,则使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最小时n=( ) A.4 B.5 C.6 D.7

二、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1.不等式12

1

≤-+x x 的解集是 .

12.在等差数列}{n a 中,1083=+a a ,则=+753a a .

13.已知+∈R b a ,,且满足2=+b a ,则ab b a S 22

2++=的最大值为 .

14、已知向量,a b 夹角为45?

,且1,210a a b =-=;则_____b =

15.在△ABC 中,若2lg sin lg cos lg sin lg =--C B A ,则△ABC 的形状是

侧(左)视图

正(主)视

俯视图

三、 解答题:(共75分)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cosα=

31,且-2π<α<0,求α

ααππαtan )cos()2sin()cot(-+--的值.

17. (本小题13分)已知函数y= 4cos 2x+43sinxcosx -2,(x ∈R )。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的最大值及其相对应的x 值; (3)写出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18. (本小题12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2(1

2111

=≥+=

--a n S S S n n n .

⑴求证:}1

{n

S 是等差数列; ⑵求}{n a 的表达式.

19. (本小题13分)在ABC ?中,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

已知b a

c B C A -=-2cos cos 2cos .

(1)求A

C

sin sin 的值;

(2)若2,4

1

cos ==b B ,求ABC ?的面积S .

20. (本小题13分)记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11,1,21n n n S a a S +==+且.已知数列

{}n b 满足323log n n b a -=.

(Ⅰ)求{}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 (Ⅱ)设n n n c a b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T 21、(本小题12分)为了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校一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 0.1,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为 5. ⑴求第四小组的频率; ⑵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有多少?

⑶若次数在 75 次以上(含75 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年级学生跳绳测试的达标率.

(本小题满分12分)(张)

11.(2010安徽文数)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2EF=2,EF ∥AB,EF ⊥FB,∠BFC=90°,BF=FC,H 为BC 的中点,

(Ⅰ)求证:FH ∥平面EDB ; (Ⅱ)求证:AC ⊥平面EDB ; (Ⅲ)求四面体B —DEF 的体积.

A

B

D

E

F

H

高一升高二暑假计划

高一升高二暑假计划 高一升高二暑假计划一:高一暑假学习计划 1、目标 列计划的目的无非是通过白纸黑字,使得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情况 能够进行监督和检查.高一,高二学年,应把重点放在课本上、课堂内.因为高考虽强调淡化课本的考查,其实处处有课本的影子.“课内知 识课外考”的测试方式,就要求我们把课内知识学扎实,否则无法完 满地解答课外考题.当然,重点放在课本上,并不是将视野局限于课本,仍应有大量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贯通课本知识,培养能力. 高三学年,既是中学时代的最后一年,也是复习迎考的关键一年.高三 学年的计划是完善知识系统树,“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到由一个知 识点可以拎起一串,提起一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后,技巧也就“水到渠 成 2、知己 作战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习也是一样.所以要制定出 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必须要“知己”.“知己”包括三层 含义:明确学习奋斗的目标,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地估计自己的 能力.做到“知己”后,我们就可以制定计划了. 3、要求 列计划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你只要抓住两个字――“详、实”就足够了. 首先,要让自己知道,每天你具体干些什么,知道每周、每月的安 排等.我们应该去计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到自己对自己心中有谱. 一份计划上只出现时间和科目是不够的,最起码还要有具体的章节的 安排,包括做哪些习题,看哪些笔记都应当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计 划的优势.所谓“实”,就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高一 些也可以,但绝不可过高或过低.太低了,计划的内容松松垮垮,反而

不如没有计划;但大多数人可能更容易把计划列得偏高,开始还能拼 一拼坚持一下,但很快地就败下阵来.如果总是列这种过高过紧的计划,常常完不成,那么时间一久也就会对列计划失去信心了.一份好的 计划绝不在于它的起点有多高,而在于它是不是能帮你更好地完成学 习任务,让你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 其次,计划的安排应合理、科学,尽量不要让你的时间浪费.应该 说明的是,不浪费时间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是说打球、洗衣服等时间都是浪费.如六、日的时间,如果你的学习黄金时间在 上午,而你却在整个上午做一些洗衣服、打扫房间等杂事,而中午、 下午才来做作业的话,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了.很多事不能不做, 但要放在合适的时候做,黄金时间都应用来学习. 4、注意 ①必须强调的是,制订计划必须按自己的特点自己制订,不能仿制别人的计划,别人告诉你的方法最多只能充当一个指路标的作用,是 很难完全套用的.只有自己去试着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 有用的. ②列计划只是一种手段,绝不要为了列计划才去列计划,只要是能达到目的的计划都是好计划.不管什么时候,列计划都只是为了完成 一定的学习任务.. ③刚开始列计划的同学,可能不太容易掌握好难易的尺度,列的计划过高过低都是自然的,只要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很快就会适应这种 方法. ④任何学习计划刚执行起来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你应该知 道为了执行这份计划而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能够适应这份计划是保 证你的远程学习以及未来事业成功的重要步骤. ⑤“坚持”是计划实施过程中最难的.由于缺乏毅力与恒心,很易虎头蛇尾.而学习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过程,今天的努力,并不能在明 天就得到回报.它是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半途而废,最浪费时间与 精力,并对人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动摇.所以在实施计划时,一时看不到

高一升高二数学衔接讲义含答案复习高一

第一讲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讨论 f(2x-1)的定义域为【1,2】,求f(2x+1)的定义域 对于无解析式的函数的定义域的问题,要注意几点 1、f(g(x))的定义域为【a,b 】,而不是g(x)的范围【a,b 】,如f(3x-1)的定义域为【1,2】,指的是f(3x-1)中x 的范围是1≤x ≤2. 2、f(g(x))y 与f(h(x))的联系的纽带是g(x)与h(x)的值域相同。 例1、已知f(x)的定义域为【1,3】,求f(2x+1)的定义域 例2、已知f(3x-1)的定义域为【1,3】,求f(x)的定义域 练习 1、f(3x)的定义域为(0,3)求f(3x 2)的定义域 2、3.设I =R ,已知2()lg(32)f x x x =-+的定义域为F ,函数()lg(1)lg(2)g x x x =-+-的定义域为G ,那么GU I C F 等于() A .(2,+∞) B .(-∞,2) C .(1,+∞) D .(1,2)U(2,+∞) 4.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4],求函数)()3(2x f x f y ++=的定义域为() A .[2,1]-- B .[1,2] C .[2,1]- D .[1,2]- 5.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2],则函数f 的定义域是() A .[-4,4] B .[-2,2] C .[0,2] D .[0,4] 6.已知函数1()lg 1x f x x +=-的定义域为A ,函数()lg(1)lg(1)g x x x =+--的定义域为B ,则下述关于A 、B 的关系中,不正确的为() A .A?B B .A ∪B=B C .A ∩B=B D .BA 7.函数y =的定义域为( ) A .[-4,1] B .[-4,0) C .(0,1] D .[-4,0)∪(0,1] 8.若2f(x)+f(-x)=3x+1,求f(x)的解析式。 第二讲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综合运用 1、本讲主要处理4类问题 (1)计算问题 (2)设数问题 (3)转化思想 (4)综合问题 2、转化思想解决数列的递推关系 常见类型 (1)、 (2)、 (3)、 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差分法及先猜后证法 例1在数列{}n a 中,12a =,1221n n a a +=+,求an .

高一总结及暑假计划

( 暑假计划)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W-JH-038815 高一总结及暑假计划Senior one summary and summer vacation plan

高一总结及暑假计划 我大概从来也没想到过一年能这么快。 在二中的这一年,想想确实是变了。还厚脸皮的认为是往更好的那个自己变了,可惜啊,不是学习成绩更好,不是工作能力更好,不是参加活动更多,但我却满足,我觉得我在慢慢变向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前两天以非资深学姐的身份跟一今年直升的小学神说起二中的生活,我感慨道这一年玩的比小学都疯。但跟小学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知道自己该怎么玩了。 虽然在同龄人中算相对独立一些,但难免高中以前的生活会有爸妈每天监督,哪怕白天在学校再怎么作,他们也能在每天晚上把你的生活习惯扳回正轨。于是我不会想到九年义务教育几乎没请过病假的我在上高中以后只肠胃炎就犯了3、4次,还得了一次水痘几次感冒,于是在这样的一绊一绊中我越来越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生活,我慢慢开始每天认真喝水,认真吃饭,少吃零食,我开始觉得老父让我少吃鸡肉猪肉的叮嘱是有意义的,我开始认真的洗脸刷牙,我慢慢懂得该怎样为自己而活,也是为了不让家里的两位和朋友操心。我还没有做到最好,但我知道该怎样努力。

其实如果有人问我你上高中以后对你最有价值的东西,或最能带给你惊喜的是什么,大概我会说人,每一个我认识的人。我生活在一个我这辈子不会再遇到第二个像这样的班集体里,这样的一群人每个都很好,他们能被分到一个班是上帝的恩赐,我能跟他们一个班是我的荣幸。最开始的军训我就被深深地点燃和撼动,我越来越爱这个集体,我不喜欢听到任何关于它的负面评价,我也会患得患失,经常会想这个样子毕业的时候岂不是要哭死。可我发现陷入这样的怪圈却完全没有必要。于是在这样的自我审问中,我慢慢的学会了怎样最大化的珍惜现在的一切,学会不让自己沉溺在对过去和未来的计较中,学会更积极的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小时候那种“要是能跟他们一直在一起就好了”的幼稚里,我很快乐。 这群人里,有我敬重的老师们,他们这群朋友一样的人教会了我用一种高中生的思想和心态对待老师,也教会了我念恩;有我的朋友们,这是比我高中前的预期要好的事情,我感念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可以陪我的朋友,我想他们的意义,远不在于陪你疯陪你闹,也不是功利的“锻炼了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我相信他们的存在,足以影响我终生;还有很多给我留下或深或浅印记的人,同班的不同班的,他们都让我相信现在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大概这样的一份总结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学习的。就结果来看,高一一年的学习显然没有什么可喜可贺漂亮的成果。我发现我的很多缺点都是体现在学习上的,做事情的专注度差,坚持的时间总也不长,不够勤奋不够努力,这都是很致命但也是我在慢慢克服的一些缺点。我慢慢的从无欲无求的自我肯定中跑出来,学会给自己定一些可行的目标和计划,学会沉住气一点点的平均用力保持固定的节奏和进度,不是激进的非常努力的学几天再放松如此起伏循环,我慢慢的找到了动力,以支持我在高中来日方长的三年。

高一升高二 暑期物理辅导 第七课时共点力的平衡 导学案 无答案

高一升高二暑期物理辅导 第七课时共点力的平衡导学案 一.共点力 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或者它们的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视为共点力。 二、平衡状态 1.物体或. 2.共点力的平衡:如果物体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①瞬时速度为0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如:竖直上抛最高点.只有能保持静止状态而加速度也为零才能认为平衡状态. ②.物理学中的“缓慢移动”一般可理解为动态平衡。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物体受到的.即F合=0 其正交分解式为F合x=0 ;F合y=0 2.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作用于同一物体 (要注意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3.三力平衡:三个力的作用线(或者反向延长线)必交于一个点,且三个力共面.称为汇交共面性。三个力平移后构成一个首尾相接、封闭的矢量 形;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4.物体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一个分力与剩余分力的合力______ __ _____。 四、解决平衡问题的方法 1.力的合成法(适用于三个力的平衡) 例题1如图所示,两轻弹簧a、b悬挂一小铁球处于平衡状态,a弹簧与竖直方向成30°角,b弹簧水平,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则两弹簧的伸长量x1与x2之比为多少? 巩固1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2.力的分解法 例题2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A点,线的中点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B用手拉住,当AO与竖直方向成角,OB沿水平方向时,AO及BO对O点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3.正交分解法 例题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竖直线成θ角,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 下,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是() A.Mg-Fcosθ B.μMg+Fcosθ C.Fsinθ D.μ(Mg-Fcosθ) 巩固2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斜向右上方拉力F的作用,在水 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求物体受 到拉力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的正切值为多少时拉力最小。

高一升高二暑假测试卷

暑假测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m m P 34,-,()0≠m ,则ααcos sin 2+的值是( ) A .1或-1 B . 52或52- C .1或52- D .-1或5 2 2.从某鱼池中捕得120条鱼,做了记号之后,再放回池中,经过适当的时间后,再从池中捕 得100条鱼,计算其中有记号的鱼为10条,试估计鱼池中共有鱼的条数为( ) A. 1000 B. 1200 C. 130 D.1300 (张)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各棱长相等,侧掕垂直于底面,点D 是侧面11BB C C 的中心,则AD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角的大小是 ( ) 30 B .45 C .60 D .90 3. 若|2|= ,2||= 且(-)⊥ ,则与的夹角是 ( ) (A ) 6π (B )4π (C )3π (D )π12 5 4.要得到函数y=sin(2x- 3π )的图象,只要将函数y=sin2x 的图象( ) A.向左平行移动3π个单位 B.向左平行移动6π 个单位 C.向右平行移动3π个单位 D.向右平行移动6 π 个单位 5.在两个袋内,分别装着写有0,1,2,3,4,5六个数字的6张卡片,今从每个袋中各任 取一张卡片,则两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 ) A. 31 B.61 C.91 D.12 1 (张)已知直线m 、n 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m ∥α,n ∥α,则m ∥n; ②若m ∥α,n ⊥α,则n ⊥m;③若m ⊥α,m ∥β,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 2 D .3 若热茶杯数y 与气温x 近似地满足线性关系,则其关系式最接近的是( ) A.y=x+6 B.y=-x+42 C.y=-2x+60 D.y=-3x+78

湖北省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升高二教学检测数学试题 2020.8 Word版含答案

随州市高一升高二教学检测(2020.8) 数学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在答题卡相应处作答方才有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1,0,1,2A =-,{} 2|1B x x =≤,则A B =( ) A. {}1,0,1- B. {}0,1 C. {}1,1- D. {}0,1,2 2. i 为虚数单位,若复数()()11mi i ++是纯虚数,则实数m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0或1 3. 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11 a b > B. 22a b > C. sin sin a b < D. 22a b < 4. sin 0x =是cos 1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BE =( ) A. 31 44AB AC - B. 13 44AB AC - C. 31 44 AB AC -+ D. 31 44 AB AC + 6. 若正数a 、b 满足2a b ab +=,则( ) A. 1ab ≤ B. 2a b +≥ C. 2a b +≤ D. 1ab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三个不同的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7个部分; ②若直线l 平行于平面α,则l 平行于α内的无数条直线; ③如果空间中的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 ④若一个四面体有两组对棱互相垂直,则第三组对棱也互相垂直.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进入8月份后,我市持续高温,气象局一般会提前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高温橙色预警标准为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摄氏度以上),在今后的3天中,每一天最高气温在37摄氏度以上的概率是 3 5 .用计算

18学年高一(重点班)6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高一重点班6月份学月考试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催化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 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下列海水综合利用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制淡水B.海水制纯NaCl C.海水制镁D.海水制溴 3.实验室中,制取蒸馏水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石棉网 B.冷凝管 C.酒精灯 D.温度计 4.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冶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其中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铁矿石中的脉石(二氧化硅) B.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 C.Mg可由电解熔融的MgO制取,Na也可由电解熔融的NaCl制取 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 5.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氯气从海水中提溴的关键反应是:Cl2+2Br-===2Cl-+Br2 B.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C.海水中的Na+、Cl-结晶成NaCl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 D.从海水中可以得到氯化镁,再经过电解可制金属镁 6.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高一升高二暑假数学补课专题三

专题三、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一、基础知识 1、单调函数的定义 2 )单3 4 ( 函数的单调性,从定义上看,是指函数在定义域的某个子区间上的单调性,是局部的 特征.在某个区间上单调,在整个定义域上不一定单调。 (2)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法 函数的单调区间是函数定义域的子区间,所以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对于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区间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结论求解,如二次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等; 如果是复合函数,应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首先判断两个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再根据“同则增,异则减”的法则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 (3)单调区间的表示

单调区间只能用区间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如有多个单调区间应分别写,不能用并集符号“∪”联结,也不能用“或”联结. 二、典例讲解 题型一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例1 试讨论函数f (x )= ax x -1 (a ≠0)在(-1,1)上的单调性. 探究提高 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用定义法的步骤:取值—作差—变形—确定符号—下结论. 变式1:(1)已知a >0,函数f (x )=x +a x (x >0),证明函数f (x )在(0,a ]上是减函数,在[a ,+∞)上是增函数; (2)求函数y =x 2 +x -6的单调区间. 题型二 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参数 例2 若 函数f (x )= ax -1 x +1 在(-∞,-1)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思维启迪: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为视参数为已知数,依据函数的图像或单调性定义,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与已知单调区间比较求参. 探究提高 已知函数的单调性确定参数的值或范围,可以通过解不等式或转化为不等式 恒成立问 题求解;需注意的是,若函数在区间[a ,b ]上是单调的,则该函数在此区间的 任意子集上也是单 调的. 变式2: (1)若函数f (x )=(2a -1)x +b 是R 上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2)函数y = x -5 x -a -2 在(-1,+∞)上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 <3 C .a ≤-3 D .a ≥-3

高一化学暑假班讲义(学生版) 第13讲 物质的量浓度学生满分版

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 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 B 单位:mol/L (或mol?L - 1) 数学表达式: (B)(B)[B()]n c V aq 注:表示某物质的水溶液时,常用(aq )来进行标注,以区别纯固体或气体的体积,如V (HCl)表示HCl 气体的体积,V [HCl(aq)]表示盐酸的体积。 【思考】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要点是什么? (1)以单位体积(1 L)溶液里所含溶质,而不是单位体积的溶剂。 (2)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溶质的质量,也不是溶质的摩尔质量。 【思考】 B 的含义是什么? B 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不仅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还可以表示溶质电离出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练习】 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c (HCl) c (H +) c (Cl -) c (Na 2SO 4) c (Na +) c (SO 42-) 1. 将40 g NaOH 溶于水配成2 L 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 将58.5 g NaCl 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3. 2 mol NaOH 溶于水配成200 mL 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4.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Cl 溶于水配成0.5 L 盐酸,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5. 10 mol HCl 溶于水配成______L 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 6.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 溶于1 L 水中配成溶液,其物质的量溶度为1 mol/L 。 (2)将22.4 L HCl 溶于水中配成1 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3)将25 g CuSO 4?5H 2O 溶于水配成100 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4)从1 L 浓度为1 mol/L 的C 12H 22O 11溶液中取出100 mL ,取出的溶液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 二、离子的浓度 【思考】 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微粒数目一定相同吗? 1.1 L 浓度为1 mol/L 的酒精溶液与1 L 浓度为1 mol/L 的蔗糖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微粒数目相同吗? 2.1 L 浓度为1 mol/L 的NaCl 溶液与1 L 浓度为1 mol/L 的CaCl 2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微粒数目相同吗? 【总结】 如果溶质是非电解质,那么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有的溶质分子数目相同。 若果溶质是强电解质,那么体积相同、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有的溶质离子数目不一定相同。 【扩展】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

黄浦新王牌-暑假辅导班-高一化学讲义-朱MJ老师.doc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第一讲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学习重点: 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几位重要的科学家及重要的科学发现。 学习难点: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对原子结构发现的作用。 【学前思考】 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认知新知识】 1、古典原子论(年代:我国战国时期) [ 问题 ](1) 古人对物质的构成有怎样的观点?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物质由 极小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 到原子为止。 【思考】从现代观点看,古代的原子学说也是很有道理的,但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 2、近代原子论 (1)道尔顿原子论(1803 年) 约翰·道尔顿( 1766— 1844)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1808 年他发表了《道尔顿原子学》,从而被誉为原子理论的创建人。他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 ①化学元素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②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③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不同; ④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问题】同学们从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道尔顿原子论是否合理?具有哪些片面性? (2)汤姆孙葡萄干面包模型(1904 年) 约瑟夫·约翰·汤姆孙,(Joseph John Thomson)1856 年 12 月 18 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郊区。1876 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1884 年,年仅 28 岁便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同年末,又继瑞利之后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教授,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葡 萄干面包模型的提出者。 汤姆生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形体内,电子则均匀分布在这些正 电荷之间,就像葡萄干面包一样。 【课外阅读】 由于 X 射线的发现,人们得出结论:原子可能还不是最小的。 不仅如此,伦琴的发现引起了研究射线的热潮,在此过程中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而我们熟知的居里夫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钋和镭。天然放射性物质放

高一升高二数学试题卷及答案

高一升高二数学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4分, 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33log y x 的定义域为( ) A 、(,9] B 、(0,27] C 、(0,9] D 、( ,27] 2.设集合 },51|R x x x A ,},41|{R x x x x B 或, 则B A 是( ) A .} 54|{x x B .} 4|{x x C .}2|{x x D .R 3. 三个数2 0.6 0.6,ln0.6,2 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a c b B. a b c C.b a c D .b c a 4.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2, 它的前4项和是1, 则它的前8项和为( ) A.15 B.17 C. 19 D. 21 5. 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输出 y 的值是( ) A .15 B .31 C .63 D .127 6. 在平面内,已知3 2,4||,1||AOB OB OA ,则 | |OB OA ( )A .3 B . 13 C . 19 D . 21 7.满足A =60°,c =1,a=3的△ABC 的个数记为m ,则m a 的值为( ) A .3 B . 3 C .1 D .不确定 8.在数列n a 中,n a =3n-19,则使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n S 最小时n=( ) A.4B.5 C.6 D.7 9.如果 ,} 01 |{2 ax ax x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 4 0a B.4 a C.4 a D.4 a (第5题) 是 否 x=0,y=1 x=x+1 y=2y+1 x>4? 输出y

高一升高二暑期衔接班教案(二)

高一升高二暑期衔接班教案(二) 第二讲:非谓语动词v-ing作宾语的用法及高考句型 (一).兴趣导入:听句子:You shouldn't permit your child doing that thing.从这个句子,引出 两个非谓语动词v-ing用法。 (二)复习讲评(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 (三)教学目的:复习动名词作宾语并掌握高考句型。 (四)教学内容 一.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和动词短语 1.英语中只能跟动名词而不能跟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有:allow,permit,admit,resist,dislike,imagine,suggest,escape,forgive,avoid,mind,enjoy,finish,practice,delay ,keep,risk,appreciate,consider(考虑)等,这些动词接动名词作宾语时,可以加上动名词的逻辑主语—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或名词词组等。 2.能跟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词组有:object to反对,give up放弃,feel like喜欢,put off推迟,look forward to盼望,burst out突然......起来,insist on坚持,stick to坚持be/get used to习惯于,keep on继续,set about从事,开始做,can't help 禁不住,lead to导致。 3.有些动名词或词组既可跟动名词也可跟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但意义有差别: (1)go on to do接着做(另外一件事)go on doing 继续做(同一件事) (2)stop to do 停下来做stop doing停止做 (3)remember to do 记得要做remember doing/having done记得做过 (4)forget to do忘记要做forget doing/having done忘记做过 (5)try to do尽力去做try doing试着去做 (6)mean to do打算去做mean doing意思是 (7)can't help to do 不能帮着做can't help doing禁不住做 二.高考句型归纳 1.such/so的基本用法: So+adj/adv+that such+a/an+adj+n.c.(s)+that So+many/few +n.c(pl)+that such+n.c.(pl)+that So+much/little+n.u.+that such+adj+n.u.+that So+adj+a/an+n.c.(s)+that such a/an+adj.+n.c.(s)=so+adj+a/an+n.c.(s) 2.能作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的名词短语:the first time 第一次......时,the second time,the last time,(the) next time,the moment,the minute,every time 等。 3.sb. Happens to sb. 某人发生了某事。Sb. Happens to do sth. 某人刚好做某事。 It happens that...碰巧......

高一升高二数学学习方法和计划

高二数学:高考数学成绩的决定阶段。 和高一数学相比,高二数学的内容更多,抽象性、理论性更强,因此不少同学进入高二之后很不适应。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曲线方程,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高一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以下就怎样学好高二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培养浓厚的兴趣: 高中数学的学习其实不会很难,关键是你是否愿意去尝试.当你 敢于猜想,说明你拥有数学的思维能力;而当你能验证猜想,则说明你已具备了学习数学的天赋!认真地学好高二数学,你能领悟到的还有:怎么用最少的材料做满足要求的物件;如何配置资源并投入生产才能获得最多利润;优美的曲线为什么可以和代数方程建立起关系;为什 么出车祸比体育彩票中奖容易得多;为什么一个年段的各个班级常常出现生日相同的同学…… 当你陷入数学魅力的"圈套"后,你已经开始走上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培养分析,推断能力: 其实,数学不是知识性,经验性的学科,而是思维性的学科,高中 数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所以,数学的学习重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开发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

关于学习方法和效果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当你愿意去看懂大 部分题目的答案时,你的考试成绩应该可以轻松及格;当你热衷于研 究各种题型,定期做出小结的时候,你一定是班级数学方面的优等生;而当你习惯根据数学定义自己出题,并解决它,你的数学水平已经可 以和你的老师并驾齐驱了! 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状态低迷而苦恼,请按如下要求去做: 预习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能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想要做出完美的作业是无知的,出错并认真订正才更合理;老师要求的练习并不是"题海",请认真完成,少动笔而能学好数学的天才即使有,也不是你;考试时,正确率和做题的速度一样重要,但是合理地放弃某些题目的想法 能帮助你发挥正常水平.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成绩进步缓慢而郁闷,请接受如下建议:收集你自己做过的错题,订正并写清错误的原因,这些材料是属于你 个人的财富;对于考试成绩,给自己定一个能接受的底线,定一个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合理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你获得稳定的学习成绩,所以,请制定好学习计划并努力坚持;把很多时间投入到一个科目中去,不如把学习精力合理分配给各个学科.人对于某一 知识领域的学习常出现"高原现象",就是说当达到一定程度,再努力时,进步开始不明显. 下列学习方法比较经典:

2019-2020高一寒假班化学衔接班讲义

目录 第一讲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1) 第二讲离子反应 (7) 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 (12) 第四讲钠及其化合物 (17) 第五讲铝及其化合物 (24) 第六讲铁及其化合物 (30) 第七讲硅及其化合物 (35) 第八讲氯及其化合物 (42) 第九讲硫及其化合物 (49) 第十讲氮及其化合物 (57) 第十一讲元素周期表 (66) 第十二讲元素周期律 (78) 第十三讲化学键 (87) 第十四讲元素推断专题 (93)

第一讲 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知识精讲】 【知识点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① n = ,使用范围:适用于任何一种微粒。 ② n = ,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 ③ n = ,使用范围:仅适用于 ,标况下Vm = 。 ④ n B = ,使用范围:仅适用于 。 【例题1】 判断正误: ① 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约为22.4L 。( ) ② 常温常压下,1mol 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 ) ③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 ④ 标准状况下,1mol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 ) ⑤ 32g 氧气占有体积约为22.4L 。( ) ⑥ 1molSO 2含有6.02×1023 个原子。( ) ⑦ 把40g 氢氧化钠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 ·L -1。( ) ⑧ 2.4g 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 ) ⑨ 17 g 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 。( ) ⑩ 16gCH 4中含有4N A 个C —H 键。( )

【知识点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 同温同压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同温同体积下: 同温同压下: 【例题2】判断正误: ①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②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③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④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⑤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⑦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知识点三】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1、溶液浓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其换算关系 (1)溶质质量分数:ω= 。 (2)物质的量浓度:c B = 。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c B = 。(注意密度的单位换算) 【例题3】计算: ① 4gNaOH溶于水配成1L的溶液,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商品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③已知150mL2mol/LNaOH溶液的质量为160g。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高一升高二数学测试题

高一升高二数学测试题 姓名: 学校: 年级: 上期末成绩: 1.,a b >?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33a b >A. 11.B a b < 22.C a b > .D a b > 22.220x x -+->?不等式的解集为( ) {}|1x x =A. {}.|1B x x ≠ .C R .D ? 3.()cos2sin 2f x x x =-?函数的最小值为( ) 2-A. 2B .- .1C - .0D 4.3,2,(cos cos )ABC a b c a B b A ?==-?中,则的值为( ) .0A .1B .5C .13D {}3425.n a a a a 数列是等比数列,=12,=18,则等于( ). .6A 3.2B .8C 16.3 D 6.34500x y x y -+=+=?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4350A x y -+=. .4350B x y --= .3450C x y +-= .3450D x y ++= 4107.,6522,0.5,x y x y x y Z x y x y N +≤??+≤=+???∈?已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4A .3B .2C .1D 8.(34)80(4)70a x ay ax a y a +++=++-=直线与直线垂直,则的值为( ). .2A - .0B .20C -或 .02D 或 9.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bsinA=3acosB 。 (1)求角B 的大小;(2)若b=3,sinC=2sinA ,求a ,c 的值.

高一升高二必修(第二册)统计与概率复习

高一升高二统计与概率复习 1.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其中某月生产的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m:3: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已知A种型号产品抽取了45件,则m=() A.1B.2C.3D.4 2.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轿车,产量之比依次为2:3:4,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若样本中A种型号的轿车比B 种型号的轿车少8辆,则n=() A.96B.72C.48D.36 3.某学校为了解1000名新生的身体素质,将这些学生编号1,2,…,1000,从这些新生中用系统抽样方法等距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验.若46号学生被抽到,则下面4名学生中被抽到的是() A.8号学生B.200号学生C.616号学生D.815号学生4.“石头、剪刀、布”,又称“猜丁壳”,是一种流传多年的猜拳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朝鲜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它传到了欧洲,到了近代逐渐风靡世界.其游戏规则是:“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而“布”又胜过“石头”.若所出的拳相同,则为和局.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进行“五局三胜制”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比赛,则小华获胜的概率是() A.B.C.D. 5.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太极图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充分体现了相互转化、对称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按照太极图的构图方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O被函数y=3sin的图象分割为两个对称的鱼形图案(如图),其中小圆的半径均为2,现从大圆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A.B.C.D.

物理高一升高二暑假巩固班教材答案

第一章 曲线运动 一、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 B 2D , 3解: 对物体和人的速度进行分解,沿绳方向上的速度相等,有: V 1cos30°= V 2cos60° 解得V 2=53m/s 43603;903 二、平抛运动 B ,AD ,B ,A ,B ,A 7~8略 三、圆周运动 C B B A CD BC D B B B A BCD 13~16略 综合练习 1 min /600/1042 r s r R g n === μ π 2 C 3 r v m mg 2 = s m gr v /2== 4 22cos w g R w a R R h -= -=

5s rad s rad /5.6/9.2≤≤ω 6解: N F 5.7= mi n /42/7.042 r s r mL F n === π 7选C 。 8(2) 9 AB 10 38.2;0.026 m/s2 11答案15 12答案300 13代入数值解得v=2.9 m/s. 14 vd d L L 2) (+π 第二章 万有引力 天体运动 一、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BD AD CD C C D ABD C B BD C 二、万有引力的应用 1.H=R △t/t

2.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知:22 2 4)()(T h R m h R mM G π+=+ 得离地高度km R GMT h 264432 2 =-=π (2)绕行速度s m h R T v /1075.7)(23?=+= π (3)由平衡条件知:kv 2=mg ,则速度k mg v = 3、解:从北极沿地轴往下看的地球俯视图如图所示,设卫星离地高h ,Q 点日落后8小时时能看到它反射的阳光。日落8小时Q 点转过的角度设为θ (1) ?=??= θ120360248 轨道高 地地 R 2cos R h -θ= m 104.6160cos 1104.666?=-???=)( (2)因为卫星轨道半径地R 2h r r =+=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卫星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 2r s /m 5.2g 41 g == 地 r v m mg 2 r = r 'g v =s /m 107.5104.625.236?=???=(s /m 106.53 ?同样给分) 4、解:任何天体均存在其所对应的逃逸速度v 2= R Gm 2,其中m 、R 为天体的质量和半径。黑洞,其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即v 2>c ,R < 2 2c Gm =2 83011) 109979.2(1098.11067.62?????-m =2.94×103 m ,即质量为1.98×1030 kg 的黑洞的最大半径为2.94×103 m.(2)把宇宙视为普通天体,则其质量m =ρ·V =ρ·3 4 πR 3------①其中R 为宇宙的半径,ρ为宇宙的密度,则宇宙的逃逸速度为v 2= R Gm 2------②由于宇宙密度使得其逃逸速度大于光速c ,即v 2>c-------③则由以上三式可得R =4.01×1026 m ,合4.24×1010光年。即宇宙的最小半径。 5、解:设O 点距B 星的距离为x ,双星运动的周期为T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对于B 星:G 3m 2L 2 = 3mx(2π T )2

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_图文 VIP专享

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_图文 VIP专享 一、选择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 B.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CO2气体(CO气体)——在氧气中点燃 D.KCl溶液(CaCl2溶液)——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2.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20℃和101kPa下相同体积的CH4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1:1 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一 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 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4.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8% B.60% C.76% D.84% 5.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12.8 g B.6.4g C.3.2g D.1.6g 6.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 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 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7.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 8.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