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合集下载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问题的来龙去脉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问题的来龙去脉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问题的来龙去脉
马福龙;徐国梁;虞骁
【期刊名称】《世纪》
【年(卷),期】1994(000)004
【摘要】本刊今年第2期发表了《揭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流传之谜》一文后,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指出该文存在严重的错误。

本刊未对史实严格核对即予发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感谢读者的诚意批评。

1994年6月1日出版的第203期《党史信息报》发表了马福龙、徐国梁、虞骁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问题的来龙去脉》一文,作者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和报刊文献,引证了不少个人著作,并根据众多目睹者的陈述,以不容置疑的史实证实外滩公园确实挂过"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侮辱中国人的牌子。

我们认为此文根据充分,说理清楚,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特全文转载如下。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马福龙;徐国梁;虞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的较量——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文字资料的历史解读 [J], 苏智良;赵胜
2.“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问题的来龙去脉 [J], 马福龙;徐国梁;虞骁
3.否定侵略事实和否定“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J], 胡思勇
4.“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问题的来龙去脉 [J], 马福龙;徐国梁;虞骁
5.“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是怎样摘掉的 [J], 孙玉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有“华人与狗”的木牌吗?

真有“华人与狗”的木牌吗?

真有“华人与狗”的木牌吗?在上海租界内,外侨对华人的歧视确实存在。

《精武门》剧照,陈真踢碎写有“狗与华人,不得入内”的木牌对于上海外滩公园写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中国人大都耳熟能详,视之为帝国主义欺压中国的铁证。

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即有人质疑木牌的存在。

1994年,上海学者薛理勇在《世纪》杂志发表《揭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流传之谜》,文中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缺乏根据”,是“编造一个史实去哗众取宠”。

薛文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在全国大小媒体上,出现了很多批判文章。

《世纪》杂志转载了批驳薛文的文章,还被迫做了检讨,称薛文发表后,“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指出该文存在严重的错误”“本刊未对史实严格核对即予发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以此为契机,海内外学界针对“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新的研究,大致还原了故事原貌。

1900年前,华人向租界争取入园权利,尚未有“华人与狗”之说上海外滩公园建于1868年,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公园,占地约30亩,环境优雅。

起初,公园并没有明文禁止华人入内,只是由工部局(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指示巡捕,允许衣冠整洁的所谓“上等华人”进入,从事体力劳动的“下等华人”则要挡在门外。

其间,也有华人向工部局表示抗议,但影响不大。

1884年,工部局对游园者做出6条规定,其中第1条“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第5条“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入内”。

工部局称,其禁止华人入园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不希望华人大量涌入,影响外侨游玩;第二,华人在公园中有很多不守公德的表现,如随地吐痰、折花驱鸟,到处大小便,破坏景观,提升管理成本。

1917年的公园管理条例这一禁令,激怒了租界中的华人富商。

怡和洋行买办唐茂枝、房地产商谭同兴等致信工部局,称公园维护费用来自于租界税收,租界内中国居民作为纳税人,理应拥有自由出入的权利,并说:“我们的邻居日本人和朝鲜人(高丽人)都能自由地出入公共娱乐场所,而我们中国人则由于服装的关系,竟引出意外的麻烦,被阻止在花园门外”①,实在太不公平。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读后感。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读后感。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读后感。

历史是见证一个国家最好的证据,那里面包含着国家的荣辱兴衰,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所以我们不可以遗忘它。

带着满腔的热血我读完了的故事。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

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

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

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

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

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

依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

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为了人民能够更好地活着年轻的牺牲了,可他爱国、为国的精神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可是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有位记者在西安市一些主要街道上随机采访了20多位市民。

面对记者“今天是9月18日,您知道是什么日子吗”的提问,有不少市民都没有想到“九一八事变”。

在和平门外环城公园里,一年轻人试探性地对记者说:“是中秋节吧?”在记者说出“九·一八事变”后,这位牛先生恍然大悟。

在钟鼓楼广场,一年轻女子一脸茫然,考虑了好长时间才告诉记者,“好像是老人节”。

记者问其是否知道“九一八事变”时,该女子方才想起近来电视里一直在播抗战题材的影片。

这告诉了我们一些很严峻的问题。

在国耻面前,居然有人用遗忘的方式来纪念它,这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悲的事情。

历史并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再说旧上海“华人与狗不准入内”侮辱中国人事件

历史并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再说旧上海“华人与狗不准入内”侮辱中国人事件


Hale Waihona Puke 近年 来 , 有的媒体 曾刊载读 者来信 , 对在 旧中国上 海法租界 上海复兴公 园门口曾悬挂 “ 华人 与狗不准入 内” 污辱 中国
人 民的牌子事件是否真 实深表 怀疑 , l 认 这只不过是一种 民间传说 罢 了, 勾 当不得 真的。

事 实上 , 史料记载 ,华人与狗不; 内” 据 “ 隹入 的耻 辱牌 , 在旧 中国上海滩确有其事 , 并非捕风捉影 、 云亦云。 人
记 跪 拜 次 数
事难 于登 天 , 了几处 , 毫无 跑 都
头绪 , 正在纳 闷着 , 几个 穷朋 有
友 ,邀 我 去 游 法 国公 园散 散 闷 。

而在法 租界 控制 的 旧上 海 复兴
公 园门 口悬挂“ 华人 与狗不准人 内” 污辱 中国人 民的牌 子。这是
走 到公 园 门 口就看 到一 块刺 目的牌 子 , 子上 写着 ‘ 人与 牌 华
得 入 内” 辱 中国 人 的 牌 子 摘 侮 走砸碎
路上八个 法 国人 果然遵约 , 十分听话 , 每走 14 9 5年 8月 , 日本帝 国主
义 宣 布 无 条 件 投 降 了 , 是 国 但
十步就停下来 向穿长 衫的 中国人朱宝华跪拜一次 , 有帐房先生专门负责记跪拜次数 。
历史并非是 “ 任人打扮 的小姑娘 "
再说旧上海“ 华人与狗不准人内" 侮辱中国人事件
文/ 黄建东


在 法 租 界 控 制 的 旧 上 海
长期 在 旧上海 生活 的市 民人 所
共 知 的事 , 岂是 因某 人 怀 疑就 可 以否 定 得 了的 。
射入我 的眼中时 , 全身突然一 阵 烧热 , 脸上都烧红 了。这使我感

史家龙门阵“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见证者

史家龙门阵“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见证者

史家龙门阵“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见证者史家龙门阵|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见证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存在么?微信号:jzhpress在清末民初时期,上海租界的法国公园门口,曾经有一段时间,悬挂着一块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子——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颇为知名的辱华事件。

每当谈起这件事,国人心中始终有一团淤血,一直以来,严重伤害了我们的自尊心。

但是,近些年,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出现了质疑的声音,说这块牌子不存在,这种声音,获得了高声的附和,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也跟着瞎起哄。

我想,这个疑问,也许是需要弄清楚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个牌子,到底有没有人亲眼看见过?在本文中,就请各位跟随笔者,从近代史的资料出发,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一下,在咱们的历史上,到底都有谁,亲眼看见过这块牌子。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中国近代史资料里,见过这块牌子的证人,竟然是多如牛毛。

首先,中国已故知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就声称:他亲眼看见过这个牌子。

方志敏在其著作《可爱的中国》中记录了,他有一次路过这个法国公园,亲眼目睹这个牌子,是八个汉字:“华人与狗不准进园”。

方志敏证言的原文,是这样的:“……有几个穷朋友,邀我去游法国公园。

一走到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块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准进园’,几个字射入我眼中,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

这是我感受着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了…….”方志敏并非是唯一的证人。

我再举一个,这个证人名叫陈盂熙,他也说见过这块牌子。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民的忠诚战士:缅怀陈毅同志》收录了陈盂熙的一份证言如下:“一到外滩,公园门口木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字体赫然在目,真使我们感到莫大的侮辱。

有一位同学主张砸掉木牌,仲弘说:‘这不是砸掉木牌就能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证人——陈岱孙。

《陈岱孙文集》里面,收录了一篇《往事偶记》,陈岱孙在里面,是这样讲述自己亲眼看见“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块牌子的经过的:“清华在上海的考场设在四川路的青年会附中内。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来龙去脉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来龙去脉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来龙去脉那块悬挂在外滩公园入口、上书“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绝大多数国人是不会感到陌生的。

我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这块牌子就被拿出来,作为旧社会中国的贫穷落后、政府软弱无能的活教材。

或曰:“华人与狗不得入”的牌子确实有,某人曾见过,甚至有摄影存照为证;或曰:本无此牌,乃后人推理论断。

有老上海撰文称:“我世居此地,未尝见过此牌。

而禁华人入园之事,却是有的。

”关于“外滩公园”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究竟是否存在,不在本文论述重点,留与后人论证。

本文惟就事论事,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叙述开来,以飨读者。

华人不得入内上海外滩公园建成于19世纪60年代末期,在建成之前,当时的上海行政机构——上海工部局筹备修建款项,涉及租界内的华人。

当时华人虽然并不十分有钱,但是人数众多。

据资料统计:上海工部局(上海当时的行政机构)每年所拿到的税收,有一半以上来自华人。

那么,建设公园所用的捐款,当然少不了华人。

然而,根据当时的英国驻沪领事温斯达致上海道台的一封信中的内容,可以看到相关的史料:“这块地方(公共花园)是给在上海的外国社区的居民作为娱乐场所或公园之用”。

根据这信中所说,公园建成之初,就把华人排除在入园之外。

而当时的上海道台,并没有表示异议。

上海外滩公园建成后的最初十多年中,上海工部局授令巡捕,禁止衣冠不整的下等华人入园。

1878年,《申报》就发表要求开放园禁的文章“内称香港之公家花园,先前不准华人出入,但自港督易任后,以此事殊属不公,遂裁去此令,中西人互游于园。

上海与香港事同一律,弛于彼而禁于此,这是什么道理?”“该花园创建时,皆动用工部局所捐中西人之银,今乃禁华人而不令一游,窃愿工部局三思。

”1881年的4月5日,虹口医院的华人医生恽凯英等八人欲进入外滩公园游玩,被门卫拒之门外。

气愤之下,他们给上海工部局的“总董”韬朋(Thorburn)写了一封英文信:“先生:我们都是租界的居民,而且是纳税人,想请问你有什么条文规定中国人不可以进入公共花园?”4月20日,韬朋的回信称:“工部局并不认为中国人有进入花园的权利。

为何“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 历史故事

为何“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 历史故事

1868年,英租界在外滩上,建起上海开埠以来的第一座公园。

然而,这座公园却竖起“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成为中华民族受帝国主义欺凌的标志性记忆。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舆论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平等的原因语焉不详。

其实,开园之初,中国人还是可以进去游玩的,直到1885年才贴出告示,称:“中国人与带狗者不得入内”,后来又演化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

时任轮船招商局总办的洋务派名人唐廷枢曾质问租界工部局,工部局的答复是:“中国人不讲卫生,狗进去随地便溺。

”原来,问题的根源,居然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关于国人在游园中不守公德的行为,历史上曾有记载。

1928年9月出版的《常识大全》,表述得很直白:“为什么从前的外国公园,不准中国人入内去游呢?实在因为中国人太没有公德,痰随地乱吐,花随手乱折,小孩子到处撒尿撒屎,瓜子壳呀、香蕉皮呀,散布满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明素质的养成,更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而租界方面却采取了简单粗暴的门禁制度,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经过多次交涉和斗争,工部局允许穿西装的华人游园,并在重大节庆期间,对全体华人开放一至两天,随后又动工兴建中国公园,专供华人游玩。

中国公园尽管设施简陋,但却有一座用石麟驮起来的铜质时刻表,十分科学,“阳光照处能知时刻,丝毫不爽”。

但随后不久,这时刻表就不知去向,石麟也残缺不全,两边的翅膀和嘴里的舌头都断了。

国人如此不知反省,以至于当外滩公园于1928年彻底开放之时,常识报馆撰文呼吁,请同胞们:勿随地吐痰,勿到处小便,勿动手折花,勿乱弃渣滓。

遗憾的是,有识之士的疾呼,被淹没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中。

对帝国主义治外特权的强烈愤慨,代替了理智,只知仇视西方列强,却不检讨自身的素质缺陷。

到了当代,都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解读成帝国主义的强权行径,更少提及国人自身的文明修养。

比如,有文章为证实这块牌子确实存在,引用了1917年版《上海闲话》中的一段史料,但在引用中,又恰恰删掉能引起读者反思的内容:“闻昔时外人并无此项禁令,历见华人一入公共地方,折花驱鸟,糟踏地方,无所不为,于是跑马场首以营业公司名义,禁止华人之涉足。

机场宠物禁止入内的标识

机场宠物禁止入内的标识

机场宠物禁止入内的标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宠物的热爱和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携带自己的宠物一同旅行。

然而,在机场内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标识,上面写着“宠物禁止入内”。

那么,为什么机场要禁止宠物入内呢?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原因呢?机场是一个高度安全的地方。

每天有大量的乘客和行李在机场进行流动,而且机场的安检工作也是非常繁忙的。

如果允许宠物进入机场,那么无疑会增加安检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对机场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宠物的行为是比较难以预测的,有些宠物可能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变得恐慌不安,从而可能会对其他旅客产生不利影响。

机场内部空气质量较差。

由于机场内部人流密集,空气流通不畅,加上机场内有各种机械设备运转,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对人的健康已经是一种威胁,对宠物来说更是如此。

宠物的呼吸系统相对于人类来说更加敏感,如果长时间暴露在机场内部的污浊空气中,会对宠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机场内部的噪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机场通常是一个噪音较大的环境,航班起降、行李处理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这对于人类来说已经是一种心理上的负担,对于宠物来说更是如此。

宠物对噪音的敏感度较高,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给宠物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机场内部还存在其他一些安全隐患。

例如,机场内有许多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辐射。

虽然这种辐射对人类的健康影响非常小,但是对于宠物来说,由于它们的身体构造和敏感程度的差异,可能会对宠物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机场宠物禁止入内的标识是为了保障机场的安全、卫生和秩序。

通过禁止宠物入内,可以减少安检工作量,保证机场内的空气质量和噪音环境,避免对宠物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当然,为了满足一部分乘客的需求,一些机场也会设立专门的宠物休息区,方便旅客在办理登机手续前或乘机过程中照顾好自己的宠物。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宠物主人的需求,也可以保证机场的安全和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何“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1868年,英租界在外滩上,建起上海开埠以来的第一座公园。

然而,这座公园却竖一起“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成为中华民族受帝国主义欺凌的标志一性一记忆。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舆论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平等的原因语焉不详。

其实,开园之初,中国人还是可以进去游玩的,直到1885年才贴出告示,称:“中国人与带狗者不得入内”,后来又演化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

时任轮船招商局总办的洋务派名人唐廷枢曾质问租界工部局,工部局的答复是:“中国人不讲卫生,狗进去随地便溺。


原来,问题的根源,居然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关于国人在游园中不守公德的行为,历史上曾有记载。

1928年9月出版的《常识大全》,表述得很直白:“为什么从前的外国公园,不准中国人入内去游呢?实在因为中国人太没有公德,痰随地乱吐,花
随手乱折,小孩子到处撒尿撒屎,瓜子壳呀、香蕉皮呀,散布满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明素质的养成,更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而租界方面却采取了简单粗一暴的门禁制度,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经过多次一交一涉和斗争,工部局允许穿西装的华人游园,并在重大节庆期间,对全体华人开放一至两天,随后又动工兴建中国公园,专供华人游玩。

中国公园尽管设施简陋,但却有一座用石麟驮起来的铜质时刻表,十分科学,“一陽一光照处能知时刻,丝毫不爽”。

但随后不久,这时刻表就不知去向,石麟也残缺不全,两边的翅膀和嘴里的舌头都断了。

国人如此不知反省,以至于当外滩公园于1928年彻底开放之时,常识报馆撰文呼吁,请同胞们:勿随地吐痰,勿到处小一便,勿动手折花,勿乱弃渣滓。

遗憾的是,有识之士的疾呼,被淹没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中。

对帝国主义治外特权的强烈愤慨,代替了理智,只知仇视西方列强,却不检讨自身的素质缺陷。

到了当代,都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解读成帝国主义的强权行
径,更少提及国人自身的文明修养。

比如,有文章为证实这块牌子确实存在,引用了1917年版《上海闲话》中的一段史料,但在引用中,又恰恰删掉能引起读者反思的内容:“闻昔时外人并无此项禁令,历见华人一入公共地方,折花驱鸟,糟踏地方,无所不为,于是跑马场首以营业公司名义,禁止华人之涉足。


可见,所谓“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事出有因,与其说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欺凌,倒不如说是我们给自己脸上抹了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