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蒸干盐溶液

合集下载

碳酸钾溶液加热蒸干得到

碳酸钾溶液加热蒸干得到

碳酸钾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碳酸钾溶液加热蒸干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制备或分离碳酸钾盐。

在这个过程中,溶液中的水分被蒸发掉,而碳酸钾则留在容器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碳酸钾的性质。

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2CO3,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易溶于水。

碳酸钾具有碱性,可以中和酸性物质。

因此,碳酸钾在实验室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当我们需要大量得到纯净的碳酸钾时,通常会选择将碳酸钾溶液加热蒸干。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水分,从而得到干燥的碳酸钾。

碳酸钾溶液加热蒸干的步骤如下:1.准备好碳酸钾溶液。

首先,需要将碳酸钾固体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注意,这个溶液通常会呈碱性,因此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溅到皮肤或眼睛。

2.将碳酸钾溶液倒入蒸发皿或反应瓶中。

选用的容器应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以便在加热时均匀受热并有利于水分蒸发。

3.将容器放置在加热设备上进行蒸发。

可以选择使用热板、热水浴或加热器进行加热。

温度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来说,较低的温度可以减少溶液溅出,较高的温度则可以加快蒸发速度。

4.注意观察溶液的蒸发过程。

随着加热的进行,溶液中的水分会逐渐蒸发,而碳酸钾则会逐渐沉淀在容器底部。

在蒸发过程中,可以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溶液,以促进水分的蒸发和碳酸钾的沉淀。

5.当溶液完全蒸发干燥后,我们就得到了纯净的碳酸钾。

可以用铲刀或刮刀将它从容器中取出,并储存在干燥的容器中,以防止吸湿。

碳酸钾溶液加热蒸干的注意事项:1.加热时要注意安全。

使用适当的加热设备,并避免过高的温度,以防止溶液溅出或爆炸。

2.搅拌要轻柔。

搅拌时要避免剧烈搅拌或机械撞击,以防止溶液溅出或容器破裂。

3.需要保持通风良好。

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会有刺激性气味,应确保实验室或操作区域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4.碳酸钾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应注意避免接触皮肤、眼睛等敏感部位。

如有意外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总之,碳酸钾溶液加热蒸干是一种制备纯净碳酸钾的常用方法。

溶液蒸干后得到产物规律

溶液蒸干后得到产物规律

溶液蒸干后得到产物规律
盐溶液蒸干后并灼烧,有的能得到溶质,有的则不能的到原溶质而转化成其他物质,有的则得不到任何物质,规律如下:
1.易水解的金属阳离子的挥发性强酸盐(氯化物或硝酸盐),水解后得到对应氧化物。

比如说三氯化铁溶液(Fe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的产物为Fe2O3,原因是三价铁离子水解,水解产物为氢氧化铁与盐酸,盐酸是一种挥发性酸,加热时会挥发掉,促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趋于完全,产生的氢氧化铁灼烧分解为Fe2O3。

再比如说氯化铝(ALCl3),产物为Al2O3,常见的挥发性强酸有盐酸,硝酸。

2.阴阳离子均易水解,并且水解产物易挥发的盐蒸干后得不到任何物质。

比如说硫化铵(NH4)2S,铵根离子水解产生氨水,硫离子水解产生氢硫酸,氨水与氢硫酸都易挥发,蒸干过程中都已经挥发掉,所以蒸干结果为得不到任何物质。

3.不稳定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加热时在溶液中就发生分解。

比如说碳酸氢钙Ca(HCO3)2溶液蒸干后产物为碳酸钙;碳酸氢镁
Mg(HCO3)2溶液蒸干后产物为氢氧化镁Mg(OH)2
4.易被氧化的物质,加热蒸干后得到对应的氧化产物。

比如说硫酸亚铁溶液蒸干后得到硫酸铁;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后得到硫酸钠。

5.其他盐溶液蒸干后灼烧成分一般不变。

盐溶液蒸干、灼烧所得产物的判断

盐溶液蒸干、灼烧所得产物的判断

盐溶液蒸干、灼烧所得产物的判断
1.强酸强碱溶液和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的盐溶液,蒸干后一得到原物质,如KCl溶液蒸干得到KCl固体,CuSO4溶液蒸干得到CuSO4固体;
2.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对应的弱碱,如:AlCl3、FeCl3溶液蒸干得到Al(OH3)、Fe(OH)3,若灼烧则会生成Al2O3、Fe2O3.
3.碳酸氢钠溶液小心蒸干得原物质,灼烧(200℃左右)得碳酸钠;考虑盐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钙、碳酸氢钡大约70℃分解);因为Ca(HCO3)2、NaHCO3、KMnO4、NH4Cl固体受
热易分解,因此蒸干Ca(HCO)2溶液得CaCO3固体;蒸干NaHCO3溶液得到Na2CO3固体
4.蒸干KMnO4溶液得到K2MnO4和MnO2的混合物;蒸干NH4Cl溶液不能得到固体.
5.碳酸氢镁溶液小心蒸干得氢氧化镁,灼烧得氧化镁;
6。

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2氧化
例如:Na2SO3溶液蒸干得到Na2SO4;FeSO4溶液蒸干得到Fe2(SO4)3和Fe2O3。

7、有时要从多方面考虑
例如:蒸干NaClO溶液时,既要考虑ClO-水解,又要考虑HClO分解,所以蒸干NaClO 溶液所得固体为NaCl。

化学盐类的水解、电离知识点总结

化学盐类的水解、电离知识点总结

一、盐类的水解反应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由于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中c(H+)和c(OH)-不再相等,使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

3.特征(1)一般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

(2)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 ,中和反应是放热的,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3)大多数水解反应进行的程度都很小。

(4)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4.表示方法(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水⇌酸+碱如AlCl3的水解:ﻩAlCl3 +3H20⇌Al+3+ 3Cl-ﻩ(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盐的离子+水⇌酸(或碱)+OH-(或H+)3+3H2O⇌Al(OH)3+3H+ﻩ如AlCl3的水解:Al+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盐的本性(1)弱酸酸性越弱,其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碱性越强。

(2)弱碱碱性越弱,其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酸性越强。

2.外因(1)温度:由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过程,升温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盐溶液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减小。

(3)外加酸碱:H+可抑制弱碱阳离子水解,OH-能抑制弱酸阳离子水解。

(酸性溶液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碱性溶液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碱性溶液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酸性溶液促进强碱弱盐盐的水解)三、盐类水解的应用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1)多元弱酸的强碱盐的碱性:正盐>酸式盐;如0.1 mol·L-1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

(2)根据“谁强显谁性,两强显中性”判断。

如0.1mol·L-1的①NaCl,②Na2CO3,③AlCl3溶液的pH大小:③<①<②。

2.利用明矾、可溶铁盐作净水剂如:Fe+3+3H2O⇌Fe(OH)3+3H+3.盐溶液的配制与贮存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一定量酸(盐酸)抑制水解;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硫酸,抑制铜离子水解。

妙解盐类水解中溶液的蒸干问题

妙解盐类水解中溶液的蒸干问题

妙解盐类水解中溶液的蒸干问题疑难点击妙解盐类水解中溶液的蒸干问题江苏丹阳市吕城高级中学(212351)张美芳在苏教版高中化学盐类水解的教学中,对于溶液加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是什么,很多学生往往无法判断,喜欢凭感觉写出溶液加热蒸干的产物.比如,加热蒸干NaC03溶液,学生会错误地认为产物是NaOt-[;更会错误认为加热蒸干MgSO4溶液,产物是Mg(,OH)或MgO.对于溶液加热蒸干产物的判断这类试题,我讲解时尝试运用”留客原理”,学生能根据该原理迅速且正确判断出溶液加热蒸干的产物.所谓”留客原理”,好比家里面有客人来了,主人能不能留住客人,主要取决于主人留客的能力和客人去留的决心.具体要分以下几种情况来理解:(1)若主人留客能力很强,虽然客人执意要走,最后客人还是被主人留住;(2)若主人留客能力不强,但客人赖着不走,最终客人还是留下;(3)若主人留客能力不强,客人又执意要走,最终客人没留下.运用.判断溶液加热蒸干的产物准确又快捷”留客原理“下面举几例说明.1_加热蒸干Na.C03溶液,很多化学教师将其水解过程讲得比较复杂,会强调当C一水解到一定程度时, NaOH又与NaHCO3反应最后得到NaCO.,学生很难理解.可以运用”留客原理”这样理解:加热水解生成NaOH和HCO.,加热过程中H.CO要分解挥发,但NaOH碱性强,因而生成的H.C03还是未能分解挥发, 产物仍为NaC03.这好比主人NaOH留客能力强(NaOH碱性强),虽然客人HCO3执意要走(HC03要分解挥发),最终客人还是能留住.这种方法适用于判断加热蒸干NaF, Na2S,CH.CoONa等强碱挥发性酸的盐溶液的产物. 规律:加热蒸干阳离子是强碱阳离子(Na,K)的盐溶液,产物是溶质自身.2.加热蒸干MgSO4溶液,水解生成Mg(OH)和H.S04,尽管Mg(OH).碱性弱,但H:SO4难挥发,赖着不走,产物是MgSO4.这好比主人Mg(OH)留客能力差EMg(OH).碱性弱],但客人H2S赖着不走(H2SO4难挥发),最终客人也能留下来.这种方法适用于判断加热蒸干Fe2(SO4)., AL2(SO4).等弱碱难挥发性酸的盐溶液的产物.产物是,一的盐溶液s加热蒸干含阴离子是:规律溶质自身.3.加热蒸干FeC1.溶液,水解生成Fe(OH).和HC1,Fe(OH).是弱碱,而HCl的挥发性很强,最终HC1 挥发了,剩下的Fe(OH).最后分解生成Fe.()3. ZHONGXUEJIAOXUECANKAO这好比主人Fe(OH).留客能力不强[-Fe(OH).碱性弱],而客人HC1又执意要走(HC1易挥发),最终没能留住客人,仅剩下主人,但主人又发生了分解反应.这种方法适用于判断加热蒸干MgC1,A1C1.,Fe(NO3).等弱碱易挥发性酸的盐溶液的产物.规律:盐溶液中阳离子是弱碱的阳离子,阴离子是CI一,NO,判断加热蒸干此类盐溶液的产物要考虑”主人”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物为氧化物.4.加热蒸干CH.COONH溶液,水解生成NH?HO和CH.COOH,而NH.?H.O易分解,CH.COOH易挥发,最终没有固体剩余.这好比主人NH.?HO有事要走(NH.?H.O易分解挥发),客人CH.COOH也要走(CH.COOH易挥发),最终主人,客人都走了,家里没有人,即最终没有固体剩余.这种方法适用于判断加热蒸干(NH)CO3, NHHCO3,(NH)S等挥发性酸的铵盐溶液的产物.阴离子是挥发性弱NH,盐溶液中阳离子是:规律酸的阴离子,加热蒸干此类盐溶液,最终没有固体剩余. 另外,还要特别关注以下两种特殊的情况:第一,加热并蒸干KMnO4,NaHCO3等易分解的溶液,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物为MnO2,Na2CO3.第二,加热并蒸干NaSO.等易被氧化的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为Na2S04.附:训练题1.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以下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固体物质的是().A.氯化镁B.碳酸氢钠C.硫酸铝D.高锰酸钾2.把三氯化铝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3.分析下列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什么?写出化学式,并简要说明理由.(1)KCO3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2)(NH)SO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3)Ba(HCO3)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4)NaSO3.,原因是.(责任编辑廖银燕)99呦iI:Zxckk@163?com。

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加热蒸干最后生成

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加热蒸干最后生成

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加热蒸干最后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sodiumaluminate)是一种矿物质,具有非常独特的物理性质,它的分子具有无色至淡黄色的色泽,主要成分为水杨酸铝酸和水杨酸钠,其中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共价结合。

它可以作为清洁剂、防腐剂和助剂,用于建筑物的涂料、玻璃的加工、印染等行业。

通常用热量烧结或加入其他物质以后,可以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

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通常用来做消毒、净化、氧化、脱色等多种用途,这些作用都是由溶液中的四羟基合铝酸钠的强氧化性所起的。

相比于其他消毒剂,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杀灭细菌,从而更有效地保护人体健康。

而且,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还可以用来稀释腐蚀性液体,如硝酸盐水溶液,减少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作用,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

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可以通过加热蒸干来生成。

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在加热蒸干过程中,溶液中的水分被温度的升高而挥发,而溶液中的四羟基合铝酸钠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分解,并在持续的加热蒸干过程中,最后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固体。

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加热蒸干最后生成这个过程,相比其他合成方法,无论是成本、效率或安全性都具有显著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加热蒸干过程中,如果在温度太高或时间太长,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的成分会分解,在最终成品中会形成有毒物质,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加热蒸干最后生成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确定。

另外,在加热蒸干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这样可以使溶液中的毒性物质被硅藻土吸附,从而提高最终生成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总之,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加热蒸干最后生成,是一种可以实现四羟基合铝酸钠的高效率和安全的合成方法。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蒸干的温度、时间以及加入的辅助剂,以确保最终生成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复习学案26盐类的水解

复习学案26盐类的水解
CO3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8、明矾(化学式为)在水中能形成A+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典型例题]
例1、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后灼烧,可以得到原溶质的是()
A.AlCl3B.Na2CO3C.KMnO4D.CuCl2
例2、[练习2]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B.Al3+、NO3-、Cl-、CO32-、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
Al3+与S2—发生双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泡沫灭火器中发生双水解的离子反应为:。
5、加热蒸干盐溶液时,可能要考虑水解。
例如:加热蒸干AlCl3溶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是。
思考:具有什么特点的盐的溶液在加热蒸干时得不到原溶质?
总结:
举例:
6、比较溶液中离子的种类或浓度时,可能考虑盐的水解。
7、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能力增强。
三种溶液中,c(NH4+)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在常温下配成

盐溶液蒸干的产物

盐溶液蒸干的产物

加热蒸干盐溶液,得到什么物质?1.不水解、不分解也不反应,加热蒸干仍得到原来的溶质盐。

如加热蒸干NaCl(相似的如Na2SO4、KNO3、BaCl2等)溶液,仍得到原来的溶质盐.2.水解,但水解产物无法脱离溶液体系的,加热蒸干仍得到原来的溶质盐。

如加热蒸干Al2(SO4)3(相似的如Fe2(SO4)3、CuSO4、Kal(SO4)2等)溶液,得到Al2(SO4)3.因在溶液中虽然Al2(SO4)3水解生成Al(OH)3和H2SO4,加热只是促进了水解,但水解的产物之一H2SO4是高沸点强酸,所以最终会和另一产物Al(OH)3反应生成Al2(SO4)3.3.水解,但水解产物无法脱离溶液体系的,加热蒸干仍得到原来的溶质盐。

如加热蒸干Na2CO3(相似的如Na3PO4、Na2SiO3等)溶液,得到的将是Na2CO3.因Na2CO3水解生成NaHCO3和NaOH,加热促进了水解,但水减少时,HCO3-和OH-浓度增大,两者反应生成CO32-,所以最后得到的是Na2CO3.4.水解,且水解产物能脱离溶液体系的,加热蒸干得不到原来的溶质盐而得到的是水解产物。

如加热蒸干AlCl3(相似的如Al(NO3)3、CuCl2等)溶液,得到Al2O3这是因为,在加热蒸干过程中AlCl3水解的产物之一盐酸将不断挥发放出氯化氢气体,所以,最后得到的是另一水解产物Al2O35.加热能分解的,如加热蒸干Ba(HCO3)2(相似的如Ca(HCO3)2等)溶液,得到Ba2CO3因Ba(HCO3)2不稳定,在加热蒸干过程中将分解生成BaCO3、H2O和CO2,所以最后得到BaCO36.加热蒸干Mg(HCO3)2溶液,得到Mg(OH)2.因为Mg(HCO3)2不稳定,加热时分解得到MgCO3,而MgCO3在加热蒸干过程中会不断水解,生成溶解度更小的Mg(OH)2.7.能被氧化的,加热蒸干Na2SO3溶液,得到Na2SO4.这是因为,虽然加热促进了Na2SO3的水解,但水解的两种产物NaHSO3和NaOH将会最终生成Na2SO3.但在这个过程中,因SO3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SO42-,所以最后得到的是Na2SO4.8.能被氧化的,加热蒸干FeSO4溶液,最后得到的是Fe2(SO4)3和Fe(OH)3的混合物.这是因为,在加热蒸干过程中,Fe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Fe3+,而Fe3+发生水解生成Fe(OH)3,溶液中还有H2SO4,所以最后得到Fe2(SO4)3和Fe(OH)3的混合物.9.能被氧化的,加热蒸干Fe(NO3)2溶液,最后得到的是Fe(OH)3.这是因为,在蒸干过程中Fe2+易被氧化为Fe3+,而Fe3+水解生成Fe(OH)3,水解的另一产物HNO3不断挥发、分解,所以最后得到Fe(OH)3.10.加热蒸干NaClO溶液,得到NaCl.这是因为,NaClO易水解生成NaOH和HClO,而HClO不稳定,在加热时分解生成盐酸放出O2,盐酸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H2O,所以最后得到NaC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热蒸干盐溶液,得到什么物质?
1.不水解、不分解也不反应,加热蒸干仍得到原来的溶质盐。

如加热蒸干NaCl(相似的如Na2SO4、KNO3、BaCl2等)溶液,仍得到原来的溶质盐.
2.水解,但水解产物无法脱离溶液体系的,加热蒸干仍得到原来的溶质盐。

如加热蒸干Al2(SO4)3(相似的如Fe2(SO4)3、CuSO4、Kal(SO4)2等)溶液,得到Al2(SO4)3.因在溶液中虽然Al2(SO4)3水解生成Al(OH)3和H2SO4,加热只是促进了水解,但水解的产物之一H2SO4是高沸点强酸,所以最终会和另一产物Al(OH)3反应生成Al2(SO4)3.
3.水解,但水解产物无法脱离溶液体系的,加热蒸干仍得到原来的溶质盐。

如加热蒸干Na2CO3(相似的如Na3PO4、Na2SiO3等)溶液,得到的将是Na2CO3.因Na2CO3水解生成NaHCO3和NaOH,加热促进了水解,但水减少时,HCO3-和OH-浓度增大,两者反应生成CO32-,所以最后得到的是Na2CO3.
4.水解,且水解产物能脱离溶液体系的,加热蒸干得不到原来的溶质盐而得到的是水解产物。

如加热蒸干AlCl3(相似的如Al(NO3)3、CuCl2等)溶液,得到Al2O3这是因为,在加热蒸干过
程中AlCl3水解的产物之一盐酸将不断挥发放出氯化氢气体,所以,最后得到的是另一水解产物Al2O3
5.加热能分解的,如加热蒸干Ba(HCO3)2(相似的如Ca(HCO3)2等)溶液,得到Ba2CO3因Ba(HCO3)2不稳定,在加热蒸干过程中将分解生成BaCO3、H2O和CO2,所以最后得到BaCO3
6.加热蒸干Mg(HCO3)2溶液,得到Mg(OH)2.因为Mg(HCO3)2不稳定,加热时分解得到MgCO3,而MgCO3在加热蒸干过程中会不断水解,生成溶解度更小的Mg(OH)2.
7.能被氧化的,加热蒸干Na2SO3溶液,得到Na2SO4.这是因为,虽然加热促进了Na2SO3的水解,但水解的两种产物NaHSO3和NaOH将会最终生成Na2SO3.但在这个过程中,因SO3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SO42-,所以最后得到的是Na2SO4.
8.能被氧化的,加热蒸干FeSO4溶液,最后得到的是Fe2(SO4)3和Fe(OH)3的混合物.这是因为,在加热蒸干过程中,Fe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Fe3+,而Fe3+发生水解生成Fe(OH)3,溶液中还有H2SO4,所以最后得到Fe2(SO4)3和Fe(OH)3的混合物.
9.能被氧化的,加热蒸干Fe(NO3)2溶液,最后得到的是
Fe(OH)3.这是因为,在蒸干过程中Fe2+易被氧化为Fe3+,而Fe3+水解生成Fe(OH)3,水解的另一产物HNO3不断挥发、分解,所以最后得到Fe(OH)3.
10.加热蒸干NaClO溶液,得到NaCl.这是因为,NaClO易水解生成NaOH和HClO,而HClO不稳定,在加热时分解生成盐酸放出O2,盐酸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H2O,所以最后得到NaCl.
六、关于盐溶液的蒸干问题
盐溶液蒸干后,有的能得到原溶质,有的不能得到原溶质,而转化成其他物质,有的得不到任何物质,其规律如下:
1.金属阳离子易水解的挥发性强酸盐得到氢氧化物,如FeCl3、AlCl3等。

2.金属阳离子易水解的难挥发性强酸盐蒸干得到原溶质,如
A12(SO4)3。

3.酸根阴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如Na2CO3等蒸干后可得到原溶质。

4.阴阳离子均易水解,其水解产物易挥发的盐蒸干后得不到任何物质,如(NH4)2S等。

5.不稳定的化合物水溶液,加热时在溶液中就能分解,也得不到原溶质,如Ca(HCO3)2溶液,蒸干后得到CaCO3;Mg(HCO3)2蒸干后得到Mg(OH)2。

6.易被氧化的物质,蒸干后得不到原溶质,如FeSO4、Na2SO3溶液等,蒸干后得到其氧化产物。

七、盐类水解知识的典型应用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某些弱碱盐在配制溶液时因水解而浑浊,需加相应的酸来抑制水解;
3.某些弱酸强碱盐水解呈碱性,用玻璃试剂瓶贮存时,不能用玻璃塞;
4.某些盐不能用蒸发的方法结晶或不能用复分解反应从水溶液中制得;
5.判断酸碱中和反应至pH=7时,酸或碱的相对用量;
6.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选择;
7.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的成分并比较离子的浓度、数量;
8.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9.通过盐溶液酸碱性的测定,证明相应酸(或碱)的强弱;10.通过盐溶液pH的测定和比较,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11.某些强酸弱碱盐与活泼金属反应可制备氢气,或在工业上用以做除锈剂;
12.制备胶体或用某些强酸弱碱盐做净水剂;
13.化肥的合理混合使用;
14.泡沫灭火器中KAl(SO4)2与NaHCO3的反应原理;15.用铝制Al(OH)3时最经济途径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