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气魄.(pò)狂澜.(lán)屏.障(píng)苛.捐杂税(kē)B.誓.言(shì)挚.痛(zhì)亘.古(gèng)不可捉摸.(mō)C.哺.育(pǔ)胡骑.(jì)嗥.鸣(háo)酣.然入梦(hān)D.污秽.(huì)呜咽.(yàn)鞍.马(ān)浩浩荡.荡(dà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督促攀谈俏壁骨碌B.镐头豁亮召唤呻吟C.浊流高梁埋葬山涧D.灌输瑶民劈开斑澜3.默写古诗文。
(共5分)(1)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京东的无人快递车上路,广泛引起了社会的讨论。
B.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C.一年一度的《中国诗词大会》是许多观众所期待的,据统计,6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超过约30亿人次。
D.读者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5.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座位号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狂澜(lán) 哺育污秽不堪(suì) 苛捐杂税B.亘古(gèn) 田垄酣然入梦(hān)五彩斑斓C.挚痛(chì) 默锲惊涛澎湃(pài) 九曲连环D.督促(dū) 怪诞浊流宛转(wǎn) 不可琢摸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家乡。
B.这件事情很复杂,虽经多方调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以明白真相。
C.总部命令一下达,部队就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了。
D.小王每次有不懂的技术难题,便向师傅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段时间,我们在不断地整理收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B.每当国歌响起,那种自豪与激动之情便油然而生了。
C.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D.由于他的努力认真,使得他的学习成绩很快就提高了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切记,助人即是自助。
②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幸福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
③如果大家都漠视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又能指望谁来帮助呢?④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
⑤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
A. ①②④⑤③B.④⑤②③①C.①③②⑤④D.④③①②⑤5.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拟人)B.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拟人)C.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到天边破晓。
(排比)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对偶)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掩埋(yǎn)坚韧(rèn)一隅(yú)淳朴谦逊(xùn)B.汹涌(xiōng)什物(shén)事迹(jì)聚歼敌人(qiān)C.溜达(liū)胸脯(pú)惊讶(yà)永垂不朽(xiǔ)D.摁倒(èn)过瘾(yǐn)犁耙(bà)千载万世(zǎ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人声鼎沸挺而走险亦复如是磐石B.锲而不舍妇孺皆知人迹罕至讪笑C.心会神疑来势汹汹慷慨淋漓确凿D.惹人注目回环曲折锋芒毕露逼侠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19世纪,因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法两国关系长期紧张。
B.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C.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资料,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使市民提高了安全意识。
D.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B.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
D.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5.下面对《木兰诗》节选部分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工具。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屏障(píngzhàng)。
B.XXX(háo míng)。
C.祈祷(qí dǎo)。
D.山巅(shān diān)。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懊恼(ào nǎo)字帖回环曲折。
B.斑驳(bān bó)戎装尺九曲连环。
C.田笼(tián lǒng)镐头扑朔迷离。
D.摩擦(mó cā)体魄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而且也是全球首次。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流出了漫无边际的黄土地,流出了黄皮肤人的群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1)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2)二范爱农。
以为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中立足。
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二、综合性学习(6分)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年级一班准备召开一次“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6分)(1)请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在下面田字格里。
(1分)(2)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
(3分)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纪伯伦说人的嘴唇能发出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她呵护我们成长,也带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为母亲唱响心中的赞歌。
学会感恩母亲吧。
(3)母亲节,你会为母亲准备什么样的礼物?说说你的想法。
(2分)为母亲唱歌、写感恩卡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阅读(36分)(一)阅读《散步》中的几段文字,完成8~11题。
(11分)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测试范围:第5、6课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清(13分)1.用横线画出加点字错误的拼音并改正。
(4分)A.劈.开(pī)咀嚼.(jiáo)山巅.(diān) ____B.峭.壁(qiào) 督.促(dū) 气魄.(bò) ____C.攀.谈(pán) 酣.然(hān) 哺.育(bǔ) ____D.狂澜.(lán) 呜咽.(yàn) 宛.转(wǎn) ____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澎湃字贴骨碌浩浩荡荡B.蜷起灌输惊皇一泄千里C.屏障篱笆矗立遥遥晃晃D.缠绕搀扶耻辱纵身一跃3.【2020·本溪改编】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3分)A.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修改:在句后添加“的价值追求”。
B.华中师大心理学院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平台,上线首日接待了超过100位以上的来访者。
修改:去掉“超过”或“以上”。
C.教师认为,能否有效发挥家长教育主体作用是做好特殊时期学生家庭教育的关键。
修改:去掉“能否”。
D.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教育云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许多学校展开了网络教学模式。
修改:将“展开”改为“加强”。
4.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 ,流出了____________。
①黄皮肤人的群落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A.③①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①③②二、素养清(16分)5.(国学题)填空。
(5分)(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pǔ)狂澜.(lán)气魄.(pò)污秽.(huì)B.祈.祷(qǐ)炽.痛(chì)机杼.(zhù)亘.古(gèn)C.惩.罚(chéng)谰.语(lán)田垄.(lǒng)默契.(qì)D.金柝.(tuò)军帖.(tiě)蚱.蜢(zà)屏.障(píng)【答案】C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气势磅礴的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B.图书博览会在烟台举办,到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烟台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C.百姓在苛捐杂税的压力下发出不满之声,气宇轩昂....,声震天地!D.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妈妈的唠叨让我不厌其烦....。
【答案】A;【解析】B.“大庭广众”的意思是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与“络绎不绝”不能搭配。
C.“气宇轩昂”的意思是指人精神饱满,有风度,有气魄。
D.“不厌其烦”的意思是指不嫌麻烦,与语境不相符。
3.下列对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
《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就是木兰父亲对自己的自称。
D.《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清(12分)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词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的心还在喷涌..(fàn làn)..(pēn yǒng)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B.在那田陇.(lǒng)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gāo)头上有我的手印。
C.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hán)大点兵。
D.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木兰当户.织(门)当窗.理云鬓(窗户)B.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策.勋十二转(记) C.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D.赏赐百千强.(强壮) 出郭.相扶将(外城)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B.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C.他看着护城河发呆,心中明白那护城河是保卫京城的一道屏障..。
D.我困得受不了了,躺在床上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
4.【2020·黄冈改编】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国家统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5.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个结构相同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哽.(ɡěnɡ)住亘.(hèng)古田垄.(lǒnɡ) 污秽.(huì)B.哺.(pǔ)育惩.(chénɡ)罚懊.(ào)悔胡骑.(jì)C.屏.障(pínɡ) 可汗.(hàn) 镐.(ɡǎo)头宛转.(zhuàn)D.燕.(yān)山泛.(fàn)滥郝.(hǎo)叟逼狭.(xiá)【解析】A项,“亘”应读“ɡèn”;B项,“哺”应读“bǔ”;C项,“汗”应读“hán”,“转”应读“zhu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A.斑澜怪诞枯躁惊涛澎湃B.蚱蜢丰饶浊流九曲连环C.摇蓝险峻体魄丛山叠岭D.挚痛滋长暄闹绝壁断崖【解析】A项,“斑澜”应写为“斑斓”,“枯躁”应写为“枯燥”;C项,“摇蓝”应写为“摇篮”;D项,“暄闹”应写为“喧闹”。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A.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解析】A项,成分残缺,删去“由于”或“使”;B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只要”改为“只有”;D项,语序不当,将“推广并通过”改为“通过并推广”。
5.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C )(2分)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C.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
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
D.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解析】A项,比喻;B项,反问;D项,拟人。
6.默写。
(5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4)写一句爱国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7.名著阅读。
(3分)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
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
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
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
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1)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舒庆春)。
(1分)(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2分)示例: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钱卖给了一个老头。
8.综合性学习。
(7分)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七(3)班准备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读新闻】阅读下面资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2分)9月6日,正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雷希颖在新浪微博发起这样的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倡议一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人和海外留学生纷纷响应,截至9月23日,“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已突破6000万阅读量,6万余条讨论。
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网友上传自己与国旗的合影,将爱国之情“大声说出来”,传递爱国正能量。
“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点燃青年爱国热情。
【析图案】一段时期,一款“爱国”主题的T恤为不少时尚青年所追捧。
下面是该T恤上的徽标图案,请你说说其设计的巧妙之处。
(3分)示例:该图案以象征中国的华表作为单词“I”,用含有中国地图的心形图案喻示“爱”,外加一个英文单词“YOU”,巧妙地表达了“我爱你,中国”的主题。
【说心语】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
请你仿照下面所给的示例,用诗化的语言回答祖国是什么。
(2分)示例:祖国是什么?太阳回答: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祖国是什么?青松回答:是边防战士挺拔的身影。
祖国是什么?大海回答:是五彩缤纷的美丽花园。
二、阅读理解(45分)(一)(14分)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关山度.若飞(越过)(2)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3)策勋十二转.(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4)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希望驰骋千里马,快快回到故乡。
11.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
(2分) 因为全诗重点要表现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精神,不是为了写战争本身。
12.“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2分) 淡泊名利,热爱家乡。
1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在汉语中,许多成语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五颜六色”“南征北战”等,请你再举出两个用了互文手法的成语。
(2分)万紫千红__五花八门__三言两语(二)(13分)别了,语文课何紫(香港)“陈小允。
”张先生忽然叫我的名字,我心里“扑扑”地跳,站了起来。
“你回答我的问题,这一课寓言的作者是谁?”张先生在向我提问。
唉,我虽然调到第一排,但不知为什么注意力还是不能集中,刚才虽然双眼望着课本,但是思想早就溜号了。
我张着嘴要答话,但只能“嗯嗯”地发声,眼睛四处张望,希望有谁给我一点提示。
我看见坐在侧边的叶志聪,他故意咧着牙齿,双手像要拉紧一个绳索。
他真是我的救星!他的动作唤起我预习时的记忆,他“依”起牙齿拉绳索,对了,我急忙回答说:“作者是伊索。
”张先生叫我坐下,我偷偷嘘一口气,回头对志聪眨眨眼睛,是对他感谢的眼色。
放学回家的时候我拉着志聪的手一起走,志聪对我扮个鬼脸说:“你怎么搞的?坐在最前排也听不到先生讲课?你今天差点儿要留堂了。
”“别提了!说实在的,我不喜欢国语课,什么主题中心,什么词语解释,什么标点符号,什么文章体裁,这些东西都叫我发闷。
”这是我的心里话。
回到家里,妈妈叫我换下校服,说要带我到照相馆照相,我觉得奇怪,但妈妈催促着,我便忙着换了一套妈妈预备好的衣服——那是新年才穿的西装,还打领带,这样隆重我总觉得不寻常,到了照相馆,妈妈独个儿拍摄了半身像,接着我也拍摄了半身像。
回家的途中,妈妈才对我说了一点点儿:“小允,我们一家要移民到中美洲去了,你喜欢吗?我们一家坐飞机呢!”听到了要移民,我第一个念头就是以后不用再默书了。
当然,我也知道将来即使要默书恐怕也不用再默写那些艰深的中国字了。
第二天回到学校,班主任张先生又叫我。
我心里想:“大约又要责备我默书不合格吧。
不过,我最多让她唠叨两三次,以后这里什么事也和我不关痛痒了。
”果然,我看见张先生拿出我的默书簿,我低垂下头,默默地站在她身旁。
她慢慢地翻开我的默书簿:第一页是三十分,第二页是四十分,第三页是四十五分,到了第四页,也是最近默书的一次,呀,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是七十五分,不但合格,而且成绩居然不错。
张先生和蔼又严肃地说:“陈小允,这次我叫你来,不是责备你了;你看,你的默书进步啦,这次只错了五个字,只要你上课留心听讲,回家勤恳温习,以后一定会进步更快的。
你要知道,你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己本国的文字也写不好,那不是笑话吗?小允,我看见你默书进步我真高兴,我特地送你一份小小的礼物,希望你继续努力。
”张先生说完了,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图书,书名是《怎样学好语文》。
我接过张先生的图书,双手不禁颤抖起来。
回到教室,我翻开那本图书,第一段话映入眼帘:“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优美的环境,长期地孕育着中国文化,使中国语言成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从来没有一本图书的内容这样震撼我的心灵,这一段话,好像有人用丰富的感情在我的耳畔诵读着。
钟声响了,第一堂是国语。
以前我上这一门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国语书,另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忽然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着张先生授课。
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了国语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见了下课钟声。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国语文,我会激励自己把中国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越来越好……14.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3分)“我”以前不喜欢国语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祖国语言的美好,决心自修祖国的语言。
15.阅读画线句子,说说“这一堂课”为什么过得特别快。
(3分)因为在这堂课上,“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才会感觉过得特别快。
16.结合句子中加点词语,对下面句子作简要赏析。
(3分)大约..让她唠叨两三次,以后这里什么事也和我..又要责备我默书不合格吧。
不过,我最多不关痛痒....了。
“大约”“最多”“不关痛痒”这三个词语形象地刻画出“我”不再学习国语时的得意和对老师默书的不屑一顾,突出了此时“我”的不懂事。
17.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描绘了一个怎样变化的“我”?(4分)“我”开始时调皮、天真、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及格;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
(三)(重庆中考)(18分)少年书架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
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
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
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
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