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全国卷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雪线 2023年高考地理微难点突破精准课件

【高中地理】雪线 2023年高考地理微难点突破精准课件

03
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限,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坡
向等因素影响。植物孢子或花粉在盛行风吹送下,随着降雪封
闭在冰川中,这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安
第斯山脉的所在位置。据此完成5~7题。5.雪线处的多年平均
数据中,M山低于N山的是( )A.海拔
B.气温
C.气压
D.光照6.N山雪线最高的月份和坡向是(
04
降雪量
全球变暖
臭氧破坏
粉尘污染
人类活动
雪 线 高
雪面

沙漠化使 气候变干
气温 坡度
当气温和降水冲突时 降水因素﹥热量因素
当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叠加时 ﹥2
迎风坡:降水多—低 背风坡:降水少—多
阴阳坡:阴坡低、阳坡高 纬度:高纬雪线低
季节:夏季高、冬季低 坡度越陡,雪线越高 坡度越缓,雪线越低
03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表,回答10~11题。
基带 海拔(m) 气象 年均温(℃) 要素 年降水量(mm)
雪线高度(m)
甲山(海拔7 782 m)
南坡 1 100
北坡 2 920
16.1
7.9
2 276.6 512.1
4 750
5 000
乙山(海拔7 435 m)
南坡 1 229
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2020全国卷地理

2020全国卷地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莱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

图2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

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图2)。

打沟主要是为了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5.近年来,该地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 4~5月C. 7~8月D.10~11月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高考真题及解析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高考真题及解析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C)冲沟的流向判断地势变化,由图可知,滑坡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此可得滑坡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D)最先存在古河道;发生滑坡后,堵塞河道,掩埋了阶地;河道不通,形成堰塞湖;湖水溢出后,又形成新河道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

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C)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说明打工比在家种地收益高,粮食蔬菜价格比木材高,但种植耗时耗力,不能与外出打工兼顾,所以选择劳动投入少的树木4.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D)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

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土地流转是个新名词,也是当下农村土地利用的新形式,针对当前农村问题的新举措。

外出务工收益更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剩余,这些都导致青壮年大量外出。

农村闲置土地大增,大量种树或者荒芜会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土地流转将闲置土地承包给个人或组织,建设大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转让使用权者也可获得一定收益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解析版)【试卷总评】该套试题考查知识全面,在地球运动部分的考查比2020年的难度和分值都增加了,总体难度还是适宜。

选择题部分,以考查自然地理部分为主,有7道题,考查人文地理部分只有4道,1-2题和8-9题,命题抓住地理学科特点,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地理信息和理解运用的能力;综合题以我国南疆地区棉花种植为背景材料来命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在第39题命题中,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知识进行综合命题,知识面跨度大,难度也相对较大。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图1示意2020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答案】1.B 2.D【解析】1.根据四个国家人口和图中煤炭消费量,可以推出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美国。

从图中可以读出每年这四个国家的消费总量,再根据这几个国家的人口数(这点考察学生的识记情况,中国大概13亿、美国3亿、印度10亿、日本就算1.3亿吧),只是略算而已,很容易找到答案。

2.借助图示资料四国的煤炭生产量和煤炭消费量,可以得到各国煤炭的缺口,既而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煤炭自给率,能源不仅是煤炭,还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其它能源,单位GDP能耗和能源进出口量是没法推算,碳排放量除了煤炭燃烧排放,还包括化石能源的排放。

【考点定位】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费。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2023年全国卷高考新课标卷地理真题解析

2023年全国卷高考新课标卷地理真题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地理学科一、选择题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馆陶县农民开始规模化养殖蛋鸡。

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

目前,该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场。

2023年,该市场迁址重建项目启动,将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土地价格B. 产业基础C. 交通条件D. 人口规模2. 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直接带动的产业有()①房地产业②养殖与饲料业③仓储与物流业④文化与旅游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 新禽蛋交易市场植入新元素的主要目的是()①提升物流效率②提高交易价格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扩大交易范围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1. C 2. B 3. D【详解】1.ABD、土地价格、产业基础、人口规模都可能会影响禽蛋交易市场的选址,但不是该地区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ABD错误。

C、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由此分析可知,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条件,C正确;故选C。

2.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将会带动养殖业与饲料业的规模,②正确;新的禽蛋交易市场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也可以推动仓储与物流业,③正确;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对房地产、文化与旅游业影响较小,也不是直接带动的产业,①④错误。

故选B。

3.禽蛋交易市场植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可以提升物流效率,进一步可以扩大交易范围,①④正确;植入新元素可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交易价格,②错误;植入智能物流,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③错误。

202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含解析)

…○…………订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订绝密★启用前2020年全国卷3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

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创新技术B .拓展市场C .扩大规模D .降低成本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 A .消费习惯相近 B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 .运输费用较低D .研发成本差异较小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 A .进口量增多 B .出口量增多 C .销售量增多 D .生产量增多 【答案】 1.D 2.C 3.A 【解析】 【分析】试卷第2页,总11页外…………○………※※请※※不内…………○………1.部分零部件生产涉及核心技术,产品价值高;组装厂属于加工组装环节,利润低于零部件生产厂家,图中市场甲国大于乙国,综合以上信息可知,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经济不发达。

组装需要大量劳动力,组装厂由甲国转移到乙国应该是看重乙国劳动力价格低,同时土地价格低等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D 正确。

乙国经济不发达,组装厂在乙国不可能达到创新技术的目的,A 错误。

拓展市场是次要目的,主要是市场是甲国,B 错误。

据图分析,生产过程只是布局调整,规模扩大没有体现,C 错误。

故选D 。

2.该企业是汽车企业,零部件体积、重量较大,若远距离运输会导致运费大量增加,企业成本会增加,达不到产业转移的目的,因此此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可以降低运输费用,C 正确。

2020年至2022年全国卷地理大题之自然地理

2020年至2022年全国卷地理大题之自然地理

2020年至2022年全国卷地理大题之自然地理大题2020年全国一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葡萄喜光,耐旱。

图5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

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8分)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

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8分)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阳坡,南坡)。

优势: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6分)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

如图6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6分)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根据受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12分)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总: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

(1)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2)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3)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以下是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的评析:
1.试题素材新颖:全国卷地理试题的素材丰富多样,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涵盖了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等热点问题,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时代性。

2.聚焦主干知识:试题主要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试题通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3.重视实践能力:全国卷地理试题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通过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考查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强调创新能力:全国卷地理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例如,一些试题提供了新的情境或条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分析。

这种考查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5.关注人地关系:全国卷地理试题始终关注人地关系,强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种关注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总体来说,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在命题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同时也体现了对主干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视。

这种命题思路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地理学科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地理全国卷
3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卷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共16页。

如遇缺页、漏印、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

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

据此完成 1~3 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D.降低成本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
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下图显示 2010 年我国西部某市 50 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 21~29 岁。

据此完成 4~6 题。

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A.2001~2005 年B.1991~1995 年
C.1981~1985 年D.1971~1975 年
5.造成该市 20~24 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
6.推测 2010~2030 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 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图3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

据此完成7~8题。

7.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

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

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

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

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 9~11 题。

9.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10.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11.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

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

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

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

图7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1)估算该休闲城至吉隆坡市中心和国际机场的距离,说明其位置优势。

(4分)
(2)说明废置矿场和矿坑湖为建设该休闲城提供的有利条件。

(6分)
(3)该休闲城定位高档。

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出发,分析该休闲城主要的客源市场(8分)
(4)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简述这样的模式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

(4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共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

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

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

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

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8所示。

图9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8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8分)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6分)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6分)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

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4分)
43.【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徽杭古道是古代徽商贩运盐、茶、山货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徽杭古道安徽伏岭镇至浙江清凉峰镇段逐渐发展成为徒步旅游线路。

下图示意该段徽杭古道所在区城的地形。

说明该段徽杭古道成为徒步旅游线路的优势条件。

(10 分)
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据估计,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每年导致全球数以亿计的鸟儿死亡。

某度假村建于燕山南麓沟谷之中,周边树木葱茏,鸟儿啼鸣,环境优美。

建筑物整体顺谷地南北向延伸,外立面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剖面如图所示)。

该建筑建成初期,清晨和傍晚鸟儿频频撞击玻璃幕墙而死亡,且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

合理解释鸟儿撞击玻璃幕墙“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10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ADC 6-11:BDCAAB
36、
(1)距吉隆坡市中心约 20 千米,距国际机场约 40 千米。

离两地距离较近,临高速公路(交通方便,用时短), 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国外)游客前往。

(2)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
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

(3)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
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4)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服务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强。

37、
(1)I 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
II 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
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凤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

湖沼面积与凤沙活动此消彼长。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 450 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

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 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
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騰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43、
线路长度适中;沿途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特色鲜明;
线路历史久,文化景观多,文化底蕴深厚;
周边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徒步旅游需求旺盛;
距主要城市(杭州)等客源地较近,交通便利。

44、
原因:清晨太阳从东面照射沟谷西侧的山体,明亮的山体和树木的影像映入朝西(西侧)的玻璃幕墙,乌儿误认为镜像里是真实的山林,由西向东飞向西侧玻璃幕墙,撞击而亡。

傍晚反之。

解决措施:改变玻璃幕墙镜面效应,如在东西两侧立面上贴磨砂膜;
在鸟儿撞击路线上设置障碍物;放置驱鸟装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