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机化学物(2)
医用有机化学答案

医用有机化学答案第1章绪论1.5.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什么是有机化学?解: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称为烃类化合物,若还含有其他元素,则称为烃的衍生物。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一门科学。
1.5.2有机化合物的两种分类方法是什么?解:有机化合物一般是按分子基本骨架特征和官能团不同两种方法进行分类。
1.5.3σ键和π键是如何形成的?各自有何特点?解:由两个成键原子轨道向两个原子核间的联线(又称对称轴)方向发生最大重叠所形成的共价键叫σ键;由两个p轨道彼此平行―肩并肩‖重叠所形成的共价键叫π键。
σ键和π键主要的特点存在可以单独存在σ键π键不能单独存在,只与σ键同时存在成键p轨道平行重叠,重叠程度较小①键能小,不稳定;②电子云核约束小,易被极化;③成键的两个原子不能沿键轴自由旋转。
生成成键轨道沿键轴重叠,重叠程度大性质①键能较大,较稳定;②电子云受核约束大,不易极化;③成键的两个原子可沿键轴自由旋转。
1.5.4什么是键长、键角、键能及键的离解能?解:键长是指成键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键角是指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当把一摩尔双原子分子AB(气态)的共价键断裂成A、B两原子(气态)时所需的能量称为A-B键的离解能,也就是它的键能。
但对于多原子分子来说,键能与键的离解能是不同的。
键的离解能的数据是指解离某个特定共价键的键能。
多原子分子中的同类型共价键的键能应该是各个键离解能的平均值。
键能是化学键强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键的稳定性,相同类型的键中键能越大,键越稳定。
1.5.5用―部分电荷‖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的极性。
(1)CH3Br解:(2)CH3CH2OH(3)CH3O||COCH2CH3δ-O-+||δδC+OCH2CH3δδ+δ-(1)CH3-Br-δ+δδ+(2)CH3CH2-O-H(3)CH31.5.6键的极性和极化性有什么区别?解:极性是由成键原子电负性差异引起的,是分子固有的,是永久性的;键的极化只是在外电场的影响下产生的,是一种暂时现象,当除去外界电场后,就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有那些特性?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数目众多、结构复杂;2、易燃;3、熔沸点较低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4.反应慢、副反应多。
2.什么是σ键和π键?沿着轨道对称轴方向重叠形成的键叫σ键。
其特点为电子云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所以比较牢固。
另外σ键旋转时不会破坏电子云的重叠,所以σ键可以沿对称轴自由旋转。
P轨道“肩并肩”平行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叫π键,其特点为电子云重叠程度小,键能低;电子云分布呈块状分布于σ键所在平面的上下,受核的束缚小,易受极化;成键的两个原子不能沿键轴自由旋转。
3.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的官能团名称:(1) (2) (3) (4) (5)NO2CH3CH3H3C CCH3CH3CH2Cl OH苯环、硝基苯环卤代烃酚环烯(6) (7) (8) (9)O CHO NH2OH环酮环醛苯环、胺环、醇4.根据键能的数据,当乙烷分子受热裂解时,那一个共价键首先破裂?为什么?这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乙烷分子受热裂解时,分子中的碳碳首先破裂,因为C—C键能为376 KJ·mol-1,而C—H 键能为439 KJ·mol-1。
这个过程是吸热。
5.指出下列各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状态:(1)(2)(3)H3C CH CHCHO sp3sp2sp2sp2CH3sp3CH CH2sp2sp2苯环上的碳原子是sp2 杂化环己烷上的碳原子是sp3杂化(4)(5)(6)HC CCH2CH CH2sp3sp sp sp2sp2H2C C CHCH3sp2sp sp2sp3H3C COOHsp3sp2第二章烷烃习题参考答案1.解:(1)CH3CH2CHCH2CH2CH2CH3CH2CH3(2)CH32CHCH3CH333(3)CH3CH2CH2CHCHCH2CH2CH3CH3CH2CH3(4)CH3CH2CCHCHCH2CH2CH3CH23CH(CH3)2H3CCH2CH2CH32.解:(不匹配)(1) 2,3-二甲基辛烷(2) 2,7-二甲基-4-乙基壬烷 (3) 3,6-二甲基壬烷 3.解:(1)C CH 3CH 3H 3C CH 3(2) CH 32CH 3CH 3(3)CH 3CH 2CH 2CH 2CH 34.解:(1)CH 3CH 2CH 2CH 2CH(CH 3)2,(CH 3)2CHCH 2CH(CH 3)2,CH 3CH 2CHCHCH 3CH 3CH 3,H 3C C HC CH 3H 3H 3CCH 3(2)CH 3CH 2CH 2CHCH 3CH 3,CH 3CH 2CHCH 2CH 3CH 3(3)H 3C C HC CH 3H 3H 3CCH 35.解:(不匹配)(1)CH 2CH 2CH 3,CH 2CH 2CH 3( 正戊烷绕C 1-C 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2)C 2H 5H 3C ,C 2H 5CH 3,C 2H 5CH 3,C 2H 5CH 3(正戊烷绕C 2-C 3σ键旋转产生的全重叠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对位交叉式构象)(3)CH 3C 2H 5,CH 3C 2H 5(异戊烷绕C 1-C 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4)H 3CCH 3CH 3H 3C CH 3CH 3H 3C CH 3H 3CH 3CCH 3CH 3(异戊烷绕C 2-C 3σ键旋转产生的全重叠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对位交叉式构象) (5)CH(CH 3)2CH(CH 3)2(异戊烷绕C 3-C 4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 (6)H 3CCH 3H 3CCH 3CH 3H 3C(新戊烷绕C 1-C 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 6.解:(3)>(2)>(4)>(1) 7.解: 1°H =12;2°H =0;3°H =0 8.解:FF F9.解:310.解: 链引发:Cl 2hvCl ·+Cl ·链增长:Cl ·+CH 3CH 3CH 3CH 2·+HCl Cl 2+CH 3CH 2Cl ·+CH 3CH 2Cl 链终止:Cl ·+Cl ·2 Cl ·+CH 3CH 2·3CH 2Cl CH 3CH 2·+CH 3CH 2CH 3CH 2CH 2CH 3第三章 烯烃 炔烃 二烯烃习题参考答案1.(不匹配) (1)5–甲基–1–己烯 (2)3–甲基–1–丁炔 (3)4–甲基–1,3–戊二烯(4)2,7–二甲基–2,7–壬二烯 (5)3–乙基–4–己烯–1–炔 (6)5–甲基–1,3–环己二烯 (7)( Z )–3–甲基 –3–庚烯 (8)顺,反–2,4–庚二烯(或(2Z,4E )–2,4–庚二烯) 2.CH 3C H CCH(CH 3)2HH 3CH C3)CH 2CH 3CH 3CCl Br C CH 2CH 2CH 3HClHC C C(CH 3)2CH 2CH 2CH 3CH CHH 2C C 2H 5C CH(1)(2)(3)(4)(5)(6)3.(1)(2)(3)(4)(5)(6)(7)(8)CH 3CH 3CH 2CH 2COOH + CO 2CH 3CCH 2CH 2CH 33BrCH 2ClCH 2CF 3CH 3CH CH 33HCH 3CH CH 3COOC 2H 5COOC 2H 5CH 3CH 2CH 2CH 2BrCH 3CH 2CHCCH 3OCuCCCH 34.答案不唯一,只要方法可行都可以。
化学中有机物是什么

化学中有机物是什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化学中,有机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有机物的定义、特性以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有机物的定义和特性有机物是一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碳元素,并且通常还含有氢元素。
除碳和氢之外,有机物中常含有氧、氮、硫、磷等元素。
这些元素与碳、氢元素的结合形式和数量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有机物。
有机物具有以下特性:1. 含碳特性:有机物的最基本特征是含有碳元素。
碳元素比较容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共价键,形成丰富多样的有机化合物。
2. 化学活性:由于有机物中的碳元素与其他元素的结合方式多样化,使得有机物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
有机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3. 显著变化:有机物在化学反应中往往能够发生显著的变化,例如燃烧、氧化、还原等。
这些变化不仅在实验室中能够观察到,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有机物的分类根据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有机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烷烃:由碳和氢元素组成,只含有单键。
如甲烷(CH4)、乙烷(C2H6)等。
2. 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
如乙烯(C2H4)、丙烯(C3H6)等。
3. 炔烃:含有碳碳三键的有机物。
如乙炔(C2H2)、丁炔(C4H6)等。
4. 芳香烃:由苯环结构组成的有机物。
如苯(C6H6)、甲苯(C6H5CH3)等。
此外,有机物还可根据它们的功能基团进行分类,如醇、醚、醛、酮、羧酸等。
这些功能基团赋予了有机物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三、有机物的重要性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分子均为有机物,例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这些有机物是构成生命体的基础,参与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
有机物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和医学:许多药物是有机物,通过与生物体内分子的相互作用,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化学中有机物是什么

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简单的说就是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一切元素及其化合物。
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属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变。
此外,许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物质,例如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和有机化合物有密切联系。
其对应词是无机物。
有机物包括以下的内容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3、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4、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5、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6、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7、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8、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第22讲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一、有机物1、有机物及有机化学的概念有机物指的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其组成元素除碳外,通常还含有氢、氧、氮、硫、磷、卤素等元素,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碳酸及其碳酸盐、HCN、HSCN及金属碳化物等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鼓仍属于无机物。
研究有机物的化学简称有机化学。
注意:1828年,德国年轻化学家乌勒首次有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NH4CNO CO(NH2)22、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间能以共价键(单键、双键、三键等)结合形成长的碳链或碳环,即使是分子式相同的有机物也会因同分异构而导致结构甚至种类不同。
这些结构特点也是导致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
注意:有机物分子多为非极性或弱极性分子,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成分子晶体。
例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可以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提取。
B 所有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有机物参与的反应,一般都比较复杂,反应速率较慢,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D 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性质上的差别不是绝对的。
解析有机物有天然合成的也有人工合成的,因此有的物质不能从动植物体中提取;有机物之间的反应是复杂的,有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有些则不能相互转化;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区分,在性质上有些是类似的,有些是不同的。
正确选项为A、B。
二、同系物、同分异构1、同系物搞清同系物的概念;把握同系物的判断标准;认识并掌握同系物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1)同系物必须结构相似,即组成元素相同,官能团种类、个数及连接方式相同,分子组成通式相同。
(2)同系物间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或14的整数倍。
(3)同系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律。
例2、下列各组物质,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是:(1)乙烯和苯乙烯(2)丙烯酸和油酸(3)乙醇和丙二醇(4)丁二烯与异戊二烯(5)蔗糖与麦牙糖(A)(1)(2)(3)(4)(B)(2)(4)(C)(1)(2)(4)(5)(D)(1)(2)(4)解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即组成元素相同,官能团种类、个数相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及分子组成通式相同的物质。
有机化学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用简练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
(1)有机化合物(2)键能(3)极性键(4)官能团(5)实验式(6)构造式(7)均裂(8)异裂(9)sp2杂化(10)诱导效应(11)氢键(12)Lewis酸【解答】(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键能—形成共价键的过程中体系释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能量。
(3)极性键—由不相原子形成的键,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其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使电负性较强原子的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具有部分负电荷,而另一端则电子云密度较小,具有部分正电荷,这种键具有极性,称为极性键。
云对称地分布在两个成键原子之间,这种键没有极性,称为极性键。
(4)官能团—分子中比较活泼而容易发生反应的原子或基团,它常常决定着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反映化合物的主要特征。
(5)实验式—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化学式。
(6)构造式—表示分子构造的化学式。
(7)均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成键原子或基团,这种断裂称均裂。
(8)异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完全为成键原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基团所占有,形成正、负离子,这种断裂称异裂。
(9)sp 2杂化—2s 轨道和两个2p 轨道杂化。
(10) 诱导效应—由于分子内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分子中电子云密度分布不平均,且这种影响沿分子链静电诱导地传递下去,这种分子内原子间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称为 诱导效应。
(11)氢键—当氢原子及电负性很强且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如N ,O ,F等原子)相连时,电子云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使氢原子变成近乎氢正离子状态,此时若及另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相遇,则发生静电吸引作用,使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这样形成的键,称为氢键。
(12)Lewis 酸—能够接受未共用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
(二)下列化合物的化学键如果都为共价键,而且外层价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之间可以共用一对以上的电子,试写出化合物可能的Lewis 结构式。
什么是有机化学

引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化学分支学科。
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药物、塑料、染料到香料、燃料等等,都是由有机化学合成或提取得到的。
本文将详细阐述有机化学的相关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反应和应用。
正文内容:一、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1.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往往还含有其他元素,如氧、氮等。
1.2 碳的特殊性质:碳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也可以形成双键、三键甚至四键,这种多样性使得碳能够形成无数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1.3 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区别: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主要关注碳的存在和反应,而无机化学则关注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二、有机化学的结构与性质:2.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分为直链、支链、环状等形式,其中分子式、结构式是描述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工具。
2.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具有多样的性质,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电化学性质等,这些性质有助于我们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和应用。
三、有机化学的反应:3.1 反应类型:有机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等,不同类型的反应有不同的机理和特点。
3.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通过在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引入一个或多个新原子团,常见示例包括酸碱催化的醇醚酯化反应、烯烃的氢化反应等。
3.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通过去除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团,常见示例有卤代烃的脱卤反应、醇的脱水反应等。
3.4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通过在有机化合物中将一个或多个原子团替换为其他原子团,常见示例有酯的水解反应、烃的卤代反应等。
3.5 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有机分子内部的原子重排,常见示例有醇的重排反应、烃的骨架重排反应等。
四、有机化学的应用:4.1 药物合成:有机化学是药物化学的基础,通过有机合成可以研发出大量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等。
4.2 塑料和聚合物的制备:有机化学合成可以制备各种塑料和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高中必修二有机化学

·基本描述: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熔点:-182.5℃ ·沸点:-161.5℃ ·密度:0.717g/L(标况下) ·溶解度:极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燃点:538℃ ·分子结构:正四面体 ·键角:109°28′ ·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含碳量:75%
2.化学性质
(1)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键能大), 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 碱也不反应。但是在特定条件下,甲烷也会 发生某些反应。
(2)氧化反应
①剧烈氧化
C2 H4 3O2 2CO2 2H2O
Fire
现象: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烯烃燃烧通式:
3n Fire Cn H 2 n O2 nCO2 nH 2O 2
②催化氧化
Catalyst H2C CH2 O2 2CH3CHO 乙醛 ③被KMnO4氧化
Attention mp.表示熔点,bp.表示沸点。
4.烷烃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烷烃比较稳定(键能大), 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 碱也不反应。但是在特定条件下,烷烃也会 发生某些反应。
(2)氧化反应
3n 1 Fire Cn H 2 n 2 O2 nCO2 (n 1) H 2O 2
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3)同分异构体的命名: 如:丁烷[C4H10]中存在两种异构体。
正丁烷
异丁烷
为了完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命名,我 们引入三个字“正”“异”“新”。
a.正:直链上没有支链。 b.异:只有在第二位上有一个甲基,其余 为直链。 c.新:只有在第二位上有两个甲基,其余 为直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 1、理解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在组成上并 没有严格区分标准。
点 2、知道自然界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 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教 学 目 标
教法分析
1、质疑激趣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引导分析、讨论探究
活动二
通过计算有机物甲烷、酒精、维生素B2、淀 粉(C6H10O5)n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了解什么 样的有机物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教学过程:
活动三:通过观察厨房里的有机物和各种各 样的食物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 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中大部分也是有机物。
教学过程:
交流与讨论: 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各种食物,如大米,
面粉,鸡蛋,肉,鱼,牛奶,蔬菜,水果等。 这些食物中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也是有机 物吗?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物和无机物
1.有机物、无机物的区别 2.有机物的性质 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
⑴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⑵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 ⑶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能力方法目标:
⑴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资源与信息整合的能力。 ⑵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人文环境,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通力协作的意识并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八章 第一节
说课整体框架
1 教材分析 2 教 法 分析 3 学 法 分析 4 教学程序说明 5 板书设计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本着“以人为本”、 “民以食为天” ,作为 一种必备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 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 活问题。 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看,本章有助于学生认识教材上 册第4章《第三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中许多物质类别,比较全 面认识有机物一些特性。同时也是学生对教材下册第7章 P190拓展视野中有关蛋白质、油脂性质研究兴趣的一种深层 次的延续。 从简单分子到复杂分子,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有 机高分子,通过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的学习, 为下一章学习合成材料作好铺垫。 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看, 本章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其学 习的内容与人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本章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
教学过程:
简单表述无机化合物的概念,同时列 举学生熟悉的一些无机化合物,力图让 学生通过比较从组成上区分简单的有机 物和无机物。接着同样用学生熟悉的一 些含碳化合物为例,说明有机物和无机 化合物在组成上并没有严格区分标准。
教学过程:活动一蔗糖、面粉、淀粉、塑料四种物质的
可燃性、溶解性、导电性
实验内容
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 水
3.将样品连接入 电珠不 一个闭合电路中, 亮 观察灯泡
电珠不 电珠不 电珠不亮
亮
亮
大多数的有机物不能 导电
结论: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教学过程:
通过简述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利用拓展视 野图片,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有机物占绝大 多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原因。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蔗糖
面粉 淀粉 塑料
1.分别取少量的 样品,在酒精灯上 加热
熔化 燃烧 颜色变 焦
燃烧 颜色变 焦
燃烧 颜色变 焦
先熔化元素。 大多数有机物均易燃
大多数有机物的熔点 低
2.分别取少量样 溶解 品放入试管,加入 一定量的水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构建知识培养思维
3、CAI辅助教学 ——实现难点突破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热情 ,在知识和 技能上有了一定的基础 ,认知能力和思维 能力略显不足而导致学习方法比较欠缺,使 得学习效率不高。
教学过程:引入
问题:蔗糖、面粉在空气中会烧焦,通过该 事实猜测它们中含有什么成分? 引出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的能力。
思想价值观目标:
⑴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机化合物发挥的重要作用 ⑵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使学生认识到
正常安排饮食及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⑶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 1、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2、知道怎样的有机物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