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0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辉煌成就和特点。

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2.掌握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2.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四、教学准备1.准备好教学PPT,包括图片、文字等;2.准备好教学工具,如投影仪、音响等;3.准备好教学素材,如书籍、文章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讲解新课:通过PPT展示,讲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辉煌成就和特点。

同时,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特点和文化内涵。

3.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着描述一些作品的特征和意义,加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4.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观看视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或报告,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作品或时期。

5.课后反思: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本课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2.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3.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方法。

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和建筑发展历程;
2.掌握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3.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与文化、信仰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与文化、信仰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Step 1:导入
1.让学生观看一些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图片,并让学生谈谈对这些作品的第一印象。

Step 2:讲解
1.讲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
2.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
3.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
4.分别介绍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如汉代玉雕、唐代陶瓷、宋代木雕、明清时期的建筑等。

Step 3:讨论
1.让学生就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与文化、信仰的关系展开讨论;
2.让学生就自己喜欢的一件古代艺术品进行分享。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讨论法;
3.分组讨论法。

五、教学评估
1.学生能够重新复述课堂内容;
2.学生能够根据课堂知识分析一件古代艺术品;
3.学生能够展开与同学的讨论。

六、教学拓展
1.给学生提供更多古代艺术品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国古代艺术品,发现其中的文化内涵;
2.以文化艺术课为主题,带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感受更多的人类文化。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三篇 精品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三篇 精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三篇雕塑是用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个种手段,塑造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三维实体的一种造型艺术。

2、要点①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3、教学重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二、教学过程导入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雕塑?它们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答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直接入题平时所说的雕塑,指的是什么?1、涵义雕塑——雕塑是雕和塑的合称。

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

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

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3、想一想怎样欣赏雕塑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师言了解了雕塑的表现形式,那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雕塑。

⑴教师板书概术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⑵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活动[一]、陵墓雕刻陵墓雕刻产生的背景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

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

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当时的艺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欣赏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刻欣赏任务霍去病陵墓雕刻教师提出问题①说一说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点②学生讨论,回顾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作回答。

新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02

新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02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和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以及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自主欣赏更丰富多彩的建筑。

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从网络等查找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培养学生从对具体内容的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从对故宫和中国园林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

难点:从对故宫和中国园林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

教学设想依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老师点拨、分组讨论、探究性学习方式,本课采用网络探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准备网络教室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1、分组调查,收集整理材料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确立以下任务,教师总体设计教学流程。

2、学生自由选择组成学习小组。

第一组:收集宫殿建筑尤其是故宫的图片,主要从布局、结构、雕刻、绘画等表现手段入手。

第二组:收集介绍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的录像资料。

第三组:收集整理各种具有特点的佛塔建筑图片。

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1、播放教师和学生收集的部分建筑图片。

2、向同学提问,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种类。

三、讲授新课1、请第一组同学展示他们的材料,并在讲台前向同学们出示图片,简介故宫。

请学生概括总结(1)故宫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木结构体系(2)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庭院式组群布局(3)故宫外部色彩主要是哪两种?2、请第二组同学展示介绍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的录像资料,简单介绍心得体会。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了解建筑的基本特点
(二)新授: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欣赏一
下课本各种古代建筑。
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古代建筑的感受

同学们说一说自己交流的感受。(造型
美丽、色彩缤纷)
(2)欣赏建筑的外观造型
同学们观察一下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
造型”(板书)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从课本中找出答案来读一读。
“屋顶屋身台基”
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培养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
能力,能
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的文字。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5)欣赏建筑装饰色彩
同学们分组从课本中找出在建筑中所
包含的艺术内容。
请每个组来说一说。
我国古建筑综合运用了绘画、雕刻、书
法等艺术表现手法。
(匾额、楹联、棂格)请同学们看一下如:额枋上的匾额、柱上的楹联、门窗上的
说一说,各个部分的造型特点。
(3)欣赏建筑结构
同学们说一说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总体
了解本课欣赏内容
让我们走近古建筑找一找它的特点。
读一读课本中的注解。
(4)欣赏群体布局
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些建筑无论是宫殿
还是民居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群体布
局)
了解建筑的外观造型
了解群体布局特点
了解建筑装饰色彩
棂格。
同学们说一说在建筑中加上各种艺术
手法的效果是怎样的?
色彩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从课本中找一找我国古代建筑在色彩的
运用上都是怎样的?
(6)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师:刚才同学们的介绍很精彩,大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我们来为同学们的介


开发利

人教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课件

人教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课件
, 身 体 和 灵 魂 总 要
我们,还在路上……
彩画
彩画
朴素淡雅的色调在中国古建筑中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如江南的民居和一些园林、寺观, 以洁白的粉墙、青灰瓦顶掩映在丛林翠竹、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清新秀丽。北方山区民居的 土墙、青瓦或石板瓦也都使人有恬静安适之感。甚至有一些皇家建筑也在着意追求这种朴素 淡雅的山林趣味,清康熙、乾隆时期经营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 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 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 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 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 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 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 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 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 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秦汉的织绣工艺,尤其是汉代,在继承战国传统的基础上,有着飞跃的发展。丝织 品种更为丰富,有锦、绫、绮、罗、纱、绢、缟、纨等。
汉代丝织的花纹,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吉祥文字、各种 几何纹。汉代丝织的制作工艺已非常精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一件素纱禅 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只重49克,不到一两重,可见极为精巧。 汉代刺绣的针法,主要是辫绣,也称锁子绣,其特点是针路整齐,绣线牢固。马王堆汉 墓曾出土了大量刺绣实物,品种丰富,制作优美。
宋代和明清的瓷器
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 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陶瓷史家通常将宋代陶瓷 窑大致概括为6个瓷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 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 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国时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 而具有的共同性。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美术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美术 第一单元 第二课
(2)工艺代表
唐三彩、玫瑰紫釉花盆
(3)建筑代表
唐式建筑:包括魏晋和宋代早期。建筑本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下建筑,也就是陵墓。其代表有唐代的乾陵。二类是地面建筑分为砖石建筑,比如塔寺等,如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重建)和大雁塔等。宋代建筑代表有晋祠、保国寺、开元寺塔等。
设问:大家知道唐宋的审美观吗?两个朝代的审美观有所不同吗?是什么造成了两个朝代审美的差别?唐宋时期的艺术品又有哪些相似之处?
秦汉时期是中国艺术大发展时期,艺术表现手法日益成熟、多样、细腻。大量优秀作品涌现,为后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使几段时期的作品相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找出不同,并通过作品的区别来诠释文明的进步,并通过文明的进步引出艺术在历史中的价值。
中国艺术鼎盛时期:唐宋时期
(1)雕塑代表
龙门石窟(唐石窟)、昭陵六骏、侍女彩雕
中国艺术的发展时期——夏商、先秦、两汉时期
(1)雕塑代表:
夏商时期作品:三星堆青铜面具、四羊方尊
秦汉时期作品:秦始皇兵马俑、汉代仕女俑
(2)工艺代表:错金银云纹青铜犀牛尊 ( 西汉)、击鼓说唱俑 (东汉)
(3)建筑代表:秦长城、阿房宫
夏商时期是中国的青铜时代。由于人类文明的进步,石器渐渐被历史淘汰,青铜器的广泛使用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青铜器不光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它的可溶性和塑造性也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夏商的青铜时代打开了历史新的一页,诠释着人类文明的辉煌。
第二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教学目标
以雕塑、工艺、建筑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并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向学生展开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的辉煌画卷。让学生欣赏艺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及爱国热情。

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和分类。

3.熟悉中国古代工艺的发展和代表作品。

4.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二、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和分类。

2.中国古代工艺代表作品的介绍。

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的介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30分钟)1.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和分类讲解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和分类,包括佛教造像、人物雕塑、动物雕塑等等,同时关注它们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2.中国古代工艺代表作品的介绍介绍中国古代工艺代表作品,如景泰蓝、徽州建筑、葡萄花雕等等,同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的介绍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如秦始皇陵、故宫、长城等等,同时讲解它们的历史背景、建筑设计和艺术风格。

3. 小组讨论(20分钟)让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就雕塑、工艺和建筑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总结出它的特点和代表性作品,同时准备展示PPT。

4. 展示和点评(2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PPT,其他同学针对展示进行点评和讨论,并在展示和点评过程中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询问学生是否有疑问,以便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展示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更多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和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以及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自主欣赏更丰富多彩的建筑。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学生从网络等查找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培养学生从对具体内容的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从对故宫和中国园林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

难点:从对故宫和中国园林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

教学设想
依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老师点拨、分组讨论、探究性学习方式,本课采用网络探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准备
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分组调查,收集整理材料
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确立以下任务,教师总体设计教学流程。

2、学生自由选择组成学习小组。

第一组:收集宫殿建筑尤其是故宫的图片,主要从布局、结构、雕刻、绘画等表现手段入手。

第二组:收集介绍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的录像资料。

第三组:收集整理各种具有特点的佛塔建筑图片。

二、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
1、播放教师和学生收集的部分建筑图片。

2、向同学提问,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种类。

三、讲授新课
1、请第一组同学展示他们的材料,并在讲台前向同学们出示图片,简介故宫。

请学生概括总结
(1)故宫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木结构体系
(2)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庭院式组群布局
(3)故宫外部色彩主要是哪两种?
2、请第二组同学展示介绍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的录像资料,简单介绍心得体会。

教师总结并补充同学的发言,强化园林建筑作为艺术的特征。

同时提出问题:园林宫殿有哪些不同点?
提示:可以从布局等方面进行比较
教师总结同学的回答,明确园林建筑特点:模仿自然、较小封闭、曲折自由、巧妙借景、民族特色
(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以木结构为主,平面铺开式的古典式建筑,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影响,在建筑中大量的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思想,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等级制的运用,无论是屋顶的建筑样式还是建筑彩画的图案,都着重体现皇权威严的主题;而中国古代园林由于有文人参予,所以在建筑中追求诗情画意和建筑的结合,这也是中国园林的独特之处。

3、请第三组同学展示关于佛塔建筑的图片,由于对此了解较少,主要由教师以应县木塔为例进行讲解介绍。

小结:宫殿、园林、佛塔体现中国文化传统“儒、释、道”三为一体。

4、简单介绍其它中国古代建筑,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南北园林建筑差异、中外建筑区别等。

四、小结
总结本课内容,今天,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这些建筑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最伟大,最优秀的建筑,都永远令我们骄傲,可以看得出,我们中国几千年的辉煌。

强调建筑艺术欣赏在于留心观察身边的建筑,勤于思考,用心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